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

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

梁胜兴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廖。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

是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656─712)对灵隐寺的描述。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其案山名飞来峰,诗中之鹫岭即是也。据灵隐寺僧巨赞(1908-1984)所著《灵隐小志》云:

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僧慧理至武林,看到飞来峰就说:“此天竺灵鹫峰之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复尔耶?”

当时人们开始不相信他,他又说:“此峰向有黑白二猿,必相

随至此。”就在洞口呼唤,果然有黑白二猿跃出,因此大家信以为真,而命名为“飞来峰”。

这是流传最广,有一定史料依据的寺与山之得名因缘,尚须细

考。

一、历史渊源

《灵隐小志》所载印度僧慧理这一传说,在《咸淳临安志》、《浙江通志》、《增补武林旧书》以及《天中记》等等典籍中都有记载,所记文字全同,多引自《舆地志》,或转引《咸淳临安志》,文如下:

晏元献公《舆地志》云: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

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隠,今此亦复尔邪。因挂锡造灵隠寺,号其峯曰飞来。①

晏元献公即北宋晏殊(991-1055),其《舆地志》早已散佚。从这一记载我们只能相信晏殊成书的北宋时期可能存在这一传说,而晏殊所据的资料不可考证,对古代文献检索,慧理这一赐名因缘多见记于宋和宋之后的典籍,慧理其人在宋之前的典籍中也未发现记述,之后记述也局限该传说,而无别的展开。

己亥交州刺史杨㬓、司马陈覇,先破屈獠洞,斩李贲,传首京

师。六月,天裂于西北,长十丈阔二丈,光出若雷,声动如雷。七月,使常侍谢珽于东魏结和。八月,侯景败归,自寿阳举兵反。十月,攻下马头,破歴阳,自采石临江诏邵陵王纶讨景,景自横江渡于采石,辛亥至京师。十一月,邵陵王入援京师,乙酉战于武湖东,而保爱敬寺为贼所破。十二月,戊申,天西北裂,有光如火,时栁仲礼入援京师,以仲礼为都督,置灵隠寺,西北去县五十里② 544年梁武帝诏命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随新任交州刺史杨日票前往交州讨伐李贲。

大宝元年(550)正月,陈霸先大军从始兴出发,抵达大庾岭,击败奉萧勃之命在南野(今江西南康以南约十五公里处)拦截的蔡路养,乘胜进驻南康。陈霸先被萧绎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设置交趾刺史部,督察所管辖的各郡国,治所在苍

梧郡。简任石戴为交趾刺史。驻守在麋冷(永富省,安郎),统管九个郡。 最

①宋,潜说友撰:《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 ② 唐,许嵩撰:《建康实录》卷十七,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别史类

初的几任刺史大多都因为地处荒远,行路艰难,故很少前往督察,部吏得以恣意妄为,贪赃枉法。罗宏既至,发苍梧;春征冬息;偏历所部;咨询民间疾苦,为之剂调;稽察吏治.

前106,石戴***罗宏

二世纪末,交州刺史贾琮

东汉* 交州刺史周乘

203年,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

交州刺史朱符死后,朝廷遣张津为交州刺史.

206年 ,张津后为其部将区景所杀;荆州牧刘表遣零陵人赖恭代张津之任。当时苍梧太守史璜身死,刘表又遣吴巨代之,吴巨与赖恭俱至交州。吴巨举兵攻赖恭,赖恭被逐还零陵。

210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而吴巨则怀有异心,最后被步骘所斩。 220年,孙权派吕岱接替步骘为交州刺史,226年士燮去世后,吕岱上表建议孙权分出海南三郡组成交州,让将军戴良任刺史,海东四郡组成广州,吕岱自任刺史.士徽不服,出兵海口,于是撤销广州,仍恢复为以前的交州,

248年,“交部骚动”。赵夫人领导人民起义杀死了交州刺史。东吴惊慌失措,特派名将陆胤做交州刺史.

264年,吴“复分交州置广州”,

西晋初年交州刺史杨稷(?-271),271年西晋继承曹魏之后,通过益州、南中派杨稷等领兵到交州,大破吴军。以稷为交州刺史,印绶未至而败 ,即追赠交州刺史.东吴大都督薛珝、苍梧太守陶磺等率兵击败西晋,重新掌握交州。

西晋以吾彦接替陶璜,任“南中都督,交州刺史”(《晋书》卷57《吾彦传》)。 315年陶侃任广州刺史。击败谋据广州的交州刺史王机及杜弢部将杜弘等,平定广州。

347年,文率其众攻陷日南(今郡地),遂据其地,告交州刺史朱蕃

元嘉初,阳迈侵暴日南、九德诸郡,交州刺史杜弘文建牙欲讨之,闻有代乃止。八年(431),又寇九德郡,入四会浦口。交州刺史阮弥之遣队主相道生帅兵赴讨 太宁元年(323),陶侃受诏领交州刺史

宋武帝以慧度长子弘文为振远将军、交州刺史。

梁武帝的侄子、武林侯、交州刺史萧谘

411年,九真太守李逊作乱,交州刺史交趾杜瑗讨斩之。瑗卒,朝廷以其子慧度为交州刺史。

元嘉(424年—453年)檀和之*元嘉中,胡藩(372—433)卒,藩诸子多不遵法度,十六子诞世,十七子茂世,后欲奉庶人义康,交州刺史檀和之至豫章讨平之。

晋、宋、齐等朝统治时期人民的抵抗运动时起时伏,领导起义的首领(大部分是属于刚刚形成的越南封建阶级的成员)自动接替刺史的职位,在北方朝廷面前造成既成事实,如梁硕(319—323年), 李长仁、李叔献(468—485年)等。 梁大同六年(540),萧映到广州任刺史,

542年龙兴(今越南太平省)人李贲起义。544年建国号为“万春”,即越南前李朝。梁大同十年(544)冬,萧映在广州病亡。

544年梁武帝诏命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随新任交州刺史杨日票前往交州讨伐李贲。

大宝元年(550)正月,陈霸先大军从始兴出发,抵达大庾岭,击败奉萧勃之命在南野(今江西南康以南约十五公里处)拦截的蔡路养,乘胜进驻南康。陈霸先被萧绎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

571年李贲的哥哥李天宝手下李佛子占领交州。后来因李佛子不愿去朝觐隋朝被隋朝军队几百俘虏,押解回朝。交州归隋朝统治。

唐朝分岭南为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和交州五个都护府,简称岭南

五管。交州辖今越南等地。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改称都督府,679年(唐高宗仪凤四年)又改为安南都护府。从此交州便正式被称作安南。 武德)七年,诏拜王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

漢明肇啟於崇基魏帝中孚於至化者。按感通傳云。今

有花園可二頃許。四時發彩人莫究之。或云。是漢明所立。又云。魏文所作互說不同如何。天答曰。俱是二帝所作。周穆王時已有佛法。此山靈異文殊所居。周穆於中造寺供養。及阿育王亦依置塔。漢明之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請

信也。帝信佛理立寺勸人。花園今在寺前。後之君王或改為大花園寺。至則天大聖皇后。與于闐三藏譯華嚴經。見菩薩住清涼山。因改為大華嚴寺焉。五頂攢擁中開山心。离坎

高齊初沙門[*]寶公者。[9]崇山高栖士也。旦從林慮向

白鹿山。因迷失道。日將[10]隅中。忽聞鍾聲尋響而進。巖岫重阻登陟而趣。乃見一寺獨據深林。三門正南赫奕輝煥。11[12]之寺門外五六犬。其[13]

大。如牛。白毛黑喙。或踊或臥。以眼眄[*]寶。[*]寶怖將返。須臾胡僧外來[*]寶喚不應。亦不迴顧。直入門內。犬亦隨入。良久[*]寶見無人。漸入次門。屋宇四周。房門並閉。進至講堂。唯見床榻高座儼然。[*]寶入西南隅床上坐。久之忽聞棟間有聲。仰視見開孔如井大。比丘前後從孔飛下。遂至五六十人。依位坐訖。自相借問。今日齋時何處食來。或言豫章成都長安隴右葪北嶺南五天竺等。無處不至。動即千萬餘里。末後一僧從空而下。諸[14]人競問。來何太遲。答曰。今日相州城東彼岸寺鑒禪師講會。各各竪義。大有後生聰俊難問。詞旨鋒起殊為可觀。不覺遂晚而至。[*]寶本事鑒為和[15]尚。既聞此語。望得參話。希展上流。整衣將起。[16]答諸僧曰。鑒是實和[*]尚。諸僧直視忽隱寺所。獨坐磐石[17]查木之下。向之寺宇一無所見。唯覩巖谷。禽鳥翅集諠亂切心。出以問尚統法師。尚曰。此寺名趙時[18]佛圖澄法師所造。年歲久遠賢聖居之。非凡所住。或[19]沈或隱。遷徙無定。今山行者。猶聞鍾聲(見侯君素旌異記錄)。

望錢塘縣五代時晉改縣為錢江後别置錢塘縣與錢江分

治州郭下有靈隠山昔楚僧云自天竺鷲山飛來望仁和縣本錢塘縣初郡功曹華信議立此塘以防海水始開募有能致一斛土石者即與錢一千旬月之間來者雲集塘未成譎不復取皆棄土石而去塘遂成故

釋慧誕。雍州人。學究涅槃及通攝論。每登講席有名

京室。即曇延法師之學士也。住延興寺。仁壽下勅召起塔

基。多逢伏石。掘得一所是古石函。傍推其際眇不可測。因用[]今造置古函中。大小和可宛如昔契。誕還本寺講授尋常。雖非卓犖亦例能色。貞觀初年卒于本寺。七十餘矣。臨終清言安話[17]神色無異。顧諸法屬深累住持。通告好住。[]怗然神逝。法苑珠林,

五音配姓之非论、姚察置人事而委天数论、救荒当知戢奸论、罗浮山飞来峯之妄论汉高祖同罪异罚论求长生论毁淫祠论公仪休怒织帛不可训持论皆为正大至所论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不应坐颜回曾参于殿上而列其父于庑下宜别立一堂之说后世建启圣祠竟从其议尤可谓知礼意矣是书宋志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其原本

殿也初丞相趙汝愚議以秘書省為泰寜宫已而不果行以慈懿皇后外第為之上皇不欲遷因以舊寜福殿為夀康宫光宗遜位御之大内苑中亭殿亦無増其名稱可見者僅有復古殿損齋觀堂芙蓉閣翠寒堂清華閣欏木堂隐岫澄碧倚桂隐秀碧琳堂之類此南内也北内苑中則有大池引西湖水注之其上疊石為山象飛来有樓曰聚逺禁籞周回四分之東則香逺清深月臺梅坡松菊三徑清妍清新芙蓉岡南則載忻欣欣射㕔臨賦燦錦至樂半丈紅清曠瀉碧西則冷泉文杏舘静樂浣溪北則絳華旱船俯翠春桃盤松皇太子宫曰東宫其未出閤但聼讀于資善堂堂在宫門内巳受冊則居東宫宫在麗正門内紹興三十二年始置

孝宗

二、词语渊源

三、文化渊源

四、结语

较之别寺之名,灵隐寺与飞来峰与天地合,与文化融,独具灵妙。对灵隐寺

这里所言鹫岭即灵鹫山,实指飞来峰。

【酒泉子】

长忆西山,

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旧曾游,

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

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图看,

终是欠峰峦!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注释】:

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东晋时。《淳佑临安志》说:在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这座山,惊叹道:『此天竺国(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一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筹建了灵隐寺。

「鹫岭郁(岩晓),龙宫锁寂寥」,鹫岭,印度灵骛山,这里借指飞来峰。岧峣,山势高峻貌;冠一「郁」字:见其高耸而又俱有葱茏之美。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惜指灵隐寺。寂寥,佛家以:「清静」为本,冠一「锁」字,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这两句: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词如己出;先写山,后写寺,山寺相映生辉,更见清嘉胜境。「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诗中名句。人胜境而观佳处,开人心胸:壮人豪情,恰人心境,它以对仗工整和景色壮观而博得世人的称赏。据说这两句诗一出,竟相传抄,还有人附会为他人代作①。接下去,进一步刻画灵隐一带特有的灵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空寺,每到秋爽时刻,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飘落,传闻那是从月宫中落下来的。杭州西湖灵隐山麓有

而查之却无其得名的确切记载,

一、

这里参拜和居住过,并做过详细记录。

天有十法,何等为十?一者飞去无限数。二者飞来无限数。三者去无碍。四者来无碍。五者天身无有皮肤、骨体、筋脉、血肉。六者身无不净大小便利。七者身无疲极。八者天女不产。九者天目不眴。十者身随意色,好青则青,好黄则黄,赤、白众色,随意而

现。此是诸天十法。人有七色。云何为七?有人金色,有人火色,有人青色,有人黄色,有人赤色,有人黑色,有人魔色。诸天、阿须伦有七色,亦复如是。 ③

③ 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 译:《长阿含经》卷20,《大正藏》第1册,132页

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

梁胜兴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廖。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

是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656─712)对灵隐寺的描述。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其案山名飞来峰,诗中之鹫岭即是也。据灵隐寺僧巨赞(1908-1984)所著《灵隐小志》云:

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僧慧理至武林,看到飞来峰就说:“此天竺灵鹫峰之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复尔耶?”

当时人们开始不相信他,他又说:“此峰向有黑白二猿,必相

随至此。”就在洞口呼唤,果然有黑白二猿跃出,因此大家信以为真,而命名为“飞来峰”。

这是流传最广,有一定史料依据的寺与山之得名因缘,尚须细

考。

一、历史渊源

《灵隐小志》所载印度僧慧理这一传说,在《咸淳临安志》、《浙江通志》、《增补武林旧书》以及《天中记》等等典籍中都有记载,所记文字全同,多引自《舆地志》,或转引《咸淳临安志》,文如下:

晏元献公《舆地志》云: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

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隠,今此亦复尔邪。因挂锡造灵隠寺,号其峯曰飞来。①

晏元献公即北宋晏殊(991-1055),其《舆地志》早已散佚。从这一记载我们只能相信晏殊成书的北宋时期可能存在这一传说,而晏殊所据的资料不可考证,对古代文献检索,慧理这一赐名因缘多见记于宋和宋之后的典籍,慧理其人在宋之前的典籍中也未发现记述,之后记述也局限该传说,而无别的展开。

己亥交州刺史杨㬓、司马陈覇,先破屈獠洞,斩李贲,传首京

师。六月,天裂于西北,长十丈阔二丈,光出若雷,声动如雷。七月,使常侍谢珽于东魏结和。八月,侯景败归,自寿阳举兵反。十月,攻下马头,破歴阳,自采石临江诏邵陵王纶讨景,景自横江渡于采石,辛亥至京师。十一月,邵陵王入援京师,乙酉战于武湖东,而保爱敬寺为贼所破。十二月,戊申,天西北裂,有光如火,时栁仲礼入援京师,以仲礼为都督,置灵隠寺,西北去县五十里② 544年梁武帝诏命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随新任交州刺史杨日票前往交州讨伐李贲。

大宝元年(550)正月,陈霸先大军从始兴出发,抵达大庾岭,击败奉萧勃之命在南野(今江西南康以南约十五公里处)拦截的蔡路养,乘胜进驻南康。陈霸先被萧绎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设置交趾刺史部,督察所管辖的各郡国,治所在苍

梧郡。简任石戴为交趾刺史。驻守在麋冷(永富省,安郎),统管九个郡。 最

①宋,潜说友撰:《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 ② 唐,许嵩撰:《建康实录》卷十七,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别史类

初的几任刺史大多都因为地处荒远,行路艰难,故很少前往督察,部吏得以恣意妄为,贪赃枉法。罗宏既至,发苍梧;春征冬息;偏历所部;咨询民间疾苦,为之剂调;稽察吏治.

前106,石戴***罗宏

二世纪末,交州刺史贾琮

东汉* 交州刺史周乘

203年,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

交州刺史朱符死后,朝廷遣张津为交州刺史.

206年 ,张津后为其部将区景所杀;荆州牧刘表遣零陵人赖恭代张津之任。当时苍梧太守史璜身死,刘表又遣吴巨代之,吴巨与赖恭俱至交州。吴巨举兵攻赖恭,赖恭被逐还零陵。

210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而吴巨则怀有异心,最后被步骘所斩。 220年,孙权派吕岱接替步骘为交州刺史,226年士燮去世后,吕岱上表建议孙权分出海南三郡组成交州,让将军戴良任刺史,海东四郡组成广州,吕岱自任刺史.士徽不服,出兵海口,于是撤销广州,仍恢复为以前的交州,

248年,“交部骚动”。赵夫人领导人民起义杀死了交州刺史。东吴惊慌失措,特派名将陆胤做交州刺史.

264年,吴“复分交州置广州”,

西晋初年交州刺史杨稷(?-271),271年西晋继承曹魏之后,通过益州、南中派杨稷等领兵到交州,大破吴军。以稷为交州刺史,印绶未至而败 ,即追赠交州刺史.东吴大都督薛珝、苍梧太守陶磺等率兵击败西晋,重新掌握交州。

西晋以吾彦接替陶璜,任“南中都督,交州刺史”(《晋书》卷57《吾彦传》)。 315年陶侃任广州刺史。击败谋据广州的交州刺史王机及杜弢部将杜弘等,平定广州。

347年,文率其众攻陷日南(今郡地),遂据其地,告交州刺史朱蕃

元嘉初,阳迈侵暴日南、九德诸郡,交州刺史杜弘文建牙欲讨之,闻有代乃止。八年(431),又寇九德郡,入四会浦口。交州刺史阮弥之遣队主相道生帅兵赴讨 太宁元年(323),陶侃受诏领交州刺史

宋武帝以慧度长子弘文为振远将军、交州刺史。

梁武帝的侄子、武林侯、交州刺史萧谘

411年,九真太守李逊作乱,交州刺史交趾杜瑗讨斩之。瑗卒,朝廷以其子慧度为交州刺史。

元嘉(424年—453年)檀和之*元嘉中,胡藩(372—433)卒,藩诸子多不遵法度,十六子诞世,十七子茂世,后欲奉庶人义康,交州刺史檀和之至豫章讨平之。

晋、宋、齐等朝统治时期人民的抵抗运动时起时伏,领导起义的首领(大部分是属于刚刚形成的越南封建阶级的成员)自动接替刺史的职位,在北方朝廷面前造成既成事实,如梁硕(319—323年), 李长仁、李叔献(468—485年)等。 梁大同六年(540),萧映到广州任刺史,

542年龙兴(今越南太平省)人李贲起义。544年建国号为“万春”,即越南前李朝。梁大同十年(544)冬,萧映在广州病亡。

544年梁武帝诏命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随新任交州刺史杨日票前往交州讨伐李贲。

大宝元年(550)正月,陈霸先大军从始兴出发,抵达大庾岭,击败奉萧勃之命在南野(今江西南康以南约十五公里处)拦截的蔡路养,乘胜进驻南康。陈霸先被萧绎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

571年李贲的哥哥李天宝手下李佛子占领交州。后来因李佛子不愿去朝觐隋朝被隋朝军队几百俘虏,押解回朝。交州归隋朝统治。

唐朝分岭南为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和交州五个都护府,简称岭南

五管。交州辖今越南等地。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改称都督府,679年(唐高宗仪凤四年)又改为安南都护府。从此交州便正式被称作安南。 武德)七年,诏拜王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

漢明肇啟於崇基魏帝中孚於至化者。按感通傳云。今

有花園可二頃許。四時發彩人莫究之。或云。是漢明所立。又云。魏文所作互說不同如何。天答曰。俱是二帝所作。周穆王時已有佛法。此山靈異文殊所居。周穆於中造寺供養。及阿育王亦依置塔。漢明之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請

信也。帝信佛理立寺勸人。花園今在寺前。後之君王或改為大花園寺。至則天大聖皇后。與于闐三藏譯華嚴經。見菩薩住清涼山。因改為大華嚴寺焉。五頂攢擁中開山心。离坎

高齊初沙門[*]寶公者。[9]崇山高栖士也。旦從林慮向

白鹿山。因迷失道。日將[10]隅中。忽聞鍾聲尋響而進。巖岫重阻登陟而趣。乃見一寺獨據深林。三門正南赫奕輝煥。11[12]之寺門外五六犬。其[13]

大。如牛。白毛黑喙。或踊或臥。以眼眄[*]寶。[*]寶怖將返。須臾胡僧外來[*]寶喚不應。亦不迴顧。直入門內。犬亦隨入。良久[*]寶見無人。漸入次門。屋宇四周。房門並閉。進至講堂。唯見床榻高座儼然。[*]寶入西南隅床上坐。久之忽聞棟間有聲。仰視見開孔如井大。比丘前後從孔飛下。遂至五六十人。依位坐訖。自相借問。今日齋時何處食來。或言豫章成都長安隴右葪北嶺南五天竺等。無處不至。動即千萬餘里。末後一僧從空而下。諸[14]人競問。來何太遲。答曰。今日相州城東彼岸寺鑒禪師講會。各各竪義。大有後生聰俊難問。詞旨鋒起殊為可觀。不覺遂晚而至。[*]寶本事鑒為和[15]尚。既聞此語。望得參話。希展上流。整衣將起。[16]答諸僧曰。鑒是實和[*]尚。諸僧直視忽隱寺所。獨坐磐石[17]查木之下。向之寺宇一無所見。唯覩巖谷。禽鳥翅集諠亂切心。出以問尚統法師。尚曰。此寺名趙時[18]佛圖澄法師所造。年歲久遠賢聖居之。非凡所住。或[19]沈或隱。遷徙無定。今山行者。猶聞鍾聲(見侯君素旌異記錄)。

望錢塘縣五代時晉改縣為錢江後别置錢塘縣與錢江分

治州郭下有靈隠山昔楚僧云自天竺鷲山飛來望仁和縣本錢塘縣初郡功曹華信議立此塘以防海水始開募有能致一斛土石者即與錢一千旬月之間來者雲集塘未成譎不復取皆棄土石而去塘遂成故

釋慧誕。雍州人。學究涅槃及通攝論。每登講席有名

京室。即曇延法師之學士也。住延興寺。仁壽下勅召起塔

基。多逢伏石。掘得一所是古石函。傍推其際眇不可測。因用[]今造置古函中。大小和可宛如昔契。誕還本寺講授尋常。雖非卓犖亦例能色。貞觀初年卒于本寺。七十餘矣。臨終清言安話[17]神色無異。顧諸法屬深累住持。通告好住。[]怗然神逝。法苑珠林,

五音配姓之非论、姚察置人事而委天数论、救荒当知戢奸论、罗浮山飞来峯之妄论汉高祖同罪异罚论求长生论毁淫祠论公仪休怒织帛不可训持论皆为正大至所论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不应坐颜回曾参于殿上而列其父于庑下宜别立一堂之说后世建启圣祠竟从其议尤可谓知礼意矣是书宋志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其原本

殿也初丞相趙汝愚議以秘書省為泰寜宫已而不果行以慈懿皇后外第為之上皇不欲遷因以舊寜福殿為夀康宫光宗遜位御之大内苑中亭殿亦無増其名稱可見者僅有復古殿損齋觀堂芙蓉閣翠寒堂清華閣欏木堂隐岫澄碧倚桂隐秀碧琳堂之類此南内也北内苑中則有大池引西湖水注之其上疊石為山象飛来有樓曰聚逺禁籞周回四分之東則香逺清深月臺梅坡松菊三徑清妍清新芙蓉岡南則載忻欣欣射㕔臨賦燦錦至樂半丈紅清曠瀉碧西則冷泉文杏舘静樂浣溪北則絳華旱船俯翠春桃盤松皇太子宫曰東宫其未出閤但聼讀于資善堂堂在宫門内巳受冊則居東宫宫在麗正門内紹興三十二年始置

孝宗

二、词语渊源

三、文化渊源

四、结语

较之别寺之名,灵隐寺与飞来峰与天地合,与文化融,独具灵妙。对灵隐寺

这里所言鹫岭即灵鹫山,实指飞来峰。

【酒泉子】

长忆西山,

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旧曾游,

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

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图看,

终是欠峰峦!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注释】:

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东晋时。《淳佑临安志》说:在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这座山,惊叹道:『此天竺国(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一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筹建了灵隐寺。

「鹫岭郁(岩晓),龙宫锁寂寥」,鹫岭,印度灵骛山,这里借指飞来峰。岧峣,山势高峻貌;冠一「郁」字:见其高耸而又俱有葱茏之美。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惜指灵隐寺。寂寥,佛家以:「清静」为本,冠一「锁」字,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这两句: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词如己出;先写山,后写寺,山寺相映生辉,更见清嘉胜境。「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诗中名句。人胜境而观佳处,开人心胸:壮人豪情,恰人心境,它以对仗工整和景色壮观而博得世人的称赏。据说这两句诗一出,竟相传抄,还有人附会为他人代作①。接下去,进一步刻画灵隐一带特有的灵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空寺,每到秋爽时刻,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飘落,传闻那是从月宫中落下来的。杭州西湖灵隐山麓有

而查之却无其得名的确切记载,

一、

这里参拜和居住过,并做过详细记录。

天有十法,何等为十?一者飞去无限数。二者飞来无限数。三者去无碍。四者来无碍。五者天身无有皮肤、骨体、筋脉、血肉。六者身无不净大小便利。七者身无疲极。八者天女不产。九者天目不眴。十者身随意色,好青则青,好黄则黄,赤、白众色,随意而

现。此是诸天十法。人有七色。云何为七?有人金色,有人火色,有人青色,有人黄色,有人赤色,有人黑色,有人魔色。诸天、阿须伦有七色,亦复如是。 ③

③ 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 译:《长阿含经》卷20,《大正藏》第1册,132页


相关文章

  • 中国十大名寺 1
  • 一.去过杭州的人都知道,杭州有座灵隐寺,是古今闻名的名刹之一,家喻户 晓的济公和尚就出在这里,你知道此寺因何得名吗?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的飞来峰前,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据说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 ...查看


  • 新年祈福去哪好 中国最神秘美丽的古刹不容错过|佛教旅游|祈福旅游
  • 新年假期出游,不妨赏景与祈福一同进行,去那些中国最神秘而又美丽的古刹,充分调动出你的活力! 山西恒山悬空 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 ...查看


  • 两宋时期园林
  • 第6章 园林的成熟期(1) (两宋) 两宋时期(AD960--1271)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阶段,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阶段 以皇家.私家.寺观园林为主体的两宋园林,所显示的蓬勃进取的艺术生命力,达到了中 ...查看


  • 中国十大名寺
  • 中国十大名寺 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 ...查看


  • 杭州苏州上海旅游
  • 不知道你们去的具体天数,就以7天位比例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是可以调节的,最主要就是路线问题.下面本人随便介绍一下. 一.详细行程 第一天 出发!中午乘火车,中途会经过南京长江大桥的哟,虽然看不到桥的全貌,但是从桥上过也将就了. 第二天 下午 ...查看


  •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
  • 1.<嵩山>: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邻.石开曾出启,岳降再生申.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馨.岂知巢许窟,多有济时人.----作者:明清. 顾炎武.申:指周文王的卿士申伯.巢.许:尧时期的巢父.许由. 2<龙门山色>:劈破层 ...查看


  • 浙江著名寺庙.6
  • 万寿禅寺位于浙江省杭州西北,天目山东南余脉的径山.创建唐天宝元年(742年).该寺始兴牛头禅法,由法钦开山,宗杲全盛,两浙名僧咸集径山,临济宗匠如蒙庵元聪.无准师范.虚堂智遇等先后住持弘法,盛传临济杨岐,为海内外佛徒奉为祖庭.南宋嘉定年间, ...查看


  • 对联课教学设计
  • 校内对联课比赛教案--嵌名联 1.过渡语:国粹教育是我校一大特色教育,对联.成语.<论语>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对联,这一传承千年的国粹文化,至今依旧散发着他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爱好者.今天,咱们来上一节对课,一同去感受对联 ...查看


  • 杭州自由行 灵隐寺
  • 杭州自由行 西湖以西 便是灵隐寺罢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 年),当时印度僧人慧理 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清康熙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