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暂行办法

[ 文号:成劳鉴委[2005]1号 | 下载 | 2006-12-14 22:12:45 | 阅读:3876 ]

收藏到:QQ 百度 新浪 365Key 天极 和讯 雅虎 google 我的电脑

第一条  为规范全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程序,保证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质量,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四川省劳动能力鉴定规程》(川劳鉴委[2004]5号)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意见的通知》(成府发[2004]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鉴定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以下简称“鉴定中心”)的工作人员、鉴定委员会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和被鉴定人员、用人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的适用范围:

全市各类用人单位(含机关、事业、企业、其他,以下统称“用人单位”)职工因工负伤(含职业病,以下简称“因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全市各类用人单位职工因病(含非因工负伤,以下简称“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

因工、因病死亡职工供养亲属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延长、辅助器具安装、旧伤复发的确认。

第四条  劳动能力鉴定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五条  职工因工负伤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依据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该标准颁布前暂执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国家标准GB/T16180-1996);企业职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在国务院出台新的政策之前,仍执行《四川省干部、工人因伤、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第六条  鉴定委员会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鉴定委员会主任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担任。鉴定中心是鉴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处理劳动能力鉴定的日常工作,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理。

第七条  鉴定委员会的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二)负责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领导鉴定中心开展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鉴定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实际,在区(市)县委托社保经办机构受理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三)培训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四)组织召开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会议,研究布置行政区域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第八条  鉴定中心的职责

(一)在鉴定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劳动能力鉴定的日常工作;

(二)受理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审核劳动能力鉴定有关资料;

(三)管理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组织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进行鉴定工作;

(四)负责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宣传和咨询;

(五)管理鉴定委员会的文书、档案、印鉴等;

(六)向鉴定委员会汇报、请示工作,承办鉴定委员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第九条  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

(一)职工因工负伤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用人单位、职工或者直系亲属可向鉴定中心提出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职工因病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由用人单位向鉴定中心提出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二)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应该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书及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

3、职工因工负伤的需要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及伤、病情相对稳定的证明;因病的需要县级以上医院提供半年以上病假条或病史资料(门诊、住院病历);

4、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诊断、化验、检查等资料;

5、鉴定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其它材料。

第十条  劳动能力鉴定的受理

鉴定委员会收到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资料后,应当及时审核。对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全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充的全部材料;对材料齐全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书面下达劳动能力鉴定受理通知书。

第十一条  劳动能力鉴定

(一)鉴定委员会受理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专家意见不一致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对疑难问题可以邀请其它专家就技术性问题提出建议,但其它专家不得参与鉴定意见的提出。

(二)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提出的劳动能力鉴定意见,下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鉴定意见书应载明以下内容:

[ 文号:成劳鉴委[2005]1号 | 下载 | 2006-12-14 22:12:45 | 阅读:3876 ]

收藏到:QQ 百度 新浪 365Key 天极 和讯 雅虎 google 我的电脑

第一条  为规范全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程序,保证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质量,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四川省劳动能力鉴定规程》(川劳鉴委[2004]5号)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意见的通知》(成府发[2004]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鉴定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以下简称“鉴定中心”)的工作人员、鉴定委员会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和被鉴定人员、用人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的适用范围:

全市各类用人单位(含机关、事业、企业、其他,以下统称“用人单位”)职工因工负伤(含职业病,以下简称“因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全市各类用人单位职工因病(含非因工负伤,以下简称“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

因工、因病死亡职工供养亲属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延长、辅助器具安装、旧伤复发的确认。

第四条  劳动能力鉴定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五条  职工因工负伤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依据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该标准颁布前暂执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国家标准GB/T16180-1996);企业职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在国务院出台新的政策之前,仍执行《四川省干部、工人因伤、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第六条  鉴定委员会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鉴定委员会主任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担任。鉴定中心是鉴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处理劳动能力鉴定的日常工作,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理。

第七条  鉴定委员会的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二)负责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领导鉴定中心开展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鉴定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实际,在区(市)县委托社保经办机构受理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三)培训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四)组织召开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会议,研究布置行政区域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第八条  鉴定中心的职责

(一)在鉴定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劳动能力鉴定的日常工作;

(二)受理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审核劳动能力鉴定有关资料;

(三)管理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组织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进行鉴定工作;

(四)负责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宣传和咨询;

(五)管理鉴定委员会的文书、档案、印鉴等;

(六)向鉴定委员会汇报、请示工作,承办鉴定委员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第九条  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

(一)职工因工负伤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用人单位、职工或者直系亲属可向鉴定中心提出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职工因病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由用人单位向鉴定中心提出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二)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应该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书及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

3、职工因工负伤的需要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及伤、病情相对稳定的证明;因病的需要县级以上医院提供半年以上病假条或病史资料(门诊、住院病历);

4、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诊断、化验、检查等资料;

5、鉴定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其它材料。

第十条  劳动能力鉴定的受理

鉴定委员会收到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资料后,应当及时审核。对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全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充的全部材料;对材料齐全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书面下达劳动能力鉴定受理通知书。

第十一条  劳动能力鉴定

(一)鉴定委员会受理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专家意见不一致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对疑难问题可以邀请其它专家就技术性问题提出建议,但其它专家不得参与鉴定意见的提出。

(二)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提出的劳动能力鉴定意见,下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鉴定意见书应载明以下内容:


相关文章

  • 劳动能力鉴定办理指南
  • 劳动能力鉴定办理指南  业务名称 劳动能力鉴定  行政依据 1.<工作保险条例> (国务院第375号令) 2.<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5号) 3.<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 ...查看


  • 停工留薪期规定
  • 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伤职工 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成劳社发[2005]74号 各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 ...查看


  • 成都市建筑施工企业非本市户籍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2012]45号
  • 成人社发[2012]45号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成都市建筑施工企业非本市户籍农民工 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保局.市医保局: 〘成都市建筑施工企业非本市户籍 ...查看


  • 安徽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暂行办法
  • 关于印发<安徽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劳社秘[2007]302号 各市.省直管试点县(市)劳动保障局: 现将<安徽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各地在<办法>实施中遇 ...查看


  • 四川省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程序暂行规定
  • 四川省关于印发<四川省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程序暂行规定>和<四川省省本级劳动能力鉴定委托医学检查暂行办法>的通知 www.cnpension.net 2008-10-22 19:13:22 中国养老金网 川劳鉴委[200 ...查看


  • 成都市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 成都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成都市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成职改字[2002]2号 各区(市)县人事(劳动)局.市级各部门.高新区人事劳动局: 为进一步规范评审组织.统一评审程序.保证评审质量,经 ...查看


  • 对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的法律适用等相关问题的思考
  • 四川成都精济律师事务所 何宁湘 [导语] 我国人事制度改革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以及各项改革的逐步试点与扩展也进行了不少尝试,国家在2002年正式提出了对全国范围内的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随即在2002年7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办发[20 ...查看


  • 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
  • 当前位置:工伤赔偿法律网 > 各省工伤政策 > 四川省  四川省工伤政策栏目总结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并根据地方规定总结四川省非工伤死亡.工亡.工伤赔偿标准.工伤保险.工伤管理条例等,为职工维权查询之用. 栏目热门文章 ·四川省贯 ...查看


  •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工伤康复管理的暂行办法
  • [转载]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工伤康复管理的暂行办法 (2010-06-25 11:57:08)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工伤康复管理的暂行办法作者:圆典 关于印发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工伤康复管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