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指南 1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成分输血指南

一、 成分输血的定义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二、 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三、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一) 红细胞

品名 特点 保存方式 保存期 作用及适应证

悬浮红细胞(MAP) 1单位MAP由200ml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4±2℃ 35天;增强运氧能力 适应证:急性失血 慢性贫血等。

滤白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去除率99%,红细胞回收率>90% 4±2℃ 35天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①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②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

洗涤红细胞(WRC) 1单位由200ml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90%,RBC回收率>70%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④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

冰冻红细胞(FTRC) 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保存,保存期10年,解冻后洗涤去甘油,加入100ml无菌生理盐水或红细胞添加剂或原血浆。白细胞去除率>98%;血浆去除>99%;RBC回收>80%;残余甘油量<1%。洗除了枸橼酸盐或磷酸盐、K+、NH3等。规格:200ml/袋 解冻后4±2℃24小时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①稀有血型患者输血; ②新生儿溶血病换血; ③自身输血 辐照红细胞 25-30 GY γ射线照射 适用:①可能接受组织器官移植者 ②预防产

生抗血小板或白细胞抗体

全血 1单位 200ml血液加入28mlCPD-A保存液组成 禁忌症:①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 ②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 ③需长期反复输血者 ④对血浆过敏者 ⑤已产生抗血小板或白血病抗体 ⑥可能接受组织器官移植者

红细胞输注疗效的评估:

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该患者Hb值,计算血红蛋白恢复值

Wt × V ×(输血后Hb值-输血前Hb

血红蛋白恢复率= 值)

输入Hb总量g

*Wt 患者体重(KG)

*V 每公斤体重的血容量,成人0.07L/KG 婴幼儿0.08L/KG

*输入血红蛋白总量(g) = 输入红细胞单位数×24

疗效评估:

血红蛋白恢复率>80% 显著

血红蛋白恢复率>50-80% 有效

血红蛋白恢复率20-50% 效果不佳

血红蛋白恢复率

(二)血小板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 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液中采集,每袋内含血小板≥2.5×1011,红细胞含量<0.41 ml.规格:150~250ml/袋 22±2℃ (轻振荡)5天 作用:止血。适用:① 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② 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

冰冻血小板 多用于急诊 解冻后须90分钟内输注完毕。

血小板输注指征

×100%

血小板输注疗效的评估

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

CCI =

*体表面积m2= 1+ 体重(KG)+身高(cm)-160 100 输注血小板后计数-输注血小板前计数 输入血小板数(1011) ×体表面积m2

血小板输注无效:

输注后1小时CCI

(三)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FFP) 含有全部凝血因子。血浆蛋白为6~8g/%;纤维蛋白原0.2~0.4g%;其他凝血因子0.7~1单位/ml规格:自采血后6-8小时内(ACD抗凝剂:6小时内;CPD抗凝剂:8小时内)速冻成块 规格:200ml,100ml,50ml,25ml -20℃以下一年(三联) 作用:扩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适用:① 补充凝血因子;② 大面积创伤、烧伤。③血浆置换。

普通冰冻血浆(FP) FFP保存一年后即为普通冰冻血浆规格:200ml,100ml,50ml,25ml -20℃以下四年 作用: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 浆蛋白。作用:①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如Ⅱ、Ⅶ、Ⅸ、Ⅹ因子缺乏;②手术、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浆大量丢失

冷沉淀(Cryo) 每袋由200ml血浆制成。含有:Ⅷ因子80~100单位;纤维蛋白原约250mg;血浆20ml 规格:20ml -20℃以下一年 适用:①甲型血友病;②血管性血友病(vWD)③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成分输血指南

一、 成分输血的定义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二、 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三、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一) 红细胞

品名 特点 保存方式 保存期 作用及适应证

悬浮红细胞(MAP) 1单位MAP由200ml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4±2℃ 35天;增强运氧能力 适应证:急性失血 慢性贫血等。

滤白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去除率99%,红细胞回收率>90% 4±2℃ 35天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①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②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

洗涤红细胞(WRC) 1单位由200ml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90%,RBC回收率>70%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④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

冰冻红细胞(FTRC) 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保存,保存期10年,解冻后洗涤去甘油,加入100ml无菌生理盐水或红细胞添加剂或原血浆。白细胞去除率>98%;血浆去除>99%;RBC回收>80%;残余甘油量<1%。洗除了枸橼酸盐或磷酸盐、K+、NH3等。规格:200ml/袋 解冻后4±2℃24小时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①稀有血型患者输血; ②新生儿溶血病换血; ③自身输血 辐照红细胞 25-30 GY γ射线照射 适用:①可能接受组织器官移植者 ②预防产

生抗血小板或白细胞抗体

全血 1单位 200ml血液加入28mlCPD-A保存液组成 禁忌症:①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 ②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 ③需长期反复输血者 ④对血浆过敏者 ⑤已产生抗血小板或白血病抗体 ⑥可能接受组织器官移植者

红细胞输注疗效的评估:

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该患者Hb值,计算血红蛋白恢复值

Wt × V ×(输血后Hb值-输血前Hb

血红蛋白恢复率= 值)

输入Hb总量g

*Wt 患者体重(KG)

*V 每公斤体重的血容量,成人0.07L/KG 婴幼儿0.08L/KG

*输入血红蛋白总量(g) = 输入红细胞单位数×24

疗效评估:

血红蛋白恢复率>80% 显著

血红蛋白恢复率>50-80% 有效

血红蛋白恢复率20-50% 效果不佳

血红蛋白恢复率

(二)血小板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 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液中采集,每袋内含血小板≥2.5×1011,红细胞含量<0.41 ml.规格:150~250ml/袋 22±2℃ (轻振荡)5天 作用:止血。适用:① 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② 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

冰冻血小板 多用于急诊 解冻后须90分钟内输注完毕。

血小板输注指征

×100%

血小板输注疗效的评估

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

CCI =

*体表面积m2= 1+ 体重(KG)+身高(cm)-160 100 输注血小板后计数-输注血小板前计数 输入血小板数(1011) ×体表面积m2

血小板输注无效:

输注后1小时CCI

(三)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FFP) 含有全部凝血因子。血浆蛋白为6~8g/%;纤维蛋白原0.2~0.4g%;其他凝血因子0.7~1单位/ml规格:自采血后6-8小时内(ACD抗凝剂:6小时内;CPD抗凝剂:8小时内)速冻成块 规格:200ml,100ml,50ml,25ml -20℃以下一年(三联) 作用:扩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适用:① 补充凝血因子;② 大面积创伤、烧伤。③血浆置换。

普通冰冻血浆(FP) FFP保存一年后即为普通冰冻血浆规格:200ml,100ml,50ml,25ml -20℃以下四年 作用: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 浆蛋白。作用:①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如Ⅱ、Ⅶ、Ⅸ、Ⅹ因子缺乏;②手术、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浆大量丢失

冷沉淀(Cryo) 每袋由200ml血浆制成。含有:Ⅷ因子80~100单位;纤维蛋白原约250mg;血浆20ml 规格:20ml -20℃以下一年 适用:①甲型血友病;②血管性血友病(vWD)③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相关文章

  • 成分输血指南
  • 合理用血(宣教资料) 合理用血就是严格按照输血指征给病人进行输血治疗,要求临床医生熟悉各种血液成分制品的作用,通过临床输血评估,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给予输血治疗,并坚持临床输血原则:能不输血尽量不输血,能少输的不多输,大力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 ...查看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 附件一 成分输血指南 附件二 自身输血指南 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附件四 内科输血指南 附件五 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指南 附件六 输血治疗同意书 附件七 临床输血申请书 附件八 输血记录单 附件九 ...查看


  • 输血技术规范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000 年10 月1 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 ...查看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卫生部文件 卫医发[2000] 184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 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 ...查看


  • 4---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卫生部二000年六月二曰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血液资源 ...查看


  • 循证输血与成分输血
  • [转发]循证输血与成分输血 Post By:2007-3-6 8:44:0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邓硕曾 宋海波 刘进 输血科 秦莉 循证输血学的基本概念 循证医学能否用于指导输血,构建循证输血学,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输血与其它治疗过程一 ...查看


  • 成分血的适应征和输血指南(临床用)
  • 成分血的适应征和输血指南 1.成分血的适应征 1.1全血(WB) 需交叉配血 200ml为1个单位(u).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稳定的凝血因子. 适应证:严重的急性失血(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30%时): 体外循环: 换血治疗. 目 ...查看


  • 血站上岗证试题
  • 一.单选题: 1. 在献血者招募时,下列属于低危献血人群的是(C) A.家庭互助献血者 B.非自愿的献血者 C.定期的 自愿无偿献血者 D.非自愿的献血者 2. 献血者的管理依赖一个高效文件体系,下列有关文件的类型和层次表述错误地是(D) ...查看


  • 临床输血标准
  • 临床输血标准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 一 成分输血指南 一. 成分输血的定义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 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二. 成分输血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