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读书笔记来自人大经济论坛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第一章 被离弃的道路

一个纲领,其基本命题是,并非追求利润的自由企业制度已在这一代人中失败,而是尚未经受考验。——罗斯福

在近代欧洲厉害的整个时期中,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使个人从他从事日常活动时束缚他的那些习惯和成规的羁绊中解放出来。

第二章 伟大的乌托邦

托克维尔清楚地意识到,民主的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制度,与社会主义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

第三章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在现代计划这看来,出于他们的动机,仅仅设计一个永久的合理框架,在其中个人根据他们个人计划指导他们的各种活动,这是不够的。在他们看来,这种自由主义计划都是毫无计划——而且实际上它也不是一个为满足关于谁应该有什么个别观点而设计的计划。我们的计划者所要求的是根据一个单一的计划对一切经济活动加以集中管理,规定社会资源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管理”,以便按照一种明确的方式为个别的目标服务。

成功地将竞争作为社会组织的原则,就派出了对经济生活的某种形式的强制性干预,但它承认有时会有助于其运作的其他形式的强制性干预,甚至还必需某种形式的政府行为。 维持竞争也并非与广泛的社会服务制度不相容——只要这种服务的组织所采取的方法不至于在很大范围内使竞争失败。

我们一切的批评所针对的计划只是指那种反对竞争的计划——用以代替竞争的计划。

第四章 计划的“不可避免性”

只有竞争普遍发生时,也就是说只有在个别生产者必得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价格的变化但不能控制价格的变化时,价格体系才能完成这种职能。整体越复杂,我们就越得凭借个人之间的分散的知识

第五章 民主与计划

集体主义制度的共同特征:描述为一个为了一个明确社会目标而精心构筑的社会劳动者组织。

个人主义者得出结论说,在限定的范围内,应该允许个人遵循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价

值和偏好,而且,在这些领域内,个人的目标体系应该至高无上而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

似乎没有一个计划会使多数人觉得宁愿选择它而不愿完全没有计划。

民主的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使用手段,它本身绝不是一贯正确和可靠无疑的。

第六章 计划与法制

法律就不再仅仅是一个供人民使用的工具,反而成为立法者为了他的目的而影响人民的工具。政府不再是一个旨在帮助个人充分发展其个性的实用的机构,而成为一个“道德的”机构——这里的“道德的”一词不是作为“不道德的”反义词来使用的,而是指这样一种机构,他把它对一切道德问题的观点都强加于其成员,而不管这种观点是道德的或者非常不道德的。

个人能否预见到政府的行动,并在制定自己的计划时,利用了这种了解作为依据;其结果是政府不能控制公众对于政府机构的利用,而个人精确地了解他将被保护到什么程度以免于来自别人的干涉,或者政府时候能够阻碍个人的努力。

某些产业或活动基本上是由少数民族来从事的,因此,许多表面上针对一个产业或者一个职业阶层的措施实际上是指向一个少数民族的。

第七章 经济控制与极权主义

对财富生产的控制,就是对人类生活本身的控制 ——贝洛克

经济变化往往只能影响我们的需求的边缘或“边际”。有许多事情远比经济上的得失可能影响到的事情来得重要,对于我们来说,他们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受经济波动影响的生活上的舒适品,甚至超过许多生活必需品。

如果某一个人拒绝满足我们的希望,我们可以转向另一个人。但如果我们面对一个垄断者时,我们将唯他之命是从。

没有比知道我们怎么努力也不能使情况改变这件事更使一个人的处境变得令人难以忍受的了;即使我们从来没有精神上的力量去做出必要的牺牲,但只要知道这一点,即只要我们努力奋斗都能够摆脱这种处境,就会使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处境成为可以容忍的了。

生命与健康,美与善,荣誉与精神的安宁,往往只能以相当的物质牺牲为代价才能得以保存,并且还必须有人情愿这样选择,这些都是不能否认的。

计划经济之所以倡导计划,不再是由于他的生产力高,而是由于它能使我们得到一个比较公正和平等的财富分配。这确实是能够认真地坚持要求计划的唯一理由。

人们往往说,没有经济自由的政治自由是没有意义的。

在自由主义时代,分工的进展造成了一种局势,使我们几乎每一个活动都是社会过程的一部分。但是以集中计划代替竞争因而将要求我们的生活实行比以往人们所企图的程度更为多得多的集中管理。它不能停留在我们看做是经济活动的范围内,因为现在几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都依存于他人的经济活动。

第八章 谁战胜谁

虽然竞争与正义很少有共同之处,但值得同样称道的是,二者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赏罚并不是根据某人对人们功过看法来加以均摊的,而是要取决于他们的才干和运气„„因为在竞争中,在决定不同的人的命运方面,机会与幸运常常是技能与先见同样重要的。

在竞争的社会里,穷人的机会比富人的机会所受到的限制要多得多,这一事实丝毫也不一影响另一事实的存在,那就是在这种社会里的穷人比在另一不同类型的社会里拥有很大的物质享受的人要自由的多。

私有财产制度是给人以有限的自由与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 ——伊斯门

政府一旦为了公平的缘故而走上计划的道路,他就要对每个人的命运或地位负责。 唯一值得掌握的权利,就是参与行使之哦那该管理权。一切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将都要变成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只取决于谁行使强制之权,谁的意见在一切场合里都占优势。

政府行为的范围决定着一个人在任何时候所得到的没意见东西是否有赖于政府;并决定着政府的影响只以使有些人将按某个时候得到某些东西为限,自由制度与极权主义制度之间的整个区别就在于此。

一个负责指导经济活动的政府,将必定用它的权利来是想某种公平分配的理想,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它将怎样能够和将怎样运用这种权利呢?或者,将要或应当按照什么原则来指导这种权利呢?对于这些问题,能够在实际上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的,只有一个普遍的原则,一条简单的规则:平等,即在凡是人力可以控制的一切地方的、一切个人完全的和绝对的平等。

第九章 保障与自由

即使具有世界上最好的意愿的任何人,也不可能在各种各样的取舍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要知道一个人应不应该由于一种变动离开他已开始爱上了的一个行业和环境而另换一种行业和环境,就必须把这种职业已经改变了的对社会的相对价值表现在这些职业所提供的报酬上面。

除非与他们自己的利益直接相关,不然的话,世界上的人们是不大可能作出最大努力

的。对大多数来说,要竭尽全力做某事,就需要施加某种外来的压力。在这个意义上,刺激的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

在一个习惯于自由的社会里,似乎不可能有很多人真心愿意以这种代价来换取保障。 如果许可每个情况改善的行业的成员排斥其他人,以便自己的获得通过较高工资或利润表现出丰盛收益的话,那些在需求下跌的行业里的人就无路可走,而且每次变动便成为大规模失业的根源。

防止出现赤贫的适当保障,和减少那些会把努力带到错误的方向上去的可以避免的原因以及随之而来的失望,必须是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要这些努力获得成功而又不损害个人自由,那就必须在市场以外提供保障而让竞争自然地进行而不受到阻挠。

只有花代价才能得到自由,并且,就我们个人来说,我们必须准备作出重大的物质牺牲,以维护我们的自由。

第十章 为什么最坏者当政

人们赞同一个消极的纲领,即对敌人的憎恨,对富人的妒忌,比赞同一项积极的任务要容易些,这看来几乎是人性的一个法制。

如果某个集团里的其他成员都互不认识,那他们至少必须和我们周围的人同属一个类型,必须用同样的方式来思考,来谈论同样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跟他打成一片。

如果“社会”或国家比个人更重要,如果她们自己的目标独立于个人的目标并超越于个人目标的话,那么,只有那些为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目标而努力的个人才能被视为该社会的成员。

人道主义的真正概念,,完全都是人的个人主义观点的产物,而在集体主义思想体系中,他们是没有地位的。

个人认同于一个集团的愿望,这常常是一种自卑感所引起的,因而,只有那个集团的成员资格能够使他比这个集团之外的人有优越性,他的需要才会得到满足。有时,一个人知道他在集团里必须加以抑制的额那些强烈的本能,能够在对付集团以外之人的集体行动中自由发挥这样的事实,似乎成了进一步使他将自己的个性融入集团个性的诱导力量。

罗素说的好,想按照一个单一的计划来组织社会生活的那种愿望本身基本上来自一种对权力的要求。

集体主义者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必须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人支配人的那种权力——并且他们的成功也取决于他们获得这种权力的程度。

每一个集体主义制度都有两个主要特征,首先,需要有一个为整个集团共同接受的目标体系,另外,还需要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给与集体以最大限度的权力的压倒一切的愿望,从这两种特征产生了一个特定的道德体系,这个道德体系有些方面是同我们体系相符的。

道德:不让个人的良心自由地运用它自己的规则,甚至也没有个人在任何环境总都必须或可以遵守任何一般性的规则。

宽容和尊重其他的个人和他们的意见,独立精神,正直的性格和维护自己的意见而不为上级所左右的那种意愿。

第十一章 真理的终结

由于为了要诱使人民接受官方的价值标准,就有必要把那些价值标准加以合理化,或者证明它们是和人民已经持有的价值标准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联系有常常表现为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因果联系。

计划者在作出许多决定时,由于缺乏其它任何根据,必须听凭个人爱憎的指导,把这种爱和憎加以合理化的这一需要,和采用能够打动尽量多的人的方式来说明他的理由的必要性,会迫使计划者不得不创造理论,即对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所做出断言,然后这些断言就成为统治学说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大多数人的理想和爱好都一直是由我们能够控制的环境形成的,那我们就应当有意识地运用这个力量来把人民的思想转到我们认为是可取的方向上去。

使精神自由对知识的进步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根本之点,不在于每个人都可能有能力思考或写点什么,而在于任何人对任何事由或意见都可以争论。

它起初把理性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以毁灭理性而告终,因为它误解了理性成长所依据的那个过程。

第十二章 纳粹主义的社会主义根源

德国人对国家的看法:国家既不是由个人建立或组成的,也不是一个个人的总和,它的目的不是为任何个人的利益服务。它是一个人民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民是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力的。

第十三章 我们中间的极权主义者

当权力本身在组织化的伪装下出现时,它会使其迷人的魔力发展到足以将自由人民的社会转变成极权主义国家的程度。——泰晤士报

私人垄断很少是完全的垄断,更难长时期地存在下去,或者私人垄断通常不能忽视潜在的竞争。而国家的垄断则是一个受到国家保护的垄断——保护它不致受到潜在的竞争和有

效批评。

第十四章 物质条件与理想目标

人们不愿屈从任何规则或人们所还不了解其基本理由的任何需要。人们在许多生活领域中,特别是在行为道德领域中都可以感觉到这种现象,并且它往往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态度。

个人自由是和整个社会都必须完全地、永久地从属于某个单一目的的至上性这一观念水火不容的。自由社会决不能从属于某个单一目的,这条规则的唯一例外就是战争和其他暂时性的灾难,那时差不多任何事情都得服从于眼前的迫切需要,这就是我们为了从长远器件维护我们的自由所应付出的代价。

我们文明的命运最终将取决于我们如何解决那时将会面临的一切经济问题。

在物质环境迫使我们要做出某种选择时有决定自己行动的自由,以及对依照自己良心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自行负责,这两者是道德观念能够赖以培育、道德价值在个人的自由决定中赖以逐日再造的唯一氛围。

不是对上级而是对自己良心的负责,不是用强力所逼出来的责任心,这种决定在个人所重视的事物中应该为他人牺牲那些事物的必要性,以及对自己所做决定的后果负责——这些才是任何名副其实的道德的实质。

个人发展起来的行为准则是集体政治行动所具有的道德标准得以派生的来源,如果放松个人行为标准的话,那的确是令人惊奇的事。

第十五章 国际秩序的展望

在一个自由经济中相比,在一个国际性计划体系中,较为富裕的因而也是最为强大的国家会在更大程度上成为贫困国家仇恨和猜忌的对象,而后者全都会认定,只要它们能够自由地做他们愿做的事情,它们本来就能够更为快速得多地改善他们的处境,至于这种看法是对是错,我们姑且不提。

虽则血多国家可能信守它们所曾同意的正式规则,但它们绝不会听从国际经济计划的指挥。

对于所有小国来说,这将意味着有甚于丧失一部分明确规定的政治主权,他们还要完全地属于一个外来的强力,对于这种强力,它们不再可能进行真正有效的抵抗。

它无权指挥各个民族必须如何行动,但必须能够制止他们作损害其他民族的行动。必须委托给国际主管机构的权力,不是近年来各个国家所僭取的新权力,而是一种没有它就不能维持和平关系的最低限度的权力,也就是说,基本上是那种极度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国家所拥有的权力。

联邦制的主要优点之一:使得大多数有害的计划难于实现,而同时却给值得期望的计划大开方便之门。它能阻止、或者我们能够它阻止多数种类的限制主义。它使国际性计划限于那些能够取得真正的一致意见。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第一章 被离弃的道路

一个纲领,其基本命题是,并非追求利润的自由企业制度已在这一代人中失败,而是尚未经受考验。——罗斯福

在近代欧洲厉害的整个时期中,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使个人从他从事日常活动时束缚他的那些习惯和成规的羁绊中解放出来。

第二章 伟大的乌托邦

托克维尔清楚地意识到,民主的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制度,与社会主义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

第三章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在现代计划这看来,出于他们的动机,仅仅设计一个永久的合理框架,在其中个人根据他们个人计划指导他们的各种活动,这是不够的。在他们看来,这种自由主义计划都是毫无计划——而且实际上它也不是一个为满足关于谁应该有什么个别观点而设计的计划。我们的计划者所要求的是根据一个单一的计划对一切经济活动加以集中管理,规定社会资源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管理”,以便按照一种明确的方式为个别的目标服务。

成功地将竞争作为社会组织的原则,就派出了对经济生活的某种形式的强制性干预,但它承认有时会有助于其运作的其他形式的强制性干预,甚至还必需某种形式的政府行为。 维持竞争也并非与广泛的社会服务制度不相容——只要这种服务的组织所采取的方法不至于在很大范围内使竞争失败。

我们一切的批评所针对的计划只是指那种反对竞争的计划——用以代替竞争的计划。

第四章 计划的“不可避免性”

只有竞争普遍发生时,也就是说只有在个别生产者必得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价格的变化但不能控制价格的变化时,价格体系才能完成这种职能。整体越复杂,我们就越得凭借个人之间的分散的知识

第五章 民主与计划

集体主义制度的共同特征:描述为一个为了一个明确社会目标而精心构筑的社会劳动者组织。

个人主义者得出结论说,在限定的范围内,应该允许个人遵循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价

值和偏好,而且,在这些领域内,个人的目标体系应该至高无上而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

似乎没有一个计划会使多数人觉得宁愿选择它而不愿完全没有计划。

民主的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使用手段,它本身绝不是一贯正确和可靠无疑的。

第六章 计划与法制

法律就不再仅仅是一个供人民使用的工具,反而成为立法者为了他的目的而影响人民的工具。政府不再是一个旨在帮助个人充分发展其个性的实用的机构,而成为一个“道德的”机构——这里的“道德的”一词不是作为“不道德的”反义词来使用的,而是指这样一种机构,他把它对一切道德问题的观点都强加于其成员,而不管这种观点是道德的或者非常不道德的。

个人能否预见到政府的行动,并在制定自己的计划时,利用了这种了解作为依据;其结果是政府不能控制公众对于政府机构的利用,而个人精确地了解他将被保护到什么程度以免于来自别人的干涉,或者政府时候能够阻碍个人的努力。

某些产业或活动基本上是由少数民族来从事的,因此,许多表面上针对一个产业或者一个职业阶层的措施实际上是指向一个少数民族的。

第七章 经济控制与极权主义

对财富生产的控制,就是对人类生活本身的控制 ——贝洛克

经济变化往往只能影响我们的需求的边缘或“边际”。有许多事情远比经济上的得失可能影响到的事情来得重要,对于我们来说,他们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受经济波动影响的生活上的舒适品,甚至超过许多生活必需品。

如果某一个人拒绝满足我们的希望,我们可以转向另一个人。但如果我们面对一个垄断者时,我们将唯他之命是从。

没有比知道我们怎么努力也不能使情况改变这件事更使一个人的处境变得令人难以忍受的了;即使我们从来没有精神上的力量去做出必要的牺牲,但只要知道这一点,即只要我们努力奋斗都能够摆脱这种处境,就会使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处境成为可以容忍的了。

生命与健康,美与善,荣誉与精神的安宁,往往只能以相当的物质牺牲为代价才能得以保存,并且还必须有人情愿这样选择,这些都是不能否认的。

计划经济之所以倡导计划,不再是由于他的生产力高,而是由于它能使我们得到一个比较公正和平等的财富分配。这确实是能够认真地坚持要求计划的唯一理由。

人们往往说,没有经济自由的政治自由是没有意义的。

在自由主义时代,分工的进展造成了一种局势,使我们几乎每一个活动都是社会过程的一部分。但是以集中计划代替竞争因而将要求我们的生活实行比以往人们所企图的程度更为多得多的集中管理。它不能停留在我们看做是经济活动的范围内,因为现在几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都依存于他人的经济活动。

第八章 谁战胜谁

虽然竞争与正义很少有共同之处,但值得同样称道的是,二者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赏罚并不是根据某人对人们功过看法来加以均摊的,而是要取决于他们的才干和运气„„因为在竞争中,在决定不同的人的命运方面,机会与幸运常常是技能与先见同样重要的。

在竞争的社会里,穷人的机会比富人的机会所受到的限制要多得多,这一事实丝毫也不一影响另一事实的存在,那就是在这种社会里的穷人比在另一不同类型的社会里拥有很大的物质享受的人要自由的多。

私有财产制度是给人以有限的自由与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 ——伊斯门

政府一旦为了公平的缘故而走上计划的道路,他就要对每个人的命运或地位负责。 唯一值得掌握的权利,就是参与行使之哦那该管理权。一切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将都要变成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只取决于谁行使强制之权,谁的意见在一切场合里都占优势。

政府行为的范围决定着一个人在任何时候所得到的没意见东西是否有赖于政府;并决定着政府的影响只以使有些人将按某个时候得到某些东西为限,自由制度与极权主义制度之间的整个区别就在于此。

一个负责指导经济活动的政府,将必定用它的权利来是想某种公平分配的理想,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它将怎样能够和将怎样运用这种权利呢?或者,将要或应当按照什么原则来指导这种权利呢?对于这些问题,能够在实际上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的,只有一个普遍的原则,一条简单的规则:平等,即在凡是人力可以控制的一切地方的、一切个人完全的和绝对的平等。

第九章 保障与自由

即使具有世界上最好的意愿的任何人,也不可能在各种各样的取舍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要知道一个人应不应该由于一种变动离开他已开始爱上了的一个行业和环境而另换一种行业和环境,就必须把这种职业已经改变了的对社会的相对价值表现在这些职业所提供的报酬上面。

除非与他们自己的利益直接相关,不然的话,世界上的人们是不大可能作出最大努力

的。对大多数来说,要竭尽全力做某事,就需要施加某种外来的压力。在这个意义上,刺激的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

在一个习惯于自由的社会里,似乎不可能有很多人真心愿意以这种代价来换取保障。 如果许可每个情况改善的行业的成员排斥其他人,以便自己的获得通过较高工资或利润表现出丰盛收益的话,那些在需求下跌的行业里的人就无路可走,而且每次变动便成为大规模失业的根源。

防止出现赤贫的适当保障,和减少那些会把努力带到错误的方向上去的可以避免的原因以及随之而来的失望,必须是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要这些努力获得成功而又不损害个人自由,那就必须在市场以外提供保障而让竞争自然地进行而不受到阻挠。

只有花代价才能得到自由,并且,就我们个人来说,我们必须准备作出重大的物质牺牲,以维护我们的自由。

第十章 为什么最坏者当政

人们赞同一个消极的纲领,即对敌人的憎恨,对富人的妒忌,比赞同一项积极的任务要容易些,这看来几乎是人性的一个法制。

如果某个集团里的其他成员都互不认识,那他们至少必须和我们周围的人同属一个类型,必须用同样的方式来思考,来谈论同样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跟他打成一片。

如果“社会”或国家比个人更重要,如果她们自己的目标独立于个人的目标并超越于个人目标的话,那么,只有那些为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目标而努力的个人才能被视为该社会的成员。

人道主义的真正概念,,完全都是人的个人主义观点的产物,而在集体主义思想体系中,他们是没有地位的。

个人认同于一个集团的愿望,这常常是一种自卑感所引起的,因而,只有那个集团的成员资格能够使他比这个集团之外的人有优越性,他的需要才会得到满足。有时,一个人知道他在集团里必须加以抑制的额那些强烈的本能,能够在对付集团以外之人的集体行动中自由发挥这样的事实,似乎成了进一步使他将自己的个性融入集团个性的诱导力量。

罗素说的好,想按照一个单一的计划来组织社会生活的那种愿望本身基本上来自一种对权力的要求。

集体主义者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必须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人支配人的那种权力——并且他们的成功也取决于他们获得这种权力的程度。

每一个集体主义制度都有两个主要特征,首先,需要有一个为整个集团共同接受的目标体系,另外,还需要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给与集体以最大限度的权力的压倒一切的愿望,从这两种特征产生了一个特定的道德体系,这个道德体系有些方面是同我们体系相符的。

道德:不让个人的良心自由地运用它自己的规则,甚至也没有个人在任何环境总都必须或可以遵守任何一般性的规则。

宽容和尊重其他的个人和他们的意见,独立精神,正直的性格和维护自己的意见而不为上级所左右的那种意愿。

第十一章 真理的终结

由于为了要诱使人民接受官方的价值标准,就有必要把那些价值标准加以合理化,或者证明它们是和人民已经持有的价值标准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联系有常常表现为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因果联系。

计划者在作出许多决定时,由于缺乏其它任何根据,必须听凭个人爱憎的指导,把这种爱和憎加以合理化的这一需要,和采用能够打动尽量多的人的方式来说明他的理由的必要性,会迫使计划者不得不创造理论,即对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所做出断言,然后这些断言就成为统治学说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大多数人的理想和爱好都一直是由我们能够控制的环境形成的,那我们就应当有意识地运用这个力量来把人民的思想转到我们认为是可取的方向上去。

使精神自由对知识的进步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根本之点,不在于每个人都可能有能力思考或写点什么,而在于任何人对任何事由或意见都可以争论。

它起初把理性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以毁灭理性而告终,因为它误解了理性成长所依据的那个过程。

第十二章 纳粹主义的社会主义根源

德国人对国家的看法:国家既不是由个人建立或组成的,也不是一个个人的总和,它的目的不是为任何个人的利益服务。它是一个人民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民是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力的。

第十三章 我们中间的极权主义者

当权力本身在组织化的伪装下出现时,它会使其迷人的魔力发展到足以将自由人民的社会转变成极权主义国家的程度。——泰晤士报

私人垄断很少是完全的垄断,更难长时期地存在下去,或者私人垄断通常不能忽视潜在的竞争。而国家的垄断则是一个受到国家保护的垄断——保护它不致受到潜在的竞争和有

效批评。

第十四章 物质条件与理想目标

人们不愿屈从任何规则或人们所还不了解其基本理由的任何需要。人们在许多生活领域中,特别是在行为道德领域中都可以感觉到这种现象,并且它往往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态度。

个人自由是和整个社会都必须完全地、永久地从属于某个单一目的的至上性这一观念水火不容的。自由社会决不能从属于某个单一目的,这条规则的唯一例外就是战争和其他暂时性的灾难,那时差不多任何事情都得服从于眼前的迫切需要,这就是我们为了从长远器件维护我们的自由所应付出的代价。

我们文明的命运最终将取决于我们如何解决那时将会面临的一切经济问题。

在物质环境迫使我们要做出某种选择时有决定自己行动的自由,以及对依照自己良心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自行负责,这两者是道德观念能够赖以培育、道德价值在个人的自由决定中赖以逐日再造的唯一氛围。

不是对上级而是对自己良心的负责,不是用强力所逼出来的责任心,这种决定在个人所重视的事物中应该为他人牺牲那些事物的必要性,以及对自己所做决定的后果负责——这些才是任何名副其实的道德的实质。

个人发展起来的行为准则是集体政治行动所具有的道德标准得以派生的来源,如果放松个人行为标准的话,那的确是令人惊奇的事。

第十五章 国际秩序的展望

在一个自由经济中相比,在一个国际性计划体系中,较为富裕的因而也是最为强大的国家会在更大程度上成为贫困国家仇恨和猜忌的对象,而后者全都会认定,只要它们能够自由地做他们愿做的事情,它们本来就能够更为快速得多地改善他们的处境,至于这种看法是对是错,我们姑且不提。

虽则血多国家可能信守它们所曾同意的正式规则,但它们绝不会听从国际经济计划的指挥。

对于所有小国来说,这将意味着有甚于丧失一部分明确规定的政治主权,他们还要完全地属于一个外来的强力,对于这种强力,它们不再可能进行真正有效的抵抗。

它无权指挥各个民族必须如何行动,但必须能够制止他们作损害其他民族的行动。必须委托给国际主管机构的权力,不是近年来各个国家所僭取的新权力,而是一种没有它就不能维持和平关系的最低限度的权力,也就是说,基本上是那种极度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国家所拥有的权力。

联邦制的主要优点之一:使得大多数有害的计划难于实现,而同时却给值得期望的计划大开方便之门。它能阻止、或者我们能够它阻止多数种类的限制主义。它使国际性计划限于那些能够取得真正的一致意见。


相关文章

  • [通往奴役之路]读书笔记
  • 个体的乌托邦组成真正的乌托邦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共产主义社会是这样的社会: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极大满足,人人平等,没有统治阶级的压迫,安居乐业,劳动成为人的精神需求. 社会学家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查看


  • 通往奴役之路
  • 社会主义将通往何处 ------读<通完奴役之路>有感 "社会主义肯定会证实,至少在其开始时,不是通往自由的道路,而是通往独裁与反独裁.通往最惨烈的内战的道路.以民主手段实现并维持的社会主义,看来确实属于乌托邦世界.& ...查看


  • 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前6部分)
  • 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 内容简介:<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 ...查看


  • 共建桥头堡 实现大繁荣
  • 入刊理由: 昆交会,成人了. 十八年前,云南人引来了第一届昆交会,惊稀奇.欣喜.自豪--却无人知晓这个展会今后会怎样,会将云南引向何处. 十八年后,没有人再怀疑昆交会对于云南的价值和地位,它给云南带来的不仅仅是成交生意和签订数据那么简单,而 ...查看


  • 中国人的五大思维缺陷
  • 中国人的五大思维缺陷 童大焕-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中国人赶时髦喊口号很起劲,连什么是智慧都还没搞清,很多城市已经喊出建设"智慧城市"口号了.智慧(Wisdom)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不只是情感和愿望,更是 ...查看


  • 历史读书笔记
  • 历史读书笔记-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在写完<史记.孔子世家>时,最后引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八个字现在树碑仁寿县城高峰天街公园中心位置.司马迁为了写<史记>,二十来岁游历沅湘苏 ...查看


  • 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 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一.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产生背景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再度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以20世纪 ...查看


  • 2016年人大法学考研论坛:法学考研笔记
  • 2016年人大法学考研论坛:法学考研笔记 凯程考研辅导老师综合整理人大法学考研笔记,以下介绍一下法人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法人的概念 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它和自然人一样,同属民事主体的范围,而且是 ...查看


  • 历史老师要看的书
  • 历史老师要看的书 初学读书的人,看见许多书,要想都记得,都能作材料,实在很不容易.某先辈云:"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如何才能使书中字浮凸起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训练注意„„这种工作,起初做时是很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