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复习题--填空题答案

中药学复习题——填空题及答案

1.药物的性能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配伍)(归经)。

2.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3.归经是以为(脏腑经络学说)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4.通过(炮制)(配伍)(制剂)等环节可以减轻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5.孕妇禁用的药,大多是(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峻烈)的药物。

6.孕妇慎用的药,主要是(活血行气)(泻下导滞)(大辛大热)等类的药物。

7.解表药多具有(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

8.紫苏功能(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之毒),苏叶偏于(发汗解表),苏梗偏于(行气宽中和安胎)。

9.菊花功能(散风清热, 平肝明目),黄菊花多用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多用于(养肝明目),野菊花多用于(清热解毒)。

10.清热药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五大类。

11.黄连配伍木香同用治(下痢不爽、里急后重);治肝火犯胃的呕吐常配伍(吴茱萸)。

12.丹皮、赤勺均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13.银柴胡、地骨皮均能(清虚热,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 热病后期,低热不退,夜热早凉),但银柴胡又能(清疳热,治小儿疳积发热),地骨皮则还能(清肺热、凉血,治肺热咳喘,肺火吐衄)。

14.生地、玄参均能(清热凉血)(养阴滋阴)。

15。(生)大黄泻下力强,入汤剂应(后下);(酒炙)大黄活血作用好;用于出血证,大黄宜(炒炭)用。

16.木瓜功能(消食, 驱虫, 清热, 祛风)。

17.防己功能(祛风湿)(止痛)(利水),汉防己偏于(利水消肿),木防己偏于(祛风湿止痛)。

18.桑寄生除祛风湿外,又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19.苍术功能(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明目)。

20.厚朴用于湿阻中焦证常配伍(苍术)(陈皮)等药。

21.车前子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入汤剂宜(包煎)。

22.滑石配甘草常用于(伤暑身热)(口渴心烦)(小便不利)。

23.茵陈蒿功能(清热化湿)(利胆退黄)为治(黄疸)的要药。

24.温里药味(辛),性(温热),凡属(阴虚火旺 津伤失血 真热假寒 孕妇 气候炎热)忌用或慎用。

25.附子入汤剂宜(先煎),肉桂入汤剂宜(后下)。

26.吴茱萸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27.细辛用量(一次1—3克),反(藜芦),(孕妇)忌用。

28.枳实、枳壳功能相似,枳实偏于(下,善治胃肠气滞),枳壳偏于(上,善治肺气壅滞)。

29.川楝子别名(金铃子、川楝实),性味(寒),功能(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30.麦芽除消食和中外,又能(回乳消胀)(健脾开胃)。

31.鸡内金除运脾消食外,又能(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32.地榆除凉血止血外,又能(解毒敛疮),为治疗(水火烫伤)的要药。

33.蒲黄治瘀血阻滞之心腹疼痛,痛经,产后产后瘀阻腹痛等证,常配伍(五灵脂)同用。

34.乳香、没药都能(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但乳香(辛香, 以行气活血为主长于止痛),没药(苦泄, 以活血散瘀为要, 长于消肿)。

35.延胡索别名(玄胡索、元胡),功能(活血)(利气)(止痛),(醋)制可增强止痛之功。

36.莪术、三棱都能(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但莪术(性温而偏于肝脾气分,温散,其行气消积之功较猛),三棱则(性平,味夺而降泄,偏于肝脾血分,导瘀下行,其破血功效较强)。

37.桃仁初活血祛瘀外,又能(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38.活血祛瘀中长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的药物有(驳骨水)(万花油)。

39.旋覆花用于(肝经瘀滞、肝络失和所产生的头痛)等证,入汤剂宜(包煎)。

40.桑白皮、葶苈子都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41.安神药分为(重症安神药)(养生安神药)两类。

42.远志功能(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痈肿)。

43.平肝息风药分别具有(平肝潜阳)与(平息肝风)的功能,主要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44.开窍药适用于神志昏迷的(窍闭神昏)证。

45.驱虫药一般应(空腹时)服,在(发热或腹痛较剧)时,暂不宜使用驱虫药,(孕妇、老弱患者)患者都应慎用。

46.使君子功能(驱蛔虫, 又因其味甘甜, 易于服用,不易伤正),尤宜于(小儿)。

47.苦楝皮有毒,不宜(过量和持续)服用,(体虚)者慎用,(肝病)患者忌用。

48.槟榔别名(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子、青仔、槟榔玉、榔玉),功能(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

49.黄芪除补气升阳外,又能(利尿消肿)(托疮排脓)(固表敛汗)。

50.当归治血虚诸证及月经不调常配伍(熟地)(白芍)(川芎)。

51.(补益精血)宜制首乌,(解毒, 截疟, 润肠)宜生首乌。

52.南北沙参功效相近,北沙参(滋阴)作用好,南沙参兼有(祛痰)之功。

53.收涩药常与(补益)药同用。

中药学复习题——填空题及答案

1.药物的性能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配伍)(归经)。

2.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3.归经是以为(脏腑经络学说)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4.通过(炮制)(配伍)(制剂)等环节可以减轻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5.孕妇禁用的药,大多是(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峻烈)的药物。

6.孕妇慎用的药,主要是(活血行气)(泻下导滞)(大辛大热)等类的药物。

7.解表药多具有(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

8.紫苏功能(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之毒),苏叶偏于(发汗解表),苏梗偏于(行气宽中和安胎)。

9.菊花功能(散风清热, 平肝明目),黄菊花多用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多用于(养肝明目),野菊花多用于(清热解毒)。

10.清热药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五大类。

11.黄连配伍木香同用治(下痢不爽、里急后重);治肝火犯胃的呕吐常配伍(吴茱萸)。

12.丹皮、赤勺均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13.银柴胡、地骨皮均能(清虚热,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 热病后期,低热不退,夜热早凉),但银柴胡又能(清疳热,治小儿疳积发热),地骨皮则还能(清肺热、凉血,治肺热咳喘,肺火吐衄)。

14.生地、玄参均能(清热凉血)(养阴滋阴)。

15。(生)大黄泻下力强,入汤剂应(后下);(酒炙)大黄活血作用好;用于出血证,大黄宜(炒炭)用。

16.木瓜功能(消食, 驱虫, 清热, 祛风)。

17.防己功能(祛风湿)(止痛)(利水),汉防己偏于(利水消肿),木防己偏于(祛风湿止痛)。

18.桑寄生除祛风湿外,又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19.苍术功能(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明目)。

20.厚朴用于湿阻中焦证常配伍(苍术)(陈皮)等药。

21.车前子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入汤剂宜(包煎)。

22.滑石配甘草常用于(伤暑身热)(口渴心烦)(小便不利)。

23.茵陈蒿功能(清热化湿)(利胆退黄)为治(黄疸)的要药。

24.温里药味(辛),性(温热),凡属(阴虚火旺 津伤失血 真热假寒 孕妇 气候炎热)忌用或慎用。

25.附子入汤剂宜(先煎),肉桂入汤剂宜(后下)。

26.吴茱萸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27.细辛用量(一次1—3克),反(藜芦),(孕妇)忌用。

28.枳实、枳壳功能相似,枳实偏于(下,善治胃肠气滞),枳壳偏于(上,善治肺气壅滞)。

29.川楝子别名(金铃子、川楝实),性味(寒),功能(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30.麦芽除消食和中外,又能(回乳消胀)(健脾开胃)。

31.鸡内金除运脾消食外,又能(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32.地榆除凉血止血外,又能(解毒敛疮),为治疗(水火烫伤)的要药。

33.蒲黄治瘀血阻滞之心腹疼痛,痛经,产后产后瘀阻腹痛等证,常配伍(五灵脂)同用。

34.乳香、没药都能(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但乳香(辛香, 以行气活血为主长于止痛),没药(苦泄, 以活血散瘀为要, 长于消肿)。

35.延胡索别名(玄胡索、元胡),功能(活血)(利气)(止痛),(醋)制可增强止痛之功。

36.莪术、三棱都能(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但莪术(性温而偏于肝脾气分,温散,其行气消积之功较猛),三棱则(性平,味夺而降泄,偏于肝脾血分,导瘀下行,其破血功效较强)。

37.桃仁初活血祛瘀外,又能(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38.活血祛瘀中长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的药物有(驳骨水)(万花油)。

39.旋覆花用于(肝经瘀滞、肝络失和所产生的头痛)等证,入汤剂宜(包煎)。

40.桑白皮、葶苈子都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41.安神药分为(重症安神药)(养生安神药)两类。

42.远志功能(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痈肿)。

43.平肝息风药分别具有(平肝潜阳)与(平息肝风)的功能,主要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44.开窍药适用于神志昏迷的(窍闭神昏)证。

45.驱虫药一般应(空腹时)服,在(发热或腹痛较剧)时,暂不宜使用驱虫药,(孕妇、老弱患者)患者都应慎用。

46.使君子功能(驱蛔虫, 又因其味甘甜, 易于服用,不易伤正),尤宜于(小儿)。

47.苦楝皮有毒,不宜(过量和持续)服用,(体虚)者慎用,(肝病)患者忌用。

48.槟榔别名(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子、青仔、槟榔玉、榔玉),功能(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

49.黄芪除补气升阳外,又能(利尿消肿)(托疮排脓)(固表敛汗)。

50.当归治血虚诸证及月经不调常配伍(熟地)(白芍)(川芎)。

51.(补益精血)宜制首乌,(解毒, 截疟, 润肠)宜生首乌。

52.南北沙参功效相近,北沙参(滋阴)作用好,南沙参兼有(祛痰)之功。

53.收涩药常与(补益)药同用。


相关文章

  • 生药学复习题
  •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总论) 一.A型题(最佳选择)每题1分,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除哪种外均属药材的变质现象( A)A.断裂 B.虫蛀 C.生霉 D.变色 E.走油 2.药材产地加工通常使用的"低温干燥" ...查看


  • 中药化学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4分) 1. 下列提取方法中,溶剂用量最省的是( ) A. 连续提取法 B. 回流提取法 C. 渗漉法 D. 煎煮法 2. 由 ...查看


  • 2015年调剂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
  • 2015年调剂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调剂学作业1 绪论及1-4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调剂学(狭义) 调剂学是研究如何依据医师处方(包括医嘱)调配药品,或制成外观适宜.方便投药.能发挥预期疗效的剂型发给患者,并进行用药交代 ...查看


  •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
  •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是------- . 2.传统制药的原则是-----.------.--.--:具体方法为--.-----.------.-------. 3.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 ...查看


  • 2010年初级药师中药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http://www.514t.com 免费提供各种资格考试真题.模拟题.练习题.精选题及答案2010 1 A:黄连 B:大黄 C:白术 D:白芍 E:苍术 A:先将锅烧热,撒上浸湿的米 B:轻轻翻动米上的药物,至所需程度取出 C:用中火加 ...查看


  • [中药商品学]复习要点及重点详解(李金荣版)
  • 09级市场营销(1)班 <中药商品学>复习要点及重点详解 复习要点:李金荣 重点详解:黄云 排版校对:李金荣 考试时间:7月3日 下午5.6节 地点:R111 监考老师:张秀桥.陈莉 复习要点 题型及分值比重如下: 一.填空题( ...查看


  • 执业药师中药学-泻下药相关练习题及答案
  • 执业药师中药学-泻下药相关练习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年老体弱.久病及妇女胎前产后便秘者应使用 A .泻下药 B .补益药 C .峻下逐水药 D .润下药 E .攻下药 正确答案:D 2. 功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药物 A .大黄 ...查看


  • 炮制学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习题
  • 习题 一.填空题 1.柏子仁如用于宁心安神需避免服后产生_______的作用,通过_______即可消除此副作用. 2.性和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肘,一方面可以通过_______的方法,另一方面可用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药物偏 ...查看


  • 文献检索题库
  •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2.按出版形式分,文献分为 3.按文献的加工层次分,<中国医院管理年鉴>为次文献. 4.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主要有 和代码语言. 5.中国专利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