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与沉教学设计

《浮与沉》教学设计

徐水县东史端乡南胡小学 李娟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课。教材在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编定了判断"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感受浮力"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浮沉现象,感知浮力的存在,给学生渗透科学的结论要用实验来验证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完整

的科学探究过程。

2、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到实验对科学结论得出的重要性。

2、体会小组探究,集体的力量产生最好的结果。

科学知识目标:1、能判断身边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2、知道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初步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实验,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并归纳方法。

五、教学支持:

1、水槽,橡皮泥、石块、塑料尺、苹果、树叶、塑料瓶、铁钉、木板、泡沫、

潜艇模型及实验记录单每组一套。

2、多媒体课件、生活录像及flash动画。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曾经学习过一篇名为《乌鸦喝水》的文章。欣赏动画“乌鸦喝水”,边看边思考: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播放动画“乌鸦喝水”)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生:因为石子放入水中会下沉,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在生活中,有的物体放在水中会上浮,而有的物体(比如石子)放在水中会下沉,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浮与沉。

设计意图: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学生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获取新知——物体的浮沉

1、认识材料:小组成员说一说,在实验桌上都有哪些物体?对照实验报告单检查材料是否齐全。

2、猜一猜——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在水中哪些物体上浮,哪些物体下沉?把猜测的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上。交流猜测结果,(把学生的不同意见突显出来,等实验结束后再做对比)。

3、想一想——设计方案:学生得出实验方法:把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

4、做一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参与其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师:温馨提示:① 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入水中;② 每次放入一种物品; ③ 注意观察结果并认真记录。

5、说一说——汇报交流各小组的实验结论。生结论:下沉的物体有:橡皮泥、石块、塑料尺、铁钉; 上浮的物体有:苹果、树叶、塑料瓶、木板、泡沫。师:(播放动画: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

6、动脑筋:是不是所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都比沉下去的物体小或轻呢?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预设:多数同学会认为上浮的物体都比下沉的物体小或轻。)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取出苹果和橡皮泥各一份分别放在天平上称量,让大家观察苹果和橡皮泥的轻重:苹果比橡皮泥重。再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苹果上浮、橡皮泥下沉。

结论:苹果比橡皮泥重,却上浮;橡皮泥轻,却下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不一定比沉下去的物体小或轻。重量不是影响物体沉浮的唯一的原因。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多向交流。使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有条理的思维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操作,老师觉得大家是我的好助手,那么在家里是不是父母的好助手呢?

调查学生是否在家帮家长做饭,是否看过煮饺子的过程。(播放煮饺子录像)。观察饺子刚下锅时和煮熟后的浮沉状态。说明同一物体,它的沉浮状态是可以改变的。既然物体的沉与浮是可以改变的,那我们就在课堂上来亲身实验一下。

(出示图片:上浮的塑料瓶和下沉的橡皮泥)

1、出示探究问题:

(1)原来浮在水面上的塑料瓶,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

(2)原来沉在水底的橡皮泥,用什么办法让它浮起来?

2、学生讨论,制定研究方案。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想办法解决问题,汇报时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多。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方案,相互评价、补充实验方法。如有争议,鼓励学生在实验时加以验证。

3、学生根据研究题目自选材料进行研究。

强调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报告单。

教师共同参与,启发和鼓励学生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及时发现指导学生活动中的问题,当好学生的助手,为学生研究提供服务。

4、成果展示。

引导学生用“我们组研究的题目是........想到的方法......实验的结果......”进行汇报。(播放flash动画3:如何改变物体的浮沉)。

总结: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改变物体的轻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借助别的物体。在形状不变的情况下,越重越容易沉下去;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越大越容易浮上来。

5、学以致用。

回顾煮饺子过程思考:饺子由沉到浮,哪里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煮熟后的饺子肚子都鼓起来了,形状发生了改变,形状变大了,所以就容易浮在水面上。 设计意图:探索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 在现实生活中,哪些物体在水中既可以上浮又可以下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

2、(出示潜艇的图片)潜艇在海里可以自由的上浮或下沉,这是什么原因呢?利用潜艇模型小组合作探究潜艇的工作原理。课件演示潜艇沉浮运动及原理。(播放动画)

总结: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在海中的浮与沉。

设计意图:体会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增长了哪些知识,有了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反思,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六、课外延伸:1、联系生活想一想,我们还知道哪些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2、查阅和搜集有关潜水艇的资料或图片,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七、结束语:科学虽然神奇,但它并不神秘,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勇于探索,就能在小问题中悟出大道理。我们坚信:科学,我能行。

七、板书设计:

一、物体的浮沉

二、改变物体的沉浮

改变重量

方法改变形状

借助外力……

附:实验报告单

一、下列物体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把结果填在表中。

(上浮的物体用“↑”表示,下沉的物体用“↓”表示)

二、改变物体的沉浮

让塑料瓶下沉的方法:1、

2、

让橡皮泥上浮的方法:1、 2、

《浮与沉》教学设计

徐水县东史端乡南胡小学 李娟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课。教材在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编定了判断"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感受浮力"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浮沉现象,感知浮力的存在,给学生渗透科学的结论要用实验来验证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完整

的科学探究过程。

2、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到实验对科学结论得出的重要性。

2、体会小组探究,集体的力量产生最好的结果。

科学知识目标:1、能判断身边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2、知道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初步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实验,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并归纳方法。

五、教学支持:

1、水槽,橡皮泥、石块、塑料尺、苹果、树叶、塑料瓶、铁钉、木板、泡沫、

潜艇模型及实验记录单每组一套。

2、多媒体课件、生活录像及flash动画。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曾经学习过一篇名为《乌鸦喝水》的文章。欣赏动画“乌鸦喝水”,边看边思考: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播放动画“乌鸦喝水”)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生:因为石子放入水中会下沉,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在生活中,有的物体放在水中会上浮,而有的物体(比如石子)放在水中会下沉,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浮与沉。

设计意图: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学生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获取新知——物体的浮沉

1、认识材料:小组成员说一说,在实验桌上都有哪些物体?对照实验报告单检查材料是否齐全。

2、猜一猜——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在水中哪些物体上浮,哪些物体下沉?把猜测的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上。交流猜测结果,(把学生的不同意见突显出来,等实验结束后再做对比)。

3、想一想——设计方案:学生得出实验方法:把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

4、做一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参与其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师:温馨提示:① 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入水中;② 每次放入一种物品; ③ 注意观察结果并认真记录。

5、说一说——汇报交流各小组的实验结论。生结论:下沉的物体有:橡皮泥、石块、塑料尺、铁钉; 上浮的物体有:苹果、树叶、塑料瓶、木板、泡沫。师:(播放动画: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

6、动脑筋:是不是所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都比沉下去的物体小或轻呢?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预设:多数同学会认为上浮的物体都比下沉的物体小或轻。)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取出苹果和橡皮泥各一份分别放在天平上称量,让大家观察苹果和橡皮泥的轻重:苹果比橡皮泥重。再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苹果上浮、橡皮泥下沉。

结论:苹果比橡皮泥重,却上浮;橡皮泥轻,却下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不一定比沉下去的物体小或轻。重量不是影响物体沉浮的唯一的原因。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多向交流。使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有条理的思维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操作,老师觉得大家是我的好助手,那么在家里是不是父母的好助手呢?

调查学生是否在家帮家长做饭,是否看过煮饺子的过程。(播放煮饺子录像)。观察饺子刚下锅时和煮熟后的浮沉状态。说明同一物体,它的沉浮状态是可以改变的。既然物体的沉与浮是可以改变的,那我们就在课堂上来亲身实验一下。

(出示图片:上浮的塑料瓶和下沉的橡皮泥)

1、出示探究问题:

(1)原来浮在水面上的塑料瓶,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

(2)原来沉在水底的橡皮泥,用什么办法让它浮起来?

2、学生讨论,制定研究方案。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想办法解决问题,汇报时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多。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方案,相互评价、补充实验方法。如有争议,鼓励学生在实验时加以验证。

3、学生根据研究题目自选材料进行研究。

强调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报告单。

教师共同参与,启发和鼓励学生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及时发现指导学生活动中的问题,当好学生的助手,为学生研究提供服务。

4、成果展示。

引导学生用“我们组研究的题目是........想到的方法......实验的结果......”进行汇报。(播放flash动画3:如何改变物体的浮沉)。

总结: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改变物体的轻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借助别的物体。在形状不变的情况下,越重越容易沉下去;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越大越容易浮上来。

5、学以致用。

回顾煮饺子过程思考:饺子由沉到浮,哪里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煮熟后的饺子肚子都鼓起来了,形状发生了改变,形状变大了,所以就容易浮在水面上。 设计意图:探索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 在现实生活中,哪些物体在水中既可以上浮又可以下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

2、(出示潜艇的图片)潜艇在海里可以自由的上浮或下沉,这是什么原因呢?利用潜艇模型小组合作探究潜艇的工作原理。课件演示潜艇沉浮运动及原理。(播放动画)

总结: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在海中的浮与沉。

设计意图:体会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增长了哪些知识,有了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反思,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六、课外延伸:1、联系生活想一想,我们还知道哪些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2、查阅和搜集有关潜水艇的资料或图片,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七、结束语:科学虽然神奇,但它并不神秘,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勇于探索,就能在小问题中悟出大道理。我们坚信:科学,我能行。

七、板书设计:

一、物体的浮沉

二、改变物体的沉浮

改变重量

方法改变形状

借助外力……

附:实验报告单

一、下列物体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把结果填在表中。

(上浮的物体用“↑”表示,下沉的物体用“↓”表示)

二、改变物体的沉浮

让塑料瓶下沉的方法:1、

2、

让橡皮泥上浮的方法:1、 2、


相关文章

  • 教学设计的概念_对象和理论基础_林宪生
  • 电化教育研究 2000年第4期(总第84期) 论文编号 1003-1553(2000)04-0003-04 电教理论探讨 教学设计的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 林宪生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9 [摘要]教学设计是泊来之物,使之成为具有 ...查看


  • 天津商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模版[1]
  • 附: 学 号:20060000 天 津 商 业 大 学 毕 业 设 计(论 文) 填写中文题名 (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填写外文题名 三号加粗,居中) (Times New Roman 三号加粗,居中) 学 院: 教 ...查看


  • 教学系统设计
  • 特征 1. 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活动等.创设教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目标. 2. 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学系统中各个 ...查看


  • 教学设计的九大信条
  • 教学设计的九大信条 李 芒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教学行为研究所,北京 [摘 要]在研究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是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它们决定着教学设计研究的指向. 教学设计研究首要的问题是应该进行有用性研究,研究那些应该 ...查看


  • 现代教学设计流程及教学流程图设计
  • 周晓波:现代教学设计流程及教学流程图设计 讲座时间:2013年9月28日晚八点至九点三十分 讲座专题:现代教学设计流程及教学流程图设计 嘉宾简介: 周晓波,女,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会员.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 ...查看


  • 模块7: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
  • 请认真阅读" 模块7 资源"→"阅读资料" 中的 <单元教学设计>,并思考: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 ...查看


  • 通过教学设计的发展看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 通过教学设计的发展看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是历来历史教育理论研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本人通过了解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着重谈谈自己 ...查看


  •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
  • 浅谈三维教育目标下的教学设计 一. 生物教学设计概述 1.1 教学设计概念 1.1.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由赖格卢斯等学者提出,它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科学.它旨在达到预期教学最优化的教学行为.它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处方 ...查看


  • 教学设计作业2
  • 教学设计作业2 一.填空题 1.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和简约方式. 2.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 3. 教学设计的模 ...查看


  •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一. 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