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注:
欢迎聆听“丰收之家”最新讲道,请在“喜马拉雅FM”电台搜索、添加:丰收之家,或点击文章末尾左下方“阅读原文”。
将教养子女看为款待他们,有助于我们表达父母和子女“在主里”关系的奥秘。这个世代在教养子女方面一片混乱,父母似乎在“捏紧”和“丢掉”子女的两个极端中间摇摆,他们必须探索主人和管家的身份,而不是将自己当作儿女的最终拥有人。
儿女是属于神的,因此,父母没有权利留下或控制子女。每个子女都有自己的风格、兴趣和潜质。如果子女不是在情感上受挫,或者被父母强行按着自己的形象模造,他们会不断带给父母惊喜。
卢云(HenriNouwen)提及“家里的小陌生人”,说到小孩是“我们最重要的客人”,是“带着应许的人,带着隐藏起来的财宝,需要透过教育使财宝显露出来”。他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父母能够提供给子女的是一个家,一个接受他们,却又为他们设定安全界限的地方,让他们在那里发展,发现什么东西有用,什么东西有害……,明白小孩是客人可以释放我们,因为很多父母对子女都存有很深的罪疚感,觉得自己需要为儿女所做的一切负责。
与卢云的取向相反,很多父母都要用自己的方法,要求家里的小孩立刻成为基督徒,与神有同样关注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到了青春期时会渴慕神,受耶稣吸引,而不是在脑海里塞满无用的基督教知识。
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这些孩子成了信徒,也不会是因为他们得到最好的教养。如果孩子不接受基督教信仰,也不一定表示父母做得不好。人是因为恩典而得救,而不是因为努力——甚至不是因为父母的努力。
神最终关心的不是家族怎样开始,而是它怎样结束。在两个浪子的比喻(路加福音15:11-32)中,坏儿子终于回到家里,但好儿子对父亲的邀请却悬而未决。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故事,邀请父母将结果交给神,无论子女怎样选择自己的信仰,都对他们保持开放的态度。
路德说过,神有两个地方令我们成圣:教会和家庭。两者之中,家庭每天都给人机会寻找神,也让神寻找我们。教养子女好比一个不断进行的大型国际性布道活动,将我们带回神那里。
社会评论员说我们需要“专业的教养”,这是多么荒谬啊!将教养子女的工作交给受薪的专业人士,会剥夺父母接受子女服事的机会,神命定家庭成为塑造属灵生命的主要场所。教会可能会将主日学当作培育基督徒的中心,但对孩子影响较大的总是家庭,无论结果是好是坏。
家庭社会学家格连斯说,这意味着教会的主要任务是教养父母。与家庭一起的一天是不断应邀让神作神。我们每一刻都应邀让圣灵进入我们心中,带领我们服侍那些在生命中与我们最亲密的人。
我有幸在哈斯比恩在蒙特利尔举行的按牧礼中讲道。他牧养一间多种族教会,他是所属教区在过去65年里按立或委任的第一位平信徒牧师。我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在聚会期间,他的两名十多岁的女儿打断了原定程序,合唱了一曲。接着,大女儿突然拿起麦克风说:“我想让你们知道,我们在家里是怎样的。”(我们屏息静气等着,不知道她会透露什么。)“家庭不是完美的。我们一家有开心的时候,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但我可以保证,爸爸在家里和在讲台上都是同一个人。我们都尊敬他,爱他。”神在这个男人的家里感到舒适自在。
教养子女不是为了什么,不是与神签一份合约,我们花无数小时,使子女成为好孩子,好让他们站起来,说我们有福。教养是一种盟约的经验,我们归属于神,祂在家庭生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地方与我们相遇,塑造我们。最终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孩子变成怎样,而是父母变成怎样!
你可以不是富二代,但不可无知!(新心向荣·1)
活出充满天国荣耀的丰盛人生
恩典 | 福音 | 信心 | 盼望 | 真爱
ID:WGFS_HZ
小编注:
欢迎聆听“丰收之家”最新讲道,请在“喜马拉雅FM”电台搜索、添加:丰收之家,或点击文章末尾左下方“阅读原文”。
将教养子女看为款待他们,有助于我们表达父母和子女“在主里”关系的奥秘。这个世代在教养子女方面一片混乱,父母似乎在“捏紧”和“丢掉”子女的两个极端中间摇摆,他们必须探索主人和管家的身份,而不是将自己当作儿女的最终拥有人。
儿女是属于神的,因此,父母没有权利留下或控制子女。每个子女都有自己的风格、兴趣和潜质。如果子女不是在情感上受挫,或者被父母强行按着自己的形象模造,他们会不断带给父母惊喜。
卢云(HenriNouwen)提及“家里的小陌生人”,说到小孩是“我们最重要的客人”,是“带着应许的人,带着隐藏起来的财宝,需要透过教育使财宝显露出来”。他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父母能够提供给子女的是一个家,一个接受他们,却又为他们设定安全界限的地方,让他们在那里发展,发现什么东西有用,什么东西有害……,明白小孩是客人可以释放我们,因为很多父母对子女都存有很深的罪疚感,觉得自己需要为儿女所做的一切负责。
与卢云的取向相反,很多父母都要用自己的方法,要求家里的小孩立刻成为基督徒,与神有同样关注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到了青春期时会渴慕神,受耶稣吸引,而不是在脑海里塞满无用的基督教知识。
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这些孩子成了信徒,也不会是因为他们得到最好的教养。如果孩子不接受基督教信仰,也不一定表示父母做得不好。人是因为恩典而得救,而不是因为努力——甚至不是因为父母的努力。
神最终关心的不是家族怎样开始,而是它怎样结束。在两个浪子的比喻(路加福音15:11-32)中,坏儿子终于回到家里,但好儿子对父亲的邀请却悬而未决。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故事,邀请父母将结果交给神,无论子女怎样选择自己的信仰,都对他们保持开放的态度。
路德说过,神有两个地方令我们成圣:教会和家庭。两者之中,家庭每天都给人机会寻找神,也让神寻找我们。教养子女好比一个不断进行的大型国际性布道活动,将我们带回神那里。
社会评论员说我们需要“专业的教养”,这是多么荒谬啊!将教养子女的工作交给受薪的专业人士,会剥夺父母接受子女服事的机会,神命定家庭成为塑造属灵生命的主要场所。教会可能会将主日学当作培育基督徒的中心,但对孩子影响较大的总是家庭,无论结果是好是坏。
家庭社会学家格连斯说,这意味着教会的主要任务是教养父母。与家庭一起的一天是不断应邀让神作神。我们每一刻都应邀让圣灵进入我们心中,带领我们服侍那些在生命中与我们最亲密的人。
我有幸在哈斯比恩在蒙特利尔举行的按牧礼中讲道。他牧养一间多种族教会,他是所属教区在过去65年里按立或委任的第一位平信徒牧师。我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在聚会期间,他的两名十多岁的女儿打断了原定程序,合唱了一曲。接着,大女儿突然拿起麦克风说:“我想让你们知道,我们在家里是怎样的。”(我们屏息静气等着,不知道她会透露什么。)“家庭不是完美的。我们一家有开心的时候,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但我可以保证,爸爸在家里和在讲台上都是同一个人。我们都尊敬他,爱他。”神在这个男人的家里感到舒适自在。
教养子女不是为了什么,不是与神签一份合约,我们花无数小时,使子女成为好孩子,好让他们站起来,说我们有福。教养是一种盟约的经验,我们归属于神,祂在家庭生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地方与我们相遇,塑造我们。最终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孩子变成怎样,而是父母变成怎样!
你可以不是富二代,但不可无知!(新心向荣·1)
活出充满天国荣耀的丰盛人生
恩典 | 福音 | 信心 | 盼望 | 真爱
ID:WGFS_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