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经济学文献综述

我国创意产业研究进展与问题:基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视角

王蕊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0级)

[摘 要]:创意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新的财富创造形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也对创意产业做了大量研究。本文拟在综述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创意产业与中国城市或区域发展的研究现状,并就其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作出初步探索。

[关键词] 创意产业;创意园区;创意城市;

前 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转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国家,伴随其过程的是“赶超型”城市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这二者同时集聚在城市区域,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巨型城市区域。Hutto(2005)认为,城市转型是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城市的功能和产业结构及相应的其它经济、社会因素所发生的重大甚至根本性变革过程[1]。当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目标取向和转型的结果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创意产业的兴起正是20世纪末城市产业转型的响应。经济学家Romer(1986)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2]。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CreativeIndustryTaskForce)的成员Davie(1997)提出创意产业理念是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创意产业源于世界经济中心城市,又成长与集聚于世界经济中心城市[3]。20世纪末“创意产业”这个概念通过“伦敦复兴城市的创意计划”以快速传播。在当今世界,因创意产业而闻名于世的城市主要有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新加坡、香港等。创意产业不仅成为这些经济中心城市复兴的原创动力,而且也是欧洲和北美新增就业的最重要来源。国内创意产业实践与理论研究起源于21世纪初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区域,王琪(2011)认为中国创意产业与城市区域发展研究须从知识经济与“全球性、地方性”视野出发,探索中国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区、创意城市的成长模式、机制与政府管制策略及创意阶层的培育、成长及其城市发展与规划的相应策略研究。

一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内涵与研究特色

(一)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内涵

厉无畏(2007)在《创意产业导论》中认为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增长要

素的产业或缺少创意就无法生存的相关产业,大致包含三个部分内容:一是通常所指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二是与通讯和网络相关软件、游戏、动漫等内容产业,三是与传统产业相关的各类设计、咨询策划等产业,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会展策划等[5]。张京成(2006)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中认为创意产业是指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并通过科技的支撑作用和市场化运作可以被产业化的活动的总和”,并据GBT4754—2002,将工艺美术品制造、建筑装饰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管理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出版业、广播影视制作与传播、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体育组织于体育场馆、室内娱乐活动、健身娱乐、游乐园等纳入创意产业[6]。

国内界定“创意产业”主要是根据英国的定义及其统计范围,对比我国相关统计规则,如文化产业统计,而提出的基于创意产业内涵并结合国内相关产业统计规范而给出的枚举式范围界定,诸种观点并没有实质性矛盾。

(二)研究特色与存在问题

创意产业与中国城市或区域经济转型研究,紧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征,能够充分挖掘国外典型案例,获取中国东部大都市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建议。总体看来研究特色与问题并重,研究特色集中在(1)在研究方法上,以经验分析与实证主义为主,也尝试用数量方法探索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及问题,如王家庭与季凯文(2009)提出了利用DEA对中国15个主要城市创意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总体分析的观点[7]。(2)在研究区域上,主要以东部大都市区为主,并且重点研究了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区域的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园的模式、商业经营机制、与城市竞争力提升关联等。(3)在研究队伍上,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为阵地;以产业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工商管理、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等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培养了近100名硕士和10余位博士,已形成了可持续性的研究队伍。现有研究中存在主要问题是(1)对国外经验的梳理,并不能恰当的应用在国内大都市区,国内创意产业兴起不仅比英国晚了5年,而且国内发展创意产业的大城市在经济形态、产业结构等都落后于欧美主流城市,最为致命的是国内大城市缺乏发展创意产业的核心因素:创意人才及包容、宽松的环境。(2)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导向的国内诸多创意产业园建设,都存在同城同质化和临近区域同质化现象,而且园区开发投资的商业气息过度,尤其是某些园区借发展创意产业之名却行房地产开发之实,这将导致创意产业发展的低效益化或者不可持续化。(3)研究方法上,还缺乏对创意人才的培养、创意阶层需求的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必将导致国内创意产业人才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的严重短缺。(4)城市政府虽积极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但是囿于执政与管理服务理念缺失短期内仍是制约创意产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二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概况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目前已成为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创意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与创意产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意产业在促进城市功能转型、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巨大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一方面,城市化推动了科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有机融合,为创意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创意产业通

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了旧城市空间秩序。赋予城市旧式建筑以新的生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文脉的延续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早在1998年伦敦就将创意产业作为核心产业,认为创意产业将成为今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Land-ryc(2009)在《创意城市:都市创新的工具书》中指出,当代都市面临的诸如经济衰退、生活品质恶化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创意的方法来解决。如目前许多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载体大都是由废弃厂房或老式建筑改造而成。城市创意产业园区模式主要包括博物馆型、公共游憩空间型、商旅文联合开发型等[8]。国内冯之浚(2006)认为,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对外贸易,有效扩大就业,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9]。褚劲风(2012)认为,创意产业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创新型城市的突出点,是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有力组合,文化的思想性与知识的技术性的有机融合,产业组织区域集群化与企业组织小型化的有效结合,是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是城市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10]。

在《香港创意产业研究报告》中,陈亚鸥(2004)指出香港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创意产业已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早在2001年香港创意产业产出高达460亿港元,占GDP总量的3.8%。2002年香港创意企业达3万多家,从业人员17万余人。1996--2002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创意产业年均增长率仍达到6.1%。200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环节”。200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启动2.5亿港元推出“设计智优计划”,并成立“创意及设计中心”。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在发展创意产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成为促进上海经济增长和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上海创意产业增加值为493.1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6.6%,同比增长15%[11]。

国内其它城市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建设性的成果,许多城市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创意产业链。比如北京的大山子艺术区,上海的泰康路艺术街、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福州路文化街,深圳的大芬汕画村等,己受到世人关注。在《创意经济优化城市创业环境》中,邱安昌(2012)提出由于认识不明晰等多方而的原因,尽管我国一些城市已将创意产业列为未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部门,但目前政府对如何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以及合理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政策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了大部分城市的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仍然停留在简单模仿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对于如何结合城市实际以及本土历史文化传统来发展创意产业缺乏明确的认识。如何准确定位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明确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通过创意产业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城市知识竞争力将成为下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12]。

三创意阶层与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

国内对创意阶层与城市发展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1)创意阶层的空间集散、创意阶层集中度与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如盛垒、马勇(2010)梳理了国外

对创意阶层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出了①从地理上看创意阶层具有独特的区位偏好,往往集中在那些能够提供宽松的社会氛围和各种就业机会的多样化城市和区域,创意阶层的密集度与地方多样性呈正相关;②从城市发展来看,创意阶层的相对密度与地方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一个城市和地区对于移民、艺术家、同性恋及社会经济和种族融合的开放程度与其经济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创意阶层的集中程度与地方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生长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创意阶层集中的城市往往也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达的创意中心[13]。(2)从创意阶层在创意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探讨创意阶层形成“创意社群”及其对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借鉴意义,如刘轶(2011)认为我国的“创意阶层”将会逐步壮大,形成城市中的“创意社群”,并将透过创造力和对文化艺术生活的要求促进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建立起能充分利用文化、艺术、商业及社区间的联系。“创意社群”将会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

[14]。

(二)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存在创意阶层与城市发展研究,主要是梳理国外典型案例和相关经验性理论,缺乏对国内实证研究,也未能提出中国化理论。由于社会发展背景和国情的差异,国内研究创意阶层,缺乏规范的统计数据支撑,而且实地调查或访谈也面临诸多困难,因而未来一个时期创意阶层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都市区,也只能从住宅小区或社区或创意园区层面进行个案研究。当然研究主要考虑创意阶层的形成及其对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或诉求机理等。

四、创意产业与城市互动研究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

国内学界对创意产业与城市互动研究主要集中在(1)创意产业单向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2)创意产业发展在对城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扩大、增加就业、城市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及相互反馈,只是对于双向循环作用的机理研究非常有限,未能揭示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友金基于创意产业的三大特点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型。刘友金(2009)认为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系统将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和螺旋式上升4个阶段[15]。(3)段进(2010)提出应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生产总值和人口、各工业行业的比重变化、各行业的发展潜力、人才等方面分析,确定城市创意集群中每个层次的城市定位,指出城市规划也应关注“创意阶层”需要的多元化空间形态,力求为他们打造理想家园[16]。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来,由于国内创意产业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现有研究对“创意产业与城市互动研究”还显得非常薄弱,集中在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单向研究,而且也仅仅围绕产业经济、文化等方面展开。随着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对两者关联机理及规划政策响应等方面深入探究。

五、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更新)研究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

城市再生(urbanregeneration)是西方在1990年代对“旧城改造(oldcityrenewal)”的称谓,其时代含义与特征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开发进入更加强调综合和整体对策的城市再生阶段。在英国作为产业政策于1997年提出的“创意产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而生,在大伦敦区域更加侧重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以促进中心城区就业增长与经济复兴。国内创意产业被官方重视并大力推进,也是起因于自发性创意产业集中对大城市旧城复兴的积极影响。当前主要研究领域及其进展如下:创意产业对城市再生(更新)作用及政策建议,即发展创意产业提高城市竟争力、增加城市就业、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等方面研究。主要是发现西方国家在促进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过程中整合了空间资源、用地功能混合和注重生活品质设施建设:①以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创意产业(创意园区)发展为例,探讨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间关系,肖建莉(2011)认为创意产业在城市再生中可以提高城市竟争力、增加城市就业、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并指出创意产业园区是城市再生的新模式

[17];②以上海杨浦区为例从城市更新视角探讨“大学—创意产业集群—城区”互动规律,刘强(2011)提出在“大学—创意产业集群—城区”三区联动发展中,三方主体需的各自转变角色[18]。③以上海2010年世博会园区的后续利用为例,周建军,朱嵘(2011)认为实现“城市文化创意空间塑造”发展目标,要从区域功能定位、物质空间改造和城市系统优化三个方面去分析其可能性与实现路径

[19];刘云、王德(2011)提出阐述创意城市涵义要从空间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西方国家创意城市空间案例的分析,发现其成功经验是强调空间资源整合与用地功能的混合发展以及注重提升生活品质的设施建设。[20]。

(二)研究特色与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我国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人文地理学, 城市规划等学科背景展开,虽已针对上海、北京等地创意产业园发展与旧工业建筑遗存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 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也初步提出了导入创意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国内旧工业建筑 (历史风貌区)更新的原则 、模式 、政策建议等。但是,当前城市再生以经济、社会、环境 与景观为主要目标,对于城市创意环境的营造、城市功能空间与空间功能重塑、创意阶层及 创意社区的集聚等问题,未能纳入当前创意产业园区研究领域。而且,从早期的艺术家自发集聚利用旧建筑遗存进行艺术生产,发展到今天的政府大力推进,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在加 速推进创意园区快速发展,但却忽视创意园区生存的基本条件:创意阶层的形成与集聚、创 意阶层与创意园区的空间诉求等。当前国内多数城市政府只利用“创意产业园” 包装城市 旧区,未能从本质入手探讨如何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和创意园区建设。

六 国内对创意城市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创意城市研究现状

“创意城市 ( creativecity ) ”源于国外Peter Hall、 Charles Landry、

Richard Florida、A llen Scott、Gert-Jan Hosper等学者的研究,他们对与城市发展,创意城市的内涵 、构成要素、类型、评价及公共政策作了深入研究。 国内对创意城市研究的起点和重点,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国内对创意城市研究最早的文献是黄怡于2001年发表的《读皮特· 霍尔的“ 创造性城市与经济发展”》, 黄怡(2001)认为“创意城市”是伴随西方发达国家1980年代以来去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城市发展理念。创意城市的内涵也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它的发展将会映射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于城市发展政策促进的轨迹[21]。

(二)创意城市问题

中国的创意城市正在成长,需要解决实践的理论指导问题,这就造就了今天国内学界对创意 城市建设的高度关注,主要围绕大城市成长为创意城市的模式、路径、配套政策与创意城市 评价等方面展开,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当然,现有研究也存在局限: 一是国内创意城市建设的泛化与无人问津就,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意产业发展”形成矛盾局面,后者是应导入创意产业视角重点研究的 区域与内容;二是对国内城市成长为创意城市的可行性、战略规划引导策略等缺乏深入探究,以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提出的创意城市定位趋同化现象日益突出;三是缺乏从全球网络和经济文化的“全球性” 与“地方性”的视野探讨中国未来创意城市的格局过程与机理。

七、结论与展望

当前,国内“城市与区域发展视野下的创意产业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紧跟世界趋势、特色显著”的研究范式:(1)研究内容的方向上,紧扣欧美等国家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新动态,并结合中国大都市中心城区的“退二进三、三次产业升级与转型、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等问题,形成了以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创意城市建设、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互动、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为主的研究方向;

(2)研究方法上,以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并尝试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计量方法检验中国创意产业/产业园区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理、评价城市创意等;(3)研究学科和研究队伍上,目前基本形成以产业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工商管理等学科为主的综合交叉,已培养了110多名研究生,且形成了北京、上海两个研究阵地。

但是,国内对创意产业研究呈现: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需求,尤其是除上海、北京、广州之外的大城市,它们的创意产业才起步,发展模式与政策措施需要更多探索。展望未来,国内创意产业与城市区域发展的研究,仍需从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梳理中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创意园区的理论与实践政策;探索国内主要城市成长为创意城市的模式与机制,特别是从知识经济与全球—地方化视野来阐述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探寻创意阶层兴起与集聚过程中的城市发展机制(如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的响应等)。本文抛砖引玉,提出创意产业与城市或区域发展中三个领域,以期对创意产业或创意产业区的经济—社会—空间维度效应与响应进行再解释,希望推动本学科的尽快发展,期待今后的实证研究能够对这些领域尽快作出诠释,开拓更多相关的理论和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

[1] Hutton.Creative IndustrieS in East Asia[J].Cities.2005(2).

[2] Paul M.Rome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 ]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1002 -1037.

[3] Davie.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 1998 [ R].London:GB Department of Culture,Media,and Sport,1998.

[4] 王琪.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J].上海经济研究,2011(9):89-94.

[5] 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J].世界经济研究,2007(2):51-57

[6] 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7] 王家庭,季凯文.中国城市创意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49 - 55

[8] Land-ryc.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J].Urban Affairs Review,2009,(4).

[9] 冯之浚.变“头脑创新”为“现实财富”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9):5-13.

[10] 褚劲风.北京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比较优势及其应对策略[J].北京社会科学,2012(3):72-80

[11] 陈亚鸥.香港创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城市经济,2004(10):22-23.

[12] 邱安昌.创意经济优化城市创业环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5):89-92

[13] 盛垒,马勇.论创意阶层城市发展[J] .现代城市研究,2010 ( 1):61- 69 .

[14] 刘轶.“创意社群”: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力[J].云梦学刊,2011(4):89-92

[15] 刘友金.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耦合演化过程研究 [J] .中国软科学,2009(1):151 -158

[16] 段进.创意产业与长三角城市发展[J].规划师, 2010(1):24-28

[17 ] 肖建莉.利用文化创意产业激活城市遗产:以M50为代表的莫干山路历史工厂区为例[J] .上海房地,2011 (2):47 -50.

[18 ] 刘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大学周边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D] .同济大学城市管 理与建设工程管理博士学位论文,2011.

[19] 周建军,朱嵘.城市文化创意空间的塑造: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与世博会规划的思 考[J].规划师,2011(1):29-32.

[20] 刘云,王德.基于产业园区的创意城市空间构建:西方国家城市的相关经验与启示

[J] .国际城市规划,2011(1):72 -78

[21] 黄怡.读皮特•霍尔的《创造性城市与经济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1,(4):42-44.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blems: the creative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wangrui Obstract:Creative industry since starting development in the 1990 s, as a new form of wealth creation in knowledge economy society, caused the widespread concer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t the same time also research on creative industry have done a lot of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domestic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focus on

comb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research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ies or regions, and its problem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o mak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Key words: creative industry ; creative field ;creative city

燕山大学学年论文任务书

燕山大学

本 科 学 年 论 文

题目: 我国创意产业研究进展与问题:

基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视角

学院(系): 经济管理系

年级专业: 10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号: [1**********]4

学生姓名: 王蕊 指导教师: 段辉娜 教师职称: 副教授

日 期: 2013年12月16日

我国创意产业研究进展与问题:基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视角

王蕊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0级)

[摘 要]:创意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新的财富创造形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也对创意产业做了大量研究。本文拟在综述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创意产业与中国城市或区域发展的研究现状,并就其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作出初步探索。

[关键词] 创意产业;创意园区;创意城市;

前 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转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国家,伴随其过程的是“赶超型”城市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这二者同时集聚在城市区域,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巨型城市区域。Hutto(2005)认为,城市转型是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城市的功能和产业结构及相应的其它经济、社会因素所发生的重大甚至根本性变革过程[1]。当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目标取向和转型的结果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创意产业的兴起正是20世纪末城市产业转型的响应。经济学家Romer(1986)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2]。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CreativeIndustryTaskForce)的成员Davie(1997)提出创意产业理念是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创意产业源于世界经济中心城市,又成长与集聚于世界经济中心城市[3]。20世纪末“创意产业”这个概念通过“伦敦复兴城市的创意计划”以快速传播。在当今世界,因创意产业而闻名于世的城市主要有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新加坡、香港等。创意产业不仅成为这些经济中心城市复兴的原创动力,而且也是欧洲和北美新增就业的最重要来源。国内创意产业实践与理论研究起源于21世纪初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区域,王琪(2011)认为中国创意产业与城市区域发展研究须从知识经济与“全球性、地方性”视野出发,探索中国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区、创意城市的成长模式、机制与政府管制策略及创意阶层的培育、成长及其城市发展与规划的相应策略研究。

一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内涵与研究特色

(一)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内涵

厉无畏(2007)在《创意产业导论》中认为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增长要

素的产业或缺少创意就无法生存的相关产业,大致包含三个部分内容:一是通常所指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二是与通讯和网络相关软件、游戏、动漫等内容产业,三是与传统产业相关的各类设计、咨询策划等产业,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会展策划等[5]。张京成(2006)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中认为创意产业是指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并通过科技的支撑作用和市场化运作可以被产业化的活动的总和”,并据GBT4754—2002,将工艺美术品制造、建筑装饰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管理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出版业、广播影视制作与传播、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体育组织于体育场馆、室内娱乐活动、健身娱乐、游乐园等纳入创意产业[6]。

国内界定“创意产业”主要是根据英国的定义及其统计范围,对比我国相关统计规则,如文化产业统计,而提出的基于创意产业内涵并结合国内相关产业统计规范而给出的枚举式范围界定,诸种观点并没有实质性矛盾。

(二)研究特色与存在问题

创意产业与中国城市或区域经济转型研究,紧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征,能够充分挖掘国外典型案例,获取中国东部大都市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建议。总体看来研究特色与问题并重,研究特色集中在(1)在研究方法上,以经验分析与实证主义为主,也尝试用数量方法探索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及问题,如王家庭与季凯文(2009)提出了利用DEA对中国15个主要城市创意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总体分析的观点[7]。(2)在研究区域上,主要以东部大都市区为主,并且重点研究了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区域的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园的模式、商业经营机制、与城市竞争力提升关联等。(3)在研究队伍上,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为阵地;以产业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工商管理、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等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培养了近100名硕士和10余位博士,已形成了可持续性的研究队伍。现有研究中存在主要问题是(1)对国外经验的梳理,并不能恰当的应用在国内大都市区,国内创意产业兴起不仅比英国晚了5年,而且国内发展创意产业的大城市在经济形态、产业结构等都落后于欧美主流城市,最为致命的是国内大城市缺乏发展创意产业的核心因素:创意人才及包容、宽松的环境。(2)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导向的国内诸多创意产业园建设,都存在同城同质化和临近区域同质化现象,而且园区开发投资的商业气息过度,尤其是某些园区借发展创意产业之名却行房地产开发之实,这将导致创意产业发展的低效益化或者不可持续化。(3)研究方法上,还缺乏对创意人才的培养、创意阶层需求的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必将导致国内创意产业人才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的严重短缺。(4)城市政府虽积极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但是囿于执政与管理服务理念缺失短期内仍是制约创意产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二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概况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目前已成为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创意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与创意产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意产业在促进城市功能转型、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巨大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一方面,城市化推动了科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有机融合,为创意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创意产业通

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了旧城市空间秩序。赋予城市旧式建筑以新的生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文脉的延续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早在1998年伦敦就将创意产业作为核心产业,认为创意产业将成为今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Land-ryc(2009)在《创意城市:都市创新的工具书》中指出,当代都市面临的诸如经济衰退、生活品质恶化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创意的方法来解决。如目前许多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载体大都是由废弃厂房或老式建筑改造而成。城市创意产业园区模式主要包括博物馆型、公共游憩空间型、商旅文联合开发型等[8]。国内冯之浚(2006)认为,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对外贸易,有效扩大就业,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9]。褚劲风(2012)认为,创意产业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创新型城市的突出点,是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有力组合,文化的思想性与知识的技术性的有机融合,产业组织区域集群化与企业组织小型化的有效结合,是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是城市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10]。

在《香港创意产业研究报告》中,陈亚鸥(2004)指出香港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创意产业已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早在2001年香港创意产业产出高达460亿港元,占GDP总量的3.8%。2002年香港创意企业达3万多家,从业人员17万余人。1996--2002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创意产业年均增长率仍达到6.1%。200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环节”。200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启动2.5亿港元推出“设计智优计划”,并成立“创意及设计中心”。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在发展创意产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成为促进上海经济增长和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上海创意产业增加值为493.1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6.6%,同比增长15%[11]。

国内其它城市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建设性的成果,许多城市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创意产业链。比如北京的大山子艺术区,上海的泰康路艺术街、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福州路文化街,深圳的大芬汕画村等,己受到世人关注。在《创意经济优化城市创业环境》中,邱安昌(2012)提出由于认识不明晰等多方而的原因,尽管我国一些城市已将创意产业列为未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部门,但目前政府对如何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以及合理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政策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了大部分城市的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仍然停留在简单模仿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对于如何结合城市实际以及本土历史文化传统来发展创意产业缺乏明确的认识。如何准确定位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明确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通过创意产业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城市知识竞争力将成为下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12]。

三创意阶层与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

国内对创意阶层与城市发展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1)创意阶层的空间集散、创意阶层集中度与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如盛垒、马勇(2010)梳理了国外

对创意阶层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出了①从地理上看创意阶层具有独特的区位偏好,往往集中在那些能够提供宽松的社会氛围和各种就业机会的多样化城市和区域,创意阶层的密集度与地方多样性呈正相关;②从城市发展来看,创意阶层的相对密度与地方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一个城市和地区对于移民、艺术家、同性恋及社会经济和种族融合的开放程度与其经济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创意阶层的集中程度与地方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生长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创意阶层集中的城市往往也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达的创意中心[13]。(2)从创意阶层在创意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探讨创意阶层形成“创意社群”及其对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借鉴意义,如刘轶(2011)认为我国的“创意阶层”将会逐步壮大,形成城市中的“创意社群”,并将透过创造力和对文化艺术生活的要求促进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建立起能充分利用文化、艺术、商业及社区间的联系。“创意社群”将会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

[14]。

(二)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存在创意阶层与城市发展研究,主要是梳理国外典型案例和相关经验性理论,缺乏对国内实证研究,也未能提出中国化理论。由于社会发展背景和国情的差异,国内研究创意阶层,缺乏规范的统计数据支撑,而且实地调查或访谈也面临诸多困难,因而未来一个时期创意阶层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都市区,也只能从住宅小区或社区或创意园区层面进行个案研究。当然研究主要考虑创意阶层的形成及其对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或诉求机理等。

四、创意产业与城市互动研究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

国内学界对创意产业与城市互动研究主要集中在(1)创意产业单向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2)创意产业发展在对城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扩大、增加就业、城市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及相互反馈,只是对于双向循环作用的机理研究非常有限,未能揭示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友金基于创意产业的三大特点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型。刘友金(2009)认为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系统将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和螺旋式上升4个阶段[15]。(3)段进(2010)提出应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生产总值和人口、各工业行业的比重变化、各行业的发展潜力、人才等方面分析,确定城市创意集群中每个层次的城市定位,指出城市规划也应关注“创意阶层”需要的多元化空间形态,力求为他们打造理想家园[16]。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来,由于国内创意产业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现有研究对“创意产业与城市互动研究”还显得非常薄弱,集中在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单向研究,而且也仅仅围绕产业经济、文化等方面展开。随着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对两者关联机理及规划政策响应等方面深入探究。

五、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更新)研究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

城市再生(urbanregeneration)是西方在1990年代对“旧城改造(oldcityrenewal)”的称谓,其时代含义与特征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开发进入更加强调综合和整体对策的城市再生阶段。在英国作为产业政策于1997年提出的“创意产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而生,在大伦敦区域更加侧重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以促进中心城区就业增长与经济复兴。国内创意产业被官方重视并大力推进,也是起因于自发性创意产业集中对大城市旧城复兴的积极影响。当前主要研究领域及其进展如下:创意产业对城市再生(更新)作用及政策建议,即发展创意产业提高城市竟争力、增加城市就业、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等方面研究。主要是发现西方国家在促进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过程中整合了空间资源、用地功能混合和注重生活品质设施建设:①以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创意产业(创意园区)发展为例,探讨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间关系,肖建莉(2011)认为创意产业在城市再生中可以提高城市竟争力、增加城市就业、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并指出创意产业园区是城市再生的新模式

[17];②以上海杨浦区为例从城市更新视角探讨“大学—创意产业集群—城区”互动规律,刘强(2011)提出在“大学—创意产业集群—城区”三区联动发展中,三方主体需的各自转变角色[18]。③以上海2010年世博会园区的后续利用为例,周建军,朱嵘(2011)认为实现“城市文化创意空间塑造”发展目标,要从区域功能定位、物质空间改造和城市系统优化三个方面去分析其可能性与实现路径

[19];刘云、王德(2011)提出阐述创意城市涵义要从空间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西方国家创意城市空间案例的分析,发现其成功经验是强调空间资源整合与用地功能的混合发展以及注重提升生活品质的设施建设。[20]。

(二)研究特色与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我国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人文地理学, 城市规划等学科背景展开,虽已针对上海、北京等地创意产业园发展与旧工业建筑遗存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 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也初步提出了导入创意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国内旧工业建筑 (历史风貌区)更新的原则 、模式 、政策建议等。但是,当前城市再生以经济、社会、环境 与景观为主要目标,对于城市创意环境的营造、城市功能空间与空间功能重塑、创意阶层及 创意社区的集聚等问题,未能纳入当前创意产业园区研究领域。而且,从早期的艺术家自发集聚利用旧建筑遗存进行艺术生产,发展到今天的政府大力推进,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在加 速推进创意园区快速发展,但却忽视创意园区生存的基本条件:创意阶层的形成与集聚、创 意阶层与创意园区的空间诉求等。当前国内多数城市政府只利用“创意产业园” 包装城市 旧区,未能从本质入手探讨如何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和创意园区建设。

六 国内对创意城市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创意城市研究现状

“创意城市 ( creativecity ) ”源于国外Peter Hall、 Charles Landry、

Richard Florida、A llen Scott、Gert-Jan Hosper等学者的研究,他们对与城市发展,创意城市的内涵 、构成要素、类型、评价及公共政策作了深入研究。 国内对创意城市研究的起点和重点,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国内对创意城市研究最早的文献是黄怡于2001年发表的《读皮特· 霍尔的“ 创造性城市与经济发展”》, 黄怡(2001)认为“创意城市”是伴随西方发达国家1980年代以来去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城市发展理念。创意城市的内涵也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它的发展将会映射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于城市发展政策促进的轨迹[21]。

(二)创意城市问题

中国的创意城市正在成长,需要解决实践的理论指导问题,这就造就了今天国内学界对创意 城市建设的高度关注,主要围绕大城市成长为创意城市的模式、路径、配套政策与创意城市 评价等方面展开,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当然,现有研究也存在局限: 一是国内创意城市建设的泛化与无人问津就,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意产业发展”形成矛盾局面,后者是应导入创意产业视角重点研究的 区域与内容;二是对国内城市成长为创意城市的可行性、战略规划引导策略等缺乏深入探究,以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提出的创意城市定位趋同化现象日益突出;三是缺乏从全球网络和经济文化的“全球性” 与“地方性”的视野探讨中国未来创意城市的格局过程与机理。

七、结论与展望

当前,国内“城市与区域发展视野下的创意产业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紧跟世界趋势、特色显著”的研究范式:(1)研究内容的方向上,紧扣欧美等国家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新动态,并结合中国大都市中心城区的“退二进三、三次产业升级与转型、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等问题,形成了以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创意城市建设、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互动、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为主的研究方向;

(2)研究方法上,以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并尝试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计量方法检验中国创意产业/产业园区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理、评价城市创意等;(3)研究学科和研究队伍上,目前基本形成以产业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工商管理等学科为主的综合交叉,已培养了110多名研究生,且形成了北京、上海两个研究阵地。

但是,国内对创意产业研究呈现: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需求,尤其是除上海、北京、广州之外的大城市,它们的创意产业才起步,发展模式与政策措施需要更多探索。展望未来,国内创意产业与城市区域发展的研究,仍需从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梳理中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创意园区的理论与实践政策;探索国内主要城市成长为创意城市的模式与机制,特别是从知识经济与全球—地方化视野来阐述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探寻创意阶层兴起与集聚过程中的城市发展机制(如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的响应等)。本文抛砖引玉,提出创意产业与城市或区域发展中三个领域,以期对创意产业或创意产业区的经济—社会—空间维度效应与响应进行再解释,希望推动本学科的尽快发展,期待今后的实证研究能够对这些领域尽快作出诠释,开拓更多相关的理论和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

[1] Hutton.Creative IndustrieS in East Asia[J].Cities.2005(2).

[2] Paul M.Rome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 ]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1002 -1037.

[3] Davie.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 1998 [ R].London:GB Department of Culture,Media,and Sport,1998.

[4] 王琪.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J].上海经济研究,2011(9):89-94.

[5] 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J].世界经济研究,2007(2):51-57

[6] 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7] 王家庭,季凯文.中国城市创意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49 - 55

[8] Land-ryc.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J].Urban Affairs Review,2009,(4).

[9] 冯之浚.变“头脑创新”为“现实财富”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9):5-13.

[10] 褚劲风.北京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比较优势及其应对策略[J].北京社会科学,2012(3):72-80

[11] 陈亚鸥.香港创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城市经济,2004(10):22-23.

[12] 邱安昌.创意经济优化城市创业环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5):89-92

[13] 盛垒,马勇.论创意阶层城市发展[J] .现代城市研究,2010 ( 1):61- 69 .

[14] 刘轶.“创意社群”: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力[J].云梦学刊,2011(4):89-92

[15] 刘友金.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耦合演化过程研究 [J] .中国软科学,2009(1):151 -158

[16] 段进.创意产业与长三角城市发展[J].规划师, 2010(1):24-28

[17 ] 肖建莉.利用文化创意产业激活城市遗产:以M50为代表的莫干山路历史工厂区为例[J] .上海房地,2011 (2):47 -50.

[18 ] 刘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大学周边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D] .同济大学城市管 理与建设工程管理博士学位论文,2011.

[19] 周建军,朱嵘.城市文化创意空间的塑造: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与世博会规划的思 考[J].规划师,2011(1):29-32.

[20] 刘云,王德.基于产业园区的创意城市空间构建:西方国家城市的相关经验与启示

[J] .国际城市规划,2011(1):72 -78

[21] 黄怡.读皮特•霍尔的《创造性城市与经济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1,(4):42-44.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blems: the creative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wangrui Obstract:Creative industry since starting development in the 1990 s, as a new form of wealth creation in knowledge economy society, caused the widespread concer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t the same time also research on creative industry have done a lot of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domestic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focus on

comb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research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ies or regions, and its problem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o mak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Key words: creative industry ; creative field ;creative city

燕山大学学年论文任务书

燕山大学

本 科 学 年 论 文

题目: 我国创意产业研究进展与问题:

基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视角

学院(系): 经济管理系

年级专业: 10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号: [1**********]4

学生姓名: 王蕊 指导教师: 段辉娜 教师职称: 副教授

日 期: 2013年12月16日


相关文章

  • 平面广告中图形创意的研究 文献综述
  • 平面广告中图形创意的研究综述 摘 要:平面广告设计是一种以视觉的语义与人交流的艺术行为, 使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信息, 同时又通过图形本身富含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引发受众的感知经验和情感共鸣, 并最终得到认同.图形在平面广告创意 ...查看


  • 城市营销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 范文格式城市营销研究的文献综述城市营销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一.引言 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营一个城市.省份乃至国家,都与经营企业一样面临着纷繁多样的机会与风险.竞争和发展已经渐渐成为成为了时代的主题,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竞争优势 ...查看


  • 酒店视觉形象设计文献综述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罡正酒店设计 文献综述题目 学 院 酒店视觉形象设计文献综述 新闻出版学院 专 业 包装工程(艺术设计) 姓 名 郑弘彪 班 级 08227211 学 号 08227240 ...查看


  • [精品]硕士学位论文评语
  • 硕士学位论文评语 硕士论文评语(评阅书)通用模板 一.选题意义: ??的论文<??>在概述相关学术文献与动态的基础上,通过对??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券商道德是关系证券市场安全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围绕券商道德问题展开讨论,其选 ...查看


  • 毕业论文之文献综述
  • 杭州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营销问题分析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面对持续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新的形势下,房地产业克服自身发展时间短.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市场营销能力较差等客观现实,寻求走专业化.合作化.多元化发展道路,正 ...查看


  • 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文献综述
  • 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文献综述 作者:王颖 来源:<大观>2015年第05期 摘要:现代包装所讲求是将文化作为主体,将生活作为基础,在中国茶叶由来已久,随着茶文化的出现,茶叶包装以及绿色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因此,对我国茶叶 ...查看


  • 湖北经济学院 2012 最新版论文格式
  • 湖北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意见 教务处2009年4月修订 毕业论文(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综合检验.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 ...查看


  • 创业团队外部社会网络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 摘要: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剖析创业团队外部社会网络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创业团队社会网络的衡量指标.变量联系强度及结构空洞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团队外部社会网络联系强度与创新能力负相关,团队外部社会网络结构空洞与创新能力正相关,信 ...查看


  •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集锦
  • 评语:本文研究了XXXX.对处理会计信息失真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提供了新的依据.作者思路清晰,论述过程严谨,分析合理,结果于实际应用性较强.论文写作规范,语句通顺,达到了学校对学位论文的各种要求. 评语: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完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