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人之易其言也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

  【翻译】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翻译】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翻译】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

  【翻译】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翻译】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翻译】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相关文章

  • 孟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之处世篇
  •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找,事情本来很容易却往难处做--只要各人亲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 ...查看


  • 孟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之笃行篇
  •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公孙丑上) [翻译] (孟子说:)"子路,别人把他的过失告诉他,他就高兴.禹听到善言,就向人家施礼." (孟子)曰:"且古之君子,过则 ...查看


  • 孟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翻译
  • (孟子曰):"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公孙丑上) [译文] (孟子说:)"国土不必再扩大了,人民不必再增加了.只要认真施行仁德政治.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的了. (孟子曰):&q ...查看


  • 孟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之教育篇
  •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查看


  • 孟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之修德
  •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 ...查看


  • 孟子的名言:孟子名言名句(二)
  •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不以规距,无以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 ...查看


  • 孟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名句
  •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唯大国,必畏之矣." (公孙丑上) [译文] (孟子说:)只要实行仁政就可以获得荣 ...查看


  • 孟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之修德篇
  •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 ...查看


  • 孟子的名言:孟子名言名句
  •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q ...查看


  • 孟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百句
  • (孟子)曰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公孙丑上) [译文] ( 孟子说)如果取得方圆百里的土地,并且(由他们来)统治这里,他们都能够使各国诸侯来朝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