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总结

《认识钟表》单元总结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一年级的小学生年纪小,对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透。时间是很抽象的,也是日常生活中所必须懂得和应用的常识。钟表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经常见到的生活用品,但是他们很多都还不会看钟,例如经常会把10时30分说成11时30分,9时说成12时9个字等等,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学习,总结出规律,再把总结到的规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经过这一个单元的教学后,总结出了钟表教学的几点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愿望。

1、 猜谜语引入。

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通过学生喜欢的猜谜活动,猜到谜底是钟,自然地引入到钟面的教学上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课本91页的图,说说图里都有什么?然后提问:“早上你是几点钟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 学生当中有的是爸爸妈妈告诉时间的,有的是自己看钟知道时间的。再问:“如果你不会看时间。总是让大人告诉你,方便吗?”通过师的提问,使学生感受到学会看钟表的作用,产生学习的愿望。

二、 注意让学生用眼观察、讨论,概括有关钟面的知识。

1、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钟面,仔细观察后向小组的同学介绍,看谁的眼睛最明亮,谁的口齿最伶俐,将你所知道的、看到的、想到的说一说。

2、 引导学生概括。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这12个数字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成一个圆的。时针短又粗,分针细又长,它们总是不停地在转动,分针走的快,时针走的慢。

三、 依托经验,认识整时、半时,总结出规律。

1、用手拨出你想要的时间。 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时间拨在自己带来的钟表上。师挑选出整时和半时的钟面,让拨的学生说说是几时或几时半。

2、认识整时。

师指着整时的钟面,问:“这些时间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交流后,概括出规律: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认识半时。

师再挑选出半时的钟面,也让学生交流后总结出规律: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某两个数字的中间,时针刚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四、 把知识应用到生活和有趣的活动中去。

在这个环节,我创设了几个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把刚刚学会的钟表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

1、师说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让学生拨出相应的时刻。学生对老师的工作生活感到好奇和有新鲜感,也对老师的辛劳有了了解,使学生懂得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要珍惜一分一秒。

2、修钟表。

出示小故事:小熊家里的钟被调皮的小熊弄掉在地上,时针分针都脱落下来了。现在是5时,谁能帮忙把时钟修好啊?

3、设计时钟。

让学生设计一款款式新颖的时钟,画在纸上。强调时针和分针所指向的正确位置。师和同学们评选出正确和漂亮的设计,办一个展览。

4、写出你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

5、搜集有关钟面的图片,并写出搜集到的钟面图片上的时间。

6、让学生在10时、下午2时半、7时的时候提醒老师喝水。

《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学总结

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靠教讲解获得的,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我抓住这个契机,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数的信息。为此,我适时安排了相应的活动。新课引入时,我就先通过“考眼力”游戏,让学生通过数数,猜数。这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学生通过想和猜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又如在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有11根小棒,再通过比较得出以十为计数单位,以及在出示主题图时让学生数一数图上的事物各有多少。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数去观察事物, 表达和交流生活中有关数量的信息,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领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另外,在尺子上除了让学生一个一个数外,还让学生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这些安排不仅加深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感。

玩中求知,体验生活数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趣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游戏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生关系。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节课我尽量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该为生活服务”,如在马路上数数等。同时,设计了“考眼力”、“帮小弟弟补尺子上的数”、“按要求上讲台找位置”、“小白兔送水果”、“猜数游戏”等游戏

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合作,体验和巩固。特别是我拿出鲜艳形象的水果时,教室里只听到“我要,我要”的声音,学生简直忘了自己是在上课,只知道我答对了问题就可以拿到水果。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各数组成的理解,又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知识。

尊重学生,促使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人”。人的发展应是全面的,正如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我们的学科教学应关注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才会让每个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为此, 在引出11—20各数时, 我让学生先数出过马路的有几人? 再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图上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直接参与数物体的个数,并通过顺着数和倒着数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顺着数一个一个的大起来, 倒着数一个一个的小下去。这样的设计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一系列的数数的活动中领悟知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 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需要, 学习的意义, 有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另外,在写数的时候, 我让学生在放大的田字格中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又如在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有11根小棒?再通过比较得出以十为计数单位。这一系列活动是既尊重学生,又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在评议讨论的活动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一年级第九单元的内容,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由于学前教育比较好,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能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但还不是很熟练,也不能够灵活运用。所以在课堂中,我注重操作,把学生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情况中去并打好基础。我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用“凑十法”计算8+5的口算过程。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本章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每次看图列式时,我都要请学生自己说说这幅图上有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 然后在怎样列式?经过我这段时间的培训,小朋友们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这个知识。并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感知数学、灵活运用数学。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明显的感受到小朋友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这过程中,有许多小孩子的答案都使我感到很惊喜,他们的答案千奇百怪,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在作业上,我发现他们的字迹越来越工整,页面越来越干净,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这是他们的第一个课堂作业本,这上面记载了他们成长的足迹。 我希望他们以后会越来越好

《认识钟表》单元总结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一年级的小学生年纪小,对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透。时间是很抽象的,也是日常生活中所必须懂得和应用的常识。钟表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经常见到的生活用品,但是他们很多都还不会看钟,例如经常会把10时30分说成11时30分,9时说成12时9个字等等,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学习,总结出规律,再把总结到的规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经过这一个单元的教学后,总结出了钟表教学的几点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愿望。

1、 猜谜语引入。

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通过学生喜欢的猜谜活动,猜到谜底是钟,自然地引入到钟面的教学上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课本91页的图,说说图里都有什么?然后提问:“早上你是几点钟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 学生当中有的是爸爸妈妈告诉时间的,有的是自己看钟知道时间的。再问:“如果你不会看时间。总是让大人告诉你,方便吗?”通过师的提问,使学生感受到学会看钟表的作用,产生学习的愿望。

二、 注意让学生用眼观察、讨论,概括有关钟面的知识。

1、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钟面,仔细观察后向小组的同学介绍,看谁的眼睛最明亮,谁的口齿最伶俐,将你所知道的、看到的、想到的说一说。

2、 引导学生概括。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这12个数字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成一个圆的。时针短又粗,分针细又长,它们总是不停地在转动,分针走的快,时针走的慢。

三、 依托经验,认识整时、半时,总结出规律。

1、用手拨出你想要的时间。 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时间拨在自己带来的钟表上。师挑选出整时和半时的钟面,让拨的学生说说是几时或几时半。

2、认识整时。

师指着整时的钟面,问:“这些时间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交流后,概括出规律: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认识半时。

师再挑选出半时的钟面,也让学生交流后总结出规律: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某两个数字的中间,时针刚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四、 把知识应用到生活和有趣的活动中去。

在这个环节,我创设了几个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把刚刚学会的钟表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

1、师说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让学生拨出相应的时刻。学生对老师的工作生活感到好奇和有新鲜感,也对老师的辛劳有了了解,使学生懂得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要珍惜一分一秒。

2、修钟表。

出示小故事:小熊家里的钟被调皮的小熊弄掉在地上,时针分针都脱落下来了。现在是5时,谁能帮忙把时钟修好啊?

3、设计时钟。

让学生设计一款款式新颖的时钟,画在纸上。强调时针和分针所指向的正确位置。师和同学们评选出正确和漂亮的设计,办一个展览。

4、写出你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

5、搜集有关钟面的图片,并写出搜集到的钟面图片上的时间。

6、让学生在10时、下午2时半、7时的时候提醒老师喝水。

《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学总结

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靠教讲解获得的,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我抓住这个契机,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数的信息。为此,我适时安排了相应的活动。新课引入时,我就先通过“考眼力”游戏,让学生通过数数,猜数。这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学生通过想和猜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又如在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有11根小棒,再通过比较得出以十为计数单位,以及在出示主题图时让学生数一数图上的事物各有多少。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数去观察事物, 表达和交流生活中有关数量的信息,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领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另外,在尺子上除了让学生一个一个数外,还让学生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这些安排不仅加深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感。

玩中求知,体验生活数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趣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游戏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生关系。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节课我尽量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该为生活服务”,如在马路上数数等。同时,设计了“考眼力”、“帮小弟弟补尺子上的数”、“按要求上讲台找位置”、“小白兔送水果”、“猜数游戏”等游戏

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合作,体验和巩固。特别是我拿出鲜艳形象的水果时,教室里只听到“我要,我要”的声音,学生简直忘了自己是在上课,只知道我答对了问题就可以拿到水果。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各数组成的理解,又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知识。

尊重学生,促使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人”。人的发展应是全面的,正如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我们的学科教学应关注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才会让每个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为此, 在引出11—20各数时, 我让学生先数出过马路的有几人? 再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图上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直接参与数物体的个数,并通过顺着数和倒着数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顺着数一个一个的大起来, 倒着数一个一个的小下去。这样的设计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一系列的数数的活动中领悟知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 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需要, 学习的意义, 有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另外,在写数的时候, 我让学生在放大的田字格中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又如在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有11根小棒?再通过比较得出以十为计数单位。这一系列活动是既尊重学生,又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在评议讨论的活动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一年级第九单元的内容,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由于学前教育比较好,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能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但还不是很熟练,也不能够灵活运用。所以在课堂中,我注重操作,把学生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情况中去并打好基础。我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用“凑十法”计算8+5的口算过程。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本章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每次看图列式时,我都要请学生自己说说这幅图上有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 然后在怎样列式?经过我这段时间的培训,小朋友们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这个知识。并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感知数学、灵活运用数学。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明显的感受到小朋友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这过程中,有许多小孩子的答案都使我感到很惊喜,他们的答案千奇百怪,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在作业上,我发现他们的字迹越来越工整,页面越来越干净,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这是他们的第一个课堂作业本,这上面记载了他们成长的足迹。 我希望他们以后会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 2015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2015.8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 修订后的人教版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与代数: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空间与几何:位置.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可能性: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等. ...查看


  •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
  •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 ...查看


  • 2012年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解读
  • 2012年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 ...查看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介绍
  • 摘 要:2012年秋季开学,一年级学生将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教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一线教师应尽快掌握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特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2 ...查看


  • 第一单元 准备课
  • 第一单元 准备课(共2课时) 第1节 数一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3页习题1-2) 教材分析 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而且画面中的数量并不是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说明书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说明书 科目名称:小学数学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课程材料: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谭建维 授课对象:金承小学五年级(2)班 使用时间: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查看


  • 2014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 2013-2014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公居小学 王 莲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1课时 主备人:罗秀珍 使用人:五年级数学教师 教学目标: 1.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认识小数,使同学们在分数的基础 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初步能读.写小数. 2.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查看


  •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结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 二(2)班 张 俊 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 我选择林贻志和曹如梦两名同学作为帮困对象,利用自习时间为她们辅导.对于这两位同学,我严格地来要求他们在学习上应该一丝不苟.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形成紧迫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