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生活质量及其结构维度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组织工作生活质量及其结构维度研究

作者:罗键 李子敬 小叶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36期

内容摘要:本文从组织视角出发,通过社会交换分析,对组织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探究了其结构应包括组织能力、组织绩效、组织氛围及组织形象四个维度,以此拓展和完善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

关键词:组织工作生活质量 社会交换 结构维度

组织工作生活质量的由来

自从20世纪60年代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简称QWL)提出以来,在近几十年的研究历程中,国内外学者对QW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QWL的涵义(Delamotte &

Walker,1974;Igbaria & Siegel,1994)、内容结构(Seashore & Taber,1975;Stein,1983;Efraty & Sirgy,1990;陈家声和樊景立,2000)、测度(Trist & Westley,1981;贾海薇,2005;Martel & Dupuis,2006)以及实证研究(Gavin,1990;Anonymous,1992;潘士铭,1998;黄婉菁,2003)等方面,并且取得了一些代表性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及成果多是侧重于员工个体感知到的工作生活质量,很少有学者从组织视角对QWL进行研究,迄今还未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或体系。

从社会交换的视角分析,员工与组织(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例如,March和Simon(1958)提出了诱因-贡献理论模型,用其来描述员工-组织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他们指出,组织为员工提供的诱因与员工做出的贡献之间相互影响。Tsui et al.(1995)也认为员工与组织的关系包括两个维度,即组织对员工贡献的期望和组织向员工提供的诱因。Blau(1964)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指个体为了得到预期回报这一动机下自发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这种关系是有风险的,以双方的信任为基础,一方做出有利于对方的行为时,会期望未来能够得到对方回报的想法,即一方提供“贡献”,另一方需要提供“诱因”。

根据上述学者的观点,本文可以得出以下认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存在风险的,需要以双方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员工为组织作出贡献,希望从组织处得到回报;而组织为员工提供一定的诱因,使得员工满足企业的期望,二者之间的交换是以相互的义务感为基础的。在交换过程中,组织要负责管理诱因-贡献之间的平衡,如果组织所提供给员工的诱因大于他们的贡献时,员工会更加满意。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进一步认为工作生活质量应包括两个方面,即员工QWL和组织QWL。员工QWL主要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对其QWL的感知与评价,这种感知与评价并不能代替组织对QWL的期望;并且由于员工与组织之间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也使得员工QWL与组织QWL之间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组织工作生活质量及其结构维度研究

作者:罗键 李子敬 小叶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36期

内容摘要:本文从组织视角出发,通过社会交换分析,对组织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探究了其结构应包括组织能力、组织绩效、组织氛围及组织形象四个维度,以此拓展和完善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

关键词:组织工作生活质量 社会交换 结构维度

组织工作生活质量的由来

自从20世纪60年代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简称QWL)提出以来,在近几十年的研究历程中,国内外学者对QW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QWL的涵义(Delamotte &

Walker,1974;Igbaria & Siegel,1994)、内容结构(Seashore & Taber,1975;Stein,1983;Efraty & Sirgy,1990;陈家声和樊景立,2000)、测度(Trist & Westley,1981;贾海薇,2005;Martel & Dupuis,2006)以及实证研究(Gavin,1990;Anonymous,1992;潘士铭,1998;黄婉菁,2003)等方面,并且取得了一些代表性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及成果多是侧重于员工个体感知到的工作生活质量,很少有学者从组织视角对QWL进行研究,迄今还未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或体系。

从社会交换的视角分析,员工与组织(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例如,March和Simon(1958)提出了诱因-贡献理论模型,用其来描述员工-组织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他们指出,组织为员工提供的诱因与员工做出的贡献之间相互影响。Tsui et al.(1995)也认为员工与组织的关系包括两个维度,即组织对员工贡献的期望和组织向员工提供的诱因。Blau(1964)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指个体为了得到预期回报这一动机下自发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这种关系是有风险的,以双方的信任为基础,一方做出有利于对方的行为时,会期望未来能够得到对方回报的想法,即一方提供“贡献”,另一方需要提供“诱因”。

根据上述学者的观点,本文可以得出以下认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存在风险的,需要以双方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员工为组织作出贡献,希望从组织处得到回报;而组织为员工提供一定的诱因,使得员工满足企业的期望,二者之间的交换是以相互的义务感为基础的。在交换过程中,组织要负责管理诱因-贡献之间的平衡,如果组织所提供给员工的诱因大于他们的贡献时,员工会更加满意。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进一步认为工作生活质量应包括两个方面,即员工QWL和组织QWL。员工QWL主要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对其QWL的感知与评价,这种感知与评价并不能代替组织对QWL的期望;并且由于员工与组织之间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也使得员工QWL与组织QWL之间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


相关文章

  • _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_的编制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95-101 StudiesofPsychologyandBehavior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 (北京师范大学 ...查看


  • 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 2002妊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4期 文章编号:1001-4918(2002)04-0036-40中图分类号:842 6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 同伴交往的关系 于海琴 周宗奎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43 ...查看


  • 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与测量方法研究
  • 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与测量方法研究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无形资本,社会资本在各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相关理论主要有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论.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社区论.林南的资源基础论.波茨的社会资本"嵌入"论.福山的社会资本信 ...查看


  • 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影响要素的特征分析
  • 作者:汤国杰 浙江体育科学 2009年04期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624(2008)06-0038-05 前言 体育锻炼行为问题一直是体育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关于体育锻炼行为 ...查看


  •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维度探析
  • 2009年第1期 南亚研究季刊 总第136期 No.I 2009 SouthAsianStudiesQuarterly SumNo.136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维度探析' 杨文武"邹毅一 [内容提要]独特的印度经济发展模 ...查看


  • 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
  • 2001年第6期 第38卷 (总208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PEKI NG UNI VERSITY (Hu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 N o. 6, 2001G e ...查看


  • 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
  •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方法 在中国期刊网 ,利用文献检索法查阅了近年32篇研究论文,进行归纳分析,从不同侧面探讨家庭功能等问 题.结果 系统论述了家庭功能的理论.家庭功能的测量.影响家庭功能的 因素等.结论 每种家庭功能理 ...查看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会计教学有效性研究_熊方军
  • □教学之研究 赤峰学院学报投稿官网www.cfxyxb.com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会计教学有效性研究 2 熊方军1,张龙平(博士生导师)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在会计教学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会 ...查看


  • 城市中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 应用心理学 2005年第11卷第1期,45-51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Vol. 11. No. 1,45-51 城市中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3 邓丽芳 郑日昌 (北京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