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

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社会学?(P14)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

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群学(P13~14)

所谓群学

是借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说法

人能合群

所以严复认为

群学就是教育群众之学

拯救中国于危亡之学

是研究人的一门学问

故严复等人把西方社会学称为群学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

严复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叫《群学肄言》

(P13)

4、1838年10月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

(P10)

5、社会学按其知识结构

可分为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三大类

(P16)

6、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P10~11)

19世纪上半叶

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

也是其各种弊端开始暴露的时期

生产力的发展

相应地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的许多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社会分化和社会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不断思索

人们急切需要有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解答这些问题

这就是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7、马克思是怎样定义社会的?(P3)

(1)、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

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3)、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8、社会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14~16)

(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

(2)、社会学的研究从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

(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5)、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9、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P24)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一般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

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2)、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

属于哲学的范畴

而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成果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源泉之一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

1、什么是社会需要?(P29~30)

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

景下

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

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2、本能(P32)

所谓本能

就是先天遗传的固定性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

3、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他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P42)

4、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P30)

5、最早提出本能是人的内在能力理论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

在1908年

(P32)

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P42~43)

(1)、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到1954年

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又对这项理论和个性方面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①人的需求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②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自尊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7、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P33~35)

 (1)、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3)、社会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

相辅相成

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8、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什么?(P37~39)

(1)、需要是人的本性;(2)、人与动物

人性与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3)、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9、社会需要理论的社会学意义是什么?(P47)

(1)、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从宏观上指出了人类的社会需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本动力

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则从微观上阐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理论提供了我们建构社会学理论的牢固的基石;

(3)、关于需要的最高层次

结合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

  第三章 社会交往

1、什么是社会交往?(P54)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2、如何解释"镜中自我"?(参见《学习指导书》P63)

3、人际关系(参见《学习指导书》P64)

4、社会关系(参见《学习指导书》P64)

5、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人的自我意识划分成三个阶段: 模仿阶段 、 嬉戏阶段 、

   团体游戏阶段

(P55~56)

6、冲突最显

著的特征是 它的破坏性

通常包括 生命的丧失 与 财产的毁灭

(P62)

7、人际关系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直接交往 和 情感性

(P67)

8、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参见《学习指导书》P72)

9、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参见《学习指导书》P73)

10、引起集体行为的原因是哪些?(P82~83)

11、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参见《学习指导书》P66)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1、什么人的社会化?(P89)

  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

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

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

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

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

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

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环境(P89)

3、什么是内化?(参见《学习指导书》P75)

4、皮亚杰学派把儿童的思维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 前运算阶段 、

具体运算阶段 和 形式运算阶段

(P103)

5、人的生存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P89)

6、人是社会化生物基础包括 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 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 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和 人有语言的能力

(P92~96)

7、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P99~103)

8、什么是个性?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12~113)

  人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基础上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

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基本特征是稳定性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1.什么是社会群体?(P118)

  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什么是家庭?(P127)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3.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P120)

  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

具体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4. 初级社会 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是构成 社会生活 的基本单位

(P120)

5.人类家庭的发展经历了 血缘家庭 、 普那路亚家庭 、 对偶家庭 、 一夫一妻家庭 四个阶段

(P127~128)

6.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是什么?(P119~120)

7.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和功能

  (1)涵义(P120)

  (2)功能(P124~125)

8.家庭的社会功能是什么?(P132~133)

9.简述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

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

(参见《学习指导书》P93)

第六章 社会组织和科层制

1.什么是社会组织?(P143)

  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

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

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2.什么是组织结构?(P148)

  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

即指一个社会组织由哪些部分组成

各部分在整个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什么是组织环境?(P152)

  社会组织环境是指与该社会组织的存在、运行和变化有关的社会现象的总和

包括与它有关的社会组织、经济与政治状况、社会政策、社会风气等

4.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 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 固定的目标 、 规范性的章程 、 权威的领导体系 和 必要的物质基础

(P147~148)

5.20世纪初产生的古典管理理论

其代表是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和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三种理论

(P167)

6.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提出了 "X理论" 和

"Y理论" 两种假设

(P169)

7.简述社会组织的特点有哪些?(P145~146)

8.韦伯的科层制特点及功能分析

(参见《学习指导书》P107~108)

9.简述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参见《学习指导书》P99)

第七章 社 区

1.什么是城市化?(P198)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焦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般地说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

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过程

2.什么是社区?(P178)

  社区是聚居大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

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3.什么是过度城市化?(P207)

  过度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而城市难以吸收

流入城市的人口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的现象

4.社区这一概念最先是

由德国社会学家 滕尼斯 于1887年提出来的

(P177)

5. 血缘关系 和 地缘关系 是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

(P186)

6.解放后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城市人口的增加以自然增长为主 、 城市发展受政治影响大 、 城市发展不平衡

(P204)

7.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P178~179)

8.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95~196)

9.论述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哪几种?(P209)

  

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

1.什么是社会分化?(P213)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

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最主要的、起作用的分化是社会经济领域内的分化

2.什么是社会分层?(P220)

  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分化过程中

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

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

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

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形式

3.什么是社会阶级?(P226)

  所谓阶级

就是这样一些集团

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4.社会分层理论一般有三种解释:一是 功能论

二是 需要论

三是 天才论

(P221)

5.简述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参见

《学习指导书》P127)

6.试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参见《学习指导书》P127~128)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

第九章 社会制度

1、什么叫社会制度?(P244)

2、什么叫制度化优先现象?(P261)

3、社会制度的构成有四个方面的要素

即 概念系统 、 规则系统 、 组织系统 、 设备系统

(P250)

4、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P244~246)

5、社会制度有哪些功能?(P255)

6、简述社会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P260)

7、试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P262~265)

 (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在新的矛盾基础上自我完善的过程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的

是从我国农村建立和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起步的

 (3)我国的

经济体制改革二十多年来已起得了巨大的成就

已经由解决温饱开始奔向小康

 (4)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和建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处于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阶段

第十章 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P267~268)

2、越轨行为(P283)

3、社会控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罗斯 在 1901 年出版

的 《社会控制》 一书中提出来的

(P266)

4、社会学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等角度解释越轨行为的发生

主要有 社会失范论 、 亚文化群体论 和 标签论 三种理论

(P286~289)

5、简述社会控制的分类

(P268~270)

6、社会控制的功能有哪些?(P270~272)

7、试述社会控制方式的涵义及其具体手段

(P273~282)

8、简述越轨行为的判定

(P284)

9、试述我国现阶段犯罪的特点

(P290)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

1、 社会问题(P294)

2、人口问题(P299)

3、就业问题(P307)

4、人类社会出现后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依赖关系 、 顺应关系

和 掠夺关系

它们分别是远古时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人类与环境的基本关系

(P296)

5、人口问题的实质是 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P300)

6、解决我国当前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有: 控制人口数量 、 提高人口素质 、

大力发展经济

(P304~306)

7、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

(P295~297或《学习指导书》P161)

8、试述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P298~299)

9、简述我国当前人口问题的状况

(P301~302)

10、试述我国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P303~304)

11、什么是失业?失业有哪两种存在形式?失业的原因是什么?(P309~310)

12、简述失业的影响

(P310~312)

13、试述我国就业问题面临的压力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P313~315)

14、试述我国反贫穷实践的措施、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参见《学习指导书》P163)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1、 社会保障(P325)

2、 社会工作(P335)

3、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缓解各种大大小小的社会问题

(P326)

4、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P326~328)

5、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P330~331)

6、简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P338~339)

7、试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改革方向

(P349~353或《学习指导书》P173~174

《社会学概论

》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P355)

2、角色模式(P356)

3、社会流动(P372)

4、社会流动有多种形式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

社会流动有:(1)按照流动的主体划分

有 个人流动 、 家庭流动 、 社会群体流动 ;(2)按照流动方向划分

有 水平流动 、 垂直流动

(P372)

5、简述社会变迁的原始因素

(P357~361)

6、试析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

(P364~365)

7、试述我国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情况

(P377~379)

要点:(1)1911年的辛亥革命;(2)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新中国成立;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4)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5)五四运动

第十四章 社会现代化

1、社会现代化(P386)

2、在社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上

荷兰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最早提出了 社会趋同理论论

(P389)

3、未来社会学可分为三个学派: 经院学派 、 悲观学派 和 乐观学派

(P400)

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P386~387)

5、试述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P387~388)

第十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 社会调查研究(P410)

2、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中

分析资料方法包括 统计分析法 和 比较分析法

(P413)

3、资料分析包括 对数字资料的分析 和 对文字资料的分析

(P416)

第十六章 社会学发展综述

1、现代主要社会学流派有 结构功能学派 、 冲突理论 、 符号互动论 和 交换理论

(P464~468)

2、简述二战后世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P470~472)

1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

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社会学?(P14)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

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群学(P13~14)

所谓群学

是借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说法

人能合群

所以严复认为

群学就是教育群众之学

拯救中国于危亡之学

是研究人的一门学问

故严复等人把西方社会学称为群学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

严复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叫《群学肄言》

(P13)

4、1838年10月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

(P10)

5、社会学按其知识结构

可分为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三大类

(P16)

6、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P10~11)

19世纪上半叶

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

也是其各种弊端开始暴露的时期

生产力的发展

相应地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的许多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社会分化和社会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不断思索

人们急切需要有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解答这些问题

这就是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7、马克思是怎样定义社会的?(P3)

(1)、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

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3)、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8、社会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14~16)

(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

(2)、社会学的研究从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

(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5)、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9、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P24)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一般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

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2)、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

属于哲学的范畴

而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成果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源泉之一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

1、什么是社会需要?(P29~30)

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

景下

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

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2、本能(P32)

所谓本能

就是先天遗传的固定性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

3、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他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P42)

4、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P30)

5、最早提出本能是人的内在能力理论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

在1908年

(P32)

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P42~43)

(1)、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到1954年

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又对这项理论和个性方面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①人的需求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②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自尊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7、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P33~35)

 (1)、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3)、社会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

相辅相成

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8、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什么?(P37~39)

(1)、需要是人的本性;(2)、人与动物

人性与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3)、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9、社会需要理论的社会学意义是什么?(P47)

(1)、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从宏观上指出了人类的社会需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本动力

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则从微观上阐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理论提供了我们建构社会学理论的牢固的基石;

(3)、关于需要的最高层次

结合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

  第三章 社会交往

1、什么是社会交往?(P54)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2、如何解释"镜中自我"?(参见《学习指导书》P63)

3、人际关系(参见《学习指导书》P64)

4、社会关系(参见《学习指导书》P64)

5、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人的自我意识划分成三个阶段: 模仿阶段 、 嬉戏阶段 、

   团体游戏阶段

(P55~56)

6、冲突最显

著的特征是 它的破坏性

通常包括 生命的丧失 与 财产的毁灭

(P62)

7、人际关系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直接交往 和 情感性

(P67)

8、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参见《学习指导书》P72)

9、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参见《学习指导书》P73)

10、引起集体行为的原因是哪些?(P82~83)

11、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参见《学习指导书》P66)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1、什么人的社会化?(P89)

  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

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

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

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

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

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

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环境(P89)

3、什么是内化?(参见《学习指导书》P75)

4、皮亚杰学派把儿童的思维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 前运算阶段 、

具体运算阶段 和 形式运算阶段

(P103)

5、人的生存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P89)

6、人是社会化生物基础包括 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 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 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和 人有语言的能力

(P92~96)

7、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P99~103)

8、什么是个性?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12~113)

  人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基础上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

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基本特征是稳定性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1.什么是社会群体?(P118)

  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什么是家庭?(P127)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3.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P120)

  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

具体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4. 初级社会 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是构成 社会生活 的基本单位

(P120)

5.人类家庭的发展经历了 血缘家庭 、 普那路亚家庭 、 对偶家庭 、 一夫一妻家庭 四个阶段

(P127~128)

6.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是什么?(P119~120)

7.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和功能

  (1)涵义(P120)

  (2)功能(P124~125)

8.家庭的社会功能是什么?(P132~133)

9.简述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

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

(参见《学习指导书》P93)

第六章 社会组织和科层制

1.什么是社会组织?(P143)

  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

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

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2.什么是组织结构?(P148)

  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

即指一个社会组织由哪些部分组成

各部分在整个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什么是组织环境?(P152)

  社会组织环境是指与该社会组织的存在、运行和变化有关的社会现象的总和

包括与它有关的社会组织、经济与政治状况、社会政策、社会风气等

4.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 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 固定的目标 、 规范性的章程 、 权威的领导体系 和 必要的物质基础

(P147~148)

5.20世纪初产生的古典管理理论

其代表是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和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三种理论

(P167)

6.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提出了 "X理论" 和

"Y理论" 两种假设

(P169)

7.简述社会组织的特点有哪些?(P145~146)

8.韦伯的科层制特点及功能分析

(参见《学习指导书》P107~108)

9.简述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参见《学习指导书》P99)

第七章 社 区

1.什么是城市化?(P198)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焦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般地说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

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过程

2.什么是社区?(P178)

  社区是聚居大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

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3.什么是过度城市化?(P207)

  过度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而城市难以吸收

流入城市的人口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的现象

4.社区这一概念最先是

由德国社会学家 滕尼斯 于1887年提出来的

(P177)

5. 血缘关系 和 地缘关系 是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

(P186)

6.解放后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城市人口的增加以自然增长为主 、 城市发展受政治影响大 、 城市发展不平衡

(P204)

7.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P178~179)

8.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95~196)

9.论述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哪几种?(P209)

  

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

1.什么是社会分化?(P213)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

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最主要的、起作用的分化是社会经济领域内的分化

2.什么是社会分层?(P220)

  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分化过程中

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

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

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

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形式

3.什么是社会阶级?(P226)

  所谓阶级

就是这样一些集团

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4.社会分层理论一般有三种解释:一是 功能论

二是 需要论

三是 天才论

(P221)

5.简述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参见

《学习指导书》P127)

6.试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参见《学习指导书》P127~128)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

第九章 社会制度

1、什么叫社会制度?(P244)

2、什么叫制度化优先现象?(P261)

3、社会制度的构成有四个方面的要素

即 概念系统 、 规则系统 、 组织系统 、 设备系统

(P250)

4、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P244~246)

5、社会制度有哪些功能?(P255)

6、简述社会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P260)

7、试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P262~265)

 (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在新的矛盾基础上自我完善的过程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的

是从我国农村建立和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起步的

 (3)我国的

经济体制改革二十多年来已起得了巨大的成就

已经由解决温饱开始奔向小康

 (4)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和建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处于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阶段

第十章 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P267~268)

2、越轨行为(P283)

3、社会控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罗斯 在 1901 年出版

的 《社会控制》 一书中提出来的

(P266)

4、社会学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等角度解释越轨行为的发生

主要有 社会失范论 、 亚文化群体论 和 标签论 三种理论

(P286~289)

5、简述社会控制的分类

(P268~270)

6、社会控制的功能有哪些?(P270~272)

7、试述社会控制方式的涵义及其具体手段

(P273~282)

8、简述越轨行为的判定

(P284)

9、试述我国现阶段犯罪的特点

(P290)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

1、 社会问题(P294)

2、人口问题(P299)

3、就业问题(P307)

4、人类社会出现后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依赖关系 、 顺应关系

和 掠夺关系

它们分别是远古时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人类与环境的基本关系

(P296)

5、人口问题的实质是 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P300)

6、解决我国当前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有: 控制人口数量 、 提高人口素质 、

大力发展经济

(P304~306)

7、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

(P295~297或《学习指导书》P161)

8、试述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P298~299)

9、简述我国当前人口问题的状况

(P301~302)

10、试述我国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P303~304)

11、什么是失业?失业有哪两种存在形式?失业的原因是什么?(P309~310)

12、简述失业的影响

(P310~312)

13、试述我国就业问题面临的压力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P313~315)

14、试述我国反贫穷实践的措施、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参见《学习指导书》P163)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1、 社会保障(P325)

2、 社会工作(P335)

3、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缓解各种大大小小的社会问题

(P326)

4、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P326~328)

5、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P330~331)

6、简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P338~339)

7、试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改革方向

(P349~353或《学习指导书》P173~174

《社会学概论

》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P355)

2、角色模式(P356)

3、社会流动(P372)

4、社会流动有多种形式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

社会流动有:(1)按照流动的主体划分

有 个人流动 、 家庭流动 、 社会群体流动 ;(2)按照流动方向划分

有 水平流动 、 垂直流动

(P372)

5、简述社会变迁的原始因素

(P357~361)

6、试析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

(P364~365)

7、试述我国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情况

(P377~379)

要点:(1)1911年的辛亥革命;(2)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新中国成立;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4)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5)五四运动

第十四章 社会现代化

1、社会现代化(P386)

2、在社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上

荷兰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最早提出了 社会趋同理论论

(P389)

3、未来社会学可分为三个学派: 经院学派 、 悲观学派 和 乐观学派

(P400)

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P386~387)

5、试述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P387~388)

第十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 社会调查研究(P410)

2、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中

分析资料方法包括 统计分析法 和 比较分析法

(P413)

3、资料分析包括 对数字资料的分析 和 对文字资料的分析

(P416)

第十六章 社会学发展综述

1、现代主要社会学流派有 结构功能学派 、 冲突理论 、 符号互动论 和 交换理论

(P464~468)

2、简述二战后世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P470~472)

1


相关文章

  • 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平时作业(二)答案
  • 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管理学概论>课程平时作业二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是__公共组织____ 运用公共权利,为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 和案例分析 方法. 3.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 __,进行___ ...查看


  • 同济大学 选修课 大全
  • 我是你同济的学长哈哈,下面是我上过或者同学修过的一些选修课,仅供参考哈 按照课程的拼音排的序! A B 比较政治制度 赵萍丽,有时点名,课上随便玩,最后一节课一定要去,推荐. C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 一学期点了4次名 基本5次点一次 期末 ...查看


  • [语言学概论]课程论文
  • <语言学概论>课程论文 <语言学概论>是中央电大开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本课程讲授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 ...查看


  • 网上学习指南随堂练习
  • 第一部分:网络教育新生学习指南 1. <网上学习指南>是网络教育学生的( ) A.必修课 B. 专业选修课 C.通识课 D.专业限选课 参考答案:A 2. 关于新生登录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V3.0平台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查看


  • 2015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 2015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一次 形成性考核作业 第1题 单选题 (2分) ( )是克服焦虑的必要前提 A 自信 B 回避 C 放松 D 求助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2题 单选题 (2分) ( )是一种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 ...查看


  •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 数: 32(理论学时:22 实践学时:10) 先修课程:无 开课部门: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旅游 ...查看


  • 山东大学选修课参考
  • 山东大学选修课参考来源: 赵博鑫的日志 这有的不会我自己写的,有一部分是从网上找的,如果谁知道告诉我一下,我给加上哈 影视艺术欣赏(夏威老师开的),这个课可以说是15块钱包过的,第一节课去上课,花15块钱买一本教材,以后就可以不去了,不点名 ...查看


  • 华中科技大学选课必备
  • 艺术 体育类 课程 点名否 结业方式 备注 声乐入门 不点名 唱歌 简单 无论唱歌好听与否 绝对能过 中外名乐欣赏 不点名 交论文 好过 有意思很享受 桥牌入门 点名 考试(开卷) 平常要抄笔记 篮球裁判 点名 开卷考试 边抄边过 还有科比 ...查看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2]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来源: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