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

青岛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课 团

题 队

名 名

称____中国的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____ 称 最遥远的距离 纪岚森

课 题 负 责 人

业 年

2011 级材料物理一班

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2013 年 3 月

1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主题词 3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起止时间 2013.4.6—5.6

负责人姓名

纪岚森

所学专业

材料物理

所在班级

1班

通讯地址

青岛大学

联系电话 及 E-mail 负责事项 正文,讲解 封面及基本情况 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

[1**********] [email protected]

姓名 纪岚森 陶勇 课 题 组 成 员 李岷池 李玉玺

专业和学号 [1**********]7 [1**********]0 [1**********]9 [1**********]1 1 1 1 1

班级

联系方式 [1**********] [1**********] [1**********] [1**********]

本人签字 纪岚森 陶勇 李岷池 李玉玺

成果形式

课题报告

字数(单位:千字)

9

完成时间

2013 年

5月 4 日

2

二、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我们的理解不仅是一种文字上的陈述,它更一种具有现代性、当下 性、即时性。诠释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让我们形成一种价值判断,形成一种规范性的认识,然后指导 我们的行为。例如我们不了解西方的优缺点,怎样去面对西方,形成一种对西方行为方式的超越?我们 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怎样去面对自己,找到一个历史发展的方向?所以,诠释作为一个文明间或者文明 类之间的了解活动,它的意义远胜于“知”,更具有一种指导和规范“行”的作用。 研究当今世界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能在经济全球化下使中国更稳健地发展。经济全球化对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挑战对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来说,与外部经济的联系对该国经济的运行有着重 大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在经济全球化为该国经济提供了许多封闭条件下不具备的有利条件的同时,也 对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冲击。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调控不但要实现国内经济的 稳定与发展,而且要确定经济开放的合理的程度,这样就必然产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协调上的矛盾。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原先只侧重于解决国内宏观经济均衡 问题的宏观调控模式必然受到开放经济下经济运行方式的冲击,带来内外均衡的冲突,如经济条件的变 化,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国际游资的投机性冲击等,都可以产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面临 的挑战是严峻的。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但利用机

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如此种状况 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改革 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3

三、课题报告正文

一:当今的国际形势 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 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 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 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 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 基础深厚,日趋成熟;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 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2、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 期;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 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 3、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近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 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 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 震惊。 4、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 当前,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正在进行二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战略调整。其主要目的就是 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作用,谋求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 势地位,争夺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二,中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位置 自从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后,对中国面临的环境又多了一些了解,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老话,机遇与 挑战共存,在当前的相对稳定的世界大环境下,虽然有很多的事在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宏观上来说, 基

本状况还是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色彩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

4

今由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世界上处于相对孤立的位置;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后起工业化国 家,我们的国家根本利益在于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全面复兴(不是全部任务,而是基本任务)这 个战略目标就决定了我们的国家利益与西方大国意欲主宰世界的战略图谋存在着根本对立。对于这一 点,经过市场经济几百年洗礼的西方人就比我们一些把未来看成玫瑰色蛋糕的新潮精英要冷峻得多。 三:我国正在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 就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着历史性的挑战与机遇。总的来说,挑战有四点:一是国 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严重冲击;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下行压力;三是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城乡就业造成严重影响; 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增加了我国金融风险。 机遇也有四点: 一是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给我国扩大内需带来新机遇;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 机遇;三是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扩大利用国际资源、人才的新机遇;四是全球经济调整对提升我国国 际地位带来历史性机遇。 在其他方面,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第一,实力地位 显著上升;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第三,在中国实力和国际 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 第四, 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 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第五,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的同时,由于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因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消极态度仍然没有改变。 四: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 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1 世纪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10GDP 为 5.879 万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增长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 力。2007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 增长贡献率近 22%。中国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

行应尽的国际 义务在反恐、防扩散、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3.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美在伊战后国际形象和软实力 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 位和声誉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受到冲击。俄罗斯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欧盟 一体化进程放慢,日本经济发展面临新困难印度、巴西等发展中新兴大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增大。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 积极影响。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

5

计划。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139862 亿元同比增长 7,1%。在美欧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 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一再表明,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 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可 以说中国一直在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危机的“中国信心‘’ 。 2.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大多数国家认为中 国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感。欧盟财政规划和预算事务委员达莉亚•格 里葆丝凯特的观点颇有代表性:“虽然具体问题如何解决还需各方的磋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 没有中国的参与这轮金融危机是无法完全得到解决的。 ”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可望在 危机后进一步提升甚至有专家认为, “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 件” 。

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

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深陷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开始发出自己的声 音从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到发展中国家有一席之地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作为金砖 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从世界舞台不太中心甚至一度边缘的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作为世界第 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中国 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备受瞩目。美欧等西方国家主动深化与中国的合 作,新兴大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协调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

维护其利益各国对中国的借重明显增强。中 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提高,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谈判、粮食和能源问题等其他重要 国际议题方面中国的主张和建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公开称:“历史学家将会 审视 2009 年发生的一切.看到中国在稳定全球资本市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人们相信中国将成为 国际舞台上更为引人瞩目的力量。

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此次

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 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 一些舆论认为,在 20 世纪 90 年代“苏联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相继失败之后“中 、 、 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 。美国前助理 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代表了世界发模式的未来潮流。如果说欧洲“莱茵模式” 和美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分别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引领风骚“中国模式” ’将主导 21 世纪。越 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 “中国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 五:我们应该如何认清我们的发展以应对继续发展带来的困惑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

6

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 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1.美国: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 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美国人认为中国已今非昔比,不是一般的大国,而是世界大国。在朝核、气候变化等重大国 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都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美国对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的重 视,比较突出地反映在“两国集团”( 持 8%,要走出危机离开中国不行。中国发展的快车。 他们还希望中国在推动地区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地区安全和热点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与此同 时 “中国 WEI 胁论”和“中国军事不透明”等论调在周边仍有市场表明部分周边国家对中国强大的 疑虑有所上升。由于日中 GDP 很可能发生逆转,日本国内的“中国 WEI 胁论”论调有所抬头。 4.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新机遇,同时也担心 竞争的一面。 拉美国家在经受了上个世纪 90 年代“拉美模式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 。对于台湾 和香港来说, “如果用社会主义来统一,就做不到三方面都接受。勉强接受了,也 会造成混乱局面” 。对于大陆来说, “台湾当局提出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要用一千几百万人 口的台湾的现行制度来统一十亿人口的大陆,至少也是“太缺乏现实感了” 在这种情况下,在短期内用社会主义统一台湾不可能,而用资本主义来统一大陆也不现实。 因此,要实现祖国统一,就必须尊重现实,从实际出发处理这一问题。 (三)兼顾各方利益的产物。用“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统一,

8

对台湾是十分有利的。台湾可以依托大陆丰富的资源的广阔的市场,经济会发展更快,稳 定繁荣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后,大陆在小范围内允许容许资本主义存在, 也将有利于壮大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同时,解决台湾问题必然会涉及美日等国在台湾地区的利益。 邓小平说: “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应该是能够接受的” ,因为一旦通过和平共处 的办法解决了台湾问题,利于解决涉及台湾问题的国际争端,也有 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七:中国梦与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林毅夫先生的中国梦 林毅夫率先演讲,他很风趣地表示,自己是既是老政协,也是新政协。因为在连任四届政协委员之后, 2008 年,他成为人大代表,今年又成为政协委员,并当选常委。 回顾这么多年的两会之路,他对

2008 年以来这五年感受最深。因为这是世界经济风云巨变的五年,其中四年他刚好又任职世界银行高 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2008 年,他去世行赴任时,国内在讨论如何处理通胀,世行也在讨论 30 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保 障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都未预见到即将到来的大危机,很多人还信心满满地表示,西方发达国家 已经深谙宏观调控之道,足以烫平所有的经济波动。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前的美联储大会上,即便讨论 到次贷的风险,也认为只有 7000 亿规模,不足为虑。 事实证明,危机如山崩海啸,其影响超过 1929 年的大萧条。中国在 2008 年底至 2009 年初,东南 沿海出现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潮。在危机时刻,中国政府的四万亿“快、准、狠” ,反周期投资加上 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经济在出现急剧向下的势头后,迅速拉起,实现 V 型反转,并对资源出口国、新 兴市场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立下奇功。与西方国家纷纷陷入“日本”式的新常态相比,中国这 5 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 五年来 GD

P 平均增速超过 9%。 1929 年经济大萧条到东南亚金融 从 危机,各国都未实现过 V 型反转并连续保持高增长。中国作为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发展中国家,在出口 这匹马车倒下之后,取得这一成绩尤为不易。 除了总体增速的保持,五年来,中国还在航天、探月、北斗卫星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高速公路里程 从 2008 年的六万多公里增长到 2012 年的九万五千多公里,增幅超 50%,密度超过美国。高铁建设也 成绩斐然,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连 1986 年以来一直恶化的城乡收入差距也首度出现逆转。 因此,中国过去五年的成绩确实是浓墨重彩,但问题是数据上的叫好没有带来公众和媒体的叫座。相 反,民怨四起,包括从两会代表的情绪中,也能读出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不足。 林毅夫以亲身经历表示, “中国经济还有 20 年平均每年 8%的增长潜力” ,这一论断他已经表述数年, 唯独今年被抱怨“放卫星” ,很多人根本不看“潜力”两个字,也不看相应的约束条件,直接就反批 说“不可能”“不可能”说明人们已经连讨论问题的耐心都已经丧失,更谈不上信心满满。 。 林毅夫对感受到的各种民怨不断梳理、反思,发现主要集中于以下五点。第一、国进民退:这涉及到 改革方向问题,四万亿投资做大了央企,有人甚至认为中国走向了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房价脱僵: 房地产价格十调九涨,速度之快,价格之高已经令人难以承受。而房地产泡沫是很多国家金融危机的

9

祸端。第三、贫富差距:五年来虽然城乡差距有缩小之势,但因为收入分配恶化,使城乡差距问题演 变成了贫富差距,中国素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传统,这威胁到社会稳定。第四、腐败:权力 致富、不义之财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社会道德。第五、环境污染:去年的雾霾天气已经充分解释了这 一点,这让所有人心情不好,而且影响身体健康。 林毅夫说, 解决问题在于看清病根。 从以上五条来看, 国进民退背后有经济周期性问题, 尤其是与 2008 年的反周期投资高度相关。四万亿投资多是公共设施基础建设和大项目,只有国企、央企才能承担。 虽然中小企业也分包了不少工程,但整体上造成国退民进之感。好在随着反周期投资的结束,以及政 策组合拳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房价脱僵背后是金融管理问题。中国的银行接到政府四万亿投资的指令后,一次性放贷,然后全部计 收利息。而一个四年期的项目,通常第一年只需要四分之一的资金,剩下四分之三资金本来应该留在 银行,逐年发放。中国的银行因为管理问题,采取一次性全

部发放,全部计息,这使得企业第一年的 资金成本达到实际贷款利率的四倍,逼得央企无法把暂时不用的四分之三贷款老老实实地趴在账上, 必须四处短炒,房地产成为重灾区。 贫富差距与腐败背后是改革不到位问题。 中国最早实行的双轨制改革, 这保留了很多计划经济的扭曲, 导致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不公。再加上我们的金融体制,使穷人存款补贴富人。解决的办法就是深化 改革,消除遗留的双轨制。而且中国目前人均收入达到 6000 美元,已经具备了消除双轨制的条件。 环境问题的背后既有发展阶段的问题,也有国家对污染企业治理与国家标准执行不严等问题。 林毅夫认为,在西方国家陷入日本式新常态的情况下,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迎来一个难得 的战略机遇期。如果政府下定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到 2020 年或 2021 年建党 100 周年 人均收入超过 12000 美元,跃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大有希望。林毅夫最后说: “中 国变成高收入国家,这不仅是实现了我们的中国梦,而且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会带来巨大的希望,这 个梦不只是中国梦,也可以变成所有低收入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同的梦。

四、 主要参考文献(书籍、论文和网站)

1.李格琴.试论中国经济外交的成就与挑战[J].经济纵横,2008(10).

2. 周永生.中国周边态势与经济反思[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2).

3. 陈德民.经济外交主推中国和平发展[J].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报, 2005(12). 4.江瑞平.当前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外交评论,2009,(5)

10

5.韦红.东南亚国内政治对中国经济外交的挑战与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 2011(4).

五、学生自我评价

在本次课题研究报告中, 我们采用小组的形式, 小组成员中的每个人积极承担在完成 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配合,所有成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 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在适当的 时机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学会了学习,提高了自主学 习的能力,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善于发现问 题、积极解决问题、 充分发展个性的学习的主人。 同时, 课题研究得出的一些分析结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指导性。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让我们充分认识国家形式与外交,培养我们爱国思想,让我们发奋图强,未来 成为祖国栋梁之才。

11

青岛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课 团

题 队

名 名

称____中国的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____ 称 最遥远的距离 纪岚森

课 题 负 责 人

业 年

2011 级材料物理一班

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2013 年 3 月

1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主题词 3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起止时间 2013.4.6—5.6

负责人姓名

纪岚森

所学专业

材料物理

所在班级

1班

通讯地址

青岛大学

联系电话 及 E-mail 负责事项 正文,讲解 封面及基本情况 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

[1**********] [email protected]

姓名 纪岚森 陶勇 课 题 组 成 员 李岷池 李玉玺

专业和学号 [1**********]7 [1**********]0 [1**********]9 [1**********]1 1 1 1 1

班级

联系方式 [1**********] [1**********] [1**********] [1**********]

本人签字 纪岚森 陶勇 李岷池 李玉玺

成果形式

课题报告

字数(单位:千字)

9

完成时间

2013 年

5月 4 日

2

二、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我们的理解不仅是一种文字上的陈述,它更一种具有现代性、当下 性、即时性。诠释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让我们形成一种价值判断,形成一种规范性的认识,然后指导 我们的行为。例如我们不了解西方的优缺点,怎样去面对西方,形成一种对西方行为方式的超越?我们 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怎样去面对自己,找到一个历史发展的方向?所以,诠释作为一个文明间或者文明 类之间的了解活动,它的意义远胜于“知”,更具有一种指导和规范“行”的作用。 研究当今世界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能在经济全球化下使中国更稳健地发展。经济全球化对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挑战对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来说,与外部经济的联系对该国经济的运行有着重 大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在经济全球化为该国经济提供了许多封闭条件下不具备的有利条件的同时,也 对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冲击。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调控不但要实现国内经济的 稳定与发展,而且要确定经济开放的合理的程度,这样就必然产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协调上的矛盾。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原先只侧重于解决国内宏观经济均衡 问题的宏观调控模式必然受到开放经济下经济运行方式的冲击,带来内外均衡的冲突,如经济条件的变 化,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国际游资的投机性冲击等,都可以产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面临 的挑战是严峻的。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但利用机

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如此种状况 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改革 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3

三、课题报告正文

一:当今的国际形势 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 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 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 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 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 基础深厚,日趋成熟;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 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2、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 期;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 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 3、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近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 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 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 震惊。 4、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 当前,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正在进行二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战略调整。其主要目的就是 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作用,谋求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 势地位,争夺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二,中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位置 自从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后,对中国面临的环境又多了一些了解,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老话,机遇与 挑战共存,在当前的相对稳定的世界大环境下,虽然有很多的事在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宏观上来说, 基

本状况还是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色彩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

4

今由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世界上处于相对孤立的位置;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后起工业化国 家,我们的国家根本利益在于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全面复兴(不是全部任务,而是基本任务)这 个战略目标就决定了我们的国家利益与西方大国意欲主宰世界的战略图谋存在着根本对立。对于这一 点,经过市场经济几百年洗礼的西方人就比我们一些把未来看成玫瑰色蛋糕的新潮精英要冷峻得多。 三:我国正在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 就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着历史性的挑战与机遇。总的来说,挑战有四点:一是国 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严重冲击;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下行压力;三是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城乡就业造成严重影响; 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增加了我国金融风险。 机遇也有四点: 一是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给我国扩大内需带来新机遇;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 机遇;三是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扩大利用国际资源、人才的新机遇;四是全球经济调整对提升我国国 际地位带来历史性机遇。 在其他方面,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第一,实力地位 显著上升;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第三,在中国实力和国际 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 第四, 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 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第五,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的同时,由于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因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消极态度仍然没有改变。 四: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 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1 世纪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10GDP 为 5.879 万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增长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 力。2007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 增长贡献率近 22%。中国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

行应尽的国际 义务在反恐、防扩散、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3.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美在伊战后国际形象和软实力 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 位和声誉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受到冲击。俄罗斯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欧盟 一体化进程放慢,日本经济发展面临新困难印度、巴西等发展中新兴大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增大。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 积极影响。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

5

计划。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139862 亿元同比增长 7,1%。在美欧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 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一再表明,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 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可 以说中国一直在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危机的“中国信心‘’ 。 2.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大多数国家认为中 国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感。欧盟财政规划和预算事务委员达莉亚•格 里葆丝凯特的观点颇有代表性:“虽然具体问题如何解决还需各方的磋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 没有中国的参与这轮金融危机是无法完全得到解决的。 ”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可望在 危机后进一步提升甚至有专家认为, “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 件” 。

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

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深陷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开始发出自己的声 音从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到发展中国家有一席之地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作为金砖 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从世界舞台不太中心甚至一度边缘的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作为世界第 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中国 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备受瞩目。美欧等西方国家主动深化与中国的合 作,新兴大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协调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

维护其利益各国对中国的借重明显增强。中 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提高,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谈判、粮食和能源问题等其他重要 国际议题方面中国的主张和建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公开称:“历史学家将会 审视 2009 年发生的一切.看到中国在稳定全球资本市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人们相信中国将成为 国际舞台上更为引人瞩目的力量。

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此次

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 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 一些舆论认为,在 20 世纪 90 年代“苏联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相继失败之后“中 、 、 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 。美国前助理 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代表了世界发模式的未来潮流。如果说欧洲“莱茵模式” 和美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分别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引领风骚“中国模式” ’将主导 21 世纪。越 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 “中国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 五:我们应该如何认清我们的发展以应对继续发展带来的困惑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

6

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 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1.美国: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 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美国人认为中国已今非昔比,不是一般的大国,而是世界大国。在朝核、气候变化等重大国 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都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美国对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的重 视,比较突出地反映在“两国集团”( 持 8%,要走出危机离开中国不行。中国发展的快车。 他们还希望中国在推动地区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地区安全和热点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与此同 时 “中国 WEI 胁论”和“中国军事不透明”等论调在周边仍有市场表明部分周边国家对中国强大的 疑虑有所上升。由于日中 GDP 很可能发生逆转,日本国内的“中国 WEI 胁论”论调有所抬头。 4.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新机遇,同时也担心 竞争的一面。 拉美国家在经受了上个世纪 90 年代“拉美模式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 。对于台湾 和香港来说, “如果用社会主义来统一,就做不到三方面都接受。勉强接受了,也 会造成混乱局面” 。对于大陆来说, “台湾当局提出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要用一千几百万人 口的台湾的现行制度来统一十亿人口的大陆,至少也是“太缺乏现实感了” 在这种情况下,在短期内用社会主义统一台湾不可能,而用资本主义来统一大陆也不现实。 因此,要实现祖国统一,就必须尊重现实,从实际出发处理这一问题。 (三)兼顾各方利益的产物。用“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统一,

8

对台湾是十分有利的。台湾可以依托大陆丰富的资源的广阔的市场,经济会发展更快,稳 定繁荣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后,大陆在小范围内允许容许资本主义存在, 也将有利于壮大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同时,解决台湾问题必然会涉及美日等国在台湾地区的利益。 邓小平说: “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应该是能够接受的” ,因为一旦通过和平共处 的办法解决了台湾问题,利于解决涉及台湾问题的国际争端,也有 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七:中国梦与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林毅夫先生的中国梦 林毅夫率先演讲,他很风趣地表示,自己是既是老政协,也是新政协。因为在连任四届政协委员之后, 2008 年,他成为人大代表,今年又成为政协委员,并当选常委。 回顾这么多年的两会之路,他对

2008 年以来这五年感受最深。因为这是世界经济风云巨变的五年,其中四年他刚好又任职世界银行高 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2008 年,他去世行赴任时,国内在讨论如何处理通胀,世行也在讨论 30 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保 障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都未预见到即将到来的大危机,很多人还信心满满地表示,西方发达国家 已经深谙宏观调控之道,足以烫平所有的经济波动。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前的美联储大会上,即便讨论 到次贷的风险,也认为只有 7000 亿规模,不足为虑。 事实证明,危机如山崩海啸,其影响超过 1929 年的大萧条。中国在 2008 年底至 2009 年初,东南 沿海出现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潮。在危机时刻,中国政府的四万亿“快、准、狠” ,反周期投资加上 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经济在出现急剧向下的势头后,迅速拉起,实现 V 型反转,并对资源出口国、新 兴市场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立下奇功。与西方国家纷纷陷入“日本”式的新常态相比,中国这 5 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 五年来 GD

P 平均增速超过 9%。 1929 年经济大萧条到东南亚金融 从 危机,各国都未实现过 V 型反转并连续保持高增长。中国作为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发展中国家,在出口 这匹马车倒下之后,取得这一成绩尤为不易。 除了总体增速的保持,五年来,中国还在航天、探月、北斗卫星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高速公路里程 从 2008 年的六万多公里增长到 2012 年的九万五千多公里,增幅超 50%,密度超过美国。高铁建设也 成绩斐然,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连 1986 年以来一直恶化的城乡收入差距也首度出现逆转。 因此,中国过去五年的成绩确实是浓墨重彩,但问题是数据上的叫好没有带来公众和媒体的叫座。相 反,民怨四起,包括从两会代表的情绪中,也能读出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不足。 林毅夫以亲身经历表示, “中国经济还有 20 年平均每年 8%的增长潜力” ,这一论断他已经表述数年, 唯独今年被抱怨“放卫星” ,很多人根本不看“潜力”两个字,也不看相应的约束条件,直接就反批 说“不可能”“不可能”说明人们已经连讨论问题的耐心都已经丧失,更谈不上信心满满。 。 林毅夫对感受到的各种民怨不断梳理、反思,发现主要集中于以下五点。第一、国进民退:这涉及到 改革方向问题,四万亿投资做大了央企,有人甚至认为中国走向了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房价脱僵: 房地产价格十调九涨,速度之快,价格之高已经令人难以承受。而房地产泡沫是很多国家金融危机的

9

祸端。第三、贫富差距:五年来虽然城乡差距有缩小之势,但因为收入分配恶化,使城乡差距问题演 变成了贫富差距,中国素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传统,这威胁到社会稳定。第四、腐败:权力 致富、不义之财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社会道德。第五、环境污染:去年的雾霾天气已经充分解释了这 一点,这让所有人心情不好,而且影响身体健康。 林毅夫说, 解决问题在于看清病根。 从以上五条来看, 国进民退背后有经济周期性问题, 尤其是与 2008 年的反周期投资高度相关。四万亿投资多是公共设施基础建设和大项目,只有国企、央企才能承担。 虽然中小企业也分包了不少工程,但整体上造成国退民进之感。好在随着反周期投资的结束,以及政 策组合拳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房价脱僵背后是金融管理问题。中国的银行接到政府四万亿投资的指令后,一次性放贷,然后全部计 收利息。而一个四年期的项目,通常第一年只需要四分之一的资金,剩下四分之三资金本来应该留在 银行,逐年发放。中国的银行因为管理问题,采取一次性全

部发放,全部计息,这使得企业第一年的 资金成本达到实际贷款利率的四倍,逼得央企无法把暂时不用的四分之三贷款老老实实地趴在账上, 必须四处短炒,房地产成为重灾区。 贫富差距与腐败背后是改革不到位问题。 中国最早实行的双轨制改革, 这保留了很多计划经济的扭曲, 导致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不公。再加上我们的金融体制,使穷人存款补贴富人。解决的办法就是深化 改革,消除遗留的双轨制。而且中国目前人均收入达到 6000 美元,已经具备了消除双轨制的条件。 环境问题的背后既有发展阶段的问题,也有国家对污染企业治理与国家标准执行不严等问题。 林毅夫认为,在西方国家陷入日本式新常态的情况下,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迎来一个难得 的战略机遇期。如果政府下定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到 2020 年或 2021 年建党 100 周年 人均收入超过 12000 美元,跃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大有希望。林毅夫最后说: “中 国变成高收入国家,这不仅是实现了我们的中国梦,而且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会带来巨大的希望,这 个梦不只是中国梦,也可以变成所有低收入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同的梦。

四、 主要参考文献(书籍、论文和网站)

1.李格琴.试论中国经济外交的成就与挑战[J].经济纵横,2008(10).

2. 周永生.中国周边态势与经济反思[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2).

3. 陈德民.经济外交主推中国和平发展[J].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报, 2005(12). 4.江瑞平.当前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外交评论,2009,(5)

10

5.韦红.东南亚国内政治对中国经济外交的挑战与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 2011(4).

五、学生自我评价

在本次课题研究报告中, 我们采用小组的形式, 小组成员中的每个人积极承担在完成 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配合,所有成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 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在适当的 时机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学会了学习,提高了自主学 习的能力,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善于发现问 题、积极解决问题、 充分发展个性的学习的主人。 同时, 课题研究得出的一些分析结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指导性。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让我们充分认识国家形式与外交,培养我们爱国思想,让我们发奋图强,未来 成为祖国栋梁之才。

11


相关文章

  • 中国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形势与政策]式
  • 中国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崛起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但与此同时也引起周边国家的担忧进而激发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一些矛盾. 一:我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 ...查看


  • 形势政策论文-我国的国际形势
  • 四.明确我国外交兼顾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充分认识我国国际形象正在不断提升 奥运外交.危机外交等是2008年中国外交的亮点.奥运外交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有关国家的交往.在西藏3?14事件发生后,中国与"藏独 ...查看


  • 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中国周边关系分析
  • 国际形势之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1.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总体评估 第一.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 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中国维护国家安全与周边稳定的能力增强了:第二,地区和平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第三,周边国家对华友好合作仍然是主流:第 ...查看


  •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一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然而不幸的是,近 ...查看


  • 中国周边国际形势论文
  • 论中国周边形势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qu ...查看


  • 当前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及特点
  • 海南大学 形势与政策论文 分析当前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及特点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13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李倩 学号:[1**********]017 完成时间:2015/05/19 1 当前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及特点 摘要:周边 ...查看


  • 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 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人文社科学院 英语专业 蔡焕婷 2011061082 摘要:由于中国的客观态势,中国容易和周边国家发展互相信赖的友好关系.而这一态势的带来的缺陷是一些国家可能利用中国的弱点,不时给中国制造麻烦,或要挟.为了我国周边环境 ...查看


  • 中国周边外交新战略
  • 中国周边外交新战略 作者:张二丽 孟国芳 任忠凯 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8期 摘 要:中国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中国外交布局的"首要".新形势下颇为严峻的周边安全局势,使我国长期以 ...查看


  •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 简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近日,因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的黄岩岛而引发的中菲舰船对峙仍在持续,去年10月5日的湄公河惨案13名中国船员死亡,以及中日钓鱼岛争端--等一系列发生在中国周边的传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查看


  • 2015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 2015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外交"大周边"布局日趋完善 2014年,中国周边外交更加奋发有为,"大周边"外交布局日趋完善.从农历新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远赴重要邻国俄罗斯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