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收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举例(一)背景
A 公司生产某种化工产品,其产品主要通过公司的销售部及分销商进行销售。A公司非常关注其产品质量,并主要根据其产品质量确定销售价格。由于其生产的产品的特点,A 公司的产品价格通常比较稳定。2001~2003年期间,A 公司的销售情况一直增长缓慢。2004年11月,A公司从它的竞争对手B 公司那里雇用了一个新的销售总监M,M 将其原来在B 公司的客户带到了A 公司,使得A 公司2004年12月份的销售量增加了25%。并且A 公司在2005年全年一直保持着向这些客户的销售。主要由于客户的增加,A 公司2005年度的销售额比2004年增加了28.7%。在风险评估程序中,通过比率分析,CPA发现,A公司的材料采购成本与销售收入同比例增加,但是人工成本与制造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下降。2004年和2005年A 公司的部分财务数据如下:
年度
项目
2005年度金额(人民币万元)2004年度
占销售收入金额(人民的比例(%)币万元)
占销售收入
的比例(%)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销售成本小计毛利
[***********]41
100.0039.417.25.361.938.1
[***********]72
100.039.720.46.466.533.5
CPA 设定的重要性水平为人民币40,000元。(二)、对收入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二)
在2004年A 公司销售收入已经审计的基础上,A公司2005年的销售收入能够被合理预期,CPA 决定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对2005年度的销售收入的发生、完整和准确认定获取一定的保证水平。
1、建立期望值
与2004年度相比,A公司的销售在2005年度发生了下述变化:
(1)由于客户的增加,2005年度1~11月份的销售额与2004年度相同期间相比,增加了25%,CPA 已经在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通过向客户函证的方式证实了这一增加;
(2)自2005年4月起,A 公司的平均销售价格增加了5%。CPA 通过检查A 公司的标准价格表核实了这一事项。
基于上述情况,CPA 决定将A 公司2005年度的销售收入按月份进行拆分,以建立期望值。拆分结果如下:
2004年度月份
销售额增加
25%
销售价格增加5%
2005年度期望值
2005年度实际发生额
差异
[**************]合计
[***********][***********][***********]37363635--385
[1**********]
[***********][***********][***********][***********]51912203(2)13
(26)*17*2011212*15*26
根据上述分析,有四个月份的差异额超过了CPA 设定的可接受差异额(在上表中以*标识)。
2、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
CPA 计划从实质性分析程序中获取的计划保证水平较高,可接受的差异额确定为人民币10000元。
3、分析和调查差异
1.4月和5月的差异。4月份的实际值比期望值低26000元,而5月
份的实际值比期望值高17000元。就此,CPA 首先询问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管理层回答由于未曾对4月和5月的收入进行调查,不能解释上述差异。CPA 接着与财务主管人员讨论上述差异,财务主管回忆说4月份有一名销售人员N 在结账以后才提交其四月份的销售单据,为方便起见,财务部门将这些四月份的销售记录在5月份的账簿中。针对这一解释,CPA 检查了A 公司5月份销售账簿中与N 有关的销售记录,并抽取了其中一部分追查到原始凭证。通过这些程序,CPA 确定,记录在5月份中的属于4月份的销售共计人民币20000元,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4月份和5月份的差异额将低于CPA 设定的可接受的差异额。因此,CPA 决定不再执行进一步调查工作。
2.11月和12月的差异。11月和12月实际销售额分别比期望值高人民币12000元及15000元。CPA 对此予以进一步调查,询问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管理层解释,在2005年10月初公司与一个大型分销商签订了代理合同,此外,销售总监M 也在10月份争取了两个新的大客户,因此2005年4季度的销售比以往年度有所增加是正常的情形。针对管理层的解释,CPA 检查了销售部门的月度总结报告,发现销售部门确实在10月份采取了行动并取得了管理层所说的客户。然后CPA 对新增客户于2005年度的销售记录进行了检查,并同时检查了这些销售的收款情况,并未发现异常。经检查,新增客户在2005年11月和12月分别使得A 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人民币8000元和10000元。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A公司11月和12月的差异额将低于CPA 设定的可接受的差异额,因此CPA 决定不再进行进一步调查。
销售与收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举例(一)背景
A 公司生产某种化工产品,其产品主要通过公司的销售部及分销商进行销售。A公司非常关注其产品质量,并主要根据其产品质量确定销售价格。由于其生产的产品的特点,A 公司的产品价格通常比较稳定。2001~2003年期间,A 公司的销售情况一直增长缓慢。2004年11月,A公司从它的竞争对手B 公司那里雇用了一个新的销售总监M,M 将其原来在B 公司的客户带到了A 公司,使得A 公司2004年12月份的销售量增加了25%。并且A 公司在2005年全年一直保持着向这些客户的销售。主要由于客户的增加,A 公司2005年度的销售额比2004年增加了28.7%。在风险评估程序中,通过比率分析,CPA发现,A公司的材料采购成本与销售收入同比例增加,但是人工成本与制造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下降。2004年和2005年A 公司的部分财务数据如下:
年度
项目
2005年度金额(人民币万元)2004年度
占销售收入金额(人民的比例(%)币万元)
占销售收入
的比例(%)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销售成本小计毛利
[***********]41
100.0039.417.25.361.938.1
[***********]72
100.039.720.46.466.533.5
CPA 设定的重要性水平为人民币40,000元。(二)、对收入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二)
在2004年A 公司销售收入已经审计的基础上,A公司2005年的销售收入能够被合理预期,CPA 决定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对2005年度的销售收入的发生、完整和准确认定获取一定的保证水平。
1、建立期望值
与2004年度相比,A公司的销售在2005年度发生了下述变化:
(1)由于客户的增加,2005年度1~11月份的销售额与2004年度相同期间相比,增加了25%,CPA 已经在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通过向客户函证的方式证实了这一增加;
(2)自2005年4月起,A 公司的平均销售价格增加了5%。CPA 通过检查A 公司的标准价格表核实了这一事项。
基于上述情况,CPA 决定将A 公司2005年度的销售收入按月份进行拆分,以建立期望值。拆分结果如下:
2004年度月份
销售额增加
25%
销售价格增加5%
2005年度期望值
2005年度实际发生额
差异
[**************]合计
[***********][***********][***********]37363635--385
[1**********]
[***********][***********][***********][***********]51912203(2)13
(26)*17*2011212*15*26
根据上述分析,有四个月份的差异额超过了CPA 设定的可接受差异额(在上表中以*标识)。
2、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
CPA 计划从实质性分析程序中获取的计划保证水平较高,可接受的差异额确定为人民币10000元。
3、分析和调查差异
1.4月和5月的差异。4月份的实际值比期望值低26000元,而5月
份的实际值比期望值高17000元。就此,CPA 首先询问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管理层回答由于未曾对4月和5月的收入进行调查,不能解释上述差异。CPA 接着与财务主管人员讨论上述差异,财务主管回忆说4月份有一名销售人员N 在结账以后才提交其四月份的销售单据,为方便起见,财务部门将这些四月份的销售记录在5月份的账簿中。针对这一解释,CPA 检查了A 公司5月份销售账簿中与N 有关的销售记录,并抽取了其中一部分追查到原始凭证。通过这些程序,CPA 确定,记录在5月份中的属于4月份的销售共计人民币20000元,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4月份和5月份的差异额将低于CPA 设定的可接受的差异额。因此,CPA 决定不再执行进一步调查工作。
2.11月和12月的差异。11月和12月实际销售额分别比期望值高人民币12000元及15000元。CPA 对此予以进一步调查,询问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管理层解释,在2005年10月初公司与一个大型分销商签订了代理合同,此外,销售总监M 也在10月份争取了两个新的大客户,因此2005年4季度的销售比以往年度有所增加是正常的情形。针对管理层的解释,CPA 检查了销售部门的月度总结报告,发现销售部门确实在10月份采取了行动并取得了管理层所说的客户。然后CPA 对新增客户于2005年度的销售记录进行了检查,并同时检查了这些销售的收款情况,并未发现异常。经检查,新增客户在2005年11月和12月分别使得A 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人民币8000元和10000元。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A公司11月和12月的差异额将低于CPA 设定的可接受的差异额,因此CPA 决定不再进行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