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茶文化

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

前言: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学遗产,里面有很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描述。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在两汉时,古代文献中,《尔雅》和《说文解字》等一类字书中,有了茶的专门记载。到了三国、两晋时期,茶叶的饮用及茶树的栽培得到了发展。三国茶饮还只限于宫廷达官贵人中,而到了东晋时,茶饮已成为民间的待客之物了。隋着茶饮活动与社会生活文化的渐渐融合,此时茶文化显现了出来。并附于了茶叶朴素、淡洁的色彩。茶文化注入吸收了儒家、道教、佛教的思想内容。到了南北朝,没有太大的变化。到了盛唐,茶叶的饮用、贸易的扩大,出现了茶政,朝廷对茶叶开始课税。此时,茶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了宋代,茶叶的发展有了重大改革,是我国茶叶建设发展的重要时代,所以就有了我国茶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明清两个朝代是我国茶叶走向衰退的年代。

一、茶的种类

(1)、普洱女儿茶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怡红院宝玉生日,林之孝家的来查房,听宝玉说:”今日因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玩一会子“。便向袭人等笑说:”该沏些普洱茶吃“。袭人晴雯回答说:”沏了一杠子女儿红,已喝过俩碗了。“

女儿红种类很多,这里应是指普洱女儿茶,是云南地方向满清皇室进贡的贡品,清代的皇帝常将普洱茶赐给下人,因此清代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饮普洱茶的风尚,贾府的普洱茶可能是皇上所赐。普洱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 黑茶原料较粗老,发酵时间长,性热。

(2)、六安茶与老君眉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贾母对妙玉说:”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并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道:“这是老君眉。”

六安茶应是六安瓜片,是绿茶的一种,产于安徽省大别山东北麓的六安。是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而贾母特别声明不饮六安茶,妙玉直接奉上老君眉原因有三。

贾母生活在社会上层,一定是饮茶高手。在这一回中贾母才刚吃了酒肉,一般来讲,刚吃过油腻事物的人不适合饮凉性的绿茶,否则会引起拉肚子。而妙玉也出生官宦人家,也应是饮茶高手。所以老君眉很可能是性温的红茶。

贾家此时生活在北方,北方人一般喜欢饮红茶和花茶。 贾母已不是第一次去栊翠庵,妙玉对贾母的饮茶习惯很了解。

(3)枫露茶

红楼梦第八回,茜雪端上茶来,宝玉吃了半盏,忽然想起早上的茶来,便问:“早起沏了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

起色,这回子怎么又斟上这个茶来?”

由此可知,枫露茶是红茶的一种,绿茶以续水二到三次为最好,第四次就淡而无味了,更谈不上出色。枫露茶可能是秋天清晨采摘的叶子制成的茶。

(4)、杏仁茶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元宵节,众人玩至深夜,贾母不想吃鸭子肉粥而想吃点清淡的,凤姐忙说:“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贾母笑道:“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凤姐忙又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

贾母深知养生之道,知道油腻和过甜食物会伤害内脏,影响消化,最后选择了清淡的杏仁茶。

人们对名医大家冠以杏林高手的雅称,语出三国。杏仁茶可止咳平喘,适用于风寒咳嗽等,常服有妨癌,抗癌的作用。

(5)、面茶

第七十五回和第七十四回提到面茶。一次是尤氏到李纨屋里去,李纨吩咐人把姨娘家送来的茶面子冲了喝。

还有一次是贾政要宝玉去寻秋赏桂,清早在上屋里等他吃面茶,冲面茶的叫茶面子。

二、养生小常识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以饮用香气浓郁的花茶为好,有利 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

夏季:气候炎热,适宜饮用绿茶。因绿茶性苦寒,可消暑

解热,又能促进口内生津,有利消化。

秋季:选用青茶最理想。青茶性味介于绿、红茶之间,不 寒不热,既能消除体内余热,又能恢复津液。也可用绿、红茶混合在一起饮用,取其两种功效。

冬季:则应选用味甘性温的红茶为好,以利蓄养人体阳气。 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还有助消化、去油腻的作用。

三、饮茶的禁忌

不要在饭后立即喝茶,吃完饭后倘若立即喝茶,会延长食 物的消化时间,增加胃的负担。长期下去会使胃受到损害。 贫血病人不要饮茶。贫血大多是由于人体缺铁,饮茶从而阻碍了铁的吸收,使贫血病情加重。 不要喝浓茶来解酒。饭前和睡前不要饮茶。睡前饮茶,会使人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难以入眠。

四、饮茶中的民俗

中国人在长期的饮茶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它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也展示了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

(1)、以茶祭祀

以茶祭祀最晚出现在魏晋南北朝。南齐武帝萧颐临终前下了一道遗诏:“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果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红楼梦中以茶祭祀的描写: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王熙

凤分派仆役时说:“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俩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茶供饭,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想干。” 第五十三回,贾府过年,全族人开祠堂“祭宗祠”,祭祖时用到了茶:“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传完”。

第五十八回,藕官在大观园烧纸钱,宝玉让芳官转告藕官:“以后断不可烧纸钱,随便有清茶便供一盅茶。”

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祭文中写道:“谨以群芳之...枫露之茗…“。读毕,遂焚帛奠茗。看来古人将茶看作一种名贵,纯洁的祭品。

(2)、茶与婚嫁

茶与婚嫁密切相关的风俗是从唐朝开始的。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其嫁妆中就有大量茶叶。《金瓶梅》中有多处写道受聘茶礼。

红楼梦中有俩处讲到了茶与婚嫁的民俗。第十五回,宝玉,要吃智能的茶。这话分明有弦外之音,意指秦钟与智能的儿女私情。

第二十五回,林黛玉吃了王熙凤送去的茶叶,凤姐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所以民间把定婚称“茶定”,送婚嫁彩礼又叫“下茶礼”。新媳妇入门还要给男方的长辈奉茶。

(3)、敬茶与逐客

客来敬茶是中国人待客的传统礼仪。

红楼梦中写道五次:第一回,甄士隐命“小童献茶”招待贾雨村。第三回,林黛玉到王夫人房内,丫鬟忙捧上茶来。第十三回,太监戴权到贾府上祭,贾珍“让座逗蜂轩献茶”第十八回,元妃省亲大典,“茶已三献,贾妃降座”第三十三回,贾政接待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

在封建社会官场上,下级到上司处拜会,侍从会献茶。此茶只有刚开始时可以礼仪性的呷一口。在后面的谈话中如果上司突然端起茶盅,口称:“请”或唤仆人上茶,这便是逐客令,客人应知趣的告辞,不可逗留。

(4)、品茶与饮茶

第四十一回,妙玉对品茶的品字作了最确切的注释。妙玉对宝玉笑道:“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了什么”。

第三回写道,林如海教导黛玉为了惜福养生,不伤脾胃,饭后应停食一段时间再饮茶,贾府则是饭后先用茶漱口,去除酒饭之余杂味,盥手毕,静下心来再吃茶,这是真正的品茶了

来了客人斟茶时切不可斟满,只可斟大半杯。民间有“七茶八饭十分酒”之说,茶满,饭满都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5)、年茶

过年的时候,约亲朋好友团聚,围坐在一起,以茶为饮,配以茶点,果品,以聊家常,叙友情为主,一般茶后配以小宴,也可不宴。

现代社会,一般宴前总有茶。宴会前要上茶,又称茶宴或先茶后酒,尤其是女眷的家宴小集。

(6)、茶诗与茶联

茶也是文人墨客写诗填词的重要话题之一。尤其是唐代中期后,饮茶风气渐盛,茶诗就更多了。唐代的白居易写了五十多首茶诗;宋代的苏东坡写了数十首诗;黄庭坚写了上百首茶诗;南宋时陆游写了三百多首茶诗;。清代的乾隆也有数百首茶诗

红楼梦中的茶诗。第二回回前诗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废,须问旁观冷眼人第十七回,宝玉随游大观园,题潇湘馆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第二十三回,宝玉的《夏夜即事》写道: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秋夜即事》写道:“静夜不眠因酒醒,程艳重拨索烹茶”

(7)、茶的谚语

清茶一杯,亲密无间。

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头苦二甜三回味。

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萝卜就热茶,闲得大夫腿发麻。

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

前言: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学遗产,里面有很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描述。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在两汉时,古代文献中,《尔雅》和《说文解字》等一类字书中,有了茶的专门记载。到了三国、两晋时期,茶叶的饮用及茶树的栽培得到了发展。三国茶饮还只限于宫廷达官贵人中,而到了东晋时,茶饮已成为民间的待客之物了。隋着茶饮活动与社会生活文化的渐渐融合,此时茶文化显现了出来。并附于了茶叶朴素、淡洁的色彩。茶文化注入吸收了儒家、道教、佛教的思想内容。到了南北朝,没有太大的变化。到了盛唐,茶叶的饮用、贸易的扩大,出现了茶政,朝廷对茶叶开始课税。此时,茶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了宋代,茶叶的发展有了重大改革,是我国茶叶建设发展的重要时代,所以就有了我国茶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明清两个朝代是我国茶叶走向衰退的年代。

一、茶的种类

(1)、普洱女儿茶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怡红院宝玉生日,林之孝家的来查房,听宝玉说:”今日因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玩一会子“。便向袭人等笑说:”该沏些普洱茶吃“。袭人晴雯回答说:”沏了一杠子女儿红,已喝过俩碗了。“

女儿红种类很多,这里应是指普洱女儿茶,是云南地方向满清皇室进贡的贡品,清代的皇帝常将普洱茶赐给下人,因此清代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饮普洱茶的风尚,贾府的普洱茶可能是皇上所赐。普洱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 黑茶原料较粗老,发酵时间长,性热。

(2)、六安茶与老君眉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贾母对妙玉说:”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并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道:“这是老君眉。”

六安茶应是六安瓜片,是绿茶的一种,产于安徽省大别山东北麓的六安。是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而贾母特别声明不饮六安茶,妙玉直接奉上老君眉原因有三。

贾母生活在社会上层,一定是饮茶高手。在这一回中贾母才刚吃了酒肉,一般来讲,刚吃过油腻事物的人不适合饮凉性的绿茶,否则会引起拉肚子。而妙玉也出生官宦人家,也应是饮茶高手。所以老君眉很可能是性温的红茶。

贾家此时生活在北方,北方人一般喜欢饮红茶和花茶。 贾母已不是第一次去栊翠庵,妙玉对贾母的饮茶习惯很了解。

(3)枫露茶

红楼梦第八回,茜雪端上茶来,宝玉吃了半盏,忽然想起早上的茶来,便问:“早起沏了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

起色,这回子怎么又斟上这个茶来?”

由此可知,枫露茶是红茶的一种,绿茶以续水二到三次为最好,第四次就淡而无味了,更谈不上出色。枫露茶可能是秋天清晨采摘的叶子制成的茶。

(4)、杏仁茶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元宵节,众人玩至深夜,贾母不想吃鸭子肉粥而想吃点清淡的,凤姐忙说:“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贾母笑道:“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凤姐忙又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

贾母深知养生之道,知道油腻和过甜食物会伤害内脏,影响消化,最后选择了清淡的杏仁茶。

人们对名医大家冠以杏林高手的雅称,语出三国。杏仁茶可止咳平喘,适用于风寒咳嗽等,常服有妨癌,抗癌的作用。

(5)、面茶

第七十五回和第七十四回提到面茶。一次是尤氏到李纨屋里去,李纨吩咐人把姨娘家送来的茶面子冲了喝。

还有一次是贾政要宝玉去寻秋赏桂,清早在上屋里等他吃面茶,冲面茶的叫茶面子。

二、养生小常识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以饮用香气浓郁的花茶为好,有利 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

夏季:气候炎热,适宜饮用绿茶。因绿茶性苦寒,可消暑

解热,又能促进口内生津,有利消化。

秋季:选用青茶最理想。青茶性味介于绿、红茶之间,不 寒不热,既能消除体内余热,又能恢复津液。也可用绿、红茶混合在一起饮用,取其两种功效。

冬季:则应选用味甘性温的红茶为好,以利蓄养人体阳气。 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还有助消化、去油腻的作用。

三、饮茶的禁忌

不要在饭后立即喝茶,吃完饭后倘若立即喝茶,会延长食 物的消化时间,增加胃的负担。长期下去会使胃受到损害。 贫血病人不要饮茶。贫血大多是由于人体缺铁,饮茶从而阻碍了铁的吸收,使贫血病情加重。 不要喝浓茶来解酒。饭前和睡前不要饮茶。睡前饮茶,会使人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难以入眠。

四、饮茶中的民俗

中国人在长期的饮茶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它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也展示了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

(1)、以茶祭祀

以茶祭祀最晚出现在魏晋南北朝。南齐武帝萧颐临终前下了一道遗诏:“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果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红楼梦中以茶祭祀的描写: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王熙

凤分派仆役时说:“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俩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茶供饭,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想干。” 第五十三回,贾府过年,全族人开祠堂“祭宗祠”,祭祖时用到了茶:“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传完”。

第五十八回,藕官在大观园烧纸钱,宝玉让芳官转告藕官:“以后断不可烧纸钱,随便有清茶便供一盅茶。”

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祭文中写道:“谨以群芳之...枫露之茗…“。读毕,遂焚帛奠茗。看来古人将茶看作一种名贵,纯洁的祭品。

(2)、茶与婚嫁

茶与婚嫁密切相关的风俗是从唐朝开始的。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其嫁妆中就有大量茶叶。《金瓶梅》中有多处写道受聘茶礼。

红楼梦中有俩处讲到了茶与婚嫁的民俗。第十五回,宝玉,要吃智能的茶。这话分明有弦外之音,意指秦钟与智能的儿女私情。

第二十五回,林黛玉吃了王熙凤送去的茶叶,凤姐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所以民间把定婚称“茶定”,送婚嫁彩礼又叫“下茶礼”。新媳妇入门还要给男方的长辈奉茶。

(3)、敬茶与逐客

客来敬茶是中国人待客的传统礼仪。

红楼梦中写道五次:第一回,甄士隐命“小童献茶”招待贾雨村。第三回,林黛玉到王夫人房内,丫鬟忙捧上茶来。第十三回,太监戴权到贾府上祭,贾珍“让座逗蜂轩献茶”第十八回,元妃省亲大典,“茶已三献,贾妃降座”第三十三回,贾政接待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

在封建社会官场上,下级到上司处拜会,侍从会献茶。此茶只有刚开始时可以礼仪性的呷一口。在后面的谈话中如果上司突然端起茶盅,口称:“请”或唤仆人上茶,这便是逐客令,客人应知趣的告辞,不可逗留。

(4)、品茶与饮茶

第四十一回,妙玉对品茶的品字作了最确切的注释。妙玉对宝玉笑道:“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了什么”。

第三回写道,林如海教导黛玉为了惜福养生,不伤脾胃,饭后应停食一段时间再饮茶,贾府则是饭后先用茶漱口,去除酒饭之余杂味,盥手毕,静下心来再吃茶,这是真正的品茶了

来了客人斟茶时切不可斟满,只可斟大半杯。民间有“七茶八饭十分酒”之说,茶满,饭满都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5)、年茶

过年的时候,约亲朋好友团聚,围坐在一起,以茶为饮,配以茶点,果品,以聊家常,叙友情为主,一般茶后配以小宴,也可不宴。

现代社会,一般宴前总有茶。宴会前要上茶,又称茶宴或先茶后酒,尤其是女眷的家宴小集。

(6)、茶诗与茶联

茶也是文人墨客写诗填词的重要话题之一。尤其是唐代中期后,饮茶风气渐盛,茶诗就更多了。唐代的白居易写了五十多首茶诗;宋代的苏东坡写了数十首诗;黄庭坚写了上百首茶诗;南宋时陆游写了三百多首茶诗;。清代的乾隆也有数百首茶诗

红楼梦中的茶诗。第二回回前诗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废,须问旁观冷眼人第十七回,宝玉随游大观园,题潇湘馆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第二十三回,宝玉的《夏夜即事》写道: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秋夜即事》写道:“静夜不眠因酒醒,程艳重拨索烹茶”

(7)、茶的谚语

清茶一杯,亲密无间。

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头苦二甜三回味。

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萝卜就热茶,闲得大夫腿发麻。


相关文章

  • 红楼梦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 <红楼梦>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新浪读书:您认为红楼梦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裴钰:<红楼梦>不是简单的一部小说作品,几百年来在世界上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范畴,她的最大的魅力是她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体 ...查看


  • 从[红楼梦]书名的英译看民族文化的传承--兼论[红楼梦]书名的含义
  • <红楼梦>书名 英从译看民族文化的的传承 --兼论<红楼梦>书名的含义 朱耕 摘要: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扬宪益与霍克斯<红楼梦>两种译本的书名翻译问题.两种译本的译者由于翻译目的不同.采用了不同 ...查看


  •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与人物描写
  • 第18卷第6期 鄂州大学学报 Vol.18No.6JournalofEzhouUniversity 2011年11月Nov.2011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与人物描写 李青云 (<鄂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鄂州4360 ...查看


  • [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 浅论<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摘要:<红楼梦>我国文学史上的璀璨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这部作品内容极其丰富,可堪称"百科全书",在这部巨著中,曹雪芹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众多人物丰富 ...查看


  • 从互文性理论解读[红楼梦]书名的不同翻译
  • [摘要]<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巅峰,对它的翻译众多.无论是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还是大卫.霍克斯的<石头记>都深深地体现了与各自文化的互文.本文结合互文性的理论,阐述该理论视角下的对书名"红 ...查看


  • 浅谈[红楼梦]的法文化毕业论文
  • 目 录 摘 要 ························································································ 1 前 言 ················· ...查看


  • 浅析[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
  • 浅析<红楼梦>中人物服饰的文化内涵 姓名:刘丽班级:141002 学号:20142901 摘要:我国著名读点小说<红楼梦>中,有很多关于服饰文化的描写,为研究明末清初服装的特点.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形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查看


  • 红楼品茗_红楼文库-红学的超学科特点
  • 红学的超学科特点 作者:刘梦溪 红学的内涵.学术意义和学科价值是多方面的,为了明白起见,下面不妨进一步从学理上略加说明. 前面在谈到<红楼梦>时,我曾说这部书具有反映时代的深刻性的特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红楼梦& ...查看


  • 问题域中的[红楼梦]"大问题"
  • 问题域中的<红楼梦>"大问题" --以刘再复.王蒙.刘心武.周汝昌之"红学"为中心 梁归智 在红学研究领域中,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和学术传统的重要性是互相关联倚重而又彼此制约刺激的. 笔者撰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