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真迹究竟在哪里_历史_MSN中文网

军阀盗墓兰亭下落终成疑

《兰亭序》真迹的命运并未就此结束。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载,唐末五代时,军阀温韬在陕西关中一带任节度使的七年时间里,“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唐太宗的昭陵自然难以幸免。

据说昭陵被打开时,那些陪葬的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书法真迹都在,而且“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被温韬盗掘出来的一些书法珍品,宋朝时还有人说见过。如此看来,《兰亭序》应该是被盗掘出来之后再遗失的。

当然,这个结果是不少人无法接受的。因此,后人关于《兰亭序》的下落又有了种种说法:有的说,在温韬盗掘出土的宝物清单上,并没有《兰亭序》,因而可能没有被盗;也有人说,《兰亭序》并未随李世民埋藏到昭陵之中,而是埋在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之中;还有的说,《兰亭序》随唐太宗下葬时,被他的姐妹用伪本调包了,真迹依然留存人间……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我在上世纪90年代撰写 《盗墓史》(199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时,曾就这一话题与专家有过探讨。他们基本同意我的观点,即因为《温韬传》特别强调“钟王笔迹,纸墨如新”,显然盗掘昭陵时就是奔着王羲之、钟繇的墨宝去的。既然“悉取之”,那就不可能单单落下其中最著名的《兰亭序》。

当然,真相究竟如何,依然还可以讨论。也正因为这个谜,所以才引起后人更大的兴趣。1973年,中国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三部系列片《风流韵事》,第一部便是《萧翼赚兰亭》。这部电影的结尾是:《兰亭序》被萧翼骗走后,辩才气得病倒在床。后来,听说昭陵被盗,《兰亭序》也被毁了,不禁哈哈大笑,从阁子里头拿出《兰亭序》书帖真迹。同时,对徒弟说,其实早就知道萧翼是朝廷命官,因为他带来的几件王羲之真迹,只有朝廷才有;假装受骗,是为了避免朝廷再来找麻烦。萧翼赚兰亭?错矣,电影中却是辩才赚萧翼。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2】【3】

军阀盗墓兰亭下落终成疑

《兰亭序》真迹的命运并未就此结束。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载,唐末五代时,军阀温韬在陕西关中一带任节度使的七年时间里,“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唐太宗的昭陵自然难以幸免。

据说昭陵被打开时,那些陪葬的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书法真迹都在,而且“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被温韬盗掘出来的一些书法珍品,宋朝时还有人说见过。如此看来,《兰亭序》应该是被盗掘出来之后再遗失的。

当然,这个结果是不少人无法接受的。因此,后人关于《兰亭序》的下落又有了种种说法:有的说,在温韬盗掘出土的宝物清单上,并没有《兰亭序》,因而可能没有被盗;也有人说,《兰亭序》并未随李世民埋藏到昭陵之中,而是埋在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之中;还有的说,《兰亭序》随唐太宗下葬时,被他的姐妹用伪本调包了,真迹依然留存人间……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我在上世纪90年代撰写 《盗墓史》(199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时,曾就这一话题与专家有过探讨。他们基本同意我的观点,即因为《温韬传》特别强调“钟王笔迹,纸墨如新”,显然盗掘昭陵时就是奔着王羲之、钟繇的墨宝去的。既然“悉取之”,那就不可能单单落下其中最著名的《兰亭序》。

当然,真相究竟如何,依然还可以讨论。也正因为这个谜,所以才引起后人更大的兴趣。1973年,中国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三部系列片《风流韵事》,第一部便是《萧翼赚兰亭》。这部电影的结尾是:《兰亭序》被萧翼骗走后,辩才气得病倒在床。后来,听说昭陵被盗,《兰亭序》也被毁了,不禁哈哈大笑,从阁子里头拿出《兰亭序》书帖真迹。同时,对徒弟说,其实早就知道萧翼是朝廷命官,因为他带来的几件王羲之真迹,只有朝廷才有;假装受骗,是为了避免朝廷再来找麻烦。萧翼赚兰亭?错矣,电影中却是辩才赚萧翼。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2】【3】


相关文章

  • 兰亭集序真迹在哪?[兰亭集序]真迹下落之谜 (奇闻怪谈网)
  • 兰亭集序真迹在哪?<兰亭集序>真迹下落之谜 奇闻怪谈 > 未解之谜  2015-07-14 10:56 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文化之谜,莫过于王羲之的书法真品<兰亭集序>的下落.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 ...查看


  • 兰亭序全文
  • 兰 亭 序 晋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 ...查看


  • [兰亭集序]-新课改优秀教案
  •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 ...查看


  • 啥纸写字最好
  • 啥纸写字最好 谁又知道多少 写字的人都知道宣纸.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宣纸的,反正古代貌似没有,比如王羲之和苏东坡那会儿. 现在,我们经常见到,每个书法家家里都有很多宣纸,玩的狠的家里会有专门一个屋子放宣纸,据说宣纸放的年代越久越好用,是 ...查看


  • 兰亭序书法练字
  • 兰亭序简介 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 兰亭叙为最极品: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军宦游山阴,与孙统承.谢安等四十一人在 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修袚褉之礼.饮酒赋诗,由他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乘兴而书写了一篇序,记序盛会,共三百二十 ...查看


  • [大型书法志书] [王羲之志]附[王献之志]8
  • 商承祚.高二适等主张<兰亭序>为真的观点大致有: (一)梁代以前文献未见收录,并不能证明<兰亭序>的不存在.<世说新语>云 '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已正式提到& ...查看


  • 他拿了[兰亭集序]真迹,却让唐太宗背了千年黑锅?
  • 宝哥讲故事里的事 2017-06-23 <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随着近些年的"文物热",针对<兰亭集序>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关注的焦点主 ...查看


  • 王羲之的故事:兰亭集序
  • 王羲之的故事:兰亭集序 书法史上流传着一段关于<兰亭序>的千古传奇的故事: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在他去世前8年,也就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 ...查看


  • 王羲之简介
  •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