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教学中的思考

过犹不及——教学中的思考

核心提示:马克吐温年轻时有一次去教堂听牧师演讲,牧师关于捐款的演讲很有鼓动性,马克吐温听了以后十分激动,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多捐一点钱。但过了好长时间,牧师还在唠唠叨叨,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他决定少捐一点。但过了一会,牧师仍然滔滔不绝,他生气了:“我一个子也不给!”牧...

马克•吐温年轻时有一次去教堂听牧师演讲,牧师关于捐款的演讲很有鼓动性,马克•吐温听了以后十分激动,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多捐一点钱。但过了好长时间,牧师还在唠唠叨叨,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他决定少捐一点。但过了一会,牧师仍然滔滔不绝,他生气了:“我一个子也不给!”牧师冗长的演讲结束了,马克•吐温走过捐款的桌子旁,不仅没有捐款,反而偷拿了两元钱,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愤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那么它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有什么启示呢?它启发我们教师在讲课、教育学生以及作业布置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讲究一定的“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产生反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工作,以防过犹不及。

一、 讲课

某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学生是“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把“讲”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把“听”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孰不知课堂教学既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从信息论角度讲,课堂教学信息只有由信息源(教师、教材)发出经各种媒体进入学生大脑皮层,被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才算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部分教师在讲时只是一厢情愿,根本没有考虑学生接受的效果。从信息源发出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引发学生注意的信息,另一类是缺发学生注意的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听觉器官,二是视觉器官,只有两条渠道畅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单靠一种渠道接受信息必将影响和削弱这种效果。而教师讲,只考虑了“听觉”接受渠道而忽略

了“视觉”接受渠道,这势必削弱教学效果。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但仍有一定的限度,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因此,学生的兴奋往往会伴随某一刺激的时间的延长而趋向衰弱,因此教师的“讲”超过一定限度,学生对刺激的反映就会减弱,成为缺发引发学生注意的信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超限效应”。

二、 批评与表扬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表扬与批评的“度”,如果表扬过度,学生就会滋生骄傲思想,并且会认为“老师表扬我是为因为我做的好,受表扬是理所应当的”,甚至和其他学生之间产生距离,自高自大,久而久之,会不思进取。如果批评过度,学生就会灰心丧气,丧失信心,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因此无论批评与表扬都应掌握一定的度,既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颤,又能起到激励作用。

三、作业

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不能没有一定的“强度”,其中作业、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知识和智慧是伴行的,知识不仅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论,同时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智慧结晶,任何把智慧排除在外的知识都是盲目的、片面的,是不可能把人教聪明的。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给人以智慧,让学生既感受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能从中受到启迪,增长才智。一个习题不仅仅包含着知识,它应该成为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训练思维,培养情感的载体,成为人的智慧的体现,而不是一种知识的简单重现。 而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部分教师忽视了作业的功能,简单的把作业当作掌握巩固知识的手段,而且成为唯一有效的手段,忽略了开发智能,培养情感。使学生陷入低效甚至无效而又枯燥无味的作业之中,使学生感到一种“心累”。由于过多的作业,学生感到心理负担重,同时由于作业过度,学生在一种穷于奔命的状态中被动应付作业,甚至抄袭,潦草行事,于是不再思维,久而久之,就不会思维,空耗时光,成为一个做题的机器。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刺激的“度”,切求实效,谨记“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教学中的思考

核心提示:马克吐温年轻时有一次去教堂听牧师演讲,牧师关于捐款的演讲很有鼓动性,马克吐温听了以后十分激动,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多捐一点钱。但过了好长时间,牧师还在唠唠叨叨,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他决定少捐一点。但过了一会,牧师仍然滔滔不绝,他生气了:“我一个子也不给!”牧...

马克•吐温年轻时有一次去教堂听牧师演讲,牧师关于捐款的演讲很有鼓动性,马克•吐温听了以后十分激动,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多捐一点钱。但过了好长时间,牧师还在唠唠叨叨,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他决定少捐一点。但过了一会,牧师仍然滔滔不绝,他生气了:“我一个子也不给!”牧师冗长的演讲结束了,马克•吐温走过捐款的桌子旁,不仅没有捐款,反而偷拿了两元钱,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愤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那么它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有什么启示呢?它启发我们教师在讲课、教育学生以及作业布置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讲究一定的“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产生反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工作,以防过犹不及。

一、 讲课

某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学生是“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把“讲”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把“听”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孰不知课堂教学既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从信息论角度讲,课堂教学信息只有由信息源(教师、教材)发出经各种媒体进入学生大脑皮层,被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才算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部分教师在讲时只是一厢情愿,根本没有考虑学生接受的效果。从信息源发出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引发学生注意的信息,另一类是缺发学生注意的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听觉器官,二是视觉器官,只有两条渠道畅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单靠一种渠道接受信息必将影响和削弱这种效果。而教师讲,只考虑了“听觉”接受渠道而忽略

了“视觉”接受渠道,这势必削弱教学效果。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但仍有一定的限度,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因此,学生的兴奋往往会伴随某一刺激的时间的延长而趋向衰弱,因此教师的“讲”超过一定限度,学生对刺激的反映就会减弱,成为缺发引发学生注意的信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超限效应”。

二、 批评与表扬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表扬与批评的“度”,如果表扬过度,学生就会滋生骄傲思想,并且会认为“老师表扬我是为因为我做的好,受表扬是理所应当的”,甚至和其他学生之间产生距离,自高自大,久而久之,会不思进取。如果批评过度,学生就会灰心丧气,丧失信心,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因此无论批评与表扬都应掌握一定的度,既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颤,又能起到激励作用。

三、作业

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不能没有一定的“强度”,其中作业、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知识和智慧是伴行的,知识不仅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论,同时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智慧结晶,任何把智慧排除在外的知识都是盲目的、片面的,是不可能把人教聪明的。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给人以智慧,让学生既感受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能从中受到启迪,增长才智。一个习题不仅仅包含着知识,它应该成为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训练思维,培养情感的载体,成为人的智慧的体现,而不是一种知识的简单重现。 而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部分教师忽视了作业的功能,简单的把作业当作掌握巩固知识的手段,而且成为唯一有效的手段,忽略了开发智能,培养情感。使学生陷入低效甚至无效而又枯燥无味的作业之中,使学生感到一种“心累”。由于过多的作业,学生感到心理负担重,同时由于作业过度,学生在一种穷于奔命的状态中被动应付作业,甚至抄袭,潦草行事,于是不再思维,久而久之,就不会思维,空耗时光,成为一个做题的机器。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刺激的“度”,切求实效,谨记“过犹不及”。


相关文章

  •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
  •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 摘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不仅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的要求,也符合高中语文教学是"集智与启智教育(学习与创新意识教育).国家民族意识教育.健全人格情感教育. ...查看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情趣昂然的童话故事.主要讲在新年前夕,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三只小动物处理方法不同,引发人们的思考.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根据课 ...查看


  • 对信息技术公开课典型性问题的思考
  • 每年都要听许多公开课,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也是尽心尽力,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甚至"预演了好几遍",这样的公开课一般没什么问题,可是有时候要借班上课,在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教师总觉得不能发挥 ...查看


  • 从情境导入引发的思考
  • 从情境导入引发的思考 摘要: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日常教学中,情境导入出现的越来越频繁,我们信息教师的情境导入就如人类的日常呼吸不可缺少.如果只是简单的呈现各个知识点,教学效果就会比较低.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总是离不开一个精彩的情境导入.本文中笔 ...查看


  • 赠汪伦说课稿
  •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60人,男生28人,女生32人.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特别是像戴洋.李睿诗等学生成绩优秀,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像高项岚.潘吴靖等学生,学习上存在一定 ...查看


  • 秋天的味道
  • <秋天的味道>说课材料 青山镇中心校 李振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秋天的味道"是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线索,作者运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将秋天众多的景物用这一线索巧妙地串起来,从秋天的味道入 ...查看


  • 观课议课随笔
  • 观课议课 听"中学语文综合活动课"探究 雷雨照 太原的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太原师院附中的高勇新的报告.在他的报告中提出了中学语文综合活动课的三个问题与九个思考. 问题一:综合性学习要不要?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综合性学习体 ...查看


  • 关于私塾教育的几点思考
  • 关于私塾教育的几点思考 李鹏 读经教育推广二十年,于教育体系和教学法探索之功,可谓大矣!而今实践 为将一改平地拔起,自创新法之局面,使读经运动再上台阶.予以为读经之前景 固然越发乐观,然现状依然堪忧,笔者不揣浅陋,将近日思考所得,草成此稿, ...查看


  • 爱孩子就要关爱孩子
  •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 实验小学 乔新荣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如今,对许多孩子来说,暑假在他们的心中,就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一样耐人寻味:盼着放暑假,又害怕放暑假. 盼着放暑假,这很容易理解,所有的孩子都希望有快乐的童年,而假期让这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