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1

大道之行也

——《礼运·大同篇》节选教学案例

广东肇庆中学 高二语文 程佳琳

一、教材分析

这套国学教材是肇庆市教育局组织编订的中学国学教材的高二册,《礼记》是其主要内容。而《礼运·大同篇》又是《礼记》中的精华。读《礼运·大同篇》,学生们能从社会建设的层面认识到国学经典的价值内核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诵读《礼运·大同篇》选段,体悟文本思想。

2.掌握《礼运·大同篇》选段的要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诵读中体会国学气韵。

2.领悟《礼运·大同篇》选段对现代社会价值体系构建的启示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领悟《礼运·大同篇》选段对现代社会价值体系构建的启示意义。

四、课前预习

(一)读通文本

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本字词。

(二)理解文本

反复阅读文本,思考以下两个题目:

1.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孔子非常推崇“礼”,为何“礼义为纪”,还会“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1分钟)

“今天,我有一个梦。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

曲径成通衢,圣光披露,生灵共谒。”这是50年前一位叫做马丁·路德·金的西方民主战士的梦想。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方,有一位圣人登临喟叹,道出——大道之行也——这属于东方仁人志士的梦想。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运·大同篇》,探一探属于我们东方人最初的梦想。

(二)诵读经典,荣享国学气韵(10分钟)

1.请一位同学示范诵读。(3分钟)

课前选班上朗读好的学生做好朗读准备,课上为其他同学做示范朗读。读完之后,请这位同学讲讲诵读技巧。

诵读技巧明确:理解文意,把握停顿;

揣摩情感,注意抑扬;

怀着对经典崇敬的心情大声朗读。

(板书:停顿、抑扬、崇敬)

2.请同学带读。(5分钟)

示范朗读的学生逐句带读,其他同学跟读,学习诵读的基本技巧。

3.集体诵读。(2分钟)

全体同学一起诵读,体会国学气韵。

(PPT展示诵读流程)

(三)解读经典,领悟国学要义(13分钟)

1.提问:大家课前预习了这个文段,思考了留给大家的思考题,现在我们请同学们来说说,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大家尽量用文本中的词语来归纳。(6分钟)

明确:大同社会——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得其所、各尽其力、谋闭不兴

小康社会——天下为家

大人世及、城郭沟池、礼义为纪、以功为己、谋用是作

(PPT展示题目和答案)

2.孔子非常推崇“礼”,为何“礼义为纪”,还会“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7分钟)

(此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结合学过的《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论语》部分讲到的“礼乐”的内容,从“礼”的本质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明确:“礼”的本质是维护等级制度,调和矛盾,使各行其道。

“礼治”的要义是对统治者进行道德约束,实行仁政,在“大道既隐”的社

会下,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PPT展示题目和答案)

(四)评析经典,传承国学精髓(约14分钟)

经典流传到当代依然闪烁着它的光芒,而经典只有与当代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延续它的生命力。如今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下面大家来讨论下面这个话题:

《礼运·大同篇》选段,实现“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启示。

(PPT展示题目)

明确:此题为开放式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人才的任用;思想道德的教化;法纪的规范严明等。

答案示例:

近年,新闻经常曝出“扶老人被讹”的事件,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人蒙受不白之冤,让大众寒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拜金主义的观念在不少人的思想中滋生。一些人在利欲的驱使下冲破了道德底线,利用他人的善心谋取一己私利。所以,我们亟需《大同》中“讲信修睦”这之类的信条来帮人们重树道德观,倡导社会 “诚信” 的风尚。

(五)结语(约3分钟)

认清明日去向,不忘昨日来处;心怀家国梦想,传承文化精粹。最后,请全班同学再一次诵读《大道之行也》,畅想一下美好的“中国梦”。

【板书设计】 诵读技巧:

停顿

抑扬

崇敬 大道之行也 (PPT展示区)

中国梦启示: 选举人才 睦邻友爱 讲信修睦 礼法为纪 赏罚分明

……

六、附录

《礼运·大同篇》选段原文、注释及翻译。(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原文】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1)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2),事毕,出游于观之上(3),喟然而叹(4)。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5),与三代之英(6),丘未之逮(7)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8)。男有分,女有归(10)。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11),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12)。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13),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14),城郭沟池以为固(15)。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16),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18),以功为己(19)。故谋用是作(20),而兵由此起(21)。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22)。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23),以考其信(24),著有过,刑仁讲让(25),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26),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注释】

(1)本节选自《礼运》。《礼运》全篇主要记载了古代社会政治风俗的演变, 社会历史的进化,礼的起源、内容以及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内容,表达了儒家社会历史观和对礼的看法。

(2)蜡(zhà):年终举行的祭祀,又称蜡祭。

(3)观(guàn):宗庙门外两旁的楼。

(4)喟(kuì)然:感叹的样 子。

(5)大道:指太平盛世的社会准则。

(6)三代;指夏朝、商朝和周朝。英:英明君主。

(7)逮:赶上。

(8)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年幼无父的人。独:年老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9)分(fèn) :职分,指职业、职守。

(10)归:女子出嫁。

(11)谋:指阴谋诡计。

(12)外户:泛指大门。

(13)隐:消逝。

(14)大人:这里指国君。世:父亲传位给儿子。及:哥哥传位 给弟弟。

(15)郭:外城。沟池:护城河。

(16)笃:淳厚。

(17)田里:田地与住宅。

(18)贤:尊重。

(19)功:成就功业。

(20)用是:因此。

(21)兵:这里指战争。

(22) 选:指杰出的人物。

(23)著:彰显。义:指合理的事情。

(24)考:成就。

(25) 刑:典范。让:礼让。

(26)埶(shì):同“势”,指职务。去:斥退。

【译文】

从前,孔于曾加过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

“在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德才兼备的人来(为大家办事),(人人)都讲究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只赡养自己的父母,不止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社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把财货扔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藏它),却不是为了自己独自享用。(也)憎恶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劳动。因此,就不会有人搞阴谋,就不会有人盗窃和兴兵作乱。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七、案例分析

(一)充分备课、精心设计,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在准备这课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准确理解文本,教学活动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提高„„这些问题促使我一遍遍地精研教材,查找相关资料,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

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疏通文意把握《大同》选文的基本思想要义。让学生范读、带读,进入古典文化氛围。课堂上就紧紧围绕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比如根据文段思想讨论怎样实现“中国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看,讨论,演示等活动自主获取知识,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三)注重朗读、感悟古典意蕴。

我在课堂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的范读、带读,自由朗读、齐读。充分朗读之后,学生容易进入古典文化氛围,感受孔子的雄韬伟略,更深刻领会选文的思想内涵。

(四)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充分朗读通文本,接着理解文本大意,讨论难疑难句子,最后运用《大同》选文思想来讨论“中国梦”的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的能力因此一步步被激发出来,发言积极、充分。

(五)不足之处。

最后一个环节的话题过于宽泛,学生回答的角度多样,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对思想理论的运用不够精准深刻。故在课前设计的时候,应该多搜集一些能反映《大同》思想的事实材料,精选出一两个材料,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讨论。这样一来,能够突出重点,深入讨论。

大道之行也

——《礼运·大同篇》节选教学案例

广东肇庆中学 高二语文 程佳琳

一、教材分析

这套国学教材是肇庆市教育局组织编订的中学国学教材的高二册,《礼记》是其主要内容。而《礼运·大同篇》又是《礼记》中的精华。读《礼运·大同篇》,学生们能从社会建设的层面认识到国学经典的价值内核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诵读《礼运·大同篇》选段,体悟文本思想。

2.掌握《礼运·大同篇》选段的要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诵读中体会国学气韵。

2.领悟《礼运·大同篇》选段对现代社会价值体系构建的启示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领悟《礼运·大同篇》选段对现代社会价值体系构建的启示意义。

四、课前预习

(一)读通文本

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本字词。

(二)理解文本

反复阅读文本,思考以下两个题目:

1.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孔子非常推崇“礼”,为何“礼义为纪”,还会“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1分钟)

“今天,我有一个梦。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

曲径成通衢,圣光披露,生灵共谒。”这是50年前一位叫做马丁·路德·金的西方民主战士的梦想。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方,有一位圣人登临喟叹,道出——大道之行也——这属于东方仁人志士的梦想。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运·大同篇》,探一探属于我们东方人最初的梦想。

(二)诵读经典,荣享国学气韵(10分钟)

1.请一位同学示范诵读。(3分钟)

课前选班上朗读好的学生做好朗读准备,课上为其他同学做示范朗读。读完之后,请这位同学讲讲诵读技巧。

诵读技巧明确:理解文意,把握停顿;

揣摩情感,注意抑扬;

怀着对经典崇敬的心情大声朗读。

(板书:停顿、抑扬、崇敬)

2.请同学带读。(5分钟)

示范朗读的学生逐句带读,其他同学跟读,学习诵读的基本技巧。

3.集体诵读。(2分钟)

全体同学一起诵读,体会国学气韵。

(PPT展示诵读流程)

(三)解读经典,领悟国学要义(13分钟)

1.提问:大家课前预习了这个文段,思考了留给大家的思考题,现在我们请同学们来说说,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大家尽量用文本中的词语来归纳。(6分钟)

明确:大同社会——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得其所、各尽其力、谋闭不兴

小康社会——天下为家

大人世及、城郭沟池、礼义为纪、以功为己、谋用是作

(PPT展示题目和答案)

2.孔子非常推崇“礼”,为何“礼义为纪”,还会“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7分钟)

(此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结合学过的《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论语》部分讲到的“礼乐”的内容,从“礼”的本质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明确:“礼”的本质是维护等级制度,调和矛盾,使各行其道。

“礼治”的要义是对统治者进行道德约束,实行仁政,在“大道既隐”的社

会下,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PPT展示题目和答案)

(四)评析经典,传承国学精髓(约14分钟)

经典流传到当代依然闪烁着它的光芒,而经典只有与当代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延续它的生命力。如今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下面大家来讨论下面这个话题:

《礼运·大同篇》选段,实现“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启示。

(PPT展示题目)

明确:此题为开放式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人才的任用;思想道德的教化;法纪的规范严明等。

答案示例:

近年,新闻经常曝出“扶老人被讹”的事件,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人蒙受不白之冤,让大众寒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拜金主义的观念在不少人的思想中滋生。一些人在利欲的驱使下冲破了道德底线,利用他人的善心谋取一己私利。所以,我们亟需《大同》中“讲信修睦”这之类的信条来帮人们重树道德观,倡导社会 “诚信” 的风尚。

(五)结语(约3分钟)

认清明日去向,不忘昨日来处;心怀家国梦想,传承文化精粹。最后,请全班同学再一次诵读《大道之行也》,畅想一下美好的“中国梦”。

【板书设计】 诵读技巧:

停顿

抑扬

崇敬 大道之行也 (PPT展示区)

中国梦启示: 选举人才 睦邻友爱 讲信修睦 礼法为纪 赏罚分明

……

六、附录

《礼运·大同篇》选段原文、注释及翻译。(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原文】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1)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2),事毕,出游于观之上(3),喟然而叹(4)。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5),与三代之英(6),丘未之逮(7)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8)。男有分,女有归(10)。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11),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12)。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13),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14),城郭沟池以为固(15)。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16),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18),以功为己(19)。故谋用是作(20),而兵由此起(21)。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22)。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23),以考其信(24),著有过,刑仁讲让(25),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26),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注释】

(1)本节选自《礼运》。《礼运》全篇主要记载了古代社会政治风俗的演变, 社会历史的进化,礼的起源、内容以及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内容,表达了儒家社会历史观和对礼的看法。

(2)蜡(zhà):年终举行的祭祀,又称蜡祭。

(3)观(guàn):宗庙门外两旁的楼。

(4)喟(kuì)然:感叹的样 子。

(5)大道:指太平盛世的社会准则。

(6)三代;指夏朝、商朝和周朝。英:英明君主。

(7)逮:赶上。

(8)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年幼无父的人。独:年老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9)分(fèn) :职分,指职业、职守。

(10)归:女子出嫁。

(11)谋:指阴谋诡计。

(12)外户:泛指大门。

(13)隐:消逝。

(14)大人:这里指国君。世:父亲传位给儿子。及:哥哥传位 给弟弟。

(15)郭:外城。沟池:护城河。

(16)笃:淳厚。

(17)田里:田地与住宅。

(18)贤:尊重。

(19)功:成就功业。

(20)用是:因此。

(21)兵:这里指战争。

(22) 选:指杰出的人物。

(23)著:彰显。义:指合理的事情。

(24)考:成就。

(25) 刑:典范。让:礼让。

(26)埶(shì):同“势”,指职务。去:斥退。

【译文】

从前,孔于曾加过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

“在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德才兼备的人来(为大家办事),(人人)都讲究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只赡养自己的父母,不止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社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把财货扔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藏它),却不是为了自己独自享用。(也)憎恶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劳动。因此,就不会有人搞阴谋,就不会有人盗窃和兴兵作乱。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七、案例分析

(一)充分备课、精心设计,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在准备这课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准确理解文本,教学活动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提高„„这些问题促使我一遍遍地精研教材,查找相关资料,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

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疏通文意把握《大同》选文的基本思想要义。让学生范读、带读,进入古典文化氛围。课堂上就紧紧围绕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比如根据文段思想讨论怎样实现“中国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看,讨论,演示等活动自主获取知识,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三)注重朗读、感悟古典意蕴。

我在课堂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的范读、带读,自由朗读、齐读。充分朗读之后,学生容易进入古典文化氛围,感受孔子的雄韬伟略,更深刻领会选文的思想内涵。

(四)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充分朗读通文本,接着理解文本大意,讨论难疑难句子,最后运用《大同》选文思想来讨论“中国梦”的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的能力因此一步步被激发出来,发言积极、充分。

(五)不足之处。

最后一个环节的话题过于宽泛,学生回答的角度多样,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对思想理论的运用不够精准深刻。故在课前设计的时候,应该多搜集一些能反映《大同》思想的事实材料,精选出一两个材料,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讨论。这样一来,能够突出重点,深入讨论。


相关文章

  • [大道之行]说课稿
  •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 ...查看


  •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课时: 第24课.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的: 1.熟读成诵,把握字词.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联系生活,理解提升.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准备: 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查看


  • 大道之行也文档 (4)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表达的是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这一感情的吧?他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 ...查看


  • 大道之行也18
  • 初二语文学案编写人:袁中霞审核人:詹晓燕2011 年 1 月班级姓名学号 (学案 52 )24 大道之行也明心亭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积累吧 天才在于积累,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一.注意读准下列字音: 注意读准下列字音: 选贤与 ...查看


  • 大道之行也学案含答案
  • 24.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礼记> 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过 ...查看


  • 大道之行也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 ...查看


  • 文言文总结---[大道之行也]
  •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 一.文学常识.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孔子 的著作,儒家经典之一, 西汉戴圣 所撰.本文的两个成语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查看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长城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翻阅先秦诸子的叙述,无论是孔孟儒家.老庄道家还是墨翟墨家,他们都向往.追求着一种"天下有道的社会". ...查看


  • [大道之行]读后感
  • <大道之行>读后感 中国走什么道路.举什么旗一度成为20世纪末大家争论的焦点,而且 随着改革的深入,贫富差距的加大,官员腐败的上升,矛头又直指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让制度自信根植于中国大地土,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着这个事关中国前途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