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 1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佛像部分

有人说皈依佛门可以超越生死,摆脱烦恼,求得大智慧。“佛”在梵语音译,其意译为“觉者”或者“觉悟的人”。说实在的,虽说闲来无事,我也读一些有关佛教的书籍,走走全国各地的佛教寺院,但或者我与佛总差那么一些因缘,一直未曾觉悟,终其半生一直是一个执着的人,在世俗的爱恨情仇中浮沉并乐此不彼,甘之若饴。只是最脆弱时如驼鸟般埋首于佛经圣典中,就宛如埋首于爱人和大自然怀抱一样,吸取力量,再竖起衣领,迎着凛冽的寒风前行。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原是印度的一个邦国的太子,在一次出游过程中,他先后见到人类的老、病、死等自然状态,而感到生命的无常与痛苦,遂而出宫修行,立誓拯救众生脱离苦海。佛说:人生有八苦,体现在肉体上的苦有四种,即生、老病、死;体现在精神(心灵)上的苦有三种,即怨憎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还有一种则是所有苦的综合,前面的七苦皆由此产生,那便是五阴盛苦,这是一种对永恒生命追求而不得之苦。佛教就是教导信众,通过戒、定、慧三学来达到摆脱轮回的目的。

细细想来,人生的确短暂,朝如青丝暮成雪。怀想童年,竟恍如昨日,那清流澈透明的眼眸,在转瞬间便变成了混浊呆滞。可因为生命的短暂,我才想将来世一遭中能把一切受个够,那怕是痛,那怕是苦也是心甘,否则人生将是何等的无趣,何等的平淡。或许这也正是佛教的真谛,不躲不闪,默默无怨地承受,并期待阳光开启心扉,普照大地,让慈爱充盈内心,让欢愉在心中抽芽成穗。

由于知识面的狭窄,我对佛教的造像艺术只有一知半解,不能全方位地对其进行解说。我只知道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三个时期,这是一个印度佛像艺术在中国不断本土化的过程。在汉代,佛像大多混杂在表现世俗生活以及神仙道术的图像中。而到南北朝时,佛教的造像艺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北魏时期,佛像的造像开了全面汉化的先河,映射在佛像上,其表现就是从佛的形体、衣着装饰都模仿了当时南朝士人的形象,呈现出一种所谓的“秀骨清像”(面貌清瘦,脖颈细长、双肩削窄,身材高挑),神态的刻画上则趋于世俗生活化,具有鲜明的中国本土化特征。到了北朝晚期的北齐,佛像面庞又日渐圆润起来,开始向隋唐方向转化。到到唐代,特别是进入盛唐后,佛像的制作相当精纯,技法圆熟,人物的人性化和高度的定实性相结合,成了唐代佛像的总体特征,它体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当时雄健豪放的时代精神,佛在威严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和完美。宋代由于受宋代理学的影响,佛教造像成为儒、佛的糅合物,元明清时期虽然在承袭前代风格的基础上佛教造像艺术仍在发展,但已呈衰落趋势。造像拙稚,形象臃肿,比例失调。衣饰的质感不足,宝冠繁缛琐碎,而面部表情缺乏内心传神的联系。而到我们现今则更是如此,由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媚俗之风昌盛,除了少数精品,其他的简直不堪入目。

这幅图的石刻在学术界争论很大,在《佛像真赝辩别》这书中就说道:“其造型和技法稚拙,似有古风,但处处硬得碍眼,首先背光的轮廓瘦削不合北魏孝昌三年左右的形制。火焰纹生硬,大衣的制式不明,胸前有一   字,此符号在造像上多见于明清佛像胸前,北魏佛像偶有此符号。此外莲花瓣瘦弱如菊,与北魏莲花样式不符。两侧的二菩萨也是如玩偶一般稚拙。总之无论是整体还是细部纹饰,全然是一件不值得推敲的伪作。”(呵呵,因爱好古玩收藏,对此方面的知识也看了一点,但无老师在时自己从不敢下手盲目购进,属尚未出师型。)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__陶俑部分

复活的地下兵团__秦始皇兵马俑

两千年前,它是大秦王朝的辉煌与荣耀;两千年后,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风云变幻,一代英雄的霸业和宏图早已随风逝去;岁月沧桑,只有巍然矗立的兵马俑还在默默诉说……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市东北临潼区东南的骊山北麓,渭河南岸。这座耗时39年、占地56。25平方千米的宏伟工程在2000多年的历史沧桑中,曾经一度湮没地下,无人知晓。直到1974年3月,陵东的西村村民在附近打井抗旱时,突然发现了与真人一般大小的陶俑头像。才得以展现人间。专家们按照它们发现的先后顺序为它们命名,分别为第一、二、三号坑。三个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第一号坑居中,长约230米,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共出土兵马俑6000余件。坑中每隔3米即有一道东西向承重墙,兵马俑则整齐地排列在墙间过道里。前面是先锋部队,横排三列各70人,除领队着铠甲外,兵士皆为短褐,手执弓弩,背挎箭囊。其后是6000人的步兵主力和卫队,装备为矛、戟、戈等长兵器,威武雄壮。其余两坊的结构与布局类似一号坑,但是规模较小。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一个四号坑,但是有坑无俑,于是又将泥土填了回去。

在三个兵马俑坑中,气势最为雄壮的是二号坑。坑中兵种齐全,陈、阵型规整。在长96米,宽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的二号坑中,又明显地分为四个部分;弓弩阵,战车阵,步兵阵,骑兵阵。二号坑共有兵马俑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以万计。战车与兵器都是当时使用的实物,而且在该坑还出现了一号坑所没有的将军俑,鞍马俑和跪射俑等。据专家说,二号坑中的阵势正符合古代兵法所谓“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的情况;而《孙膑兵法》中提到的战斗时车兵、骑兵和弩兵相互配合,共同进退的阵势,也在这里得到了形象的体现。据军事专家推测,如果一号坑中是受检阅即将师的部队,二号坑中则是两军对垒即将开战的部队,那么三号坑呢?三号坑总面积只有52平方米左右,出土战车一辆,兵俑68个,马俑4匹。一些专家推测三号坑其实尚未完工,由于当时农民起义忽然爆发、并且很快逼近咸阳,民工被紧急调往前线应战,所以当时正在施工的三号坑,还有那个只挖出坑道的四号坑,都近不得已停工了。但也有学者认为,三号坑本来是一个指挥部,里面只有将帅和卫兵,规模不会很大。具体情况就像个迷,不可而得知,只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秦始皇兵马俑它不仅体现了秦朝在政治上统一和军事上强盛的局面,它同时也是一座当之无愧的古代陶塑艺术宝库。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手工艺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制陶虽然是人类文明中、出现较早的一门工艺,但是如此规模庞大而且做工精致的泥塑陶俑,在世界上亦属罕见,堪称中国古代陶塑艺术的巅峰之作。

秦始皇陵中出土的全部陶俑共计8000余件,大多采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也就是先用陶模做出毛坯,再在表面涂抹细泥,经过细致的描摹和刻画,并涂上浓彩,然后放进炉火中锻烧。火候的掌握最为关键,要烧出色泽鲜艳、质地坚硬的陶俑,工匠们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兵马俑在刚出土的时候,依然光鲜如新,尔后便氧化色彩迅速丢失。一个陶俑由各个部件组成,它们有的在锻烧之前接合,有的是先煅烧后接合,但是结合处都处理得天衣无缝。这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在两千的秦朝,人们却做到了。

由于制陶工艺的高超,我们看到的兵马俑,虽然在整体上具有质朴、浑厚、健美、洗练的风格,却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相似。与今天在生产车间制造出的那些没有任何生命力的产品不同,秦始皇陵中数千个兵马俑个个都是鲜活的人物。仔细看时,他们的脸型、发须、表情、姿态,都是独特而充满个性的。我们几乎可以从他们的外貌和动作上,推断出他们是来自于哪个地区,猜测出他们当时的感受和思想。而那些高头大马或威严地昂首挺胸,或机警地注视着前方,或振奋地仰天嘶鸣,也都根据当时的情景表现出不同的风采。兵马俑在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申请的报告书中,被高度赞誉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

文摘抄于《图说天下——国宝传奇》

陶俑是用陶土模仿人或动物形象制作的随葬品,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奴隶主的墓葬都是采用的是活人殉葬的方式,极其野蛮残酷,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的剩余价值得到了体现,殉葬才渐渐地改为了陶俑。所以陶俑代替人殉葬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俑在经过千百年后的今天,它已不在是一个简单的随葬品了,它已成为了历史的载体,人们通过他们越过千年,可看到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博物馆展窗里的那些工艺精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俑人、俑物,在不经意间就会将你带入那个或车轮滚滚,万马攒蹄,千军竞发战火纷飞的秦帝国时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或崇尚自然和谐,生机勃勃闲情写意的大汉王朝。“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或浓墨重彩,浪漫多情,如日中天的大唐盛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俑的出现大约是在商代的后期,结束在清朝。在我国众多的博物馆里,陕西历史博物馆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收藏的俑物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丰富、最多、最精的,很值得细细观赏、研究。

秦俑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给后人留下了诸多奇迹与惊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使是秦始皇兵马俑,它自从1974年的3月被几个打井的村民偶然发现后,就被世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的雕塑也秉承秦帝国好大喜功的特性,它同它的承载物陵墓一样,都力求壮观华美,所以我们才能在今天看到那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在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俑的塑造属于一种写实的手法,我想或许他本就是以真人为模特来塑造制作的,所以每一个俑才那么细腻,形神皆备,栩栩如生,而又不是千篇一律。从博物馆里的俑人千变万化的脸孔中我突然有了一种困惑:秦始皇真的是那个“焚书坑儒”的秦皇吗?从这些俑人中我感觉到在那个时代,应该还是属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至少也不比我们前几十的“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的那个时代差。一个个兵马俑神色坦荡、个性鲜明,这绝不是被压抑,被钳制时代的人的脸孔。

这面带微笑,昂首挺胸,有些倨傲,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字“酷”。可我却最喜欢!

秦俑的形制较少,就目前考古发掘来看,除兵马俑外也就只有在秦陵附近出土的跽坐俑和百戏俑。或许是陕西已有一个专门的秦兵马俑博物馆的缘故,陕西历史博物馆所收藏的兵马俑只有最早发现出土的10余件,所以要全面的了解秦俑还得到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去。

复活的地下兵团__秦始皇兵马俑汉俑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32/

车辚辚,马萧萧——也谈秦始皇兵马俑汉俑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68/

汉俑

汉朝的的统治者来自于南方的楚地,虽说他们在许多方面承袭了秦代的体制,但在文化观念上汉统治者依旧保持了南楚的地方本色,楚文化的神秘、浪漫特征决定了汉俑的表现形式,汉俑相对秦俑来说,它更看重的是无形的气韵生动,因此在雕塑上显得古朴雄浑、简约传神,虽说汉俑少了秦俑的那份细腻,但它却高于秦俑,它应该说是脱离了模仿的再创造,是加入了雕塑者思想与寄托的承载物。汉人的那种写意与审美倾向对我们后世文人骚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已隐隐约约地凸现出了印象美与意景美。“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勇士兮归故乡。”

因陕西西安还有一专门的汉阳陵博物馆,所以在陕博展出的汉俑并不多,要看汉俑还得移步到离西安一个多小时路程的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去看汉阳陵博物馆。

世界上唯一一座现代化地下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唐俑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0962/

唐代

天王俑也就是镇墓神,是几乎所有的墓必备的俑。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奢侈浮华的生活风尚与厚葬的习俗,造就了唐代陶俑艺术的辉煌。其陶俑种类之多,造型之丰富,塑造之精美,数量之大都是任何朝代不能超越的。有容乃大,因为繁盛所以包容,在这个以胖为美的时代,形形色色俑人脸上的乐观,自信甚至于张扬的个性无不体现了唐王朝的富强安康,民族融合,歌舞升平的盛世景况。唐人的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从俑人的装束便可看出,女子可骑马狩猎,可作胡装,作男妆。那是一个十分开化的时代,在这里好像能真正体现“存在就是合理”这一精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后再说说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彩陶。它先用手制或模制成坯,经1050度左右的温度烧制成白色素胎,施以不同颜色的氧化铅为助熔剂的釉料,再入窑第二次烧制,这时各种釉料熔化向下流动,彼此相互融合,渗透和交流,形成一种极其自然、协调的混合色彩效果。唐三彩虽然色泽艳丽多彩,但经分析却主要有黄、绿、赭三种色,因流行于唐朝,故称唐三彩。唐三彩以其和谐艳丽的色泽,高雅、晶莹和极富动感的优美的造型,赢得世人的喜欢。虽说唐三彩所需原料和技术并不复杂,但在陕西,甚至洛阳附近的现代三彩商店,却再不能烧造出旧时唐三彩的韵味,甚至于比着做旧都不行,是技术退化,还是人心多了(或少了)什么?反正看着满街的三彩瓷器,我竟一点购买的欲望都没有。

明代之后由于纸冥器的出现,陶俑艺术渐渐走向衰落。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__瓦当

中国古典建筑物上一种特有的装饰物,俗称瓦头,即简瓦顶端下垂的部分,主要起着庇护屋檐、防止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当然,瓦当上的图文也极具装饰效果,具有美化建筑物的作用。由于瓦当既实用又美观,所以千百年来已成为我国古代建筑材料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瓦当的古典建筑,就算不上一个完美的中国民族建筑。

考古资料显示,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建筑物上就已经使用瓦当了,但当时瓦当纹饰简单,且均为半瓦,不见圆瓦当。到了秦汉,瓦当的使用才达到了鼎盛,瓦当的设计制作也别具巧思,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和学术研究价值。秦汉之后由于各宫殿房屋的瓦当均系定型泛用,也就渐渐地失去了研究艺术价值。秦汉瓦当的纹饰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和文字纹其纹饰是写实与写意的融合,其造型舒展活泼、自由奔放,构图均衡,是形神兼备的美术作品,也同时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四神瓦当。是四种被神化了的动物,分别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古代,它们各为一方之神,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四神同时也被认为是四种颜色的象征,即蓝(青)、红(朱)、白、黑(玄)。四神瓦当多用在大型宫殿群中表明不同方位和用途的建筑物上,其纹饰既有沉稳丰满之感,又呈空灵、飘逸之势,是古代瓦当艺术的珍品。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__杂件

玛瑙兽首杯.。它是唐代做工最精湛的玉雕,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人说如硬有给它评价的话,它的价值相当于半个香港。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器雕刻品。它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为材质。令人惊叹的是在这块红玛瑙两侧深红色与橙黄色间,竟夹有一层白色缟带,从两侧到中间是深红到浅红,再到乳白的色彩递进变化。而且不同色彩层次分明,色泽鲜润光亮。而更为奇特的是,它浑身散发着浓厚的西域风味。这只尊贵的兽首玛瑙杯是不是来自异邦,已成为了一个永久的迷。

青瓷刻花渣斗

白瓷皮囊壶

绿釉香熏。很有玉质感,是我喜欢的物件之一。

褐釉三鱼纹贯耳壶

清珊瑚串饰

皇后之玺

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枚皇后玉玺,据考证它的主人正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之妻吕氏。当年刘邦同项羽抢夺天下,其父同其妻吕雉均被项羽俘虏,受尽屈辱。刘邦登基后,满含对妻子的愧疚,以自己的玉玺为蓝本,精选上等优质和田羊脂白玉为吕雉刻制了这方珍贵的皇后玉玺。“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东汉《汉旧仪》)。收到这份珍贵礼物的吕后还沉浸在丈夫的浓情厚意之中,却发现丈夫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同自己相依为命小亭长了,家里放满了三宫六院一大堆的女人。还没等她回过神来,常年陪刘邦征战四方的戚夫人就要求用自己的儿子换下吕雉的骨肉做太子,刘邦也开始在朝堂商议此事。吕稚在“红颜未老恩先断”的情况下,毕竟不是那种“斜倚熏笼坐到明”的小女人,她是跟随刘邦打天下,有着多年被俘的凌辱和经受宫廷倾轧的凶险的吕雉。就在这你死我忘的形势下,她迅速地成熟起来,并展露出政治家的手腕,也是人性中阴狠毒辣的一面,诛韩信,杀彭越,就这样站在了汉朝政治的峰口浪尖之上,其儿子的地位也随着她政治地位的稳定,而坚不可催。汉高祖死后,吕后疯狂地迫害戚夫人,并砍其手脚,熏瞎双眼,毒哑嗓音,将其丢在厕所。她的暴行竟吓得她儿子大病一场。其实政治就是那样的残酷,说也不知道,假若是赵王如意登基,戚夫人又是如何对待吕后,恐怕也是会不得善终的吧。据史书记载刘邦在世时,戚夫人就已鼓动刘邦杀吕稚了。

浸透了鲜血的皇后之玺在沉睡2000年后,才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却依旧是莹润剔透,宝光流转,可谁又知它背后的故事是那样的不堪,那样的残酷,那样的充满血腥。

这枚皇后玉玺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是采用和阗玉制成。螭虎钮,四侧刻云纹,印面阴刻篆体“皇后之玺”四字。

在我国考古上,帝后直接使用的遗物发现很少,这枚“皇后之玺”玉印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其发现地点距汉高祖与吕后合葬墓长陵仅1000多米,经考证印的主人即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专家认为这方玉印的发现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一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皇后印玺;二是玉玺的主人是年代最早的皇后。故历史、艺术价值很高,被列为国家级文物,其发现还有一段故事: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出土于文革前期,地点在陕西咸阳汉高祖陵园的一条地沟边,皇后之玺它是被一个小学生在放学途中偶然发现的。 陕西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建都千余年之地,埋藏地下的文物遗存难以计数。据长期在咸阳从事文物工作的学者张德臣、张延峰介绍,事情发生在1968年9月的一天傍晚。咸阳市区东北30多公里的韩家湾公社韩家湾小学的14岁学生孔忠良放学回家,他沿着渭惠渠边的路走到狼家沟,无意中看见渠南边的土坎上有个东西在夕阳斜照下闪闪发光,开始他以为是只躲在草丛中的小兔子在偷看他,就好奇地走近一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只是那亮光仍在闪烁。于是他放下书包,用手刨挖起来,终于发现有个东西的一角露了出来,由于土质松疏,他很快便把这东西刨了出来。他擦去上面的泥土,原来是一块光亮的玉石,玉石的上部趴着一个动物,下面四四方方的,好像刻着字,可是他一个字也认不出来,于是把它带回了家。到家后便把玉石给哥哥看,两人研究半天,觉得可能是颗印章,准备把上面的字磨掉,刻上自己的名字留着玩。可是这玉石特别坚硬,上面的字怎么也磨不掉。过了几天他们的父亲孔祥发要到西安给生产队办事,孔忠良就把印章拿出来让父亲带到西安,找家刻字铺把印上的字磨平后刻上自己的名字。孔祥发向小儿子仔细问明印章的来由,端详着印章的造型、质地、文字,尽管他也认不出是什么字,但总觉得这东西非寻常之物,他想到印章出土之地在刘邦陵园之内,自己在担任大队干部期间,同到这里来的文物工作者打过多次交道,有一些文物知识,再联系到这一带常有人挖出古代陶盆、瓦罐、瓦当、麻钱之类的古物,意识到这颗印章可能是文物。 第二天他到西安后,先没有办其它的事,而是直接找到陕西省博物馆,请他们对玉玺鉴定。博物馆的人一看印章上的动物造型和印面上的“皇后之玺”四个篆字,当即认定它是珍贵文物,在详细介绍了出土地点和发现经过后,孔祥发表示愿意将这方玉印上交博物馆收藏,博物馆给予了奖励。 陕西省博物馆的有关专家进行了研究、鉴定,结合出土地点,查阅了许多古代文献。据《汉官旧仪》上记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而韩家湾发现的“皇后之玺”在吕后与刘邦合葬的封土之西约一公里的陵园之内,其形制、式样、印文内容及字数均与《汉官旧仪》所载相符,当为吕后之印玺无疑了。有些专家还认为,它可能原来是放置在吕后墓旁的便殿中供祭祀之物,后来便殿被毁,玉玺遗落土中,被水冲到狼家沟,遭泥沙覆盖而致湮没二千余年至今。

皇后之玺印文收藏故事江青素来对吕后十分欣赏,她曾评论说“吕后也了不起。她对汉高祖刘邦的事业起了很大作用。”1974年,江青听说前些年发现的“皇后之玺”是吕雉之物,便连忙追问玉玺的下落,快拿来给她看看。当她得知吕后玉玺收藏在陕西省博物馆时,便打电话给当时正在西安出差的一位中国女领导,要她速将此玉玺找到带回北京。这位领导干部立即到陕西省博物馆找来负责人传达江青的话,要他找出玉玺,馆负责人当即领她到“秦汉文物陈列室”看实物,当她看到文物标签上并未标明是吕后之物时,有些不解,陪同的有关专家解释,对此方玉玺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因此未明确标注。随后命陕西省博物馆派人将玉玺护送去京,江青见之如获至宝,迟迟不还,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这方“皇后之玺”才得完璧归赵返还陕西省博物馆收藏。1991年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大雁塔西北不远处建成开放,这方历经沧桑曲折的国宝,从此在这座被誉为“左都明珠,华夏宝库”的艺术殿堂中正式陈列,公开展出。

参考书目:汉代风云录

图说天下——秦、汉部分

电视:探索与发现——皇后玉玺

白釉黑花卧美人枕

素胎黑花碟

清雍正年间 绿釉暗花八宝纹盘

釉里红僧帽壶

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注壶

西魏 孤独信煤精印

独孤信的煤精印

1980年代,陕西地区的一位少年,在放学途中行走在野地里发现了一枚14方的煤精印(是锗煤的一种,坚固而细腻),8棱多面体,5种格式,47个古篆字,各种称谓之印。少年交给了县文化馆。文化馆一时难以判断为何物,用纸包上随手而放。几年以后,一群文物工作者查看文物时,其中有位篆刻家惊呼:“独孤信的印。” 独孤信的独孤印,质地为煤精石,呈八棱多面体。印面边长均为 2厘米。通体高4.5厘米、宽4.35厘米。重75.7克。独孤印有二十六个印面。在十八个正方形印面中,有十四个印面上镌刻印文。分别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独孤信白书”、“信白牋”、“信启事”及“耶敕”、“令”、“密”。以印文的内容可见其有三种用途:上书用印、书信用印、行文用印。印文为阴文楷书,书法雅键劲拔,含有浓厚的魏碑意味。

独孤信何许人也?他呀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一老丈人,也算是牛人一个。

他的三个女儿分别成为北周明敬皇后、大唐元贞皇后和隋代文献皇后,并且她们还是亲姐妹,著名的暴君杨广、大唐帝国的缔造者李渊都是他的外孙。在中国第二次由大分裂走向统一,并缔造出华夏盛世的北周隋唐时代,独孤信家族成为光彩夺目、显赫无双的外戚世家,堪称空前绝后,连《北史》《周书》都对此评论说:“周、隋及皇家,(独孤氏一门)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入主中原,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四世纪末叶,来自东北鲜卑山下的鲜卑族异军突起,联合其他部族,建立了统一北方的魏,史称北魏,而这其中,有一支已经鲜卑化的匈奴独孤部地位显赫,世代与北魏皇室拓拔部联姻,独孤信就诞生在这样一个部落里。

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生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公元502年),他为人豪爽,极重信义,更是一位翩翩美少年,自少年时代起就被人称为“独孤郎”,后来做官也被同事称为“璧”人,这也许是能成为三朝国丈的原因之一。

独孤信在北魏末年的乱世中崛起,与他的铁杆哥们、北周王朝的实际创建者宇文泰一起打天下,因为独孤信善于用兵、战功卓著而被封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成为柱国大将军,独孤信因为德信昭著,在乱世中安抚四方,深得民心,宇文泰因此赐名为信,独孤信亲手为女儿们挑选了夫婿,但可惜的是没有看到自己的选择是何等的伟大。由于另一位柱国赵贵图谋不轨,独孤信受牵连而被逼在公元557年服毒自尽,时年五十五岁。

独孤信共有六子七女,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两人情投意合,伉俪情深。宇文泰死前,将家国都托付给了侄子宇文护,让他成为宇文家族的掌舵人。宇文护篡魏建周,史称北周,由于担心自己的权位受到独孤信的威胁,于是借机逼死独孤信,在立宇文毓为帝的时候,宇文护本不愿意立独孤氏为皇后,但没想到宇文毓固执异常,在宇文毓成为“天王”的第二年,独孤氏终于成为王后,然而独孤氏无法忘记宇文护的杀父之仇;再加上丈夫又处在宇文护的阴影之下,随时有性命之忧,她更是满怀愤懑。不久独孤氏就郁恨成疾,在仅仅做了两个月王后之后就香消玉殒。宇文毓追封亡妻为明敬皇后,直到死去也没有再立皇后。

独孤信的四女并没有真正做过皇后,但她却生下了一位真正的帝王——唐高租李渊。独孤信将自己的四女儿嫁给了同为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的儿子李昺,这位独孤四小姐是位林黛玉式的美女,弱不禁风,时常病恹恹的,或许是常年缠绵床榻心情不好,这位独孤氏性格异常暴烈,以至于几个儿媳都将伺候婆婆视为畏途。但她虽柔弱,却坚韧,一直熬到丈夫死了以后才去世,李渊成为大唐王朝开国皇帝之后,追封母亲独孤氏为元贞皇后。

独孤家的小女儿——独孤伽罗是赫赫有名的隋代开国皇帝杨坚的妻子。独孤信在被逼自尽的前一年(公元556年),就已为当时年仅十四岁的小女儿许配了这门婚事,据说就是看中了杨坚“紫气充庭”,额上五柱入顶的奇相。杨坚与独孤伽罗十分恩爱,杨坚甚至在婚前发誓“无异生之子”,意思是不和妻子以外的人生儿育女,这在那个妻妾成群的年代可谓难能可贵,后来杨坚果真只与独孤伽罗生育了五男五女,而没有和其他女人生下孩子。

独孤伽罗生性刚烈,知书达礼,博古通今,生活简朴,又很有政治远见,是杨坚得力的政治助手和贤内助,特别是在杨坚称帝建立隋朝之后,她与文帝同辇而进,至阁乃止,等候杨坚退朝之后又一起回宫,同吃同乐同寝,相顾欢欣,他们共同做出许多政治决策,因此宫中并称“二圣”。不过她却是历史上有名的“醋坛子”,奇妒无比,杨坚与一位宫女偷情,她知道后,趁杨坚不在时将那位宫女处死,气得杨坚骑马狂奔出城;她还将纳妾与否作为提拔大臣的首要条件,如果要提拔的人有了偏房,她就不断的说那个人的坏话,甚至因为妒忌而在立储的问题上犯下了无可饶恕的错误(这是《图说天下》书中的观念,但我个人认为换个皇帝那也难说,因杨勇也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杨广其实错是错在好大喜功,爱搞形象工程,如远征朝鲜,修大运河,现在看这些工程倒是无可非议甚至还有大作用,可在那个时代,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国力无力支撑这样大的工程,结果最后拖垮了国家。这就同一个企业的盲目扩张一样。嘿嘿,开个玩笑: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一点, X党从来不是被吃垮贪垮的,而是被搞垮的。在这我的意思是说盲目的形象工程其破坏性,危害性比前者更甚。)。长子杨勇不喜欢元配,而次子杨广善于伪装,表现出一副和妻子琴瑟和谐的样子,于是独孤氏不断在杨坚那里说杨勇的坏话,在废杨勇而立杨广的问题上起了一定作用,杨广后来成为皇帝,就是著名的暴君隋炀帝。

仁寿二年八月(公元602年),,独孤伽罗病逝于永安宫中,谥号文献皇后,终年59岁,葬于太陵。性解放了的杨坚,于是终日沉迷在美女中,不久也生病而忘,死时说道:“如皇后在,我不会如此……”

最后让我们再次聚焦在这枚煤精印上,小小的一枚印章,竟分代表十四个身份,这充分显示了这位位高权重的显赫人物日理万机的忙碌生活。就是不晓得他老人家在是不是像我们现在的某些领导人那样,一边地拿着章“波波波”狂盖,一边脖子上挂个大口袋敛收金金银财宝。还有就是这章怎么拿呀,四面八方都是字的东东方便是方便了,但好像没有设计什么抓拿的地方,总不至于还要随身带个钳子?

参考书目:图说天下——隋、唐部分

图说天下——国宝传奇

陕西历史博物馆

青釉银扣花口钵

旬邑窑青釉刻花执壶

青釉刻花牡丹纹玉壶春瓶

白地黑彩玉壶春瓶

青釉刻花牡丹纹盘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__精美的汉唐铜镜及其它金属器

古代铜镜是指用青铜(铜、锡、铅合金)铸造而成,一般来说有两个用处,一是用于照面的生活用具,二是驱邪避恶,在今天我们都还时常见到,一些人家某事不顺时在家门前挂上镜子(照妖显行)。今天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铜镜大多出土于墓葬,中国有历来就有“事死如生“的观念,古人们将铜镜放入墓中,除了表示给死者在阴间使用外,另就是驱邪避恶,汉代铜镜上常有“辟不祥”的铭文。

在古代,铜镜是作为实用器具而出现和存在的,在这些铜镜背上大多数都有比较精美的纹饰,我们今天完全可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在中国历代铜镜中,汉唐铜镜因制作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为人们所重视。汉代的铜镜种类繁多,铸造精美,构图奇巧,丰满奇异,囊括了天上人间,神人世界、奇珍异兽等主题纹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唐代则是中国铜镜发展的最高峰。它同唐代文化的总体风貌相适应,唐代铜镜给人一种富丽堂皇,在气厚重的感觉,与汉镜相比,唐镜不但其造型和纹饰均大大增加,并且还有了重大突破,勇于创新、大胆创新是唐代铜镜的重要特点。唐代之后随着重实用而轻纹饰,工艺水平日渐平淡,最后走向衰落。

唐朝  金银平脱鸾鸟衔绶镜。金银平脱是指把金银片剪裁成所需的纹样,将其贴在填满漆的镜背上,然后髹漆数重,待干后加以细细打磨,使贴上的金银片与漆面平齐,露出金光烂烂银光闪闪的纹饰。

唐朝 双鸾衔绶纹菱花镜。“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

唐朝 王子乔吹箫引凤纹镜

吹箫引凤,弄玉成婚

刘向《列仙传》曰:“王子乔,周宣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荀子"解蔽》云:“凤凰秋秋,其声若箫。”民间也有“吹箫引凤”之说。据《邳县银杏志》载,传说春秋秦穆公时,有一位萧史擅长吹箫,时作凤鸣之音。秦穆公的女儿弄玉聪明美丽,善音律,私下倾慕吹箫之人。穆公便差人找来萧史,与弄玉成婚居于凤台,夫妻每日吹奏笙箫,引来凤凰与他们相伴数年。凤凰为感谢知音,便带他们来到邳州沂河旁的港上,用嘴喙衔出万顷良田。最后引用一下西方童话故事的结局: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反正这类镜的寓意便是夫妻和谐美满。

唐朝孔子问答纹镜。这一图案的题材出自《列子·天瑞》。说的是孔子游泰山,遇荣启奇鼓琴唱歌,孔子问其何乐,答曰:使我高兴的事很多。天地之间,以人为贵,我幸而为人,一乐也。男尊女卑,我幸而为男,二乐也。有的人短命,夭折于襁褓,而我已年近九十,三乐也。故此镜又称“三乐镜”。

呵呵,那时是有点男尊女卑的思想。可身为小女子的我,却不以为然,男又怎样,不成气,依旧一条虫,女子咋的,只要有才(财)有貌,就是司马相如都要说:“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入遐毒我肠,何中交接为鸳鸯。”其实在当代如今,已不是过去那种拼体力的时代了,不论男女,重要的还是脑袋要好使才行。如你是女子,才高八斗,日进斗金,我就不相信那些男的不会不拜倒在你石榴裙下(条件是你不能长得像恐龙)!

唐朝  狩猎纹铜镜

唐朝  嵌银瑞兽纹菱花镜

隋朝  仁寿镜

整理完图片才发现我同老公俩拍的汉镜一张合格的都没有,汗!!!

不过也不能怪我们,那个博物馆光线的暗,可用暗无天日来形容!

呵呵,这件是险被当作废铜烂铁处理掉的国宝杜虎符

20世纪70年代初期,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戴应新接待了一位名叫杨东峰的少年.这个少年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一个拳头大小.动物形状的东西,颜色黑乎乎的,上面隐约有些字迹。他告诉戴先生这是自己在两年前从地里挖出来的,想知道这个东西的来历。

杨东峰说自己是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人。两年前的一天,他在村西田野里平整土地的时候,无意中用铁锨挖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金属疙瘩。当他把外面的泥土弄掉之后,露出了一件动物形状的铜质器物,有头有尾有腿,样子像猫又像虎。于是杨东峰就把它放在衣服口袋里带回了家,想拿去当废铜卖(呵呵,真的好险哦)。但废品收购站的人说这东西太轻,值不了几个钱。杨东峰只好把它拿回家,随手扔在自家院中的窗台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铜块成了家里孩子们的玩具。上面的泥土渐渐的弄干净后,可以看出这是一只老虎的形象,昂首摆尾,栩栩如生。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这办“铜老式虎”整天被孩子们拿来做游戏。磨得久了,“铜老虎”青黑色的身体上渐渐晃出了金黄色的文字。可是文字的样子像鸟爪一样,非常奇特,谁也看不懂。正是这些神秘的文字引起了杨东峰的强烈好奇心。他隐约地感觉到,这只小小的“铜老虎”就不定是一件大有来头的东西,所以他这才来到了碑林博物馆,想找专家问个明白。

戴应新看了看这只“铜老虎”,又听完杨东峰的讲述后,心里直感后怕,幸亏收废铜烂铁的人不要,否则……

结合出土地点和“铜老虎”身上的铭文,戴先生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枚虎符属于战国时代,是秦国的秦惠君授予杜县将领的,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件非常有文物价值的稀世珍宝。

虎符,也称兵符,是古代兵权的象征,也是调遣军队所使用的凭证。虎符一般是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上面刻有说明文字,作为调兵遣将的兵符。虎符一般是由左右两半组成,一般右半存于朝庭,左半边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虎符素来都是专符专用,一个地方有一个专门的虎符,不能混用,也不能一符多用,这样就能够充分保证君主对于地方军队的控制权。要调动军队时,君主将右边交给使者,使者拿右半边虎符与带兵将帅手中的左半边扣合,左右配合完整就表示命令验证可信,才有权调动军队。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青铜制成。从汉开始至隋朝之前,则为铜质,骑于中缝,只有合符后,才可通读。后来,兵符的形状有所变化,不再是老虎形状,改为了麒麟的形状,唐代则改用鱼符或兔符,后又变为龟符。后世符的慢慢淡化,最后烟消云散成为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东西。

少年杨东峰发现的这枚虎符是秦惠君授予杜县将领的,因此被称为“杜虎符”。全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符身上从虎颈至虎腿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其铭文意思为:调遣军队的兵符,右半边在国君手上,左半边在杜县。凡用兵50人以上,必须与君主保管的右半虎符扣合,才能出兵。但如果遇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用合符,也可出兵。

鎏金银竹节熏炉

这件鎏金银节竹节铜熏炉是汉代最有名的国宝级文物,它是1981年在陕西兴平茂陵附近1号无名冢从葬坑出土的,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  底径13。3厘米。青铜质,通体鎏银。柄下底座镂雕二龙,蟠体仰头张口,炉柄即自龙口中上伸,作五节竹节状,柄上端承博山式炉身,并在柄上铸出三条曲体昂首长龙,龙头托顶在炉身底部。炉上我铭刻,从铭文分析,这件鎏金银节竹节铜熏炉系宫廷所造,原为未宫物,后归阳信家。嘿嘿,知道阳信家是谁家吗?就是汉武帝时赫赫有名的从奴隶当将军的卫青家。有人推测,竹节熏炉很可能是汉武帝给他姐姐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赐。其实中国在宋代之前都还是很开明的,在汉代一个歌女可作皇后,一个骑奴可作将军聚取公主为妻。唐朝风气也较开化,死了丈夫的女子也可另嫁。那虚伪的、将人捆绑得死死的礼教是从宋代朱熹开始的,朱熹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伪君子,三纲五常满口人义道德,却自身花天酒地。这种伪君子的形象结果一传又是千年,试开天下那些倒台的贪官污吏谁不是倒台前在台上说得最好之人。

这件彩雁鱼铜灯设计得很巧妙,既能任意调节灯光亮度及照射方向,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烟尘对环境的污染。它使我想起了那件在河北省博物馆的被誉为国宝的“长信宫灯”也是西汉的物品,同理念的设计和工艺。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金银品

金银器是指以金银为原材料加工制成的器物。在中国古代,金银器作为一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一直为皇室贵族专用。金银器艺术也是一门专门为贵族服务的艺术。由于中国古代金银器有原料生产、制作过程、消费途径均由政府直接控制,特别是制造过程中往往不计工本、力求尽善尽美并以表现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为能事,因而不仅在制作工艺上,而且在反映特定的艺术倾向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1970年10月,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省公安厅收容遣送站,一座两层高的楼房正在施工中,发现的何家村唐代窑藏便有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最为精美的金银器,许多物件还被列为了国宝。

当时在何家村一次性就出土了270余件金银器,目前我国共出土唐代金银器约1000余件,其中有三分之二出自于陕西西安(何家村和法门寺),还有一处是江苏镇江,因此要看见唐代金银器艺术还得到陕博。

陕西西安何家村一带在唐代时位于兴化坊,是章怀太子李贤的儿子唐玄宗的堂兄李守礼的宅第。这批遗宝有人推测,可能是“安史之乱”爆发时,唐朝皇室匆匆逃离时埋于地下的的,后不知是事过境迁当事人死于非命还是怎么的,这批窑藏在地里一呆就是一千年,直至1970年才在世上一展容颜。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何家村的窑藏精宝:

掐丝团花纹金杯。真是精美!

而这件“鎏金伎乐纹八棱杯”却展现了胡人胡服,胡乐胡风,是粟特工匠在唐土的杰作。

这件“鎏金宝相花银盒”是盛放化妆品、药物的精美容器,是唐代金银器演变过程的见证物。

这件“鎏金双狮纹银碗”再现了东西方古老文化的交融,体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

“鎏金双鱼纹银碗”体现了鱼俗佳话,文化象征。

这件“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是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作品,是唐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中原汉族与北方牧民族文化交流的物证,是唐代宫廷舞马祝寿活动的生动再现。

马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般是奔跑或驮运重物的形象,有一天当你知道马可以随乐在舞,不知你心里该作何而想。

舞马是中国马术中最为独特和神奇的一部分,据说关于舞马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的曹魏。到唐朝舞马达到空前的兴盛。看看舞马,再想想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却远远以展不赢仅有二百年历史的美国,就知道为什么了,一天吃饱了撑着,无事找事,硬将在蓝天下驰骋草原的那种有着自由象征的马弄成了怩怩作态,挤眉弄眼的样子。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酷爱观赏舞马。一是上行下仿,二是更有献媚之人,所以宫庭中有了专门的驯马师,他们把从异域引进的良马加以长期训练,使它们学习各种舞蹈动作,以博皇帝一笑。

“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这首诗据说是当时的宰相张说写的。马不作马的功效,官员也不做官员应做的事,想想也真可悲,从古自今,我们的行政官员或为升官发财,或为生存要花掉大部分的时间竭尽所能去做那些阿谀奉承、谄媚邀宠之事,又怎能有时间去干正事呢?不过这诗也惟妙惟肖地描述了舞马的表演过程。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出逃,将心爱的舞马留在了宫中。安禄山进入长安后,发现了这批舞马,十分喜欢,便将其运到范阳,以供节庆盛宴时欣赏。安禄山死后,有些舞马落到大将田承嗣手中。田承嗣没有听说过舞马的玄妙,以为这些马只是一些普通战马,一天,军中奏起音乐,舞马们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将士们竟以为是妙孽作怪,竟将这些舞马一一打死,此后世上再无舞马。

陕博这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上面清晰地描绘了“舞马衔杯”的奇妙景象。整个银壶高18。5厘米,口径宽2。3厘米,重549克,是仿照中国北方契丹族的皮囊壶而制作的。壶口偏在顶部的一边,上面配有一个小小的覆莲瓣式壶盖,盖顶部以一条银链与壶提梁相连。壶身两侧装饰有一匹口衔酒杯、翩翩起舞的舞马。舞马颈上系着彩带,全身呈蹲踞的形态,昂首奋蹄,尾巴摇摆,生动再现了舞马在曲终时敬酒祝寿的画面。据考证,这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应为皇室成员打猎时携带,它不仅外表精美,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银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日常携带,皮囊式形状又便于外出和行军。

鸳鸯莲瓣纹金碗——贵重之器,陕博国宝之一。

赤金龙,专家估计可能是投龙祭祀仪式中所用的法器。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佛像部分

有人说皈依佛门可以超越生死,摆脱烦恼,求得大智慧。“佛”在梵语音译,其意译为“觉者”或者“觉悟的人”。说实在的,虽说闲来无事,我也读一些有关佛教的书籍,走走全国各地的佛教寺院,但或者我与佛总差那么一些因缘,一直未曾觉悟,终其半生一直是一个执着的人,在世俗的爱恨情仇中浮沉并乐此不彼,甘之若饴。只是最脆弱时如驼鸟般埋首于佛经圣典中,就宛如埋首于爱人和大自然怀抱一样,吸取力量,再竖起衣领,迎着凛冽的寒风前行。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原是印度的一个邦国的太子,在一次出游过程中,他先后见到人类的老、病、死等自然状态,而感到生命的无常与痛苦,遂而出宫修行,立誓拯救众生脱离苦海。佛说:人生有八苦,体现在肉体上的苦有四种,即生、老病、死;体现在精神(心灵)上的苦有三种,即怨憎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还有一种则是所有苦的综合,前面的七苦皆由此产生,那便是五阴盛苦,这是一种对永恒生命追求而不得之苦。佛教就是教导信众,通过戒、定、慧三学来达到摆脱轮回的目的。

细细想来,人生的确短暂,朝如青丝暮成雪。怀想童年,竟恍如昨日,那清流澈透明的眼眸,在转瞬间便变成了混浊呆滞。可因为生命的短暂,我才想将来世一遭中能把一切受个够,那怕是痛,那怕是苦也是心甘,否则人生将是何等的无趣,何等的平淡。或许这也正是佛教的真谛,不躲不闪,默默无怨地承受,并期待阳光开启心扉,普照大地,让慈爱充盈内心,让欢愉在心中抽芽成穗。

由于知识面的狭窄,我对佛教的造像艺术只有一知半解,不能全方位地对其进行解说。我只知道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三个时期,这是一个印度佛像艺术在中国不断本土化的过程。在汉代,佛像大多混杂在表现世俗生活以及神仙道术的图像中。而到南北朝时,佛教的造像艺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北魏时期,佛像的造像开了全面汉化的先河,映射在佛像上,其表现就是从佛的形体、衣着装饰都模仿了当时南朝士人的形象,呈现出一种所谓的“秀骨清像”(面貌清瘦,脖颈细长、双肩削窄,身材高挑),神态的刻画上则趋于世俗生活化,具有鲜明的中国本土化特征。到了北朝晚期的北齐,佛像面庞又日渐圆润起来,开始向隋唐方向转化。到到唐代,特别是进入盛唐后,佛像的制作相当精纯,技法圆熟,人物的人性化和高度的定实性相结合,成了唐代佛像的总体特征,它体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当时雄健豪放的时代精神,佛在威严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和完美。宋代由于受宋代理学的影响,佛教造像成为儒、佛的糅合物,元明清时期虽然在承袭前代风格的基础上佛教造像艺术仍在发展,但已呈衰落趋势。造像拙稚,形象臃肿,比例失调。衣饰的质感不足,宝冠繁缛琐碎,而面部表情缺乏内心传神的联系。而到我们现今则更是如此,由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媚俗之风昌盛,除了少数精品,其他的简直不堪入目。

这幅图的石刻在学术界争论很大,在《佛像真赝辩别》这书中就说道:“其造型和技法稚拙,似有古风,但处处硬得碍眼,首先背光的轮廓瘦削不合北魏孝昌三年左右的形制。火焰纹生硬,大衣的制式不明,胸前有一   字,此符号在造像上多见于明清佛像胸前,北魏佛像偶有此符号。此外莲花瓣瘦弱如菊,与北魏莲花样式不符。两侧的二菩萨也是如玩偶一般稚拙。总之无论是整体还是细部纹饰,全然是一件不值得推敲的伪作。”(呵呵,因爱好古玩收藏,对此方面的知识也看了一点,但无老师在时自己从不敢下手盲目购进,属尚未出师型。)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__陶俑部分

复活的地下兵团__秦始皇兵马俑

两千年前,它是大秦王朝的辉煌与荣耀;两千年后,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风云变幻,一代英雄的霸业和宏图早已随风逝去;岁月沧桑,只有巍然矗立的兵马俑还在默默诉说……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市东北临潼区东南的骊山北麓,渭河南岸。这座耗时39年、占地56。25平方千米的宏伟工程在2000多年的历史沧桑中,曾经一度湮没地下,无人知晓。直到1974年3月,陵东的西村村民在附近打井抗旱时,突然发现了与真人一般大小的陶俑头像。才得以展现人间。专家们按照它们发现的先后顺序为它们命名,分别为第一、二、三号坑。三个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第一号坑居中,长约230米,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共出土兵马俑6000余件。坑中每隔3米即有一道东西向承重墙,兵马俑则整齐地排列在墙间过道里。前面是先锋部队,横排三列各70人,除领队着铠甲外,兵士皆为短褐,手执弓弩,背挎箭囊。其后是6000人的步兵主力和卫队,装备为矛、戟、戈等长兵器,威武雄壮。其余两坊的结构与布局类似一号坑,但是规模较小。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一个四号坑,但是有坑无俑,于是又将泥土填了回去。

在三个兵马俑坑中,气势最为雄壮的是二号坑。坑中兵种齐全,陈、阵型规整。在长96米,宽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的二号坑中,又明显地分为四个部分;弓弩阵,战车阵,步兵阵,骑兵阵。二号坑共有兵马俑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以万计。战车与兵器都是当时使用的实物,而且在该坑还出现了一号坑所没有的将军俑,鞍马俑和跪射俑等。据专家说,二号坑中的阵势正符合古代兵法所谓“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的情况;而《孙膑兵法》中提到的战斗时车兵、骑兵和弩兵相互配合,共同进退的阵势,也在这里得到了形象的体现。据军事专家推测,如果一号坑中是受检阅即将师的部队,二号坑中则是两军对垒即将开战的部队,那么三号坑呢?三号坑总面积只有52平方米左右,出土战车一辆,兵俑68个,马俑4匹。一些专家推测三号坑其实尚未完工,由于当时农民起义忽然爆发、并且很快逼近咸阳,民工被紧急调往前线应战,所以当时正在施工的三号坑,还有那个只挖出坑道的四号坑,都近不得已停工了。但也有学者认为,三号坑本来是一个指挥部,里面只有将帅和卫兵,规模不会很大。具体情况就像个迷,不可而得知,只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秦始皇兵马俑它不仅体现了秦朝在政治上统一和军事上强盛的局面,它同时也是一座当之无愧的古代陶塑艺术宝库。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手工艺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制陶虽然是人类文明中、出现较早的一门工艺,但是如此规模庞大而且做工精致的泥塑陶俑,在世界上亦属罕见,堪称中国古代陶塑艺术的巅峰之作。

秦始皇陵中出土的全部陶俑共计8000余件,大多采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也就是先用陶模做出毛坯,再在表面涂抹细泥,经过细致的描摹和刻画,并涂上浓彩,然后放进炉火中锻烧。火候的掌握最为关键,要烧出色泽鲜艳、质地坚硬的陶俑,工匠们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兵马俑在刚出土的时候,依然光鲜如新,尔后便氧化色彩迅速丢失。一个陶俑由各个部件组成,它们有的在锻烧之前接合,有的是先煅烧后接合,但是结合处都处理得天衣无缝。这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在两千的秦朝,人们却做到了。

由于制陶工艺的高超,我们看到的兵马俑,虽然在整体上具有质朴、浑厚、健美、洗练的风格,却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相似。与今天在生产车间制造出的那些没有任何生命力的产品不同,秦始皇陵中数千个兵马俑个个都是鲜活的人物。仔细看时,他们的脸型、发须、表情、姿态,都是独特而充满个性的。我们几乎可以从他们的外貌和动作上,推断出他们是来自于哪个地区,猜测出他们当时的感受和思想。而那些高头大马或威严地昂首挺胸,或机警地注视着前方,或振奋地仰天嘶鸣,也都根据当时的情景表现出不同的风采。兵马俑在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申请的报告书中,被高度赞誉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

文摘抄于《图说天下——国宝传奇》

陶俑是用陶土模仿人或动物形象制作的随葬品,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奴隶主的墓葬都是采用的是活人殉葬的方式,极其野蛮残酷,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的剩余价值得到了体现,殉葬才渐渐地改为了陶俑。所以陶俑代替人殉葬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俑在经过千百年后的今天,它已不在是一个简单的随葬品了,它已成为了历史的载体,人们通过他们越过千年,可看到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博物馆展窗里的那些工艺精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俑人、俑物,在不经意间就会将你带入那个或车轮滚滚,万马攒蹄,千军竞发战火纷飞的秦帝国时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或崇尚自然和谐,生机勃勃闲情写意的大汉王朝。“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或浓墨重彩,浪漫多情,如日中天的大唐盛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俑的出现大约是在商代的后期,结束在清朝。在我国众多的博物馆里,陕西历史博物馆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收藏的俑物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丰富、最多、最精的,很值得细细观赏、研究。

秦俑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给后人留下了诸多奇迹与惊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使是秦始皇兵马俑,它自从1974年的3月被几个打井的村民偶然发现后,就被世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的雕塑也秉承秦帝国好大喜功的特性,它同它的承载物陵墓一样,都力求壮观华美,所以我们才能在今天看到那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在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俑的塑造属于一种写实的手法,我想或许他本就是以真人为模特来塑造制作的,所以每一个俑才那么细腻,形神皆备,栩栩如生,而又不是千篇一律。从博物馆里的俑人千变万化的脸孔中我突然有了一种困惑:秦始皇真的是那个“焚书坑儒”的秦皇吗?从这些俑人中我感觉到在那个时代,应该还是属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至少也不比我们前几十的“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的那个时代差。一个个兵马俑神色坦荡、个性鲜明,这绝不是被压抑,被钳制时代的人的脸孔。

这面带微笑,昂首挺胸,有些倨傲,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字“酷”。可我却最喜欢!

秦俑的形制较少,就目前考古发掘来看,除兵马俑外也就只有在秦陵附近出土的跽坐俑和百戏俑。或许是陕西已有一个专门的秦兵马俑博物馆的缘故,陕西历史博物馆所收藏的兵马俑只有最早发现出土的10余件,所以要全面的了解秦俑还得到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去。

复活的地下兵团__秦始皇兵马俑汉俑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32/

车辚辚,马萧萧——也谈秦始皇兵马俑汉俑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68/

汉俑

汉朝的的统治者来自于南方的楚地,虽说他们在许多方面承袭了秦代的体制,但在文化观念上汉统治者依旧保持了南楚的地方本色,楚文化的神秘、浪漫特征决定了汉俑的表现形式,汉俑相对秦俑来说,它更看重的是无形的气韵生动,因此在雕塑上显得古朴雄浑、简约传神,虽说汉俑少了秦俑的那份细腻,但它却高于秦俑,它应该说是脱离了模仿的再创造,是加入了雕塑者思想与寄托的承载物。汉人的那种写意与审美倾向对我们后世文人骚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已隐隐约约地凸现出了印象美与意景美。“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勇士兮归故乡。”

因陕西西安还有一专门的汉阳陵博物馆,所以在陕博展出的汉俑并不多,要看汉俑还得移步到离西安一个多小时路程的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去看汉阳陵博物馆。

世界上唯一一座现代化地下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唐俑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0962/

唐代

天王俑也就是镇墓神,是几乎所有的墓必备的俑。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奢侈浮华的生活风尚与厚葬的习俗,造就了唐代陶俑艺术的辉煌。其陶俑种类之多,造型之丰富,塑造之精美,数量之大都是任何朝代不能超越的。有容乃大,因为繁盛所以包容,在这个以胖为美的时代,形形色色俑人脸上的乐观,自信甚至于张扬的个性无不体现了唐王朝的富强安康,民族融合,歌舞升平的盛世景况。唐人的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从俑人的装束便可看出,女子可骑马狩猎,可作胡装,作男妆。那是一个十分开化的时代,在这里好像能真正体现“存在就是合理”这一精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后再说说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彩陶。它先用手制或模制成坯,经1050度左右的温度烧制成白色素胎,施以不同颜色的氧化铅为助熔剂的釉料,再入窑第二次烧制,这时各种釉料熔化向下流动,彼此相互融合,渗透和交流,形成一种极其自然、协调的混合色彩效果。唐三彩虽然色泽艳丽多彩,但经分析却主要有黄、绿、赭三种色,因流行于唐朝,故称唐三彩。唐三彩以其和谐艳丽的色泽,高雅、晶莹和极富动感的优美的造型,赢得世人的喜欢。虽说唐三彩所需原料和技术并不复杂,但在陕西,甚至洛阳附近的现代三彩商店,却再不能烧造出旧时唐三彩的韵味,甚至于比着做旧都不行,是技术退化,还是人心多了(或少了)什么?反正看着满街的三彩瓷器,我竟一点购买的欲望都没有。

明代之后由于纸冥器的出现,陶俑艺术渐渐走向衰落。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__瓦当

中国古典建筑物上一种特有的装饰物,俗称瓦头,即简瓦顶端下垂的部分,主要起着庇护屋檐、防止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当然,瓦当上的图文也极具装饰效果,具有美化建筑物的作用。由于瓦当既实用又美观,所以千百年来已成为我国古代建筑材料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瓦当的古典建筑,就算不上一个完美的中国民族建筑。

考古资料显示,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建筑物上就已经使用瓦当了,但当时瓦当纹饰简单,且均为半瓦,不见圆瓦当。到了秦汉,瓦当的使用才达到了鼎盛,瓦当的设计制作也别具巧思,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和学术研究价值。秦汉之后由于各宫殿房屋的瓦当均系定型泛用,也就渐渐地失去了研究艺术价值。秦汉瓦当的纹饰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和文字纹其纹饰是写实与写意的融合,其造型舒展活泼、自由奔放,构图均衡,是形神兼备的美术作品,也同时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四神瓦当。是四种被神化了的动物,分别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古代,它们各为一方之神,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四神同时也被认为是四种颜色的象征,即蓝(青)、红(朱)、白、黑(玄)。四神瓦当多用在大型宫殿群中表明不同方位和用途的建筑物上,其纹饰既有沉稳丰满之感,又呈空灵、飘逸之势,是古代瓦当艺术的珍品。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__杂件

玛瑙兽首杯.。它是唐代做工最精湛的玉雕,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人说如硬有给它评价的话,它的价值相当于半个香港。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器雕刻品。它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为材质。令人惊叹的是在这块红玛瑙两侧深红色与橙黄色间,竟夹有一层白色缟带,从两侧到中间是深红到浅红,再到乳白的色彩递进变化。而且不同色彩层次分明,色泽鲜润光亮。而更为奇特的是,它浑身散发着浓厚的西域风味。这只尊贵的兽首玛瑙杯是不是来自异邦,已成为了一个永久的迷。

青瓷刻花渣斗

白瓷皮囊壶

绿釉香熏。很有玉质感,是我喜欢的物件之一。

褐釉三鱼纹贯耳壶

清珊瑚串饰

皇后之玺

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枚皇后玉玺,据考证它的主人正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之妻吕氏。当年刘邦同项羽抢夺天下,其父同其妻吕雉均被项羽俘虏,受尽屈辱。刘邦登基后,满含对妻子的愧疚,以自己的玉玺为蓝本,精选上等优质和田羊脂白玉为吕雉刻制了这方珍贵的皇后玉玺。“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东汉《汉旧仪》)。收到这份珍贵礼物的吕后还沉浸在丈夫的浓情厚意之中,却发现丈夫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同自己相依为命小亭长了,家里放满了三宫六院一大堆的女人。还没等她回过神来,常年陪刘邦征战四方的戚夫人就要求用自己的儿子换下吕雉的骨肉做太子,刘邦也开始在朝堂商议此事。吕稚在“红颜未老恩先断”的情况下,毕竟不是那种“斜倚熏笼坐到明”的小女人,她是跟随刘邦打天下,有着多年被俘的凌辱和经受宫廷倾轧的凶险的吕雉。就在这你死我忘的形势下,她迅速地成熟起来,并展露出政治家的手腕,也是人性中阴狠毒辣的一面,诛韩信,杀彭越,就这样站在了汉朝政治的峰口浪尖之上,其儿子的地位也随着她政治地位的稳定,而坚不可催。汉高祖死后,吕后疯狂地迫害戚夫人,并砍其手脚,熏瞎双眼,毒哑嗓音,将其丢在厕所。她的暴行竟吓得她儿子大病一场。其实政治就是那样的残酷,说也不知道,假若是赵王如意登基,戚夫人又是如何对待吕后,恐怕也是会不得善终的吧。据史书记载刘邦在世时,戚夫人就已鼓动刘邦杀吕稚了。

浸透了鲜血的皇后之玺在沉睡2000年后,才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却依旧是莹润剔透,宝光流转,可谁又知它背后的故事是那样的不堪,那样的残酷,那样的充满血腥。

这枚皇后玉玺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是采用和阗玉制成。螭虎钮,四侧刻云纹,印面阴刻篆体“皇后之玺”四字。

在我国考古上,帝后直接使用的遗物发现很少,这枚“皇后之玺”玉印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其发现地点距汉高祖与吕后合葬墓长陵仅1000多米,经考证印的主人即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专家认为这方玉印的发现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一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皇后印玺;二是玉玺的主人是年代最早的皇后。故历史、艺术价值很高,被列为国家级文物,其发现还有一段故事: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出土于文革前期,地点在陕西咸阳汉高祖陵园的一条地沟边,皇后之玺它是被一个小学生在放学途中偶然发现的。 陕西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建都千余年之地,埋藏地下的文物遗存难以计数。据长期在咸阳从事文物工作的学者张德臣、张延峰介绍,事情发生在1968年9月的一天傍晚。咸阳市区东北30多公里的韩家湾公社韩家湾小学的14岁学生孔忠良放学回家,他沿着渭惠渠边的路走到狼家沟,无意中看见渠南边的土坎上有个东西在夕阳斜照下闪闪发光,开始他以为是只躲在草丛中的小兔子在偷看他,就好奇地走近一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只是那亮光仍在闪烁。于是他放下书包,用手刨挖起来,终于发现有个东西的一角露了出来,由于土质松疏,他很快便把这东西刨了出来。他擦去上面的泥土,原来是一块光亮的玉石,玉石的上部趴着一个动物,下面四四方方的,好像刻着字,可是他一个字也认不出来,于是把它带回了家。到家后便把玉石给哥哥看,两人研究半天,觉得可能是颗印章,准备把上面的字磨掉,刻上自己的名字留着玩。可是这玉石特别坚硬,上面的字怎么也磨不掉。过了几天他们的父亲孔祥发要到西安给生产队办事,孔忠良就把印章拿出来让父亲带到西安,找家刻字铺把印上的字磨平后刻上自己的名字。孔祥发向小儿子仔细问明印章的来由,端详着印章的造型、质地、文字,尽管他也认不出是什么字,但总觉得这东西非寻常之物,他想到印章出土之地在刘邦陵园之内,自己在担任大队干部期间,同到这里来的文物工作者打过多次交道,有一些文物知识,再联系到这一带常有人挖出古代陶盆、瓦罐、瓦当、麻钱之类的古物,意识到这颗印章可能是文物。 第二天他到西安后,先没有办其它的事,而是直接找到陕西省博物馆,请他们对玉玺鉴定。博物馆的人一看印章上的动物造型和印面上的“皇后之玺”四个篆字,当即认定它是珍贵文物,在详细介绍了出土地点和发现经过后,孔祥发表示愿意将这方玉印上交博物馆收藏,博物馆给予了奖励。 陕西省博物馆的有关专家进行了研究、鉴定,结合出土地点,查阅了许多古代文献。据《汉官旧仪》上记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而韩家湾发现的“皇后之玺”在吕后与刘邦合葬的封土之西约一公里的陵园之内,其形制、式样、印文内容及字数均与《汉官旧仪》所载相符,当为吕后之印玺无疑了。有些专家还认为,它可能原来是放置在吕后墓旁的便殿中供祭祀之物,后来便殿被毁,玉玺遗落土中,被水冲到狼家沟,遭泥沙覆盖而致湮没二千余年至今。

皇后之玺印文收藏故事江青素来对吕后十分欣赏,她曾评论说“吕后也了不起。她对汉高祖刘邦的事业起了很大作用。”1974年,江青听说前些年发现的“皇后之玺”是吕雉之物,便连忙追问玉玺的下落,快拿来给她看看。当她得知吕后玉玺收藏在陕西省博物馆时,便打电话给当时正在西安出差的一位中国女领导,要她速将此玉玺找到带回北京。这位领导干部立即到陕西省博物馆找来负责人传达江青的话,要他找出玉玺,馆负责人当即领她到“秦汉文物陈列室”看实物,当她看到文物标签上并未标明是吕后之物时,有些不解,陪同的有关专家解释,对此方玉玺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因此未明确标注。随后命陕西省博物馆派人将玉玺护送去京,江青见之如获至宝,迟迟不还,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这方“皇后之玺”才得完璧归赵返还陕西省博物馆收藏。1991年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大雁塔西北不远处建成开放,这方历经沧桑曲折的国宝,从此在这座被誉为“左都明珠,华夏宝库”的艺术殿堂中正式陈列,公开展出。

参考书目:汉代风云录

图说天下——秦、汉部分

电视:探索与发现——皇后玉玺

白釉黑花卧美人枕

素胎黑花碟

清雍正年间 绿釉暗花八宝纹盘

釉里红僧帽壶

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注壶

西魏 孤独信煤精印

独孤信的煤精印

1980年代,陕西地区的一位少年,在放学途中行走在野地里发现了一枚14方的煤精印(是锗煤的一种,坚固而细腻),8棱多面体,5种格式,47个古篆字,各种称谓之印。少年交给了县文化馆。文化馆一时难以判断为何物,用纸包上随手而放。几年以后,一群文物工作者查看文物时,其中有位篆刻家惊呼:“独孤信的印。” 独孤信的独孤印,质地为煤精石,呈八棱多面体。印面边长均为 2厘米。通体高4.5厘米、宽4.35厘米。重75.7克。独孤印有二十六个印面。在十八个正方形印面中,有十四个印面上镌刻印文。分别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独孤信白书”、“信白牋”、“信启事”及“耶敕”、“令”、“密”。以印文的内容可见其有三种用途:上书用印、书信用印、行文用印。印文为阴文楷书,书法雅键劲拔,含有浓厚的魏碑意味。

独孤信何许人也?他呀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一老丈人,也算是牛人一个。

他的三个女儿分别成为北周明敬皇后、大唐元贞皇后和隋代文献皇后,并且她们还是亲姐妹,著名的暴君杨广、大唐帝国的缔造者李渊都是他的外孙。在中国第二次由大分裂走向统一,并缔造出华夏盛世的北周隋唐时代,独孤信家族成为光彩夺目、显赫无双的外戚世家,堪称空前绝后,连《北史》《周书》都对此评论说:“周、隋及皇家,(独孤氏一门)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入主中原,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四世纪末叶,来自东北鲜卑山下的鲜卑族异军突起,联合其他部族,建立了统一北方的魏,史称北魏,而这其中,有一支已经鲜卑化的匈奴独孤部地位显赫,世代与北魏皇室拓拔部联姻,独孤信就诞生在这样一个部落里。

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生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公元502年),他为人豪爽,极重信义,更是一位翩翩美少年,自少年时代起就被人称为“独孤郎”,后来做官也被同事称为“璧”人,这也许是能成为三朝国丈的原因之一。

独孤信在北魏末年的乱世中崛起,与他的铁杆哥们、北周王朝的实际创建者宇文泰一起打天下,因为独孤信善于用兵、战功卓著而被封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成为柱国大将军,独孤信因为德信昭著,在乱世中安抚四方,深得民心,宇文泰因此赐名为信,独孤信亲手为女儿们挑选了夫婿,但可惜的是没有看到自己的选择是何等的伟大。由于另一位柱国赵贵图谋不轨,独孤信受牵连而被逼在公元557年服毒自尽,时年五十五岁。

独孤信共有六子七女,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两人情投意合,伉俪情深。宇文泰死前,将家国都托付给了侄子宇文护,让他成为宇文家族的掌舵人。宇文护篡魏建周,史称北周,由于担心自己的权位受到独孤信的威胁,于是借机逼死独孤信,在立宇文毓为帝的时候,宇文护本不愿意立独孤氏为皇后,但没想到宇文毓固执异常,在宇文毓成为“天王”的第二年,独孤氏终于成为王后,然而独孤氏无法忘记宇文护的杀父之仇;再加上丈夫又处在宇文护的阴影之下,随时有性命之忧,她更是满怀愤懑。不久独孤氏就郁恨成疾,在仅仅做了两个月王后之后就香消玉殒。宇文毓追封亡妻为明敬皇后,直到死去也没有再立皇后。

独孤信的四女并没有真正做过皇后,但她却生下了一位真正的帝王——唐高租李渊。独孤信将自己的四女儿嫁给了同为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的儿子李昺,这位独孤四小姐是位林黛玉式的美女,弱不禁风,时常病恹恹的,或许是常年缠绵床榻心情不好,这位独孤氏性格异常暴烈,以至于几个儿媳都将伺候婆婆视为畏途。但她虽柔弱,却坚韧,一直熬到丈夫死了以后才去世,李渊成为大唐王朝开国皇帝之后,追封母亲独孤氏为元贞皇后。

独孤家的小女儿——独孤伽罗是赫赫有名的隋代开国皇帝杨坚的妻子。独孤信在被逼自尽的前一年(公元556年),就已为当时年仅十四岁的小女儿许配了这门婚事,据说就是看中了杨坚“紫气充庭”,额上五柱入顶的奇相。杨坚与独孤伽罗十分恩爱,杨坚甚至在婚前发誓“无异生之子”,意思是不和妻子以外的人生儿育女,这在那个妻妾成群的年代可谓难能可贵,后来杨坚果真只与独孤伽罗生育了五男五女,而没有和其他女人生下孩子。

独孤伽罗生性刚烈,知书达礼,博古通今,生活简朴,又很有政治远见,是杨坚得力的政治助手和贤内助,特别是在杨坚称帝建立隋朝之后,她与文帝同辇而进,至阁乃止,等候杨坚退朝之后又一起回宫,同吃同乐同寝,相顾欢欣,他们共同做出许多政治决策,因此宫中并称“二圣”。不过她却是历史上有名的“醋坛子”,奇妒无比,杨坚与一位宫女偷情,她知道后,趁杨坚不在时将那位宫女处死,气得杨坚骑马狂奔出城;她还将纳妾与否作为提拔大臣的首要条件,如果要提拔的人有了偏房,她就不断的说那个人的坏话,甚至因为妒忌而在立储的问题上犯下了无可饶恕的错误(这是《图说天下》书中的观念,但我个人认为换个皇帝那也难说,因杨勇也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杨广其实错是错在好大喜功,爱搞形象工程,如远征朝鲜,修大运河,现在看这些工程倒是无可非议甚至还有大作用,可在那个时代,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国力无力支撑这样大的工程,结果最后拖垮了国家。这就同一个企业的盲目扩张一样。嘿嘿,开个玩笑: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一点, X党从来不是被吃垮贪垮的,而是被搞垮的。在这我的意思是说盲目的形象工程其破坏性,危害性比前者更甚。)。长子杨勇不喜欢元配,而次子杨广善于伪装,表现出一副和妻子琴瑟和谐的样子,于是独孤氏不断在杨坚那里说杨勇的坏话,在废杨勇而立杨广的问题上起了一定作用,杨广后来成为皇帝,就是著名的暴君隋炀帝。

仁寿二年八月(公元602年),,独孤伽罗病逝于永安宫中,谥号文献皇后,终年59岁,葬于太陵。性解放了的杨坚,于是终日沉迷在美女中,不久也生病而忘,死时说道:“如皇后在,我不会如此……”

最后让我们再次聚焦在这枚煤精印上,小小的一枚印章,竟分代表十四个身份,这充分显示了这位位高权重的显赫人物日理万机的忙碌生活。就是不晓得他老人家在是不是像我们现在的某些领导人那样,一边地拿着章“波波波”狂盖,一边脖子上挂个大口袋敛收金金银财宝。还有就是这章怎么拿呀,四面八方都是字的东东方便是方便了,但好像没有设计什么抓拿的地方,总不至于还要随身带个钳子?

参考书目:图说天下——隋、唐部分

图说天下——国宝传奇

陕西历史博物馆

青釉银扣花口钵

旬邑窑青釉刻花执壶

青釉刻花牡丹纹玉壶春瓶

白地黑彩玉壶春瓶

青釉刻花牡丹纹盘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__精美的汉唐铜镜及其它金属器

古代铜镜是指用青铜(铜、锡、铅合金)铸造而成,一般来说有两个用处,一是用于照面的生活用具,二是驱邪避恶,在今天我们都还时常见到,一些人家某事不顺时在家门前挂上镜子(照妖显行)。今天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铜镜大多出土于墓葬,中国有历来就有“事死如生“的观念,古人们将铜镜放入墓中,除了表示给死者在阴间使用外,另就是驱邪避恶,汉代铜镜上常有“辟不祥”的铭文。

在古代,铜镜是作为实用器具而出现和存在的,在这些铜镜背上大多数都有比较精美的纹饰,我们今天完全可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在中国历代铜镜中,汉唐铜镜因制作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为人们所重视。汉代的铜镜种类繁多,铸造精美,构图奇巧,丰满奇异,囊括了天上人间,神人世界、奇珍异兽等主题纹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唐代则是中国铜镜发展的最高峰。它同唐代文化的总体风貌相适应,唐代铜镜给人一种富丽堂皇,在气厚重的感觉,与汉镜相比,唐镜不但其造型和纹饰均大大增加,并且还有了重大突破,勇于创新、大胆创新是唐代铜镜的重要特点。唐代之后随着重实用而轻纹饰,工艺水平日渐平淡,最后走向衰落。

唐朝  金银平脱鸾鸟衔绶镜。金银平脱是指把金银片剪裁成所需的纹样,将其贴在填满漆的镜背上,然后髹漆数重,待干后加以细细打磨,使贴上的金银片与漆面平齐,露出金光烂烂银光闪闪的纹饰。

唐朝 双鸾衔绶纹菱花镜。“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

唐朝 王子乔吹箫引凤纹镜

吹箫引凤,弄玉成婚

刘向《列仙传》曰:“王子乔,周宣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荀子"解蔽》云:“凤凰秋秋,其声若箫。”民间也有“吹箫引凤”之说。据《邳县银杏志》载,传说春秋秦穆公时,有一位萧史擅长吹箫,时作凤鸣之音。秦穆公的女儿弄玉聪明美丽,善音律,私下倾慕吹箫之人。穆公便差人找来萧史,与弄玉成婚居于凤台,夫妻每日吹奏笙箫,引来凤凰与他们相伴数年。凤凰为感谢知音,便带他们来到邳州沂河旁的港上,用嘴喙衔出万顷良田。最后引用一下西方童话故事的结局: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反正这类镜的寓意便是夫妻和谐美满。

唐朝孔子问答纹镜。这一图案的题材出自《列子·天瑞》。说的是孔子游泰山,遇荣启奇鼓琴唱歌,孔子问其何乐,答曰:使我高兴的事很多。天地之间,以人为贵,我幸而为人,一乐也。男尊女卑,我幸而为男,二乐也。有的人短命,夭折于襁褓,而我已年近九十,三乐也。故此镜又称“三乐镜”。

呵呵,那时是有点男尊女卑的思想。可身为小女子的我,却不以为然,男又怎样,不成气,依旧一条虫,女子咋的,只要有才(财)有貌,就是司马相如都要说:“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入遐毒我肠,何中交接为鸳鸯。”其实在当代如今,已不是过去那种拼体力的时代了,不论男女,重要的还是脑袋要好使才行。如你是女子,才高八斗,日进斗金,我就不相信那些男的不会不拜倒在你石榴裙下(条件是你不能长得像恐龙)!

唐朝  狩猎纹铜镜

唐朝  嵌银瑞兽纹菱花镜

隋朝  仁寿镜

整理完图片才发现我同老公俩拍的汉镜一张合格的都没有,汗!!!

不过也不能怪我们,那个博物馆光线的暗,可用暗无天日来形容!

呵呵,这件是险被当作废铜烂铁处理掉的国宝杜虎符

20世纪70年代初期,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戴应新接待了一位名叫杨东峰的少年.这个少年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一个拳头大小.动物形状的东西,颜色黑乎乎的,上面隐约有些字迹。他告诉戴先生这是自己在两年前从地里挖出来的,想知道这个东西的来历。

杨东峰说自己是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人。两年前的一天,他在村西田野里平整土地的时候,无意中用铁锨挖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金属疙瘩。当他把外面的泥土弄掉之后,露出了一件动物形状的铜质器物,有头有尾有腿,样子像猫又像虎。于是杨东峰就把它放在衣服口袋里带回了家,想拿去当废铜卖(呵呵,真的好险哦)。但废品收购站的人说这东西太轻,值不了几个钱。杨东峰只好把它拿回家,随手扔在自家院中的窗台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铜块成了家里孩子们的玩具。上面的泥土渐渐的弄干净后,可以看出这是一只老虎的形象,昂首摆尾,栩栩如生。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这办“铜老式虎”整天被孩子们拿来做游戏。磨得久了,“铜老虎”青黑色的身体上渐渐晃出了金黄色的文字。可是文字的样子像鸟爪一样,非常奇特,谁也看不懂。正是这些神秘的文字引起了杨东峰的强烈好奇心。他隐约地感觉到,这只小小的“铜老虎”就不定是一件大有来头的东西,所以他这才来到了碑林博物馆,想找专家问个明白。

戴应新看了看这只“铜老虎”,又听完杨东峰的讲述后,心里直感后怕,幸亏收废铜烂铁的人不要,否则……

结合出土地点和“铜老虎”身上的铭文,戴先生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枚虎符属于战国时代,是秦国的秦惠君授予杜县将领的,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件非常有文物价值的稀世珍宝。

虎符,也称兵符,是古代兵权的象征,也是调遣军队所使用的凭证。虎符一般是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上面刻有说明文字,作为调兵遣将的兵符。虎符一般是由左右两半组成,一般右半存于朝庭,左半边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虎符素来都是专符专用,一个地方有一个专门的虎符,不能混用,也不能一符多用,这样就能够充分保证君主对于地方军队的控制权。要调动军队时,君主将右边交给使者,使者拿右半边虎符与带兵将帅手中的左半边扣合,左右配合完整就表示命令验证可信,才有权调动军队。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青铜制成。从汉开始至隋朝之前,则为铜质,骑于中缝,只有合符后,才可通读。后来,兵符的形状有所变化,不再是老虎形状,改为了麒麟的形状,唐代则改用鱼符或兔符,后又变为龟符。后世符的慢慢淡化,最后烟消云散成为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东西。

少年杨东峰发现的这枚虎符是秦惠君授予杜县将领的,因此被称为“杜虎符”。全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符身上从虎颈至虎腿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其铭文意思为:调遣军队的兵符,右半边在国君手上,左半边在杜县。凡用兵50人以上,必须与君主保管的右半虎符扣合,才能出兵。但如果遇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用合符,也可出兵。

鎏金银竹节熏炉

这件鎏金银节竹节铜熏炉是汉代最有名的国宝级文物,它是1981年在陕西兴平茂陵附近1号无名冢从葬坑出土的,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  底径13。3厘米。青铜质,通体鎏银。柄下底座镂雕二龙,蟠体仰头张口,炉柄即自龙口中上伸,作五节竹节状,柄上端承博山式炉身,并在柄上铸出三条曲体昂首长龙,龙头托顶在炉身底部。炉上我铭刻,从铭文分析,这件鎏金银节竹节铜熏炉系宫廷所造,原为未宫物,后归阳信家。嘿嘿,知道阳信家是谁家吗?就是汉武帝时赫赫有名的从奴隶当将军的卫青家。有人推测,竹节熏炉很可能是汉武帝给他姐姐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赐。其实中国在宋代之前都还是很开明的,在汉代一个歌女可作皇后,一个骑奴可作将军聚取公主为妻。唐朝风气也较开化,死了丈夫的女子也可另嫁。那虚伪的、将人捆绑得死死的礼教是从宋代朱熹开始的,朱熹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伪君子,三纲五常满口人义道德,却自身花天酒地。这种伪君子的形象结果一传又是千年,试开天下那些倒台的贪官污吏谁不是倒台前在台上说得最好之人。

这件彩雁鱼铜灯设计得很巧妙,既能任意调节灯光亮度及照射方向,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烟尘对环境的污染。它使我想起了那件在河北省博物馆的被誉为国宝的“长信宫灯”也是西汉的物品,同理念的设计和工艺。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金银品

金银器是指以金银为原材料加工制成的器物。在中国古代,金银器作为一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一直为皇室贵族专用。金银器艺术也是一门专门为贵族服务的艺术。由于中国古代金银器有原料生产、制作过程、消费途径均由政府直接控制,特别是制造过程中往往不计工本、力求尽善尽美并以表现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为能事,因而不仅在制作工艺上,而且在反映特定的艺术倾向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1970年10月,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省公安厅收容遣送站,一座两层高的楼房正在施工中,发现的何家村唐代窑藏便有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最为精美的金银器,许多物件还被列为了国宝。

当时在何家村一次性就出土了270余件金银器,目前我国共出土唐代金银器约1000余件,其中有三分之二出自于陕西西安(何家村和法门寺),还有一处是江苏镇江,因此要看见唐代金银器艺术还得到陕博。

陕西西安何家村一带在唐代时位于兴化坊,是章怀太子李贤的儿子唐玄宗的堂兄李守礼的宅第。这批遗宝有人推测,可能是“安史之乱”爆发时,唐朝皇室匆匆逃离时埋于地下的的,后不知是事过境迁当事人死于非命还是怎么的,这批窑藏在地里一呆就是一千年,直至1970年才在世上一展容颜。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何家村的窑藏精宝:

掐丝团花纹金杯。真是精美!

而这件“鎏金伎乐纹八棱杯”却展现了胡人胡服,胡乐胡风,是粟特工匠在唐土的杰作。

这件“鎏金宝相花银盒”是盛放化妆品、药物的精美容器,是唐代金银器演变过程的见证物。

这件“鎏金双狮纹银碗”再现了东西方古老文化的交融,体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

“鎏金双鱼纹银碗”体现了鱼俗佳话,文化象征。

这件“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是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作品,是唐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中原汉族与北方牧民族文化交流的物证,是唐代宫廷舞马祝寿活动的生动再现。

马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般是奔跑或驮运重物的形象,有一天当你知道马可以随乐在舞,不知你心里该作何而想。

舞马是中国马术中最为独特和神奇的一部分,据说关于舞马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的曹魏。到唐朝舞马达到空前的兴盛。看看舞马,再想想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却远远以展不赢仅有二百年历史的美国,就知道为什么了,一天吃饱了撑着,无事找事,硬将在蓝天下驰骋草原的那种有着自由象征的马弄成了怩怩作态,挤眉弄眼的样子。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酷爱观赏舞马。一是上行下仿,二是更有献媚之人,所以宫庭中有了专门的驯马师,他们把从异域引进的良马加以长期训练,使它们学习各种舞蹈动作,以博皇帝一笑。

“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这首诗据说是当时的宰相张说写的。马不作马的功效,官员也不做官员应做的事,想想也真可悲,从古自今,我们的行政官员或为升官发财,或为生存要花掉大部分的时间竭尽所能去做那些阿谀奉承、谄媚邀宠之事,又怎能有时间去干正事呢?不过这诗也惟妙惟肖地描述了舞马的表演过程。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出逃,将心爱的舞马留在了宫中。安禄山进入长安后,发现了这批舞马,十分喜欢,便将其运到范阳,以供节庆盛宴时欣赏。安禄山死后,有些舞马落到大将田承嗣手中。田承嗣没有听说过舞马的玄妙,以为这些马只是一些普通战马,一天,军中奏起音乐,舞马们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将士们竟以为是妙孽作怪,竟将这些舞马一一打死,此后世上再无舞马。

陕博这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上面清晰地描绘了“舞马衔杯”的奇妙景象。整个银壶高18。5厘米,口径宽2。3厘米,重549克,是仿照中国北方契丹族的皮囊壶而制作的。壶口偏在顶部的一边,上面配有一个小小的覆莲瓣式壶盖,盖顶部以一条银链与壶提梁相连。壶身两侧装饰有一匹口衔酒杯、翩翩起舞的舞马。舞马颈上系着彩带,全身呈蹲踞的形态,昂首奋蹄,尾巴摇摆,生动再现了舞马在曲终时敬酒祝寿的画面。据考证,这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应为皇室成员打猎时携带,它不仅外表精美,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银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日常携带,皮囊式形状又便于外出和行军。

鸳鸯莲瓣纹金碗——贵重之器,陕博国宝之一。

赤金龙,专家估计可能是投龙祭祀仪式中所用的法器。


相关文章

  • 博物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博物馆学毕业论文选题(116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教学大纲
  • 中国博物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教师及职称:李瑞平 讲师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学时:36学时 教学对象:2011级文化产业专业本科学生 一.教学目的: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将博物馆置于社会历史发展背 ...查看


  •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杭州日报
  •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2012年12月31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3年3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2013-04-2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历 ...查看


  • 陕西历史博物馆
  •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1944年6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0年 ...查看


  • 2010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简报
  • 2010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简报 2012-05-31 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估报告撰写组 中国文物报在总结2008-2009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博物馆协会于2011年6月至12月开展了2010 ...查看


  • 历史教育学
  • 绪论 一.历史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第一,了解当前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的概况,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 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初步掌握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教学反思,尝试写作历 史教学论文,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查看


  • 005_746_历史教育学.doc
  •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46] 考试科目名称:历史教育学 一.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答题形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 ...查看


  • 中国电视剧历史主义批评模式探析
  • 王黑特宗敏:中国电视剧历史主义批评模式探析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中国电视剧历史主义批评模式探析 ■ 王黑特 宗 敏 [内容摘要]体系化的历史主义作为理论模式发源于欧洲,但是作为一种批评的方法论亦是中国自 发的学术传统.在中国电视剧批评领域, ...查看


  • 认识历史真相的途径
  • 以史导论的前提是了解历史真相.正确的历史结论必须建立在全面把握史实的基础上.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搞清"教什么"的问题.否则即使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也是在误人子弟.但是要弄清历史真相是何等困难.严格地说,历史并无所谓&quo ...查看


  • 陕西省国企
  •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总公司 陕西省物资产业集团总公司 陕西省纺织工业总公司 陕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陕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陕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陕西省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骊山有限公司 陕西旅游集团公司 陕西延长石油工业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