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初步认识 说课稿(例稿)

分层递进,高效课堂

《加法的初步认识》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7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加法的初步认识》,这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

说说教材,首先是教材分析:

“加法的认识”是在学生仅仅学习数字1、2、3的认识和2、3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这类数学概念教学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对学生以后学习数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依据本课时教材内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白加法的意义,认识“+、=”, 会读写加法算式;会计算3以内的加法。

中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逻辑思维、表述数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学会计算3以内加法。

难点是:正确理解加法的意义。

二、 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学法,数学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听障学生的生理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及聋校小班额的教学现状,我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在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并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法和小组操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还将分层教学法贯穿整节课的教学。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本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通过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感知加法的意义,学会计算3以内的加法。

多媒体课件和学具盒是本节课要准备的教具与学具。

三、教学过程: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在课前,我将依照学生情况及本课知识特点将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称为红队、黄队、蓝队,在课堂中营造竞赛氛围,提出:让我们比一比,哪一队得到的小红旗最多。这样即避免了分层后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又能激发学生专注学习的兴趣,建立自信。

本课的教学程序包括:一、分层复习,导入新知,二、分层探究,体验新知,三、分层练习,应用拓展,四、全课总结、转化升层。

在第一环节中我主要开展两项内容:

(一)新手语:首先我用课件出示相关本课教学的新手语图文,教学生学习标准规范的手语。目的是排除学生因接触新内容而造成的与我沟通交流的障碍。

(二) 分层复习,导入新知

我设计了与2、3的分解组合相关的练习(课件出示),要求C 层学生正确填空,A B层学生在正确填空的基础上说出:( )可以分成

( )和( )。一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次的补救,二是促使教师根据每一层次学生的初始行为,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接下来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

通过玩手指游戏,引起了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兴趣,引出课题:加法的认识。(并板书)

接着进入第二环节:设置情境,体验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想一想、看一看、摆一摆”三个层次的教学片段。

(一)首先我创设几个小学生一起在公园玩的情境,让学生想一想: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图上还有什么? 估计学生回答(图上有小学生,在公园里,公园里还有小鸟和花 )

2.我顺势追问:公园里真好玩,来玩的有女生,也有男生,女生几人?男生有几人?一共有几个小学生来公园玩?

同时我会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两数合并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导出本课的重点-加法。讲:要计算一共有几个小学生,可以用加法,(课件演示“1+2”, “=3”。)由此初步理解了加法意义,并认

识了加法算式。

接着我将领学生认识加号,等号,并指导学生读算式。读的目的是深化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二) 接下来在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的基础上,继续演示第二组多媒体课件,自然导入下一项教学片段--“看一看“。并出示情境图(课件出示),问:小朋友们玩得真开心,这时飞来了小鸟,一共有几只呢。此时,我会演示两数合并过程,引导学生结合图义组织简明的数学语言(有一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多少只?),并列式计算。

(三)下面进入“摆一摆”的教学片段,我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先请一位同学和我合作示范写、摆、算。(课件) 写:写一个加法、让另一位同学根据算式摆一摆、最后两人合作算出得数。再让学生分组独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对C 层学生适度进行个别指导。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达到互学互助的学习效果,也为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设计理念】在“设置情境,体验新知”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我创设情境,通过课件演示、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独立操作并口述这三个层次的直观教学过程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和数学活动中观察、思考、参与、实践,从而理解由实物的合并抽象出数的合并 ,最后得出结论 :把几和几合并起来 ,求一共是多少 ,用加法。这样通过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加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计算3以内的加法,突破本节课难点。

第三环节: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一)分层练习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对应的练习题:放缓坡度题、练习巩固题、发展深化题,让三个层次的学生同时练习,进行竞赛,最后集中展示正确答案。

1.放缓坡度题:题目从2、3的组合引到图,再到列式计算,意在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后,放缓坡度,让学生借助已学知识进行练习,完成知识目标。

2.练习巩固题: “由图引入列式计算” 这是教材上的习题,是根据中等生学习水平设计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 发展深化题:算出得数,并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我会简单指导后让两名学生合作完成。这是根据学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

练习中,我对各层次学生进行适当的巡回指导,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各层次学生向高一层次突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分层递进。

(二)拓展延伸

你能看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吗?这是一图列两式的练习。

应用拓展题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第四个环节全课总结、转化升层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为此我将结合板书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对红黄蓝三队夺红旗的情况进行评价,选出获胜队,同时让学生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表现星,并鼓励其他孩子继续努力。从而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并养成认真投入,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常艳萍

2012年10月5日

分层递进,高效课堂

《加法的初步认识》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7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加法的初步认识》,这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

说说教材,首先是教材分析:

“加法的认识”是在学生仅仅学习数字1、2、3的认识和2、3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这类数学概念教学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对学生以后学习数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依据本课时教材内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白加法的意义,认识“+、=”, 会读写加法算式;会计算3以内的加法。

中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逻辑思维、表述数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学会计算3以内加法。

难点是:正确理解加法的意义。

二、 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学法,数学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听障学生的生理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及聋校小班额的教学现状,我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在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并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法和小组操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还将分层教学法贯穿整节课的教学。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本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通过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感知加法的意义,学会计算3以内的加法。

多媒体课件和学具盒是本节课要准备的教具与学具。

三、教学过程: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在课前,我将依照学生情况及本课知识特点将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称为红队、黄队、蓝队,在课堂中营造竞赛氛围,提出:让我们比一比,哪一队得到的小红旗最多。这样即避免了分层后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又能激发学生专注学习的兴趣,建立自信。

本课的教学程序包括:一、分层复习,导入新知,二、分层探究,体验新知,三、分层练习,应用拓展,四、全课总结、转化升层。

在第一环节中我主要开展两项内容:

(一)新手语:首先我用课件出示相关本课教学的新手语图文,教学生学习标准规范的手语。目的是排除学生因接触新内容而造成的与我沟通交流的障碍。

(二) 分层复习,导入新知

我设计了与2、3的分解组合相关的练习(课件出示),要求C 层学生正确填空,A B层学生在正确填空的基础上说出:( )可以分成

( )和( )。一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次的补救,二是促使教师根据每一层次学生的初始行为,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接下来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

通过玩手指游戏,引起了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兴趣,引出课题:加法的认识。(并板书)

接着进入第二环节:设置情境,体验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想一想、看一看、摆一摆”三个层次的教学片段。

(一)首先我创设几个小学生一起在公园玩的情境,让学生想一想: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图上还有什么? 估计学生回答(图上有小学生,在公园里,公园里还有小鸟和花 )

2.我顺势追问:公园里真好玩,来玩的有女生,也有男生,女生几人?男生有几人?一共有几个小学生来公园玩?

同时我会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两数合并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导出本课的重点-加法。讲:要计算一共有几个小学生,可以用加法,(课件演示“1+2”, “=3”。)由此初步理解了加法意义,并认

识了加法算式。

接着我将领学生认识加号,等号,并指导学生读算式。读的目的是深化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二) 接下来在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的基础上,继续演示第二组多媒体课件,自然导入下一项教学片段--“看一看“。并出示情境图(课件出示),问:小朋友们玩得真开心,这时飞来了小鸟,一共有几只呢。此时,我会演示两数合并过程,引导学生结合图义组织简明的数学语言(有一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多少只?),并列式计算。

(三)下面进入“摆一摆”的教学片段,我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先请一位同学和我合作示范写、摆、算。(课件) 写:写一个加法、让另一位同学根据算式摆一摆、最后两人合作算出得数。再让学生分组独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对C 层学生适度进行个别指导。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达到互学互助的学习效果,也为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设计理念】在“设置情境,体验新知”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我创设情境,通过课件演示、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独立操作并口述这三个层次的直观教学过程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和数学活动中观察、思考、参与、实践,从而理解由实物的合并抽象出数的合并 ,最后得出结论 :把几和几合并起来 ,求一共是多少 ,用加法。这样通过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加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计算3以内的加法,突破本节课难点。

第三环节: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一)分层练习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对应的练习题:放缓坡度题、练习巩固题、发展深化题,让三个层次的学生同时练习,进行竞赛,最后集中展示正确答案。

1.放缓坡度题:题目从2、3的组合引到图,再到列式计算,意在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后,放缓坡度,让学生借助已学知识进行练习,完成知识目标。

2.练习巩固题: “由图引入列式计算” 这是教材上的习题,是根据中等生学习水平设计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 发展深化题:算出得数,并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我会简单指导后让两名学生合作完成。这是根据学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

练习中,我对各层次学生进行适当的巡回指导,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各层次学生向高一层次突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分层递进。

(二)拓展延伸

你能看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吗?这是一图列两式的练习。

应用拓展题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第四个环节全课总结、转化升层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为此我将结合板书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对红黄蓝三队夺红旗的情况进行评价,选出获胜队,同时让学生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表现星,并鼓励其他孩子继续努力。从而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并养成认真投入,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常艳萍

2012年10月5日


相关文章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教案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加 法 教 案 毛井中心小学 车永谦 2012-9-12 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quo ...查看


  •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加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的起始课,从教材编排来看,本节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入学两个星期左右.这个阶段的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孤立的现象,还看不出事物之间的内在 ...查看


  • 加法教学反思
  •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加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的起始课,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通过熟悉 的情境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初步感知加法的意 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从中掌握: ...查看


  • 一年级教学计划
  • 2015---201学年季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课程表准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 ...查看


  • 小学 数学教材目录(纯目录)
  • 一年级上册................................................................................................................... ...查看


  •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 数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 ...查看


  • 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2016
  • 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1-6年级教学内容一览表 2016年春整理 (册别) 第一单元<数一数>:结合现实情境中的物体和人,数出1-10各数. 第四单元<认位置>:第二单元<比一比>: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 ...查看


  • 2015-2016学年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邱少云 一.班级概况分析: 一(1)班学生79人,其中男生40,女生39人.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个别学生不懂得执 ...查看


  • 小学数学1-6年级各年级知识点
  • 人教版数学知识一(上) 1. 数一数 2. 比一比:"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