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是"慢郎中"

  中医是个“慢郎中”的说法,不仅低估了中医在治疗急、危、重症方面的作用,更让一些应该使用中医药救治的急性和难治性疾病患者错失良机,延误病情。   “慢郎中”的说法由何而来   1.中医能调治慢性疾病   慢性病的特点是病程长,迁延难愈,遇到不良情绪和环境变化还会加重。很多患者担心长期服用西药产生不良反应,所以,选择中医的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以及耳穴压豆、耳针、穴位贴敷、药浴等特色治疗,还有需要辨证用药的中药丸、散、膏、丹等方法,治疗头痛、关节痛、咳嗽、痰喘、胸胁胀痛、腹泻、便秘、失眠、多梦,以及脑血管病后遗症、肿瘤等慢性病,且由于疗效好,副作用不明显,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因此,中医能治慢性病,成为人们对中医最重要的认识。   2.中医并非直接治表象   中医诊治疾病遵循的是整体调治,关注的是疾病的产生、发展、前因后果,即所说的“治病求本”。比如头痛的治疗,要问清是受凉了、中暑了还是生气了,还要分清疼痛的部位是前额、头顶还是后枕,更要看舌象脉象和全身症状,参考是否与生理相关、服过什么药物等,最终再辨证论治,而非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是把头部表现视为全身病变的局部反应,进行整体治疗。正是因为中医没有直接止痛,而是辨别病因病机,祛除导致头痛的因素、纠正引起头痛的异常病理状态,达到恢复机体正常生理�C能而头痛自止的目的,所以,容易令人产生“慢”的错觉。   3.中药需要现取现煮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常用传统的中药剂型是水煎剂,需要经审证求因、分析病机、辨别证型后,确定治疗法则,而后组方取药,水煎分服。这个过程对于饱受病痛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感觉有点慢。   其实自古传统中医就有成熟制作工艺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只要患者来诊时符合相应的适用证型,即可服用。况且,如今中药剂型不断改进,新增了中药注射剂、雾化吸入剂、滴丸、含片、胶囊等剂型,特别是近几年新添的中药颗粒剂型,解决了煎药、熬药才能服药治病的繁琐过程,同时也不失中医辨证用药、因人而异的水煎剂特色,深受患者青睐。   中医能治急、危、重症   实际上,中医有很多方法救急,比如说疼痛性疾病,及时给予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均能立刻见效,还无药物的副作用。   1.中医治病分标本缓急   中医学最早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中的《素问・标本病传论》就对临床急性病证给出了救治原则:“先热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大小不利,治其标。”也就是先救危难于一时,再明辨病因,有针对性地治疗,以解除病本。若标病危急而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这从《黄帝内经》中记述的疾病名称也能看得出来,如卒中、卒心痛、暴厥、暴胀、大厥、暴死等,都显示了病发突然、病势危急。可见,传统医学对急病的诊治早有总结,典籍还要求对急、危、重症治疗要依法而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2.中医治急症,自古就有   从古到今,很多中医学家以治病救急而闻名,如众人皆知的扁鹊为虢国太子推拿针灸使其“死”而复生、华佗能刮骨疗毒并为曹操医治头风痛。张仲景的专著《伤寒杂病论》更是救急方药满卷,也是中医学临床技能的最高体现,其中所用方剂均是治疗急性病的典范,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等等。所记述的疾病有高热、昏迷、厥逆、谵语、暴喘、心痛、中风、腹痛、暴吐、暴利、急黄、妇女产后大汗、失血、大便难、痈疽等很多急症。   后世医家也有很多有关急症的专著,如《备急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还有应对急性传染病的专著和应急方法等,如《诸病源候论》、《温病条辨》、《瘟疫论》……   近年来,中医专家又对急性心衰、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等进行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救治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中医独特的临床救“急”方法   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救治方法,如技能类方法:针刺麻醉、针刺止痛、刺血退热、拔罐止痛、按摩推拿,还有近年创新的眼针、头针、耳针等等;药物类治法:青蒿抗疟、信石治癌、活血化瘀法治心脑血管病、中药退热、独参汤治脱证等等。   除此之外,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很多治病救急的方药:治疗发热的紫雪散、神犀丹、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银翘散、大小青龙汤、白虎汤、荆防败毒散;治疗急腹症的大黄牡丹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治疗心痛胸痹急症的瓜蒌薤白半夏汤、血府逐瘀汤、三物备急丸、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治疗中风急症的安宫牛黄丸、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羚羊角汤;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云南白药、犀角地黄汤、清营汤;治疗急性胃肠道疾病的理中丸、建中汤、芍药汤、左金丸;治疗呼吸道急症的葶苈大枣泻肺汤、三子养清汤、千金苇茎汤……   中药剂型改进、中药注射液的使用,使中医救治急症的范围更加广泛,如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治疗休克、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昏迷、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四妙勇安汤治疗急性脉管炎、清暑益气汤治疗中暑、藿香正气汤治疗霍乱等等。   知道了这些,您还觉着中医是“慢郎中”吗?

  中医是个“慢郎中”的说法,不仅低估了中医在治疗急、危、重症方面的作用,更让一些应该使用中医药救治的急性和难治性疾病患者错失良机,延误病情。   “慢郎中”的说法由何而来   1.中医能调治慢性疾病   慢性病的特点是病程长,迁延难愈,遇到不良情绪和环境变化还会加重。很多患者担心长期服用西药产生不良反应,所以,选择中医的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以及耳穴压豆、耳针、穴位贴敷、药浴等特色治疗,还有需要辨证用药的中药丸、散、膏、丹等方法,治疗头痛、关节痛、咳嗽、痰喘、胸胁胀痛、腹泻、便秘、失眠、多梦,以及脑血管病后遗症、肿瘤等慢性病,且由于疗效好,副作用不明显,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因此,中医能治慢性病,成为人们对中医最重要的认识。   2.中医并非直接治表象   中医诊治疾病遵循的是整体调治,关注的是疾病的产生、发展、前因后果,即所说的“治病求本”。比如头痛的治疗,要问清是受凉了、中暑了还是生气了,还要分清疼痛的部位是前额、头顶还是后枕,更要看舌象脉象和全身症状,参考是否与生理相关、服过什么药物等,最终再辨证论治,而非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是把头部表现视为全身病变的局部反应,进行整体治疗。正是因为中医没有直接止痛,而是辨别病因病机,祛除导致头痛的因素、纠正引起头痛的异常病理状态,达到恢复机体正常生理�C能而头痛自止的目的,所以,容易令人产生“慢”的错觉。   3.中药需要现取现煮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常用传统的中药剂型是水煎剂,需要经审证求因、分析病机、辨别证型后,确定治疗法则,而后组方取药,水煎分服。这个过程对于饱受病痛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感觉有点慢。   其实自古传统中医就有成熟制作工艺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只要患者来诊时符合相应的适用证型,即可服用。况且,如今中药剂型不断改进,新增了中药注射剂、雾化吸入剂、滴丸、含片、胶囊等剂型,特别是近几年新添的中药颗粒剂型,解决了煎药、熬药才能服药治病的繁琐过程,同时也不失中医辨证用药、因人而异的水煎剂特色,深受患者青睐。   中医能治急、危、重症   实际上,中医有很多方法救急,比如说疼痛性疾病,及时给予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均能立刻见效,还无药物的副作用。   1.中医治病分标本缓急   中医学最早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中的《素问・标本病传论》就对临床急性病证给出了救治原则:“先热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大小不利,治其标。”也就是先救危难于一时,再明辨病因,有针对性地治疗,以解除病本。若标病危急而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这从《黄帝内经》中记述的疾病名称也能看得出来,如卒中、卒心痛、暴厥、暴胀、大厥、暴死等,都显示了病发突然、病势危急。可见,传统医学对急病的诊治早有总结,典籍还要求对急、危、重症治疗要依法而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2.中医治急症,自古就有   从古到今,很多中医学家以治病救急而闻名,如众人皆知的扁鹊为虢国太子推拿针灸使其“死”而复生、华佗能刮骨疗毒并为曹操医治头风痛。张仲景的专著《伤寒杂病论》更是救急方药满卷,也是中医学临床技能的最高体现,其中所用方剂均是治疗急性病的典范,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等等。所记述的疾病有高热、昏迷、厥逆、谵语、暴喘、心痛、中风、腹痛、暴吐、暴利、急黄、妇女产后大汗、失血、大便难、痈疽等很多急症。   后世医家也有很多有关急症的专著,如《备急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还有应对急性传染病的专著和应急方法等,如《诸病源候论》、《温病条辨》、《瘟疫论》……   近年来,中医专家又对急性心衰、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等进行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救治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中医独特的临床救“急”方法   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救治方法,如技能类方法:针刺麻醉、针刺止痛、刺血退热、拔罐止痛、按摩推拿,还有近年创新的眼针、头针、耳针等等;药物类治法:青蒿抗疟、信石治癌、活血化瘀法治心脑血管病、中药退热、独参汤治脱证等等。   除此之外,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很多治病救急的方药:治疗发热的紫雪散、神犀丹、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银翘散、大小青龙汤、白虎汤、荆防败毒散;治疗急腹症的大黄牡丹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治疗心痛胸痹急症的瓜蒌薤白半夏汤、血府逐瘀汤、三物备急丸、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治疗中风急症的安宫牛黄丸、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羚羊角汤;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云南白药、犀角地黄汤、清营汤;治疗急性胃肠道疾病的理中丸、建中汤、芍药汤、左金丸;治疗呼吸道急症的葶苈大枣泻肺汤、三子养清汤、千金苇茎汤……   中药剂型改进、中药注射液的使用,使中医救治急症的范围更加广泛,如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治疗休克、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昏迷、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四妙勇安汤治疗急性脉管炎、清暑益气汤治疗中暑、藿香正气汤治疗霍乱等等。   知道了这些,您还觉着中医是“慢郎中”吗?


相关文章

  • 我的抗癌故事 第二部 我的生命我做主(6)下狠心注射化疗,治早搏偶遇郎中
  • 六. 下狠心注射化疗,治早搏偶遇郎中 到三月下旬,吃FT207已满一个疗程了,我进行了一次自我评价:首先是,体质有了改善,整个人的活力有了增强.二是,服用FT207也没有发现多大的副作用.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试一试注射化疗.这样就与医院联系, ...查看


  •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世界传统医药日"的感怀
  • 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由于网上宣传不热闹,所以没有什么感觉. 这个纪念日是在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定的.会议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qu ...查看


  • 中医养生保健顺口溜
  • 一篇价值百万的古药方,一定要收藏 1.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 2.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3.一日一枣,长生不老. 4.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5.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养生不健康. 6.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7.西 ...查看


  • 中医肿瘤防治讲座
  • 中医肿瘤防治讲座讲稿 --陈万清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对组织这次讲座的主办单位表示感谢.感谢北京世界创新医学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医肿瘤康复研究中心(简称:上海中医肿瘤康复中心)的领导对我多年来的指导. 今天来的听众中有一些是 ...查看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系列(10)
  • 2015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十) 91.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个人. ..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带的包裹.箱子. ..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设宴请客的主 ...查看


  •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一.揭示课题,结识文中人物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师:我们在平常的交谈和写作中,经常会说到一些个性人物.如果我们能够用某种特定的含有比喻或象征的词语给予描述,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栩栩如生.请看下列几个词 ...查看


  • 电影神医扁鹊观后感
  • 电影神医扁鹊观后感 电影神医扁鹊>观后感 前日,偶尔在网上发现了经典老电影[神医扁鹊],很感兴趣,看了一遍.即为扁鹊的高超医术所折服,又对庸医的行为感到愤怒. 扁鹊(前407-前310),汉族,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魏国三川郡 ...查看


  • 救救中医!救救中药!中医中药界情况危急!!!
  • 去年出了一场惊天冤案,该案件持续至今.这并不是一个个例或特殊情况,而是我们整个中医中药界现状的一个缩影.浙江省金华市的倪海清用自己研制的中草药治愈了数百位癌症病人,却被公安局抓获被法院一审判了十年,全家被抓,药品全封,好多癌症病人因此断药. ...查看


  • 古代女性医学家典故集锦
  • 古代女性医学家典故集锦 在我国医学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女性医学家,她们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病,深得后人的敬仰和称道. 医技高超 征召入宫 在线阅读<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http://bookapp.b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