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意识与环境道德

作者:金其镛金朝阳

江汉大学学报 2000年01期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环境科学家预言:人类将走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在此之际,研究人类社会以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为核心的环境思想和文化观是卓有意义的。这不仅可以加快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和人类环境道德的形成,而且对于创建人类环境思想与文化体系——包括科学与技术、道德与法律、经济与生产、思想与伦理、民俗与习惯、文学与艺术、政治与哲学等,摒弃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思想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环境意识的基本内涵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世界的摄影、模写、摹本,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注: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82页。)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世界整体的感觉、思维、认知等各种心理总和的反映,且这种反映是能动的。环境意识也是如此,从根本上讲,应包括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和对环境保护的自觉程度。其基本内涵可以从哲学、科技知识、思想、伦理、心理等几方面予以说明。

  1.环境的哲学内涵 环境意识的哲学内涵是涉及到如何看待世界,对待自然的问题。从原始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确认“只有一个地球”和“地球资源有限”。这是人类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种认识包括三个观点:其一,正确地认识了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人类生存受自然的制约。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必须遵循其运动规律,运用其规律为人类服务。人类固然不是自然的奴隶,但也绝不是自然的主宰;其二,正确地认识了自然固有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各组成部分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且表现出了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自然界各部分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存在着固有的平衡关系,这种关系遵循着“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和“自我调节规律”等,这就是自然界固有规律性;其三,正确地认识了环境的价值。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对人类生存、繁衍、发展都有直接和间接作用。过去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意开采、无偿使用,没有价值观念。现在人类在痛苦的反思后,认识到环境和资源是“有价”的。

  2.环境意识的科技知识内涵 传统的科学知识对人类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带来了永不泯灭的辉煌,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幸的后果——人类环境的恶化。面对严峻的现实,人类在深层的思考中悟出,传统的自然科学体系是建立在“以培根经验主义的自然观,笛卡儿崇尚分解的科学方法和牛顿力学的机械世界图景的基础上”(注:陈敏豪:《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文化》上海交通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使得自然科学体系中“还原主义在科技领域内盛行,学科划分越来越细,门类越来越多,形成了学科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行为都是分割世界的局面,背离了自然的固有整体性。”(注:金其镛:《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与环境思想文化体系的创建》,《江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 2期。)科学知识的整体性,这是环境意识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内涵。近年来人们提出“全球大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这是人类环境整体意识的反映。

  3.环境意识的思想内涵 这里的“思想”是指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当今世界存在的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等,迫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十大转变”(注:《中国环境报》,“提高环境意识实行十大转变”1990年12月5日出版。)。 这十大转变是:人口增长要向节制稳定型方向转变;世界发展战略要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基本生活需求;经济发展要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转变;资源利用要向综合利用、永续利用的模式转变;环境与资源要计量,且要向价值观念转变。此外,还有科学理论、生产技术、预防治理和群众参与意识等均要向保护我们的“家园”转变。如臭氧层破坏,地球平均温度趋向升高,世界森林锐减,酸雨地区扩大等,为解决世界环境问题,人们在观念和行为上增加了紧迫感和使命感。

  4.环境意识的伦理内涵 环境问题表现为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必须调节人的行为,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建立环境伦理规范和环境道德观念,这就是环境意识在伦理方面的内涵。树立以保护环境为荣,损害环境为耻的新道德观,这是环境伦理方面的核心问题。人与人、人与自然均要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人要给自然界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保护野生动植物,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这种伦理观必须逐步树立。

  5.环境意识的心理内涵 我们把人们对环境感性认识归结为心理内涵的内容。他包括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如“城市沙漠”使人们感到周围空间的乏味、单调,而产生压抑感。又如刺耳噪声使人的心情烦燥乏力等。由于环境问题的演变,环境知识的普及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环境心理感受也在深化,其环境心理的内涵也在扩大。

  环境意识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为了叙述方便,才作如此划分。事实上,五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并构成了环境意识这一概念的整体内容。在内容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哲学内涵和科技内涵是环境意识这个概念的基础,伦理内涵和思想内涵是以哲学和科技内涵为指导的,共同构成了心理内涵的依据和核心,影响着人的动机和行为。

  二、环境道德的行为规范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科技生产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和生态工程,生活、食品方面开展绿色革命,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生态文化和绿色文明正在兴起,人类的环境道德观念也开始形成,环境道德规范也开始建立。环境道德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究竟什么是环境道德呢?一般来说,就是人们的行为在没有任何外界的压力和影响下,自觉自愿地符合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规范,且通过社会舆论和信念来调节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意念。具体地说,环境道德包括道德观、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1.环境道德观念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是由于人类的失误所造成的。这种失误有时是无知的,有时是有意的,但都是不道德的。因此,以“保护环境为荣,损害环境为耻”则是人类道德的新观念。我们中国人公开宣称:“不能享祖宗的福,断子孙的路”,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已成为中国人环境道德观的重要组成内容。

  2.环境道德原则 伦理学告知我们,道德是有标准的,不同的社会有其不同的道德标准。环境道德的标准是什么呢?《环境伦理学》一书这样写道:“人只要存在着,就要杀死其他生物和利用资源,但这里有一个限度。”(注:黄其才等译:《环境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这是环境道德唯一的最正确的标准。其内容包括:(1 )人对生物的行为以维护物种的存在为标准,决不能对生物斩尽杀绝。人对环境影响的限度就是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人对生存环境的行为以不破坏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为标准。自我调节能力包括自然净化能力、森林和土地的恢复能力、物种的自然生长能力及繁殖能力等。

  为了维护上述标准,人们必须在环境问题上要遵循平等原则、和平共处原则、互利原则和共同进化原则。

  平等原则: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作为有思维能力的人类应与其他生物一样,在不危害彼此生存的条件下,使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应享有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保证有健康生存的环境和持续发展的权利。和平共处原则:人类与自然界应和平共处。否则,人类会受到自然界的报服和惩罚。互利原则:大量的事实证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地球上每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是互利互补的。否则,某一物种就会消失。当今世界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建立在这个环境道德原则之上的。共同进行原则:《进化论》一书阐明了生物物种进化的自然淘汰法则,每个物种在按一定的比例共同的进化着。当今世界的“人口爆炸”,人为的干扰在扩大,自然空间在缩小,这给生物共同进化带来了问题。因此,保护环境的自然属性和扼制自然空间缩小,就可以使物种,包括人类在共同的进化中得到发展。

  3.环境道德规范 为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环境道德原则,应当逐步建立起环境道德规范。规范,就是社会公认的、带有舆论性的约束机制和习惯性压力,人人必须照此条文办理。当前对于环境道德规范的研究应着重如下几方面:(1)自觉防止和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损害,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规范。(2 )扼制和禁止“污染转嫁”的不道德行为,树立起保护地球大环境的道德规范。(3 )针对生态破坏的严峻局面,人们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树立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道德规范。

  三、环境意识与环境道德的关系 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东西。意识是事物存在的反映,道德是人的行为规范的表现。因此,我们认为,环境意识的深化,有利于加速环境道德的形成。当然,环境道德的建立又可促进环境意识的进一步深化。另外,环境道德建设与人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有关。因此,必须学一点天体学、地球学、环境学,学一点人类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学一点人类与社会发展为什么不能离开地球的道理。只有这样人们的传统道德观才有可能转变,新的道德观、伦理观才能树立。这样,就可从深层次上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作者:金其镛金朝阳

江汉大学学报 2000年01期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环境科学家预言:人类将走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在此之际,研究人类社会以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为核心的环境思想和文化观是卓有意义的。这不仅可以加快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和人类环境道德的形成,而且对于创建人类环境思想与文化体系——包括科学与技术、道德与法律、经济与生产、思想与伦理、民俗与习惯、文学与艺术、政治与哲学等,摒弃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思想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环境意识的基本内涵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世界的摄影、模写、摹本,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注: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82页。)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世界整体的感觉、思维、认知等各种心理总和的反映,且这种反映是能动的。环境意识也是如此,从根本上讲,应包括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和对环境保护的自觉程度。其基本内涵可以从哲学、科技知识、思想、伦理、心理等几方面予以说明。

  1.环境的哲学内涵 环境意识的哲学内涵是涉及到如何看待世界,对待自然的问题。从原始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确认“只有一个地球”和“地球资源有限”。这是人类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种认识包括三个观点:其一,正确地认识了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人类生存受自然的制约。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必须遵循其运动规律,运用其规律为人类服务。人类固然不是自然的奴隶,但也绝不是自然的主宰;其二,正确地认识了自然固有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各组成部分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且表现出了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自然界各部分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存在着固有的平衡关系,这种关系遵循着“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和“自我调节规律”等,这就是自然界固有规律性;其三,正确地认识了环境的价值。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对人类生存、繁衍、发展都有直接和间接作用。过去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意开采、无偿使用,没有价值观念。现在人类在痛苦的反思后,认识到环境和资源是“有价”的。

  2.环境意识的科技知识内涵 传统的科学知识对人类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带来了永不泯灭的辉煌,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幸的后果——人类环境的恶化。面对严峻的现实,人类在深层的思考中悟出,传统的自然科学体系是建立在“以培根经验主义的自然观,笛卡儿崇尚分解的科学方法和牛顿力学的机械世界图景的基础上”(注:陈敏豪:《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文化》上海交通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使得自然科学体系中“还原主义在科技领域内盛行,学科划分越来越细,门类越来越多,形成了学科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行为都是分割世界的局面,背离了自然的固有整体性。”(注:金其镛:《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与环境思想文化体系的创建》,《江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 2期。)科学知识的整体性,这是环境意识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内涵。近年来人们提出“全球大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这是人类环境整体意识的反映。

  3.环境意识的思想内涵 这里的“思想”是指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当今世界存在的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等,迫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十大转变”(注:《中国环境报》,“提高环境意识实行十大转变”1990年12月5日出版。)。 这十大转变是:人口增长要向节制稳定型方向转变;世界发展战略要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基本生活需求;经济发展要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转变;资源利用要向综合利用、永续利用的模式转变;环境与资源要计量,且要向价值观念转变。此外,还有科学理论、生产技术、预防治理和群众参与意识等均要向保护我们的“家园”转变。如臭氧层破坏,地球平均温度趋向升高,世界森林锐减,酸雨地区扩大等,为解决世界环境问题,人们在观念和行为上增加了紧迫感和使命感。

  4.环境意识的伦理内涵 环境问题表现为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必须调节人的行为,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建立环境伦理规范和环境道德观念,这就是环境意识在伦理方面的内涵。树立以保护环境为荣,损害环境为耻的新道德观,这是环境伦理方面的核心问题。人与人、人与自然均要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人要给自然界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保护野生动植物,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这种伦理观必须逐步树立。

  5.环境意识的心理内涵 我们把人们对环境感性认识归结为心理内涵的内容。他包括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如“城市沙漠”使人们感到周围空间的乏味、单调,而产生压抑感。又如刺耳噪声使人的心情烦燥乏力等。由于环境问题的演变,环境知识的普及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环境心理感受也在深化,其环境心理的内涵也在扩大。

  环境意识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为了叙述方便,才作如此划分。事实上,五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并构成了环境意识这一概念的整体内容。在内容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哲学内涵和科技内涵是环境意识这个概念的基础,伦理内涵和思想内涵是以哲学和科技内涵为指导的,共同构成了心理内涵的依据和核心,影响着人的动机和行为。

  二、环境道德的行为规范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科技生产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和生态工程,生活、食品方面开展绿色革命,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生态文化和绿色文明正在兴起,人类的环境道德观念也开始形成,环境道德规范也开始建立。环境道德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究竟什么是环境道德呢?一般来说,就是人们的行为在没有任何外界的压力和影响下,自觉自愿地符合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规范,且通过社会舆论和信念来调节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意念。具体地说,环境道德包括道德观、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1.环境道德观念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是由于人类的失误所造成的。这种失误有时是无知的,有时是有意的,但都是不道德的。因此,以“保护环境为荣,损害环境为耻”则是人类道德的新观念。我们中国人公开宣称:“不能享祖宗的福,断子孙的路”,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已成为中国人环境道德观的重要组成内容。

  2.环境道德原则 伦理学告知我们,道德是有标准的,不同的社会有其不同的道德标准。环境道德的标准是什么呢?《环境伦理学》一书这样写道:“人只要存在着,就要杀死其他生物和利用资源,但这里有一个限度。”(注:黄其才等译:《环境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这是环境道德唯一的最正确的标准。其内容包括:(1 )人对生物的行为以维护物种的存在为标准,决不能对生物斩尽杀绝。人对环境影响的限度就是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人对生存环境的行为以不破坏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为标准。自我调节能力包括自然净化能力、森林和土地的恢复能力、物种的自然生长能力及繁殖能力等。

  为了维护上述标准,人们必须在环境问题上要遵循平等原则、和平共处原则、互利原则和共同进化原则。

  平等原则: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作为有思维能力的人类应与其他生物一样,在不危害彼此生存的条件下,使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应享有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保证有健康生存的环境和持续发展的权利。和平共处原则:人类与自然界应和平共处。否则,人类会受到自然界的报服和惩罚。互利原则:大量的事实证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地球上每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是互利互补的。否则,某一物种就会消失。当今世界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建立在这个环境道德原则之上的。共同进行原则:《进化论》一书阐明了生物物种进化的自然淘汰法则,每个物种在按一定的比例共同的进化着。当今世界的“人口爆炸”,人为的干扰在扩大,自然空间在缩小,这给生物共同进化带来了问题。因此,保护环境的自然属性和扼制自然空间缩小,就可以使物种,包括人类在共同的进化中得到发展。

  3.环境道德规范 为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环境道德原则,应当逐步建立起环境道德规范。规范,就是社会公认的、带有舆论性的约束机制和习惯性压力,人人必须照此条文办理。当前对于环境道德规范的研究应着重如下几方面:(1)自觉防止和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损害,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规范。(2 )扼制和禁止“污染转嫁”的不道德行为,树立起保护地球大环境的道德规范。(3 )针对生态破坏的严峻局面,人们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树立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道德规范。

  三、环境意识与环境道德的关系 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东西。意识是事物存在的反映,道德是人的行为规范的表现。因此,我们认为,环境意识的深化,有利于加速环境道德的形成。当然,环境道德的建立又可促进环境意识的进一步深化。另外,环境道德建设与人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有关。因此,必须学一点天体学、地球学、环境学,学一点人类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学一点人类与社会发展为什么不能离开地球的道理。只有这样人们的传统道德观才有可能转变,新的道德观、伦理观才能树立。这样,就可从深层次上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超小版
  • 一章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 总.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查看


  • 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_鄢本凤
  • 2010年11月第11期总第186期 思想教育研究StudiesinIdeological Education 实践与探索 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 鄢本凤 (云南师范大学 宋锡辉 昆明 650092) 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 [摘要]生态 ...查看


  •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分析
  • 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3期 德育天地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分析 ○林琼斌 摘 要: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高校培 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大学生存在社会公德意识 ...查看


  • 关于环境意识内涵的探究
  • 过去,我们曾对环境意识的概念进行过探讨,但对环境意识的内涵尚未很好地研究.环境意识应当主要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我们应该从几方面去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呢?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把环境意识的内涵归纳成为五大类基本要素,即:环境科学知识要素.环境忧患 ...查看


  •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德育对象的主体性缺位.德育客体与学生道德实际隔离.教与学缺乏互动.德育目标抽象这四个问题,指出了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改进和创新大学生道德关键所在,并详述了主体性自我育德的培养目标,最后 ...查看


  • 初一地理德育目标
  • 初一地理学科德育目标 2014年2月 郑绍颖 (一)德育总目标 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了解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查看


  • 绿色环保宣传资料
  • 绿色环保宣传 (一) 可持续发展意识. 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认为要采取新的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人 ...查看


  • 生态道德教育:大学教育新理念
  • 作者:朱蕴丽卢忠萍 江西社会科学 2008年03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6)11-0210-04 一.生态道德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谐的必要性 (一)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查看


  • 高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摘 要: 高职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德育环境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创新德育内容.改革德育方法.优化德育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德育评价机制,才能建立比较完善的高职德育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