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诗句:李煜的[清平乐]

  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中说,分别以来,此时已进入了春季过半的时节,举目所见,没有一处不勾起他难过的心情,使他觉得好象肝肠都快要断了。作者就这样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心情。使他最为触目伤情的莫过于那台阶(砌)下的落梅了。那白色的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令人心烦意乱。而他站在树下,陷入沉思已经很久了。他就像是站在花雨之中,一会儿身上就撒满了落花,刚刚用手拂拭干净,随即又披满一身。“砌下落梅”两句,既写了时当春半,使人肠断的景致,也写了久立花下,离愁满怀的情绪。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感情。

  他久久地站在花下的原因,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雁来”两句把他的思念具体化了。原来他在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古代有大雁传书的故事。西汉时,苏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但他坚贞不屈。汉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释放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使臣知苏武未死,假称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说他正在匈奴的某地。匈奴听了,只得将苏武放回。所以作者说,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而感到失望。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路遥归梦难成”,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他的亲人在梦中也难以回来。古人认为人们在梦境中往往是相通的。对方作不成“归梦”,自己也就梦不到对方了。梦中一见都不可能,更不叫人更思念万分。这就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切。

  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却如”,正像的意思。“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

  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中说,分别以来,此时已进入了春季过半的时节,举目所见,没有一处不勾起他难过的心情,使他觉得好象肝肠都快要断了。作者就这样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心情。使他最为触目伤情的莫过于那台阶(砌)下的落梅了。那白色的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令人心烦意乱。而他站在树下,陷入沉思已经很久了。他就像是站在花雨之中,一会儿身上就撒满了落花,刚刚用手拂拭干净,随即又披满一身。“砌下落梅”两句,既写了时当春半,使人肠断的景致,也写了久立花下,离愁满怀的情绪。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感情。

  他久久地站在花下的原因,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雁来”两句把他的思念具体化了。原来他在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古代有大雁传书的故事。西汉时,苏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但他坚贞不屈。汉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释放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使臣知苏武未死,假称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说他正在匈奴的某地。匈奴听了,只得将苏武放回。所以作者说,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而感到失望。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路遥归梦难成”,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他的亲人在梦中也难以回来。古人认为人们在梦境中往往是相通的。对方作不成“归梦”,自己也就梦不到对方了。梦中一见都不可能,更不叫人更思念万分。这就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切。

  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却如”,正像的意思。“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章

  • 描写冬天的诗句: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
  • 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 ...查看


  • 描写冬天的诗句:冬天的古诗句精选20条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大雪压青松,青松 ...查看


  • 描写冬天的优美诗句
  • 描写冬天的优美诗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的<咏雪联句> 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3.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查看


  • 描写思乡的诗句
  • 描写思乡的诗句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3.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4.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词 1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句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句出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诗句出处:宋.朱熹<春日> 春江潮水连海平 ...查看


  • 清平乐李煜
  •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 <武陵春·春晚>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五代/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武陵春·春晚
  • <武陵春·春晚>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五代/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查看


  • 形容景色优美的句子
  •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3.众鸟高飞,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4.哦!春雨呀,原来你跟着春姑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