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螺栓施工标准12

高 强 螺 栓 标 准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术语、符号 第三章 基本规定 第四章 施工准备

第五章 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

第五章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 第六章 油漆

第七章 安全及环境保护

第一章 总则

1、目的:

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的采购、储存、施工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故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采购及保管、施工与验收。

3、参考标准及规范: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等有关规定。

本标准采用的高强度螺栓,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63)的规定。

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 术语、符号

1、Tc—施工扭矩(N²m);

2、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该值由复验测得的合格的平均扭矩系数代入。

3、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 4、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mm)。

第三章 基本规定

3.1 高强度螺栓应在钢结构吊装完毕、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矫正到位、检查合格之后开始施工。

3.2 高强度螺栓的制孔按表3.2-1的要求选配,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制孔允许偏差见表3.2-2,高强度螺栓的孔距和边距值见表3.2-3,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孔距允许偏差见表3.2-4。

高强度螺栓孔径选配表 表3.2-1

注:承压型连接(如柱或抗剪桁架的压杆连接)中的高强螺栓孔可按表中值减少0.5~1.0mm。

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制孔允许偏差 表3.2-2

高强度螺栓的孔距和边距值 表3.2-3

注:1.d0为高强度螺栓的孔径;t为外层较薄板件的厚度。 2.钢板边缘与刚性构件(如角钢、槽钢等)相连的高强度螺栓的最大间距,可按中间排数值采用。

3.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要求采用。

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孔距允许偏差 表3.2-4

注:孔的分组规定:

1.在节点中连接板与一根杆件相连的孔划为一组。

2.接头处的孔:通用接头——半个拼接板上的孔为一组;阶梯接头——两接头之间的孔为一组。

3.在两相邻节点或接头间的连接孔为一组,但不包括1、2所指的孔。

4.受弯构件翼缘上,每1m长度内的孔为一组。

第四章 施工准备

第一节 技术准备

1.1 高强度螺栓长度的选用

高强度螺栓紧固后,以丝扣露出2~3扣为宜,一个工程的高强螺栓,首先按直径分类,统计出钢板束厚度,根据钢板束厚度,按下列公式选择所需长度:

螺栓长度=板束厚度+附加长度

螺栓长度小于l00mm取整为5mm的倍数,余数2舍3进,螺栓长度大于100mm可以取为l0mm的整倍数进行归类。

高强度螺栓的附加长度可参考表4.1-1。

高强度螺栓的附加长度 表4.1-1

1.2 施工轴力与终拧力矩的换算

表4.1-2列出了一般国产高强度螺栓允许的施工轴力。设计给出了轴力时按设计要求施工,如设计未给出高强度螺栓的轴力要求,可按该表选用,施工轴力比设计轴力一般要增加10%。

国产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轴力(单位:kN) 表4.1-2

对于大六角高强度螺栓,施工时必须把施工轴力换算为施工扭矩作为施工控制参数。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可由下式确定:

TC=K²PC ²d

式中 TC –—施工扭距,N²m;

K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距系数的平均值,该值由复验

验测得的合格的平均扭距系数代入。 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 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 1.3 高强度螺栓安装前的试验

高强度螺栓使用前,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对高强度螺栓及连接件至少进行以下几项检验: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前按每3000套螺栓为一批(不足3000套的按一批记),复检扭距系数,每批复验8套。其平均值应为0.110~0.150,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0.010。

扭矩系数的试验方法如下:将螺栓穿入轴力计,在测出螺栓预拉力P的同时,应测定出加于螺母上的施拧扭矩值T,并应按下式计算扭

矩系数K

K=T/(P²d) 式中 T–—施拧扭矩,N²m;

d–—高强度螺栓的公称直径,㎜; P–—螺栓预拉力,kN。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螺栓预拉力值范围(kN) 表4.1-4

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副采用扭矩法施工时,其扭矩系数亦按上述规定确定。

2)紧固轴力试验;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施工前,按每3000套螺栓为一批(不足3000套的按一批计),每批复验8套高强螺栓的紧固轴力,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轴力及变异系数 表4.1-5

3)连接件的摩擦系数(又称抗滑移系数)试验及复验: 采用与钢构件同材质,同样摩擦面处理方法,同批生产,同等条件堆放的试件,每批三组,由钢构件制作厂及安装现场分别作摩擦系数试验。试件数量,以单项工程每2000t为一批,不足2000t者视作一批。试件的具体要求和检验方法按照GB50205-2001的有关要求。

1.4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技术交底

施工前应当根据本工艺标准的质量技术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专项作业指导书,用书面的形式、根据工作范围、作业要求交底到每一个施工人员。针对不同的施工和管理人员,技术交底书应明确其施工安全、技术责任,使之清楚地知道他的上道工序应达到的质量要求,使用哪些特殊的施工方法,施工中发现问题按照什么途径寻求技术指导和援助,需要达到的施工质量标准,如何交接给下一施工工序等,使整个施工进程良胜有序。

第二节 施工机具准备

高强度螺栓施工最主要的施工机具就是力矩扳手,根据施工对象分别有:

2.1、扭剪型高强螺栓用扳手

目前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扳手的性能参数见表4.2-1。

2.2、扭矩型高强度螺栓扳手(大六角螺栓适用)

电动扭矩扳手一般由机体、扭矩控制盒、套筒、反力承管器、漏甩保护器组成,常用的电动扭矩扳手性能参见表4.2-2。

2.3、通用机具、手动工具

为提高施工效率,一般还可以选用风动扳手进行初拧,根据风动扳手的标称扭矩调节空气压力即可初步设定扳手的输出扭矩,用于螺栓的初拧,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其他必备的工具有:检测合格的力矩扳手(其中至少一把应详有关部门进行校准,在施工中一般不用于直接施工,专用于其他施工工具的校准和施工检测)、手动棘轮扳手、橄榄冲子(俗称过眼冲钉,形似橄榄)、力矩倍增计、手锤等。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用扳手的性能 表4.2-1

电动扭矩扳手性能 表4.2-2

第三节 作业条件

3.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施工操作吊篮,并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加工制作或采购;

3.2、高强度螺栓的有关技术参数已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合格;抗滑移系数试验合格;

3.3、钢结构安装的刚度单元内的框架构件已经吊装到位,校正合格后应及时进行高强度螺栓的施工。

第五章 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

第一节 高强度螺栓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 高强度螺栓的采购及储存

2.1 高强度螺栓的采购

2.1.1、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由一个大六角头螺栓、一个螺母和两个垫圈组成,使用组合应按表2.1规定;抗扭剪高强度连接副由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组成。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在同批内配套使用。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合 表2.1

2.1.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由制造厂按批配套供货,并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

2.1.3、高强度螺栓在运输、保管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损伤螺纹。

2.2 高强度螺栓的储存

2.2.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由制造厂按批号,一定数量同一规格配套后装为一箱(桶),从出厂至安装前严禁随意开包。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损坏,防雨、防潮。当出现包装破损、螺栓有污染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用煤油清洗,并按高强度螺栓验收规程进行复验,经复验扭矩系数或轴力合格后,方能使用。

2.2.2、工地储存高强度螺栓时,应放在于燥、通风、防雨、防潮的仓库内,并不得损伤丝扣和沾染脏物。连接副人库应按包装箱上注明

的规格、批号分类存放。安装时,要按使用部位,领取相应规格、数量、批号的连接副,当天没有用完的螺栓,必须装回干燥、洁净的容器内,妥善保管并尽快使用完毕,不得乱放、乱扔。

2.2.3、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油膜正常无污物的方可使用。 2.2.4、使用开包时应核对螺栓的直径、长度。

2.2.5、使用过程中不得雨淋,不得接触泥土、油污等脏物。

第三节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和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的检验

3.1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用扭矩法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检验批中随机抽取8套复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应符合表5.3.1-1的要求。对于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节点所使用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除进行扭矩系数检验外,应对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及垫圈硬度进行复验,试验方法及检验结果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的规定。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 表5.3.1-1

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当采用扭矩法施工时,其扭矩系数亦符合本表的规定。

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用的计量器具应在试验前进行标定,误差不

得超过2%。

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在紧固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

连接副扭矩系数的复验应将螺栓穿入轴力计,在测出螺栓预拉力P的同时,应测定施加于螺母上的施拧扭矩值T,并应按下式计算扭矩系数K。

K

T

Pd

式中 T——施拧扭矩(N²m);

d——高强度螺栓的公称直径(mm); P——螺栓预拉力(kN)。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应符合表表5.3.1-2的规定。

螺栓预拉力值范围(kN) 表

5.3.1-2

3.2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连接副检验批中随机抽取8套,复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紧固轴力,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应符合表5.3.2的规定。对于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节点所使用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除进行紧固轴力检验外,应对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及垫圈硬度进行复验,试验方法及检验结果应符合《钢结构用扭剪型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T3633的规定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轴力和标准偏差(KN) 表5.3.2

连接副紧固轴力可采用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轴力计进行测试。 试验用的电测轴力计、油压轴力计、电阻应变仪、扭矩扳手等计量器具,应在试验前进行标定,其误差不得超过2%。

采用轴力计方法复验连接副紧固轴力时,应将螺栓直接插入轴力计。紧固螺栓分初拧、终拧两次进行,初拧应采用手动扭矩板手或专用定扭电动扳手;初拧值应为预拉力标准值的50%左右。终拧应采用专用电动扳手,至尾部梅花头拧掉,读出轴力值。

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在紧固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

3.3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采用转角法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检验批中随机抽取8套,检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紧固终拧转角,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表5.3.3的规定。对于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节点所使用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除进行终拧转角检验外,应对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及垫圈硬度进行复验,试验方法及检验结果应符合 《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的规定。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转角 表5.3.3

检验用螺栓副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副检验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试验。

试验宜在轴力计上进行,初拧据矩和初拧方法应采用按 4.2.3 条的规定进行,初拧以后对螺栓、螺母、垫圈及连接件划线,然后转动螺母,当螺栓轴力达到施工预拉力标准值时停止转动,螺栓上的划线发生变位,测量划线间的转角值,见图5.3.3

3.4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或设计要求涂装防滑涂料的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1试件要求

制造厂和安装单位应分别以检验批为单位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每批三组试件。

抗滑移系数试验应采用双摩擦面的二栓拼接的拉力试件(左图)。

抗滑移系数试验用的试件应由制造厂加工,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

构构件应为同一材质、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并应用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或同一性能等级的试验专用连接副)。试件板面应平整,无油污,孔和板的边缘无飞边、毛刺。设计要求带涂层的摩擦面,其涂层应干透(固化状态)。

试件钢板的厚度t1、t2(t1≥2t2)应根据钢结构工程中有代表性的板材厚度来确定,同时应考虑在摩擦面滑移之前,试件钢板的净截面始终处于弹性状态;宽度b可有计算确定,也可参照表5.3.4规定取值。

L1应根据试验机夹具的要求确定。 图5.3.4 抗滑移系数试件的形式和尺寸

试件板的宽度(mm) 表

5.3.4

2试验方法

试验用的试验机误差应在1%以内。

试验用的贴有电阻片的高强度螺栓、压力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应在试验前用试验机进行标定并在计量有效期内,其误差应在2%以内。

试件的组装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先将冲钉打入试件孔定位,然后逐个换成装有压力传感器或贴有电阻片的高强度螺栓。

紧固高强度螺栓应分初拧、终拧。初拧应达到螺栓预拉力标准值的50%左右。终拧后,螺栓预拉力应在0.95P~1.05P(P为高强

度螺栓设计预拉力值)之间。

试件应在其侧面划出观察滑移的直线。

将组装好的试件置于拉力试验机上,试件的轴线应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对中。

平稳加荷(加荷速度为3~5kN/秒)直拉至滑动破坏,测得滑移荷载Nv。

在试验中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所对应的荷载可定为试件的滑移荷载:

1) 试验机发生回针现象; 2) 试件侧面划线发生错动;

3) X—Y记录仪上变形曲线发生突变; 4) 试件突然发生“嘣”的响声。 3抗滑移系数值

应根据试验所测得的滑移荷载Nv和螺栓预拉力P的实测值,按下式计算,宜取小数点二位有效数字。



Nv

nfPi

i1m

式中:

Nv—由试验测得的滑移荷载(kN);

nf

m

—摩擦面面数,取nf=2;

i

P

i1

—试件滑移一侧高强度螺栓预拉力实测值(或同批螺栓连接副的

预拉力平均值)之和(取三位有效数字)(kN);

m—试件一侧螺栓数量,取m=2。

第四节 高强螺栓的安装

4.1 高强度螺栓长度的确定

4.1.1连接用高强度螺栓的计算长度按下式确定:

l= lˊ+△l

式中lˊ——连接板层总厚度;

l ——附加长度,可由下式确定,也可由表5.4.1-1查得。

△l =m+ns+3p

式中m—高强度螺母公称厚度;

n—垫圈个数。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为1;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为2。

s—高强度垫圈公称厚度 p—螺纹的螺距

高强度螺栓附加长度(mm) 表5.4.1-1

计算长度经修正约进至5或10mm后,为高强度螺栓的公称长度。螺栓公称长度的取值,应保证终拧后外露丝扣为2-3扣。当采用大圆孔或槽孔时,高强度垫圈公称厚度(s)应取实际厚度。 4.1.2对因板厚公差,制造偏差或安装偏差算产生的接触面间隙,应按表5.4.1-2规定进行处理。

接触面间隙处理方法 表5.4.1-2

4.2 高强度螺栓的紧固方法

4.2.1 采用扭矩法施工时,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施工扭矩可由下式计算确定:

Tc=k²Pc²d

式中 Tc——施工扭矩;(N²m);

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 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见表6.4.2-1; 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mm)。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 表5.4.2-1

4.2.2高强度螺栓采用转角法紧固时,在初拧、复拧的基础上,螺栓旋转的终拧角度宜按表5.4. 2-2执行。

注:1.螺母的转角为螺母与螺栓杆之间的相对转角;

2.当螺栓长度l超过12倍螺栓公称直径d时,螺母的终拧角度应由试验确定。

4.2.3高强度螺栓紧固分初拧和终拧进行紧固,当接头单排(列)螺栓个数超过20时,应分初拧、复拧、终拧进行紧固。

高强度螺栓初拧、复拧扭矩宜按终拧扭矩的50%进行施拧,施拧紧方法可参照表5.4.2-3。

4.2.4高强度螺栓在初拧、复拧和终拧时,连接处的螺栓应按一定顺序施拧,一般应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和以接头刚度较大的部位向约束较小的方向施拧。如:

1.一般接头应从接头中心顺序向两端进行,见图5.4.2-4所示。

图5.4.2-4 图5.4.2-5 图5.4.2-6

2.箱型接头应按图5.4.2-5所示A、B、C、D的顺序进行。 3.工字梁接头栓群应按图5.4.2-6所示①~⑥顺序进行。 4.工字形柱对接螺栓紧固顺序为先翼缘后腹板。

5.两个接头栓群的拧紧顺序应为先主要构件接头,后次要构件接头。

第五节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的检验

5.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表5.5.1的规定。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合格质量标准 表5.5.1

5.2基本要求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检验分扭矩法检验和转角法检验两种,原则上检验法与施拧紧固方法应相同。

检验所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精度误差应不大于3%。

每一检验批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 个。 5.3扭矩法检验

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o左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值按下式计算:

Tc=K² Pc² d

式中 Tc——终拧扭矩值(Nm);

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见表5.5.2; d——螺栓公称直径(mm); K——扭矩系数。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预拉力标准值(KN) 表5.5.2

5.4转角法检验 检验方法:

(1)检查初拧后在螺母与相对位置所划的终拧起始线和终止线所夹的角度是否达到规定值。

(2)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然后全部卸松螺母,在按规定的初拧扭矩和终拧角度重新拧紧螺栓,测量终止线与原终止线划线的角度。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转角值见表5.4.2-2

5.5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验 检验方法:

(1)检查初拧后标记,确认已完成初拧; (2)观察尾部梅花头拧掉情况;

(3) 尾部梅花头未拧掉的螺栓,其终拧扭矩应按扭矩法检验或转角法检验。

5.6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作标记,且按本规程第5.1条的规定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5.7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表5.5.3的要求。

螺栓表面硬度质量标准 表5.5.3

5.8高强度螺栓拧紧固时,只准在螺母上施加扭矩。紧固所使用的扭矩扳手,使用前必须校正,其误差不得大于±5%。

5.9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至3扣 5.10螺栓球节点网架总拼完成后,高强度螺栓与球节点应紧固连接,高强度螺栓拧入螺栓球内的螺纹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螺栓直径),连接处不应出现有间隙、松动等未拧紧情况。

第六节 高强度螺栓施工注意事项

高强度螺栓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螺栓穿人方向以便利施工为准,每个节点整齐一致; 2)螺母、垫圈均有方向要求,螺栓、螺母均标有级别与生产厂家;

3)已安装高强度螺栓严禁用火焰或电焊切割梅花头;

4)因空间狭窄,高强度螺栓板手不宜操作部位,可采用加高套管或用手动扳手安装;

5)高强度螺栓超拧应更换并废弃换下来的螺栓,不得重复使用; 6)安装中的错孔、漏孔不允许用气割开孔,错孔应严格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和《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82-91)的要求进行处理;

7)当气温低于-10℃时停止作业;当摩擦面潮湿或暴露于雨雪中,停止作业;

8)高强度螺栓的包装、运输与使用中应尽量保持出厂状态; 9)施工前必须对扭矩扳手进行标定;终拧时,大六角螺栓应按施工扭矩施拧,扭剪型螺栓用专用电动扳手施拧,拧掉梅花头;

10)高空施工时严禁乱扔螺栓、螺母、垫圈及尾部梅花头,应严格回收,以免坠落伤人;

11)施拧后应及时涂防锈漆;

12)对于露天使用或接触腐蚀性气体的钢结构,在高强度螺栓拧紧检查验收合格后,连接处板缝应及时用防水或耐腐蚀的腻子封闭;

13)要求初拧、复拧、终拧在24h内完成; 14)母材生浮锈后在组装前必须用钢丝刷清除掉; 15)再次使用的连接板需再次处理;

16)连接板叠的错位或间隙必须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要求进行处理,确保结合面贴实。

第五章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

第一节 检验批的划分

5.1.1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宜与钢结构安装阶段分项工程检验批相对应,其划分宜遵循下列原则: 1、单层结构按变形缝划分;

2、多层及高层结构按楼层或施工段划分; 3、复杂结构按独立刚度单元划分。

5.1.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进场验收检验批宜遵循下列原则: 1、与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一致; 2、与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生产出厂批一致;

3、同一检验批内,每个生产出厂批中同一直径规格中抽查一种长度规格进行复验。

5.1.3摩擦面抗滑移系数验收检验批宜遵循下列原则: 1、与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一致;

2、以分部工程每2000t为一检验批;不足2000t者视为一批进行检验;

3、同一检验批中,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工艺时,每种表面处理工艺均需进行检验。

第二节 主控项目检验

(1)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出厂时应附带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

连接副出厂时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2)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应按第四章第一节复验扭矩系数并符合本条规定,提出复验报告。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本标准第四章复验紧固轴力(预拉力),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条规定,并提出检查复验报告。

(4)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本标准第四章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提出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5)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紧固检查,用0.3-0.5kg的小锤逐颗敲击螺栓,检查其紧固程度,防止漏拧。对每个节点螺栓数的10%,但不小于1颗进行扭矩抽检,检查时先在螺杆和螺母上面划一直线,松动螺母60º测得的扭矩应在(0.9~1.1)Tch范围内,Tch按下式计算:

Tch=K²P²d

式中 Tch ——检查扭矩,N²m;

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 P——高强度螺栓设计预拉力,kN; d——螺栓公称直径,㎜。

如有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节点,应扩大10%进行抽检,如仍有不符合规定者,则整个节点应重新紧固并检查。对扭矩低于下限值的螺栓应进行补拧;对超过上限值的应更换螺栓。扭矩检查应在1h后进行,

并应在24h以内检查完毕。

(6)对扭矩扳手扳前扳后必须进行校核,其误差不得大于3%,并作记录。

(7)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检查,以目视确认螺栓梅花卡头被专用扳手拧掉,即判定终拧合格;对不能采用专用扳手紧固的螺栓,应按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检验方法检查,不得采用专用扳手以外的方法将螺栓的梅花头取掉。

第三节 一般项目检验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应,包装箱上应标明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螺栓、螺母、垫圈外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脏物,螺纹不应损伤,按5%箱数抽查。

(2)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对8.8级的高强度螺栓其硬度为HRC21~29;10.9级高强度螺栓其硬度应为HRC32~36,且不得有裂缝,按规格抽查8只。

(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本标准12.13.6.2条的规定,全数检查并作记录。

(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抽查5%且不少于10个。

(5)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摩擦面不应涂漆,应全面检查。

(6)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人螺栓孔。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

(7)螺栓球节点网架总拼完成后,高强度螺栓与球节点应紧固连接,高强度螺栓拧人螺栓球内的螺纹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螺栓直径),连接处不应出现间隙、松动、未拧紧情况。

第四节 验收资料

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验收资料包含以下内容:

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见证复验报告;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见证复验报告;

4、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见证试验报告;

5、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6、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查记录;

7、不合格项的处理记录及验收记录;

8、其他有关文件和记录。

第六章 油漆

对于露天使用或接触腐蚀性气体的钢结构,在高强度螺栓拧紧检查验收合格后,连接处板缝应及时用腻子封闭。

镜检查合格后的高强螺栓连接处,应按设计要求涂漆防锈。

第七章 安全及环境保护

第一节 安全措施

(1)在钢结构施工以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作好切合实际的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使全体职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现场用电必须严格执行GB 50194-93、JGJ 46-88等的规定,高强度螺栓施工机具的接电口应有防雨、防漏电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人员触电;

(4)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5)高空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及安装用的零、部件,应放入随身携带的工具袋内,不可随便向上下丢抛。手动工具如棘轮扳手、梅花扳手等应用小绳拴在施工人员的手腕上,拧下来的扭剪型螺栓梅花头应随手放人专用的收集袋内,避免坠落伤人;

(6)作好高空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设计和制作标准化的高强度螺栓施工用安全吊篮,要 求吊篮安全牢靠轻便,便于工人施工转场;

(7)施工前应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对患有不宜高空作业疾病(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等)的人员不得安排高空作业。、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l)使用风动或其他噪声较大的工具、机具施工时要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以免噪声扰民。

(2)拧下来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梅花头要集中堆放,统一处理。

高 强 螺 栓 标 准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术语、符号 第三章 基本规定 第四章 施工准备

第五章 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

第五章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 第六章 油漆

第七章 安全及环境保护

第一章 总则

1、目的:

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的采购、储存、施工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故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采购及保管、施工与验收。

3、参考标准及规范: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等有关规定。

本标准采用的高强度螺栓,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63)的规定。

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 术语、符号

1、Tc—施工扭矩(N²m);

2、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该值由复验测得的合格的平均扭矩系数代入。

3、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 4、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mm)。

第三章 基本规定

3.1 高强度螺栓应在钢结构吊装完毕、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矫正到位、检查合格之后开始施工。

3.2 高强度螺栓的制孔按表3.2-1的要求选配,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制孔允许偏差见表3.2-2,高强度螺栓的孔距和边距值见表3.2-3,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孔距允许偏差见表3.2-4。

高强度螺栓孔径选配表 表3.2-1

注:承压型连接(如柱或抗剪桁架的压杆连接)中的高强螺栓孔可按表中值减少0.5~1.0mm。

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制孔允许偏差 表3.2-2

高强度螺栓的孔距和边距值 表3.2-3

注:1.d0为高强度螺栓的孔径;t为外层较薄板件的厚度。 2.钢板边缘与刚性构件(如角钢、槽钢等)相连的高强度螺栓的最大间距,可按中间排数值采用。

3.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要求采用。

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孔距允许偏差 表3.2-4

注:孔的分组规定:

1.在节点中连接板与一根杆件相连的孔划为一组。

2.接头处的孔:通用接头——半个拼接板上的孔为一组;阶梯接头——两接头之间的孔为一组。

3.在两相邻节点或接头间的连接孔为一组,但不包括1、2所指的孔。

4.受弯构件翼缘上,每1m长度内的孔为一组。

第四章 施工准备

第一节 技术准备

1.1 高强度螺栓长度的选用

高强度螺栓紧固后,以丝扣露出2~3扣为宜,一个工程的高强螺栓,首先按直径分类,统计出钢板束厚度,根据钢板束厚度,按下列公式选择所需长度:

螺栓长度=板束厚度+附加长度

螺栓长度小于l00mm取整为5mm的倍数,余数2舍3进,螺栓长度大于100mm可以取为l0mm的整倍数进行归类。

高强度螺栓的附加长度可参考表4.1-1。

高强度螺栓的附加长度 表4.1-1

1.2 施工轴力与终拧力矩的换算

表4.1-2列出了一般国产高强度螺栓允许的施工轴力。设计给出了轴力时按设计要求施工,如设计未给出高强度螺栓的轴力要求,可按该表选用,施工轴力比设计轴力一般要增加10%。

国产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轴力(单位:kN) 表4.1-2

对于大六角高强度螺栓,施工时必须把施工轴力换算为施工扭矩作为施工控制参数。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可由下式确定:

TC=K²PC ²d

式中 TC –—施工扭距,N²m;

K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距系数的平均值,该值由复验

验测得的合格的平均扭距系数代入。 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 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 1.3 高强度螺栓安装前的试验

高强度螺栓使用前,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对高强度螺栓及连接件至少进行以下几项检验: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前按每3000套螺栓为一批(不足3000套的按一批记),复检扭距系数,每批复验8套。其平均值应为0.110~0.150,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0.010。

扭矩系数的试验方法如下:将螺栓穿入轴力计,在测出螺栓预拉力P的同时,应测定出加于螺母上的施拧扭矩值T,并应按下式计算扭

矩系数K

K=T/(P²d) 式中 T–—施拧扭矩,N²m;

d–—高强度螺栓的公称直径,㎜; P–—螺栓预拉力,kN。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螺栓预拉力值范围(kN) 表4.1-4

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副采用扭矩法施工时,其扭矩系数亦按上述规定确定。

2)紧固轴力试验;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施工前,按每3000套螺栓为一批(不足3000套的按一批计),每批复验8套高强螺栓的紧固轴力,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轴力及变异系数 表4.1-5

3)连接件的摩擦系数(又称抗滑移系数)试验及复验: 采用与钢构件同材质,同样摩擦面处理方法,同批生产,同等条件堆放的试件,每批三组,由钢构件制作厂及安装现场分别作摩擦系数试验。试件数量,以单项工程每2000t为一批,不足2000t者视作一批。试件的具体要求和检验方法按照GB50205-2001的有关要求。

1.4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技术交底

施工前应当根据本工艺标准的质量技术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专项作业指导书,用书面的形式、根据工作范围、作业要求交底到每一个施工人员。针对不同的施工和管理人员,技术交底书应明确其施工安全、技术责任,使之清楚地知道他的上道工序应达到的质量要求,使用哪些特殊的施工方法,施工中发现问题按照什么途径寻求技术指导和援助,需要达到的施工质量标准,如何交接给下一施工工序等,使整个施工进程良胜有序。

第二节 施工机具准备

高强度螺栓施工最主要的施工机具就是力矩扳手,根据施工对象分别有:

2.1、扭剪型高强螺栓用扳手

目前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扳手的性能参数见表4.2-1。

2.2、扭矩型高强度螺栓扳手(大六角螺栓适用)

电动扭矩扳手一般由机体、扭矩控制盒、套筒、反力承管器、漏甩保护器组成,常用的电动扭矩扳手性能参见表4.2-2。

2.3、通用机具、手动工具

为提高施工效率,一般还可以选用风动扳手进行初拧,根据风动扳手的标称扭矩调节空气压力即可初步设定扳手的输出扭矩,用于螺栓的初拧,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其他必备的工具有:检测合格的力矩扳手(其中至少一把应详有关部门进行校准,在施工中一般不用于直接施工,专用于其他施工工具的校准和施工检测)、手动棘轮扳手、橄榄冲子(俗称过眼冲钉,形似橄榄)、力矩倍增计、手锤等。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用扳手的性能 表4.2-1

电动扭矩扳手性能 表4.2-2

第三节 作业条件

3.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施工操作吊篮,并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加工制作或采购;

3.2、高强度螺栓的有关技术参数已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合格;抗滑移系数试验合格;

3.3、钢结构安装的刚度单元内的框架构件已经吊装到位,校正合格后应及时进行高强度螺栓的施工。

第五章 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

第一节 高强度螺栓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 高强度螺栓的采购及储存

2.1 高强度螺栓的采购

2.1.1、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由一个大六角头螺栓、一个螺母和两个垫圈组成,使用组合应按表2.1规定;抗扭剪高强度连接副由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组成。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在同批内配套使用。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合 表2.1

2.1.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由制造厂按批配套供货,并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

2.1.3、高强度螺栓在运输、保管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损伤螺纹。

2.2 高强度螺栓的储存

2.2.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由制造厂按批号,一定数量同一规格配套后装为一箱(桶),从出厂至安装前严禁随意开包。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损坏,防雨、防潮。当出现包装破损、螺栓有污染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用煤油清洗,并按高强度螺栓验收规程进行复验,经复验扭矩系数或轴力合格后,方能使用。

2.2.2、工地储存高强度螺栓时,应放在于燥、通风、防雨、防潮的仓库内,并不得损伤丝扣和沾染脏物。连接副人库应按包装箱上注明

的规格、批号分类存放。安装时,要按使用部位,领取相应规格、数量、批号的连接副,当天没有用完的螺栓,必须装回干燥、洁净的容器内,妥善保管并尽快使用完毕,不得乱放、乱扔。

2.2.3、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油膜正常无污物的方可使用。 2.2.4、使用开包时应核对螺栓的直径、长度。

2.2.5、使用过程中不得雨淋,不得接触泥土、油污等脏物。

第三节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和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的检验

3.1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用扭矩法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检验批中随机抽取8套复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应符合表5.3.1-1的要求。对于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节点所使用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除进行扭矩系数检验外,应对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及垫圈硬度进行复验,试验方法及检验结果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的规定。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 表5.3.1-1

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当采用扭矩法施工时,其扭矩系数亦符合本表的规定。

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用的计量器具应在试验前进行标定,误差不

得超过2%。

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在紧固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

连接副扭矩系数的复验应将螺栓穿入轴力计,在测出螺栓预拉力P的同时,应测定施加于螺母上的施拧扭矩值T,并应按下式计算扭矩系数K。

K

T

Pd

式中 T——施拧扭矩(N²m);

d——高强度螺栓的公称直径(mm); P——螺栓预拉力(kN)。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应符合表表5.3.1-2的规定。

螺栓预拉力值范围(kN) 表

5.3.1-2

3.2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连接副检验批中随机抽取8套,复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紧固轴力,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应符合表5.3.2的规定。对于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节点所使用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除进行紧固轴力检验外,应对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及垫圈硬度进行复验,试验方法及检验结果应符合《钢结构用扭剪型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T3633的规定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轴力和标准偏差(KN) 表5.3.2

连接副紧固轴力可采用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轴力计进行测试。 试验用的电测轴力计、油压轴力计、电阻应变仪、扭矩扳手等计量器具,应在试验前进行标定,其误差不得超过2%。

采用轴力计方法复验连接副紧固轴力时,应将螺栓直接插入轴力计。紧固螺栓分初拧、终拧两次进行,初拧应采用手动扭矩板手或专用定扭电动扳手;初拧值应为预拉力标准值的50%左右。终拧应采用专用电动扳手,至尾部梅花头拧掉,读出轴力值。

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在紧固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

3.3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采用转角法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检验批中随机抽取8套,检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紧固终拧转角,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表5.3.3的规定。对于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节点所使用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除进行终拧转角检验外,应对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及垫圈硬度进行复验,试验方法及检验结果应符合 《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的规定。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转角 表5.3.3

检验用螺栓副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副检验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试验。

试验宜在轴力计上进行,初拧据矩和初拧方法应采用按 4.2.3 条的规定进行,初拧以后对螺栓、螺母、垫圈及连接件划线,然后转动螺母,当螺栓轴力达到施工预拉力标准值时停止转动,螺栓上的划线发生变位,测量划线间的转角值,见图5.3.3

3.4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或设计要求涂装防滑涂料的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1试件要求

制造厂和安装单位应分别以检验批为单位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每批三组试件。

抗滑移系数试验应采用双摩擦面的二栓拼接的拉力试件(左图)。

抗滑移系数试验用的试件应由制造厂加工,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

构构件应为同一材质、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并应用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或同一性能等级的试验专用连接副)。试件板面应平整,无油污,孔和板的边缘无飞边、毛刺。设计要求带涂层的摩擦面,其涂层应干透(固化状态)。

试件钢板的厚度t1、t2(t1≥2t2)应根据钢结构工程中有代表性的板材厚度来确定,同时应考虑在摩擦面滑移之前,试件钢板的净截面始终处于弹性状态;宽度b可有计算确定,也可参照表5.3.4规定取值。

L1应根据试验机夹具的要求确定。 图5.3.4 抗滑移系数试件的形式和尺寸

试件板的宽度(mm) 表

5.3.4

2试验方法

试验用的试验机误差应在1%以内。

试验用的贴有电阻片的高强度螺栓、压力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应在试验前用试验机进行标定并在计量有效期内,其误差应在2%以内。

试件的组装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先将冲钉打入试件孔定位,然后逐个换成装有压力传感器或贴有电阻片的高强度螺栓。

紧固高强度螺栓应分初拧、终拧。初拧应达到螺栓预拉力标准值的50%左右。终拧后,螺栓预拉力应在0.95P~1.05P(P为高强

度螺栓设计预拉力值)之间。

试件应在其侧面划出观察滑移的直线。

将组装好的试件置于拉力试验机上,试件的轴线应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对中。

平稳加荷(加荷速度为3~5kN/秒)直拉至滑动破坏,测得滑移荷载Nv。

在试验中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所对应的荷载可定为试件的滑移荷载:

1) 试验机发生回针现象; 2) 试件侧面划线发生错动;

3) X—Y记录仪上变形曲线发生突变; 4) 试件突然发生“嘣”的响声。 3抗滑移系数值

应根据试验所测得的滑移荷载Nv和螺栓预拉力P的实测值,按下式计算,宜取小数点二位有效数字。



Nv

nfPi

i1m

式中:

Nv—由试验测得的滑移荷载(kN);

nf

m

—摩擦面面数,取nf=2;

i

P

i1

—试件滑移一侧高强度螺栓预拉力实测值(或同批螺栓连接副的

预拉力平均值)之和(取三位有效数字)(kN);

m—试件一侧螺栓数量,取m=2。

第四节 高强螺栓的安装

4.1 高强度螺栓长度的确定

4.1.1连接用高强度螺栓的计算长度按下式确定:

l= lˊ+△l

式中lˊ——连接板层总厚度;

l ——附加长度,可由下式确定,也可由表5.4.1-1查得。

△l =m+ns+3p

式中m—高强度螺母公称厚度;

n—垫圈个数。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为1;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为2。

s—高强度垫圈公称厚度 p—螺纹的螺距

高强度螺栓附加长度(mm) 表5.4.1-1

计算长度经修正约进至5或10mm后,为高强度螺栓的公称长度。螺栓公称长度的取值,应保证终拧后外露丝扣为2-3扣。当采用大圆孔或槽孔时,高强度垫圈公称厚度(s)应取实际厚度。 4.1.2对因板厚公差,制造偏差或安装偏差算产生的接触面间隙,应按表5.4.1-2规定进行处理。

接触面间隙处理方法 表5.4.1-2

4.2 高强度螺栓的紧固方法

4.2.1 采用扭矩法施工时,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施工扭矩可由下式计算确定:

Tc=k²Pc²d

式中 Tc——施工扭矩;(N²m);

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 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见表6.4.2-1; 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mm)。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 表5.4.2-1

4.2.2高强度螺栓采用转角法紧固时,在初拧、复拧的基础上,螺栓旋转的终拧角度宜按表5.4. 2-2执行。

注:1.螺母的转角为螺母与螺栓杆之间的相对转角;

2.当螺栓长度l超过12倍螺栓公称直径d时,螺母的终拧角度应由试验确定。

4.2.3高强度螺栓紧固分初拧和终拧进行紧固,当接头单排(列)螺栓个数超过20时,应分初拧、复拧、终拧进行紧固。

高强度螺栓初拧、复拧扭矩宜按终拧扭矩的50%进行施拧,施拧紧方法可参照表5.4.2-3。

4.2.4高强度螺栓在初拧、复拧和终拧时,连接处的螺栓应按一定顺序施拧,一般应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和以接头刚度较大的部位向约束较小的方向施拧。如:

1.一般接头应从接头中心顺序向两端进行,见图5.4.2-4所示。

图5.4.2-4 图5.4.2-5 图5.4.2-6

2.箱型接头应按图5.4.2-5所示A、B、C、D的顺序进行。 3.工字梁接头栓群应按图5.4.2-6所示①~⑥顺序进行。 4.工字形柱对接螺栓紧固顺序为先翼缘后腹板。

5.两个接头栓群的拧紧顺序应为先主要构件接头,后次要构件接头。

第五节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的检验

5.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表5.5.1的规定。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合格质量标准 表5.5.1

5.2基本要求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检验分扭矩法检验和转角法检验两种,原则上检验法与施拧紧固方法应相同。

检验所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精度误差应不大于3%。

每一检验批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 个。 5.3扭矩法检验

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o左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值按下式计算:

Tc=K² Pc² d

式中 Tc——终拧扭矩值(Nm);

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见表5.5.2; d——螺栓公称直径(mm); K——扭矩系数。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预拉力标准值(KN) 表5.5.2

5.4转角法检验 检验方法:

(1)检查初拧后在螺母与相对位置所划的终拧起始线和终止线所夹的角度是否达到规定值。

(2)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然后全部卸松螺母,在按规定的初拧扭矩和终拧角度重新拧紧螺栓,测量终止线与原终止线划线的角度。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转角值见表5.4.2-2

5.5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验 检验方法:

(1)检查初拧后标记,确认已完成初拧; (2)观察尾部梅花头拧掉情况;

(3) 尾部梅花头未拧掉的螺栓,其终拧扭矩应按扭矩法检验或转角法检验。

5.6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作标记,且按本规程第5.1条的规定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5.7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表5.5.3的要求。

螺栓表面硬度质量标准 表5.5.3

5.8高强度螺栓拧紧固时,只准在螺母上施加扭矩。紧固所使用的扭矩扳手,使用前必须校正,其误差不得大于±5%。

5.9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至3扣 5.10螺栓球节点网架总拼完成后,高强度螺栓与球节点应紧固连接,高强度螺栓拧入螺栓球内的螺纹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螺栓直径),连接处不应出现有间隙、松动等未拧紧情况。

第六节 高强度螺栓施工注意事项

高强度螺栓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螺栓穿人方向以便利施工为准,每个节点整齐一致; 2)螺母、垫圈均有方向要求,螺栓、螺母均标有级别与生产厂家;

3)已安装高强度螺栓严禁用火焰或电焊切割梅花头;

4)因空间狭窄,高强度螺栓板手不宜操作部位,可采用加高套管或用手动扳手安装;

5)高强度螺栓超拧应更换并废弃换下来的螺栓,不得重复使用; 6)安装中的错孔、漏孔不允许用气割开孔,错孔应严格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和《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82-91)的要求进行处理;

7)当气温低于-10℃时停止作业;当摩擦面潮湿或暴露于雨雪中,停止作业;

8)高强度螺栓的包装、运输与使用中应尽量保持出厂状态; 9)施工前必须对扭矩扳手进行标定;终拧时,大六角螺栓应按施工扭矩施拧,扭剪型螺栓用专用电动扳手施拧,拧掉梅花头;

10)高空施工时严禁乱扔螺栓、螺母、垫圈及尾部梅花头,应严格回收,以免坠落伤人;

11)施拧后应及时涂防锈漆;

12)对于露天使用或接触腐蚀性气体的钢结构,在高强度螺栓拧紧检查验收合格后,连接处板缝应及时用防水或耐腐蚀的腻子封闭;

13)要求初拧、复拧、终拧在24h内完成; 14)母材生浮锈后在组装前必须用钢丝刷清除掉; 15)再次使用的连接板需再次处理;

16)连接板叠的错位或间隙必须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要求进行处理,确保结合面贴实。

第五章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

第一节 检验批的划分

5.1.1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宜与钢结构安装阶段分项工程检验批相对应,其划分宜遵循下列原则: 1、单层结构按变形缝划分;

2、多层及高层结构按楼层或施工段划分; 3、复杂结构按独立刚度单元划分。

5.1.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进场验收检验批宜遵循下列原则: 1、与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一致; 2、与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生产出厂批一致;

3、同一检验批内,每个生产出厂批中同一直径规格中抽查一种长度规格进行复验。

5.1.3摩擦面抗滑移系数验收检验批宜遵循下列原则: 1、与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一致;

2、以分部工程每2000t为一检验批;不足2000t者视为一批进行检验;

3、同一检验批中,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工艺时,每种表面处理工艺均需进行检验。

第二节 主控项目检验

(1)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出厂时应附带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

连接副出厂时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2)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应按第四章第一节复验扭矩系数并符合本条规定,提出复验报告。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本标准第四章复验紧固轴力(预拉力),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条规定,并提出检查复验报告。

(4)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本标准第四章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提出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5)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紧固检查,用0.3-0.5kg的小锤逐颗敲击螺栓,检查其紧固程度,防止漏拧。对每个节点螺栓数的10%,但不小于1颗进行扭矩抽检,检查时先在螺杆和螺母上面划一直线,松动螺母60º测得的扭矩应在(0.9~1.1)Tch范围内,Tch按下式计算:

Tch=K²P²d

式中 Tch ——检查扭矩,N²m;

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 P——高强度螺栓设计预拉力,kN; d——螺栓公称直径,㎜。

如有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节点,应扩大10%进行抽检,如仍有不符合规定者,则整个节点应重新紧固并检查。对扭矩低于下限值的螺栓应进行补拧;对超过上限值的应更换螺栓。扭矩检查应在1h后进行,

并应在24h以内检查完毕。

(6)对扭矩扳手扳前扳后必须进行校核,其误差不得大于3%,并作记录。

(7)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检查,以目视确认螺栓梅花卡头被专用扳手拧掉,即判定终拧合格;对不能采用专用扳手紧固的螺栓,应按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检验方法检查,不得采用专用扳手以外的方法将螺栓的梅花头取掉。

第三节 一般项目检验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应,包装箱上应标明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螺栓、螺母、垫圈外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脏物,螺纹不应损伤,按5%箱数抽查。

(2)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对8.8级的高强度螺栓其硬度为HRC21~29;10.9级高强度螺栓其硬度应为HRC32~36,且不得有裂缝,按规格抽查8只。

(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本标准12.13.6.2条的规定,全数检查并作记录。

(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抽查5%且不少于10个。

(5)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摩擦面不应涂漆,应全面检查。

(6)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人螺栓孔。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

(7)螺栓球节点网架总拼完成后,高强度螺栓与球节点应紧固连接,高强度螺栓拧人螺栓球内的螺纹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螺栓直径),连接处不应出现间隙、松动、未拧紧情况。

第四节 验收资料

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验收资料包含以下内容:

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见证复验报告;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见证复验报告;

4、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见证试验报告;

5、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6、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查记录;

7、不合格项的处理记录及验收记录;

8、其他有关文件和记录。

第六章 油漆

对于露天使用或接触腐蚀性气体的钢结构,在高强度螺栓拧紧检查验收合格后,连接处板缝应及时用腻子封闭。

镜检查合格后的高强螺栓连接处,应按设计要求涂漆防锈。

第七章 安全及环境保护

第一节 安全措施

(1)在钢结构施工以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作好切合实际的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使全体职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现场用电必须严格执行GB 50194-93、JGJ 46-88等的规定,高强度螺栓施工机具的接电口应有防雨、防漏电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人员触电;

(4)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5)高空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及安装用的零、部件,应放入随身携带的工具袋内,不可随便向上下丢抛。手动工具如棘轮扳手、梅花扳手等应用小绳拴在施工人员的手腕上,拧下来的扭剪型螺栓梅花头应随手放人专用的收集袋内,避免坠落伤人;

(6)作好高空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设计和制作标准化的高强度螺栓施工用安全吊篮,要 求吊篮安全牢靠轻便,便于工人施工转场;

(7)施工前应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对患有不宜高空作业疾病(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等)的人员不得安排高空作业。、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l)使用风动或其他噪声较大的工具、机具施工时要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以免噪声扰民。

(2)拧下来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梅花头要集中堆放,统一处理。


相关文章

  • 高强螺栓施工工艺
  • 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化工艺 高强螺栓施工工艺 技术质量部编制 2006年10月1日 目 录 一.高强螺栓简介............................................................... ...查看


  • 扭剪型高强螺栓施工工艺
  • 扭剪型高强螺栓施工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结构安装用扭剪型高强螺栓施工工艺. 1.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 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1.1.2 高强螺栓入库应按规格分类存放,并防雨.防 ...查看


  • 高强螺栓施工
  • 高强螺栓施工 1 螺栓的保管 所有螺栓均按照规格.型号分类储放,妥善保管,避免因受潮.生锈.污染而影响其质量,开箱后的螺栓不得混放.串用,做到按计划领用,施工未完的螺栓及时回收. 2 性能试验 本工程所使用的螺栓均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选用其材 ...查看


  • 高强度螺栓工艺标准
  • 高强度螺栓工艺标准 高强螺栓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结构安装用扭剪型高强螺栓施工工艺.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2.1.2 高强螺栓入库 ...查看


  • 栈桥钢结构技术施工方案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增100万吨/年氯化钾工程烘 干.冷却系统EPC总承包项目 (栈桥钢结构施工技术方案)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天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02月28日 目 录 1工程概况 ........ ...查看


  • 钢结构厂房吊装方案
  •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 ...查看


  • 金属结构工程施工方法
  • 1.1. 金属结构工程施工方法 1.1.1. 焊接钢吊车梁制作主要工艺流程 1.施工流程图 2.加工制作工艺 主材的下料 用多头数制割机下料 下料尺寸偏差要求 (1).手工切割偏差±1.5mm . (2).自动切割和半自动切割偏差±1.0m ...查看


  • 钢结构技术交底 1
  •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 ...查看


  • 钢结构监理要点
  • 钢结构工程监理要点 (一)钢结构工程准备工作(事前)监理控制要点 1.施工单位资质审查 由于钢结构工程专业性较强,对专业设备.加工场地.工人素质以及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标准.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及检验制度要求较高,一般多为总包下分包工程,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