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1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03年第一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第14课)

(广西玉林市一中 唐振声)

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作家及其作品,了解有关序的文体知识。 2、能力目标:(1)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培养概括能力理

解能力;(2)弄清胡同与胡同文化以及与它们的没落之间的内在联系,辩证看待它们的没落,培养思辨能力。

3、情感目标:品味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体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培养文学情操。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书名是“胡同之没”,序方就是围绕“没”字下功夫。文章公二个部分,先谈胡同的起源、发展,再谈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的衰落。看似悠闲散漫,但其中的内在联系却是非常紧密的。因此,设计教学时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体现文章这种内在的紧密的联系,能力目标(1)是重点,能力目标(2)则是难点。汪曾祺并没有把这篇书序当作正儿八经的来写,其实说它是一篇散文、小品文更合适,文章语言平淡、朴素、口语化、但很有味儿,亦不失典雅之气,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 教学对象分析

1、南方的学生只会对巷子弄堂比较熟悉,但对北京的胡同却是很陌生的。《胡同文化》是高中第一册中以介绍文化为主的文章,对于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文化这种抽象概念有一些难度。而文章中除了介绍文化之外,却先以大篇幅介绍胡同的特点,这之间是何联系,学生也很难弄懂文化与具象的关系。所以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虚拟游览来领略北京的胡同,了解文化与具象之间的关系,才能有助于学生整篇理解课文,并在查阅后口头交流讨论。

2、南方学生日常所讲的普通话与北方特别是北京味的普通话相差甚远,因此听标准的录音朗读效果极好。

4、根据心理学分析,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形成,具备对事物的一定的评判能力,因此进行一定难度的思维训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维的紧迫感,很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新课标引进了阅读对话教学理念,指出课堂阅读教学是对话教学,是师本、生本、生生、师生的对话,本课的教学设计将尽力体现这种理念,采用听读、提问、讨论等方法来促进这些对话,因为这种类型教学的实施在师生身上有一个实验、过渡适应的过程,因此是“有限的对话”,其中亦体现学生的学习的合作性、探究性,。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听读文章,充分品味文章,并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在老师的点拨下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探讨传统文化走向没落的问题,品析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情感。

五、 教学媒体设计

1、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2、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熟练操作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投影仪。 3、以Powerpoint形式组织课文内容,展示图片,增强对胡同以及胡同文化认识,使用多媒体播放播放录音,品京腔京韵。 六、 教学过程

七、板书

板书一

板书二

板书三

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留恋

伤感豁

无奈

感情上难以接受,理智上知道它走向终结。

板书四

文章的语言的特色:

1、京味、京腔(胡同味)2、平淡、朴素、口语化3、典雅

八、练习:教学过程中有练习设计。 九、教学过程流程图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03年第一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第14课)

(广西玉林市一中 唐振声)

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作家及其作品,了解有关序的文体知识。 2、能力目标:(1)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培养概括能力理

解能力;(2)弄清胡同与胡同文化以及与它们的没落之间的内在联系,辩证看待它们的没落,培养思辨能力。

3、情感目标:品味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体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培养文学情操。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书名是“胡同之没”,序方就是围绕“没”字下功夫。文章公二个部分,先谈胡同的起源、发展,再谈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的衰落。看似悠闲散漫,但其中的内在联系却是非常紧密的。因此,设计教学时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体现文章这种内在的紧密的联系,能力目标(1)是重点,能力目标(2)则是难点。汪曾祺并没有把这篇书序当作正儿八经的来写,其实说它是一篇散文、小品文更合适,文章语言平淡、朴素、口语化、但很有味儿,亦不失典雅之气,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 教学对象分析

1、南方的学生只会对巷子弄堂比较熟悉,但对北京的胡同却是很陌生的。《胡同文化》是高中第一册中以介绍文化为主的文章,对于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文化这种抽象概念有一些难度。而文章中除了介绍文化之外,却先以大篇幅介绍胡同的特点,这之间是何联系,学生也很难弄懂文化与具象的关系。所以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虚拟游览来领略北京的胡同,了解文化与具象之间的关系,才能有助于学生整篇理解课文,并在查阅后口头交流讨论。

2、南方学生日常所讲的普通话与北方特别是北京味的普通话相差甚远,因此听标准的录音朗读效果极好。

4、根据心理学分析,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形成,具备对事物的一定的评判能力,因此进行一定难度的思维训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维的紧迫感,很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新课标引进了阅读对话教学理念,指出课堂阅读教学是对话教学,是师本、生本、生生、师生的对话,本课的教学设计将尽力体现这种理念,采用听读、提问、讨论等方法来促进这些对话,因为这种类型教学的实施在师生身上有一个实验、过渡适应的过程,因此是“有限的对话”,其中亦体现学生的学习的合作性、探究性,。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听读文章,充分品味文章,并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在老师的点拨下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探讨传统文化走向没落的问题,品析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情感。

五、 教学媒体设计

1、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2、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熟练操作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投影仪。 3、以Powerpoint形式组织课文内容,展示图片,增强对胡同以及胡同文化认识,使用多媒体播放播放录音,品京腔京韵。 六、 教学过程

七、板书

板书一

板书二

板书三

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留恋

伤感豁

无奈

感情上难以接受,理智上知道它走向终结。

板书四

文章的语言的特色:

1、京味、京腔(胡同味)2、平淡、朴素、口语化3、典雅

八、练习:教学过程中有练习设计。 九、教学过程流程图


相关文章

  •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08汉本一班 刘洁 08260354 一.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作者用富有京味而且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又用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 ...查看


  • 北京胡同现状与保护
  • 关于北京胡同现状及其保护状况的调查 (一) 实践地点:北京东城区的几大胡同 (二) 实践时间:2012年5月1日-2012年5月6日(共6天) (三) 实践人员:王志明,梁少峰,姜锡彬 正文如下: 一.实践目的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 ...查看


  • 菊儿胡同规划评析
  • 菊儿胡同规划评析 CommentonthePlaningofJuerHutong 戴敏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研2010-03 摘要:城市是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城市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也可以看到时代的印记,正是这种传承与发扬 ...查看


  • 北京历史文化
  • <北京历史文化>复习用大纲 第一讲 北京概况 教学内容: 一.地理形胜 1. 苦海幽州水,八臂哪吒城 2. "燕山运动" 3. 北京湾 二.生态与环境 1. 北京的山与水 2. 北京的自然保护区 3. 北京的 ...查看


  • 谈谈北京的胡同
  • 谈谈北京的胡同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当一北京日益现代化现代化的时候,人们在担心:胡同是否会消逝?大概正因为如此,有人又拣起了一个似乎陈旧的话题:胡同是怎么成为街巷的名字的?这个词是怎么造出来的? 一."胡同"最初不是 ...查看


  • !最值得一去的北京十大胡同
  • 最值得一去的北京十大胡同 说起北京的标志,自然是数之不尽,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筑,与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城市风景线,是北京无与伦比的风尚.然而,每每说起北京的历史标志,那么胡同,绝对是不可不提的景致.昔时古旧的民风与居民的朴实之情,都凝固在这一条 ...查看


  • 老北京的小胡同学案
  • <老北京的小胡同>--学程导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预习疏通重要词句,运用朗读.评点批注,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感悟作者的情怀. 3.体会作者对于胡同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质朴而深厚的情感. 自主学习: ...查看


  • 让老地名留住老记忆
  • 作者:冯新生  来源:<中国旅游报> 老地名连同老字号.老故事雕塑让游人流连忘返.摄于北京前门大街 拥有3000余年建城史.800余年建都史的北京,以史事.名人.官阶.行业.古迹.走势等为名称的地名举不胜举,与之相连的故事也很生 ...查看


  • 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 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以开封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名城历史文化和风貌的体现, 而其中的历史建筑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主体, 历史建筑的数量也是确定历史文化街区最重要的依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