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对策

论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通货膨胀预期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通货膨胀预期的定义指标以及产生原因,从本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希望运用数量型工具,理顺相关价格工具,注重总量调控.增强货币政策针对性,加强结构调控,以加强对其的管理。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

通货膨胀预期的定义

通货膨胀预期指公众对后一段时期内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及其幅度大小的事前估计。预期行为本身具有主观性,但人们进行预期所依据的却是客观事实。影响或决定人们预期的因素有:过去一段时期中物价总水平变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整个经济发展变动的趋势;政府所宣布的将要执行的各种经济政策,主要是物价和货币政策;政府遵守诺言、贯彻政策的可信程度等。在通货膨胀预期中充分考虑政府政策的作用是现代预期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

通货膨胀预期是经济中消费者对未来不确定的通货膨胀的判断,即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实际通货膨胀的估计。虽然通货膨胀预期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心理概念,但是其却能通过自我加强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最终将预期转化为现实。因此,合理估计并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是央行的重要目标之一。

由于通货膨胀预期是一个尚未实现并且不一定会准确实现的抽象概念,选择何种指标对其进行衡量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建立通货膨胀预期,实际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方面,菲利普斯曲线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通货膨胀预期是否会调整,菲利普斯曲线分为短期形式和长期形式。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假设通货膨胀预期固定,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缺口之间呈现同向变化。而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中,通货膨胀预期会根据经济形势进行调整,因此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率的绝对值之间没有关系,而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通过考察产出缺口与实际通货膨胀率及其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以间接得出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情况。

根据粮食价格的超调假说,也有学者认为存在通货膨胀预期时,粮食价格会先于工业品价格上涨,因此粮价波动可以看作是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衡量。当预期通货膨胀发生时,粮价会在短期大幅上涨并超过长期均衡值,当实际通货膨胀发生时,由于前期的过分反应,粮价反而会在此时下跌并向长期均值收敛。同时,粮价的波动幅度还可以被作为衡量预期准确性的指标。当通货膨胀被较早并较为准确地预期到时,粮价的波动幅度较小,而完全未被预期到的通胀则可能造成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

此外,资产价格由于受到未来预期回报的影响,因此间接受到未来通货膨胀及货币政策预期的影响,因此对通货膨胀预期也有影响。当投资者预期未来通货膨胀上升时,可能调整资产配置,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到抗通货膨胀能力较强的资产中去,这些资产主要包括股票、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等,因此一旦通货膨胀的预期加强,大量资金便会流入这些领域,进而推动股市、房市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股票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等可以作为通货膨胀预期的衡量指标。

进一步地,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预期会影响到居民和企业的储蓄存款配置。当预期通货膨胀上升时,由于名义利率变化的滞后性,实际利率下降,居民和企业储蓄

定期存款的热情下降,同时对于流动性的追求将导致持有活期存款和现金的动机加强。因此存款定活比也可以作为衡量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

通过以上分析,大致可以得出衡量通货膨胀预期的四个指标,即产出缺口、股票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和存款定活比。作为衡量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必须与实际通货膨胀时间存在着较为稳定和紧密的关系,否则便可以认为通货膨胀预期并未自我加强并转化为实际的通货膨胀,那么这样的预期可以说是不重要的,对其进行讨论和管理的意义就不大了。同时,作为预期,这些指标应该具有前瞻性,即这些指标的变化应该领先于实际通货膨胀的变化,同时又具有自我修正性,即能够根据实际通货膨胀的水平进行调整。因此通过考察这些指标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之间的关系,便能较好地测度出他们在衡量通货膨胀预期方面的效力。 通过计量方法对产出缺口、股票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和存款定活比四个指标衡量通货膨胀预期的效率的考察,我们认为存款定活比和房地产价格指数因为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自我修正性,因此能够较好的反映样本期内的通货膨胀预期。产出缺口可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预期是否发生变化的定性指标,但在衡量其数值方面效率欠佳。而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质,其和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因此股票指数不宜作为衡量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

通货膨胀预期成因

通胀预期产生的首要原因消费者看到前一段时间存在通胀的事实。而通胀是“货币发行量适度问题”。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是货币供给超过了社会商品(服务)的实际生产能力,导致物价呈现上涨的趋势。一般我们按照通胀严重程度,将通胀分为温和型通胀(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下)、奔腾式通货膨胀(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和恶性通货膨胀(通胀率呈3位数,物价急剧上涨)三类。如果按照通胀产生的原因,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目前我们国家的通胀率比较低,同时这是我们原来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衍生产品”,基本上属于温和型的、需求拉动型的。短期时间内,刺激计划的需求突然释放出来了,但是社会的商品总供给没有办法在短期内予以同步的增加,因此在“连续时间序列”角度基础上的“供需平衡关系”,必然推动推动商品平均价格上涨。货币供应和社会商品生产之间不一定能够实时合拍,因此当社会货币供应超过了设计的社会商品流通需求,在资本逐利性的作用下,投机资本会集中在短期高收益率的领域,而这些领域往往是和通胀有密切关系的领域,房地产炒楼、煤矿潮煤,不论哪个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过快,为一的沟通结果是太高了单位商品的事实价格,相应的商品涨价映射到国民经济体系中,就是通胀因素。消费者为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必然采取跟风炒作,则加剧证实了宏观经济体系通胀的事实和预期结果。

第二个诱发通胀预期的因素是人基于以往经验、经济事实产生的“非理性预期”。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认为:“人们一般无法充分分析涉及经济判断和概率判断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依靠某些捷径或原则做出判断,这些捷径或原则有时与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存在着系统偏差。直觉判断在知觉的自动操作和推论的深思熟虑之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任何一个消费者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社会人、经济人、理性的人,但是在突变的经济环境因素刺激条件下,任何一个消费者预期往往具有“非理性的蜥蜴式大脑思维”(特里。伯纳姆语),消费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决策,往往凭借过去的世界、事物的文化感知,其决策方式是一种模式化的追溯式的决策路径依赖。通胀预期对于整个经济循环体系的破坏在于,由于“非理性蜥蜴式思维”作用下,消费者在预期心理作用下产生的大量囤积商品的需求,而社会有效供给无法在需求产生的同时产生足够满足非理性预期的突然加大的需求,因此在交易市场上刺激了商品的进一步加剧涨价,在导致整个社会商品的供需严重失衡,价格飞涨。过去的20年中国经济始终处于一种平稳的发展过程中,这同时启示我们,中国的

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波动缺乏必要的理性预知能力,这种对价格波动的感知能力也许会很敏感,很容易在直觉的思维模式下作出非理性决策,也就是说未来的价格波动作用会在非理性预期的作用下被过度放大的概率很大。消费者的未来决策不是依赖未来宏观经济的前景预期,而其取决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产生的经验主义文化认知、社会群体反应的综合判断。

第三个诱发通胀预期的是商品的“比价效应”。经济学家凯文。多德在《竞争与金融》中认为:“通货膨胀是有成本的,更高的通胀会影响其他商品的相关价格”。现实社会相应的不同商品之间的通胀预期不但和商品供需关系有关,同时和消费者的理性预期存在重要关系,同时和商品种类之间的供需平衡有关系。在静态的社会商品总供给条件下,商品种类之间的有效供给不均衡,导致单一商品价格曲线波动方差过大,在商品比价效应的作用下,产生社会所有商品价格轮涨的作用。温州这轮蔬菜涨价,其诱因是洪水导致蔬菜有效供给不足,作为一个偶发因素,却对整个市场的商品产生了一定影响。商品市场存在两个“价格传导连通器”:消费者、生产者(销售者)。由于消费者、生产者都是一种蜥蜴式的预期决策思维模式,当偶发因素导致蔬菜价格突然上涨,消费者为了保证家庭的基本消费,在固定家庭开支的前提下,必然会减少蔬菜购买数量,而购买没有涨价的水产品、肉类作为一种购买替代,这又反过来造成水产品、肉类需求增加,刺激水产品、肉类商品价格温和上涨。另一个层面养猪农户、肉贩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价格销售商品,在蔬菜价格上涨前提下,破坏了原有的商品固有“比价关系平衡”,肉类商品供应者的收入不变,导致其家庭的实际的社会商品购买力变低,因此为了维持原来的购买力,不论猪肉供需是否平衡,猪肉必然涨价。上述两者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因为一个偶发因素的洪水,诱发整个市场的商品涨价。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基于社会综合购买力基础上的价格传导作用下“比价效应”。

商品价格轮涨的比价效应,初始阶段只和第一个诱发涨价的商品(蔬菜)的供需平衡有关,而和被诱发涨价的商品(肉类)供需平衡无关。诱发商品的价格波动方差较大(蔬菜涨价3倍),被诱发的商品价格方差波动较小(猪肉涨价10%),但是二者涨价时间点呈现出时间上的迟滞效应,当波动方向上呈现明显的同向一致性。

第四个诱发通胀预期的问题是汇率,当汇率急剧贬值的时候,进口商品的几个突然增加,成为一个新的偶发因素,传导到国内商品价格体系,同样由于存在商品的比价效益,导致国内商品的上涨。原来的铁矿石上涨、原油价格上涨亦然。同时由于国内本币的汇率降低,又进一步刺激了商品出口,减少了国内的商品总供给水平,这又第二次加剧了国内商品的供需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因此在汇率贬值的情况下,存在通胀预期成为一种必然。这种情况目前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第五个诱发通胀预期因素的是社会中“拜金主义、奢侈品泛滥”消费氛围事实。目前中国社会,拜金主义泛滥,某些电视台组织中的相亲节目,纯粹是“郎财女貌”,拜金到极点。奢侈品消费量巨大,顶级奢侈品消费在中国遍地开花。就《营销管理》而言,拜金主义、奢侈品消费,在整个市场供给中会产生一种价格泡沫,过度的行为,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资源供给会产生一种错位的资源配置作用,无法构成有效供给,而社会的有效供给越少,通胀概率越高。在利益驱动下,社会会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高端商品的细分化市场,导致低端商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低端商品价格猛涨。最明显的就是房地产市场,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高端豪宅的差异化优势,在利益驱动下,大部分房产公司开发高端豪宅,“豪宅的天价”为中端、低端细分化市场的商品房价格带来“成长的空间”,而消费者本身的购买能力并没有相应的增加,最终导致低端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社会有效供给不足,房价虚高,百姓买不起房成为“社会共识”。在整个房地产价格涨价过程中,真正成为刺激房价急剧上涨的偶发因素是“天价豪宅”,一个豪宅拉动周边的房地产商品价格,在房地产的“比价效应”作用下,板块轮涨此成为不可不免的趋势。其他各个市场的奢侈风、拜金主义泛滥,对于相应的市场存在的“错误心理预期”的偶发因素刺激作用,因此就控制通胀预期而言,此风不可长。

第六个诱发通胀预期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在整个宏观经济市场中。导致通货膨胀事实“时间点”是“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决定接受销售者的价格那个时刻”,现实社会总偶发的通胀关键意义在于,由于代理人经常得到错误的通胀信息,代理人会根基现在已经得到的信息,决定他们未来的行为决策,即偶发因素诱发了关于同伙膨胀领域的信息不对称,藉此进一步放大了信息错误预期基础上的实际行为的不确定性。偶发的通胀预期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破坏在于信息不对称基础上扭曲了人们对于整个社会商品体系的相对价格理解,最终导致了市场错误的资源配置信号。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预期的成因探析及管理建议

当前通货膨胀预期的成因探析

(一)货币、信贷供应数量均大幅增长,达历史较高水平

2009年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货币信贷供应量出现大幅增长,截至2010年3月,我国货币供应M2余额比2008年底增长了36.8%,而同期国内经济总量只上升了10%左右。银行信贷历来是我国投放的主要渠道,特别是2009年以来人民币新增信贷大幅增长,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增强,是货币供应量增速提升的主要原因。2009年我国新增人民币信贷达到9.59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一季度,剔除短期票据后的新增贷款达到

3.2万亿元,高于去年的3.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达2.4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二)实际存贷款利率大幅走低,负利率程度已较为明显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大幅下调了利率水平。虽然美联储也大幅降低了基准利率,但联邦基金利率只是货币市场上用于金融机构调剂头寸的利率,信贷市场利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原因在于危机期间经济运行风险增大,金融机构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这对广大中小企业借款人更是如此。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降息直接就是实体经济贷款利率的下降,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从4.14%和7.47%降至2.25%和5.31%,个人房地产抵押贷款享受七折优惠利率,名义利率水平为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低。不仅如此,随着价格水平回升,实际存贷款利率进一步走低,负利率程度渐趋扩大。以2010年3月为例,剔除CPI涨幅的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为-0.2%,剔除原材料价格涨幅的一年期实际贷款利率约为-6.2%,剔除房地产价格涨幅的实际按揭贷款利率约为-8.1%。

(三)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待提高,否则难以抵御国外货币宽松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胀压力

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开始重新盯住美元,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我国出口,但也强化了国内货币宽松的程度。一方面,从2009年3月份至12月份,美元持续贬值,美元指数从97.25降至87.32.贬值幅度超过10%,这一期间由于人民币绑定美元,也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从124.7降至115.1,实际贬值幅度达到7.7%。在美元贬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难以抵御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汇率缺乏足够弹性,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外汇占款不断增加,加大了国内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压力。

利率和汇率缺乏足够弹性是国内信贷迅猛增长的重要原因。首先,贷款利率过低刺激了信贷需求。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复苏和工业企业效益改善,2010年1-2月份工业企业资本金回报率已经超过贷款利率近13个百分点,刺激了工业企业生产和投资;不仅如此,由于原材料和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负利率迅速扩大,加剧了经济主体对原材料和房地产的投资甚至投机行为。反过来加大了相应的信贷需求。其次,从信贷供给方面看,中央银行同时锁定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并规定信贷市场“存款利率不超过上限,贷款利率不超过下限”,商

业银行存在稳定的利差空间,扩大信贷规模也符合其自身利益。再次,由于汇率缺乏弹性,外汇占款增加了国内基础货币投放,也为银行信贷提供了流动性来源。

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

鉴于通胀预期的危害,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胀预期的管理。我国在管理通胀预期时既要借鉴国际经验,也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具体工具层面,既要运用数量型工具,也要理顺相关价格工具;既要注重总量调控.也要增强货币政策针对性,加强结构调控。

(一)通胀预期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从国际经验看,管理通胀预期主要有三个着力点:一是增强社会公众对币值的可信度,二是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三是对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进行限制,避免成本和物价螺旋式上升。 首先,增加社会公众对货币币值的信心。为保证币值稳定,国际上管理通胀预期的着力点通常在于实行通胀目标制。在通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把维护币值稳定作为唯一最终目标,使人们对未来价格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预期。从国际实践情况来看,新西兰、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实行通胀目标制之后,其通胀预期表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通货膨胀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其次,中央银行加强与公众沟通,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中央银行通过新闻发布会、发布研究报告以及公开场合表态等多种形式,与社会大众沟通对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操作的认识,引导公众预期向良性方向发展。如美联储定期向国会作证和提交货币政策书面报告,详细公开其货币政策的相关内容,英格兰、加拿大、瑞典的央行也发布类似的报告;欧洲央行行长每个季度向欧洲议会报告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等。

第三,必要时对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进行限制,特别是限制工资增长率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这有利于避免物价–工资螺旋式的通货膨胀。

(二)既要注重总量调控,也要加强针对性

我国在管理通胀预期时,既要借鉴国外经验,也要从国情出发。可以明确公布物价稳定目标,增强社会公众对稳定物价的信心;可以加强与社会公众沟通,引导通胀预期向良性发展;必须稳妥推进生产要素价格改革,避免引发生产要素和通货膨胀的螺旋式上升;加大对相关产品(如食品)的供应力度,避免个别产品价格涨幅过大等的。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认识到我国通胀预期深层次原因在于货币环境较为宽松,需要从根源上消除通胀预期。

同时,由于各个行业受到的通胀压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既要注重总量控制,也要加强针对性。首先,从数量工具上加强针对性。比如,针对当前房地产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和房地产贷款增长过快,可以差别化地提高贷款资本金比例;将差别准备金率的实施重点转向发放房地产贷款较多的银行等等。其次,价格工具也需要加强针对性。鉴于各个部门价格上涨幅度不同,可以实施结构性利率调整。比如针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应该对房地产行业适用更高的贷款利率。

(三)既要注重数量调控,也要理顺利率和汇率机制

鉴于银行信贷是我国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我国一直注重数量型调控,不仅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冲过剩的流动性,而且加强信贷规模控制,调节贷款节奏。但是数量型工具难以解决实际存贷款利率水平过低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遏制信贷需求,因此可考虑择机调整利率和汇率水平,并改革其形成机制。

论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通货膨胀预期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通货膨胀预期的定义指标以及产生原因,从本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希望运用数量型工具,理顺相关价格工具,注重总量调控.增强货币政策针对性,加强结构调控,以加强对其的管理。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

通货膨胀预期的定义

通货膨胀预期指公众对后一段时期内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及其幅度大小的事前估计。预期行为本身具有主观性,但人们进行预期所依据的却是客观事实。影响或决定人们预期的因素有:过去一段时期中物价总水平变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整个经济发展变动的趋势;政府所宣布的将要执行的各种经济政策,主要是物价和货币政策;政府遵守诺言、贯彻政策的可信程度等。在通货膨胀预期中充分考虑政府政策的作用是现代预期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

通货膨胀预期是经济中消费者对未来不确定的通货膨胀的判断,即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实际通货膨胀的估计。虽然通货膨胀预期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心理概念,但是其却能通过自我加强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最终将预期转化为现实。因此,合理估计并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是央行的重要目标之一。

由于通货膨胀预期是一个尚未实现并且不一定会准确实现的抽象概念,选择何种指标对其进行衡量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建立通货膨胀预期,实际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方面,菲利普斯曲线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通货膨胀预期是否会调整,菲利普斯曲线分为短期形式和长期形式。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假设通货膨胀预期固定,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缺口之间呈现同向变化。而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中,通货膨胀预期会根据经济形势进行调整,因此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率的绝对值之间没有关系,而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通过考察产出缺口与实际通货膨胀率及其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以间接得出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情况。

根据粮食价格的超调假说,也有学者认为存在通货膨胀预期时,粮食价格会先于工业品价格上涨,因此粮价波动可以看作是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衡量。当预期通货膨胀发生时,粮价会在短期大幅上涨并超过长期均衡值,当实际通货膨胀发生时,由于前期的过分反应,粮价反而会在此时下跌并向长期均值收敛。同时,粮价的波动幅度还可以被作为衡量预期准确性的指标。当通货膨胀被较早并较为准确地预期到时,粮价的波动幅度较小,而完全未被预期到的通胀则可能造成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

此外,资产价格由于受到未来预期回报的影响,因此间接受到未来通货膨胀及货币政策预期的影响,因此对通货膨胀预期也有影响。当投资者预期未来通货膨胀上升时,可能调整资产配置,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到抗通货膨胀能力较强的资产中去,这些资产主要包括股票、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等,因此一旦通货膨胀的预期加强,大量资金便会流入这些领域,进而推动股市、房市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股票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等可以作为通货膨胀预期的衡量指标。

进一步地,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预期会影响到居民和企业的储蓄存款配置。当预期通货膨胀上升时,由于名义利率变化的滞后性,实际利率下降,居民和企业储蓄

定期存款的热情下降,同时对于流动性的追求将导致持有活期存款和现金的动机加强。因此存款定活比也可以作为衡量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

通过以上分析,大致可以得出衡量通货膨胀预期的四个指标,即产出缺口、股票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和存款定活比。作为衡量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必须与实际通货膨胀时间存在着较为稳定和紧密的关系,否则便可以认为通货膨胀预期并未自我加强并转化为实际的通货膨胀,那么这样的预期可以说是不重要的,对其进行讨论和管理的意义就不大了。同时,作为预期,这些指标应该具有前瞻性,即这些指标的变化应该领先于实际通货膨胀的变化,同时又具有自我修正性,即能够根据实际通货膨胀的水平进行调整。因此通过考察这些指标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之间的关系,便能较好地测度出他们在衡量通货膨胀预期方面的效力。 通过计量方法对产出缺口、股票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和存款定活比四个指标衡量通货膨胀预期的效率的考察,我们认为存款定活比和房地产价格指数因为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自我修正性,因此能够较好的反映样本期内的通货膨胀预期。产出缺口可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预期是否发生变化的定性指标,但在衡量其数值方面效率欠佳。而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质,其和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因此股票指数不宜作为衡量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

通货膨胀预期成因

通胀预期产生的首要原因消费者看到前一段时间存在通胀的事实。而通胀是“货币发行量适度问题”。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是货币供给超过了社会商品(服务)的实际生产能力,导致物价呈现上涨的趋势。一般我们按照通胀严重程度,将通胀分为温和型通胀(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下)、奔腾式通货膨胀(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和恶性通货膨胀(通胀率呈3位数,物价急剧上涨)三类。如果按照通胀产生的原因,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目前我们国家的通胀率比较低,同时这是我们原来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衍生产品”,基本上属于温和型的、需求拉动型的。短期时间内,刺激计划的需求突然释放出来了,但是社会的商品总供给没有办法在短期内予以同步的增加,因此在“连续时间序列”角度基础上的“供需平衡关系”,必然推动推动商品平均价格上涨。货币供应和社会商品生产之间不一定能够实时合拍,因此当社会货币供应超过了设计的社会商品流通需求,在资本逐利性的作用下,投机资本会集中在短期高收益率的领域,而这些领域往往是和通胀有密切关系的领域,房地产炒楼、煤矿潮煤,不论哪个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过快,为一的沟通结果是太高了单位商品的事实价格,相应的商品涨价映射到国民经济体系中,就是通胀因素。消费者为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必然采取跟风炒作,则加剧证实了宏观经济体系通胀的事实和预期结果。

第二个诱发通胀预期的因素是人基于以往经验、经济事实产生的“非理性预期”。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认为:“人们一般无法充分分析涉及经济判断和概率判断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依靠某些捷径或原则做出判断,这些捷径或原则有时与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存在着系统偏差。直觉判断在知觉的自动操作和推论的深思熟虑之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任何一个消费者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社会人、经济人、理性的人,但是在突变的经济环境因素刺激条件下,任何一个消费者预期往往具有“非理性的蜥蜴式大脑思维”(特里。伯纳姆语),消费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决策,往往凭借过去的世界、事物的文化感知,其决策方式是一种模式化的追溯式的决策路径依赖。通胀预期对于整个经济循环体系的破坏在于,由于“非理性蜥蜴式思维”作用下,消费者在预期心理作用下产生的大量囤积商品的需求,而社会有效供给无法在需求产生的同时产生足够满足非理性预期的突然加大的需求,因此在交易市场上刺激了商品的进一步加剧涨价,在导致整个社会商品的供需严重失衡,价格飞涨。过去的20年中国经济始终处于一种平稳的发展过程中,这同时启示我们,中国的

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波动缺乏必要的理性预知能力,这种对价格波动的感知能力也许会很敏感,很容易在直觉的思维模式下作出非理性决策,也就是说未来的价格波动作用会在非理性预期的作用下被过度放大的概率很大。消费者的未来决策不是依赖未来宏观经济的前景预期,而其取决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产生的经验主义文化认知、社会群体反应的综合判断。

第三个诱发通胀预期的是商品的“比价效应”。经济学家凯文。多德在《竞争与金融》中认为:“通货膨胀是有成本的,更高的通胀会影响其他商品的相关价格”。现实社会相应的不同商品之间的通胀预期不但和商品供需关系有关,同时和消费者的理性预期存在重要关系,同时和商品种类之间的供需平衡有关系。在静态的社会商品总供给条件下,商品种类之间的有效供给不均衡,导致单一商品价格曲线波动方差过大,在商品比价效应的作用下,产生社会所有商品价格轮涨的作用。温州这轮蔬菜涨价,其诱因是洪水导致蔬菜有效供给不足,作为一个偶发因素,却对整个市场的商品产生了一定影响。商品市场存在两个“价格传导连通器”:消费者、生产者(销售者)。由于消费者、生产者都是一种蜥蜴式的预期决策思维模式,当偶发因素导致蔬菜价格突然上涨,消费者为了保证家庭的基本消费,在固定家庭开支的前提下,必然会减少蔬菜购买数量,而购买没有涨价的水产品、肉类作为一种购买替代,这又反过来造成水产品、肉类需求增加,刺激水产品、肉类商品价格温和上涨。另一个层面养猪农户、肉贩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价格销售商品,在蔬菜价格上涨前提下,破坏了原有的商品固有“比价关系平衡”,肉类商品供应者的收入不变,导致其家庭的实际的社会商品购买力变低,因此为了维持原来的购买力,不论猪肉供需是否平衡,猪肉必然涨价。上述两者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因为一个偶发因素的洪水,诱发整个市场的商品涨价。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基于社会综合购买力基础上的价格传导作用下“比价效应”。

商品价格轮涨的比价效应,初始阶段只和第一个诱发涨价的商品(蔬菜)的供需平衡有关,而和被诱发涨价的商品(肉类)供需平衡无关。诱发商品的价格波动方差较大(蔬菜涨价3倍),被诱发的商品价格方差波动较小(猪肉涨价10%),但是二者涨价时间点呈现出时间上的迟滞效应,当波动方向上呈现明显的同向一致性。

第四个诱发通胀预期的问题是汇率,当汇率急剧贬值的时候,进口商品的几个突然增加,成为一个新的偶发因素,传导到国内商品价格体系,同样由于存在商品的比价效益,导致国内商品的上涨。原来的铁矿石上涨、原油价格上涨亦然。同时由于国内本币的汇率降低,又进一步刺激了商品出口,减少了国内的商品总供给水平,这又第二次加剧了国内商品的供需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因此在汇率贬值的情况下,存在通胀预期成为一种必然。这种情况目前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第五个诱发通胀预期因素的是社会中“拜金主义、奢侈品泛滥”消费氛围事实。目前中国社会,拜金主义泛滥,某些电视台组织中的相亲节目,纯粹是“郎财女貌”,拜金到极点。奢侈品消费量巨大,顶级奢侈品消费在中国遍地开花。就《营销管理》而言,拜金主义、奢侈品消费,在整个市场供给中会产生一种价格泡沫,过度的行为,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资源供给会产生一种错位的资源配置作用,无法构成有效供给,而社会的有效供给越少,通胀概率越高。在利益驱动下,社会会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高端商品的细分化市场,导致低端商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低端商品价格猛涨。最明显的就是房地产市场,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高端豪宅的差异化优势,在利益驱动下,大部分房产公司开发高端豪宅,“豪宅的天价”为中端、低端细分化市场的商品房价格带来“成长的空间”,而消费者本身的购买能力并没有相应的增加,最终导致低端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社会有效供给不足,房价虚高,百姓买不起房成为“社会共识”。在整个房地产价格涨价过程中,真正成为刺激房价急剧上涨的偶发因素是“天价豪宅”,一个豪宅拉动周边的房地产商品价格,在房地产的“比价效应”作用下,板块轮涨此成为不可不免的趋势。其他各个市场的奢侈风、拜金主义泛滥,对于相应的市场存在的“错误心理预期”的偶发因素刺激作用,因此就控制通胀预期而言,此风不可长。

第六个诱发通胀预期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在整个宏观经济市场中。导致通货膨胀事实“时间点”是“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决定接受销售者的价格那个时刻”,现实社会总偶发的通胀关键意义在于,由于代理人经常得到错误的通胀信息,代理人会根基现在已经得到的信息,决定他们未来的行为决策,即偶发因素诱发了关于同伙膨胀领域的信息不对称,藉此进一步放大了信息错误预期基础上的实际行为的不确定性。偶发的通胀预期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破坏在于信息不对称基础上扭曲了人们对于整个社会商品体系的相对价格理解,最终导致了市场错误的资源配置信号。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预期的成因探析及管理建议

当前通货膨胀预期的成因探析

(一)货币、信贷供应数量均大幅增长,达历史较高水平

2009年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货币信贷供应量出现大幅增长,截至2010年3月,我国货币供应M2余额比2008年底增长了36.8%,而同期国内经济总量只上升了10%左右。银行信贷历来是我国投放的主要渠道,特别是2009年以来人民币新增信贷大幅增长,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增强,是货币供应量增速提升的主要原因。2009年我国新增人民币信贷达到9.59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一季度,剔除短期票据后的新增贷款达到

3.2万亿元,高于去年的3.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达2.4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二)实际存贷款利率大幅走低,负利率程度已较为明显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大幅下调了利率水平。虽然美联储也大幅降低了基准利率,但联邦基金利率只是货币市场上用于金融机构调剂头寸的利率,信贷市场利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原因在于危机期间经济运行风险增大,金融机构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这对广大中小企业借款人更是如此。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降息直接就是实体经济贷款利率的下降,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从4.14%和7.47%降至2.25%和5.31%,个人房地产抵押贷款享受七折优惠利率,名义利率水平为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低。不仅如此,随着价格水平回升,实际存贷款利率进一步走低,负利率程度渐趋扩大。以2010年3月为例,剔除CPI涨幅的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为-0.2%,剔除原材料价格涨幅的一年期实际贷款利率约为-6.2%,剔除房地产价格涨幅的实际按揭贷款利率约为-8.1%。

(三)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待提高,否则难以抵御国外货币宽松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胀压力

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开始重新盯住美元,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我国出口,但也强化了国内货币宽松的程度。一方面,从2009年3月份至12月份,美元持续贬值,美元指数从97.25降至87.32.贬值幅度超过10%,这一期间由于人民币绑定美元,也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从124.7降至115.1,实际贬值幅度达到7.7%。在美元贬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难以抵御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汇率缺乏足够弹性,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外汇占款不断增加,加大了国内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压力。

利率和汇率缺乏足够弹性是国内信贷迅猛增长的重要原因。首先,贷款利率过低刺激了信贷需求。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复苏和工业企业效益改善,2010年1-2月份工业企业资本金回报率已经超过贷款利率近13个百分点,刺激了工业企业生产和投资;不仅如此,由于原材料和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负利率迅速扩大,加剧了经济主体对原材料和房地产的投资甚至投机行为。反过来加大了相应的信贷需求。其次,从信贷供给方面看,中央银行同时锁定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并规定信贷市场“存款利率不超过上限,贷款利率不超过下限”,商

业银行存在稳定的利差空间,扩大信贷规模也符合其自身利益。再次,由于汇率缺乏弹性,外汇占款增加了国内基础货币投放,也为银行信贷提供了流动性来源。

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

鉴于通胀预期的危害,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胀预期的管理。我国在管理通胀预期时既要借鉴国际经验,也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具体工具层面,既要运用数量型工具,也要理顺相关价格工具;既要注重总量调控.也要增强货币政策针对性,加强结构调控。

(一)通胀预期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从国际经验看,管理通胀预期主要有三个着力点:一是增强社会公众对币值的可信度,二是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三是对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进行限制,避免成本和物价螺旋式上升。 首先,增加社会公众对货币币值的信心。为保证币值稳定,国际上管理通胀预期的着力点通常在于实行通胀目标制。在通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把维护币值稳定作为唯一最终目标,使人们对未来价格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预期。从国际实践情况来看,新西兰、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实行通胀目标制之后,其通胀预期表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通货膨胀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其次,中央银行加强与公众沟通,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中央银行通过新闻发布会、发布研究报告以及公开场合表态等多种形式,与社会大众沟通对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操作的认识,引导公众预期向良性方向发展。如美联储定期向国会作证和提交货币政策书面报告,详细公开其货币政策的相关内容,英格兰、加拿大、瑞典的央行也发布类似的报告;欧洲央行行长每个季度向欧洲议会报告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等。

第三,必要时对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进行限制,特别是限制工资增长率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这有利于避免物价–工资螺旋式的通货膨胀。

(二)既要注重总量调控,也要加强针对性

我国在管理通胀预期时,既要借鉴国外经验,也要从国情出发。可以明确公布物价稳定目标,增强社会公众对稳定物价的信心;可以加强与社会公众沟通,引导通胀预期向良性发展;必须稳妥推进生产要素价格改革,避免引发生产要素和通货膨胀的螺旋式上升;加大对相关产品(如食品)的供应力度,避免个别产品价格涨幅过大等的。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认识到我国通胀预期深层次原因在于货币环境较为宽松,需要从根源上消除通胀预期。

同时,由于各个行业受到的通胀压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既要注重总量控制,也要加强针对性。首先,从数量工具上加强针对性。比如,针对当前房地产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和房地产贷款增长过快,可以差别化地提高贷款资本金比例;将差别准备金率的实施重点转向发放房地产贷款较多的银行等等。其次,价格工具也需要加强针对性。鉴于各个部门价格上涨幅度不同,可以实施结构性利率调整。比如针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应该对房地产行业适用更高的贷款利率。

(三)既要注重数量调控,也要理顺利率和汇率机制

鉴于银行信贷是我国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我国一直注重数量型调控,不仅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冲过剩的流动性,而且加强信贷规模控制,调节贷款节奏。但是数量型工具难以解决实际存贷款利率水平过低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遏制信贷需求,因此可考虑择机调整利率和汇率水平,并改革其形成机制。


相关文章

  •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识别及其对策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识别及其对策分析 作者:李雪玉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09期 摘要:财务风险成为现代企业面临激励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如何有效地防范企业的财 ...查看


  • 外汇经济风险及防范对策
  • 外汇经济风险及防范对策 一般来说,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不确定而产生的对经济实体和个人的资产.负债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以及将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通常外汇风险分为三类:交易风险(transactionexposure ...查看


  • 320个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1.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 2.中国经济部门价格指数波动差异性研究 3.并购方高管动机与并购贷款的特殊风险控制 4.消费金融发展的理论解释与国际经验借鉴 5.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财富效应研究 6.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贸易影响 ...查看


  • 2017年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2017年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2)货币政策框架的国际趋势与我国面临的选择 (3)动态非一致性理论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启示 (4)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 (5)"通货膨胀目标制& ...查看


  • 浅析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通货膨胀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和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来试图理出一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策略,从而为缓解由通货膨胀引起的一系列经济压力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3/view-902 ...查看


  • 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一胡妍斌 内容提要: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增加局面长期存在,为对冲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将在较长时期内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4--,#-.信贷. ...查看


  • 黄达版货币银行金融学简答题
  • 1.货币的种类 (1)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3)纸币 (4)银行券 (5)信用货币 (6)狭义货币 (7)广义货币 (8)准货币 (9)电子货币 2.货币的职能: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基本职能 一般职能 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 世界货币 ...查看


  • 试论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及解决办法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 论文题目 姓名 学号 班级 年级 专业 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试论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及解决办法刘凯[1**********]009秋季自考投资理财三班2009级投资理财保险职业学院王凌云副教授2011年01月25 ...查看


  •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 11.通货膨胀的成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对策? 1).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说:这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以至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多的商品"而引起的.或者说,因为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