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题库

全省卫生监督技能竞赛试题----传染病防治监督部分

一、 单选题

1、依法实施传染病防治工作必须适用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是( A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国内交通检疫条例》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2、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何时实施( D )。

A. 1989年2月21日

B. 2004年8月28日

C. 2004年10月1日

D. 2004年12月1日

3、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C )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

A.县级人民政府决定

B.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D.报国务院决定

4、对本行政区内的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须经( C )决定。

A.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

5、封锁大、中城市的传染病疫区,须经(D )决定。

A.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

6、疫区封锁的解除由( D )决定并宣布。

A. 国务院

B. 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

C. 县级人民政府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后

D. 原决定机关

7、《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几类,共多少种?( D )。

A.三类,35种

B.四类,35种

C.二类,35种

D.三类,37种

8、传染病实施分类管理,其分类是:( B )。

A.一类、二类、三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一类、二类

D.甲类、乙类

9、《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 D )。

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鼠疫、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鼠疫、炭疽中的肺炭疽

D.鼠疫、霍乱

10、( B )属于乙类传染病。

A.麻风、包虫病

B.麻疹、狂犬病

C.登革热、黑热病

D.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11、对乙类传染病中的( B)应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的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的措施。

A.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

B.艾滋病、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脊髓灰质炎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2、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B )应当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A.医疗保健机构和科研单位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从事微生物实验的大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

D.所有从事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13、(D )有权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

A.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法定的措施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 C)。

A.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B.处1千元以下的罚款

C.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停止1年执业活动

15、单位或个人违法传染病防治法,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C )。

A 赔偿责任

B 刑事责任

C 民事责任

D 法律责任

16、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传染病防治规划应建立健全(D )体系。

A 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科学防治

B 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

C 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管理

D 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

17、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疑似病人采取的措施( B )。

A.予以隔离治疗

B.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予以强制隔离治疗

D.予以医学观察

18、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须经( A )批准。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 A )。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C.依靠科学、反应及时的方针

D.预防为主、依靠群众的方针

20、医疗卫生机构未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依据( D)进行处罚。

A 《传染病防治法》

B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C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21、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是指( A )。

A.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B.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C.国务院各有关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D.企事业单位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2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 C )。

A.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B.处5千元以下的罚款

C.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停止1年执业活动

2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法定的措施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C )。

A.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B.处1千元以下的罚款

C.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停止1年执业活动

24、医疗机构发现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于( B )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小时内

B.2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2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疗机构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及

时采取控制措施,情节严重的,卫生行政部门( B )。

A.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B.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C.暂停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活动1年

D.处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情节严重的,卫生行政部门( C )。

A.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B.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免职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C.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D.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免职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27、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个体医疗机构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D)罚款。

A.50元以下

B.100元以下

C.500元以上

D.100元以上500元以下

28、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个体医疗机构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业整改,并可以处( C)罚款。

A.200元以下

B.2000元以上

C.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D.20000元以上

29、《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一共有(C )种。

A.35

B.36

C.37

D.38

30、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需报经(A )。

A.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B.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C.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D.国务院决定

31、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需报经( B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B.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C.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可自行决定

D.国务院决定

32、以下情形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 B )。

A.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B.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C.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D.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3、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的是( A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4、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不应当包含( D )。

A.所针对传染病监测信息

B.所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C.相关的接种方案

D.涉及具体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信息

35、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D )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A.省级药品监督部门

B.省级药品监督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所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D )。

A.停止接种

B.停止分发

C.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不负责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3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规定的证明文件,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A )备查。

A.2年

B.3年

C.4年

D.长期保存

38、对我国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以下( D )描述是错误的。

A.疫苗分为两类

B.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

C.第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D.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由政府有偿提供

39、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的情形是指( A )。

A.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

B.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计划直接订购的

C.接种单位按计划直接订购的

D.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按计划直接订购的

4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要求在(B )完成。

A.18-24月龄内

B.12月龄

C.4岁

D.6岁

41、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B )不属于国家规定。

A.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B.经县级以上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C.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D.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4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时,( A )说法不正确。

A.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

B.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C.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

D.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43、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 A )符合要求。

A.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的相关实验活动

B.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年

C.三级、四级实验室可在明显位置标示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

D.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可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

44、卫生主管部门接到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 C)不符合要求。

A.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C.首先对现场进行消毒

D.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45、疫情报告实行( A )管理原则。

A.属地

B.分级

C.统一

D.区域

46、采供血机构应对献血(浆)人员进行登记,发现HIV抗体检测(B )次初筛阳性结果的,应按照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的内容,在规定的报告时限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一

B.两

C.三

D.四

47、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履行的传染病信息报告职责有(A )。

A.承担本辖区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

B.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工作

C.发布传染病疫情信息

D.承担责任范围内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任务

48、对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B )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A.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B.六个月以上1年以下

C.三个月以上1年以下

D.1年以上

49、现有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是由各级(D )和基于Internet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组成的。

A.医疗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部门

D.医疗卫生机构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部门

50、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比修订前增加了( B)种。

A.1

B.2

C.3

D.4

51、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 A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A.2

B.6

C.12

D.24

52、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 D )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A.2

A.2

C.12

D.24

5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 B )小时通过网络直报。

A.1

B.2

C.6

D.12

54、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对各种有关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资料保存( A )年。

A.3

B.4

C.5

D.6

55、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或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后,应于(A )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

A.2

B.6

C.12

D.24

56、下列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B )。

A.中毒人数10人的食物中毒事件

B.中毒人数30人的饮用水中毒事件

C.中毒人数20人的食物中毒事件

D.短期发生2人的职业中毒事件

57、医务人员使用的针头、备皮刀等医用锐器,使用后应当如何处理?( A)

A.直接放入利器盒

B.扔入垃圾袋

C.放入消毒液中浸泡

D.收集后卖掉

58、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在使用前应如何处理?( B )

A.福尔马林熏蒸

B.灭菌处理

C.清洁

D.低水平消毒

59、医疗机构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按( B)的要求进行报告。

A.《传染病防治法》

B.《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C.《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60、手术室在完成了隔离病人的手术后应如何进行处理?(B )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一般性消毒

D.随时消毒

61、医疗废物是( C )。

A.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废物

B.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危害性废物

C.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D.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62、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B )。

A.法人

B.法定代表人

C.分管医疗废物处理的负责人

D.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

63、( D )不是医疗废物管理的原则。

A.全程管理的原则

B.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

C.分工负责的原则

D.再利用的原则

64、《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几类?(C )

A.3类

B.4类

C.5类

D.6类

65、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 B )

A.病理性废物

B.感染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66、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D )

A.病理性废物

B.严重污染性废物

C.生活垃圾

D.感染性废物

67、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A )。

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直接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垃圾中

68、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应该采取(C )。

A.使用双层包装袋,密封

B.置于专用容器内,及时盖

C.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D.装于黄色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69、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B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A.2/4

B.3/4

C.2/3

D.3/5

70、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B )米高的墙裙应进行防渗处理。

A.0.5

B.1.0

C.1.2

D.1.5

71、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处置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时,应当(B )。

A.毁形

B.消毒并毁形

C.焚烧

D.深埋

72、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在( C )内向所在地的县级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73、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选择( A )。

A.灭菌方法

B.高水平消毒法

C.中水平消毒法

D.低水平消毒法

74、内镜等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选择( B )。

A.灭菌方法

B.高水平消毒法

C.中水平消毒法

D.低水平消毒法

75、2%戊二醛浸泡内窥镜,使内窥镜达到灭菌时需浸泡时间为(D )。

A.20分钟

B.30分钟

C.4小时

D.10小时

76、在使用中的紫外线消毒灯辐照强度降低到( C )以下时,应更换紫外线灯。

2A.90µW/cm

2B.100µW/cm

2C.70µW/cm

2D.110µW/cm

77、对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B-D试验是检测压力蒸汽灭菌器( C )。

A.灭菌效果

B.灭菌压力

C.排除冷空气性能

D.灭菌器填装量

78、使用中消毒剂的细菌含量必须(B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A.<50cfu/ml

B.<100cfu/ml

C.<200cfu/ml

D.<500cfu/ml

79、在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消毒后内镜进行生物监测,其监测时间为( B )。

A.每月一次

B.每季一次

C.每月2次

D.每天一次

80、医院按环境类别划分,( B )属于Ⅱ类环境。

A.注射室、治疗室,产房

B.ICU病房、产房、烧伤病房

C.换药室、治疗室、ICU病房

D.手术室、产房、化验室

81、感染性疾病科的(A )属于清洁区。

A.医护人员休息室

B.检验室

C.治疗室

D.医护人员办公室

82、感染性疾病科的( D )属于污染区。

A.医护人员休息室

B.检验室

C.治疗室

D.隔离病房

83、呼吸道发热门(急)诊诊室的空气消毒不宜采用( C )。

A.紫外线灯

B.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器

C.以高效过滤作用为主的空气净化除菌器

D.化学消毒

8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两个因素是( A )。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B 传染源、呼吸道、婴幼儿;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C 病原体、消化道、痢疾病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85、《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时( D )。

A.一般应建立进货验收制度

B.必须经过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质量检验

C.应通过现场考察

D.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86、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必须每( B )年在当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A.半

B.1

C.2

D.3

87、《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服务机构应当符合( B)要求。

A.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B.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的消毒与灭菌设备

C.其消毒与灭菌工艺流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D.从事环氧乙烷和电离辐射进行消毒服务的人员必须经过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专业技术培训

88、消毒服务机构消毒后的物品未达到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应给予( D )处罚。

A.责令其限期整改

B.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处以20000元以下的罚款

C.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D.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89、目前已经不再纳入《消毒管理办法》的卫生许可管理的产品为( D )。

A.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

B.消毒剂

C.消毒器械

D.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90、( B )不属于卫生部《消毒产品分类目录》的卫生用品。

A.卫生巾

B.专用于人体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黏膜等特定部位的具有消毒或抗(抑)菌功能的产品

C.一次性医疗用品

D.湿巾

91、( C )应有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A.紫外线杀菌灯

B.食具消毒柜

C.生物指示剂

D.压力蒸汽灭菌器

92、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或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盐类等激素类的禁用物质,卫生部经重新审查并确认生产企业擅自更改产品配方的,可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 C)

A.处10000元以下罚款

B.吊销其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C.注销其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

D.警告

93、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应当经( B)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认定,未经认定的,不得从事消毒产品的检验工作。

A.国家

B.省级以上

C.当地

D.以上都可以

94、消毒剂生产企业应当对(D )生产的产品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A.每个

B.每批

C.每个投料批次

D.每批原料和每个班组

95、抗菌(抑菌)液体产品的真菌菌落总数应≤( B)cfu/g或cfu/ml。

A.20

B.100

C.200

D.500

96、消毒级妇女卫生巾的细菌菌落总数应≤(A )cfu/g或cfu/ml。

A.20

B.100

C.200

D.500

97、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D )元以下的罚款。

A.1万

B.2万

C.3万

D.5万

98、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包装标识若存在扩大宣传、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标注的厂址、卫生许可证不符合法定形式等违法行为,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对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C)

A.责令限期改正,警告

B.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

D.暂扣卫生许可证

99、消毒产品仓储的卫生要求( B)。

A.原材料和成品可分开存放

B.待检产品、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应分开存放

C.必须设专职人员负责管理

D.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应当离地、离墙存放不小于20厘米、离顶不小于50厘米

100、《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了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A )审批。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101、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申报资料之日起(C ),按照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对符合要求的,应发给卫生许可证。

A.30个工作日内

B.30天内

C.20个工作日内

D.3个月内

102、对消毒产品申报企业进行现场审核时,应按照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对(B )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卫生许可证。

A.达到满分

B.满足及格分

C.具备生产设备

D.满足满分

103、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迁移厂址的,应按《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向生产场所所在地的(C )申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A.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104、《献血法》实施时间(B )。

A.1997年12月29日

B.1998年10月1日

C.1997年5月1日

D.2000年1月1日

105、国家提倡自愿献血健康公民年龄( C )。

A.20周岁至60周岁

B.18周岁至60周岁

C.18周岁至55周岁

D.20周岁至50周岁

106、血站对献血者采集血液,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C )。

A.12个月

B.8个月

C.6个月

D.3个月

107、特殊血型的血液需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 A )批准。

A.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中国输血协会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所在地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108、血站包括(A )。

A.一般血站和特殊血站

B.一般血站和单采血浆站

C.特殊血站和单采血浆站

D.一般血站和血站储血点

109、血液质量的定义是( B )。

A.确保所完成的工作符合质量需要、符合确定的标准

B.符合特定标准的服务和产品的特性的总和包括符合性和可靠性

C.对所完成的工作必须一贯精确和正确,以保证患者接受的血液符合要求

D.遵守血液采集和制备中的规定和标准,确保血液符合临床要求

110、根据《献血法》的规定,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除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外,可以并处( A )以下罚款。

A.10万元

B.12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111、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以( A )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A.5年

B.6年

C.8年

D.10年

112、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是( B )。

A.一般为100ml,最多不超过200ml

B.一般为200ml,最多不超过400ml

C.一般为400ml,最多不超过600ml

D.一般为600ml,最多不超过800ml

113、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D )。

A.5万元以下罚款

B.3万元以下罚款

C.2万元以下罚款

D.1万元以下罚款

114、医院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消毒(A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15、采供血机构对供血者血液检验,发现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阳性结果的,应当按( D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A.传染病病人

B.疑似传染病病人

C.病原携带者

D.阳性检测结果

116、根据卫生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单采血浆站转制工作方案》要求,单采血浆站转制为由( D )设置。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机构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117、供血浆者两次供血浆间隔的时间为( B )。

A.≥10天

B.≥14天

C.≥20天

D.≥30天

二、多选题

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CD )。

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中断干线交通

C.控制或者捕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D.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E.停止一切社会性活动

2.(ABCDE ),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必须按照规定报告。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执行职务的人员

D.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公共场所及其他单位

3.目前我国建立的疫情报告管理系统,覆盖了国家、省(直辖市)、市(地)、县(区的(BDE ),并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延伸。

A.卫生监督机构

B.医疗机构

C.卫生行政部门

D.采供血机构

E.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ABC ),属于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C.麻疹减毒活疫苗

D.水痘疫苗

E.流感疫苗

5.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本实验室从事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时,实验室负责人应当(ABD )。

A.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报告

B.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人员报告

C.对现场立即进行消毒

D.同时派专人陪同及时就诊

E.就地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6.卫生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依法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是(BCD )。

A.不可对现场进行消毒,以便随时采样

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C.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D.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E.实施疫区封锁

7.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正确的是(ABC )。

A.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B.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C.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D.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

E.对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免谈话

8.疫情报告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规章所规定的(ACD )报告传染病。

A.程序方式

B.步骤

C.内容

D.时限

E.以上各项

9.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督内容(ABC )。

A.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职责

B.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

C.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公布职责

D.培训工作

E.技术指导

10.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主要包括(ABCDE )。

A.报告卡和各登记簿填写

B.疫情收报

C.疫情核对、自查

D.奖励

E.以上各项

11.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是( ABCDE )。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医疗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

E.个体开业医生和乡村医生

12.《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AC )。

A.鼠疫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霍乱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以上各项

13.(ABCDE )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肺结核

C.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以上各项

14.发现(ABD )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报告时限与方式和甲类传染病相同。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炭疽中的肺炭疽

C.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流行性出血热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ABCDE )。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

C.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D.影响公共安全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

E.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16.医院感染包括(ABE )。

A.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B.病人住院期间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病人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病人入院前已发生的感染

E.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时获得的感染

17.《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后要求12小时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24小时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医院感染暴发病例为(ABC )。

A.发生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B.因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

C.由于医院感染暴发造成3人以上患者有人身损害后果的

D.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热,且不能确诊的

E.有3例明确诊断的医院感染病例的

18.严密隔离的预防性控制措施适用于那种疾病(ACE )。

A.鼠疫

B.肺结核

C.SARS

D.乙肝

E.耐万古霉素金球菌可多途径感染的疾病

19.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应做到(ABCDE )。

A.工作人员岗位固定

B.设备固定、耗材有储备量

C.挂号、化验、药房、诊疗活动均为专区管理

D.设有专用出、入通道

E.肠道门诊有专用厕所

20.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废物监督管理的范围,主要涉及(ABC )。

A.医疗卫生机构对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和暂时贮存的管理

B.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

C.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

D.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的处置

E.以上都是

21.医疗废物管理的原则有哪些(ABC )。

A.全程管理的原则

B.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

C.分工负责的原则

D.再利用的原则

E.自行处置原则

22.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ABCDE )。

A.相应类别警示标识

B.系中文标签

C.标注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D.标注医疗废物产生日期

E.医疗废物类别及需要的特殊说明

23.属于医疗废物的有(ABCDE )。

A.废弃的医疗标本

B.被病人尿液污染的被服

C.医学实验动物尸体

D.玻璃安瓿

E.汞温度

24.以下哪几种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AC )。

A.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B.医用针头

C.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

D.废弃的血液制品

E.废弃的人体组织

25.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包括(ABCDE )。

A.医院

B.卫生院

C.疗养院

D.急救站

E.门诊部

26.《消毒管理办法》适用的其他需要消毒的场所包括(ABCDE )。

A.公共场所

B.托幼机构

C.出租衣物及洗涤衣物的单位和个人

D.殡仪馆

E.流动人员用工单位

27.对医疗机构消毒的卫生监督包括(ABCDE )。

A.消毒管理组织和制度建立情况

B.医疗机构消毒执行情况

C.使用的消毒产品的管理情况

D.一次性医疗器具的处理情况

E.使用中消毒剂、消毒器械的消毒效果

28.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范围一般包括( ABCDE )。

A.工作场所的空气

B.工作场所的物体表面

C.使用器材

D.剩余标本

E.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和双手

29.医疗机构及其他场所消毒监督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包括(ABCD )。

A.传染病防治法

B.消毒管理办法

C.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D.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E.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0.对下列(ABCDE )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

A.甲类传染病

B.肝炎

C.结核

D.爱滋病

E.炭疽

31.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包括(ABCD )。

A.粪大肠菌群数

B.肠道致病菌

C.肠道病毒

D.结核杆菌

E.肝炎病毒

32.卫生部要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将(ABCD )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

A.发热门诊

B.肠道门诊

C.呼吸道门诊

D.传染病科

E.皮肤病门诊

33.感染性疾病科内应设(ABC )。

A.污染区

B.半污染区

C.清洁区

D.控制区

E.隔离区

34.医护人员的洗手消毒可选择(ABC )。

A.洗必泰醇类

B.碘伏

C.75%乙醇

D.1%戊二醛

E.1%漂白粉上清液

35.医院供应室应设置独立分隔的(ABC )等区域。

A.污染区

B.清洁区

C.无菌物品存放区

D.消毒区

E.清洗区

36.医疗卫生机构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E)。

A.是否建立消毒组织

B.医护人员消毒知识培训、学习

C.使用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

D.环境、物品是否符合标准

E.消毒效果监测

37.疫源地消毒合格的指标(ABC )。

A.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

B.消毒对象中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0%

C.有关指标菌残留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

D.消毒后无化学残留

E.以上都是

38.凡患有(ABCDE )传染病的患者不得从事托儿所、幼儿园的保教人员、炊事员的工作。

A.国家法定传染病

B.滴虫性阴道炎

C.霉菌性阴道炎

D.化脓性皮肤病

E.精神病

39.患有(ABD )疾病的保教人员、炊事员不得上岗。

A.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

B.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C.神经性皮炎

D.精神病

E.支气管炎

40.《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的禁止经营的消毒产品有(ABCD )。

A.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

B.无卫生许可批件的

C.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过期的

D.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E.未进行备案的

41.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均不得检出的微生物指标包括(BCE )。

A.细菌菌落总数

B.大肠菌群

C.绿脓杆菌

D.真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42.下列消毒产品名称中不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要求的有(ABCDE

A.××药物卫生巾

B.××消毒湿巾

C.××灰甲灵

D.××速效杀菌全护理液

E.××抗菌卫生湿巾

43.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布局的卫生要求(ABCE )。

A.保证生产连续性且不得有逆向交叉

B.生产区与生活区必须彻底分开

C.生产区与非生产区(办公室、会议室等)相对分开

D.人、物流可以不分

E.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过程考虑相对分开

44.(ABCDE )属于消毒产品生产区的卫生要求。

A.生产区厕所必须为水冲式,并保持清洁卫生

B.生产区设更衣室

C.更衣室内应当有衣柜、鞋架等更衣设施

D.更衣室应配备流动水洗手、消毒设施

E.配置有效的防尘、防蝇、防鼠设施

45.经营者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下列有效证件(AB )。 )。

A.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B.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C.批次检验报告

D.工商营业执照

E.税务登记证书

46.有下列(ABC )情形之一时,卫生部可以对已获得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产品进行重新审查。

A.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真实性受到质疑的

B.产品安全性、消毒效果受到质疑的

C.产品宣传内容、标签(含说明书)受到质疑的

D.生产企业申请注销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E.夸大宣传

47.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非法采集血液,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献血法》第18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ABCD )。

A.未经批准擅自设置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B.已被注销的血站,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C.《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再次登记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D.变造、伪造《血站执业许可证》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E.血液检测实验室未取得相应资格进行检测的

48.《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严禁采集( ABC )的血液。

A.冒名顶替者

B.健康检查不合格者

C.频繁献血者

D.单位组织计划献血者

E.户籍不属于本辖区

49.采供血机构因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导致因输入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法予以(ACDE )。

A.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B.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罚款

C.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吊销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许可证

E.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0.严禁采集(ABC )者血浆。

A.无《供血浆证》

B.未进行健康检查

C.不属于采浆区域

D.卫生系统人员

E.体重超重

51.对血站建筑中的监督要点是(ABCDE )。

A.业务区域与行政区域分开

B.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

C.结构符合人流物流分开

D.献血者要有安全、卫生、便利的休息场所

D.献血者要有安全、卫生、便利的休息场所

52.《献血法》规定,血站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按照《献血法》规定,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DE )。

A.没收违法所得,或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C.警告

D.予以取缔

E.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3.《献血法》规定,血站向医疗机构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的,依法(BCD )。

A.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B.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C.情节严重,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限期整顿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予以警告

54.血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有关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ABCDE )。

A.擅自采集原料血浆,买卖血液的

B.违反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质量规范和标准的

C.擅自涂改、毁损或者不按规定保存工作记录的

D.重复使用一次性卫生器材的

E.超出执业登记的项目、内容、范围开展业务的

55.《献血法》规定,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ABD )。

A.责令改正

B.给予警告

C.没收违法所得

D.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E.可以并处一万以上三万以下罚款

56.国家实行单采血浆站(AB )的制度。

A.统一设置

B.统一规划

C.统一管理

D.统一血源

E.统一采集

57.单采血浆站采集非划定区域内的供血浆者血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AC )下列处罚。

A.责令限期改正

B.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

C.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D.没收违法所得

E.警告

58.单采血浆站已知其采集的血浆检测结果呈阳性,仍向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应的,依据《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应当(ACD )。

A.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B.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

C.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

D.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人身伤害等危害,构成犯罪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以上全选

59.涂改、伪造、转让《供血浆证》的,应依法给予下列处罚(ABD )。

A.没收违法所得,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B.收缴《供血浆证》

C.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没收违法所得并处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60.医疗机构因应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的,必须符合以下情况(BCD )。

A.应当在采集血液后,一周内将情况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B.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和所在地无血站(或中心血库)

C.危急病人生命,急需输血,而其它医疗措施所不能替代

D.具备交叉配血和快速诊断方法进行传染病项目检验

E.以上全是

61.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主要包括(BCDE)。

A、血吸虫病 B、艾滋病 C、乙肝 D、丙肝 E、梅毒

F、猩红热

62.介水传染病是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 ABC)。

A.水源受病原体污染

B.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

C.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D.饮用未煮沸的水

63.以下哪些可以作为饮水消毒剂(ABCD )。

A.氯 B.臭氧 C.二氧化氯 D.氯胺

三、判断题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防止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

2.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

3.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

4.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不需查验预防接种证。(×)

5.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

6.必要时,单位或者个人可组织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

7.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

8.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

9.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可将实验室分为四级。(√ )

10.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可同时从事多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

实验活动。(× )

11.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 )

12.疫情报告又称疾病报告,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规定的程序、方式、内容等报告传染病。(× )

13.疫情信息管理的监督是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相关部门及其执行职务的工作人员在

其工作中发现传染病疫情时,进行报告和反馈并质量控制的过程的卫生监督。(√ )

14.疫情报告的监督对象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

公共场所及有关单位等。(√)

15.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区域负责,快速

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接到规定报告的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2小时内。(×)

17.传染病疫情的法定报告人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

的人员。(√ )

18.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和卫生检疫机构

及其所有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医学检验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医生。(√ )

19.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其

他如港口、机场、铁路、厂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军队医疗机构。(×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三类,35种。(×)

21.麻风和斑疹伤寒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

22.炭疽中的肺炭疽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2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24.艾滋病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25.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 )

2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一共有35种。(× )

27.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 )

2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是乙类传染病。(√ )

29.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是传染病疫情的义务报告人。(√)

30.发现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艾滋

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报告时限与方式和甲类传染病相同。(× )

31.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

城镇应于6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

32.在农村,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

似病人,应于12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

33.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

城镇应于12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

3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采用统一的传染病报告卡和登

记簿,执行首诊医生报告负责制。(√)

35.卫生行政部门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主要

负责人给予警告的行政处分。(× )

3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疫情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情节严

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

37.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

38.传染病的病原体即医院感染病原体。(× )

39.医院或科室的医院感染率不会因季节、地域、病种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

40.医院的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设置。(√ )

41.内镜在消毒灭菌前必须经过彻底清洗,去掉表面的黏液和血污等再进行消毒处理。(√ )

42.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必须做到有岗、有人、有职责、有制度。(√ )

43.医疗机构通常根据污染物品的贵廉来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

44.医院对普通病人使用后的物品,也应先消毒再清洗。(× )

45.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

46.高度危险性医疗用品,可以采用甲醛熏蒸处理。(× )

47.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48.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必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

49.医院排放的污水都应监测总余氯指标。(× )

50.感染性疾病科业务用房应保持所有外窗可开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51.呼吸道发热门(急)诊要设专人,并为就诊病人提供一次性口罩。(√)

52.呼吸道发热门诊要配备非接触式洗手设施,每次接触病人后或两位病人诊疗中间,必须

进行洗手消毒。(√)

53.日常情况下,托幼机构的场所及物表应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应进行

终末消毒处理。(× )

54.消毒服务机构在为社会提供消毒与灭菌服务时,所采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和程序应经过

验证,并达到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

55.卫生部取消了对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许可制度,基层监督机构不需要再对消毒服务机构

实施卫生监督检查。(× )

56.《消毒管理办法》规定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一次。(× )

57.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准字(年份)第

XXXX号。(× )

58.抗生素类药物不得在消毒产品生产中添加。(√ )

59.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盐类等激素作为消毒产品原辅料的,该生产企业

则违反了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

60.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应当对每个投料批次生产的产品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 )

61.对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消毒产品检验机构,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

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认定资格。(√ )

62.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应当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

定与管理办法》认定。(√ )

63.消毒产品的检验报告应按照《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由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按照《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 )

64.《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规定,每批产品投放市场前必须进行卫生质量检验,合

格后方可出厂。(√ )

65.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在全省范围内有效。

(× )

66.抑菌制剂如需标明对真菌的作用,须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须≥50%。(√ )

67.抗菌(或抑菌)产品具有抗菌作用的,应进行抑菌试验;具有抑菌作用的,应进行杀菌

试验。(× )

68.根据卫生部2001年4月11日起实施的《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的有关要求,消毒产

品的名称应包括商标名(或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 )

69.同一个消毒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上可以使用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产品名称。(× )

70.消毒产品名称应禁止标注疾病名称、疾病症状等内容。(√ )

71.消毒级产品只需在运输包装上标明“消毒级”字样以及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或消毒批号和

限定使用日期。(× )

72.《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对消毒产品卫生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监督

管理职权。(× )

73.用于生产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原材料必须无毒、无害、无污染,有相应的

检验报告或证明材料。(√ )

74.监督检查中发现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消毒产品,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依

据《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暂扣卫生许可证。(√)

75.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由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设立。(× )

76.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执业登记,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 )

77.血液检测的全血标本的保存期应当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 )

78.《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

部门在行政处罚的同时,可以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

79.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80.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可根据服务区域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的分支机构、固定采血点、储

血点时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

81.单采血浆站采集血浆前,可按照要求选择重点项目对供浆者进行健康检查或血液化验。

(× )

82.临床用血医疗机构可将用不完的无偿献血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 )

83.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执业登记,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 )

84.血液中心由卫生部审批,中心血站、中心血库由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

85.血站内患有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采血、供血、成份血制备等相关业务工作。(√ )

86.血站采血前应当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登记。(√ )

87.《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

部门在行政处罚的同时,可以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

88.《献血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对临床用血进行核查。(√ )

89.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医疗机构不得

开展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 )

90.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

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

91.医院输血科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实验由两人互助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自己

复核。(√ )

92.单采血浆站与中心血库可以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设置。(× )

93.单采血浆站采集的原料血浆必须按单人份冰冻保存,不得混浆。(√ )

94.《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规定,单采血浆站只能向一个与其签订质量责任书的血液制品生

产单位供应原料血浆,严禁向其他任何单位供应原料血浆。(√ )

95.血站可以采集专用于血液制品生产的血浆,但必须与用于临床的血浆分开。(× )

96.《血站管理办法》规定,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需方

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

97.《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剩余成分血浆可以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

政部门协调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解决。(√ )

98.在应急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单采血浆站采集的经检验合格的血浆可

以用于临床。(× )

99.《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规定,单采血浆站必须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及疫情报告制度。(√ ) 100.《血站管理办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在辖区内划定的血站采供

血服务区域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

101.县级以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各级红十字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 )

102.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

103.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床采集血液,但应当符合《献血法》规定的条件确

保采血用血安全。(√ )

104.献血者血液化验的初复检不得以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复检化验不得

由一人进行。(√ )

105.血站(库)、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保

证血液、血液制品的质量,防止因输入血液、血液制品引起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的发生。(√ )

106.血站检查发现艾滋病病毒,应按规定报告疫情。(√ )

107.《单采血浆许可证》应当规定有效期。(√ )

108.原料血浆是指由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供血机构采集的专用于血

液制品生产白蛋白的原料的血浆。(× )

109.严禁单采血浆站采集非划定区域内的供血浆者和其他人员的血浆。(√ )

全省卫生监督技能竞赛试题----传染病防治监督部分

一、 单选题

1、依法实施传染病防治工作必须适用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是( A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国内交通检疫条例》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2、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何时实施( D )。

A. 1989年2月21日

B. 2004年8月28日

C. 2004年10月1日

D. 2004年12月1日

3、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C )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

A.县级人民政府决定

B.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D.报国务院决定

4、对本行政区内的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须经( C )决定。

A.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

5、封锁大、中城市的传染病疫区,须经(D )决定。

A.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

6、疫区封锁的解除由( D )决定并宣布。

A. 国务院

B. 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

C. 县级人民政府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后

D. 原决定机关

7、《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几类,共多少种?( D )。

A.三类,35种

B.四类,35种

C.二类,35种

D.三类,37种

8、传染病实施分类管理,其分类是:( B )。

A.一类、二类、三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一类、二类

D.甲类、乙类

9、《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 D )。

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鼠疫、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鼠疫、炭疽中的肺炭疽

D.鼠疫、霍乱

10、( B )属于乙类传染病。

A.麻风、包虫病

B.麻疹、狂犬病

C.登革热、黑热病

D.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11、对乙类传染病中的( B)应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的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的措施。

A.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

B.艾滋病、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脊髓灰质炎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2、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B )应当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A.医疗保健机构和科研单位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从事微生物实验的大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

D.所有从事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13、(D )有权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

A.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法定的措施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 C)。

A.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B.处1千元以下的罚款

C.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停止1年执业活动

15、单位或个人违法传染病防治法,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C )。

A 赔偿责任

B 刑事责任

C 民事责任

D 法律责任

16、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传染病防治规划应建立健全(D )体系。

A 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科学防治

B 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

C 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管理

D 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

17、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疑似病人采取的措施( B )。

A.予以隔离治疗

B.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予以强制隔离治疗

D.予以医学观察

18、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须经( A )批准。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 A )。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C.依靠科学、反应及时的方针

D.预防为主、依靠群众的方针

20、医疗卫生机构未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依据( D)进行处罚。

A 《传染病防治法》

B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C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21、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是指( A )。

A.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B.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C.国务院各有关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D.企事业单位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2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 C )。

A.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B.处5千元以下的罚款

C.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停止1年执业活动

2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法定的措施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C )。

A.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B.处1千元以下的罚款

C.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停止1年执业活动

24、医疗机构发现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于( B )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小时内

B.2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2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疗机构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及

时采取控制措施,情节严重的,卫生行政部门( B )。

A.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B.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C.暂停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活动1年

D.处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情节严重的,卫生行政部门( C )。

A.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B.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免职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C.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D.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免职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27、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个体医疗机构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D)罚款。

A.50元以下

B.100元以下

C.500元以上

D.100元以上500元以下

28、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个体医疗机构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业整改,并可以处( C)罚款。

A.200元以下

B.2000元以上

C.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D.20000元以上

29、《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一共有(C )种。

A.35

B.36

C.37

D.38

30、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需报经(A )。

A.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B.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C.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D.国务院决定

31、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需报经( B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B.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C.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可自行决定

D.国务院决定

32、以下情形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 B )。

A.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B.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C.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D.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3、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的是( A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4、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不应当包含( D )。

A.所针对传染病监测信息

B.所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C.相关的接种方案

D.涉及具体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信息

35、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D )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A.省级药品监督部门

B.省级药品监督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所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D )。

A.停止接种

B.停止分发

C.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不负责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3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规定的证明文件,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A )备查。

A.2年

B.3年

C.4年

D.长期保存

38、对我国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以下( D )描述是错误的。

A.疫苗分为两类

B.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

C.第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D.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由政府有偿提供

39、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的情形是指( A )。

A.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

B.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计划直接订购的

C.接种单位按计划直接订购的

D.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按计划直接订购的

4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要求在(B )完成。

A.18-24月龄内

B.12月龄

C.4岁

D.6岁

41、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B )不属于国家规定。

A.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B.经县级以上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C.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D.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4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时,( A )说法不正确。

A.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

B.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C.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

D.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43、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 A )符合要求。

A.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的相关实验活动

B.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年

C.三级、四级实验室可在明显位置标示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

D.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可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

44、卫生主管部门接到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 C)不符合要求。

A.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C.首先对现场进行消毒

D.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45、疫情报告实行( A )管理原则。

A.属地

B.分级

C.统一

D.区域

46、采供血机构应对献血(浆)人员进行登记,发现HIV抗体检测(B )次初筛阳性结果的,应按照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的内容,在规定的报告时限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一

B.两

C.三

D.四

47、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履行的传染病信息报告职责有(A )。

A.承担本辖区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

B.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工作

C.发布传染病疫情信息

D.承担责任范围内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任务

48、对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B )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A.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B.六个月以上1年以下

C.三个月以上1年以下

D.1年以上

49、现有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是由各级(D )和基于Internet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组成的。

A.医疗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部门

D.医疗卫生机构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部门

50、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比修订前增加了( B)种。

A.1

B.2

C.3

D.4

51、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 A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A.2

B.6

C.12

D.24

52、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 D )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A.2

A.2

C.12

D.24

5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 B )小时通过网络直报。

A.1

B.2

C.6

D.12

54、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对各种有关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资料保存( A )年。

A.3

B.4

C.5

D.6

55、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或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后,应于(A )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

A.2

B.6

C.12

D.24

56、下列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B )。

A.中毒人数10人的食物中毒事件

B.中毒人数30人的饮用水中毒事件

C.中毒人数20人的食物中毒事件

D.短期发生2人的职业中毒事件

57、医务人员使用的针头、备皮刀等医用锐器,使用后应当如何处理?( A)

A.直接放入利器盒

B.扔入垃圾袋

C.放入消毒液中浸泡

D.收集后卖掉

58、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在使用前应如何处理?( B )

A.福尔马林熏蒸

B.灭菌处理

C.清洁

D.低水平消毒

59、医疗机构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按( B)的要求进行报告。

A.《传染病防治法》

B.《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C.《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60、手术室在完成了隔离病人的手术后应如何进行处理?(B )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一般性消毒

D.随时消毒

61、医疗废物是( C )。

A.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废物

B.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危害性废物

C.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D.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62、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B )。

A.法人

B.法定代表人

C.分管医疗废物处理的负责人

D.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

63、( D )不是医疗废物管理的原则。

A.全程管理的原则

B.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

C.分工负责的原则

D.再利用的原则

64、《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几类?(C )

A.3类

B.4类

C.5类

D.6类

65、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 B )

A.病理性废物

B.感染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66、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D )

A.病理性废物

B.严重污染性废物

C.生活垃圾

D.感染性废物

67、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A )。

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直接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垃圾中

68、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应该采取(C )。

A.使用双层包装袋,密封

B.置于专用容器内,及时盖

C.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D.装于黄色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69、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B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A.2/4

B.3/4

C.2/3

D.3/5

70、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B )米高的墙裙应进行防渗处理。

A.0.5

B.1.0

C.1.2

D.1.5

71、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处置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时,应当(B )。

A.毁形

B.消毒并毁形

C.焚烧

D.深埋

72、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在( C )内向所在地的县级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73、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选择( A )。

A.灭菌方法

B.高水平消毒法

C.中水平消毒法

D.低水平消毒法

74、内镜等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选择( B )。

A.灭菌方法

B.高水平消毒法

C.中水平消毒法

D.低水平消毒法

75、2%戊二醛浸泡内窥镜,使内窥镜达到灭菌时需浸泡时间为(D )。

A.20分钟

B.30分钟

C.4小时

D.10小时

76、在使用中的紫外线消毒灯辐照强度降低到( C )以下时,应更换紫外线灯。

2A.90µW/cm

2B.100µW/cm

2C.70µW/cm

2D.110µW/cm

77、对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B-D试验是检测压力蒸汽灭菌器( C )。

A.灭菌效果

B.灭菌压力

C.排除冷空气性能

D.灭菌器填装量

78、使用中消毒剂的细菌含量必须(B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A.<50cfu/ml

B.<100cfu/ml

C.<200cfu/ml

D.<500cfu/ml

79、在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消毒后内镜进行生物监测,其监测时间为( B )。

A.每月一次

B.每季一次

C.每月2次

D.每天一次

80、医院按环境类别划分,( B )属于Ⅱ类环境。

A.注射室、治疗室,产房

B.ICU病房、产房、烧伤病房

C.换药室、治疗室、ICU病房

D.手术室、产房、化验室

81、感染性疾病科的(A )属于清洁区。

A.医护人员休息室

B.检验室

C.治疗室

D.医护人员办公室

82、感染性疾病科的( D )属于污染区。

A.医护人员休息室

B.检验室

C.治疗室

D.隔离病房

83、呼吸道发热门(急)诊诊室的空气消毒不宜采用( C )。

A.紫外线灯

B.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器

C.以高效过滤作用为主的空气净化除菌器

D.化学消毒

8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两个因素是( A )。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B 传染源、呼吸道、婴幼儿;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C 病原体、消化道、痢疾病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85、《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时( D )。

A.一般应建立进货验收制度

B.必须经过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质量检验

C.应通过现场考察

D.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86、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必须每( B )年在当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A.半

B.1

C.2

D.3

87、《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服务机构应当符合( B)要求。

A.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B.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的消毒与灭菌设备

C.其消毒与灭菌工艺流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D.从事环氧乙烷和电离辐射进行消毒服务的人员必须经过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专业技术培训

88、消毒服务机构消毒后的物品未达到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应给予( D )处罚。

A.责令其限期整改

B.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处以20000元以下的罚款

C.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D.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89、目前已经不再纳入《消毒管理办法》的卫生许可管理的产品为( D )。

A.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

B.消毒剂

C.消毒器械

D.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90、( B )不属于卫生部《消毒产品分类目录》的卫生用品。

A.卫生巾

B.专用于人体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黏膜等特定部位的具有消毒或抗(抑)菌功能的产品

C.一次性医疗用品

D.湿巾

91、( C )应有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A.紫外线杀菌灯

B.食具消毒柜

C.生物指示剂

D.压力蒸汽灭菌器

92、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或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盐类等激素类的禁用物质,卫生部经重新审查并确认生产企业擅自更改产品配方的,可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 C)

A.处10000元以下罚款

B.吊销其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C.注销其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

D.警告

93、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应当经( B)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认定,未经认定的,不得从事消毒产品的检验工作。

A.国家

B.省级以上

C.当地

D.以上都可以

94、消毒剂生产企业应当对(D )生产的产品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A.每个

B.每批

C.每个投料批次

D.每批原料和每个班组

95、抗菌(抑菌)液体产品的真菌菌落总数应≤( B)cfu/g或cfu/ml。

A.20

B.100

C.200

D.500

96、消毒级妇女卫生巾的细菌菌落总数应≤(A )cfu/g或cfu/ml。

A.20

B.100

C.200

D.500

97、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D )元以下的罚款。

A.1万

B.2万

C.3万

D.5万

98、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包装标识若存在扩大宣传、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标注的厂址、卫生许可证不符合法定形式等违法行为,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对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C)

A.责令限期改正,警告

B.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

D.暂扣卫生许可证

99、消毒产品仓储的卫生要求( B)。

A.原材料和成品可分开存放

B.待检产品、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应分开存放

C.必须设专职人员负责管理

D.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应当离地、离墙存放不小于20厘米、离顶不小于50厘米

100、《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了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A )审批。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101、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申报资料之日起(C ),按照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对符合要求的,应发给卫生许可证。

A.30个工作日内

B.30天内

C.20个工作日内

D.3个月内

102、对消毒产品申报企业进行现场审核时,应按照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对(B )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卫生许可证。

A.达到满分

B.满足及格分

C.具备生产设备

D.满足满分

103、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迁移厂址的,应按《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向生产场所所在地的(C )申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A.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104、《献血法》实施时间(B )。

A.1997年12月29日

B.1998年10月1日

C.1997年5月1日

D.2000年1月1日

105、国家提倡自愿献血健康公民年龄( C )。

A.20周岁至60周岁

B.18周岁至60周岁

C.18周岁至55周岁

D.20周岁至50周岁

106、血站对献血者采集血液,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C )。

A.12个月

B.8个月

C.6个月

D.3个月

107、特殊血型的血液需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 A )批准。

A.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中国输血协会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所在地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108、血站包括(A )。

A.一般血站和特殊血站

B.一般血站和单采血浆站

C.特殊血站和单采血浆站

D.一般血站和血站储血点

109、血液质量的定义是( B )。

A.确保所完成的工作符合质量需要、符合确定的标准

B.符合特定标准的服务和产品的特性的总和包括符合性和可靠性

C.对所完成的工作必须一贯精确和正确,以保证患者接受的血液符合要求

D.遵守血液采集和制备中的规定和标准,确保血液符合临床要求

110、根据《献血法》的规定,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除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外,可以并处( A )以下罚款。

A.10万元

B.12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111、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以( A )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A.5年

B.6年

C.8年

D.10年

112、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是( B )。

A.一般为100ml,最多不超过200ml

B.一般为200ml,最多不超过400ml

C.一般为400ml,最多不超过600ml

D.一般为600ml,最多不超过800ml

113、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D )。

A.5万元以下罚款

B.3万元以下罚款

C.2万元以下罚款

D.1万元以下罚款

114、医院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消毒(A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15、采供血机构对供血者血液检验,发现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阳性结果的,应当按( D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A.传染病病人

B.疑似传染病病人

C.病原携带者

D.阳性检测结果

116、根据卫生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单采血浆站转制工作方案》要求,单采血浆站转制为由( D )设置。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机构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117、供血浆者两次供血浆间隔的时间为( B )。

A.≥10天

B.≥14天

C.≥20天

D.≥30天

二、多选题

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CD )。

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中断干线交通

C.控制或者捕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D.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E.停止一切社会性活动

2.(ABCDE ),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必须按照规定报告。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执行职务的人员

D.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公共场所及其他单位

3.目前我国建立的疫情报告管理系统,覆盖了国家、省(直辖市)、市(地)、县(区的(BDE ),并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延伸。

A.卫生监督机构

B.医疗机构

C.卫生行政部门

D.采供血机构

E.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ABC ),属于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C.麻疹减毒活疫苗

D.水痘疫苗

E.流感疫苗

5.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本实验室从事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时,实验室负责人应当(ABD )。

A.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报告

B.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人员报告

C.对现场立即进行消毒

D.同时派专人陪同及时就诊

E.就地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6.卫生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依法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是(BCD )。

A.不可对现场进行消毒,以便随时采样

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C.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D.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E.实施疫区封锁

7.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正确的是(ABC )。

A.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B.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C.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D.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

E.对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免谈话

8.疫情报告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规章所规定的(ACD )报告传染病。

A.程序方式

B.步骤

C.内容

D.时限

E.以上各项

9.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督内容(ABC )。

A.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职责

B.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

C.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公布职责

D.培训工作

E.技术指导

10.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主要包括(ABCDE )。

A.报告卡和各登记簿填写

B.疫情收报

C.疫情核对、自查

D.奖励

E.以上各项

11.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是( ABCDE )。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医疗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

E.个体开业医生和乡村医生

12.《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AC )。

A.鼠疫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霍乱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以上各项

13.(ABCDE )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肺结核

C.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以上各项

14.发现(ABD )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报告时限与方式和甲类传染病相同。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炭疽中的肺炭疽

C.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流行性出血热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ABCDE )。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

C.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D.影响公共安全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

E.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16.医院感染包括(ABE )。

A.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B.病人住院期间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病人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病人入院前已发生的感染

E.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时获得的感染

17.《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后要求12小时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24小时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医院感染暴发病例为(ABC )。

A.发生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B.因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

C.由于医院感染暴发造成3人以上患者有人身损害后果的

D.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热,且不能确诊的

E.有3例明确诊断的医院感染病例的

18.严密隔离的预防性控制措施适用于那种疾病(ACE )。

A.鼠疫

B.肺结核

C.SARS

D.乙肝

E.耐万古霉素金球菌可多途径感染的疾病

19.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应做到(ABCDE )。

A.工作人员岗位固定

B.设备固定、耗材有储备量

C.挂号、化验、药房、诊疗活动均为专区管理

D.设有专用出、入通道

E.肠道门诊有专用厕所

20.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废物监督管理的范围,主要涉及(ABC )。

A.医疗卫生机构对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和暂时贮存的管理

B.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

C.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

D.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的处置

E.以上都是

21.医疗废物管理的原则有哪些(ABC )。

A.全程管理的原则

B.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

C.分工负责的原则

D.再利用的原则

E.自行处置原则

22.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ABCDE )。

A.相应类别警示标识

B.系中文标签

C.标注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D.标注医疗废物产生日期

E.医疗废物类别及需要的特殊说明

23.属于医疗废物的有(ABCDE )。

A.废弃的医疗标本

B.被病人尿液污染的被服

C.医学实验动物尸体

D.玻璃安瓿

E.汞温度

24.以下哪几种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AC )。

A.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B.医用针头

C.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

D.废弃的血液制品

E.废弃的人体组织

25.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包括(ABCDE )。

A.医院

B.卫生院

C.疗养院

D.急救站

E.门诊部

26.《消毒管理办法》适用的其他需要消毒的场所包括(ABCDE )。

A.公共场所

B.托幼机构

C.出租衣物及洗涤衣物的单位和个人

D.殡仪馆

E.流动人员用工单位

27.对医疗机构消毒的卫生监督包括(ABCDE )。

A.消毒管理组织和制度建立情况

B.医疗机构消毒执行情况

C.使用的消毒产品的管理情况

D.一次性医疗器具的处理情况

E.使用中消毒剂、消毒器械的消毒效果

28.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范围一般包括( ABCDE )。

A.工作场所的空气

B.工作场所的物体表面

C.使用器材

D.剩余标本

E.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和双手

29.医疗机构及其他场所消毒监督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包括(ABCD )。

A.传染病防治法

B.消毒管理办法

C.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D.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E.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0.对下列(ABCDE )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

A.甲类传染病

B.肝炎

C.结核

D.爱滋病

E.炭疽

31.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包括(ABCD )。

A.粪大肠菌群数

B.肠道致病菌

C.肠道病毒

D.结核杆菌

E.肝炎病毒

32.卫生部要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将(ABCD )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

A.发热门诊

B.肠道门诊

C.呼吸道门诊

D.传染病科

E.皮肤病门诊

33.感染性疾病科内应设(ABC )。

A.污染区

B.半污染区

C.清洁区

D.控制区

E.隔离区

34.医护人员的洗手消毒可选择(ABC )。

A.洗必泰醇类

B.碘伏

C.75%乙醇

D.1%戊二醛

E.1%漂白粉上清液

35.医院供应室应设置独立分隔的(ABC )等区域。

A.污染区

B.清洁区

C.无菌物品存放区

D.消毒区

E.清洗区

36.医疗卫生机构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E)。

A.是否建立消毒组织

B.医护人员消毒知识培训、学习

C.使用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

D.环境、物品是否符合标准

E.消毒效果监测

37.疫源地消毒合格的指标(ABC )。

A.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

B.消毒对象中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0%

C.有关指标菌残留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

D.消毒后无化学残留

E.以上都是

38.凡患有(ABCDE )传染病的患者不得从事托儿所、幼儿园的保教人员、炊事员的工作。

A.国家法定传染病

B.滴虫性阴道炎

C.霉菌性阴道炎

D.化脓性皮肤病

E.精神病

39.患有(ABD )疾病的保教人员、炊事员不得上岗。

A.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

B.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C.神经性皮炎

D.精神病

E.支气管炎

40.《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的禁止经营的消毒产品有(ABCD )。

A.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

B.无卫生许可批件的

C.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过期的

D.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E.未进行备案的

41.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均不得检出的微生物指标包括(BCE )。

A.细菌菌落总数

B.大肠菌群

C.绿脓杆菌

D.真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42.下列消毒产品名称中不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要求的有(ABCDE

A.××药物卫生巾

B.××消毒湿巾

C.××灰甲灵

D.××速效杀菌全护理液

E.××抗菌卫生湿巾

43.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布局的卫生要求(ABCE )。

A.保证生产连续性且不得有逆向交叉

B.生产区与生活区必须彻底分开

C.生产区与非生产区(办公室、会议室等)相对分开

D.人、物流可以不分

E.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过程考虑相对分开

44.(ABCDE )属于消毒产品生产区的卫生要求。

A.生产区厕所必须为水冲式,并保持清洁卫生

B.生产区设更衣室

C.更衣室内应当有衣柜、鞋架等更衣设施

D.更衣室应配备流动水洗手、消毒设施

E.配置有效的防尘、防蝇、防鼠设施

45.经营者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下列有效证件(AB )。 )。

A.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B.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C.批次检验报告

D.工商营业执照

E.税务登记证书

46.有下列(ABC )情形之一时,卫生部可以对已获得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产品进行重新审查。

A.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真实性受到质疑的

B.产品安全性、消毒效果受到质疑的

C.产品宣传内容、标签(含说明书)受到质疑的

D.生产企业申请注销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E.夸大宣传

47.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非法采集血液,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献血法》第18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ABCD )。

A.未经批准擅自设置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B.已被注销的血站,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C.《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再次登记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D.变造、伪造《血站执业许可证》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E.血液检测实验室未取得相应资格进行检测的

48.《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严禁采集( ABC )的血液。

A.冒名顶替者

B.健康检查不合格者

C.频繁献血者

D.单位组织计划献血者

E.户籍不属于本辖区

49.采供血机构因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导致因输入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法予以(ACDE )。

A.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B.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罚款

C.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吊销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许可证

E.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0.严禁采集(ABC )者血浆。

A.无《供血浆证》

B.未进行健康检查

C.不属于采浆区域

D.卫生系统人员

E.体重超重

51.对血站建筑中的监督要点是(ABCDE )。

A.业务区域与行政区域分开

B.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

C.结构符合人流物流分开

D.献血者要有安全、卫生、便利的休息场所

D.献血者要有安全、卫生、便利的休息场所

52.《献血法》规定,血站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按照《献血法》规定,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DE )。

A.没收违法所得,或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C.警告

D.予以取缔

E.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3.《献血法》规定,血站向医疗机构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的,依法(BCD )。

A.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B.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C.情节严重,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限期整顿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予以警告

54.血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有关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ABCDE )。

A.擅自采集原料血浆,买卖血液的

B.违反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质量规范和标准的

C.擅自涂改、毁损或者不按规定保存工作记录的

D.重复使用一次性卫生器材的

E.超出执业登记的项目、内容、范围开展业务的

55.《献血法》规定,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ABD )。

A.责令改正

B.给予警告

C.没收违法所得

D.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E.可以并处一万以上三万以下罚款

56.国家实行单采血浆站(AB )的制度。

A.统一设置

B.统一规划

C.统一管理

D.统一血源

E.统一采集

57.单采血浆站采集非划定区域内的供血浆者血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AC )下列处罚。

A.责令限期改正

B.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

C.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D.没收违法所得

E.警告

58.单采血浆站已知其采集的血浆检测结果呈阳性,仍向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应的,依据《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应当(ACD )。

A.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B.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

C.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

D.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人身伤害等危害,构成犯罪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以上全选

59.涂改、伪造、转让《供血浆证》的,应依法给予下列处罚(ABD )。

A.没收违法所得,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B.收缴《供血浆证》

C.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没收违法所得并处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60.医疗机构因应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的,必须符合以下情况(BCD )。

A.应当在采集血液后,一周内将情况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B.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和所在地无血站(或中心血库)

C.危急病人生命,急需输血,而其它医疗措施所不能替代

D.具备交叉配血和快速诊断方法进行传染病项目检验

E.以上全是

61.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主要包括(BCDE)。

A、血吸虫病 B、艾滋病 C、乙肝 D、丙肝 E、梅毒

F、猩红热

62.介水传染病是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 ABC)。

A.水源受病原体污染

B.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

C.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D.饮用未煮沸的水

63.以下哪些可以作为饮水消毒剂(ABCD )。

A.氯 B.臭氧 C.二氧化氯 D.氯胺

三、判断题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防止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

2.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

3.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

4.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不需查验预防接种证。(×)

5.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

6.必要时,单位或者个人可组织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

7.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

8.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

9.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可将实验室分为四级。(√ )

10.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可同时从事多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

实验活动。(× )

11.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 )

12.疫情报告又称疾病报告,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规定的程序、方式、内容等报告传染病。(× )

13.疫情信息管理的监督是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相关部门及其执行职务的工作人员在

其工作中发现传染病疫情时,进行报告和反馈并质量控制的过程的卫生监督。(√ )

14.疫情报告的监督对象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

公共场所及有关单位等。(√)

15.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区域负责,快速

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接到规定报告的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2小时内。(×)

17.传染病疫情的法定报告人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

的人员。(√ )

18.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和卫生检疫机构

及其所有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医学检验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医生。(√ )

19.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其

他如港口、机场、铁路、厂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军队医疗机构。(×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三类,35种。(×)

21.麻风和斑疹伤寒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

22.炭疽中的肺炭疽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2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24.艾滋病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25.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 )

2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一共有35种。(× )

27.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 )

2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是乙类传染病。(√ )

29.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是传染病疫情的义务报告人。(√)

30.发现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艾滋

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报告时限与方式和甲类传染病相同。(× )

31.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

城镇应于6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

32.在农村,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

似病人,应于12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

33.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

城镇应于12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

3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采用统一的传染病报告卡和登

记簿,执行首诊医生报告负责制。(√)

35.卫生行政部门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主要

负责人给予警告的行政处分。(× )

3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疫情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情节严

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

37.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

38.传染病的病原体即医院感染病原体。(× )

39.医院或科室的医院感染率不会因季节、地域、病种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

40.医院的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设置。(√ )

41.内镜在消毒灭菌前必须经过彻底清洗,去掉表面的黏液和血污等再进行消毒处理。(√ )

42.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必须做到有岗、有人、有职责、有制度。(√ )

43.医疗机构通常根据污染物品的贵廉来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

44.医院对普通病人使用后的物品,也应先消毒再清洗。(× )

45.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

46.高度危险性医疗用品,可以采用甲醛熏蒸处理。(× )

47.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48.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必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

49.医院排放的污水都应监测总余氯指标。(× )

50.感染性疾病科业务用房应保持所有外窗可开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51.呼吸道发热门(急)诊要设专人,并为就诊病人提供一次性口罩。(√)

52.呼吸道发热门诊要配备非接触式洗手设施,每次接触病人后或两位病人诊疗中间,必须

进行洗手消毒。(√)

53.日常情况下,托幼机构的场所及物表应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应进行

终末消毒处理。(× )

54.消毒服务机构在为社会提供消毒与灭菌服务时,所采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和程序应经过

验证,并达到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

55.卫生部取消了对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许可制度,基层监督机构不需要再对消毒服务机构

实施卫生监督检查。(× )

56.《消毒管理办法》规定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一次。(× )

57.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准字(年份)第

XXXX号。(× )

58.抗生素类药物不得在消毒产品生产中添加。(√ )

59.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盐类等激素作为消毒产品原辅料的,该生产企业

则违反了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

60.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应当对每个投料批次生产的产品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 )

61.对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消毒产品检验机构,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

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认定资格。(√ )

62.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应当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

定与管理办法》认定。(√ )

63.消毒产品的检验报告应按照《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由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按照《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 )

64.《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规定,每批产品投放市场前必须进行卫生质量检验,合

格后方可出厂。(√ )

65.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在全省范围内有效。

(× )

66.抑菌制剂如需标明对真菌的作用,须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须≥50%。(√ )

67.抗菌(或抑菌)产品具有抗菌作用的,应进行抑菌试验;具有抑菌作用的,应进行杀菌

试验。(× )

68.根据卫生部2001年4月11日起实施的《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的有关要求,消毒产

品的名称应包括商标名(或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 )

69.同一个消毒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上可以使用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产品名称。(× )

70.消毒产品名称应禁止标注疾病名称、疾病症状等内容。(√ )

71.消毒级产品只需在运输包装上标明“消毒级”字样以及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或消毒批号和

限定使用日期。(× )

72.《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对消毒产品卫生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监督

管理职权。(× )

73.用于生产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原材料必须无毒、无害、无污染,有相应的

检验报告或证明材料。(√ )

74.监督检查中发现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消毒产品,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依

据《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暂扣卫生许可证。(√)

75.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由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设立。(× )

76.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执业登记,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 )

77.血液检测的全血标本的保存期应当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 )

78.《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

部门在行政处罚的同时,可以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

79.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80.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可根据服务区域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的分支机构、固定采血点、储

血点时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

81.单采血浆站采集血浆前,可按照要求选择重点项目对供浆者进行健康检查或血液化验。

(× )

82.临床用血医疗机构可将用不完的无偿献血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 )

83.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执业登记,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 )

84.血液中心由卫生部审批,中心血站、中心血库由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

85.血站内患有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采血、供血、成份血制备等相关业务工作。(√ )

86.血站采血前应当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登记。(√ )

87.《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

部门在行政处罚的同时,可以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

88.《献血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对临床用血进行核查。(√ )

89.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医疗机构不得

开展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 )

90.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

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

91.医院输血科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实验由两人互助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自己

复核。(√ )

92.单采血浆站与中心血库可以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设置。(× )

93.单采血浆站采集的原料血浆必须按单人份冰冻保存,不得混浆。(√ )

94.《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规定,单采血浆站只能向一个与其签订质量责任书的血液制品生

产单位供应原料血浆,严禁向其他任何单位供应原料血浆。(√ )

95.血站可以采集专用于血液制品生产的血浆,但必须与用于临床的血浆分开。(× )

96.《血站管理办法》规定,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需方

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

97.《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剩余成分血浆可以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

政部门协调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解决。(√ )

98.在应急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单采血浆站采集的经检验合格的血浆可

以用于临床。(× )

99.《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规定,单采血浆站必须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及疫情报告制度。(√ ) 100.《血站管理办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在辖区内划定的血站采供

血服务区域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

101.县级以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各级红十字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 )

102.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

103.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床采集血液,但应当符合《献血法》规定的条件确

保采血用血安全。(√ )

104.献血者血液化验的初复检不得以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复检化验不得

由一人进行。(√ )

105.血站(库)、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保

证血液、血液制品的质量,防止因输入血液、血液制品引起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的发生。(√ )

106.血站检查发现艾滋病病毒,应按规定报告疫情。(√ )

107.《单采血浆许可证》应当规定有效期。(√ )

108.原料血浆是指由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供血机构采集的专用于血

液制品生产白蛋白的原料的血浆。(× )

109.严禁单采血浆站采集非划定区域内的供血浆者和其他人员的血浆。(√ )


相关文章

  • 山东省六五普法模拟考试题库题及答案
  • 山东省六五普法考试题库 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遂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后由谁核准签字.() A.主治医师 B.其他医生 C.院长 D.护士长 标准答案:A 2. 关于紧急救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遇有患者病情危急时, ...查看


  • 疟疾防治题库
  • 一.是否题 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A .对 B .错 2.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A .对 B .错 3.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 A ...查看


  • 防艾知识竞赛题库
  • 防艾知识竞赛题 一.判断正误 1. 患有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2.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 ) ( ) 3. 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 ) 4. 安全套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 ( ) 5. ...查看


  • 医疗法律与生命伦理概论 题库汇总
  • 单项选择题 A 艾滋病的监测工作,由( )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主要内容包括:(1)疫性收集.整理.分析:(2)重点人群的血清学检查:(3)流行病学因素调查.分析. (单选 )D. 省 艾滋病在我国进入到( C.快速增长期 ) . (单选p1 ...查看


  •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习题库(一)
  •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习题库(一)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审核条件?A.具有兽医相关专业中专学历,连续从事兽医工作满2年的 B.具有兽医师以上技术职称 C.取得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后,并连续从事兽医 ...查看


  • 2015年温州市医师定期考核法律法规知识题库
  • 2015年温州市医师定期考核法律法规知识题库 ( 共185题 ) 第一部分 是非判断题(65题) 1.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特殊情况除外. 2.只有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 ...查看


  • 动物寄生虫题库
  • 名词解释: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中间宿主:指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两段所寄生的动物. 终末宿主:指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有寄生的动物 补充宿主:有些种类的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后一 ...查看


  • 麻风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一.填空题 1.从2012年起,新发现麻风病人2级残疾比控制在 20 %以内. 2.专业人员在检查.诊断麻风病时必须作 左眉弓 . 右眉弓 .左耳垂 . 右耳垂 .下额 .皮损 部位的抗酸染色查杆菌检测. 3.中央资金管理治疗病人的要求有: ...查看


  • 人文-2014医师定期考核题库33
  • 1.下面对人体试验中受试者必须知情同意的理解,正确的是     A.受试者只要签定了知情同意书,就意味着对他完成了知情同意过程 B.试验中一旦发生对受试者的伤害,知情同意书可以免除试验主持者的责任 C.知情同意是一个过程,受试者随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