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与热量的区别[来源:网络]

地理:光照与热量的区别

在教学中经常提光照、热量是气候的重要要素。对于光照,学生往往误解成热量,认为光和热是相同的,太阳光照多的地方就热,光照少的地方就冷。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光照和热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一、光照(也称为太阳辐射能,或光能)它的计算方法是日照时数,即白天有太阳辐射的时候,所以光照的多少取决于日照时数及其强度的多少。影响日照时数和强度的因素主要有两点:

1、日照时数与昼夜长短有关

以北半球夏半年为例,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日照时数就越多。

2、日照强度与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

降水越少的地区,削弱越少,光照越强;

海拔越高的地区空气越稀薄,削弱越少,光照越强;

纬度越低的地区,太阳高度角越大,通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削弱越少,光照越强; 综上所述,光照主要与降水的多少、海拔、纬度和昼夜长短相关

二、热量,它的计算方法是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去晚上丧失的能量。我们用积温(气温的累积)来衡量热量的多少,而影响积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白天温度的高低与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

白天,削弱越少,地面获得的光照越多,特别是纬度越低的地区,太阳高度角越大,照射的面积越小,单位面积的光能就越强,地面温度升得越高。传给大气的地面辐射就越多,气温就越高。这一点与影响光照的第二点相似,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等。

2、晚上温度的高低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

晚上,地面是丧失热量。云越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还给地面的也越多,热量越丰富。 典型例题:为何青藏高原光照丰富但热量不足: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降水少,纬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成为中国光能最丰富的地区;但还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很弱,晚上丧失大量的热量,晚上温度低,一天总体热量就少。就像一个人白天上班赚了100元,但晚上消费了99元,最后只剩1元一样。

当地的民族服装藏袍,为什么藏袍只穿一只袖子?

这种习俗与当地的高原气候有密切关系。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多变的天气。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热。牧民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热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系在腰间。一到傍晚,天气又变冷,两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西藏牧民有时离家远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宽大的衣服来盖体暖身。可见,藏袍一衣多用,也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日用服饰。

地理:光照与热量的区别

在教学中经常提光照、热量是气候的重要要素。对于光照,学生往往误解成热量,认为光和热是相同的,太阳光照多的地方就热,光照少的地方就冷。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光照和热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一、光照(也称为太阳辐射能,或光能)它的计算方法是日照时数,即白天有太阳辐射的时候,所以光照的多少取决于日照时数及其强度的多少。影响日照时数和强度的因素主要有两点:

1、日照时数与昼夜长短有关

以北半球夏半年为例,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日照时数就越多。

2、日照强度与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

降水越少的地区,削弱越少,光照越强;

海拔越高的地区空气越稀薄,削弱越少,光照越强;

纬度越低的地区,太阳高度角越大,通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削弱越少,光照越强; 综上所述,光照主要与降水的多少、海拔、纬度和昼夜长短相关

二、热量,它的计算方法是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去晚上丧失的能量。我们用积温(气温的累积)来衡量热量的多少,而影响积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白天温度的高低与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

白天,削弱越少,地面获得的光照越多,特别是纬度越低的地区,太阳高度角越大,照射的面积越小,单位面积的光能就越强,地面温度升得越高。传给大气的地面辐射就越多,气温就越高。这一点与影响光照的第二点相似,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等。

2、晚上温度的高低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

晚上,地面是丧失热量。云越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还给地面的也越多,热量越丰富。 典型例题:为何青藏高原光照丰富但热量不足: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降水少,纬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成为中国光能最丰富的地区;但还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很弱,晚上丧失大量的热量,晚上温度低,一天总体热量就少。就像一个人白天上班赚了100元,但晚上消费了99元,最后只剩1元一样。

当地的民族服装藏袍,为什么藏袍只穿一只袖子?

这种习俗与当地的高原气候有密切关系。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多变的天气。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热。牧民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热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系在腰间。一到傍晚,天气又变冷,两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西藏牧民有时离家远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宽大的衣服来盖体暖身。可见,藏袍一衣多用,也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日用服饰。


相关文章

  • 中国农业气象学
  • 辐射 辐射,任何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这种向外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辐射强度,太阳辐射被物体吸收以后, 部分转变为热能而产生热效应.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太阳高度角, ...查看


  •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最新整理)
  •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归纳 毓英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 2012.11 ☆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 评价(积极.消极):区位(自然.人文):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效益 ...查看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复习目标: 1.掌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理解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认识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2.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的关 ...查看


  • 高二地理太阳辐射与光照,气温与热量
  • <太阳辐射.光照.气温.热量>专题复习 一. 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的能量 2----------纬度 昼长------------------纬度 -----天气.海拔.尘埃 3.空间分布:一般随纬度增 ...查看


  • 气候条件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以及农作物分类
  • 作物是由于长期适应原产地自然环境的结果,在栽培过程中对温度.光能.水分等条件有一定要求,由此而制约着作物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分布. 从温度条件看,全世界 4种不同的温度地带都各有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种类.①寒温带.有春小麦.春大麦.春燕麦.黑麦.粟 ...查看


  • 设施园艺学 考点整理
  • 在不适宜园艺作物(菜.花.果)生长发育的寒冷或炎热季节,利用保温.防寒或降温.防雨设施设备,人为地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不受或少受自然季节的影响而进行的园艺作物生产. 利用保护设施进行防寒保温,提早定植,以获得早熟的产品. 在寒冷的冬季利用 ...查看


  • 高三地理试题 农业的区位因素
  • 高三地理试题 农业的区位因素 2016年10.28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 完成第 1~2题. 1. 每年情人节(2月14日), 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 伦比亚.与美国相比, 在此期间, 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 ...查看


  • 关于水仙花期的调查报告
  • 关于水仙花期的调查报告 组长:范馨 组员:李罗兰.王思卉 指导老师:王璐 前言 "凌波仙子"--水仙,凭借着她优雅的姿态造型,沁人心脾的芬芳以及随和的生活习性,如今已成为大多数家庭.公共场所增添节日氛围,美化室内环境的主 ...查看


  • ☆地理位置分析
  •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2.经纬度位置: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5.经济和军事位置: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