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调皮的孩子

怎样教育调皮的孩子

步骤/方法

1. 一、给调皮幼儿一份关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

就在于如何爱孩子。”“调皮孩子”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想通过自己独有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孩子”,老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表达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2. 二、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挖掘“调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调皮”孩子

虽然有不少不尽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较聪明等等,教师要尽量找出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著名美学家罗兰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的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班有个叫万霄雨的男孩,上课时经常不举手就突然提问题,打断老师的话,

3. 三、创造条件,让幼儿有事做和“发泄”的机会。教学间隙是教育的盲区,

很多时候,由于孩子没有事做,所以开始高声说话和乱跑,所以我要求他们每人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书包里,在学习之余,让他们有感兴趣的书可看,这样,他们手里有“事”干,就不会到处乱跑了。“调皮”幼儿往往精力过剩,我们应创造条件,允许幼儿把剰于精力“发泄”出来,如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他们玩活动强度较大的游戏等。

4. 四、让调皮幼儿有表现的机会,由于怕“调皮幼儿”闹事,所以很多活动

中,老师都会尽量减少他们参与的次数。这样,那些孩子施展才能的机会就减少了,让人觉得似乎除了调皮捣蛋之外,他们无所作为。其实许多“调皮幼儿”都是极其聪明的,有的还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5. 五、教育调皮幼儿要有语言艺术,也许有的老师每天都是在用同样的“台

词”批评孩子,“常常批评”没有效果也就理所当然了。有关研究表明,一直持续一种相同的刺激,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一种“不敏感”,到后来也就感觉不出那是一种刺激了。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老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我们不妨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一点新鲜的刺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 六、加强家园联系,统一教育策略,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

家园联系这一重要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儿童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现在的独

生子女在家中无人作伴,所以他们在家时就会倾其所有的玩具拨弄不停,借此“渲泄”。

7. 总之,调皮孩子是很有“个性”的,他们的这些个性恰恰体现了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征。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因此,在面对班里的“调皮”孩子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引导调皮孩子,使他们身上潜在的独特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着传奇色彩。

如何教育调皮的孩子 宜采取软手段

活泼的男孩子自尊心特别强,一定不能采取暴力,要来软手段,让他服你,这样以后你就好管了,根据他的兴趣进行正确的引导,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开始时,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动。面对孩子,父母此时能做的也许只是需要一点点特别的关注。当你冷静下来后,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总有一个方法会见效的!

选择玩具。比如大皮球,让孩子用力去踢,消除他们长时间的压抑心情。再有就是用音乐化解孩子的情绪,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即使再凶猛的野兽都会为音乐所软化。接触大自然。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去一些环境能吸引孩子兴趣的地方,用外界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大好的自然环境中放风筝、荡秋千或是踢踢足球,户外活动可以让小宝宝彻底地释放所有的精力。让调皮的孩子多多动手。比如和父母分享一些做菜的技巧,共同制作他最爱吃的巧克力饼干,当他发现将所有准备的食物混合,竟如同变魔术般地变成美味的饼干时,可是会大大地引起他的兴趣,借此舒解他的旺盛精力。带着你家的小朋友一同上市场,他会很兴奋地帮你推着购物车,帮父母算账,这对充满好奇心的儿童来说,会有令人惊喜的效果。这样既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又起到培养良好情绪的效果。

如何根据男孩子的这些特点对他们施以正确的教育呢?下面给家长们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爱护并支持、扶植孩子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

当孩子对周围事物发生兴趣并努力想探个究竟的时候,家长对于孩子的刨根问底,不仅不应表示厌烦,而且还应予以鼓励和回答。有些问题,家长一时回答不了,可以弄懂了再告诉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就是萌芽于幼时的好奇心。家长们一定要珍惜孩子这智慧的嫩芽。在回答孩子发问时,最好是不直接给他答案,而指点他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到答案,比如通过实验、找书本等,让孩子自己去求答案。幼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一起做实验、读书。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对书本的感情,对学习的兴趣,认识读书的意义和好处,那么,他上学读书时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

对于孩子拆毁玩具、用具的行为,不要滥加责罚,要具体分析。对于其探索精神予以肯定,但同时又要注意教育他爱惜物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有些孩子拆卸玩具、用具,是出于好奇,想弄清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有些孩子还别出心

裁把玩具改作他用,这是他创造力的萌芽,只要不是成心毁坏,不应横加指责,而应当给予正确指导。但也要注意,有些孩子拆毁用物,纯属破坏行为,如砸椅子摔碗等,对此,家长切不可姑息,须严厉批评制止。总之,对男孩子的“越轨”行为,一定要客观地分析其动机,着眼点在肯定、发扬其积极方面,在此前提下加以正确引导,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尊重他,他就会听你的话,用正确的手段去探索事物的。

第二,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男孩子好动,像踢球、玩打仗,这些都是有益身心的活动。但必须处理好学习和文体活动的关系。也有些男孩做事没耐心、好玩、坐不住,听课不留心,喜欢惹事,动不动就打架。所以就要培养孩子自我克制的能力。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让孩子玩棋类游戏,棋类游戏要求孩子冷静、有耐性、注意力集中。还有些活动如单腿站立、走平衡木等也是训练耐性的运动游戏,在进行这类游戏时,要先让孩子自己定一个目标(如数若干数才能停止),然后,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在培养自制力上,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理智的控制。培养责任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小就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使他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义务。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给孩子提出一定要求,每天要完成规定任务,不许打折扣。此外,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爱护小朋友等良好品质。制订作息制度,也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一种好方法,让孩子从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该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到了学习时间就专心一意地学习,该休息就休息,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只要家长正确引导、严格要求,孩子会养成自觉约束、要求自己的好习惯。

逆反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过程,要应付逆反的宝宝,父母需要一些策略。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1、来点小幽默,让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严肃。比如你想要宝宝进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如果你强行将他抱入澡盆,或者训斥他一番,让他去洗澡,那么事情肯定会变得很糟糕。这时,不妨给宝宝来点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谁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诉你的小屁股,让他坐进澡盆。”这样与平时不同的语言会带给宝宝一种新鲜感,因此他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2、让宝宝放松警惕。如果宝宝对什么事情都说不,不妨给他一些特别可笑的选择,一直引导他不停地说“不”,这时候,他就会放松警惕,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笑的问题上,于是,你就可以顺势找到机会把他拽到你要他去的地方,或者让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3、把任务变成有趣的游戏。宝宝都喜欢游戏,如果将任务变成游戏,相信他会比较乐于接受。比如,他总是不想去厕所,并因此总尿湿裤子,父母可以在估计他要上厕所的时候,将他扛起来:“现在我要扛着这把枪,让他到厕所发射子弹了。”这样的建议,会让宝宝很快就忘记他的不,乖乖地跟着你走。于是上厕所的任务就变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也就不会说不了。

4、让宝宝自觉自愿地接受任务。给宝宝准备一些图书,或者给他编一些有趣的故事,让他的任务变成他的一种期待。或者父母做出示范动作,但是根本就不要求他去做,他会因为好奇而产生模仿的欲望。

5、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反着说出要他完成的任务,这时候,他可能就会按照你实际的要求去做了。

6、有时候,宝宝没有明白父母的真正意图,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说不。因此,跟宝宝交代任务的时候要眼睛看着宝宝,十分严肃地将任务交给他,这样他会明白你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他就不会随随便便说不了。

7、和宝宝轮流来。因为父母也做同样的事,并且大家都有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做,这样他会觉得很有趣,一般都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8、冷落宝宝。如果宝宝不听从父母的建议,不要理睬他,撤销父母对他的注意,让他觉得很无趣,过一段时间他会明白这样不是吸引父母注意的好方式,于是他会尝试改变。

9、2岁左右的宝宝一般都喜欢自己来,因此,当宝宝说不的时候,父母可以想办法鼓励他利用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的能耐,他就会乐于自己来了。

10、如果家里有小弟弟小妹妹,鼓励宝宝当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样,他会尝试担当这个角色。当妈妈说:“你能演示给小弟弟看,自己怎么吃饭吗?”宝宝一定乐于为指导小弟弟自己吃饭做出示范。

11、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你要他做的事情,另一个就是他不喜欢做的事情,通常宝宝都会选择你要他做的那件事情。

至于精神不集中,大人应该注意培养宝宝的精神集中。比如宝宝正在玩什么,不要打扰,不要在宝宝非常认真的时候去引导他,不要打断宝宝,不要让宝宝顺着你的思路走,而是让他保持自己的“学习”。或者做一些培养集中力的游戏,比如让宝宝看几种物品,然后拿走一种或添上几种,让宝宝找不同等等。要注意,如果宝宝明显不感兴趣就不要继续。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会批评!

这是一个网友空间里的一篇文章,在昨天看到之后,就立即转到了我的空间里!这是很值得一读的好文章,特地向老师们、家长们推荐…… 批评为什么不管用

-----孩子犯了错,上帝都会原谅。家长之所以总不能原谅孩子,大概是因为离上帝太远了吧!

每个人都会犯错,可惜在现实中,只有孩子犯了错可能更容易招致批评。 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常犯错?不对!

因为孩子小不懂事情,容易犯错?不对!

因为我们父母的眼光总是跟随着孩子的身影。是啊!孩子所有的举止基本上都不能逃脱父母的掌握。一不留神在地上摔倒了,母亲就会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有声音响起:“你看看,怎么考的这么差。”倘若不小心丢了东西,就会有个声音说:“怎么搞的你,总是丢三落四的。”对于刚遭受了打击的孩子,还没有从难过、委屈、痛苦甚至耻辱的情绪中走出来,往往就紧跟着一阵暴风雨一样的批评,心中甚觉不快,可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也只能默默地默默地忍受,胆大的或许会顶几句嘴,但这更会招来痛骂,实在委屈了也许会抽泣一下。哦!这下可更不得了,父母又会嚷着“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而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您从早到晚总是不停地批评?为什么常常会对同样的问题进行批评?难道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毛病太多?

您有没有想过:您的批评为什么不管用?

有人感叹,做人难!做女人更难!我想您现在一定还想说,做母亲更难更累啊!

我每天都到传达室去取订阅的杂志和报纸。有个值班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孙女下学后也常来这里。有一天,我照例去取报纸,进去后看见那个小姑娘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而老太太正在教训她的小孙女:“唉!你是怎么搞的,写的字都这么难看!这个重写,那个也得重写!”边斥责边用手愤愤地拨拉小女孩的手,似乎对小女孩用橡皮擦的动作都嫌太慢。而那个小女孩紧紧地抿着嘴唇,眼里还默默地噙着泪,很不情愿地擦掉刚才写过的字。我好奇地上前看了看,原来是那种练习生字的作业,每个字要求写很多遍,而且是把生字写在米字格里,看得出来,这个小姑娘刚上学不久。有的字写的还不错,有的字写的就确实比较难看,不是在米字格里倾斜地挂着,要不干脆就把“腿”钻出去了。我心里暗想,写成这样也难怪,刚开始嘛!我和老太太比较熟,连她的这个小孙女的名字我都知道,叫莺歌。

于是我就说:“大娘,您别着急,我和莺歌说说。”老太太很高兴地说道:“对,你是搞教育的,你和她说说。”

我说:“莺歌啊,做作业呢?我看看!”

小姑娘似乎还在不愉快中,闷闷地应声说:“噢!”

我拿起她的作业本说道:“噢!是练习写生字啊,写的还真不错啊。” 小姑娘仿佛一下来了精神,便伸着头一起与我看她的本子。 我接着又问道:“对了,你给我指指看,哪个字你写得最好?”

小姑娘赶紧浏览了一下,快速地用稚嫩的手指按住其中的一个字。 我一看那个字的确还是不错的,接着又问道:“噢,那哪个字又最不好看呢?”

我拖长了声音问着,还未等把话全部说完,小姑娘快速地从我手中夺走作业本,把其中一个写的不好的字赶忙擦掉了。

我赞许地点点头讲:“莺歌,我想你一定可以写出一个比那个最好的字还好的字来!是吗?”

小姑娘用力地点了点头,在本上很快又写出了一个字,是那种很饱满、顶天立地的好字。

我轻轻拍着她的头说:“好极了!你慢慢做吧,奶奶的话你不要不开心啊!”没有三分钟,小姑娘的表现判若两人。

老太太惊讶地说道:“赵老师,这丫头怎么这么听您的话?”我对她讲:“骂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啊!鼓励比批评效果好得多啊。”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对于孩子来说亦是如此。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

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着急了打一顿也还是不管用,怎么做效果都不好!反正就是:说不听,骂没用!打一顿,管一阵!

现在又是家长思考的时候了。孩子犯错了,到底该如何管?如何教育孩子?错了就该批评吗?

1、无用的批评

让我们先看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的几种现象与特点。

(1)批评情绪化

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脸色发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好了,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而您可能不知道,当家长大费口舌的时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计的却是:“现在是骂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骂完了!”家长在呵斥孩子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问:“你听明白没有?”孩子马上反射说:“听明白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以后还犯不犯?”“不犯了!”这时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为了早点结束这场暴风雨。如果有摄像机的话,家长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现,真可以说是不堪目睹啊!

而孩子对您说的话往往不是能倒背下来,就是根本不知道你说过什么。只知道一点:我错了,所以你骂我!就连错误带来的愧疚、不安也随着批评的咆哮声烟消云散了。因为他们很明白一点,骂完了一般也就没事了!孩子惟一做的和感兴趣的事就是等待,等待这番责备的结束!最后的结果就是“口服心不服”,“你骂你的,我做我的”。

您能指望这种更多带着个人情绪化的宣泄,主观的批评有多大作用呢?其实,很多时候,沉默远比这样的批评更有效。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理解和接受正确的建议,并在行动中改正。作为对一次过失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非常理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点脾气难免,发点牢骚也能接受,发泄就有失分寸了。 试想,这样的一种情绪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如何使孩子信服,又如何能让孩子听从呢?

(2)批评泛滥化

有时候,我们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慷慨激昂,语速飞快,大脑活跃,思维跳跃,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就是个打了碗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丢钥匙、丢钱、丢面子(因为测验考砸了),还能扯到打架、看电视、玩游戏等。总之,只要能想起来的事就可以像电影镜头一样重放。真可谓,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直说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脑袋一低,心想:你爱说啥说啥吧!也不嫌口渴?哼!

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就好了,而绝不可责备这次过失,连带以前老账也一并算上。这种把“陈年老账”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家长感到厌烦、讨厌和憎恶,而且由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冲淡了当前主题,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视。令人失笑的是,往往有家长说着说着就停下来了,怎么了?原来是一下子忘了该说什么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说道:“哼,看看你,把我都气糊涂了!” 试想,这样令孩子怀恨又游离主题的批评怎么可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批评简单化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如果走着上学会迟到的话,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孩子按时到学校的,有车可以送,没车可以打车啊。

曾有个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说很简单,你不管他就完了,迟到了自然会有学校批评他。就是因为你有种种办法可以不让他迟到,是承担孩子赖床后果的挡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地沉着地赖床,你骂他何用?

像这类的情况有很多,就是家长只对现象做批评,而没有采取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

(4)批评急躁化

有许多时候是这样的,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家长却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不知者还不为过”呢!

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犯错更是正常的!但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呢?就是由于家长在学习活动中过早地干涉、过多地介入、频繁地干预、琐碎地品评、莫名地批评,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厌倦和逆反的心理。

2、什么时候批评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后,您只需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在指导的时候,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也尊重您的意见,耐心细致的讲解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绪让他不会被失败的阴影束缚。

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也许是孩子还不太熟悉正确的方法,也许教训不够深刻让他忽视。我们首先应该对他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要讲清楚,把事情说明白,再给他机会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话,才应该对他做适当的批评。

3、应该批评什么

在孩子开始或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由于认识不深,准备不足,行为表现不太合理,出了偏差和错误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

第一次错了可以理解,第二次错了可以谅解,再错就不能容忍了。在这个时候进行批评是合理的!我很喜欢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错误频频出现就是更多是由于态度的问题而产生的。所以批评是针对态度的,不是针对事情本身的;批评是针对重犯和再犯的,要给孩子第一次改错机会。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表现在首犯时就批评,这会让孩子感觉很委屈!

而当错误和问题再次出现后,比如不理想的成绩单拿回来后,家长不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是对成绩本身进行埋怨,为自己的不满向孩子发泄,而这种盲目的批评是很不利于孩子接受和改正的。

4、怎么进行批评

让我们举个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有个初中的男孩很爱玩电子游戏,经常逃课,为此很影响功课,家长非常着急,那么该怎么办呢?

(1)首犯要说理

这个孩子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自制力比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时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戏。当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应该耐心说明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当之处!而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约翰·洛克说的“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就是这个意思。

(2)重犯要约定

可是这个孩子又遇到能出去玩游戏的机会,而禁不住诱惑,又偷着跑出去玩游戏。家长就应该严厉告诉他这样做是不行的。鉴于他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就要和孩子约定一个方案,并要求孩子作保证,并表示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孩子要比大人更讲“义气”的。在这样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很难再犯,即使想玩,事先也会与家长打招呼的。

(3)再犯要惩罚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又犯错了。

但家长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沉默,并让他明白您已经知道发生的一切,并告诉他你保留采取惩罚的权利,但现在还不打算实施。或是根据约定,让孩子践诺,接受惩罚,并再次让他说出如果再犯,他该怎么办!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

通过以上的做法,孩子哪里好意思再犯错!当然,我曾和这个男孩谈了很多,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让他玩,所以我与他的父母也做了协商,就是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容许他玩游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情况也有过反复,但过了不久,孩子就不再旷课逃学了,就连规定时间内的游戏也玩的少了。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他以前去玩游戏不仅是因为高兴,而且还是想气气他家人!

在前言里我就谈过,孩子的错误更多是由于家长教化不当造成的。因为错误和失败,孩子已经受到了惩罚,已经感受到痛苦和不幸了,做家长的不找自己的原因,怎么还好意思向孩子发火?所以出了问题后,家长的反应和表现非常重要,如果更多的是主观愿望的责备,情绪失控、生气和打骂,那么是很失礼和无能的,是缺乏风度、缺乏理解、缺乏信任、缺乏教育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看不起。

所以所谓的批评还是以对话和交流为主,不过是更偏重于对错误的思想和行动的思索和检查,为了解决问题和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批评也是一场有约定和要求的对话。

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应该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有什么做得不足?所以我经常建议家长,能否和孩子先说一声“对不起”。有很多家长听取我的建议,后来告诉我说,当对孩子说了“对不起”后,在表达了对孩子的内疚后,批评教育的效果特别好,甚至母子抱头大哭,那一瞬间,所有的不快和隔阂都也被这泪水冲洗掉了。

只要家长说得在理,那时候孩子想不听您的话也难——

孩子太淘气怎么办,如何教育调皮孩子?

有一首儿童歌曲,是表扬好孩子的。记得其中有一句是“……从来不淘气”。“从来不淘气”的孩子是什么孩子呢?规规矩矩,文文静静,不乱说,不乱动。但这样的孩子还是孩子吗?这样的孩子可爱吗?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有出息吗?

从某种意义来说,童年与淘气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会说大人淘气。淘气只发生与孩提时代。如果孩子在童年时候一点也不淘气,那么这个人一辈子都不会有淘气的体验了。这难道不是遗憾的事吗?俗话说:“淘气的小子是好的,淘气的姑娘是巧的。”它是通过许多孩子成长发展的经历得出的结论。

淘气说明孩子有活动能量,有旺盛的精力,是健康的、活泼的。孩子一旦不淘气了,很可能就是不舒服了或生病了。淘气说明孩子情绪积极,心智活跃,心态宽松,心理上有安全感。孩子不淘气往往是情绪较低沉的时候。淘气说明孩子有探索周围世界的积极性。孩子许多淘气的行为都是处于好奇、想试探、想解疑。而一点都不淘气的孩子多半是呆板和冷漠的。淘气说明孩子天真、活泼。而这正是孩子的可爱之处,一点不淘气不是成小大人了吗?

从创造教育来看,淘气不仅是不坏的,而且是有意义的。爱迪生小时侯孵蛋一事传为佳话,说明爱迪生从小就好探索,好解疑。幸运的是,爱迪生有一位明知的母亲。她对爱迪生的种种淘气行为能给予充分的理解,而且积极地引导,使爱迪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爱迪生才成就了日后的伟业。

怎样善待孩子的淘气呢?

首先,要区分淘气与不良行为。淘气是孩子天真、幼稚、活泼的表现,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举动。淘气的行为中会有不恰当的行为,但这是幼稚所致。而不良行为却是品行问题,例如,攻击性行为,不诚实行为,破坏性行为,恶作剧等。对淘气大人要宽容和引导,但对不良行为却不能宽容,要进行制止和纠正。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就是大人误认为是孩子淘气而忽视的结果。例如,孩子骂人,有的家长听了一笑了之,觉得小孩子骂两句是淘气所致,不用管教。待到孩子满嘴脏话时想管已经来不及了。

其次,要积极引导。为什么对淘气不能听之任之呢?因为孩子缺乏对自我行为的把握能力,不能把自己的行为控制在适当的度上,所以有些淘气的行为因为缺乏调教而逐渐演变成了不良的行为。例如小孩出于淘气把东西弄坏了,开始可能是好奇,想看看里面是怎么回事,但如果家长任孩子一再地弄坏东西,孩子的行为就可能演变成破坏性行为,既有意识地进行破坏了。所以调教孩子的淘气行为也是很有必要的。

再有,孩子的淘气中蕴涵着教育契机,要抓住这个机会教导孩子。例如,孩子把东西望水盆里扔,这是孩子的探索行为,成人要理解孩子,并抓住机会引导他。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玩水游戏,做个沉浮小实验,同时告诉孩子,什么东西不怕水,什么东西怕水,怕水的东西不能放进水里的等。这样,孩子的探索兴趣得到了满足,又获得了有关的知识,发展了动手能力。

顽皮的孩子该怎样教育

大壮妈妈越来越害怕幼儿园放假了。因为5岁的儿子非常喜欢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大壮的社交能力强了,可是游戏结束,玩具满地都是,沙发巾、床单都抹上了黑灰,玻璃雕花的水杯少了……有一次名贵香水被倒在水里,香水瓶里又灌满了自来水。孩子们在楼房里又蹦又跳,楼下邻居都要上楼抗议。

怎么应付顽皮的小客人?本来一个孩子就孤单,总不能不让孩子交朋友吧?还是专家给了一些建议。

1.首先要有宽容、理解的心。

学龄前的小孩,由于认知能力发展的限制,往往把别人的家当作自己的家看待。他们的控制力比较差,只顾玩得高兴,为所欲为,加上孩子天性好奇,这捅捅那动动,把玩具摔了、拆了都不稀奇。此外,一群孩子在一起,相互模仿,彼此比赛,比单个孩子要淘气得多。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平时和小朋友能自由地玩的时间实在太少。一旦拥有机会,必然格外放肆。但是从考虑培养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出发,家长们千万不能因噎废食,不让孩子邀请小客人。

2.不要指桑骂槐。

有的父母不好意思直接说小客人,就“杀鸡给猴看”,责骂自己的孩子不乖。可是,学龄前的孩子通常听不出父母的弦外之音,自尊心大为受损,快乐荡然无存。而其他的小客人也根本意识不到是自己不乖。

3.不要当众责罚孩子。

孩子也有自尊心。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带头调皮,父母也不要当众责罚,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给孩子留点尊严。等小客人走了,再和孩子讲道理,该罚则罚。通常这么做,孩子反而更能听进去。

4.对事不对人。

不要指责孩子的品质不好,告诉孩子,“妈妈不喜欢你们把玩具乱扔,你们玩过了,一定要把玩具收拾好!”让孩子搞清楚,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才最有帮助。

5.及早树立规范。

孩子在幼儿园就规矩得多。家里虽然比幼儿园自由,家长也要和孩子们先讲好规矩,要明白每一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规矩。比如,家里有地毯,一进门就要换上干净的鞋子等等。住楼房,就不能乱蹦乱跳等等。这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教育,否则有一天他就是别人家里的顽皮客人。

6.和孩子商量,让孩子自己也提办法。

和孩子讨论一下,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看法。这样会提高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孩子感到受尊重,对自己提出的办法,孩子会积极帮助实施。

7.提前防范,并时刻注意安全。

家里有孩子,平时就要把一些危险、贵重物品,比如热水瓶、药瓶、水果刀、纪念品、首饰等等,都要收好,易碎物品也要收起来。煤气要关紧。该锁好的抽屉也要锁好。床底下、地板尽量擦干净。

专家指出,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不能把孩子们自己留在家里,哪怕是一小会儿,要对所有孩子的安全负责。

一般来讲,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如果你的孩子爱发脾气,你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说自己教子无方。每个孩子养成发脾气习惯的原因是不同的。有时候孩子发脾气仅仅是 因为过度疲劳或受了刺激。不管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必须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毫无意义,它不能帮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责任,让父母改变主意。

置之不理:这是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因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注意。你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还是少用为好。

不理睬发脾气的孩子,需要你能沉住气。

●转身离开。孩子发脾气时,你尽管去做你的事。

●适当地劝说。如果你还做不到置之不理,你可以对孩子反复讲几句简明扼要的话,说明什么事是不会被允许的,但不要做出任何举动。你的目的是帮他摆脱困境。

●不要议论他。孩子不再发脾气时,只要欢迎他能停下来就是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排除: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闹,你觉得除了让步没有别的选择了,你可以告诉他如果愿意哭就尽管哭好了,但你不喜欢他的哭声。

不要让哭闹左右你的决定:

●搞清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最可能发脾气。

●让孩子知道你说到做到,绝不让步。

尽量避免诱发孩子发脾气的场合和情况:找出诱发孩子发脾气的因素并避免它们是可能的。

●避免孩子发脾气。每个孩子动手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任务或玩具太复杂,孩子会因完不成而感到沮丧,你可以把任务安排得简单一些。

●必要时提供帮助。让孩子看你是怎么用另一种方法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有时候寥寥数语、关键性的提示,足以缓和孩子一触即发的紧张情绪。

●避免孩子过分疲劳和兴奋。这种时刻,孩子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尽量使孩子处于平静的状态。

你好!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父母的翻版啊。所以对于孩子,做大人的一定要以身作则!这里有篇文章,你好好看看,也许对你有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崽崽会大洞。

现今社会中,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各个家庭尤其是家长十分头痛的问题。怎样正确的和科学的教育孩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面对的一个重要甚至是最最重要的问题。面对桀骜不驯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来说,你说它复杂它确实是很复杂的,但你说它简单其实也是非常的简单。具体的讲,我认为它也就是一个根据孩子的共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孩子的各自不同的具体行为特点进行不同处理的一个理性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能不能做的完美(也就是孩子教育的好不好)基本上不取决于其行为对象(孩子)的优劣,而是主要取决于行为人(家长)自己的用心程度、所用方法及行为人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而且也是孩子一生中最最重要的老师,言传不如身教,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要记住: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甚至哪怕是只是说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是一个表情,都要想到孩子就在我们身边,孩子的眼睛时刻在看着我们。

2。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3。 尽量不要打骂孩子,尤其是孩子大了以后,要以理教人,和孩子平等交流。

4。要学会欣赏孩子,多鼓励孩子,把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放大,要知道孩子不会背着责备的包袱向前走,孩子是乘着鼓励的翅膀向前飞的。

5。孩子做错了事或是干了坏事就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当然这个代价不一定就是打骂,道个歉、承认个错误、写个检查或者受一下批评甚至当面说明一下及其他形式的“惩罚”等等都是“代价”),但要注意不能有一次例外。

6。一定要教育孩子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在这一点上家长自己的示范作用更重要),这是保证他长大了还会尊敬孝敬父母以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周围他人和谐相处融入社会的必须。

7。无论家庭经济条件有多么好,都要对孩子的零花钱加以控制,要教会他怎样计划用钱和节约用钱。

8。发现孩子的缺点一定不能放过,有一点儿就要叫他改一点儿,绝不能姑息或是以孩子还小为由听之任之(但有时不能太急,可先冷处理,稍微放一放过后再说,但一定要处理,绝对不能不了了之,要知道孩子的坏习惯就是在一次次的不了了之之中逐渐养成的)。

9。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绝对不能答应,无论孩子怎样软磨硬缠都不能答应。但要讲清不能答应的道理,而且讲的方法要策略一些并且要比较适合孩子的口味以及要选择好孩子能接受的讲道理方式。

10。对孩子的问题,最好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之中的方法进行。通过旁敲侧击,潜移默化对孩子施加影响的方式最好,因为这样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远比正式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11。要从孩子的实际能力、智力出发,不可超越他的智力水平强输硬灌,提出一些孩子即使通过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成绩方面。

12。不要怕做家务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一定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家务能极大地增强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更自觉的听家长的话。

13。在平时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的。不要用孩子

考了好成绩就奖励孩子多少钱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学习,这样会造成孩子形成“学习是为父母而不是为自己学的”被动学习的错误概念,反而会破坏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不要剥夺孩子玩儿的权利,只要不是严重的以做坏事为目的的玩儿,就放心的让孩子去玩儿。其实在玩儿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学到很多他在其他地方甚至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会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将来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

15。夫妻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一致,而且一定要高度的一致,绝不能一个管孩子,而另一个惯(宠)孩子,在有老人同住的情况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不能让孩子觉得有保护伞而有恃无恐。

以上这些都是很普通和很简单的事情,是我们日常每天都会遇到的,其实都不难做到,而只要真正做到了这15点,你一定能教育出来一个有个性、有能力、有责任心、有公德和对社会有用的好孩子。 对于8岁非常顽皮小孩如何教育家长不要打孩子,要注意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你的孩子。

现在你在外地,所以教育的责任就实际上全在孩子的妈妈肩上。孩子吃法慢、学习慢,家长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没有想过可以想一想。7岁的孩子自然有他活泼开朗的一面,这是天性,压抑不得。所以不要压抑它,如果有时间就让孩子尽情的去玩,在玩中来锻炼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比如,妈妈跟孩子玩游戏,比一比,看谁在单位时间内码积木码的又多又好。又比如,妈妈和孩子玩纸牌游戏,算24点,看看谁算得快等等。这些游戏实际上是间接的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就是说在玩中学习,家长要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来引导孩子学习。则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 同意上述monto朋友的分析,很有道理。

我觉得小孩不听话有很多原因。作为家长,你应该平信静气地思考一下,听话的孩子真的是你需要的吗?除在一些阶段,比如10多岁的青春期孩子有逆反心理以外,孩子的不听话多少都包含着自己想法表达的意味,只是方式可能不如大人含蓄。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在成年之后能够敢做敢为,能够有主见,不要在他(她)的孩童时期粗暴地拒绝他们。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的个性也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

我童年的时候是个特别优秀的,听话的孩子,家长的话我都奉为圣旨,学习也从来没有让父母操过心,从来没有和其他孩子打过架,从来没有各种社会不允许的坏习惯。当我成年的时候,父母反过来为我的各种事情担心,事业上担心我不能独当一面,生活上担心我不能持家,婚姻上担心我在家中受气。有时候你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我小时候要当个听话的孩子呢?我面对社会的勇气呢?都没有了,都随着父母的教导丢掉了。

不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小”人,当你拒绝他的时候,在他的角度上想想,也许你也会选择像他那样做。不要把自己的权威看的比孩子的未来重要,这会害了他。也许是一辈子。 我感觉做为家长最起码要有耐心,要有正确

的教育思想和信念.到具体的问题上再具体分析.小孩子天生顽皮,要针对他们的性格和爱好正确引导.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也没有完全适合你的方法! 耐心细心。 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1)自有主张,还有一定道理;该改正的是你;

2)枝节问题,由他去吧!

3)原则错误,坚决斧正——心慈手软是大忌。 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信念 普遍小孩子都是不听话,对待小孩只有慢教慢带。

这是孩子对外界无知,好奇的原因.关键要耐心教导. 孩子有自己的主张,他也是不轻易听别人的,包括父母。 他(她)说话时,你认真听了吗?你随便满足他(她)的大部分要求了吗?听话的孩子不是一定可取,有好习惯和主见的孩子才是最好的. 和孩子一起玩,让孩子喜欢你,讲光荣历史给孩子听。俺老妈就是这么干的,我最爱我老妈了。(我们不喜欢唠唠叨叨的家长哦!)让孩子把你当朋友!参考文献:我爱我妈!! 如果多少能听一点话,还是积极引导教育!

真是一点话都不听,只有打烂他(她)的屁股!

例如:你不让他(她)玩火,不听话!舍不得打PP,真出事哭都来不及! 有些问题,你给他(她)讲道理是由于年龄问题可能讲半天也讲不明白,真打一顿屁股,让他(她)产生对某些问题(例如:玩火)产生直接恐惧,达到最好的效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的能力越来越强,需要强制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少. 孩子长大也不会嫉恨父母的,毕竟是一片苦心.

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12-18岁出现不听话的问题.更多采取沟通的方式解决.

分析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父母的话是对的还是错的.家长一方的话有没有不对的,或专制的地方.如果问题出在孩子一方,而且问题较为严重,且率教不改的(例如:男孩学抽烟,女孩早恋),如果家长在不给他(她)屁股一点颜色!后果真的很严重.

将个故事,一个16岁的吸毒少年,就是因为13岁开始学抽烟,父母没有即使制止,学校发现进行处理,家长还给打掩护.后来被坏人利诱,走上不归路.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棍棒底下出孝子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全都要那么听话的话那么他好象就失去了自由好象全都由别人摆布一样于是他就觉得不耐烦而就会不听大人的话!这是家长对孩子管得太原了!这会对孩子有着副面的影响!不是孩子不想听话是因为家长的方法不对! 打 实在道理讲不通,打他。 和孩子交朋友。 要想使不听话的孩子变得“听话”,做父母的在细心分析孩子不听话 的原因之后,要采取相应的办法。

竞赛法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好胜心强的心理,与孩子开展“竞赛”,比比看谁做得快、做得好。比如,早晨起来,孩子往往不愿意刷牙。这时,可以跟孩子说,我们来刷牙比赛,看谁刷得好、刷得快,孩子往往欣然应

赛。当然在开始“竞赛”时,父母应有意让孩子获性,以树立起孩子继续做的信心。

故事法故事里的人物(动物)形象往往是孩子模仿或崇拜的“偶象”。因此,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为他们提供仿效的“偶像”,引导孩子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做懂道理的乖孩子。

游戏法可以将要求孩子做的事情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比如.孩子不肯识图形、辨颜色、数数字,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开展玩积木、拍皮球、画图画、跳绳等游戏,在游戏中教育孩子,引导他完成有关的学习任务。

选择法当有些事情必须做但孩子不肯做时,可以采用选择法。所谓选择是要孩于选择“先做”还是“后做”,是“立即做”还是“等会儿做”,而不是要孩子选择“做”还是“不做”:比如,头发长了,但孩子不肯理发,父母不必强行要求,可以用商量的口气说:“是你先理,还是我先理?”孩子往往回答“你先理。”等父母理好发后,孩子就不得不理了。

转移法孩子不听话,有时可以采用转移法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看见一件玩具,孩子闹着要买,大人觉得不该买,怎么办?这时,父母可采用“转移法”,即不与孩子谈这件玩具该不该买,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他要买玩具的想法。

知道了管教孩子的科学方法,并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孩子会“听话”起来的

我认为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和个性 不能抹杀了他的天性,同时你也应该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是靠打出来的,太乖的孩子看着挺好,时间长了就会看出来不爱争,没有自己的想法主张,所以不管是哪一个家长都下往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在社会上立足,不妨看看他为什么不听话,他的心理在想什么,他在抗议和反对什么,谁都是从孩子的时候过来的,想想看你小的时候都干过什么渴望什么,再看看你身边的孩子吧 孩子需要自己的创作与发展空间

不能太过于限制孩子

过于限制孩子

孩子的潜能就难以发挥出来

要有细心和耐心

记得对孩子要温和一点

孩子错的地方及时指出

但是不可以批评

你应该教他为什么这样是错误的

要他学着改正

同时他做对的时候

别忘了鼓励他

这样孩子的信心会挣加

会更有兴趣去研发新的事物 首先看他有何要求没有解决如果合理应当尽力满足要求并站在他的立场换代思考 慢慢讲道理呗。小孩子不懂事嘛,要懂事听话就不叫小孩了 上面的人们说的够多的啦!!我同意的说,自己也很有启发。 我正为这个事情发愁,现在我觉得随她去好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长大象我一样内向。

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是好好说吧!说服教育最好啊! 你要守信,多鼓励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干一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事。多带孩子出去见识见识,让孩子多与小伙伴接触,学习别人的优点,发现孩子的特长,有目标地发展。 你为什么要让孩子什么都听你的话呢?这个问题你应该先想清楚就好解决了。只因你是他(她)的妈妈(爸爸)。?

孩子从7、8岁就会有自己的“小世界观”产生,(他也有他的小人权吗)看事情的时候会出现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作法,孩子是很有创造力的,一个明智的家长应该给孩子多留空,您给他留的空间越大,将来他到社会上能发展的空间就越大。反之——

在真正做错事的时候,鼓励的效果远远大于批评。 那,我认为,沟通是关键。其实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心里似有非有的认为你们是不同的(背景,理解,心态等等,潜移默化之间造成了不该有的隔膜。突破这种界限,最好的方法就是沟通。

如何沟通:

首先是沟,以前有沟的要填平,没有沟的不要造成沟。

其次是通,第一是言语上的,但是我们知道,有的时候光嘴皮子上是不好使的。最关键的是思想上的交流,要学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着想,天长日久之后,孩子就会主动地与家长进行双向的交流。 孩子就一定需要听话吗?建议你听听孩子怎么说,他怎样认为的。在一些事情上,看看孩子们自己的想法,你和他探讨一些,说出你的观点,最后达成一直的结果,这样不好吗?让孩子锻炼了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增强了自立能力,他自己做的决定,他自己会自觉的认真的去做,也增强了自律能力。

听话的孩子让家长省心,但是有自己思想的孩子更有潜力,主要看家长的引导了。 引导+教育+耐心+本性+教育者的良好素养 孩子不听话是没有一个标准来评判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待任何事情他们会有很多的想法和观点,做家长的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来要求他们。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有权力和自由。 对孩子教育要耐心细致,要尊重孩子,父母要懂一点心理学,可以从一些故事中引导启发他们。 我估计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头.另外,我们也不能要求孩子什么都听你的.什么都去约束,会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孩子不能只靠管,只靠要求,命令.更要靠引导,他感兴趣的东西,他进步的方面都要肯定鼓励. 要重视引导的方法,以身作则!~~ 首先要看您是怎么理解“听话”这两个字的!如果只要是家长说的话就一定听的话,那么孩子“不听话”也是应该的!

其次我认为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中,也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第三是要告诉他为什么,孩子之所以会做错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懂事,也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成人是不同的,他们对是非对错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因为阅历有限,这些标准有时侯是不正确或是片面的。这时候需要的不仅是耐心,也要有理有据,让孩子能心服口服,在改正错误的同时也能重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的成长。

第四是要注意方法,孩子也有自尊心,自信心,在指出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能一味的责备,最好是能让他自己意识到错误,在错误中成长,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所见过的“坏孩子”多半是被打出来的!教育的方法是合理的引导而不是暴力的强迫。

最后是要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人们总是喜欢与朋友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这一点孩子与大人都是一样的,没人喜欢一天到晚被老板骂!所以不要做孩子的老板,也不要仅仅做他们的父母,尝试着去做他们的朋友! 不要仅仅让孩子听你的话,也听听孩子的话,一家人其实是在一起成长的! 听过这句话吗?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孩子之所以不听话,是因为他对你已产生了逆反心理,应该多和孩子沟通,知道他在想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孩子不听话有好多原因,一般的家长是管教试的教育,孩子们得不到现实的好处,所以就觉得大人是在欺负孩子;作为家长要有耐性,拿一些更切贴的事实说话,可能要好一些!!! 只要孩子不闹出格就不要管它,也别说她,太调皮的话就警告她,不听那可要动用一下武力让他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回收到什么惩罚。当让不能打坏孩子,但也不能让他觉得没事,打一次就得让他记着。不要受着老人打,哪回很难办而且会效果不好。最好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先教育不听则须动手软硬兼施后,关她自己在屋里让他反省。等他不闹了就行。 只要不出格,没有原则问题无所谓听不听话。 这个问题是比较笼统的,孩子不听话?是如何的不听话?是怎样的不听话?有些让人费解。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对任何事情及事务的看法和想法,这就导致着孩子不愿被家长的意愿所左右,这也是我们大人们所说的不听话了,如果孩子怕家长生气而听话了,这就会抹煞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孩子的创造力。如何让孩子能自觉自愿的听话呢?这也是每一个家长都头痛的问题。孩子小好动,贪玩,说好的事好忘,还有就是坐不住,这就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引导了,我是这样做的,买回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音带(必须是音带)及CD(不可用直观的VCD,DVD,就怕孩子看过后不会再看第2次),给孩子听(是学龄前的孩子),孩子的好奇和求知欲促使他(她)去认真的听,在听的同时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并能让孩子坐得住,也可以增强孩子的想象空间,孩子为了记住故事情节可能会反复去听。上学后的孩子在对学校的新鲜感消失后,会对繁重的学习及作业厌烦,这时我会带着孩子去郊游,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与他(她)一起讨论大自然的神奇和变化,让孩子去领略大自然,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可以说每一次的郊游都有不同的感觉和感受,让孩子从中受到锻炼和教育,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也就提高了。我不知道我这样说会不会跑题,我认为如果刻意的要孩子听话,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去从中认识,从中体会。现在我的孩子已是在读研究生了,我自认为我对孩子做的是比较成功的。 为什么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听话?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可以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

那么既然目的是这个

一味的去把孩子束缚成和你性格一样或者相符的人

对孩子来说很残酷!

反而应该多疏导,你去配合孩子来纠正他的错误,很多事情没有对错,那么就要尽量客观的去尊重孩子的心理,真正的为了孩子塑造健康的性格

很多家长都按照自己的人生观去塑造孩子的人生观

这样很不好的!

应该是互动,民主的来交流彼此的意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第一任朋友

一个朋友一样的老师孩子才接受,才喜欢。

反过来想想,孩子也希望你听他的话

那么你为什么不听话呢?

呵呵,所以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家长起到疏导作用,这点要明确 原因是什么?孩子喜欢玩,在他玩。家长正确处理,不能停止孩子玩的乐趣, 这样孩子不高兴,就不听话

七到八岁应该扩大孩子阅读知识面了,可以看一些有拼音注释的文学图书,科学、诗歌,名著等都是可以的

《小艾系列》、法国的小口袋文学、《一百条裙子》《傻狗温迪克》等等

其实8岁的孩子已经很有自己的意见了,建议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跟他一起挑一些书。但其实不一定要强调拼音了,8岁不读三年级都有二年级了吧,很多儿童类的书不用拼音都可以大致看懂了。

科普类的比如《神奇校车》系列,《可怕的科学》系列,DK视觉奇观系列,都很不错,这些书都很好买,一般书店和网上都能买到。但这些都是涉猎比较广的系列,建议最好是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看,这样系统性会更强,比如地球/地理系列的,可以看《神奇校车-地球内部探秘》,《DK视觉奇观-火山》,《DK视觉奇观-地球》,《穿越时空-火山惊魂》《穿越时空-地震之灾》《可怕的科学-发威的火山》《可怕的科学-愤怒的河流》等等。

文学类的就很多了,论坛上都有很多的介绍了。比如《埃米尔擒贼记》《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金银岛》《淘气包埃米尔》《大侦探小卡莱 《绿野仙踪》,还有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疯丫头玛迪根等等应该都很受孩子欢迎的。

孩子阅读什么最好不要带太多的限制,以引导为主,把一本书能吸引他的地方引出他的兴趣莱是最有效的。

百科全书,童话故事(能说明一定道理的),马小跳系列,成语故事,脑筋急转弯,感动故事,趣味故事,爱的教育,英雄人物,名人故事等

不管孩子愿意读什么书,我认为首先是尊重并鼓励孩子自己的选择,比如从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请她自己多做选择、多拿主意。比如上图书馆,虽然我自认为对童书还是很熟悉的,但女儿如果选中什么书,即使那书我自己再瞧不上,我也不会去阻拦。我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在充分享受了选择的权利后,才能真正学会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所谓的“错误”,但从错误中获得的教训甚至比成功的经验还有价值。

再拿读认知、科普类的书而言。我觉得最好的儿童科普读物,不是那种什么都告诉孩子的读物,而是能刺激、激发孩子观察、探索热情的书,好玩的书。在使用的过程中,最好是能与生活的经验相结合,比如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之后再到书本中去寻找某种解法。而当需要在书和实际的探索之间进行选择时,我觉得书是次要的选择。这种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

另外,还有一句被用得很烂的话,其实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话,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我们对孩子如何期待,最终把孩子引导投入其中的动力还是在兴趣二字。所以与其去为孩子设计“兴趣”和方向,还不如先努力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随着这个兴趣逐渐深入地引导。比方说,孩子对恐龙发生兴趣了,就可以沿着这个兴趣,逐渐将兴趣延伸下去,通过这种兴趣的专向发展,实际上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也能获得提升。条条大路通罗马。重要的不是“大人认为孩子缺什么”,而是“孩子自己想要什么”。

说到具体的书,〈未来精编启蒙数学〉和〈 数学概念童话 〉,我不了解,没有发言权。

《快乐语文读本》是选文型的阅读读本,在同类读本中是非常好的。

《可怕的科学》可能适合更大一些的孩子,它的风格比较独特,常常是通过一些相当可怕的事件和联想,讨论科学知识,从而刺激孩子的记忆。它涉及的学科比较广泛,而且不太适合“大人读给孩子”,更适合孩子自己去阅读,所以我觉得达到相当的自由阅读能力的孩子去读,效果会更好些,不必太着急。7岁的孩子,我认为《神奇的校车》更合适一些。还有一套新蕾出版社引进的《小学生科学认知趣问妙答》也很不错。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可以动手实验的书。

怎样教育调皮的孩子

步骤/方法

1. 一、给调皮幼儿一份关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

就在于如何爱孩子。”“调皮孩子”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想通过自己独有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孩子”,老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表达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2. 二、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挖掘“调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调皮”孩子

虽然有不少不尽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较聪明等等,教师要尽量找出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著名美学家罗兰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的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班有个叫万霄雨的男孩,上课时经常不举手就突然提问题,打断老师的话,

3. 三、创造条件,让幼儿有事做和“发泄”的机会。教学间隙是教育的盲区,

很多时候,由于孩子没有事做,所以开始高声说话和乱跑,所以我要求他们每人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书包里,在学习之余,让他们有感兴趣的书可看,这样,他们手里有“事”干,就不会到处乱跑了。“调皮”幼儿往往精力过剩,我们应创造条件,允许幼儿把剰于精力“发泄”出来,如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他们玩活动强度较大的游戏等。

4. 四、让调皮幼儿有表现的机会,由于怕“调皮幼儿”闹事,所以很多活动

中,老师都会尽量减少他们参与的次数。这样,那些孩子施展才能的机会就减少了,让人觉得似乎除了调皮捣蛋之外,他们无所作为。其实许多“调皮幼儿”都是极其聪明的,有的还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5. 五、教育调皮幼儿要有语言艺术,也许有的老师每天都是在用同样的“台

词”批评孩子,“常常批评”没有效果也就理所当然了。有关研究表明,一直持续一种相同的刺激,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一种“不敏感”,到后来也就感觉不出那是一种刺激了。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老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我们不妨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一点新鲜的刺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 六、加强家园联系,统一教育策略,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

家园联系这一重要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儿童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现在的独

生子女在家中无人作伴,所以他们在家时就会倾其所有的玩具拨弄不停,借此“渲泄”。

7. 总之,调皮孩子是很有“个性”的,他们的这些个性恰恰体现了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征。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因此,在面对班里的“调皮”孩子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引导调皮孩子,使他们身上潜在的独特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着传奇色彩。

如何教育调皮的孩子 宜采取软手段

活泼的男孩子自尊心特别强,一定不能采取暴力,要来软手段,让他服你,这样以后你就好管了,根据他的兴趣进行正确的引导,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开始时,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动。面对孩子,父母此时能做的也许只是需要一点点特别的关注。当你冷静下来后,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总有一个方法会见效的!

选择玩具。比如大皮球,让孩子用力去踢,消除他们长时间的压抑心情。再有就是用音乐化解孩子的情绪,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即使再凶猛的野兽都会为音乐所软化。接触大自然。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去一些环境能吸引孩子兴趣的地方,用外界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大好的自然环境中放风筝、荡秋千或是踢踢足球,户外活动可以让小宝宝彻底地释放所有的精力。让调皮的孩子多多动手。比如和父母分享一些做菜的技巧,共同制作他最爱吃的巧克力饼干,当他发现将所有准备的食物混合,竟如同变魔术般地变成美味的饼干时,可是会大大地引起他的兴趣,借此舒解他的旺盛精力。带着你家的小朋友一同上市场,他会很兴奋地帮你推着购物车,帮父母算账,这对充满好奇心的儿童来说,会有令人惊喜的效果。这样既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又起到培养良好情绪的效果。

如何根据男孩子的这些特点对他们施以正确的教育呢?下面给家长们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爱护并支持、扶植孩子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

当孩子对周围事物发生兴趣并努力想探个究竟的时候,家长对于孩子的刨根问底,不仅不应表示厌烦,而且还应予以鼓励和回答。有些问题,家长一时回答不了,可以弄懂了再告诉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就是萌芽于幼时的好奇心。家长们一定要珍惜孩子这智慧的嫩芽。在回答孩子发问时,最好是不直接给他答案,而指点他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到答案,比如通过实验、找书本等,让孩子自己去求答案。幼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一起做实验、读书。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对书本的感情,对学习的兴趣,认识读书的意义和好处,那么,他上学读书时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

对于孩子拆毁玩具、用具的行为,不要滥加责罚,要具体分析。对于其探索精神予以肯定,但同时又要注意教育他爱惜物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有些孩子拆卸玩具、用具,是出于好奇,想弄清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有些孩子还别出心

裁把玩具改作他用,这是他创造力的萌芽,只要不是成心毁坏,不应横加指责,而应当给予正确指导。但也要注意,有些孩子拆毁用物,纯属破坏行为,如砸椅子摔碗等,对此,家长切不可姑息,须严厉批评制止。总之,对男孩子的“越轨”行为,一定要客观地分析其动机,着眼点在肯定、发扬其积极方面,在此前提下加以正确引导,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尊重他,他就会听你的话,用正确的手段去探索事物的。

第二,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男孩子好动,像踢球、玩打仗,这些都是有益身心的活动。但必须处理好学习和文体活动的关系。也有些男孩做事没耐心、好玩、坐不住,听课不留心,喜欢惹事,动不动就打架。所以就要培养孩子自我克制的能力。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让孩子玩棋类游戏,棋类游戏要求孩子冷静、有耐性、注意力集中。还有些活动如单腿站立、走平衡木等也是训练耐性的运动游戏,在进行这类游戏时,要先让孩子自己定一个目标(如数若干数才能停止),然后,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在培养自制力上,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理智的控制。培养责任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小就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使他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义务。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给孩子提出一定要求,每天要完成规定任务,不许打折扣。此外,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爱护小朋友等良好品质。制订作息制度,也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一种好方法,让孩子从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该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到了学习时间就专心一意地学习,该休息就休息,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只要家长正确引导、严格要求,孩子会养成自觉约束、要求自己的好习惯。

逆反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过程,要应付逆反的宝宝,父母需要一些策略。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1、来点小幽默,让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严肃。比如你想要宝宝进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如果你强行将他抱入澡盆,或者训斥他一番,让他去洗澡,那么事情肯定会变得很糟糕。这时,不妨给宝宝来点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谁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诉你的小屁股,让他坐进澡盆。”这样与平时不同的语言会带给宝宝一种新鲜感,因此他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2、让宝宝放松警惕。如果宝宝对什么事情都说不,不妨给他一些特别可笑的选择,一直引导他不停地说“不”,这时候,他就会放松警惕,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笑的问题上,于是,你就可以顺势找到机会把他拽到你要他去的地方,或者让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3、把任务变成有趣的游戏。宝宝都喜欢游戏,如果将任务变成游戏,相信他会比较乐于接受。比如,他总是不想去厕所,并因此总尿湿裤子,父母可以在估计他要上厕所的时候,将他扛起来:“现在我要扛着这把枪,让他到厕所发射子弹了。”这样的建议,会让宝宝很快就忘记他的不,乖乖地跟着你走。于是上厕所的任务就变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也就不会说不了。

4、让宝宝自觉自愿地接受任务。给宝宝准备一些图书,或者给他编一些有趣的故事,让他的任务变成他的一种期待。或者父母做出示范动作,但是根本就不要求他去做,他会因为好奇而产生模仿的欲望。

5、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反着说出要他完成的任务,这时候,他可能就会按照你实际的要求去做了。

6、有时候,宝宝没有明白父母的真正意图,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说不。因此,跟宝宝交代任务的时候要眼睛看着宝宝,十分严肃地将任务交给他,这样他会明白你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他就不会随随便便说不了。

7、和宝宝轮流来。因为父母也做同样的事,并且大家都有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做,这样他会觉得很有趣,一般都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8、冷落宝宝。如果宝宝不听从父母的建议,不要理睬他,撤销父母对他的注意,让他觉得很无趣,过一段时间他会明白这样不是吸引父母注意的好方式,于是他会尝试改变。

9、2岁左右的宝宝一般都喜欢自己来,因此,当宝宝说不的时候,父母可以想办法鼓励他利用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的能耐,他就会乐于自己来了。

10、如果家里有小弟弟小妹妹,鼓励宝宝当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样,他会尝试担当这个角色。当妈妈说:“你能演示给小弟弟看,自己怎么吃饭吗?”宝宝一定乐于为指导小弟弟自己吃饭做出示范。

11、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你要他做的事情,另一个就是他不喜欢做的事情,通常宝宝都会选择你要他做的那件事情。

至于精神不集中,大人应该注意培养宝宝的精神集中。比如宝宝正在玩什么,不要打扰,不要在宝宝非常认真的时候去引导他,不要打断宝宝,不要让宝宝顺着你的思路走,而是让他保持自己的“学习”。或者做一些培养集中力的游戏,比如让宝宝看几种物品,然后拿走一种或添上几种,让宝宝找不同等等。要注意,如果宝宝明显不感兴趣就不要继续。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会批评!

这是一个网友空间里的一篇文章,在昨天看到之后,就立即转到了我的空间里!这是很值得一读的好文章,特地向老师们、家长们推荐…… 批评为什么不管用

-----孩子犯了错,上帝都会原谅。家长之所以总不能原谅孩子,大概是因为离上帝太远了吧!

每个人都会犯错,可惜在现实中,只有孩子犯了错可能更容易招致批评。 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常犯错?不对!

因为孩子小不懂事情,容易犯错?不对!

因为我们父母的眼光总是跟随着孩子的身影。是啊!孩子所有的举止基本上都不能逃脱父母的掌握。一不留神在地上摔倒了,母亲就会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有声音响起:“你看看,怎么考的这么差。”倘若不小心丢了东西,就会有个声音说:“怎么搞的你,总是丢三落四的。”对于刚遭受了打击的孩子,还没有从难过、委屈、痛苦甚至耻辱的情绪中走出来,往往就紧跟着一阵暴风雨一样的批评,心中甚觉不快,可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也只能默默地默默地忍受,胆大的或许会顶几句嘴,但这更会招来痛骂,实在委屈了也许会抽泣一下。哦!这下可更不得了,父母又会嚷着“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而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您从早到晚总是不停地批评?为什么常常会对同样的问题进行批评?难道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毛病太多?

您有没有想过:您的批评为什么不管用?

有人感叹,做人难!做女人更难!我想您现在一定还想说,做母亲更难更累啊!

我每天都到传达室去取订阅的杂志和报纸。有个值班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孙女下学后也常来这里。有一天,我照例去取报纸,进去后看见那个小姑娘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而老太太正在教训她的小孙女:“唉!你是怎么搞的,写的字都这么难看!这个重写,那个也得重写!”边斥责边用手愤愤地拨拉小女孩的手,似乎对小女孩用橡皮擦的动作都嫌太慢。而那个小女孩紧紧地抿着嘴唇,眼里还默默地噙着泪,很不情愿地擦掉刚才写过的字。我好奇地上前看了看,原来是那种练习生字的作业,每个字要求写很多遍,而且是把生字写在米字格里,看得出来,这个小姑娘刚上学不久。有的字写的还不错,有的字写的就确实比较难看,不是在米字格里倾斜地挂着,要不干脆就把“腿”钻出去了。我心里暗想,写成这样也难怪,刚开始嘛!我和老太太比较熟,连她的这个小孙女的名字我都知道,叫莺歌。

于是我就说:“大娘,您别着急,我和莺歌说说。”老太太很高兴地说道:“对,你是搞教育的,你和她说说。”

我说:“莺歌啊,做作业呢?我看看!”

小姑娘似乎还在不愉快中,闷闷地应声说:“噢!”

我拿起她的作业本说道:“噢!是练习写生字啊,写的还真不错啊。” 小姑娘仿佛一下来了精神,便伸着头一起与我看她的本子。 我接着又问道:“对了,你给我指指看,哪个字你写得最好?”

小姑娘赶紧浏览了一下,快速地用稚嫩的手指按住其中的一个字。 我一看那个字的确还是不错的,接着又问道:“噢,那哪个字又最不好看呢?”

我拖长了声音问着,还未等把话全部说完,小姑娘快速地从我手中夺走作业本,把其中一个写的不好的字赶忙擦掉了。

我赞许地点点头讲:“莺歌,我想你一定可以写出一个比那个最好的字还好的字来!是吗?”

小姑娘用力地点了点头,在本上很快又写出了一个字,是那种很饱满、顶天立地的好字。

我轻轻拍着她的头说:“好极了!你慢慢做吧,奶奶的话你不要不开心啊!”没有三分钟,小姑娘的表现判若两人。

老太太惊讶地说道:“赵老师,这丫头怎么这么听您的话?”我对她讲:“骂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啊!鼓励比批评效果好得多啊。”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对于孩子来说亦是如此。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

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着急了打一顿也还是不管用,怎么做效果都不好!反正就是:说不听,骂没用!打一顿,管一阵!

现在又是家长思考的时候了。孩子犯错了,到底该如何管?如何教育孩子?错了就该批评吗?

1、无用的批评

让我们先看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的几种现象与特点。

(1)批评情绪化

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脸色发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好了,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而您可能不知道,当家长大费口舌的时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计的却是:“现在是骂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骂完了!”家长在呵斥孩子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问:“你听明白没有?”孩子马上反射说:“听明白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以后还犯不犯?”“不犯了!”这时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为了早点结束这场暴风雨。如果有摄像机的话,家长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现,真可以说是不堪目睹啊!

而孩子对您说的话往往不是能倒背下来,就是根本不知道你说过什么。只知道一点:我错了,所以你骂我!就连错误带来的愧疚、不安也随着批评的咆哮声烟消云散了。因为他们很明白一点,骂完了一般也就没事了!孩子惟一做的和感兴趣的事就是等待,等待这番责备的结束!最后的结果就是“口服心不服”,“你骂你的,我做我的”。

您能指望这种更多带着个人情绪化的宣泄,主观的批评有多大作用呢?其实,很多时候,沉默远比这样的批评更有效。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理解和接受正确的建议,并在行动中改正。作为对一次过失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非常理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点脾气难免,发点牢骚也能接受,发泄就有失分寸了。 试想,这样的一种情绪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如何使孩子信服,又如何能让孩子听从呢?

(2)批评泛滥化

有时候,我们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慷慨激昂,语速飞快,大脑活跃,思维跳跃,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就是个打了碗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丢钥匙、丢钱、丢面子(因为测验考砸了),还能扯到打架、看电视、玩游戏等。总之,只要能想起来的事就可以像电影镜头一样重放。真可谓,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直说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脑袋一低,心想:你爱说啥说啥吧!也不嫌口渴?哼!

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就好了,而绝不可责备这次过失,连带以前老账也一并算上。这种把“陈年老账”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家长感到厌烦、讨厌和憎恶,而且由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冲淡了当前主题,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视。令人失笑的是,往往有家长说着说着就停下来了,怎么了?原来是一下子忘了该说什么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说道:“哼,看看你,把我都气糊涂了!” 试想,这样令孩子怀恨又游离主题的批评怎么可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批评简单化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如果走着上学会迟到的话,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孩子按时到学校的,有车可以送,没车可以打车啊。

曾有个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说很简单,你不管他就完了,迟到了自然会有学校批评他。就是因为你有种种办法可以不让他迟到,是承担孩子赖床后果的挡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地沉着地赖床,你骂他何用?

像这类的情况有很多,就是家长只对现象做批评,而没有采取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

(4)批评急躁化

有许多时候是这样的,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家长却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不知者还不为过”呢!

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犯错更是正常的!但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呢?就是由于家长在学习活动中过早地干涉、过多地介入、频繁地干预、琐碎地品评、莫名地批评,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厌倦和逆反的心理。

2、什么时候批评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后,您只需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在指导的时候,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也尊重您的意见,耐心细致的讲解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绪让他不会被失败的阴影束缚。

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也许是孩子还不太熟悉正确的方法,也许教训不够深刻让他忽视。我们首先应该对他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要讲清楚,把事情说明白,再给他机会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话,才应该对他做适当的批评。

3、应该批评什么

在孩子开始或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由于认识不深,准备不足,行为表现不太合理,出了偏差和错误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

第一次错了可以理解,第二次错了可以谅解,再错就不能容忍了。在这个时候进行批评是合理的!我很喜欢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错误频频出现就是更多是由于态度的问题而产生的。所以批评是针对态度的,不是针对事情本身的;批评是针对重犯和再犯的,要给孩子第一次改错机会。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表现在首犯时就批评,这会让孩子感觉很委屈!

而当错误和问题再次出现后,比如不理想的成绩单拿回来后,家长不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是对成绩本身进行埋怨,为自己的不满向孩子发泄,而这种盲目的批评是很不利于孩子接受和改正的。

4、怎么进行批评

让我们举个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有个初中的男孩很爱玩电子游戏,经常逃课,为此很影响功课,家长非常着急,那么该怎么办呢?

(1)首犯要说理

这个孩子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自制力比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时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戏。当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应该耐心说明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当之处!而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约翰·洛克说的“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就是这个意思。

(2)重犯要约定

可是这个孩子又遇到能出去玩游戏的机会,而禁不住诱惑,又偷着跑出去玩游戏。家长就应该严厉告诉他这样做是不行的。鉴于他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就要和孩子约定一个方案,并要求孩子作保证,并表示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孩子要比大人更讲“义气”的。在这样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很难再犯,即使想玩,事先也会与家长打招呼的。

(3)再犯要惩罚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又犯错了。

但家长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沉默,并让他明白您已经知道发生的一切,并告诉他你保留采取惩罚的权利,但现在还不打算实施。或是根据约定,让孩子践诺,接受惩罚,并再次让他说出如果再犯,他该怎么办!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

通过以上的做法,孩子哪里好意思再犯错!当然,我曾和这个男孩谈了很多,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让他玩,所以我与他的父母也做了协商,就是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容许他玩游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情况也有过反复,但过了不久,孩子就不再旷课逃学了,就连规定时间内的游戏也玩的少了。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他以前去玩游戏不仅是因为高兴,而且还是想气气他家人!

在前言里我就谈过,孩子的错误更多是由于家长教化不当造成的。因为错误和失败,孩子已经受到了惩罚,已经感受到痛苦和不幸了,做家长的不找自己的原因,怎么还好意思向孩子发火?所以出了问题后,家长的反应和表现非常重要,如果更多的是主观愿望的责备,情绪失控、生气和打骂,那么是很失礼和无能的,是缺乏风度、缺乏理解、缺乏信任、缺乏教育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看不起。

所以所谓的批评还是以对话和交流为主,不过是更偏重于对错误的思想和行动的思索和检查,为了解决问题和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批评也是一场有约定和要求的对话。

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应该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有什么做得不足?所以我经常建议家长,能否和孩子先说一声“对不起”。有很多家长听取我的建议,后来告诉我说,当对孩子说了“对不起”后,在表达了对孩子的内疚后,批评教育的效果特别好,甚至母子抱头大哭,那一瞬间,所有的不快和隔阂都也被这泪水冲洗掉了。

只要家长说得在理,那时候孩子想不听您的话也难——

孩子太淘气怎么办,如何教育调皮孩子?

有一首儿童歌曲,是表扬好孩子的。记得其中有一句是“……从来不淘气”。“从来不淘气”的孩子是什么孩子呢?规规矩矩,文文静静,不乱说,不乱动。但这样的孩子还是孩子吗?这样的孩子可爱吗?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有出息吗?

从某种意义来说,童年与淘气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会说大人淘气。淘气只发生与孩提时代。如果孩子在童年时候一点也不淘气,那么这个人一辈子都不会有淘气的体验了。这难道不是遗憾的事吗?俗话说:“淘气的小子是好的,淘气的姑娘是巧的。”它是通过许多孩子成长发展的经历得出的结论。

淘气说明孩子有活动能量,有旺盛的精力,是健康的、活泼的。孩子一旦不淘气了,很可能就是不舒服了或生病了。淘气说明孩子情绪积极,心智活跃,心态宽松,心理上有安全感。孩子不淘气往往是情绪较低沉的时候。淘气说明孩子有探索周围世界的积极性。孩子许多淘气的行为都是处于好奇、想试探、想解疑。而一点都不淘气的孩子多半是呆板和冷漠的。淘气说明孩子天真、活泼。而这正是孩子的可爱之处,一点不淘气不是成小大人了吗?

从创造教育来看,淘气不仅是不坏的,而且是有意义的。爱迪生小时侯孵蛋一事传为佳话,说明爱迪生从小就好探索,好解疑。幸运的是,爱迪生有一位明知的母亲。她对爱迪生的种种淘气行为能给予充分的理解,而且积极地引导,使爱迪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爱迪生才成就了日后的伟业。

怎样善待孩子的淘气呢?

首先,要区分淘气与不良行为。淘气是孩子天真、幼稚、活泼的表现,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举动。淘气的行为中会有不恰当的行为,但这是幼稚所致。而不良行为却是品行问题,例如,攻击性行为,不诚实行为,破坏性行为,恶作剧等。对淘气大人要宽容和引导,但对不良行为却不能宽容,要进行制止和纠正。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就是大人误认为是孩子淘气而忽视的结果。例如,孩子骂人,有的家长听了一笑了之,觉得小孩子骂两句是淘气所致,不用管教。待到孩子满嘴脏话时想管已经来不及了。

其次,要积极引导。为什么对淘气不能听之任之呢?因为孩子缺乏对自我行为的把握能力,不能把自己的行为控制在适当的度上,所以有些淘气的行为因为缺乏调教而逐渐演变成了不良的行为。例如小孩出于淘气把东西弄坏了,开始可能是好奇,想看看里面是怎么回事,但如果家长任孩子一再地弄坏东西,孩子的行为就可能演变成破坏性行为,既有意识地进行破坏了。所以调教孩子的淘气行为也是很有必要的。

再有,孩子的淘气中蕴涵着教育契机,要抓住这个机会教导孩子。例如,孩子把东西望水盆里扔,这是孩子的探索行为,成人要理解孩子,并抓住机会引导他。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玩水游戏,做个沉浮小实验,同时告诉孩子,什么东西不怕水,什么东西怕水,怕水的东西不能放进水里的等。这样,孩子的探索兴趣得到了满足,又获得了有关的知识,发展了动手能力。

顽皮的孩子该怎样教育

大壮妈妈越来越害怕幼儿园放假了。因为5岁的儿子非常喜欢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大壮的社交能力强了,可是游戏结束,玩具满地都是,沙发巾、床单都抹上了黑灰,玻璃雕花的水杯少了……有一次名贵香水被倒在水里,香水瓶里又灌满了自来水。孩子们在楼房里又蹦又跳,楼下邻居都要上楼抗议。

怎么应付顽皮的小客人?本来一个孩子就孤单,总不能不让孩子交朋友吧?还是专家给了一些建议。

1.首先要有宽容、理解的心。

学龄前的小孩,由于认知能力发展的限制,往往把别人的家当作自己的家看待。他们的控制力比较差,只顾玩得高兴,为所欲为,加上孩子天性好奇,这捅捅那动动,把玩具摔了、拆了都不稀奇。此外,一群孩子在一起,相互模仿,彼此比赛,比单个孩子要淘气得多。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平时和小朋友能自由地玩的时间实在太少。一旦拥有机会,必然格外放肆。但是从考虑培养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出发,家长们千万不能因噎废食,不让孩子邀请小客人。

2.不要指桑骂槐。

有的父母不好意思直接说小客人,就“杀鸡给猴看”,责骂自己的孩子不乖。可是,学龄前的孩子通常听不出父母的弦外之音,自尊心大为受损,快乐荡然无存。而其他的小客人也根本意识不到是自己不乖。

3.不要当众责罚孩子。

孩子也有自尊心。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带头调皮,父母也不要当众责罚,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给孩子留点尊严。等小客人走了,再和孩子讲道理,该罚则罚。通常这么做,孩子反而更能听进去。

4.对事不对人。

不要指责孩子的品质不好,告诉孩子,“妈妈不喜欢你们把玩具乱扔,你们玩过了,一定要把玩具收拾好!”让孩子搞清楚,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才最有帮助。

5.及早树立规范。

孩子在幼儿园就规矩得多。家里虽然比幼儿园自由,家长也要和孩子们先讲好规矩,要明白每一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规矩。比如,家里有地毯,一进门就要换上干净的鞋子等等。住楼房,就不能乱蹦乱跳等等。这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教育,否则有一天他就是别人家里的顽皮客人。

6.和孩子商量,让孩子自己也提办法。

和孩子讨论一下,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看法。这样会提高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孩子感到受尊重,对自己提出的办法,孩子会积极帮助实施。

7.提前防范,并时刻注意安全。

家里有孩子,平时就要把一些危险、贵重物品,比如热水瓶、药瓶、水果刀、纪念品、首饰等等,都要收好,易碎物品也要收起来。煤气要关紧。该锁好的抽屉也要锁好。床底下、地板尽量擦干净。

专家指出,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不能把孩子们自己留在家里,哪怕是一小会儿,要对所有孩子的安全负责。

一般来讲,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如果你的孩子爱发脾气,你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说自己教子无方。每个孩子养成发脾气习惯的原因是不同的。有时候孩子发脾气仅仅是 因为过度疲劳或受了刺激。不管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必须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毫无意义,它不能帮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责任,让父母改变主意。

置之不理:这是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因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注意。你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还是少用为好。

不理睬发脾气的孩子,需要你能沉住气。

●转身离开。孩子发脾气时,你尽管去做你的事。

●适当地劝说。如果你还做不到置之不理,你可以对孩子反复讲几句简明扼要的话,说明什么事是不会被允许的,但不要做出任何举动。你的目的是帮他摆脱困境。

●不要议论他。孩子不再发脾气时,只要欢迎他能停下来就是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排除: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闹,你觉得除了让步没有别的选择了,你可以告诉他如果愿意哭就尽管哭好了,但你不喜欢他的哭声。

不要让哭闹左右你的决定:

●搞清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最可能发脾气。

●让孩子知道你说到做到,绝不让步。

尽量避免诱发孩子发脾气的场合和情况:找出诱发孩子发脾气的因素并避免它们是可能的。

●避免孩子发脾气。每个孩子动手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任务或玩具太复杂,孩子会因完不成而感到沮丧,你可以把任务安排得简单一些。

●必要时提供帮助。让孩子看你是怎么用另一种方法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有时候寥寥数语、关键性的提示,足以缓和孩子一触即发的紧张情绪。

●避免孩子过分疲劳和兴奋。这种时刻,孩子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尽量使孩子处于平静的状态。

你好!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父母的翻版啊。所以对于孩子,做大人的一定要以身作则!这里有篇文章,你好好看看,也许对你有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崽崽会大洞。

现今社会中,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各个家庭尤其是家长十分头痛的问题。怎样正确的和科学的教育孩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面对的一个重要甚至是最最重要的问题。面对桀骜不驯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来说,你说它复杂它确实是很复杂的,但你说它简单其实也是非常的简单。具体的讲,我认为它也就是一个根据孩子的共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孩子的各自不同的具体行为特点进行不同处理的一个理性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能不能做的完美(也就是孩子教育的好不好)基本上不取决于其行为对象(孩子)的优劣,而是主要取决于行为人(家长)自己的用心程度、所用方法及行为人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而且也是孩子一生中最最重要的老师,言传不如身教,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要记住: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甚至哪怕是只是说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是一个表情,都要想到孩子就在我们身边,孩子的眼睛时刻在看着我们。

2。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3。 尽量不要打骂孩子,尤其是孩子大了以后,要以理教人,和孩子平等交流。

4。要学会欣赏孩子,多鼓励孩子,把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放大,要知道孩子不会背着责备的包袱向前走,孩子是乘着鼓励的翅膀向前飞的。

5。孩子做错了事或是干了坏事就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当然这个代价不一定就是打骂,道个歉、承认个错误、写个检查或者受一下批评甚至当面说明一下及其他形式的“惩罚”等等都是“代价”),但要注意不能有一次例外。

6。一定要教育孩子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在这一点上家长自己的示范作用更重要),这是保证他长大了还会尊敬孝敬父母以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周围他人和谐相处融入社会的必须。

7。无论家庭经济条件有多么好,都要对孩子的零花钱加以控制,要教会他怎样计划用钱和节约用钱。

8。发现孩子的缺点一定不能放过,有一点儿就要叫他改一点儿,绝不能姑息或是以孩子还小为由听之任之(但有时不能太急,可先冷处理,稍微放一放过后再说,但一定要处理,绝对不能不了了之,要知道孩子的坏习惯就是在一次次的不了了之之中逐渐养成的)。

9。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绝对不能答应,无论孩子怎样软磨硬缠都不能答应。但要讲清不能答应的道理,而且讲的方法要策略一些并且要比较适合孩子的口味以及要选择好孩子能接受的讲道理方式。

10。对孩子的问题,最好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之中的方法进行。通过旁敲侧击,潜移默化对孩子施加影响的方式最好,因为这样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远比正式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11。要从孩子的实际能力、智力出发,不可超越他的智力水平强输硬灌,提出一些孩子即使通过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成绩方面。

12。不要怕做家务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一定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家务能极大地增强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更自觉的听家长的话。

13。在平时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的。不要用孩子

考了好成绩就奖励孩子多少钱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学习,这样会造成孩子形成“学习是为父母而不是为自己学的”被动学习的错误概念,反而会破坏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不要剥夺孩子玩儿的权利,只要不是严重的以做坏事为目的的玩儿,就放心的让孩子去玩儿。其实在玩儿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学到很多他在其他地方甚至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会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将来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

15。夫妻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一致,而且一定要高度的一致,绝不能一个管孩子,而另一个惯(宠)孩子,在有老人同住的情况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不能让孩子觉得有保护伞而有恃无恐。

以上这些都是很普通和很简单的事情,是我们日常每天都会遇到的,其实都不难做到,而只要真正做到了这15点,你一定能教育出来一个有个性、有能力、有责任心、有公德和对社会有用的好孩子。 对于8岁非常顽皮小孩如何教育家长不要打孩子,要注意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你的孩子。

现在你在外地,所以教育的责任就实际上全在孩子的妈妈肩上。孩子吃法慢、学习慢,家长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没有想过可以想一想。7岁的孩子自然有他活泼开朗的一面,这是天性,压抑不得。所以不要压抑它,如果有时间就让孩子尽情的去玩,在玩中来锻炼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比如,妈妈跟孩子玩游戏,比一比,看谁在单位时间内码积木码的又多又好。又比如,妈妈和孩子玩纸牌游戏,算24点,看看谁算得快等等。这些游戏实际上是间接的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就是说在玩中学习,家长要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来引导孩子学习。则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 同意上述monto朋友的分析,很有道理。

我觉得小孩不听话有很多原因。作为家长,你应该平信静气地思考一下,听话的孩子真的是你需要的吗?除在一些阶段,比如10多岁的青春期孩子有逆反心理以外,孩子的不听话多少都包含着自己想法表达的意味,只是方式可能不如大人含蓄。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在成年之后能够敢做敢为,能够有主见,不要在他(她)的孩童时期粗暴地拒绝他们。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的个性也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

我童年的时候是个特别优秀的,听话的孩子,家长的话我都奉为圣旨,学习也从来没有让父母操过心,从来没有和其他孩子打过架,从来没有各种社会不允许的坏习惯。当我成年的时候,父母反过来为我的各种事情担心,事业上担心我不能独当一面,生活上担心我不能持家,婚姻上担心我在家中受气。有时候你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我小时候要当个听话的孩子呢?我面对社会的勇气呢?都没有了,都随着父母的教导丢掉了。

不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小”人,当你拒绝他的时候,在他的角度上想想,也许你也会选择像他那样做。不要把自己的权威看的比孩子的未来重要,这会害了他。也许是一辈子。 我感觉做为家长最起码要有耐心,要有正确

的教育思想和信念.到具体的问题上再具体分析.小孩子天生顽皮,要针对他们的性格和爱好正确引导.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也没有完全适合你的方法! 耐心细心。 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1)自有主张,还有一定道理;该改正的是你;

2)枝节问题,由他去吧!

3)原则错误,坚决斧正——心慈手软是大忌。 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信念 普遍小孩子都是不听话,对待小孩只有慢教慢带。

这是孩子对外界无知,好奇的原因.关键要耐心教导. 孩子有自己的主张,他也是不轻易听别人的,包括父母。 他(她)说话时,你认真听了吗?你随便满足他(她)的大部分要求了吗?听话的孩子不是一定可取,有好习惯和主见的孩子才是最好的. 和孩子一起玩,让孩子喜欢你,讲光荣历史给孩子听。俺老妈就是这么干的,我最爱我老妈了。(我们不喜欢唠唠叨叨的家长哦!)让孩子把你当朋友!参考文献:我爱我妈!! 如果多少能听一点话,还是积极引导教育!

真是一点话都不听,只有打烂他(她)的屁股!

例如:你不让他(她)玩火,不听话!舍不得打PP,真出事哭都来不及! 有些问题,你给他(她)讲道理是由于年龄问题可能讲半天也讲不明白,真打一顿屁股,让他(她)产生对某些问题(例如:玩火)产生直接恐惧,达到最好的效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的能力越来越强,需要强制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少. 孩子长大也不会嫉恨父母的,毕竟是一片苦心.

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12-18岁出现不听话的问题.更多采取沟通的方式解决.

分析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父母的话是对的还是错的.家长一方的话有没有不对的,或专制的地方.如果问题出在孩子一方,而且问题较为严重,且率教不改的(例如:男孩学抽烟,女孩早恋),如果家长在不给他(她)屁股一点颜色!后果真的很严重.

将个故事,一个16岁的吸毒少年,就是因为13岁开始学抽烟,父母没有即使制止,学校发现进行处理,家长还给打掩护.后来被坏人利诱,走上不归路.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棍棒底下出孝子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全都要那么听话的话那么他好象就失去了自由好象全都由别人摆布一样于是他就觉得不耐烦而就会不听大人的话!这是家长对孩子管得太原了!这会对孩子有着副面的影响!不是孩子不想听话是因为家长的方法不对! 打 实在道理讲不通,打他。 和孩子交朋友。 要想使不听话的孩子变得“听话”,做父母的在细心分析孩子不听话 的原因之后,要采取相应的办法。

竞赛法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好胜心强的心理,与孩子开展“竞赛”,比比看谁做得快、做得好。比如,早晨起来,孩子往往不愿意刷牙。这时,可以跟孩子说,我们来刷牙比赛,看谁刷得好、刷得快,孩子往往欣然应

赛。当然在开始“竞赛”时,父母应有意让孩子获性,以树立起孩子继续做的信心。

故事法故事里的人物(动物)形象往往是孩子模仿或崇拜的“偶象”。因此,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为他们提供仿效的“偶像”,引导孩子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做懂道理的乖孩子。

游戏法可以将要求孩子做的事情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比如.孩子不肯识图形、辨颜色、数数字,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开展玩积木、拍皮球、画图画、跳绳等游戏,在游戏中教育孩子,引导他完成有关的学习任务。

选择法当有些事情必须做但孩子不肯做时,可以采用选择法。所谓选择是要孩于选择“先做”还是“后做”,是“立即做”还是“等会儿做”,而不是要孩子选择“做”还是“不做”:比如,头发长了,但孩子不肯理发,父母不必强行要求,可以用商量的口气说:“是你先理,还是我先理?”孩子往往回答“你先理。”等父母理好发后,孩子就不得不理了。

转移法孩子不听话,有时可以采用转移法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看见一件玩具,孩子闹着要买,大人觉得不该买,怎么办?这时,父母可采用“转移法”,即不与孩子谈这件玩具该不该买,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他要买玩具的想法。

知道了管教孩子的科学方法,并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孩子会“听话”起来的

我认为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和个性 不能抹杀了他的天性,同时你也应该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是靠打出来的,太乖的孩子看着挺好,时间长了就会看出来不爱争,没有自己的想法主张,所以不管是哪一个家长都下往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在社会上立足,不妨看看他为什么不听话,他的心理在想什么,他在抗议和反对什么,谁都是从孩子的时候过来的,想想看你小的时候都干过什么渴望什么,再看看你身边的孩子吧 孩子需要自己的创作与发展空间

不能太过于限制孩子

过于限制孩子

孩子的潜能就难以发挥出来

要有细心和耐心

记得对孩子要温和一点

孩子错的地方及时指出

但是不可以批评

你应该教他为什么这样是错误的

要他学着改正

同时他做对的时候

别忘了鼓励他

这样孩子的信心会挣加

会更有兴趣去研发新的事物 首先看他有何要求没有解决如果合理应当尽力满足要求并站在他的立场换代思考 慢慢讲道理呗。小孩子不懂事嘛,要懂事听话就不叫小孩了 上面的人们说的够多的啦!!我同意的说,自己也很有启发。 我正为这个事情发愁,现在我觉得随她去好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长大象我一样内向。

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是好好说吧!说服教育最好啊! 你要守信,多鼓励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干一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事。多带孩子出去见识见识,让孩子多与小伙伴接触,学习别人的优点,发现孩子的特长,有目标地发展。 你为什么要让孩子什么都听你的话呢?这个问题你应该先想清楚就好解决了。只因你是他(她)的妈妈(爸爸)。?

孩子从7、8岁就会有自己的“小世界观”产生,(他也有他的小人权吗)看事情的时候会出现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作法,孩子是很有创造力的,一个明智的家长应该给孩子多留空,您给他留的空间越大,将来他到社会上能发展的空间就越大。反之——

在真正做错事的时候,鼓励的效果远远大于批评。 那,我认为,沟通是关键。其实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心里似有非有的认为你们是不同的(背景,理解,心态等等,潜移默化之间造成了不该有的隔膜。突破这种界限,最好的方法就是沟通。

如何沟通:

首先是沟,以前有沟的要填平,没有沟的不要造成沟。

其次是通,第一是言语上的,但是我们知道,有的时候光嘴皮子上是不好使的。最关键的是思想上的交流,要学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着想,天长日久之后,孩子就会主动地与家长进行双向的交流。 孩子就一定需要听话吗?建议你听听孩子怎么说,他怎样认为的。在一些事情上,看看孩子们自己的想法,你和他探讨一些,说出你的观点,最后达成一直的结果,这样不好吗?让孩子锻炼了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增强了自立能力,他自己做的决定,他自己会自觉的认真的去做,也增强了自律能力。

听话的孩子让家长省心,但是有自己思想的孩子更有潜力,主要看家长的引导了。 引导+教育+耐心+本性+教育者的良好素养 孩子不听话是没有一个标准来评判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待任何事情他们会有很多的想法和观点,做家长的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来要求他们。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有权力和自由。 对孩子教育要耐心细致,要尊重孩子,父母要懂一点心理学,可以从一些故事中引导启发他们。 我估计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头.另外,我们也不能要求孩子什么都听你的.什么都去约束,会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孩子不能只靠管,只靠要求,命令.更要靠引导,他感兴趣的东西,他进步的方面都要肯定鼓励. 要重视引导的方法,以身作则!~~ 首先要看您是怎么理解“听话”这两个字的!如果只要是家长说的话就一定听的话,那么孩子“不听话”也是应该的!

其次我认为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中,也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第三是要告诉他为什么,孩子之所以会做错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懂事,也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成人是不同的,他们对是非对错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因为阅历有限,这些标准有时侯是不正确或是片面的。这时候需要的不仅是耐心,也要有理有据,让孩子能心服口服,在改正错误的同时也能重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的成长。

第四是要注意方法,孩子也有自尊心,自信心,在指出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能一味的责备,最好是能让他自己意识到错误,在错误中成长,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所见过的“坏孩子”多半是被打出来的!教育的方法是合理的引导而不是暴力的强迫。

最后是要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人们总是喜欢与朋友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这一点孩子与大人都是一样的,没人喜欢一天到晚被老板骂!所以不要做孩子的老板,也不要仅仅做他们的父母,尝试着去做他们的朋友! 不要仅仅让孩子听你的话,也听听孩子的话,一家人其实是在一起成长的! 听过这句话吗?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孩子之所以不听话,是因为他对你已产生了逆反心理,应该多和孩子沟通,知道他在想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孩子不听话有好多原因,一般的家长是管教试的教育,孩子们得不到现实的好处,所以就觉得大人是在欺负孩子;作为家长要有耐性,拿一些更切贴的事实说话,可能要好一些!!! 只要孩子不闹出格就不要管它,也别说她,太调皮的话就警告她,不听那可要动用一下武力让他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回收到什么惩罚。当让不能打坏孩子,但也不能让他觉得没事,打一次就得让他记着。不要受着老人打,哪回很难办而且会效果不好。最好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先教育不听则须动手软硬兼施后,关她自己在屋里让他反省。等他不闹了就行。 只要不出格,没有原则问题无所谓听不听话。 这个问题是比较笼统的,孩子不听话?是如何的不听话?是怎样的不听话?有些让人费解。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对任何事情及事务的看法和想法,这就导致着孩子不愿被家长的意愿所左右,这也是我们大人们所说的不听话了,如果孩子怕家长生气而听话了,这就会抹煞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孩子的创造力。如何让孩子能自觉自愿的听话呢?这也是每一个家长都头痛的问题。孩子小好动,贪玩,说好的事好忘,还有就是坐不住,这就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引导了,我是这样做的,买回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音带(必须是音带)及CD(不可用直观的VCD,DVD,就怕孩子看过后不会再看第2次),给孩子听(是学龄前的孩子),孩子的好奇和求知欲促使他(她)去认真的听,在听的同时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并能让孩子坐得住,也可以增强孩子的想象空间,孩子为了记住故事情节可能会反复去听。上学后的孩子在对学校的新鲜感消失后,会对繁重的学习及作业厌烦,这时我会带着孩子去郊游,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与他(她)一起讨论大自然的神奇和变化,让孩子去领略大自然,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可以说每一次的郊游都有不同的感觉和感受,让孩子从中受到锻炼和教育,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也就提高了。我不知道我这样说会不会跑题,我认为如果刻意的要孩子听话,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去从中认识,从中体会。现在我的孩子已是在读研究生了,我自认为我对孩子做的是比较成功的。 为什么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听话?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可以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

那么既然目的是这个

一味的去把孩子束缚成和你性格一样或者相符的人

对孩子来说很残酷!

反而应该多疏导,你去配合孩子来纠正他的错误,很多事情没有对错,那么就要尽量客观的去尊重孩子的心理,真正的为了孩子塑造健康的性格

很多家长都按照自己的人生观去塑造孩子的人生观

这样很不好的!

应该是互动,民主的来交流彼此的意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第一任朋友

一个朋友一样的老师孩子才接受,才喜欢。

反过来想想,孩子也希望你听他的话

那么你为什么不听话呢?

呵呵,所以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家长起到疏导作用,这点要明确 原因是什么?孩子喜欢玩,在他玩。家长正确处理,不能停止孩子玩的乐趣, 这样孩子不高兴,就不听话

七到八岁应该扩大孩子阅读知识面了,可以看一些有拼音注释的文学图书,科学、诗歌,名著等都是可以的

《小艾系列》、法国的小口袋文学、《一百条裙子》《傻狗温迪克》等等

其实8岁的孩子已经很有自己的意见了,建议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跟他一起挑一些书。但其实不一定要强调拼音了,8岁不读三年级都有二年级了吧,很多儿童类的书不用拼音都可以大致看懂了。

科普类的比如《神奇校车》系列,《可怕的科学》系列,DK视觉奇观系列,都很不错,这些书都很好买,一般书店和网上都能买到。但这些都是涉猎比较广的系列,建议最好是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看,这样系统性会更强,比如地球/地理系列的,可以看《神奇校车-地球内部探秘》,《DK视觉奇观-火山》,《DK视觉奇观-地球》,《穿越时空-火山惊魂》《穿越时空-地震之灾》《可怕的科学-发威的火山》《可怕的科学-愤怒的河流》等等。

文学类的就很多了,论坛上都有很多的介绍了。比如《埃米尔擒贼记》《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金银岛》《淘气包埃米尔》《大侦探小卡莱 《绿野仙踪》,还有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疯丫头玛迪根等等应该都很受孩子欢迎的。

孩子阅读什么最好不要带太多的限制,以引导为主,把一本书能吸引他的地方引出他的兴趣莱是最有效的。

百科全书,童话故事(能说明一定道理的),马小跳系列,成语故事,脑筋急转弯,感动故事,趣味故事,爱的教育,英雄人物,名人故事等

不管孩子愿意读什么书,我认为首先是尊重并鼓励孩子自己的选择,比如从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请她自己多做选择、多拿主意。比如上图书馆,虽然我自认为对童书还是很熟悉的,但女儿如果选中什么书,即使那书我自己再瞧不上,我也不会去阻拦。我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在充分享受了选择的权利后,才能真正学会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所谓的“错误”,但从错误中获得的教训甚至比成功的经验还有价值。

再拿读认知、科普类的书而言。我觉得最好的儿童科普读物,不是那种什么都告诉孩子的读物,而是能刺激、激发孩子观察、探索热情的书,好玩的书。在使用的过程中,最好是能与生活的经验相结合,比如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之后再到书本中去寻找某种解法。而当需要在书和实际的探索之间进行选择时,我觉得书是次要的选择。这种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

另外,还有一句被用得很烂的话,其实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话,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我们对孩子如何期待,最终把孩子引导投入其中的动力还是在兴趣二字。所以与其去为孩子设计“兴趣”和方向,还不如先努力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随着这个兴趣逐渐深入地引导。比方说,孩子对恐龙发生兴趣了,就可以沿着这个兴趣,逐渐将兴趣延伸下去,通过这种兴趣的专向发展,实际上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也能获得提升。条条大路通罗马。重要的不是“大人认为孩子缺什么”,而是“孩子自己想要什么”。

说到具体的书,〈未来精编启蒙数学〉和〈 数学概念童话 〉,我不了解,没有发言权。

《快乐语文读本》是选文型的阅读读本,在同类读本中是非常好的。

《可怕的科学》可能适合更大一些的孩子,它的风格比较独特,常常是通过一些相当可怕的事件和联想,讨论科学知识,从而刺激孩子的记忆。它涉及的学科比较广泛,而且不太适合“大人读给孩子”,更适合孩子自己去阅读,所以我觉得达到相当的自由阅读能力的孩子去读,效果会更好些,不必太着急。7岁的孩子,我认为《神奇的校车》更合适一些。还有一套新蕾出版社引进的《小学生科学认知趣问妙答》也很不错。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可以动手实验的书。


相关文章

  • 如何教育调皮好动的孩子
  • 幼儿园的老中医 ――如何教育调皮好动的孩子 滨城区梁才实验幼儿园 王芹芹 年龄5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其心理和行为特征决定了他们普遍贪玩.过于活泼.好动.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在众人面前喜欢自我炫耀,希望能借此引起大人们的注意.但现如今,随着 ...查看


  • 幼儿园教师随笔:和调皮的孩子做朋友
  • 一提到调皮的孩子,相信很多幼师都会疼痛.因为我曾经也有这么一段头痛的经历.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现在想把这句话改一下"听话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调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查看


  • 孩子太调皮该怎样应对
  • 家长课堂:孩子太调皮该怎样应对 其实,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爸爸妈妈大可以装作不知道,让孩子尝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犯错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说:"别闹了,妈妈生气了!"."你 ...查看


  • 如何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
  • 如何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 我们平时都说调皮捣蛋的学生真难管,是的我也这么认为.不过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再难管的学生也得管啊.教师是一项光荣的职务,它不光光是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我刚踏上教师的岗位才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 ...查看


  • 怎样对待调皮捣蛋的同学
  • 李丹走进胖叔叔茶座时,天已经黑了. 李丹是四(1)班的班长,她是故意等到天黑来和胖叔叔说悄悄话的. ●代表胖叔叔 ◆代表学生 ●什么事儿这么神秘呀?不就是几个小调皮吗? ◆(哭了起来)胖叔叔,他们专门欺侮我,故意和我作对! ●嗨,别哭别哭, ...查看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桃树下的小白兔
  • 目标 1.能感受散文中太阳"调皮"的表现. 2.体会散文的幽默.诙谐意味. 准备 1.挂图. 2.太阳头饰,红色圆形纸板若干(同幼儿脸大小),自制乌云图片一张(同脸大小). 3.故事磁带. 4.活动前带领幼儿感受太阳升起 ...查看


  • 调皮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
  • "调皮"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 [摘要]"调皮"幼儿是指在集体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等等.调皮是幼儿的天性,是任何一个孩子生理 ...查看


  • 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 摘 要: 调皮的学生虽然让教师们头疼,但在这些孩子身上却隐藏着很多闪光点,多注意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并进一步感化他们,鼓励他们,赏识他们,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他们. 关键词: 尊重 赞扬 闪光点 我儿子今年五岁,正在当地最有名的幼儿园上小班. ...查看


  • 三下乡个人总结
  • 这一次的三下乡的活动对于我个人而言还是蛮特殊的,16个人组成的团队,认识的不超过5个,所以对于个人而言还需要花额外的时间去熟悉这个团队,不过,几天相处下来发现,这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团队,起码在我这样一个不热衷于集体活动的人看来是的.大家都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