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相关文章

  • 男人"四十而不惑",不惑指的是什么?
  • danyboy 专栏作者 文学博士 05-31 12:33 292赞 踩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信很多人,特别是男人对"四十不惑&quo ...查看


  • 古代年龄称谓
  • 古代年龄称谓 0岁 度:小儿初生之时.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qu ...查看


  • 女人的四十不惑
  • 女人的四十不惑 标签: 育儿 分类: 酷孩辣妈 女人的四十不惑 文:九尾狐 老是令人惶恐的一件事,尤其对于女人,再老的女人也怕心老,心老了一切都没了.20岁时怕30岁,30岁时却又恐惧着40岁.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难道到了四十岁就 ...查看


  • 而立之不惑
  • 而立之不惑 李楠 这几日,我明显感觉到孩子已长大了不少:可以自己拿着小勺吃饭,可以认清50个字,可以和大人动心眼了.是呀,孩子转眼间已两岁,他每天都在变化,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招人喜欢.他每天都贪婪的吸吮着外界给予她的新奇.孩子是在成长的 ...查看


  • 我国古代年龄的称谓
  • 我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专门称呼年龄的词语,如:‚弱冠‛.‚而立‛.‚不惑‛等.有时我们可能会不理解它的含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人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称谓. 孩提:指襁褓中的幼儿 <孟子"尽心上 ...查看


  • 中国古代年龄别称
  •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4-6岁称总角 女孩7岁称髫年.垂髫.男孩7岁称韶年. 7岁到9岁称童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15岁称及笄之年 15岁 ...查看


  • 从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说起
  •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别人千万句也顶不了孔子一句,那怕是古往今来的一些伟大人物.中国人世世代代都读他的书,一部<论语>,从儿童进学堂就读,活到七.八十岁了还是读.所以,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 ...查看


  • 不惑之年有感
  • 不惑之年有感 屈指一算,不知不觉已进入不惑之年.在这期间,我历经了工作的顺利和艰难,我饱尝了生活的酸辣与苦甜,我感悟了世间人情的冷淡和温暖.在这人生的舞台上演绎着普通和平凡.昔日的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闪现. 以前常听人说,弹指一回间.我颇不以为 ...查看


  • _论语_中的人生之道_于丹
  • ■精神家园 就是天命.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 <论语>中的人生之道 □于 丹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子在感慨.这种感慨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川上,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