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与诗歌20

中议论文写作技巧

写应试议论文要做到五个“要”:

第一,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所谓“鲜明”,一是指作者的态度鲜明,赞 成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决不模棱两可。二是指语言表现形式鲜明,即一般都用简明的短语或句子来表 述。如果用句子则又往往使用判断句,如“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 ”等。

第二,要使用准确、新鲜、有代表性的论据。“准确”一是指论据本身的真实可信,二是指论据和论点 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即能准确地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新鲜”一是指新出现的或很少为人所用的材 料,这样的材料作论据能给人以新奇、清新之感。二是指从新的角度观照旧有的材料,发掘出新的蕴含,给人 以耳目一新之感。如“对牛弹琴”一般都用来嘲笑不懂音乐的“牛”们的,但毛泽东却从弹琴者不看对象这一 角度去讽刺“弹琴”者,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代表性”是指论据要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比如,现在 有些干部贪污、受贿,这是事实。但如从这得出今天的干部都贪污、受贿的结论,那便是错误的。因为贪污、 受贿不是干部的本质特征。准确、新鲜、有代表性的论据要靠平时的积累。

第三,要全力地分析论据。所谓分 析论据,就是要揭示出论据中蕴含着的某种道理,并使之与论点沟通,从而显示出论据和论点间的本质联系。

第四,要根据论点来安排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常常受制于论点,特别是有分论点的议论文更是如此。因 此,在安排议论文的结构时,一定要使之适应论点的需要,体现出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第五,要准确地使用语 言。这里的“准确”一是指说的话正确。话不正确,即观点不对,那其他一切再好也是徒劳的。二是指用词的 恰当和分寸的把握。用词不当,不能清楚地表达要表达的意思。分寸把握不对,不能从本质上反映事物。

下面从论点、论据和结构模式三方面来谈谈。 1.提出论点和分解论点的方法

应试议论文最忌讳的是在文中找不到鲜明的论点。论点从何而来?要自己去提炼。不同的考试形式,提出 论点的方法也就不同。

先谈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题目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题目就是论点,如《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 》、《毁树容易种树难》;另一类是题目只是论题,论点需由考生自行提炼。其方法大致有:

(1)在未限制处作文章。比如《说小》这个题目,它限制的是只准论述“小”,但它并未限制一定要论 述“小”的什么方面。这,正是可以发挥的地方,于是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

不同的论点:①“小”并不小 ;②应当切实做好小事情;③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2)抓修饰语。比如《开动思维机器》这个题目,意义的重心在修饰语“思维”二字上。抓住了它,就 明确了“开动”的是人的脑筋,而不是一般生产意义上的机器。据此,可有以下论点:①脑子越用越灵;②开 动思维机器是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反之,如果忽视了命题中“机器”前的修饰语“思维”二字,写出的 文章一定会离题万里!

(3)剖析比喻义。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题目,“千里”是说行

程之远,“始于足下”是说 要到“千里”之远,必须从一步一步开始。连起来看,这个成语的比喻意义在于: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积累 起来的。据此,可以从正面提出论点: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也可以从反面提出论点:没有细小的 努力,任何事情都绝不能成功。

(4)挖掘寓意。比如《十字路口》这个题目,它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虚指,但更多的可能是兼而有之 ,语意双关。作为议论文的题目,恐怕更主要的是蕴含着抽象意义,即在某种紧要关头要作出的一种重要选择 。据此,可根据设定的不同的“十字路口”,提出不同的论点:①在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可以这样立论:认 识错误,方为上策。②在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的时候,可以这样立论:丢掉包袱,轻装前进。③在没有考取 大学的时候,可以这样立论:自学同样可以成才。或者:条条大路通罗马……

(5)揭示关系。比如《树木·森林·气候》这个题目,三者之间既是并列的,又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 环环相扣的关系,这跟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间关系及其相似。于是,“要正确处理好事物间的关系”的 论点便会油然而生。 再谈材料作文。从高考及各地模拟题来看,提供的材料大致可归纳为: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寓言材料、 漫画材料、组合材料等。由于不同的材料具有其自身的不同特点,因此提炼论点的方法也应因“材”而异。事 实材料可从分析材料的各种关系中提炼出论点。高考作文提供的就是一则事实材料,从它的 各种关系中可提炼出不少论点。

当然,还可以找到其他关系,也就可以提炼出相应的论点。其他材料提炼论点的方法:理论材料,将理论 材料化成具体的判断;漫画材料,抓主题正面立论;寓言材料,揭示寓意;组合材料,在比较中求同析异再立论。在提出论点(即中心论点)之后,还要恰当地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二至三个分论点。如果说中心论点是议论 文的灵魂、脊柱的话,那么,分论点则是议论文的骨架、躯体。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思路是否清晰,内容是否 深刻,说理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文章最终成败的关键。分解中心论点的方法大致有:

(1)层面剖析法。层面剖析是指从各个角度或层面对中心论点加以剖析,形成二至三个并列关系的分论 点。如“应当做好小事情”这个中心论点,用层面剖析法就可分解出三个分论点:①小事情也很重要;②做好 小事情是做好大事情的基础;③做好小事情是社会的需要。 (2)纵深开掘法。这里的“纵深”是指分解中心论点时,不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层层推进,一层深 似一层。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中心论点,就可以分解成: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 社会不成社会;③没有规矩,国将不国。

(3)先分后总法。有的中心论点由两部分构成,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递进关系。对这种中心论点的分 解,既应该注意到兼顾二者,即“先分”,更必须注意到它们的递进关系,即“后总”,否则,论述将会造成 顾此失彼的尴尬。如“既重知识,更重能力”这个中心论点,可分解成:①知识是能力产生的温床,要重视; ②能力是知识融汇贯通的升华,更应重视;③知识和能力是互相作用的。知识可以增强人的能力,能力可以使 人更多更快地获取知识。 (4)一分为二法。这里的“一分为二”指的是辩证地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事物的另一 面。如“小并不小”这个论点可以这样分解:①“小”堆积起来就会成“大”;②“大”离开了“小”也不存 在;③“小”与“大”是相对而言的;④“小”与“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正反对照法。“正”指的是从正面说理,“反”指的是假如不能“正”

而产生的一种情景或结果。 如“人人都应遵守交通规则”这个中心论点,可分解为“遵守交通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面)和“不 遵守交通规则将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反面)这样两个分论点。 分解中心论点的方法还有不少,不再赘述。 2.俭省地使用论据,全力地分析论据

在一篇少则五六百字,多也不过七八百字的议论文里,要将一个道理讲得比较透彻,除了要精选论据外, 唯一的办法就是俭省地使用精选出的一个论据,将其切成几块,使之为论证相应的分论点服务。如何切呢?这 里借用一位著名教授所举的一个例子。他说:写《先天下之忧》这个题目,全文只要用彭德怀元帅的事迹这一 个论据即可。中心论点分解成三个分论点:①天下未忧我已忧。可以彭德怀在1958年“大跃进”初期就为 将有一场灾难降临而忧为例。②先忧者不是先知者,而是先于学习、调查。可以彭德怀认真学习马列,走遍大 江南北做调查研究为例。③先忧者还必须是带领群众斗争者。可以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不怕丢官、上万言书、 大声疾呼为例。

中议论文写作技巧

写应试议论文要做到五个“要”:

第一,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所谓“鲜明”,一是指作者的态度鲜明,赞 成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决不模棱两可。二是指语言表现形式鲜明,即一般都用简明的短语或句子来表 述。如果用句子则又往往使用判断句,如“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 ”等。

第二,要使用准确、新鲜、有代表性的论据。“准确”一是指论据本身的真实可信,二是指论据和论点 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即能准确地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新鲜”一是指新出现的或很少为人所用的材 料,这样的材料作论据能给人以新奇、清新之感。二是指从新的角度观照旧有的材料,发掘出新的蕴含,给人 以耳目一新之感。如“对牛弹琴”一般都用来嘲笑不懂音乐的“牛”们的,但毛泽东却从弹琴者不看对象这一 角度去讽刺“弹琴”者,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代表性”是指论据要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比如,现在 有些干部贪污、受贿,这是事实。但如从这得出今天的干部都贪污、受贿的结论,那便是错误的。因为贪污、 受贿不是干部的本质特征。准确、新鲜、有代表性的论据要靠平时的积累。

第三,要全力地分析论据。所谓分 析论据,就是要揭示出论据中蕴含着的某种道理,并使之与论点沟通,从而显示出论据和论点间的本质联系。

第四,要根据论点来安排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常常受制于论点,特别是有分论点的议论文更是如此。因 此,在安排议论文的结构时,一定要使之适应论点的需要,体现出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第五,要准确地使用语 言。这里的“准确”一是指说的话正确。话不正确,即观点不对,那其他一切再好也是徒劳的。二是指用词的 恰当和分寸的把握。用词不当,不能清楚地表达要表达的意思。分寸把握不对,不能从本质上反映事物。

下面从论点、论据和结构模式三方面来谈谈。 1.提出论点和分解论点的方法

应试议论文最忌讳的是在文中找不到鲜明的论点。论点从何而来?要自己去提炼。不同的考试形式,提出 论点的方法也就不同。

先谈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题目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题目就是论点,如《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 》、《毁树容易种树难》;另一类是题目只是论题,论点需由考生自行提炼。其方法大致有:

(1)在未限制处作文章。比如《说小》这个题目,它限制的是只准论述“小”,但它并未限制一定要论 述“小”的什么方面。这,正是可以发挥的地方,于是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

不同的论点:①“小”并不小 ;②应当切实做好小事情;③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2)抓修饰语。比如《开动思维机器》这个题目,意义的重心在修饰语“思维”二字上。抓住了它,就 明确了“开动”的是人的脑筋,而不是一般生产意义上的机器。据此,可有以下论点:①脑子越用越灵;②开 动思维机器是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反之,如果忽视了命题中“机器”前的修饰语“思维”二字,写出的 文章一定会离题万里!

(3)剖析比喻义。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题目,“千里”是说行

程之远,“始于足下”是说 要到“千里”之远,必须从一步一步开始。连起来看,这个成语的比喻意义在于: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积累 起来的。据此,可以从正面提出论点: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也可以从反面提出论点:没有细小的 努力,任何事情都绝不能成功。

(4)挖掘寓意。比如《十字路口》这个题目,它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虚指,但更多的可能是兼而有之 ,语意双关。作为议论文的题目,恐怕更主要的是蕴含着抽象意义,即在某种紧要关头要作出的一种重要选择 。据此,可根据设定的不同的“十字路口”,提出不同的论点:①在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可以这样立论:认 识错误,方为上策。②在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的时候,可以这样立论:丢掉包袱,轻装前进。③在没有考取 大学的时候,可以这样立论:自学同样可以成才。或者:条条大路通罗马……

(5)揭示关系。比如《树木·森林·气候》这个题目,三者之间既是并列的,又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 环环相扣的关系,这跟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间关系及其相似。于是,“要正确处理好事物间的关系”的 论点便会油然而生。 再谈材料作文。从高考及各地模拟题来看,提供的材料大致可归纳为: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寓言材料、 漫画材料、组合材料等。由于不同的材料具有其自身的不同特点,因此提炼论点的方法也应因“材”而异。事 实材料可从分析材料的各种关系中提炼出论点。高考作文提供的就是一则事实材料,从它的 各种关系中可提炼出不少论点。

当然,还可以找到其他关系,也就可以提炼出相应的论点。其他材料提炼论点的方法:理论材料,将理论 材料化成具体的判断;漫画材料,抓主题正面立论;寓言材料,揭示寓意;组合材料,在比较中求同析异再立论。在提出论点(即中心论点)之后,还要恰当地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二至三个分论点。如果说中心论点是议论 文的灵魂、脊柱的话,那么,分论点则是议论文的骨架、躯体。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思路是否清晰,内容是否 深刻,说理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文章最终成败的关键。分解中心论点的方法大致有:

(1)层面剖析法。层面剖析是指从各个角度或层面对中心论点加以剖析,形成二至三个并列关系的分论 点。如“应当做好小事情”这个中心论点,用层面剖析法就可分解出三个分论点:①小事情也很重要;②做好 小事情是做好大事情的基础;③做好小事情是社会的需要。 (2)纵深开掘法。这里的“纵深”是指分解中心论点时,不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层层推进,一层深 似一层。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中心论点,就可以分解成: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 社会不成社会;③没有规矩,国将不国。

(3)先分后总法。有的中心论点由两部分构成,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递进关系。对这种中心论点的分 解,既应该注意到兼顾二者,即“先分”,更必须注意到它们的递进关系,即“后总”,否则,论述将会造成 顾此失彼的尴尬。如“既重知识,更重能力”这个中心论点,可分解成:①知识是能力产生的温床,要重视; ②能力是知识融汇贯通的升华,更应重视;③知识和能力是互相作用的。知识可以增强人的能力,能力可以使 人更多更快地获取知识。 (4)一分为二法。这里的“一分为二”指的是辩证地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事物的另一 面。如“小并不小”这个论点可以这样分解:①“小”堆积起来就会成“大”;②“大”离开了“小”也不存 在;③“小”与“大”是相对而言的;④“小”与“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正反对照法。“正”指的是从正面说理,“反”指的是假如不能“正”

而产生的一种情景或结果。 如“人人都应遵守交通规则”这个中心论点,可分解为“遵守交通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面)和“不 遵守交通规则将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反面)这样两个分论点。 分解中心论点的方法还有不少,不再赘述。 2.俭省地使用论据,全力地分析论据

在一篇少则五六百字,多也不过七八百字的议论文里,要将一个道理讲得比较透彻,除了要精选论据外, 唯一的办法就是俭省地使用精选出的一个论据,将其切成几块,使之为论证相应的分论点服务。如何切呢?这 里借用一位著名教授所举的一个例子。他说:写《先天下之忧》这个题目,全文只要用彭德怀元帅的事迹这一 个论据即可。中心论点分解成三个分论点:①天下未忧我已忧。可以彭德怀在1958年“大跃进”初期就为 将有一场灾难降临而忧为例。②先忧者不是先知者,而是先于学习、调查。可以彭德怀认真学习马列,走遍大 江南北做调查研究为例。③先忧者还必须是带领群众斗争者。可以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不怕丢官、上万言书、 大声疾呼为例。


相关文章

  • 诗歌散文配乐朗诵视频精选100篇
  • 安塞腰鼓 作者:刘成章 朗诵:珍惜 一个人上路 作者:海狼 朗诵:珍惜沉静中的流年 作者:海狼 朗诵:珍惜配乐朗诵:<一片黄叶的沧桑> 拥抱春天 作者:快乐的漂泊 朗诵:珍惜电视散文<在秋天里行走>荷塘月色 作者:朱 ...查看


  • 洁白的月光_蔓琳散文诗创作及其散文诗集_穿过河流的月光_窥管_牛放
  • 批评与阐释·当代文坛·2012.4 洁白的月光 ---蔓琳散文诗创作及其散文诗集<穿过河流的月光>窥管 牛放 要:诗歌与散文在散文诗里的分配,是散文诗艺术定位的关键.散文诗,在诗歌中配以散文的 在散文中注入诗歌的意境与思考,诗歌 ...查看


  • 诗歌的意义
  • 诗歌的意义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生花的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这些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经 ...查看


  • 一二九诗歌散文
  • 关于举办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的 通 知 各学院团委: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纪念"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77周年,加强对全省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记历史 ...查看


  • 关于对幼儿实施诗歌教育的调查报告
  • 关于对幼儿实施诗歌教育的调查报告 长沙师范学校学前教育系 09303班田敏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散 ...查看


  •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2年总目录
  • 现实中国 徐文涛:60岁,点燃激情(报告文学)----刘国强  1·32 一个人的滇池 保卫战(报告文学)-----叶多多  2·4 一个中国女孩和101个国家谈恋爱(报告文学)-----洛艺嘉  3·4 探秘火山口上的温州-----王伟举 ...查看


  • 2014年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征稿通知
  • 为展示中外当代诗歌.散文新成就,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团结中外诗歌.散文作家,发现和培养诗歌.散文作者及爱好者,2014年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即日起向海内外隆重征稿.2014年的盛夏我们将相聚在首都,播种希望,放飞梦想,用我们的心,感 ...查看


  • 走进赵丽宏的诗歌世界
  • 赵丽宏是诗人,又是散文家.他的散文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他的诗歌的光芒,使人觉得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和影响超过了诗歌.但我认为,赵丽宏本质上还是一个诗人.作为诗人的赵丽宏一直存在着.活跃着,有必要给予应有的关注. 在20世纪80年代初,赵丽宏的&l ...查看


  • 最新全国小小说.美文.故事投稿邮箱
  • 原文地址:最新全国小小说.美文.故事投稿邮箱作者:董坚 <沧海日报>小小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竟州晚报>小小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牛城晚报 ...查看


  •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修订说明
  • 作者:刘真福 <语文教学通讯> 2001年10期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