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 1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和差倍数问题(一)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分析:和差根本问题,和1127米,差2270米,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

解:铁路桥长=(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11270-2270)/2=4500米。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分析:先将一、二两个小组作为一个团体,这样就可以利用根本和差问题公式得出第一、二两个小组的人数和,然后对第一、二两个组再作一次和差根本问题谋略,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组的人数。

解: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180+20)/2=100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00-2)/2=49人。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分析: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总数稳固。甲筐原来比乙筐多19千克,厥后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对19千克举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于是,问题就变成最根本的和差问题:和19千克,差3千克。

解:(19+3)/2=11千克,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二)

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以是,被减数和减数与差的和就各自等于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的一半,即: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因此,减数与差的和= 120/2=60。这样便是根本的和倍问题了。小数=和/(倍数+1)

解:减数与差的和=120/2=60,差=60/(3+1)=15。

2、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

分析:两个数的商是4,即大数是小数的4倍,因此,这是一个根本的差倍问题。小数=差/(倍数-1) 。

解: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39/(4-1)=13。

3、姐姐做天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分析:姐姐做天然练习的时间是肯定的,比妹妹做算术和英语的时间分别差了48分和42分,阐明妹妹做英语比做算术多用了48-42=6分钟,仍然是一个和差问题。

解:妹妹做英语练习用时=(44+6)/2=25分钟。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和差倍数问题(三)

1、已知△,○,□是三个差别的数,并且△+△+△=○+○,○+○+○+○=□+□+□,△+○+○+□=60,那么△+○+□等于多少? 分析:由一、二可知,□是△的2倍,将它代换到三中,便是三个△加2个○等于60,而△+△+△=○+○,以是,△+△+△=○+○=60/2=30,△=10,○=15,□=20。

解:△+○+□=10+15+20=45。

2、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现差别的天然数。要是,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 分析:车÷马=2,车是马的2倍;炮÷车=4,炮是车的4倍,是马的8倍;炮-马=56,炮比马大56。差倍问题。

解:马=56/(8-1)=8,炮=56+8=64,车=8*2=16,车+马+炮=8+64+16=88。 3、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问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分析: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阐明圆珠笔比练习本贵1角4分+8角=9角4分,那么,3支圆珠笔就要比三本练习本贵94*3=282分=2元8角2分,这样,就相当于在10元中扣除2元8角2分加8角,恰好可以买11本练习本,以是,每本练习本的价格是

(1000-282-80)/11=58分=5角8分。

解:圆珠笔-练习本=14+80=94分,每本练习本的价格是

(1000-94*3-80)/11=58分=5角8分,圆珠笔的售价=58+94=152分=1元5角2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和差倍数问题(四)

1、甲、乙两位门生原筹划每天自学的时间雷同,若甲每天增长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淘汰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称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分析:甲每天增长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淘汰自学时间半小时,甲比乙多自学一个小时,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称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甲是乙的6倍,差倍问题。

解:乙每天淘汰半小时后的自学时间=1/(6-1)=1/5小时=12分钟,乙原筹划每天自学时间=30+12=42分钟,甲原筹划每天自学时间=12*6-30=42分钟。 2、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多少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第一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14时40分吃末了1小方块;小强

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末了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分析: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比小明多隔绝10分钟,小明14时40分吃末了1小方块,小强18时吃末了1小方块,小强比小明晚3小时20分,阐明在吃末了一块前面共有(3*60+20)/10=20个隔绝,即已经吃了20块。那么,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解:18时-14时40分=3小时20分=3*60+20=200分钟,已经吃的块数=200/(30-20)=20块,小明吃20块用时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开始吃第一块的时间为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速算与巧算

【试题】巧算与速算:41×49=( )

【详解】相乘的两个数都是两位数,且十位上的数字雷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恰好是10,这就可以运用“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法举行轻便谋略。

“头同尾合十”的巧算要领是:用十位上的数字乘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末了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

41×49,先用(4+1) ×4=20,将20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再用1×9=9,可以发明末位数字相乘的积是一位数,那就在9的前面补一个0,作为积的后两位数字。这样答案很简略的就求出了,即41×49=(4+1) ×4×100+1×9=2009。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植树问题

【试题】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56米,234米,186米,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6米,三个角的顶点上各植上1棵数,共植树

( )棵。

【详解】此题植树线路是关闭的,这类题的特点是: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以是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题中要求三角形三个顶点上要各栽一棵树,因此我们要根据三条边来思量。因为156÷6=26(段) ,186÷6=31(段) ,234÷6=39(段) ,以是每边恰好分成了整数段,这样,从周长来讲,应栽树的棵数与段数相称。即共植树:26+31+39=96(棵) 。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一)

【试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40公顷,照这样的速度,耕72公顷地必要几小时?

【详解】要求耕72公顷地必要几小时,我们就要先求出这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1)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40÷5=8(公顷)

(2)必要多幼年时?

72÷8=9(小时)

答:耕72公顷地必要9小时。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二)

【试题】纺织厂运来一堆煤,要是每天烧煤1500千克,6天可以烧完。要是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多烧几天?

【详解】要想求可以多烧几天,就要先知道这堆煤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而要求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还要知道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500×6=9000(千克)

(2)可以烧多少天?

9000÷1000=9(天)

(3)可以多烧多少天?

9-6=3(天) 。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三)

【试题】把7原形同的书摞起来,高42毫米。要是把28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多少毫米?(用差别的要领解答)

【详解】

要领1:

(1)每本书多少毫米?

42÷7=6(毫米)

(2)28本书高多少毫米?

6×28=168(毫米)

要领2:

(1)28本书是7本书的多少倍?

28÷7=4

(2)28本书高多少毫米?

42×4=168(毫米)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四)

【试题】两个车间装置电视机。第一车间每天装置35台,第二车间每天装置37台。照这样谋略,这两个车间15天一共可以装置电视机多少台?

【详解】

要领1:

(1)两个车间一天共装置多少台?

35+37=72(台)

72×15=1080(台)

要领2:

(1)第一车间15天装置多少台?

35×15=525(台)

(2)第二车间15天装置多少台?

37×15=555(台)

(3)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置多少台?

555+525=1080(台)

答:15天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置1080台。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五)

【试题】同学们到车站任务劳动,3个同学擦12块玻璃。差别的条件求问题,编成两道差别的两步谋略应用题) 。 增补1:“照这样谋略,9个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

【详解】

(1)每个同学可以擦几块玻璃?

12÷3=4(块) 增补(

4×9=36(块)

答:9个同学可以擦36块。

增补2:“照这样谋略,要擦40块玻璃,必要几个同学?”

【详解】

(1)每个同学可以擦几块玻璃?

12÷3=4(块)

(2)擦40块必要几个同学?

40÷4=10(个)

答:擦40块玻璃必要10个同学。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六)

【试题】小华每分拍球25次,小英每分比小华少拍5次。照这样谋略,小英5分拍多少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几分?

【分析】

(1)小英每分拍多少次?

25-5=20(次)

(2)小英5分拍多少次?

20×5=100(次)

(3)小华要几分拍100次?

100÷25=4(分)

答:小英5分拍100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4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七)

【试题】 刘老师搬一批书,每次搬15本,搬了12次,恰好搬

完这批书的一半。剩下的书每次搬20本,还要反复才气搬完?

【分析】

(1)12次搬了多少本?

15×12=180(本)

搬了的与没搬的恰好相称

(2)要反复才气把剩下的搬完?

180÷20=9(次)

答: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讲座16:数阵图(一)

答 案

练习16

5. 提示:中心数是重叠数,并且重叠4次。所以每条直线

上的三数之和等于

[(1+2+…+11) +重叠数×4]÷5

=(66+重叠数×4)÷5。

为使上式能整除,重叠数只能是1,6或11。显然,重叠

数越大,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越大。所以重叠数是11,每条

直线上的三数之和是22。填法见右图。

6. 解:所有的数都是重叠数,中心数重叠两次,其它数重

叠一次。所以三条边及两个圆周上的所有数之和为

(1+2+…+7)×2+中心数=56+中心数。

因为每条边及每个圆周上的三数之和都相等,所以这个和

应该是5的倍数,再由中心数在1至7之间,所以中心数是4。

每条边及每个圆周上的三数之和等于(56+4)÷5=12。

中心数确定后,其余的数一下还不好直接确定。我们可以

试着先从辐射型3-3图开始。中心数是4,每边其余两数之和

是12-4=8,两数之和是8的有1,7;2,6;3,5。于是得到

左下图的填法。

对于左上图,适当调整每条边上除中心数外的两个数的位

置,便得到本题的解(见右上图) 。 还要9次才气搬完。

第16讲 数阵图(一)

在神奇的数学王国中,有一类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它变化多端,引人入胜,奇妙无穷。它就是数阵字迷宫,它对喜欢探究数字规律的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以至有些人留连其中,用毕生的精力来研究

大数学家欧拉对它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阵呢?我们先观察下面两个图:

左上图中有3个大圆,每个圆周上都有四个数字,有意思的是,每个圆周上的四个数字之和都等于1意思了,1~9九个数字被排成三行三列,每行的三个数字之和与每列的三个数字之和,以及每条对角之和都等于15,不信你就算算。 上面两个图就是数阵图。准确地说,数阵图是将一些数按照一定要求排列而成的某种图形,有时简称样巧妙的数阵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还是先从几个简单的例子开始。

把1~5这五个数分别填在左下图中的方格中,使得横行三数之和与竖列三数之和都等于9。

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道题太容易了,七拼八凑就写出了右上图的答案,可是却搞不清其中的道理。下分析其中的道理,只有弄懂其中的道理,才可能解出复杂巧妙的数阵问题。

与解:中间方格中的数很特殊,横行的三个数有它,竖列的三个数也有它,我们把它叫做“重叠数”。的三个数之和加上竖列的三个数之和,只有重叠数被加了两次,即重叠了一次,其余各数均被加了一三个数之和与竖列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9,所以

(1+2+3+4+5)+重叠数=9+9,

重叠数=(9+9)-(1+2+3+4+5)=3。

重叠数求出来了,其余各数就好填了(见右上图) 。

把1~5这五个数填入下页左上图中的○里(已填入5) ,使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

与解:与例1不同之处是已知“重叠数”为5,而不知道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什么数。所 以,必须先求出这个“和”。根据例1的分析知,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相加,只有重叠数被加了两遍,了一遍,所以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

[(1+2+3+4+5)+5]÷2=10。

因此,两条直线上另两个数(非“重叠数”)的和等于10-5=5。在剩下的四个数1, 2, 3, 4中,只有1右上图的填法。

把1~5这五个数填入右图中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

与解:例1是知道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不知道重叠数;例2是知道重叠数,不知道两条直线上的是这两样什么都不知道。但由例1、例2的分析知道,

(1+2+3+4+5)+重叠数

=每条直线上三数之和×2,

所以,每条直线上三数之和等于(15+重叠数)÷2。

因为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是整数,所以重叠数只可能是1,3或5。

若“重叠数”=1,则两条直线上三数之和为

(15+1)÷2=8。

填法见左下图;

若“重叠数”=3,则两条直线上三数之和为

(15+3)÷2=9。

填法见下中图;

若“重叠数”=5,则两条直线上三数之和为

(15+5)÷2=10。

填法见右下图。

由以上几例看出,求出重叠数是解决数阵问题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学会掌握这种解题方法,我们再看将1~7这七个自然数填入左下图的七个○内,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0。

与解:与例1类似,知道每条边上的三数之和,但不知道重叠数。因为有3条边,所以中间的重叠数

得到

(1+2+…+7)+重叠数×2=10×3。

由此得出重叠数为

[10×3-(1+2+…+7)]÷2=1。

剩下的六个数中,两两之和等于9的有2,7;3,6;4,5。可得右上图的填法。

如果把例4中“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0”改为“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其他不变,那数可能等于几?怎样填?

将 10~20填入左下图的○内,其中15已填好,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

与例2类似,中间○内的15是重叠数,并且重叠了四次,所以每条边上的三个数字之和等于

[(10+11+…+20)+15×4]÷5=45。

剩下的十个数中,两两之和等于(45-15=)30的有10,20;11,19;12,18;13,17;14,16。于填法。

5都具有中心数是重叠数,并且每边的数字之和都相等的性质,这样的数阵图称为辐射型。例4的

每边有三个数,称为辐射型3—3图;例5有五条边每边有三个数,称为辐射型5—3图。 一般地,有m 条边,每边有n 个数的形如下图的图形称为辐射型m -n 图。

辐射型数阵图只有一个重叠数,重叠次数是“直线条数”-1,即m-1。对于辐射型数阵图,有

已知各数之和+重叠数×重叠次数

=直线上各数之和×直线条数。

由此得到:

已知每条直线上各数之和,则重叠数等于

直线上各数之和×直线条数-已知各数之和)÷重叠次数。

如例1、例4。

已知重叠数,则直线上各数之和等于(已知各数之和+重叠数×重叠次数)÷直线条数。如例2、例5。 重叠数与每条直线上的各数之和都不知道,则要从重叠数的可能取值分析讨论,如例3。

练习16

将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左下图中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2。

如果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等于10,那么又该如何填?

将1~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右上图中的○里(其中9已填好) ,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如果中心数是5,那么又该如何填?

将1~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右图的小方格里,使横行和竖列上五个数之和相等。(

至少找出两种本质

将3~9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左下图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等于20。

将1~11这十一个数分别填入右上图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并且尽可能大。

将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

里,使得每条直线上三个数之和与每个圆圈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

显示答案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和差倍数问题(一)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分析:和差根本问题,和1127米,差2270米,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

解:铁路桥长=(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11270-2270)/2=4500米。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分析:先将一、二两个小组作为一个团体,这样就可以利用根本和差问题公式得出第一、二两个小组的人数和,然后对第一、二两个组再作一次和差根本问题谋略,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组的人数。

解: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180+20)/2=100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00-2)/2=49人。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分析: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总数稳固。甲筐原来比乙筐多19千克,厥后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对19千克举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于是,问题就变成最根本的和差问题:和19千克,差3千克。

解:(19+3)/2=11千克,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二)

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以是,被减数和减数与差的和就各自等于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的一半,即: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因此,减数与差的和= 120/2=60。这样便是根本的和倍问题了。小数=和/(倍数+1)

解:减数与差的和=120/2=60,差=60/(3+1)=15。

2、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

分析:两个数的商是4,即大数是小数的4倍,因此,这是一个根本的差倍问题。小数=差/(倍数-1) 。

解: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39/(4-1)=13。

3、姐姐做天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分析:姐姐做天然练习的时间是肯定的,比妹妹做算术和英语的时间分别差了48分和42分,阐明妹妹做英语比做算术多用了48-42=6分钟,仍然是一个和差问题。

解:妹妹做英语练习用时=(44+6)/2=25分钟。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和差倍数问题(三)

1、已知△,○,□是三个差别的数,并且△+△+△=○+○,○+○+○+○=□+□+□,△+○+○+□=60,那么△+○+□等于多少? 分析:由一、二可知,□是△的2倍,将它代换到三中,便是三个△加2个○等于60,而△+△+△=○+○,以是,△+△+△=○+○=60/2=30,△=10,○=15,□=20。

解:△+○+□=10+15+20=45。

2、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现差别的天然数。要是,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 分析:车÷马=2,车是马的2倍;炮÷车=4,炮是车的4倍,是马的8倍;炮-马=56,炮比马大56。差倍问题。

解:马=56/(8-1)=8,炮=56+8=64,车=8*2=16,车+马+炮=8+64+16=88。 3、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问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分析: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阐明圆珠笔比练习本贵1角4分+8角=9角4分,那么,3支圆珠笔就要比三本练习本贵94*3=282分=2元8角2分,这样,就相当于在10元中扣除2元8角2分加8角,恰好可以买11本练习本,以是,每本练习本的价格是

(1000-282-80)/11=58分=5角8分。

解:圆珠笔-练习本=14+80=94分,每本练习本的价格是

(1000-94*3-80)/11=58分=5角8分,圆珠笔的售价=58+94=152分=1元5角2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和差倍数问题(四)

1、甲、乙两位门生原筹划每天自学的时间雷同,若甲每天增长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淘汰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称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分析:甲每天增长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淘汰自学时间半小时,甲比乙多自学一个小时,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称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甲是乙的6倍,差倍问题。

解:乙每天淘汰半小时后的自学时间=1/(6-1)=1/5小时=12分钟,乙原筹划每天自学时间=30+12=42分钟,甲原筹划每天自学时间=12*6-30=42分钟。 2、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多少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第一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14时40分吃末了1小方块;小强

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末了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分析: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比小明多隔绝10分钟,小明14时40分吃末了1小方块,小强18时吃末了1小方块,小强比小明晚3小时20分,阐明在吃末了一块前面共有(3*60+20)/10=20个隔绝,即已经吃了20块。那么,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解:18时-14时40分=3小时20分=3*60+20=200分钟,已经吃的块数=200/(30-20)=20块,小明吃20块用时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开始吃第一块的时间为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速算与巧算

【试题】巧算与速算:41×49=( )

【详解】相乘的两个数都是两位数,且十位上的数字雷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恰好是10,这就可以运用“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法举行轻便谋略。

“头同尾合十”的巧算要领是:用十位上的数字乘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末了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

41×49,先用(4+1) ×4=20,将20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再用1×9=9,可以发明末位数字相乘的积是一位数,那就在9的前面补一个0,作为积的后两位数字。这样答案很简略的就求出了,即41×49=(4+1) ×4×100+1×9=2009。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植树问题

【试题】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56米,234米,186米,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6米,三个角的顶点上各植上1棵数,共植树

( )棵。

【详解】此题植树线路是关闭的,这类题的特点是: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以是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题中要求三角形三个顶点上要各栽一棵树,因此我们要根据三条边来思量。因为156÷6=26(段) ,186÷6=31(段) ,234÷6=39(段) ,以是每边恰好分成了整数段,这样,从周长来讲,应栽树的棵数与段数相称。即共植树:26+31+39=96(棵) 。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一)

【试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40公顷,照这样的速度,耕72公顷地必要几小时?

【详解】要求耕72公顷地必要几小时,我们就要先求出这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1)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40÷5=8(公顷)

(2)必要多幼年时?

72÷8=9(小时)

答:耕72公顷地必要9小时。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二)

【试题】纺织厂运来一堆煤,要是每天烧煤1500千克,6天可以烧完。要是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多烧几天?

【详解】要想求可以多烧几天,就要先知道这堆煤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而要求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还要知道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500×6=9000(千克)

(2)可以烧多少天?

9000÷1000=9(天)

(3)可以多烧多少天?

9-6=3(天) 。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三)

【试题】把7原形同的书摞起来,高42毫米。要是把28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多少毫米?(用差别的要领解答)

【详解】

要领1:

(1)每本书多少毫米?

42÷7=6(毫米)

(2)28本书高多少毫米?

6×28=168(毫米)

要领2:

(1)28本书是7本书的多少倍?

28÷7=4

(2)28本书高多少毫米?

42×4=168(毫米)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四)

【试题】两个车间装置电视机。第一车间每天装置35台,第二车间每天装置37台。照这样谋略,这两个车间15天一共可以装置电视机多少台?

【详解】

要领1:

(1)两个车间一天共装置多少台?

35+37=72(台)

72×15=1080(台)

要领2:

(1)第一车间15天装置多少台?

35×15=525(台)

(2)第二车间15天装置多少台?

37×15=555(台)

(3)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置多少台?

555+525=1080(台)

答:15天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置1080台。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五)

【试题】同学们到车站任务劳动,3个同学擦12块玻璃。差别的条件求问题,编成两道差别的两步谋略应用题) 。 增补1:“照这样谋略,9个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

【详解】

(1)每个同学可以擦几块玻璃?

12÷3=4(块) 增补(

4×9=36(块)

答:9个同学可以擦36块。

增补2:“照这样谋略,要擦40块玻璃,必要几个同学?”

【详解】

(1)每个同学可以擦几块玻璃?

12÷3=4(块)

(2)擦40块必要几个同学?

40÷4=10(个)

答:擦40块玻璃必要10个同学。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六)

【试题】小华每分拍球25次,小英每分比小华少拍5次。照这样谋略,小英5分拍多少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几分?

【分析】

(1)小英每分拍多少次?

25-5=20(次)

(2)小英5分拍多少次?

20×5=100(次)

(3)小华要几分拍100次?

100÷25=4(分)

答:小英5分拍100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4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应用题解题本领(七)

【试题】 刘老师搬一批书,每次搬15本,搬了12次,恰好搬

完这批书的一半。剩下的书每次搬20本,还要反复才气搬完?

【分析】

(1)12次搬了多少本?

15×12=180(本)

搬了的与没搬的恰好相称

(2)要反复才气把剩下的搬完?

180÷20=9(次)

答: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讲座16:数阵图(一)

答 案

练习16

5. 提示:中心数是重叠数,并且重叠4次。所以每条直线

上的三数之和等于

[(1+2+…+11) +重叠数×4]÷5

=(66+重叠数×4)÷5。

为使上式能整除,重叠数只能是1,6或11。显然,重叠

数越大,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越大。所以重叠数是11,每条

直线上的三数之和是22。填法见右图。

6. 解:所有的数都是重叠数,中心数重叠两次,其它数重

叠一次。所以三条边及两个圆周上的所有数之和为

(1+2+…+7)×2+中心数=56+中心数。

因为每条边及每个圆周上的三数之和都相等,所以这个和

应该是5的倍数,再由中心数在1至7之间,所以中心数是4。

每条边及每个圆周上的三数之和等于(56+4)÷5=12。

中心数确定后,其余的数一下还不好直接确定。我们可以

试着先从辐射型3-3图开始。中心数是4,每边其余两数之和

是12-4=8,两数之和是8的有1,7;2,6;3,5。于是得到

左下图的填法。

对于左上图,适当调整每条边上除中心数外的两个数的位

置,便得到本题的解(见右上图) 。 还要9次才气搬完。

第16讲 数阵图(一)

在神奇的数学王国中,有一类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它变化多端,引人入胜,奇妙无穷。它就是数阵字迷宫,它对喜欢探究数字规律的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以至有些人留连其中,用毕生的精力来研究

大数学家欧拉对它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阵呢?我们先观察下面两个图:

左上图中有3个大圆,每个圆周上都有四个数字,有意思的是,每个圆周上的四个数字之和都等于1意思了,1~9九个数字被排成三行三列,每行的三个数字之和与每列的三个数字之和,以及每条对角之和都等于15,不信你就算算。 上面两个图就是数阵图。准确地说,数阵图是将一些数按照一定要求排列而成的某种图形,有时简称样巧妙的数阵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还是先从几个简单的例子开始。

把1~5这五个数分别填在左下图中的方格中,使得横行三数之和与竖列三数之和都等于9。

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道题太容易了,七拼八凑就写出了右上图的答案,可是却搞不清其中的道理。下分析其中的道理,只有弄懂其中的道理,才可能解出复杂巧妙的数阵问题。

与解:中间方格中的数很特殊,横行的三个数有它,竖列的三个数也有它,我们把它叫做“重叠数”。的三个数之和加上竖列的三个数之和,只有重叠数被加了两次,即重叠了一次,其余各数均被加了一三个数之和与竖列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9,所以

(1+2+3+4+5)+重叠数=9+9,

重叠数=(9+9)-(1+2+3+4+5)=3。

重叠数求出来了,其余各数就好填了(见右上图) 。

把1~5这五个数填入下页左上图中的○里(已填入5) ,使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

与解:与例1不同之处是已知“重叠数”为5,而不知道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什么数。所 以,必须先求出这个“和”。根据例1的分析知,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相加,只有重叠数被加了两遍,了一遍,所以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

[(1+2+3+4+5)+5]÷2=10。

因此,两条直线上另两个数(非“重叠数”)的和等于10-5=5。在剩下的四个数1, 2, 3, 4中,只有1右上图的填法。

把1~5这五个数填入右图中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

与解:例1是知道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不知道重叠数;例2是知道重叠数,不知道两条直线上的是这两样什么都不知道。但由例1、例2的分析知道,

(1+2+3+4+5)+重叠数

=每条直线上三数之和×2,

所以,每条直线上三数之和等于(15+重叠数)÷2。

因为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是整数,所以重叠数只可能是1,3或5。

若“重叠数”=1,则两条直线上三数之和为

(15+1)÷2=8。

填法见左下图;

若“重叠数”=3,则两条直线上三数之和为

(15+3)÷2=9。

填法见下中图;

若“重叠数”=5,则两条直线上三数之和为

(15+5)÷2=10。

填法见右下图。

由以上几例看出,求出重叠数是解决数阵问题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学会掌握这种解题方法,我们再看将1~7这七个自然数填入左下图的七个○内,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0。

与解:与例1类似,知道每条边上的三数之和,但不知道重叠数。因为有3条边,所以中间的重叠数

得到

(1+2+…+7)+重叠数×2=10×3。

由此得出重叠数为

[10×3-(1+2+…+7)]÷2=1。

剩下的六个数中,两两之和等于9的有2,7;3,6;4,5。可得右上图的填法。

如果把例4中“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0”改为“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其他不变,那数可能等于几?怎样填?

将 10~20填入左下图的○内,其中15已填好,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

与例2类似,中间○内的15是重叠数,并且重叠了四次,所以每条边上的三个数字之和等于

[(10+11+…+20)+15×4]÷5=45。

剩下的十个数中,两两之和等于(45-15=)30的有10,20;11,19;12,18;13,17;14,16。于填法。

5都具有中心数是重叠数,并且每边的数字之和都相等的性质,这样的数阵图称为辐射型。例4的

每边有三个数,称为辐射型3—3图;例5有五条边每边有三个数,称为辐射型5—3图。 一般地,有m 条边,每边有n 个数的形如下图的图形称为辐射型m -n 图。

辐射型数阵图只有一个重叠数,重叠次数是“直线条数”-1,即m-1。对于辐射型数阵图,有

已知各数之和+重叠数×重叠次数

=直线上各数之和×直线条数。

由此得到:

已知每条直线上各数之和,则重叠数等于

直线上各数之和×直线条数-已知各数之和)÷重叠次数。

如例1、例4。

已知重叠数,则直线上各数之和等于(已知各数之和+重叠数×重叠次数)÷直线条数。如例2、例5。 重叠数与每条直线上的各数之和都不知道,则要从重叠数的可能取值分析讨论,如例3。

练习16

将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左下图中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2。

如果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等于10,那么又该如何填?

将1~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右上图中的○里(其中9已填好) ,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如果中心数是5,那么又该如何填?

将1~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右图的小方格里,使横行和竖列上五个数之和相等。(

至少找出两种本质

将3~9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左下图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等于20。

将1~11这十一个数分别填入右上图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并且尽可能大。

将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

里,使得每条直线上三个数之和与每个圆圈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

显示答案


相关文章

  • 奥数题库|小学三年级奥数练习题集锦
  • 速算与巧算 巧算速算一般都是通过凑整法或者其他方法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明了,从而提...[巧算] [凑整法] ·三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速算与巧算 ·三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速算与巧算 上楼梯问题 爬楼梯问题的解题规律是:所走的台阶数=每层楼梯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 全国站 首页 小升初 杯赛竞赛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教学资源 小学试题 趣味乐园 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 小学英语 小学作文 家庭教育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展开 全国站 小升初 资讯 政策 择校 备考 经验 面试 简 ...查看


  • 小学六年级奥数学习方法分类
  • 六年级的奥数学习主要分为几种一下三种情况: 1.奥数学的很扎实 这样的学生奥数起步比较早而且一般对奥数有很大的兴趣,自己会主动地去学习奥数,主动的作题.但是我们要取得更好的成绩,那就需要我们更好的学习. 首先,看看自己那一部分的题目练习的不 ...查看


  •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方法
  • 12 婴儿的思维往往要借助于动作和实物来进行,称之为动作思维.幼儿时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往往要借助于实物和形象来进行,称之为具体形象思维.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逐步能够凭借概念.符号等抽象物进行思维,称之为抽象逻辑思维. 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是 ...查看


  •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三)
  • [试题]把7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42毫米.如果把28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多少毫米?(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详解] 方法1: (1)每本书多少毫米? 42÷7=6(毫米) (2)28本书高多少毫米? 6×28=168(毫米) 方法2: (1) ...查看


  •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10首
  • 奥数网首页| 小升初| 招生|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奥数竞赛| 课件教案| 趣味乐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超常教育| 进入初一 奥数 > 趣味乐园 > 诗歌鉴赏 > 正文 描写 ...查看


  • [四年级]奥数 速算与巧算 (1-17)
  • 奥数 > 奥数题库 > 奥数练习题 > 四年级奥数 > 速算与巧算 奥数练习题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速算与巧算定义新运算等差数列及其应用倒推法的妙用行程问题几何中的计数问题图形的剪拼格点与面积填横式数学竞 ...查看


  • 三年级奥数题库
  • 博亚三年级数学暑假拓展训练(1) 1.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数. (1)3,6,9,12,( ),18,21 (2)28,26,24,22,( ),18,16 (3)60,63,68,75,( ),( ) (4)1 ...查看


  •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
  •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库: 和差倍数问题(一)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1分析:和差根本问题,和1127米,差2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