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一步步"毁"了我们的生活

人们再也没有耐心读完一篇长篇小说,也无法通过深度的新闻报道对某个事件形成客观理性的认知。由此导致人们往往在尚未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时就不假思索地发表个人意见,不负责任的言论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这也是造成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造谣传谣的原因。

二、互联网降低人们信息分辨能力,选择性忽略大量价值信息。

互联网媒体过分追逐点击率,不加选择地向用户推荐耸人听闻的所谓爆炸性新闻,以夸张的标题和猎奇性的内容吸引用户点击,忽略了新闻本身具备的社会价值。从而导致人们对新闻的敏感度和辨别力降低,以为只有足够“爆炸”的消息才具备价值,才能够堂而皇之地登上头条。

与此同时,那些真正具备价值的新闻则被媒体和受众选择性忽略。由此导致人们只对世界上发生的大事略知皮毛,而对“头条”之外的信息所知甚少。尽管在茶余饭后,大家谈论起时事来头头是道,实则知识的匮乏已经难以掩饰。

三、互联网让人懒于思考,盲目遵从或照搬他人总结式的发言。

以前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会选择查字典,现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查字典,还可以查到这个字的用法和例句。以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比如煮鸡蛋应该煮多长时间,会选择向身边的长辈求助,而现在只需要“百度一下”,网络几乎无所不知,这导致我们对其产生依赖,遇到其他任何事,首先想到的都是通过网络寻求帮助。

我们不再尝试着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而是在网上照搬他人总结好的方法和经验。尽管他人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偶尔也会有不凑效的情况出现,但网络依然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首选,并被视为权威。久而久之,我们都变成了一个不会思考的动物。

在这一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论文的抄袭成风。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无一不是抄袭得来。假如要较起真来,恐怕现在没有几篇论文是由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多数都是来自网络。

四、互联网产品形态和调性导致受众只对某类信息有兴趣,对其他事则漠不关心。

前不久,云南鲁甸发生地震,事后有自媒体人撰写文章称自己的朋友圈几乎没有一人在讨论相关话题,他分析出造成这种情形的几个原因,并得出“或许我们没有想象的那么爱同胞”的结论。我对此事有不一样的看法。

不同的互联网产品有其不同的调性,这导致不同平台的用户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拿微博来说,很多微博用户对强拆等重大社会性事件较为关心,并就此发表自己看法,曾经有网友调侃,每天上微博有一种皇上批阅奏章的感觉,这种认知经过长时间地不断强化,就会反作用于用户思维和行为,导致微博成为一个公共舆论场和意见聚集地。

再看微信,用户好友多半来自身边,大家更为关注细微的生活点滴。朋友圈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晒自己的生活动态,比如今天吃了什么美食,去了什么好玩的地方。而对自身之外的公共事件则很少关心。这种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由产品的形态和与生俱来的调性决定的。所以,发生没有人谈论鲁甸地震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值得担忧的情况是,微博的用户只对公共事件感兴趣,而对细微生活漠不关心。而微信的用户只对细微生活感兴趣,对公共事件则漠不关心。互联网产品的调性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网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甚至道德意识。

五、互联网占据人们零散时间,无暇享受生活和真实社交带来的乐趣,疏远亲友关系。

互联网几乎挤占了人们所有的零散时间,上下班的路上,上厕所的时间,亲友聚会等待上餐的时间,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情况严重的,几乎互联网已经成为业余生活的全部,而现实生活则被置于无关紧要的位置。

互联网带给人们的新鲜感和刺激程度逐渐让人们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原有的兴趣,也让人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让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和真实社交带来的乐趣。继而使得现实中的亲友关系走向疏远。

好在这一情况已经被得以重视,听说现在许多人聚餐时要事先没收手机,以防止大家坐在一起玩手机。还有一些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广告语:这里没有WIFI ,请与你身边的人交谈。

六、互联网助长人们投机心理,为博得他人关注不择手段。

互联网造就了芙蓉姐姐、凤姐等一个个网络红人,这些红人无一不是用哗众取宠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他人关注,成为“一夜爆红”的典范。网民在网络世界里本身就缺乏存在感,想要博得他人关注,就难免会效仿这些红人的做法,在言行上走极端。

更重要的是,这些所谓网络红人在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之后,多数人居然还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比如芙蓉姐姐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凤姐竟然去了美国。这就更加助长了人们的投机心理,试图复制他们的路线,为博得他人关注不择手段。

正是在互联网的这种风气之下,社会公共道德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七、互联网过分夸大行业价值,导致过多人投身互联网业,而非实业。

的确,如今各个行业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身影,但是并非所有行业都要效仿互联网行业的做法。“互联网思维”被炒得最火的时候,就连卖凉皮的都声称自己在用互联网思维创业。互联网的真正价值远没有这个行业的鼓吹者所言的那般巨大。

人们再也没有耐心读完一篇长篇小说,也无法通过深度的新闻报道对某个事件形成客观理性的认知。由此导致人们往往在尚未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时就不假思索地发表个人意见,不负责任的言论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这也是造成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造谣传谣的原因。

二、互联网降低人们信息分辨能力,选择性忽略大量价值信息。

互联网媒体过分追逐点击率,不加选择地向用户推荐耸人听闻的所谓爆炸性新闻,以夸张的标题和猎奇性的内容吸引用户点击,忽略了新闻本身具备的社会价值。从而导致人们对新闻的敏感度和辨别力降低,以为只有足够“爆炸”的消息才具备价值,才能够堂而皇之地登上头条。

与此同时,那些真正具备价值的新闻则被媒体和受众选择性忽略。由此导致人们只对世界上发生的大事略知皮毛,而对“头条”之外的信息所知甚少。尽管在茶余饭后,大家谈论起时事来头头是道,实则知识的匮乏已经难以掩饰。

三、互联网让人懒于思考,盲目遵从或照搬他人总结式的发言。

以前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会选择查字典,现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查字典,还可以查到这个字的用法和例句。以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比如煮鸡蛋应该煮多长时间,会选择向身边的长辈求助,而现在只需要“百度一下”,网络几乎无所不知,这导致我们对其产生依赖,遇到其他任何事,首先想到的都是通过网络寻求帮助。

我们不再尝试着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而是在网上照搬他人总结好的方法和经验。尽管他人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偶尔也会有不凑效的情况出现,但网络依然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首选,并被视为权威。久而久之,我们都变成了一个不会思考的动物。

在这一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论文的抄袭成风。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无一不是抄袭得来。假如要较起真来,恐怕现在没有几篇论文是由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多数都是来自网络。

四、互联网产品形态和调性导致受众只对某类信息有兴趣,对其他事则漠不关心。

前不久,云南鲁甸发生地震,事后有自媒体人撰写文章称自己的朋友圈几乎没有一人在讨论相关话题,他分析出造成这种情形的几个原因,并得出“或许我们没有想象的那么爱同胞”的结论。我对此事有不一样的看法。

不同的互联网产品有其不同的调性,这导致不同平台的用户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拿微博来说,很多微博用户对强拆等重大社会性事件较为关心,并就此发表自己看法,曾经有网友调侃,每天上微博有一种皇上批阅奏章的感觉,这种认知经过长时间地不断强化,就会反作用于用户思维和行为,导致微博成为一个公共舆论场和意见聚集地。

再看微信,用户好友多半来自身边,大家更为关注细微的生活点滴。朋友圈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晒自己的生活动态,比如今天吃了什么美食,去了什么好玩的地方。而对自身之外的公共事件则很少关心。这种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由产品的形态和与生俱来的调性决定的。所以,发生没有人谈论鲁甸地震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值得担忧的情况是,微博的用户只对公共事件感兴趣,而对细微生活漠不关心。而微信的用户只对细微生活感兴趣,对公共事件则漠不关心。互联网产品的调性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网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甚至道德意识。

五、互联网占据人们零散时间,无暇享受生活和真实社交带来的乐趣,疏远亲友关系。

互联网几乎挤占了人们所有的零散时间,上下班的路上,上厕所的时间,亲友聚会等待上餐的时间,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情况严重的,几乎互联网已经成为业余生活的全部,而现实生活则被置于无关紧要的位置。

互联网带给人们的新鲜感和刺激程度逐渐让人们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原有的兴趣,也让人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让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和真实社交带来的乐趣。继而使得现实中的亲友关系走向疏远。

好在这一情况已经被得以重视,听说现在许多人聚餐时要事先没收手机,以防止大家坐在一起玩手机。还有一些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广告语:这里没有WIFI ,请与你身边的人交谈。

六、互联网助长人们投机心理,为博得他人关注不择手段。

互联网造就了芙蓉姐姐、凤姐等一个个网络红人,这些红人无一不是用哗众取宠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他人关注,成为“一夜爆红”的典范。网民在网络世界里本身就缺乏存在感,想要博得他人关注,就难免会效仿这些红人的做法,在言行上走极端。

更重要的是,这些所谓网络红人在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之后,多数人居然还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比如芙蓉姐姐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凤姐竟然去了美国。这就更加助长了人们的投机心理,试图复制他们的路线,为博得他人关注不择手段。

正是在互联网的这种风气之下,社会公共道德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七、互联网过分夸大行业价值,导致过多人投身互联网业,而非实业。

的确,如今各个行业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身影,但是并非所有行业都要效仿互联网行业的做法。“互联网思维”被炒得最火的时候,就连卖凉皮的都声称自己在用互联网思维创业。互联网的真正价值远没有这个行业的鼓吹者所言的那般巨大。


相关文章

  • 市场营销管理:如何慧眼识"千里马"?
  • 2017-03-06 来源:投稿 作者:Webpower中国区 分类:新鲜干货 身边许多做市场营销的朋友反映,自己很难招到想要的市场营销人员,或者招到候选人之后在实践工作中又无法满意和满足工作的需要.如何判断一个市场营销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能力 ...查看


  • 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调查报告
  • 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调查,研究大学生手机消费的市场现状.市场潜力.流行趋势和手机选购等方面的状况,探讨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存在的特点与消费潜力,针对大学生群体提出了手机厂商的应对策略.我们主要采取 ...查看


  • 手机调查报告
  • 编号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分院)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 分 院 名 称 经济贸易分院 专 业 连锁经营与管理 班 级 12经贸(2)班 学 生 姓 名 王军 指 导 老 师 冉娟 2015年3月5日 目录 昌吉市手机市场调研报告„„„ ...查看


  • 绩效考核不与工资挂钩该如何进行有效激励?
  • 绩效考核不与工资挂钩 该如何进行有效激励? 内容描述 我们是一家有60多人的互联网软件开发公司,因为公司目前还属于成长型企业,所以在很多方面都不完善,我们的薪酬结构也比较简单,都是固定月薪制. 最近想把公司的绩效管理这一块做起来,大体和老板 ...查看


  • 给大一学生的一封信
  • 给大一学生的一封信 大一是大学的开端,是影响你大学其他三年的重要一年,所以这进入大学的第一步你一定要走好,这样才可以为其他的三年打下基础,只有你做到了步步为营,就能步步高升,就能步步为赢! 一,作用篇 大一时期在大学四年中的作用 大一在大学 ...查看


  • 电子商务网站商务模式分析---以淘宝网为例
  • 淘宝网C2C商业模式分析 一.网站简介 淘宝网( Taobao,口号:淘!我喜欢.)是亚太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网络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10日投资创立.淘宝网是典型的C2C模式.C2C模式是最能够体现互联网 ...查看


  • 酷6网CEO施瑜:重金购买版权运营模式难以长久
  • 作者:|出处:话题2009| 2012-03-12 17:58 |阅读:1397次 责编:杨思亮 酷6网CEO施瑜 DoNews 3月12日下午消息 优酷与土豆11日正式宣布签订合并协议,合并后新公司命名为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优酷股东拥有 ...查看


  • 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文学
  • 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文学 导语:文学永远是面向未来的事业.20年后,将是"95后"."00后"走上中国文坛的时候,而今天他们正在接受文学启蒙,今天的阅读将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创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生活.在课外, ...查看


  • 我的大学计划1
  • 我的大学计划 有关必做之事: 1. 2. 3. 4.5.学好英语,数学,计算机 思想: 习惯: 1.每天要早起,有规律地生活 2.每天洗冷水澡 3.每天多锻炼 另外: 1.可以适当地改变大学规划 2.认清自我,了解工作方向,进行职业规划 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