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名句中的

古诗词名句中的“点睛”之字

廖智蒙

古诗词最注重用字,用准用巧一个字,则意境全出。因此,许多名家有时为了一个字,往往煞费苦心,再三琢磨。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都是字斟句酌的典范。唐代诗人郑谷因替善诗的齐己和尚改《早春》诗,将“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字改为“一”字,被尊为“一字师”。

事实上,古诗词中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而名句中的一些“点睛”之字更是绝佳。今选录数例,并略述拙见,以献同仁。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五代冯延己《谒金门》春闺) .

这里一个“皱”字,把因风吹池水,泛起圈圈涟漪的景况写得形象逼真。同时也很切合主题,它使你感到“伊人的心湖随着池水的吹皱,也泛起了阵阵闲愁的涟漪”。这就将一个思念夫君心切的芳闺的内心世界真切地表现出来。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宋祁《玉楼春》) .

一个“闹”字,就将春日杏树枝头,红花竞开绚烂非凡的景色写尽纸上。同时它还能唤起人们的联想,启发你“由小见大”。使你从红杏枝头的热闹翻腾,联想到微风和煦、虫鸟欢鸣、花木争荣、香气四溢的“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大千世界,该是怎样的生气盎然!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代周邦彦《苏幕遮》) .

意思是说,初升的太阳,晒干了昨夜留在叶子上的雨水。清澈的水面上,浮起了又清又圆的荷叶。风吹过,一叶一叶的都随风掀举了起来。词中用了一个“举”字,就将因被雨水压迫着而不能抬头舒展的荷叶,一遇到阳光高兴地昂起头来的那种神态写活了。真是入神之笔。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代曾几《三衢道中》) .

意思是说绿树阴浓,与初来之时路上比较并不减少。同时,更多了黄鹂巧啭于深林。诗句中一个“添”字,对应于前面的“减”字。其意在于说明诗人春暮出游三衢道中,景色宜人,初夏而返时,路上景物较前更佳。从表象上看,是添得黄鹂,其内在之意是诗人添得情趣。而读者呢?当然是读来只会更添兴味。要知假如这里不用“添”,

而用“听”,那就平淡无奇了。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代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

前一句是说云梦泽在洞庭湖水气笼罩之中。后一句是说洞庭湖的波浪撼动了岳阳城。这里,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充分写出了洞庭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伟之魄和巨大的力量。文字生动有力,使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代秦观《春日》) ..

这两句写的是经过一夜轻雷细雨之后的芍药、蔷薇,倍加娇艳。这里一个“含”字,对应着“有情”;一个“卧”字,对应着“无力”。这就把雨后的芍药、蔷薇那种如同杨玉环出浴时“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娇滴滴的样子,描绘得细腻传神。元代元好问在评价秦观的《论诗》中写道“始指渠是女郎诗”,这就是说,他认为秦诗清丽、柔曼、纤巧,如同出自“女子手笔”。毋庸多言,这就是有别于豪放派的婉约风格特点。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代林逋《山园小梅》) ....

原诗是写梅花的,这两句是说,清浅之水映横斜之疏影;黄昏之月,照浮动之暗香。诗人取时于月下,取地于水边,从影上和香上来突出梅花特有的美与高洁。“横斜”形容梅影的错落有致,“浮动”形容香气的自然飘散。二句所言之内容,有物、有景;有色、有味;有实、有虚;有动、有静。一切都显得很和谐。这就将梅花的特性展示得淋漓尽致,把梅花的身姿刻画得惟妙惟肖。特别是“横斜”,“浮动”这些点睛之字,真有着出神入化、点石成金之力,这是值得很好玩味的。

古诗词名句中的“点睛”之字

廖智蒙

古诗词最注重用字,用准用巧一个字,则意境全出。因此,许多名家有时为了一个字,往往煞费苦心,再三琢磨。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都是字斟句酌的典范。唐代诗人郑谷因替善诗的齐己和尚改《早春》诗,将“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字改为“一”字,被尊为“一字师”。

事实上,古诗词中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而名句中的一些“点睛”之字更是绝佳。今选录数例,并略述拙见,以献同仁。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五代冯延己《谒金门》春闺) .

这里一个“皱”字,把因风吹池水,泛起圈圈涟漪的景况写得形象逼真。同时也很切合主题,它使你感到“伊人的心湖随着池水的吹皱,也泛起了阵阵闲愁的涟漪”。这就将一个思念夫君心切的芳闺的内心世界真切地表现出来。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宋祁《玉楼春》) .

一个“闹”字,就将春日杏树枝头,红花竞开绚烂非凡的景色写尽纸上。同时它还能唤起人们的联想,启发你“由小见大”。使你从红杏枝头的热闹翻腾,联想到微风和煦、虫鸟欢鸣、花木争荣、香气四溢的“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大千世界,该是怎样的生气盎然!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代周邦彦《苏幕遮》) .

意思是说,初升的太阳,晒干了昨夜留在叶子上的雨水。清澈的水面上,浮起了又清又圆的荷叶。风吹过,一叶一叶的都随风掀举了起来。词中用了一个“举”字,就将因被雨水压迫着而不能抬头舒展的荷叶,一遇到阳光高兴地昂起头来的那种神态写活了。真是入神之笔。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代曾几《三衢道中》) .

意思是说绿树阴浓,与初来之时路上比较并不减少。同时,更多了黄鹂巧啭于深林。诗句中一个“添”字,对应于前面的“减”字。其意在于说明诗人春暮出游三衢道中,景色宜人,初夏而返时,路上景物较前更佳。从表象上看,是添得黄鹂,其内在之意是诗人添得情趣。而读者呢?当然是读来只会更添兴味。要知假如这里不用“添”,

而用“听”,那就平淡无奇了。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代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

前一句是说云梦泽在洞庭湖水气笼罩之中。后一句是说洞庭湖的波浪撼动了岳阳城。这里,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充分写出了洞庭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伟之魄和巨大的力量。文字生动有力,使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代秦观《春日》) ..

这两句写的是经过一夜轻雷细雨之后的芍药、蔷薇,倍加娇艳。这里一个“含”字,对应着“有情”;一个“卧”字,对应着“无力”。这就把雨后的芍药、蔷薇那种如同杨玉环出浴时“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娇滴滴的样子,描绘得细腻传神。元代元好问在评价秦观的《论诗》中写道“始指渠是女郎诗”,这就是说,他认为秦诗清丽、柔曼、纤巧,如同出自“女子手笔”。毋庸多言,这就是有别于豪放派的婉约风格特点。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代林逋《山园小梅》) ....

原诗是写梅花的,这两句是说,清浅之水映横斜之疏影;黄昏之月,照浮动之暗香。诗人取时于月下,取地于水边,从影上和香上来突出梅花特有的美与高洁。“横斜”形容梅影的错落有致,“浮动”形容香气的自然飘散。二句所言之内容,有物、有景;有色、有味;有实、有虚;有动、有静。一切都显得很和谐。这就将梅花的特性展示得淋漓尽致,把梅花的身姿刻画得惟妙惟肖。特别是“横斜”,“浮动”这些点睛之字,真有着出神入化、点石成金之力,这是值得很好玩味的。


相关文章

  • [古诗词千古名句大全]千古名句,宋词里最美60句古诗词
  • 相关话题 励志的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很有意境的名句 爱情古诗词名句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千古名句大全 古诗词里的千古名句 唐诗宋词千古名句大全 宋词名句 宋词里最美60句诗词 1.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柳永<曲玉 ...查看


  • 古诗文名句欣赏
  • 古诗文名句欣赏 古诗文名句--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查看


  • 古诗文名句
  • 古诗文名句--舟船 花 鸟 古诗文名句--舟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 ...查看


  • 古诗词名句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大全
  • 古诗词名句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会采用不同体裁表情达意,而议论文这种体裁使用频率较高,无论高考应是还是平时工作都要经常用到它.因此,应当重视议论文的教学,着力于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在多年 ...查看


  • 人教版小学古诗
  • 人教版小学古诗 [小学一年级] 上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下 ...查看


  • 人教版初中古诗词名句默写大全
  • 人教版初中古诗词名句默写大全 古诗名句.佳句赏析 (加"▲"号的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词.) 七上 1.<回乡偶书>贺知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侧面表 ...查看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0人评分) 分    类: 诗歌散文 作    者: 曹华 字    数:70.7万 点    击:3088 授权方:北京四知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作品,不得转载 标    签: 古典诗歌 , 名家名作 立即阅读 ...查看


  • 古诗名句欣赏(六)
  • 古诗名句欣赏 (六) 古诗文名句--思乡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2.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南明 夏完淳<别云间> 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唐 温庭筠<商山早行> ...查看


  • 古典诗词名句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 古典诗词名句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全世界汉语热的兴起,国外人士和到我国学习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愈来愈浓,汉语水平较高的人,往往对中国古典诗词名句津津乐道,但对名句的深刻内涵了解并不深,不免常常提出些疑问.我认为,可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