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画中的交通工具演变发展考释

  [摘要] 在我国各地的岩画中,有许多车轮、车辆和船只的图形,反映了远古时代先民们的交通工具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及相应的游牧文化、渔猎文化、海洋文化等古代农业文化。车辆岩画广泛地分布于北系岩画区域,它出现于游牧经济形成和部落之间广泛接触的青铜时代。它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游牧部落3000多年前游牧文化特征;船只岩画大多出现在南系岩画区域中,形象了再现了我国南方远古先民频繁的渔猎水事活动,以及高超的制造、驾驶舟船的本领。

  [关键词] 中国岩画,交通工具,演变,发展

  [中图分类号] K8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02-0043-06

  “岩画被称为是刻在石头上的人类史书”,从远古的狩猎时代到后来的原始部落,“它记录了人类生存活动的连续性篇章,涉及了古代人们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经济盛衰、民族迁移等方面内容,是人类早期社会重要的文化遗产。”①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岩画,同时也是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岩画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岩画可以大致分为北方岩画和南方岩画两大系统,包含了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原始宗教史、艺术史、经济史、神话学、哲学、天文学史、科技史等各种学科的内容,岩画为这些学科提供翔实而形象的图形资料,“它将对深入认识史前历史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②

  在我国各地的岩画中,有许多车轮、车辆和船只的图形,反映了远古时代先民们的交通工具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及相应的游牧文化、渔猎文化、海洋文化。

  关于我国车辆发明的历史可上溯至4000多年前的奚仲,《管子·形势篇》中说:“奚仲之为车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准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相传是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用马牵引的木制车辆。也有人引《古史考》上“黄帝作车”的话,来证明车辆的发明权应归于更早的黄帝。但无论是谁先发明了车辆,人与车的结缘无疑是相当遥远的事情了。根据中外考古学家的意见,车辆大约是发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那时在欧亚大草原上,运输与迁徙都使用车辆。我国史书上关于车辆的记载也很早,在甲骨文里“车”字就已经有许多不同的写法,说明在殷商时代车辆的使用已很普遍了。

  车辆岩画广泛地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它出现于游牧经济形成和部落之间广泛联系交往的青铜时代。根据岩画判断,当时已使用了以两匹马套驾的双轮战车。这些发现,为内蒙古高原与新疆、青海地区在远古时代游牧民的活动及其相互联系寻得了有利证据,它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古代游牧部落在大约于公元前l000多年频繁活动的历史面貌,同时也显示了诸游牧部落在我国北方草原这一历史舞台上所共同创造的游牧文化的某些特点。

  (一)新疆岩画中的车辆

  据历史记载,我国殷商时代使用车辆的时候,在中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差不多同时也已使用车辆。在哈萨克草原西部塞克时代,即从公元前8世纪起,车辆就已成为主要的运输工县。希罗多德《历史》中说,塞人有2轮、4轮、6轮的车,用牛或骆驼拉着,车上有用毡子覆盖或油漆的车篷,可见塞人使用车辆也是很早的事情。

  但是,在塞人占领哈萨克草原之前,丁零人早已在殷周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并使用了车辆,所以他们历来被叫做“高车”部落。新疆北部是丁零人活动的重要地区,在天山北部的岩画上,那些车轮和车辆的图形,大约与他们的活动有关。①

  阿勒泰山脉是新疆北部岩画集中的地区,那里早期的车辆岩画,发现在乌吐不拉克和巴尔达湖两处。画面的车轮只有简单的圆木,无车辐,刻有表示车轴的印痕。车辆没有车辕,仅在拉拽牲畜的颈部有轭,轭的两旁各系一绳,并用牦牛拖拉。车后有一人,应是赶车人,车子的左边奔驰着一群山羊。这种车辆是比较简陋原始的一种形式,使我们可以和大约公元前一二千年左右游牧于阿尔泰的丁零部落联系起来。②

  (二)内蒙古岩画中的车辆

  我国北方草原上的车辆岩画,更多的是和匈奴族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车辆图像,绝大多数是青铜时代的匈奴人的作品。匈奴车辆岩画的出现,标志着匈奴地区交通的发达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车辆的用途来看,有战车、载物车和住所车等。早期的车辆,是由轮、舆、轴组成,前面有一条长长的单辕。每个车的辐条多寡不同,大都是4~9根。这种双轮单辕的车辆,与我国殷商时代车辆的形制很相似,和甲骨文、金文中的“车”字也相当一致,这或许可以被看作判断阴山车辆岩画年代的证据。

  有一幅著名的阴山车辆岩画,发现在磴口县的托林沟。车辆由辕、轮、舆、轴构成,两轮的大小稍异,左轮幅条8根,右轮9根,舆作圆形,中贯车轴,长长的单辕两侧各有马一匹。画幅的右上方,立着一位猎人,手执长弓,瞄准猎物。从这幅作品看,这车辆可能用于载运猎物,可见当时阴山地区车辆的使用已很普遍了。

  在阴山的几公海勒斯太山顶,凿刻有一辆简略的车形,两个车轮形和轮前两匹向背的马形,左轮有八根辐条,右轮四根,这显然具有很大的象征性。

  1980年,在乌拉特中旗西南部阴山之中,又发现了三辆车辆图形。其中两辆凿刻在布日格斯太沟南畔黑色岩石之上,两辆车形一前一后在同一块向上的石面上。由于历经千百年来大自然的侵蚀,图形已模糊不清,两车都没有套马,前面的车形较小,辕与轴在舆下相交,将圆形的舆分做四等分,辕自舆前分做两支,辕头有衡,轭缚在衡上,一轮四根辐条,另一轮则是六根辐条。车右前方有一动物形。另一辆车,形体较大,单辕,方舆,每轮五根辐条,车前有一片漫溃不清的动物图形,动物种类已无法辨认,车后有一执弓搭箭的猎人,正射中一只动物。这个狩猎场面,也暗示车的用途大约与载运猎获物有关。我国古代中原地区,也有专供狩猎用的猎车,猎车也称田路或木路。《释名》:“猎车,所乘以数猎也。”《周礼·田仆》:“掌驭田路,以田以鄙。”郑注:“田路,木路也。田,田猎也。”这里的车,当时也应是猎车,专供“乘以致猎”和载运猎获物之用。   乌拉特中旗西南所发现的车辆岩画是在巴音乌拉前山山顶上。车前有一条长辕,辕两侧有相背的马形,车轮是整块圆形木板,无辐。

  此外,还有在石崖巨石上只凿刻车轮的,如磴口县阿贵沟东畔石崖上刻有人形,另有一个十三根辐条的车轮,轮旁有一马形。乌拉将中旗乌珠尔山地一幅动物岩画中,有一个六根辐条的车轮。这种只表现车轮的岩画,实际上也应表示为一辆车。

  除阴山之外,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苏尼特左旗,发现有20余辆车辆岩画。车形悉为:单辕、一舆、两轮,舆下有轴,直通两轮。车轮上的辐条多寡不一,有的是一块密实状的圆板,舆有圆形和方形之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辆两马套驾的四轮车,车前站着一个手持棍棒的赶车人。

  此外,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与乌拉特中旗交界一带的石崖中,有一个形制奇特的车形,没有车轮,也没有车轴,而只有一个大的车舆,舆前一车辕,辕两侧各有一背靠车辕的马匹,车旁一只鹿。这种车似是车的原始形态。

  在乌兰察布草原之东的锡林廓勒草原,也是青铜时代车辆密集之地,尤以苏尼特左旗呼和楚鲁最为密集,在不及5公里范围内,竟有车轮岩画10余幅,其样式与乌兰察布草原上的达尔罕茂明安旗的一样。

  (三)青海岩画中的车辆

  青海车辆岩画发现不多,仅在天峻县卢山一座孤立的小山上发现3幅,其中两幅与见于阴山等地的单辕车相同,只是辕的前部有衡,辕侧的套马只有一马的背部靠辕,另一马背靠外。另一辆车亦为单辕车,方舆,套着三匹马。

  (四)中国岩画中反映的车辆发展演变过程

  车轮的发明和使用,在人类文明进程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德国学者利普斯指出的那样:“只有通过运输界最高发明——轮子的发明,才能达到真正的舒适和高速度。轮子是发达文化的创造,原始人是不知道的。由于减少了和地面接触的面积,由于圆周运动的初步运用,由于重量造成的摩擦减至最低限度大的负载用较小力气就可以运送了。沉重的东西,以前是‘不能动的’,现在可以由人力或畜力来移动了。”①正因为如此,双轮车最早被描绘为只有神才能使用的乘具,古人将车形敲凿在石崖上,就有崇拜车子的含意。利普斯说:“货车是运输的普遍方法,而双轮最早却描绘为仅有神才能使用的乘具。当凡人开始欣赏这双轮车的舒适的时候,也只限于统治者,后来才由官人分享。古典时期它是贵族所喜爱的进行运动的乘具。轮子在神话中的意义是代表太阳、神和幸运,这就使它成为人喜欢的装饰。”

  上述岩画中具有辐条的单轮车,其时代大体说来相当于中原的殷周时期。这是因为这类车的形制与殷周时代的车形基本上是一致的:舆居于车轴中央;车轮有辐条,位于舆两侧;两马分别驾套在辕两侧,衔与辕垂直;马颈套在轭下。比如安阳殷墟孝民屯车马坑出土的商代晚期车,就是由双轮、单辕、方舆组成,辕两侧各有一匹背靠辕条的套马。殷墟大司空村出土的也是如此。商代卜辞中的“车”字的笔画很多,但都描出两轮一轴之形,轮上有辐,有的除轮、轴之外,更描出辕、衡、方舆和双轭。商周金文的“车”字也画出轮、舆、辕、衡、轭的形状,舆作圆形。由此推知,阴山、乌兰察布、阿勒泰山等地的车辆岩画的时代当在青铜器时代,大约相当于商周至战国时期。而内蒙古、新疆等地车辆岩画中,那种只具车舆和单辕的车形,以及那种无幅圆木板车轮的车形,应早于有辐条的车,其时代有可能早到金石并用时代。

  若以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的单辕车辆岩画与域外同类岩画相比,关于其时代,也会得出同一结论,比如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布多省达日比苏木发现的一块鹿石上,刻着一根矛、一把带有塔加尔型十字的匕首、一张弓和一只箭袋,以及几个小型弓形,从匕首的时代看,应属于公元前l000年中期,而就在这块鹿石上还刻有一幅带有单辕马具的二套双轮车,从而这个车轮图形,也应属于同一历史时代。这幅图形可能是这类图形中最晚的一幅。一般认为车辆在蒙古、图瓦、南西伯利亚的出现,当在卡拉索克和奥库涅沃时代。②所有这些情况,都有助于说明我国北方的车辆岩画应属于发达的青铜时代。

  车的起源是多方面的,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可以创造出大体相似的车的形式。若以我国北方车辆岩画与世界各地的古车相比,尤其与欧亚北大陆草原上青铜时代车辆岩画相比,可以发现其中惊人的相似性。如蒙古和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图瓦、帕米尔、阿尔泰等地,也有与之相似的车辆图形,即使与阿拉伯、印度等地的车形相比,甚至与非洲距今2500年的车辆岩画相比,其形制也大体相似。这说明青铜时代差不多世界各地的造车业都已发展起来,而且在形式上也很类似。各地区各民族在造车时,既是各造各的,又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参考,这对于地区毗邻、经济形态相同的欧业大陆的北方草原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国北方草原的早期车辆,必将受到欧亚北部草原地带车形的影响,而中原地区造车的起始年代较久给予北方草原乃至欧亚北大陆的造车业的影响就更大些。

  我国北方草原居住的少数民族,学会骑马的时间较早,而车的普遍使用要晚于中原地区。公元前715年(隐公九年),北戎侵郑,郑庆公说:“彼徙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又公元前542冬,晋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晋国魏舒说:“彼徙我车,所过又厄,消皆卒。”以上文献记载,说明春秋时代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战车时,北狄用马尚不普遍。直到汉代匈奴人才普遍使用车。《汉书·杨雄传》引《长杨赋》说:“碎■,破穹庐”,师古注引应邵之说:“■,匈奴车也。”《盐铁论·散不足篇》也说:“胡车相随而鸣。”两汉之时,匈奴已有了发达的造车业,匈奴杂居的张掖郡,就是专门制造车辆的地区之一。公元109年,汉兵在常山、中山击败南匈奴,“获穹庐、车千余辆”。①又公元134年,汉兵在西域车师附近的阊吾陆谷掩击匈奴,也虏获车千余辆。在蒙古诺颜山第23号墓出土公元前的车辆用具,在内蒙古准格尔旗速机沟和玉隆太等地战国时期的匈奴墓中,出土有轴头和车马饰,都说明匈奴在战国至汉代已有了发达的造车业。见于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的车辆岩画,应是匈奴车形的早期形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方草原车的形制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比如在北魏时,分布于“东至渭源,西登五原阴山”的敕勒,就以造车业而驰名远近。为了适于草原地区和崎岖不平的山地的需要,敕勒人创造了一种高大的车,当时南方人因之称其族为“高车”。《魏书·高车传》说他们造的车“车较高大,辐条至多”。游牧生活经常移徙搬家,车在生活中有很大作用,他们“乘高车,逐水草,畜牧蕃息”,驾着车子经常迁移,车子既可以载运货物,夏天又可以住在车子里。北魏时居住在北方草原上的柔然人,也有大量车辆。公元429年,北魏大败柔然,缴获车辆甚多,说明柔然人已能造车。

  大约属于汉至唐代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敕勒、高车、柔然、吐蕃、突厥、回纥(回鹘)的车辆岩画,我们也见到过。这个时期的车形岩画,在表现技法上,车轮不再是平置着,而是立着的,能看到车轮上的辐条,车形悉作侧视之状。从车的造型来看,为双辕车。

  以上属于晚期车辆岩画作品,在贺兰山多有发现。在阴山发现过一个完整的车形岩画,取侧影表现手法,其样式与北魏牛车的形制很相似,虽只能看到一轮一辕,但它应是双辕双轮车,车舆上有毡蓬,可以坐人或住人。这种车,比前面提到的青铜时代的车要进步得多,不仅为双辕,车轮的辐数也大大增加,多至16根。在这幅车辆岩画附近,还发现了另外一幅岩画,是用带尖的金属工具划成的,其上有两个车轮,其中一个车轮的辐数也是16根,车轮下有两行回鹘文,由此可以推知,这幅岩画可能是唐代之后回鹘人的作品。

  此外,在阴山乌拉特后旗布尔很哈达一座耸峙的山顶上,发现了两辆车形岩画。岩画被凿刻在人们不易接近的峰顶石壁上,兼用凿、磨、划三种方法制成,手法稚拙,制作甚粗糙,车的确切形状很难看出,大体上两车的车形基本相同,都是侧视图,具有示意的性质。从车辕的粗细程度来看,可以理解为双辕。车轮均作示意性质,车箱上搭篷子,车后有车尾,都是没有套牲口的空车。车篷应用毛毡或布制成,并用木棍支撑着。两辆空车朝着同一方向,在车辆右上方,有两个动物。这两个车形,与乌拉特中旗西南部石崖中那个双轮双辕车形制一样,大约也是突厥或回鹘人的作品。

  唐代回鹘人有一种毡车,当作宿所。会昌三年(843年)春正月,“乌介可汗师众侵逼振武,刘沔麟遣州刺史石雄……袭其牙帐。沔自从大军继之。雄至振武,登城望回鹘之众寡,见毡车效十乘,使谍问之,曰公主帐也。”②见于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的双轮双辕车,车箱上也有车篷,估计与回鹘毡车相近。

  以上列举的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等北方草原地带的车辆岩画,说明驻牧于此地的古代游牧人,曾根据自己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创造过适于草原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车辆,并在古代游牧人的商业交通、物质文化交流和战争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船只岩画大多出现在南系岩画中,这大体与地域特征相吻合。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岩画中,船只的图形发现得不多。黑龙江海林县的牡丹江岩画中有一幅,船上左端1人背坐,作划船或把舵状,船中部偏右站立l人,两手高举过顶,似为抬箩筐或撒渔网,船的右边1人微屈身做撑船的样子。

  (一)广西岩画中的船只

  南方的船只岩画,广泛发现在广西宁明县的花山岩画上。船为一条弧形粗短线,中间小弯,两头上翘,船上有7个侧身人像,均面向左边,除残缺者外,每人头上都有倒八字形头饰。还有,在龙州县的渡船山岩画,有一幅4人侧身站在一条船形弧线上,4人头上均有头饰。船形图像,在我国南方古代的铜鼓上常有发现,广西岩画上的船形比较接近云南石寨山铜鼓上的图形,年代大约也相当,大致是在战国至西汉期间。①

  (二)东南沿海岩画中的船只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船只岩画,以珠海、澳门、香港岩画为代表。澳门发现过一只带有桅杆的船只岩刻,画面比较简单;但在珠海高栏岛石刻岩画中的船只就不仅数量多,面积大,而且是那幅长达5米的大型船舱中的主题。船上装饰华丽,周围波涛汹涌,浪尖上还跳跃着人们,似为海上的船员,准确描绘出大型船队在大海之上乘风破浪的场面。岩刻中船只的造型,使我们联想起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群岛的波罗布得尔所发现的帆船浮雕,表现的是8世纪,那种舷外装有防止风帆倒伏的安全支架的独木舟样式的帆船。1977年,在太平洋社会群岛的富阿喜纳岛发现长达7米的独木舟的侧板、12米的桅杆、4米的舵,以及橹(摇桨)等。据推定原船长度可达20~25米,并带有多个重复的风帆,为l000年前所制作。这种带风帆的独木舟平均时速为5~7海里,可以达到大范围航海的速度。这种独木舟的分布,西自东南亚部分岛屿,经米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东至波利尼西亚的阿乌斯托罗尼西亚族居住的地区。我国南海地区这些船只岩画的发现,对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也有一定的意义。

  (三)中国岩画中的船只发展演变过程

  广西左江流域的骆越人,临山傍水,许多活动都与左江河水息息相关。在这方面,花山岩画中有所反映。越人居江河湖海地带,水上活动频繁。《淮南子·原道训》说:“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裤,以便涉游,知■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②同时,我国古越一带,因林木繁茂,水网交错,因此越人处山行水,尤善操舟驶船。古越人善制舟楫,巧于操舟,前人多有论及,古文献也多有记载。《吕氏春秋·贵因篇》:“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③《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④《汉书·严助传》说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⑤《越绝书》载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⑥都记录了越人频繁的水事活动及驾驶舟船的高超本领。

  但广西岩画中的船只都比较比较短小,船上只有数个侧身人,说明此类小船只适宜在内陆江河湖泊行驶,应属须虑、■、轻舟之类小船,狭长而容人不多,利来往江河间。《岭外代答》云:“广西江行小舟,皆刳木为之,有面阔六七尺者……钦州竞渡兽舟,亦刳全木为之。”⑦在宁明花山岩画的很多地方都发现了这类龙舟竞渡图,船上一般有数人,侧身,曲肘举手,半蹲腿,动作一致,似歌舞又如奋棹击水。有一幅船图尤其逼真:船尾立两根小木棒似的东西,头似鸟形,所谓“龙舟■首,浮吹以娱”。⑧这些画面与骆越人祀河习俗有关,反映了骆越人崇拜河神的意识,因此可以称为“龙舟竞渡祀河图”。   与广西岩画中的船只相比,珠海高栏岛宝镜湾岩画中的船只不仅数量众多,体积庞大,而且结构制作也复杂得多。高栏岛宝镜湾岩画中的船只图形共有四处六幅,分别为“天才石”“宝镜石”“大坪石”“藏宝洞”四处。“天才石”刻有一只船的图形,船长85厘米,船头细长尖翘,便于乘风破浪。船上立有船桅和船帆,船尾呈方形,船下刻有水波花纹。“大坪石”岩画的中心内容围绕着一条大船,船头似有“龙头”装饰,船高35厘米,长150厘米,船前聚集着20多人物。船停岸边,人在岸边绕船欢庆,左前部有二人沿跳板往船上爬,下面是集聚海岸边的人群,手舞足蹈,似在庆祝大船出海归来。“藏宝洞”岩画中刻有多只大船,船只结构更为复杂,其中一条大船船身较长,船头尖翘,尖头向上伸出两角,角顶分枝相连,呈倒三角形,船身有曲折形花纹,船尾上翘,平顶上有一圆头。船上建有干栏式建筑,建筑内有生活设施。在船的上方刻有明显的四个圆点和相连向上的交叉图形,可能是表示航海星象。

  各地发现的船只岩画因地域、时代、族属的不同,其意义和功能亦有所不同。宝镜湾岩画地处南海之滨的珠江口西部,属于南海海岛岩画,具有本身的特点和意义。南海地处热带、亚热带,为“炎洲之水”,故有“炎海”之称。“炎海”受热带气候的影响,变化起伏大而显著,秦汉时已“涨海”之称,“涨海善溢”是古人已认识的特点之一,“涨海故多风”也是古人已认识的特点之一。生活在这一带的是越人,属于“百越”族群的一支,因在五岭之南、南海之滨,故被称为“南越”。古代的汉人认为越人“居于海上”,“便于舟”是其特点之一。对于居住、生活在南海沿岸一带的越人,这一特点应该更为明显和突出,宝镜湾岩画真实、形象、神秘地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沿海居民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由于生产力低下,最初还不会造船,只能在沿岸地区从事采集活动,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受到较大的局限。能够造船和“便于舟”以后,情况有了根本的改变,人们能够离开岸边到海上活动,还可以到隔海的岛上去活动,船只的发明和利用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先民的重要作用,在今天既是不难理解的,也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作者简介】童永生,男,1972年生,安徽巢湖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巢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考古与艺术史。

  【责任编辑:李婷轩】

  Investig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Vehicle Images in Chinese Rock Paintings

  Abstract: In our country's rock paintings, there are many wheel, vehicles, and ships graphics, which reflect the ancient times ancestor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nomadic culture, fishing and hunting culture, Marine culture. Vehicle rock painting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north area of rock paintings, it appears in the nomadic economic formation and between tribes of extensive contact with Bronze Age. It vividly reflected the nomadic tribes in ancient China more than 3000 years ago the nomadic culture characteristic; Ships in the south is mostly seen rock paintings YanHuaOu domain, image reappearance in the south of the ancient ancestors frequent water matter activity and excellent manufacture, driving the ship's boat skill.

  Key Words: Chinese Rock Paintings, Vehicle, Evolution, Development

  [摘要] 在我国各地的岩画中,有许多车轮、车辆和船只的图形,反映了远古时代先民们的交通工具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及相应的游牧文化、渔猎文化、海洋文化等古代农业文化。车辆岩画广泛地分布于北系岩画区域,它出现于游牧经济形成和部落之间广泛接触的青铜时代。它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游牧部落3000多年前游牧文化特征;船只岩画大多出现在南系岩画区域中,形象了再现了我国南方远古先民频繁的渔猎水事活动,以及高超的制造、驾驶舟船的本领。

  [关键词] 中国岩画,交通工具,演变,发展

  [中图分类号] K8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02-0043-06

  “岩画被称为是刻在石头上的人类史书”,从远古的狩猎时代到后来的原始部落,“它记录了人类生存活动的连续性篇章,涉及了古代人们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经济盛衰、民族迁移等方面内容,是人类早期社会重要的文化遗产。”①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岩画,同时也是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岩画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岩画可以大致分为北方岩画和南方岩画两大系统,包含了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原始宗教史、艺术史、经济史、神话学、哲学、天文学史、科技史等各种学科的内容,岩画为这些学科提供翔实而形象的图形资料,“它将对深入认识史前历史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②

  在我国各地的岩画中,有许多车轮、车辆和船只的图形,反映了远古时代先民们的交通工具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及相应的游牧文化、渔猎文化、海洋文化。

  关于我国车辆发明的历史可上溯至4000多年前的奚仲,《管子·形势篇》中说:“奚仲之为车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准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相传是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用马牵引的木制车辆。也有人引《古史考》上“黄帝作车”的话,来证明车辆的发明权应归于更早的黄帝。但无论是谁先发明了车辆,人与车的结缘无疑是相当遥远的事情了。根据中外考古学家的意见,车辆大约是发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那时在欧亚大草原上,运输与迁徙都使用车辆。我国史书上关于车辆的记载也很早,在甲骨文里“车”字就已经有许多不同的写法,说明在殷商时代车辆的使用已很普遍了。

  车辆岩画广泛地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它出现于游牧经济形成和部落之间广泛联系交往的青铜时代。根据岩画判断,当时已使用了以两匹马套驾的双轮战车。这些发现,为内蒙古高原与新疆、青海地区在远古时代游牧民的活动及其相互联系寻得了有利证据,它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古代游牧部落在大约于公元前l000多年频繁活动的历史面貌,同时也显示了诸游牧部落在我国北方草原这一历史舞台上所共同创造的游牧文化的某些特点。

  (一)新疆岩画中的车辆

  据历史记载,我国殷商时代使用车辆的时候,在中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差不多同时也已使用车辆。在哈萨克草原西部塞克时代,即从公元前8世纪起,车辆就已成为主要的运输工县。希罗多德《历史》中说,塞人有2轮、4轮、6轮的车,用牛或骆驼拉着,车上有用毡子覆盖或油漆的车篷,可见塞人使用车辆也是很早的事情。

  但是,在塞人占领哈萨克草原之前,丁零人早已在殷周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并使用了车辆,所以他们历来被叫做“高车”部落。新疆北部是丁零人活动的重要地区,在天山北部的岩画上,那些车轮和车辆的图形,大约与他们的活动有关。①

  阿勒泰山脉是新疆北部岩画集中的地区,那里早期的车辆岩画,发现在乌吐不拉克和巴尔达湖两处。画面的车轮只有简单的圆木,无车辐,刻有表示车轴的印痕。车辆没有车辕,仅在拉拽牲畜的颈部有轭,轭的两旁各系一绳,并用牦牛拖拉。车后有一人,应是赶车人,车子的左边奔驰着一群山羊。这种车辆是比较简陋原始的一种形式,使我们可以和大约公元前一二千年左右游牧于阿尔泰的丁零部落联系起来。②

  (二)内蒙古岩画中的车辆

  我国北方草原上的车辆岩画,更多的是和匈奴族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车辆图像,绝大多数是青铜时代的匈奴人的作品。匈奴车辆岩画的出现,标志着匈奴地区交通的发达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车辆的用途来看,有战车、载物车和住所车等。早期的车辆,是由轮、舆、轴组成,前面有一条长长的单辕。每个车的辐条多寡不同,大都是4~9根。这种双轮单辕的车辆,与我国殷商时代车辆的形制很相似,和甲骨文、金文中的“车”字也相当一致,这或许可以被看作判断阴山车辆岩画年代的证据。

  有一幅著名的阴山车辆岩画,发现在磴口县的托林沟。车辆由辕、轮、舆、轴构成,两轮的大小稍异,左轮幅条8根,右轮9根,舆作圆形,中贯车轴,长长的单辕两侧各有马一匹。画幅的右上方,立着一位猎人,手执长弓,瞄准猎物。从这幅作品看,这车辆可能用于载运猎物,可见当时阴山地区车辆的使用已很普遍了。

  在阴山的几公海勒斯太山顶,凿刻有一辆简略的车形,两个车轮形和轮前两匹向背的马形,左轮有八根辐条,右轮四根,这显然具有很大的象征性。

  1980年,在乌拉特中旗西南部阴山之中,又发现了三辆车辆图形。其中两辆凿刻在布日格斯太沟南畔黑色岩石之上,两辆车形一前一后在同一块向上的石面上。由于历经千百年来大自然的侵蚀,图形已模糊不清,两车都没有套马,前面的车形较小,辕与轴在舆下相交,将圆形的舆分做四等分,辕自舆前分做两支,辕头有衡,轭缚在衡上,一轮四根辐条,另一轮则是六根辐条。车右前方有一动物形。另一辆车,形体较大,单辕,方舆,每轮五根辐条,车前有一片漫溃不清的动物图形,动物种类已无法辨认,车后有一执弓搭箭的猎人,正射中一只动物。这个狩猎场面,也暗示车的用途大约与载运猎获物有关。我国古代中原地区,也有专供狩猎用的猎车,猎车也称田路或木路。《释名》:“猎车,所乘以数猎也。”《周礼·田仆》:“掌驭田路,以田以鄙。”郑注:“田路,木路也。田,田猎也。”这里的车,当时也应是猎车,专供“乘以致猎”和载运猎获物之用。   乌拉特中旗西南所发现的车辆岩画是在巴音乌拉前山山顶上。车前有一条长辕,辕两侧有相背的马形,车轮是整块圆形木板,无辐。

  此外,还有在石崖巨石上只凿刻车轮的,如磴口县阿贵沟东畔石崖上刻有人形,另有一个十三根辐条的车轮,轮旁有一马形。乌拉将中旗乌珠尔山地一幅动物岩画中,有一个六根辐条的车轮。这种只表现车轮的岩画,实际上也应表示为一辆车。

  除阴山之外,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苏尼特左旗,发现有20余辆车辆岩画。车形悉为:单辕、一舆、两轮,舆下有轴,直通两轮。车轮上的辐条多寡不一,有的是一块密实状的圆板,舆有圆形和方形之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辆两马套驾的四轮车,车前站着一个手持棍棒的赶车人。

  此外,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与乌拉特中旗交界一带的石崖中,有一个形制奇特的车形,没有车轮,也没有车轴,而只有一个大的车舆,舆前一车辕,辕两侧各有一背靠车辕的马匹,车旁一只鹿。这种车似是车的原始形态。

  在乌兰察布草原之东的锡林廓勒草原,也是青铜时代车辆密集之地,尤以苏尼特左旗呼和楚鲁最为密集,在不及5公里范围内,竟有车轮岩画10余幅,其样式与乌兰察布草原上的达尔罕茂明安旗的一样。

  (三)青海岩画中的车辆

  青海车辆岩画发现不多,仅在天峻县卢山一座孤立的小山上发现3幅,其中两幅与见于阴山等地的单辕车相同,只是辕的前部有衡,辕侧的套马只有一马的背部靠辕,另一马背靠外。另一辆车亦为单辕车,方舆,套着三匹马。

  (四)中国岩画中反映的车辆发展演变过程

  车轮的发明和使用,在人类文明进程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德国学者利普斯指出的那样:“只有通过运输界最高发明——轮子的发明,才能达到真正的舒适和高速度。轮子是发达文化的创造,原始人是不知道的。由于减少了和地面接触的面积,由于圆周运动的初步运用,由于重量造成的摩擦减至最低限度大的负载用较小力气就可以运送了。沉重的东西,以前是‘不能动的’,现在可以由人力或畜力来移动了。”①正因为如此,双轮车最早被描绘为只有神才能使用的乘具,古人将车形敲凿在石崖上,就有崇拜车子的含意。利普斯说:“货车是运输的普遍方法,而双轮最早却描绘为仅有神才能使用的乘具。当凡人开始欣赏这双轮车的舒适的时候,也只限于统治者,后来才由官人分享。古典时期它是贵族所喜爱的进行运动的乘具。轮子在神话中的意义是代表太阳、神和幸运,这就使它成为人喜欢的装饰。”

  上述岩画中具有辐条的单轮车,其时代大体说来相当于中原的殷周时期。这是因为这类车的形制与殷周时代的车形基本上是一致的:舆居于车轴中央;车轮有辐条,位于舆两侧;两马分别驾套在辕两侧,衔与辕垂直;马颈套在轭下。比如安阳殷墟孝民屯车马坑出土的商代晚期车,就是由双轮、单辕、方舆组成,辕两侧各有一匹背靠辕条的套马。殷墟大司空村出土的也是如此。商代卜辞中的“车”字的笔画很多,但都描出两轮一轴之形,轮上有辐,有的除轮、轴之外,更描出辕、衡、方舆和双轭。商周金文的“车”字也画出轮、舆、辕、衡、轭的形状,舆作圆形。由此推知,阴山、乌兰察布、阿勒泰山等地的车辆岩画的时代当在青铜器时代,大约相当于商周至战国时期。而内蒙古、新疆等地车辆岩画中,那种只具车舆和单辕的车形,以及那种无幅圆木板车轮的车形,应早于有辐条的车,其时代有可能早到金石并用时代。

  若以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的单辕车辆岩画与域外同类岩画相比,关于其时代,也会得出同一结论,比如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布多省达日比苏木发现的一块鹿石上,刻着一根矛、一把带有塔加尔型十字的匕首、一张弓和一只箭袋,以及几个小型弓形,从匕首的时代看,应属于公元前l000年中期,而就在这块鹿石上还刻有一幅带有单辕马具的二套双轮车,从而这个车轮图形,也应属于同一历史时代。这幅图形可能是这类图形中最晚的一幅。一般认为车辆在蒙古、图瓦、南西伯利亚的出现,当在卡拉索克和奥库涅沃时代。②所有这些情况,都有助于说明我国北方的车辆岩画应属于发达的青铜时代。

  车的起源是多方面的,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可以创造出大体相似的车的形式。若以我国北方车辆岩画与世界各地的古车相比,尤其与欧亚北大陆草原上青铜时代车辆岩画相比,可以发现其中惊人的相似性。如蒙古和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图瓦、帕米尔、阿尔泰等地,也有与之相似的车辆图形,即使与阿拉伯、印度等地的车形相比,甚至与非洲距今2500年的车辆岩画相比,其形制也大体相似。这说明青铜时代差不多世界各地的造车业都已发展起来,而且在形式上也很类似。各地区各民族在造车时,既是各造各的,又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参考,这对于地区毗邻、经济形态相同的欧业大陆的北方草原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国北方草原的早期车辆,必将受到欧亚北部草原地带车形的影响,而中原地区造车的起始年代较久给予北方草原乃至欧亚北大陆的造车业的影响就更大些。

  我国北方草原居住的少数民族,学会骑马的时间较早,而车的普遍使用要晚于中原地区。公元前715年(隐公九年),北戎侵郑,郑庆公说:“彼徙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又公元前542冬,晋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晋国魏舒说:“彼徙我车,所过又厄,消皆卒。”以上文献记载,说明春秋时代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战车时,北狄用马尚不普遍。直到汉代匈奴人才普遍使用车。《汉书·杨雄传》引《长杨赋》说:“碎■,破穹庐”,师古注引应邵之说:“■,匈奴车也。”《盐铁论·散不足篇》也说:“胡车相随而鸣。”两汉之时,匈奴已有了发达的造车业,匈奴杂居的张掖郡,就是专门制造车辆的地区之一。公元109年,汉兵在常山、中山击败南匈奴,“获穹庐、车千余辆”。①又公元134年,汉兵在西域车师附近的阊吾陆谷掩击匈奴,也虏获车千余辆。在蒙古诺颜山第23号墓出土公元前的车辆用具,在内蒙古准格尔旗速机沟和玉隆太等地战国时期的匈奴墓中,出土有轴头和车马饰,都说明匈奴在战国至汉代已有了发达的造车业。见于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的车辆岩画,应是匈奴车形的早期形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方草原车的形制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比如在北魏时,分布于“东至渭源,西登五原阴山”的敕勒,就以造车业而驰名远近。为了适于草原地区和崎岖不平的山地的需要,敕勒人创造了一种高大的车,当时南方人因之称其族为“高车”。《魏书·高车传》说他们造的车“车较高大,辐条至多”。游牧生活经常移徙搬家,车在生活中有很大作用,他们“乘高车,逐水草,畜牧蕃息”,驾着车子经常迁移,车子既可以载运货物,夏天又可以住在车子里。北魏时居住在北方草原上的柔然人,也有大量车辆。公元429年,北魏大败柔然,缴获车辆甚多,说明柔然人已能造车。

  大约属于汉至唐代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敕勒、高车、柔然、吐蕃、突厥、回纥(回鹘)的车辆岩画,我们也见到过。这个时期的车形岩画,在表现技法上,车轮不再是平置着,而是立着的,能看到车轮上的辐条,车形悉作侧视之状。从车的造型来看,为双辕车。

  以上属于晚期车辆岩画作品,在贺兰山多有发现。在阴山发现过一个完整的车形岩画,取侧影表现手法,其样式与北魏牛车的形制很相似,虽只能看到一轮一辕,但它应是双辕双轮车,车舆上有毡蓬,可以坐人或住人。这种车,比前面提到的青铜时代的车要进步得多,不仅为双辕,车轮的辐数也大大增加,多至16根。在这幅车辆岩画附近,还发现了另外一幅岩画,是用带尖的金属工具划成的,其上有两个车轮,其中一个车轮的辐数也是16根,车轮下有两行回鹘文,由此可以推知,这幅岩画可能是唐代之后回鹘人的作品。

  此外,在阴山乌拉特后旗布尔很哈达一座耸峙的山顶上,发现了两辆车形岩画。岩画被凿刻在人们不易接近的峰顶石壁上,兼用凿、磨、划三种方法制成,手法稚拙,制作甚粗糙,车的确切形状很难看出,大体上两车的车形基本相同,都是侧视图,具有示意的性质。从车辕的粗细程度来看,可以理解为双辕。车轮均作示意性质,车箱上搭篷子,车后有车尾,都是没有套牲口的空车。车篷应用毛毡或布制成,并用木棍支撑着。两辆空车朝着同一方向,在车辆右上方,有两个动物。这两个车形,与乌拉特中旗西南部石崖中那个双轮双辕车形制一样,大约也是突厥或回鹘人的作品。

  唐代回鹘人有一种毡车,当作宿所。会昌三年(843年)春正月,“乌介可汗师众侵逼振武,刘沔麟遣州刺史石雄……袭其牙帐。沔自从大军继之。雄至振武,登城望回鹘之众寡,见毡车效十乘,使谍问之,曰公主帐也。”②见于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的双轮双辕车,车箱上也有车篷,估计与回鹘毡车相近。

  以上列举的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等北方草原地带的车辆岩画,说明驻牧于此地的古代游牧人,曾根据自己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创造过适于草原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车辆,并在古代游牧人的商业交通、物质文化交流和战争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船只岩画大多出现在南系岩画中,这大体与地域特征相吻合。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岩画中,船只的图形发现得不多。黑龙江海林县的牡丹江岩画中有一幅,船上左端1人背坐,作划船或把舵状,船中部偏右站立l人,两手高举过顶,似为抬箩筐或撒渔网,船的右边1人微屈身做撑船的样子。

  (一)广西岩画中的船只

  南方的船只岩画,广泛发现在广西宁明县的花山岩画上。船为一条弧形粗短线,中间小弯,两头上翘,船上有7个侧身人像,均面向左边,除残缺者外,每人头上都有倒八字形头饰。还有,在龙州县的渡船山岩画,有一幅4人侧身站在一条船形弧线上,4人头上均有头饰。船形图像,在我国南方古代的铜鼓上常有发现,广西岩画上的船形比较接近云南石寨山铜鼓上的图形,年代大约也相当,大致是在战国至西汉期间。①

  (二)东南沿海岩画中的船只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船只岩画,以珠海、澳门、香港岩画为代表。澳门发现过一只带有桅杆的船只岩刻,画面比较简单;但在珠海高栏岛石刻岩画中的船只就不仅数量多,面积大,而且是那幅长达5米的大型船舱中的主题。船上装饰华丽,周围波涛汹涌,浪尖上还跳跃着人们,似为海上的船员,准确描绘出大型船队在大海之上乘风破浪的场面。岩刻中船只的造型,使我们联想起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群岛的波罗布得尔所发现的帆船浮雕,表现的是8世纪,那种舷外装有防止风帆倒伏的安全支架的独木舟样式的帆船。1977年,在太平洋社会群岛的富阿喜纳岛发现长达7米的独木舟的侧板、12米的桅杆、4米的舵,以及橹(摇桨)等。据推定原船长度可达20~25米,并带有多个重复的风帆,为l000年前所制作。这种带风帆的独木舟平均时速为5~7海里,可以达到大范围航海的速度。这种独木舟的分布,西自东南亚部分岛屿,经米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东至波利尼西亚的阿乌斯托罗尼西亚族居住的地区。我国南海地区这些船只岩画的发现,对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也有一定的意义。

  (三)中国岩画中的船只发展演变过程

  广西左江流域的骆越人,临山傍水,许多活动都与左江河水息息相关。在这方面,花山岩画中有所反映。越人居江河湖海地带,水上活动频繁。《淮南子·原道训》说:“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裤,以便涉游,知■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②同时,我国古越一带,因林木繁茂,水网交错,因此越人处山行水,尤善操舟驶船。古越人善制舟楫,巧于操舟,前人多有论及,古文献也多有记载。《吕氏春秋·贵因篇》:“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③《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④《汉书·严助传》说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⑤《越绝书》载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⑥都记录了越人频繁的水事活动及驾驶舟船的高超本领。

  但广西岩画中的船只都比较比较短小,船上只有数个侧身人,说明此类小船只适宜在内陆江河湖泊行驶,应属须虑、■、轻舟之类小船,狭长而容人不多,利来往江河间。《岭外代答》云:“广西江行小舟,皆刳木为之,有面阔六七尺者……钦州竞渡兽舟,亦刳全木为之。”⑦在宁明花山岩画的很多地方都发现了这类龙舟竞渡图,船上一般有数人,侧身,曲肘举手,半蹲腿,动作一致,似歌舞又如奋棹击水。有一幅船图尤其逼真:船尾立两根小木棒似的东西,头似鸟形,所谓“龙舟■首,浮吹以娱”。⑧这些画面与骆越人祀河习俗有关,反映了骆越人崇拜河神的意识,因此可以称为“龙舟竞渡祀河图”。   与广西岩画中的船只相比,珠海高栏岛宝镜湾岩画中的船只不仅数量众多,体积庞大,而且结构制作也复杂得多。高栏岛宝镜湾岩画中的船只图形共有四处六幅,分别为“天才石”“宝镜石”“大坪石”“藏宝洞”四处。“天才石”刻有一只船的图形,船长85厘米,船头细长尖翘,便于乘风破浪。船上立有船桅和船帆,船尾呈方形,船下刻有水波花纹。“大坪石”岩画的中心内容围绕着一条大船,船头似有“龙头”装饰,船高35厘米,长150厘米,船前聚集着20多人物。船停岸边,人在岸边绕船欢庆,左前部有二人沿跳板往船上爬,下面是集聚海岸边的人群,手舞足蹈,似在庆祝大船出海归来。“藏宝洞”岩画中刻有多只大船,船只结构更为复杂,其中一条大船船身较长,船头尖翘,尖头向上伸出两角,角顶分枝相连,呈倒三角形,船身有曲折形花纹,船尾上翘,平顶上有一圆头。船上建有干栏式建筑,建筑内有生活设施。在船的上方刻有明显的四个圆点和相连向上的交叉图形,可能是表示航海星象。

  各地发现的船只岩画因地域、时代、族属的不同,其意义和功能亦有所不同。宝镜湾岩画地处南海之滨的珠江口西部,属于南海海岛岩画,具有本身的特点和意义。南海地处热带、亚热带,为“炎洲之水”,故有“炎海”之称。“炎海”受热带气候的影响,变化起伏大而显著,秦汉时已“涨海”之称,“涨海善溢”是古人已认识的特点之一,“涨海故多风”也是古人已认识的特点之一。生活在这一带的是越人,属于“百越”族群的一支,因在五岭之南、南海之滨,故被称为“南越”。古代的汉人认为越人“居于海上”,“便于舟”是其特点之一。对于居住、生活在南海沿岸一带的越人,这一特点应该更为明显和突出,宝镜湾岩画真实、形象、神秘地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沿海居民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由于生产力低下,最初还不会造船,只能在沿岸地区从事采集活动,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受到较大的局限。能够造船和“便于舟”以后,情况有了根本的改变,人们能够离开岸边到海上活动,还可以到隔海的岛上去活动,船只的发明和利用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先民的重要作用,在今天既是不难理解的,也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作者简介】童永生,男,1972年生,安徽巢湖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巢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考古与艺术史。

  【责任编辑:李婷轩】

  Investig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Vehicle Images in Chinese Rock Paintings

  Abstract: In our country's rock paintings, there are many wheel, vehicles, and ships graphics, which reflect the ancient times ancestor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nomadic culture, fishing and hunting culture, Marine culture. Vehicle rock painting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north area of rock paintings, it appears in the nomadic economic formation and between tribes of extensive contact with Bronze Age. It vividly reflected the nomadic tribes in ancient China more than 3000 years ago the nomadic culture characteristic; Ships in the south is mostly seen rock paintings YanHuaOu domain, image reappearance in the south of the ancient ancestors frequent water matter activity and excellent manufacture, driving the ship's boat skill.

  Key Words: Chinese Rock Paintings, Vehicle, Evolution, Development


相关文章

  • 材料对西方绘画风格演变的重要性研究
  • 材料在西方绘画风格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性研究 目录 摘要······························································································ ...查看


  • 西方文化的起源欧洲史前文化
  • 西方文化史笔记 序言 西方文化:在这里指发端于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的那一支文化,以后这只文化再欧洲地区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演变,近代以后又传播到其他洲,最后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区. 西方文化演变主线:古希腊罗马文化(受两河流域文化,希伯来文化,古埃 ...查看


  • 发现成吉思汗陵?
  •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200年间,全世界至少有100个考察队风餐露宿,寻找过成吉思汗陵寝,但全部无果而终. 寻找成吉思汗陵最新的发现,来自宁夏的地质工作者兼蒙元历史研究者王景武. 已退休的王景武介绍,根据全世界专家多年来的搜寻和研究,解开成陵之 ...查看


  • 会展的起源
  • 关于展览的起源 目前尚在探讨和研究,尚无统一.肯定的看法.大致有:"市集演变"说."巫术礼仪与祭祀"说及"物物交换"说等."市集演变"说认为:贸易性的展览无论在 ...查看


  • (一)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修改二稿
  • 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 --全盘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之一 陈明远 金岷彬(B.Jinmin) [内容摘要]在史前史三分期的第一个时代,木质工具跟石质工具同等重要.同时发展,而且经常并用--木头与石头结合起来的 ...查看


  • 文艺常识:美术考古学
  •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 作者:杨泓 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以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所获得的美术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它从历史科学的立场出发,依据层位学.类型学等考古学研究方法,结合古代文献以及传世的有关遗物,阐明美术的产生.发展 ...查看


  • 照相机的发展简史
  • [摘要]照相机的产生和演变历史是一个集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实际需要的综合而又漫长的设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设计的动力因素.设计的目的因素.设计的限制因素.设计的资源因素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设计产生原理. [关键词]设计,设计动力 ...查看


  • 道家服饰知多少 羽衣鹤氅话逍遥
  • 道学苑<羽衣服饰文化研究>周思源2015-01-27 11:38 我要分享 以鸟类羽毛作为服饰,曾经是我国先民的一种重要的着装方式.在许多史前岩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用鸟羽装饰身体的人物形象.如云南沧源岩画,其中就有许多头插羽毛. ...查看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作者:a569105925 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概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 的贡献. ⑵中国的古代艺术: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