表现技法之我见――建筑手绘表现图中的素描问题

   摘要:随着现代表现技法和所用的材料、工具等方面有所变化,而且在使用目的和内涵方面也有了新的尝试和探索。特别是手绘表现图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师的设计构思起到了辅助作用。同时手绘表现图的方便与生动更是区别于电脑制作的效果图,有时其日记形式的记录更能成为生动的设计资料。本文主要从素描这一基本问题阐明在其在室内手绘表现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手绘表现图;素描;构成要素

  

  美国著名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认为:“从根本上讲,只有两种类型的建筑画,第一种是面向广大公众(包括业主)展示的;第二种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与自己进行交流的结晶……。”另一位建筑师・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按建筑设计过程,把建筑画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参考性的速写,它是建筑师对偶发灵感和创作有价值的东西的一种日记型速写;第二种是“研究性绘画:它是对构思的推敲,分析和建筑过程;第三种是”决策图“即方案完成阶段的图。他们的讨论都是强调建筑绘画作为一种设计的视觉语言工具来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设计等学科进行基础训练的基础课程,它与绘画艺术表现既有很大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由于实际应用的功能性,要求它在表现上不仅忠实于实际的空间,又要对实际空间进行精炼的概括,同时还要表现出空间材料的色彩与质感;表现出空间中丰富的光影变化。例如早期现代建筑大师赖特亲手绘制的室内效果图“草原别墅餐厅”(彩色铅笔和淡彩),画面中的左边的砖柱被移去(有意不画),从而使得餐桌、灯具、和墙面的布置全部显露出来,呈现出疏密有致的空间感和材料的各种质感。

  在室内手绘表现图的几个要素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素描关系。素描是塑造形体最基本手法,其中的造型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图

  构图意指画面的布局和视点的选择,构图可以和透视部分结合来看。构图也叫“经营位置”。是设计表现图的重要组成要素。

  表现图的构图首先一定要表现出空间内重店设计内容,并使其在画面中的位置恰到好处。所以在构图之前要选择好角度与视高,待考虑成熟之后可再做进一步的透视图。在效果表现图中的构图也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以遵循:

  (1)主体分明:每一张设计表现图所表现的空间都会有一个主体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比如图面的中部或者透视灭点方向等等,也可以在表现中利用素描明暗调子,也就是把光线集中在主体上。

  (2)画面的均匀与疏密:因表现图所要表现的空间内物体的位置在图中不能任意地移动而达到构图的要求,所以就要在构图时选好角度,使各部分物体在比重安排上基本相称,使画面平衡和稳定。

  而疏密变化则分为形体的疏密与线条疏密或两者的组合,也就是点、线、面的关系。疏密变化处理不好画面就会产生拥挤或分散的现象,从而缺乏层次变化和节奏感,使表现图表现起来呆板、无味,未达到“表现”之意。

  构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副表现图的成败。不同的线条和形体在画面中产生不同的视觉和艺术效应。好的构图能体现表现图中表现内容的和谐统一。

  ■

  以顶部为主的构图。图面部分与下边的负面空间对峙,形成构图的整体均匀。并与设计构思相一致立面。

  2. 形体表现

  一副效果表现图是由各种不同的形体来构成的,而不同的形体则是有各种基本的结构组成的,不同的结构以不同的比例结合成不同的形体,这个世界才得以丰富多彩,所以说最本质的东西是结构,它不会受到光影和明暗的制约。人们之所以能认识物体是首先从物体是首先从物体的形状入手的,之后才是色彩与明暗,形成平面,体是立体,两方面相互依存。形体又基本上以两种形态存在着:一种是无序的自然形态;一种是人造形态,而我们可以把两种不同形态都还原为组成它的几何要素,所以一些复杂的形体可以以简单几何形体的组合来理解它,把握它。

  3. 光线的表现

  在掌握形体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表现空间和立体感就要加入光线的因素。在视知觉中,一切物体形状的存在是因为有了光线的照射,产生了明暗关系变化才显现出来。因此,形和明暗关系则是所有表达要素中最基本的条件。然后才依次是由光线作用下的色彩、光感、图案、肌理、质感等感觉。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无论是哪种光源建筑表现图都会尤其表现。

  不同的光照方式对物体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从而对形体的表现产生很大的影响。顺光以亮部为主,暗部和投影的面积都很少,变化也较少。测光其亮部的变化由近向远逐渐变暗,而暗影则是由近向远逐渐变亮。最后是逆光的物体,暗面占物体的3/4以上,暗影由近向远渐渐变亮。

  在表现图中的物体由于光线的照射会产生黑、白、灰三个大关系,而每个物体由于离光线光线的远近和角度的不同所产生的黑、白、灰关系层次也各不相同。根据这样可以细分物体的明暗关系为:高光、受光、背光、反光和投影。在做图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析各物体的明暗变化规律,把明暗的表现同对体面的分析统一起来。对空间的明暗变化采取简洁、概括的手法、区分出大的黑、白、灰关系,体现主体与辅助物体的立体层次关系、加强从大到小整体光线的素描关系。

  4. 质感的表现

  除去色彩的影响,明暗也能表现出物体质感的不同。物体通过质与量来显现。各物体都有各自特定法的属性和特征。例如:柔软的丝织品;玻璃器皿的透明、光洁;棉毛织品、呢绒制品的表面纹理与质地的软硬、金属和各种石材的坚硬沉重;另外,在表现图中由于物体质感的不同在表现上也应有不同的手法。如反光强的物体:玻璃和抛光的金属和石材,对光的反映非常强烈,边缘形状清晰,对比强烈,对周围物体的倒影和反光很强;另外,反光弱或不反光的物体如织物、砖石、木材等外观质感较柔和。因此,准确表现物体的质感对建筑表现图整体来说,个别物体的质感描绘应服从于整体的素描关系,也要分重点与非重点,从而达到艺术表现的真实。

  ■

  在经过本门课程的研究学习后,能更多的关注到自己身边的设计。在通过这次上海周边的老建筑的调研,我主要针对的是原上海租界区集中在武康路、安福路和延庆路等上海老洋房比较集中的地段。经过这样针对性的观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并且通过手绘这样的途径进行记录,也是为今后的设计学习,积累经验和素材,同时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对设计本身的关注与兴趣,也使自身的手绘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观察的角度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从来单纯的表面主义转变为更多的进入对建筑本身细部的表现。

  而从技法上讲,表现的手段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无论是多么简单的事物也都是有自身的结构的,因此只有把握好基本的素描关系才能使技法使表现图更能锦上添花。

  结语

  随着电脑表现图出现的越来越多,但是我个人认为手绘表现图是无论到任何时代都不会被淘汰的表现手段,是应该被扎实掌握的。同时手绘表现图是融入个人意识的不同于电脑表现图的单纯出于模拟,其前者更具有艺术表现力。本文主要是从素描表现的几个主要要素点进行分析和阐述,进而说明素描问题是基础问题,要想绘制出好的手绘表达图缺少不了对这些要素的正确把握和清晰认识。

  

  参考文献:

  [1]侯纪尧著. 建筑画理论与技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2]刘铁军, 杨冬江, 林洋编著. 表现技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美]诺曼・克罗,保罗・拉塞奥 著. 吴宇江,刘晓明 译. 建筑师与设计师视觉笔记.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徐善循 著. 速写与设计.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5]陈新生 著. 建筑钢笔表现(第二版).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200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表现技法和所用的材料、工具等方面有所变化,而且在使用目的和内涵方面也有了新的尝试和探索。特别是手绘表现图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师的设计构思起到了辅助作用。同时手绘表现图的方便与生动更是区别于电脑制作的效果图,有时其日记形式的记录更能成为生动的设计资料。本文主要从素描这一基本问题阐明在其在室内手绘表现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手绘表现图;素描;构成要素

  

  美国著名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认为:“从根本上讲,只有两种类型的建筑画,第一种是面向广大公众(包括业主)展示的;第二种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与自己进行交流的结晶……。”另一位建筑师・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按建筑设计过程,把建筑画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参考性的速写,它是建筑师对偶发灵感和创作有价值的东西的一种日记型速写;第二种是“研究性绘画:它是对构思的推敲,分析和建筑过程;第三种是”决策图“即方案完成阶段的图。他们的讨论都是强调建筑绘画作为一种设计的视觉语言工具来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设计等学科进行基础训练的基础课程,它与绘画艺术表现既有很大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由于实际应用的功能性,要求它在表现上不仅忠实于实际的空间,又要对实际空间进行精炼的概括,同时还要表现出空间材料的色彩与质感;表现出空间中丰富的光影变化。例如早期现代建筑大师赖特亲手绘制的室内效果图“草原别墅餐厅”(彩色铅笔和淡彩),画面中的左边的砖柱被移去(有意不画),从而使得餐桌、灯具、和墙面的布置全部显露出来,呈现出疏密有致的空间感和材料的各种质感。

  在室内手绘表现图的几个要素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素描关系。素描是塑造形体最基本手法,其中的造型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图

  构图意指画面的布局和视点的选择,构图可以和透视部分结合来看。构图也叫“经营位置”。是设计表现图的重要组成要素。

  表现图的构图首先一定要表现出空间内重店设计内容,并使其在画面中的位置恰到好处。所以在构图之前要选择好角度与视高,待考虑成熟之后可再做进一步的透视图。在效果表现图中的构图也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以遵循:

  (1)主体分明:每一张设计表现图所表现的空间都会有一个主体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比如图面的中部或者透视灭点方向等等,也可以在表现中利用素描明暗调子,也就是把光线集中在主体上。

  (2)画面的均匀与疏密:因表现图所要表现的空间内物体的位置在图中不能任意地移动而达到构图的要求,所以就要在构图时选好角度,使各部分物体在比重安排上基本相称,使画面平衡和稳定。

  而疏密变化则分为形体的疏密与线条疏密或两者的组合,也就是点、线、面的关系。疏密变化处理不好画面就会产生拥挤或分散的现象,从而缺乏层次变化和节奏感,使表现图表现起来呆板、无味,未达到“表现”之意。

  构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副表现图的成败。不同的线条和形体在画面中产生不同的视觉和艺术效应。好的构图能体现表现图中表现内容的和谐统一。

  ■

  以顶部为主的构图。图面部分与下边的负面空间对峙,形成构图的整体均匀。并与设计构思相一致立面。

  2. 形体表现

  一副效果表现图是由各种不同的形体来构成的,而不同的形体则是有各种基本的结构组成的,不同的结构以不同的比例结合成不同的形体,这个世界才得以丰富多彩,所以说最本质的东西是结构,它不会受到光影和明暗的制约。人们之所以能认识物体是首先从物体是首先从物体的形状入手的,之后才是色彩与明暗,形成平面,体是立体,两方面相互依存。形体又基本上以两种形态存在着:一种是无序的自然形态;一种是人造形态,而我们可以把两种不同形态都还原为组成它的几何要素,所以一些复杂的形体可以以简单几何形体的组合来理解它,把握它。

  3. 光线的表现

  在掌握形体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表现空间和立体感就要加入光线的因素。在视知觉中,一切物体形状的存在是因为有了光线的照射,产生了明暗关系变化才显现出来。因此,形和明暗关系则是所有表达要素中最基本的条件。然后才依次是由光线作用下的色彩、光感、图案、肌理、质感等感觉。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无论是哪种光源建筑表现图都会尤其表现。

  不同的光照方式对物体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从而对形体的表现产生很大的影响。顺光以亮部为主,暗部和投影的面积都很少,变化也较少。测光其亮部的变化由近向远逐渐变暗,而暗影则是由近向远逐渐变亮。最后是逆光的物体,暗面占物体的3/4以上,暗影由近向远渐渐变亮。

  在表现图中的物体由于光线的照射会产生黑、白、灰三个大关系,而每个物体由于离光线光线的远近和角度的不同所产生的黑、白、灰关系层次也各不相同。根据这样可以细分物体的明暗关系为:高光、受光、背光、反光和投影。在做图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析各物体的明暗变化规律,把明暗的表现同对体面的分析统一起来。对空间的明暗变化采取简洁、概括的手法、区分出大的黑、白、灰关系,体现主体与辅助物体的立体层次关系、加强从大到小整体光线的素描关系。

  4. 质感的表现

  除去色彩的影响,明暗也能表现出物体质感的不同。物体通过质与量来显现。各物体都有各自特定法的属性和特征。例如:柔软的丝织品;玻璃器皿的透明、光洁;棉毛织品、呢绒制品的表面纹理与质地的软硬、金属和各种石材的坚硬沉重;另外,在表现图中由于物体质感的不同在表现上也应有不同的手法。如反光强的物体:玻璃和抛光的金属和石材,对光的反映非常强烈,边缘形状清晰,对比强烈,对周围物体的倒影和反光很强;另外,反光弱或不反光的物体如织物、砖石、木材等外观质感较柔和。因此,准确表现物体的质感对建筑表现图整体来说,个别物体的质感描绘应服从于整体的素描关系,也要分重点与非重点,从而达到艺术表现的真实。

  ■

  在经过本门课程的研究学习后,能更多的关注到自己身边的设计。在通过这次上海周边的老建筑的调研,我主要针对的是原上海租界区集中在武康路、安福路和延庆路等上海老洋房比较集中的地段。经过这样针对性的观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并且通过手绘这样的途径进行记录,也是为今后的设计学习,积累经验和素材,同时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对设计本身的关注与兴趣,也使自身的手绘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观察的角度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从来单纯的表面主义转变为更多的进入对建筑本身细部的表现。

  而从技法上讲,表现的手段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无论是多么简单的事物也都是有自身的结构的,因此只有把握好基本的素描关系才能使技法使表现图更能锦上添花。

  结语

  随着电脑表现图出现的越来越多,但是我个人认为手绘表现图是无论到任何时代都不会被淘汰的表现手段,是应该被扎实掌握的。同时手绘表现图是融入个人意识的不同于电脑表现图的单纯出于模拟,其前者更具有艺术表现力。本文主要是从素描表现的几个主要要素点进行分析和阐述,进而说明素描问题是基础问题,要想绘制出好的手绘表达图缺少不了对这些要素的正确把握和清晰认识。

  

  参考文献:

  [1]侯纪尧著. 建筑画理论与技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2]刘铁军, 杨冬江, 林洋编著. 表现技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美]诺曼・克罗,保罗・拉塞奥 著. 吴宇江,刘晓明 译. 建筑师与设计师视觉笔记.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徐善循 著. 速写与设计.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5]陈新生 著. 建筑钢笔表现(第二版).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200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相关文章

  • 手绘与效果图表现技法的重要性
  • 手绘与效果图表现技法的重要性 手绘效果图技法在古老的建筑学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是全才,他们把设计与表现溶为一体:米开朗基罗既是建筑师,又是工程师,同时还是画家.雕塑家,在建筑教育的始祖布扎的理论中,建筑师要接受大量的渲染训练.随着 ...查看


  • [造型基础]课程标准(修)
  • <造型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根据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典型职业活动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分析整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是学习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其它课程的前导课程. <造型基础>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查看


  • 浅谈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
  • 学年论文(设计) 学 院 美 术 学 院 专 业 艺 术 设 计 年 级 2009 姓 名 朱水涛 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 指导教师 郑蔚 职称 副教授 成 绩 优秀 2011 年 05 月20 日 目 录 摘 要 .. ...查看


  • 马克笔手绘报告
  • 实习报告 笔尖上的效果图--马克笔建筑画 徒手绘制效果图一直都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功,我们作为建筑学学生,也应很好的掌握这门重要的技能.但是这种功底并非"一日之寒".会画不代表能画,能画不代表善画,时常揣摩,时常练习,才能提 ...查看


  • 国外高手绘草图
  • 相信大家看过很多国外高手绘画的草图,他们以线条优美流畅取胜!其实,草图画的好不好最主要的看线条的曲直度. 大多数人之所画不好其实也就是线条不流畅,重复笔画太多,线条不直,或不圆滑的弯曲度.一般画着画着线条就开始粗了.就不自然了,这些最主要的 ...查看


  • 36[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 <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 前 言 <美术基础>是河北北方学院为农林科技学院园艺系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 这门课程也可作为园林专业成人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短期培训及相关技术人员学习的基础课程 ...查看


  • 工业设计研究生院校
  • 工业设计研究生院校 清华大学 湖南大学 江南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美院 武汉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东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四川大学 天津大学 重庆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华中科 ...查看


  • 2012北京服装学院暑期班
  • 2013年美术培训班招生简章(火热报名中) 北服校内授课强力北服师资专业权威培训 "北服精品小班"每班限招35人 一.条件与优势 1.师资:培训班的师资由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均毕业于中央美院. ...查看


  • 插画视觉艺术方面的毕业论文
  • 插画视觉艺术方面的毕业论文 插画是一种审美的视觉艺术,有效地传达信息,图形,装饰和补充的图形和其他视觉可以称为"插图".在现代社会,它是一个综合性艺术插画.时代的产生.发展.时代的进步,让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插图设计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