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撞月]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嫦娥“撞月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至此,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嫦娥”为什么要撞月呢?

首先是为了深入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这不但能发现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更能从中获得太阳系天体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这样的线索在地球、金星、火星等有大气和火山活动的行星上已难觅踪迹。在解释月球演化的学说中,最成功的一个是“岩浆海假说”。它认为月球形成早期曾有一个深达数百千米的熔融表层,轻的物质上升,重的物质下降。此说主要依据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的380千克月球岩石土壤样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遥感资料。

经过阿波罗探月的喧闹,直到20世纪90年人,探月热潮才又兴起。先后有日本“飞天”探月器的子卫星“羽衣号”、美国的“月球勘探者号”、欧洲的“SMART—1”、印度的“月船撞击探测器”等多台探测器受控撞月。它们多半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曾光顾的区域,采取获取图像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搜集以前未曾得到的数据,其中就包括曾轰动一时的极地水冰的发现。

目前,通过撞击月球获得月面及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已成为主流做法。今年5月美国将发射名为“LRO”的母卫星以释放它的子卫星“LCROSS”来撞击月球极地,激起尘埃云;母卫星将在飞跃尘埃云时收集数据并传回地球。而“嫦娥一号”的落月点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这里距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发射的探月卫星“月球16号”及“月球20号”的着陆点不远,这两个探测器都曾把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嫦娥”撞月还为将来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二阶段“月面软着陆探测与自动巡视勘察”进行了技术积累,即进行着陆轨道控制试验。在“软着陆阶段”要攻克着陆轨道设计与制导、导航与控制等技术。尽管此次“嫦娥”整星撞月——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但是这样获得的轨道控制经验也是任何国家都不会与人分享的,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为我国航天探月研究提供了民间常宝贵的资料。

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B.月球“岩浆海演化假说”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

C.月球极地水冰的重大发现依赖于图像获取和光谱分析的结合。

D.卫星撞月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是当今人类探月工程的主流做法。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耗费巨大、艰辛备尝的探月活动,在上世纪大约沉寂了20年。

B.上世纪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6号”对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立有战功。

C.撞月探测器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涉足的区域,将使所获数据更全面。

D.“嫦娥”与前苏联“月球20号”着陆点相近,是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

16.综观全文,此次“嫦娥”撞月留有的遗憾和取得的收获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共10分)

14.C。[A项“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误;B项“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有误;D项“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有误。]

15.D。[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推断无据。]

16.遗憾是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因为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    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收获是获得了轨道控制经验、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这些都是探月研究中异常宝贵的成果。

[评分标准:本题4分。“遗憾”,2分,答出“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即可;“收获”,2分,“控制经验”和“传回图像”各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嫦娥“撞月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至此,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嫦娥”为什么要撞月呢?

首先是为了深入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这不但能发现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更能从中获得太阳系天体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这样的线索在地球、金星、火星等有大气和火山活动的行星上已难觅踪迹。在解释月球演化的学说中,最成功的一个是“岩浆海假说”。它认为月球形成早期曾有一个深达数百千米的熔融表层,轻的物质上升,重的物质下降。此说主要依据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的380千克月球岩石土壤样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遥感资料。

经过阿波罗探月的喧闹,直到20世纪90年人,探月热潮才又兴起。先后有日本“飞天”探月器的子卫星“羽衣号”、美国的“月球勘探者号”、欧洲的“SMART—1”、印度的“月船撞击探测器”等多台探测器受控撞月。它们多半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曾光顾的区域,采取获取图像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搜集以前未曾得到的数据,其中就包括曾轰动一时的极地水冰的发现。

目前,通过撞击月球获得月面及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已成为主流做法。今年5月美国将发射名为“LRO”的母卫星以释放它的子卫星“LCROSS”来撞击月球极地,激起尘埃云;母卫星将在飞跃尘埃云时收集数据并传回地球。而“嫦娥一号”的落月点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这里距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发射的探月卫星“月球16号”及“月球20号”的着陆点不远,这两个探测器都曾把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嫦娥”撞月还为将来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二阶段“月面软着陆探测与自动巡视勘察”进行了技术积累,即进行着陆轨道控制试验。在“软着陆阶段”要攻克着陆轨道设计与制导、导航与控制等技术。尽管此次“嫦娥”整星撞月——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但是这样获得的轨道控制经验也是任何国家都不会与人分享的,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为我国航天探月研究提供了民间常宝贵的资料。

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B.月球“岩浆海演化假说”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

C.月球极地水冰的重大发现依赖于图像获取和光谱分析的结合。

D.卫星撞月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是当今人类探月工程的主流做法。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耗费巨大、艰辛备尝的探月活动,在上世纪大约沉寂了20年。

B.上世纪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6号”对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立有战功。

C.撞月探测器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涉足的区域,将使所获数据更全面。

D.“嫦娥”与前苏联“月球20号”着陆点相近,是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

16.综观全文,此次“嫦娥”撞月留有的遗憾和取得的收获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共10分)

14.C。[A项“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误;B项“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有误;D项“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有误。]

15.D。[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推断无据。]

16.遗憾是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因为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    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收获是获得了轨道控制经验、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这些都是探月研究中异常宝贵的成果。

[评分标准:本题4分。“遗憾”,2分,答出“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即可;“收获”,2分,“控制经验”和“传回图像”各1分。]


相关文章

  • 谁牵手"嫦娥"和月球"亲密接触"阅读答案
  • (三)[科技小品]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9-21题. 谁牵手"嫦娥"和月球"亲密接触" ①同样的距离,不一样的路.如果将"嫦娥一号"13天多的"奔月"之路比作& ...查看


  • 月球密码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出访月宫的嫦娥 2007年金秋10月,适逢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5周年之际,令人瞩目的中国探月工程开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10月24日18时5分4秒,寄托了华夏民族月球情结的"嫦娥一号"在长征三号甲 ...查看


  • "嫦娥"撞月阅读答案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嫦娥"撞月 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在经历了494天的飞行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准确撞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 ...查看


  • 众星探月"嫦娥"殊阅读答案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 众星探月"嫦娥"殊 ①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一直牵引着中华民族的追月梦.如今,这个千年梦想,已经随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于2007年11月7日顺利进入绕月工作轨道二变成了现实. ...查看


  • 出访月宫的嫦娥阅读训练及答案
  • 出访月宫的嫦娥(2008年)2007年金秋10月,适逢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5周年之际,令人瞩目的中国探月工程开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10月24日18时5分4秒,寄托了华夏民族月球情结的"嫦娥一号"在长征三号甲火箭的托举下婀 ...查看


  • 把酒问月阅读答案
  • 诵读李白的<把酒问月>,回答问题.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 ...查看


  • [英雄潇洒走苍穹]同步练习
  •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苍穹( ) 歼击( ) 强迫( ) ... 发蒙( ) 绥中( ) 磐石( ) ... 着落( ) 矫健( ) 负荷( ) ... 默契( ) 呛水( ) .. 答案:qióng jiān qiǎng mēng s ...查看


  • 霜月阅读答案
  •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①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②素娥③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④. 注释:①征雁:远飞的大雁.②青女:神话中的霜神.③素娥:嫦娥的别称,传说中嫦娥是住在月亮上面的.④婵娟:美丽娇柔的样子. 助读:该诗写的是深秋季 ...查看


  • [短文两篇(日,月)]教案1
  • 8.<短文两篇(日,月)> 教学设想: 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并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老师在这中间起一种引导和点拨作用,适值巴金老人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