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导学案的类型与应用案例研究

  摘要:文章从化学导学案的实施现状出发,对导学案的类型和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课程改革;化学导学案;案例研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3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14   一、导学案的起因及导学现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导学案教学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教育现象。以如东中学为例,我校在2003年之前,日常教学鲜有化学教师使用学案,仅在公开课、赛课中偶有“应景”之作;03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每个教室皆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为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化学教研组率先使用课件教学,但带来的弊端是,教学节奏太快,学生来不及笔记,有走马观花之感。为解决这一问题,化学组来尝试编撰导学案,辅助多媒体教学来减轻学生笔记负担,还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从我校实施导学案教学情况来看,师生普遍认为导学案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其优点有:   1. 学生预习有抓手,教师可通过批阅导学案,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堂上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   2. 导学案比教科书详细、更有条理,同时配备适量的例题及巩固练习,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导学案比教辅资料更精细,适用,知识点、例题、巩固练习完全由教师选编,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3. 导学案整合了考纲、背景资料、探究过程、知识点、规律总结等各种资源,减少了笔记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4. 导学案实施以来,化学学科成绩不断攀升,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结构僵化、例题陈旧。部分教师使用上届学生使用过的导学案,过程性内容少,例题沿用几年前的高考题,不能适应当下课改要求;再比如容量太大,整合提升不够。通常学案设计成8开正反一张容量,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探究过程,加上例题的分析、研究,很多时候来不及归纳总结提升就已下课,还有不少巩固练习要留到课后,造成课前预习量大、课上匆匆忙忙、课后占时多的现象。这些都是当前学案导学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导学案的类型及操作流程   化学导学案的分类一般有新授课导学案、专题课导学案、综合复习课导学案等,新授课导学案按照教学内容特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又分为活动单元型导学案(如:江苏如皋县域的活动单式教学)、问题探究型导学案等。   根据自主学习的环节结构,化学导学案应该包含以下6个层次:   化学导学案的操作流程一般为:   化学导学案的操作流程涵盖了自主学习的所有环节,由情境催生问题,由问题驱动思维,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的精准点拨,关注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   三、导学案应用的案例分析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以“盐类水解”(第一课时)为例,进行化学新授课导学案的案例设计和应用的探索。分析如下:   1.首先创设情境,介绍背景知识,进行学习定向   [学习目标](1)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知道水解规 律   (2)初步学会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3)体验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   (4)培养实验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活动探究]   [回顾思考] 水溶液的酸碱性由什么决定?   2. 提供参考思路,确定研究计划,明确步骤、方法   活动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探究]   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呈中性呢?测定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   结论:   活动二: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   [质疑]   (1)在NH4Cl、CH3COONa溶液中存在那些粒子 ?为什么?   (2)水电离出的OH-与H+ 存在什么关系?   (3)为何NH4Cl、CH3COONa溶液中的c(H+)和c(OH-)不相等呢?   (4)在NH4Cl、CH3COONa溶液中有无弱电解质生成?   (5)弱电解质的生成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吗?   探究1: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探究2: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归纳小结]   盐类水解的实质:   活动三:探究盐类水解的规律   [交流讨论]盐的水解有何规律?   3. 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质疑]   (1)NaCl、KNO3溶液为何显中性?   (2)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与盐的类型有何关系?   (3) 在相同条件下,等浓度的CH3COONa和Na2CO3溶液,哪个溶液的碱性强?为什么?   [归纳小结]   盐类水解的规律:   活动四:总结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律   [交流讨论]   (1)盐类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有何关系?   (2)Na2CO3是二元弱酸盐,如何书写Na2CO3水解方程式(联系H2CO3分步电离进行思考)?   (3)如何书写多元弱碱盐FeCl3水解方程式?   (4)NaHCO3是酸式盐,其水溶液显什么性呢?   [归纳小结]略   4. 设计多层次练习,巩固双基,拓展思维   [随堂练习]略   [课后思考]   (1)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为何加入少量盐酸?草木灰为何不宜用与铵盐氮肥混合使用(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   (2)将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什么物质?如何得到AlCl3固体?   (3)想知道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吗?如何利用盐类的水解为生产、生活服务?   此案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链,重视问题呈现的层次、梯度和思维张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对重难点内容,搭建问题“支架”,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从而顺利突破难点,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探究能力。   四、导学案应用的反思   1.正确定位导学案,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辅助手段   从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完全依赖于导学案,完全脱离了教材,照“案”宣科,使得本应生动活泼的课堂变得机械、僵化,完全失去了课堂教学的鲜活性、思辨性、诊断性。导学案本质上应该属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其根本任务是优化学习方式,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不能过于依赖导学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灵活机动的使用。   2. 科学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引领学生探究的平面载体   要认真研究课标、考纲、教材、学情,整合多方面的资源进行导学案的编写,不能从网络上直接下载导学案,往届学生使用过的导学案要及时调整、更新,要避免出现个性特色少、变式案例少、自主活动少、发散问题少等常见问题。同时一定要控制好导学案的容量,要精简内容,留足探究活动的时间,要给学生留出思考、质疑、提问的空间,切不可将导学案变成习题集,否则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效率,更可能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挫伤学习积极性。   3. 合理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应该彰显个性,因需而作   导学案服务于教学,内容多少不限,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必须进行导学案教学,也可以为帮助学生突破某个难点,设计局部的问题支架式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二次备课、彰显个性,否则同备课组内的课堂都是千篇一律,无疑会滋生部分教师惰性,扼杀部分教师创造性,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吴俊明. 及时升级学案版本 让学生学会自主更好地减负增效[J]. 化学教学,2012,(2)   [2] 陆建军,赵华. 厘清化学学案导学的几个问题[J]. 化学教育,2012,(3)   [3] 陈俏,姚燕娟. 学案中使用的“不顺现象”分析及对策[J].化学教与学,2011,(4)

  摘要:文章从化学导学案的实施现状出发,对导学案的类型和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课程改革;化学导学案;案例研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3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14   一、导学案的起因及导学现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导学案教学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教育现象。以如东中学为例,我校在2003年之前,日常教学鲜有化学教师使用学案,仅在公开课、赛课中偶有“应景”之作;03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每个教室皆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为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化学教研组率先使用课件教学,但带来的弊端是,教学节奏太快,学生来不及笔记,有走马观花之感。为解决这一问题,化学组来尝试编撰导学案,辅助多媒体教学来减轻学生笔记负担,还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从我校实施导学案教学情况来看,师生普遍认为导学案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其优点有:   1. 学生预习有抓手,教师可通过批阅导学案,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堂上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   2. 导学案比教科书详细、更有条理,同时配备适量的例题及巩固练习,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导学案比教辅资料更精细,适用,知识点、例题、巩固练习完全由教师选编,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3. 导学案整合了考纲、背景资料、探究过程、知识点、规律总结等各种资源,减少了笔记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4. 导学案实施以来,化学学科成绩不断攀升,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结构僵化、例题陈旧。部分教师使用上届学生使用过的导学案,过程性内容少,例题沿用几年前的高考题,不能适应当下课改要求;再比如容量太大,整合提升不够。通常学案设计成8开正反一张容量,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探究过程,加上例题的分析、研究,很多时候来不及归纳总结提升就已下课,还有不少巩固练习要留到课后,造成课前预习量大、课上匆匆忙忙、课后占时多的现象。这些都是当前学案导学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导学案的类型及操作流程   化学导学案的分类一般有新授课导学案、专题课导学案、综合复习课导学案等,新授课导学案按照教学内容特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又分为活动单元型导学案(如:江苏如皋县域的活动单式教学)、问题探究型导学案等。   根据自主学习的环节结构,化学导学案应该包含以下6个层次:   化学导学案的操作流程一般为:   化学导学案的操作流程涵盖了自主学习的所有环节,由情境催生问题,由问题驱动思维,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的精准点拨,关注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   三、导学案应用的案例分析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以“盐类水解”(第一课时)为例,进行化学新授课导学案的案例设计和应用的探索。分析如下:   1.首先创设情境,介绍背景知识,进行学习定向   [学习目标](1)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知道水解规 律   (2)初步学会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3)体验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   (4)培养实验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活动探究]   [回顾思考] 水溶液的酸碱性由什么决定?   2. 提供参考思路,确定研究计划,明确步骤、方法   活动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探究]   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呈中性呢?测定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   结论:   活动二: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   [质疑]   (1)在NH4Cl、CH3COONa溶液中存在那些粒子 ?为什么?   (2)水电离出的OH-与H+ 存在什么关系?   (3)为何NH4Cl、CH3COONa溶液中的c(H+)和c(OH-)不相等呢?   (4)在NH4Cl、CH3COONa溶液中有无弱电解质生成?   (5)弱电解质的生成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吗?   探究1: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探究2: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归纳小结]   盐类水解的实质:   活动三:探究盐类水解的规律   [交流讨论]盐的水解有何规律?   3. 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质疑]   (1)NaCl、KNO3溶液为何显中性?   (2)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与盐的类型有何关系?   (3) 在相同条件下,等浓度的CH3COONa和Na2CO3溶液,哪个溶液的碱性强?为什么?   [归纳小结]   盐类水解的规律:   活动四:总结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律   [交流讨论]   (1)盐类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有何关系?   (2)Na2CO3是二元弱酸盐,如何书写Na2CO3水解方程式(联系H2CO3分步电离进行思考)?   (3)如何书写多元弱碱盐FeCl3水解方程式?   (4)NaHCO3是酸式盐,其水溶液显什么性呢?   [归纳小结]略   4. 设计多层次练习,巩固双基,拓展思维   [随堂练习]略   [课后思考]   (1)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为何加入少量盐酸?草木灰为何不宜用与铵盐氮肥混合使用(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   (2)将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什么物质?如何得到AlCl3固体?   (3)想知道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吗?如何利用盐类的水解为生产、生活服务?   此案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链,重视问题呈现的层次、梯度和思维张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对重难点内容,搭建问题“支架”,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从而顺利突破难点,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探究能力。   四、导学案应用的反思   1.正确定位导学案,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辅助手段   从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完全依赖于导学案,完全脱离了教材,照“案”宣科,使得本应生动活泼的课堂变得机械、僵化,完全失去了课堂教学的鲜活性、思辨性、诊断性。导学案本质上应该属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其根本任务是优化学习方式,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不能过于依赖导学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灵活机动的使用。   2. 科学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引领学生探究的平面载体   要认真研究课标、考纲、教材、学情,整合多方面的资源进行导学案的编写,不能从网络上直接下载导学案,往届学生使用过的导学案要及时调整、更新,要避免出现个性特色少、变式案例少、自主活动少、发散问题少等常见问题。同时一定要控制好导学案的容量,要精简内容,留足探究活动的时间,要给学生留出思考、质疑、提问的空间,切不可将导学案变成习题集,否则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效率,更可能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挫伤学习积极性。   3. 合理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应该彰显个性,因需而作   导学案服务于教学,内容多少不限,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必须进行导学案教学,也可以为帮助学生突破某个难点,设计局部的问题支架式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二次备课、彰显个性,否则同备课组内的课堂都是千篇一律,无疑会滋生部分教师惰性,扼杀部分教师创造性,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吴俊明. 及时升级学案版本 让学生学会自主更好地减负增效[J]. 化学教学,2012,(2)   [2] 陆建军,赵华. 厘清化学学案导学的几个问题[J]. 化学教育,2012,(3)   [3] 陈俏,姚燕娟. 学案中使用的“不顺现象”分析及对策[J].化学教与学,2011,(4)


相关文章

  • 三年制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修改
  • 课程编码:58222063 学时/学分:54/3 适用专业: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预防医学 Preventive Medicine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 ...查看


  • 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分析应用
  • 摘要:简述2001年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理论,并结合该理论尝试分析一篇化学教学案例,主要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详细分析以及三者之间的一致性评价,得出其优劣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化学教学案例 ...查看


  • 2012化工工程师报考条件
  • 2011化工工程师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指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制药工 ...查看


  • 案例教学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中的应用_柴红燕
  • 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6月第19卷第3期 通过带教见习深切体会到,在带教工作中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工作,要有计划性,在带教工作中结合科室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不但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而且学到良好的医德和医学伦理知识.同时 ...查看


  • 企业环境风险分级评估方法(编制说明)
  • 附件3 <企业环境风险分级方法(征求意见稿)> - 24编 制 说 明 <企业环境风险分级方法>编制组 二○一五年九月 - 项目名称:企业环境风险分级方法 项目编号:2013-93 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 ...查看


  •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名 称 课 程 性 质 总 学 时 数 公共关系学 专业必修 48学时 年 月 一. 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管理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 二. 学分与学时 48学时 三. 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 ...查看


  • 微量物证在侦查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本科毕业论文 微量物证在侦查中的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 ...查看


  • 城市生态学
  • 名词解释:4„×5=20 填空10 判断10 简答5‟×4=20 论述10„×2=20 案例分析20分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 ...查看


  • 临床案例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临床案例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琳 (长沙医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生物化学理论知识较为繁琐.枯燥.将临床案例引入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就如何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