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态比能力更重要]的心得体会

做人、做事都要有个好心态

——读《心态比能力更重要》的心得体会

寒假期间学习了刘洪峰主编的《心态比能力更重要》一书,虽然学习的不深、不透,但总有一些收获和心得体会。现将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各位同仁交流,所述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一书,通过列举古今中外大量的被实践证明了的事实,提出并论证了93个问题,作者为其归纳为12章,最终目的是为了论证在成功的诸多因素中,良好的心态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比能力更重要。联系自己的经历和实际工作,我的体会是:一个人无论在做人、还是做事方面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促进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下面仅就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做人要有积极进取的心态

做人有两个方面一定要把握好,一是做人要方向明确,即做人要有目标和理想;二是做人要有原则,即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

1、做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

做人应志存高远,树立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只要确立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达到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总有一天会获得成功。书中观点认为:“目标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能够给人一个方向,告诉人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未来。”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有目标和理想的人与没有目标和理想的人,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有人说:“穷人最缺的不是金钱,而是野心”,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很多书都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个铁路工人,他们同一天参加工作,在同一条铁路上工作,不同的是:一个人只是为了一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另一个人则是为了整条铁路而工作。二十年后,为了薪水而工作的人仍在骄阳下工作,而为了整条铁路而工作的那个人已经成了铁路总裁。由此可见,树立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是非常必要的,为自己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理想和目标,就是抬高了人生的高度。

作为大学教师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比如,5年、10年以后要达到什么高度,那么每一年应该做什么,每学期应该做什么,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应该做什么,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施,一定会实现预期的目标。教师更要教育学生和子女树立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如果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同样可以用倒推的方法,推算出每一天应该做什么,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工作,就可以避免“混日子”的想法,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充实的度过大学时光,加快实

现理想的步伐。

2、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

做人的原则决定了你做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做人一定要有原则,每个人做人的原则可能不同,但做人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一致的。

首先,做有爱心的人。爱心,包括爱自己、爱亲人、爱他人。爱自己,就是尊重自己,使自己在学识上积极进取,不断进步;在事业上有目标、有规划,向着目标迈进;在生活上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爱自己是爱亲人和爱他人的前提。爱亲人,就是在孝敬老人和教育子女方面体现出的爱心,孝敬老人的行为过程本身就是教育子女的最好教材。爱他人,是指对我们周围的同事、学生以及认识的、不认识的需要我们关爱的人,奉献我们的关爱之心,比如: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事和学生,捐款捐物关爱灾区的人们,捐资助学关爱贫困生、关爱教育事业,无偿献血关爱患病的人们等等。

其次,做诚实守信的人。做人应以诚信为本,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一切。曾经有一名艺术学院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筹集学费,在纽约的一个地铁站里拉小提琴赚钱。一位先生在往他的礼帽里放钱时,不小心将中了五十万美元的彩票掉进了礼帽里。这名学生第二天要去维也纳进修,在整理东西时发现了这张彩票。第二天,他毅然回到地铁站等待失主。众人不解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虽然我没钱,但我活的很快乐;假如我没有了诚信,我一天也不会快乐。”正如这名学生所说,失去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一切,因此做人应以诚信为本。在诚实做人和诚信考试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最后,做有感恩心的人。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真正懂得做人。虽然付出的人不求回报,但接受帮助的人一定要懂得感恩。在生活中要经常心存感恩之心,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感谢工作单位为自己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感谢领导的信任和栽培,感谢同事的帮助和建议,感谢家人的理解、支持。

二、做事要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心态

曾经读过一本书,《责任感比能力更重要》,责任感是指对自己义务的知觉,是自觉履行人生义务的一种态度和意愿。责任感既包括对自己言行和人生道路承担责任的态度,又包括对自己履行职责的过失和责任的态度;既包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也包括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识。

1、责任感是一种价值观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只要你是社会上的一个个体,你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家庭的、父母的、配偶的、子女的、朋友的、工作的、社会的、国家的……总之,我们从有认知开始就肩负责任。可见,责任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的责任与企业员工的责任有所不同:企业员工是就产品和产品质量对企业负责;而教师是就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家庭、社会和国家负责。大学教师所面对的是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一代青年,肩负着引领一代人前进方向的历史使命。因此,责任感是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观。

2、责任感要求从小事做起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不是每天都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做,也不是每个人都要攻克科学难题。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往往就是小事和细节,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有句话说得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大学教师,主要工作是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同样是教学是否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同样是搞科研是否坚持不懈,科研成果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否耐心细致,学生的进步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终生的,尤其是教师不良的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比如:教师要求学生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染发、不戴首饰、文明礼貌、乐于助人、刻苦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师在要求学生的时候,自己做到了才有积极正面的教育效果。

在教师队伍中,有的教师能几十年如一日,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也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件小事,把教师的责任视为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这样的教师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是高大的;也有个别教师认为迟到2分钟、早退5分钟、不按要求写教案都是小事,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对学生要求也不严格,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是没有位臵的。应该说教育无小事,比如说,弯腰捡起一片纸、随手关上长明灯、抬手擦去一片灰。举手之劳,看似小事,对人、对己、对环境都有好处,而重要的是教师的行为,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是小事了。因此,想成就大事,必先从小事做起;要攻克难题,必先从易事做起。

3、责任感要求不为失误找借口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积极进取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一般是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他们敢于正视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积极研究问题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办法,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得到理想的结果。一种是逃避责任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缺乏责任感,不敢正视问题和困难,往往采取抱怨、推诿、拖延、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回避责任,而问题和困难得不到解决,这体现了人性的弱点。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人性的弱点有很多,但最大的弱点就是条件反射般的逃避责任。”在我们周围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工作不如意、待遇不公平、管理不合理、制

度不健全等等。也许以上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出了问题总认为是别人的错,与己无关;面对问题总是能躲则躲,明哲保身;对身边的隐患总是漠不关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职业态度问题(即心态问题),也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这种抱怨和躲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还会把这种消极的情绪传染给身边的人,使问题更加严重。而有责任感的人不是抱怨和躲避,而是积极思考,想方设法找出问题的症结,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化建议,达到逐步解决问题、不断进步的目的。

4、责任感也是教师的使命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中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无疑是重大的。大学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包括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教师履行教育责任,当教会学生做实事、求真理、做真人;履行社会责任,当肩负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强盛的重任。人们对教师的评价一向都很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更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对教师的所有赞誉,都源于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这样一段话:“一个学生的失败,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学生的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这段话让人震撼,也让所有的教师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

5、责任感的延伸是敬业和奉献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事业是否有所成就,工作态度映衬了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了一生的工作成就。教师的工作态度不仅映衬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工作成就,而且,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

敬业是责任感的体现,一个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才会真正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自己也才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敬业和奉献是对责任感的一种延伸和升华,是教师的一种主动精神,不仅仅要完成工作,而且要以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大学教师的楷模方永刚、郭力华、孟二冬等,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学教师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他们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通过读书,使我更加坚定“做人要有方向,做事要有责任感, 成功是结果,过程更重要。”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句话:“现实是此岸,目标是彼岸,行动是桥梁。”让我们立足现实,向着预定的目标,积极地行动起来,用心做好每件小事,直至达到理想的彼岸!

大专文科基础学院

鲍晓光

2010.3.6

做人、做事都要有个好心态

——读《心态比能力更重要》的心得体会

寒假期间学习了刘洪峰主编的《心态比能力更重要》一书,虽然学习的不深、不透,但总有一些收获和心得体会。现将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各位同仁交流,所述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一书,通过列举古今中外大量的被实践证明了的事实,提出并论证了93个问题,作者为其归纳为12章,最终目的是为了论证在成功的诸多因素中,良好的心态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比能力更重要。联系自己的经历和实际工作,我的体会是:一个人无论在做人、还是做事方面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促进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下面仅就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做人要有积极进取的心态

做人有两个方面一定要把握好,一是做人要方向明确,即做人要有目标和理想;二是做人要有原则,即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

1、做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

做人应志存高远,树立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只要确立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达到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总有一天会获得成功。书中观点认为:“目标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能够给人一个方向,告诉人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未来。”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有目标和理想的人与没有目标和理想的人,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有人说:“穷人最缺的不是金钱,而是野心”,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很多书都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个铁路工人,他们同一天参加工作,在同一条铁路上工作,不同的是:一个人只是为了一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另一个人则是为了整条铁路而工作。二十年后,为了薪水而工作的人仍在骄阳下工作,而为了整条铁路而工作的那个人已经成了铁路总裁。由此可见,树立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是非常必要的,为自己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理想和目标,就是抬高了人生的高度。

作为大学教师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比如,5年、10年以后要达到什么高度,那么每一年应该做什么,每学期应该做什么,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应该做什么,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施,一定会实现预期的目标。教师更要教育学生和子女树立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如果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同样可以用倒推的方法,推算出每一天应该做什么,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工作,就可以避免“混日子”的想法,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充实的度过大学时光,加快实

现理想的步伐。

2、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

做人的原则决定了你做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做人一定要有原则,每个人做人的原则可能不同,但做人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一致的。

首先,做有爱心的人。爱心,包括爱自己、爱亲人、爱他人。爱自己,就是尊重自己,使自己在学识上积极进取,不断进步;在事业上有目标、有规划,向着目标迈进;在生活上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爱自己是爱亲人和爱他人的前提。爱亲人,就是在孝敬老人和教育子女方面体现出的爱心,孝敬老人的行为过程本身就是教育子女的最好教材。爱他人,是指对我们周围的同事、学生以及认识的、不认识的需要我们关爱的人,奉献我们的关爱之心,比如: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事和学生,捐款捐物关爱灾区的人们,捐资助学关爱贫困生、关爱教育事业,无偿献血关爱患病的人们等等。

其次,做诚实守信的人。做人应以诚信为本,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一切。曾经有一名艺术学院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筹集学费,在纽约的一个地铁站里拉小提琴赚钱。一位先生在往他的礼帽里放钱时,不小心将中了五十万美元的彩票掉进了礼帽里。这名学生第二天要去维也纳进修,在整理东西时发现了这张彩票。第二天,他毅然回到地铁站等待失主。众人不解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虽然我没钱,但我活的很快乐;假如我没有了诚信,我一天也不会快乐。”正如这名学生所说,失去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一切,因此做人应以诚信为本。在诚实做人和诚信考试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最后,做有感恩心的人。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真正懂得做人。虽然付出的人不求回报,但接受帮助的人一定要懂得感恩。在生活中要经常心存感恩之心,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感谢工作单位为自己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感谢领导的信任和栽培,感谢同事的帮助和建议,感谢家人的理解、支持。

二、做事要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心态

曾经读过一本书,《责任感比能力更重要》,责任感是指对自己义务的知觉,是自觉履行人生义务的一种态度和意愿。责任感既包括对自己言行和人生道路承担责任的态度,又包括对自己履行职责的过失和责任的态度;既包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也包括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识。

1、责任感是一种价值观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只要你是社会上的一个个体,你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家庭的、父母的、配偶的、子女的、朋友的、工作的、社会的、国家的……总之,我们从有认知开始就肩负责任。可见,责任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的责任与企业员工的责任有所不同:企业员工是就产品和产品质量对企业负责;而教师是就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家庭、社会和国家负责。大学教师所面对的是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一代青年,肩负着引领一代人前进方向的历史使命。因此,责任感是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观。

2、责任感要求从小事做起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不是每天都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做,也不是每个人都要攻克科学难题。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往往就是小事和细节,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有句话说得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大学教师,主要工作是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同样是教学是否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同样是搞科研是否坚持不懈,科研成果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否耐心细致,学生的进步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终生的,尤其是教师不良的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比如:教师要求学生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染发、不戴首饰、文明礼貌、乐于助人、刻苦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师在要求学生的时候,自己做到了才有积极正面的教育效果。

在教师队伍中,有的教师能几十年如一日,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也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件小事,把教师的责任视为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这样的教师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是高大的;也有个别教师认为迟到2分钟、早退5分钟、不按要求写教案都是小事,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对学生要求也不严格,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是没有位臵的。应该说教育无小事,比如说,弯腰捡起一片纸、随手关上长明灯、抬手擦去一片灰。举手之劳,看似小事,对人、对己、对环境都有好处,而重要的是教师的行为,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是小事了。因此,想成就大事,必先从小事做起;要攻克难题,必先从易事做起。

3、责任感要求不为失误找借口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积极进取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一般是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他们敢于正视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积极研究问题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办法,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得到理想的结果。一种是逃避责任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缺乏责任感,不敢正视问题和困难,往往采取抱怨、推诿、拖延、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回避责任,而问题和困难得不到解决,这体现了人性的弱点。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人性的弱点有很多,但最大的弱点就是条件反射般的逃避责任。”在我们周围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工作不如意、待遇不公平、管理不合理、制

度不健全等等。也许以上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出了问题总认为是别人的错,与己无关;面对问题总是能躲则躲,明哲保身;对身边的隐患总是漠不关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职业态度问题(即心态问题),也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这种抱怨和躲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还会把这种消极的情绪传染给身边的人,使问题更加严重。而有责任感的人不是抱怨和躲避,而是积极思考,想方设法找出问题的症结,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化建议,达到逐步解决问题、不断进步的目的。

4、责任感也是教师的使命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中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无疑是重大的。大学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包括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教师履行教育责任,当教会学生做实事、求真理、做真人;履行社会责任,当肩负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强盛的重任。人们对教师的评价一向都很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更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对教师的所有赞誉,都源于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这样一段话:“一个学生的失败,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学生的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这段话让人震撼,也让所有的教师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

5、责任感的延伸是敬业和奉献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事业是否有所成就,工作态度映衬了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了一生的工作成就。教师的工作态度不仅映衬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工作成就,而且,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

敬业是责任感的体现,一个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才会真正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自己也才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敬业和奉献是对责任感的一种延伸和升华,是教师的一种主动精神,不仅仅要完成工作,而且要以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大学教师的楷模方永刚、郭力华、孟二冬等,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学教师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他们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通过读书,使我更加坚定“做人要有方向,做事要有责任感, 成功是结果,过程更重要。”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句话:“现实是此岸,目标是彼岸,行动是桥梁。”让我们立足现实,向着预定的目标,积极地行动起来,用心做好每件小事,直至达到理想的彼岸!

大专文科基础学院

鲍晓光

2010.3.6


相关文章

  • 银行会计培训心得
  • 培训心得 2009年3月23日,我们来到"天宇大酒店",参加了总行组织的会计柜员轮训第一批的培训,还没有细细观察总行为我们精心准备的良好学习环境,就开始了为期1周紧张而快乐的学习生活.忙着听课,忙着记录,忙着吸收.对于我 ...查看


  • 学习[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 学习<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一 有幸参加本次综合实践远程学习,特别是学习教师心理如何减压,听了迟教授的幽默直观生动的案例,收获之多,特别是教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不能把压力带回家里和孩子或家里人"分享&quo ...查看


  • 员工心态培训心得
  • 员工心态培训心得 员工心态培训心得一:员工阳光心态培训心得体会 2013年4月9日公司人资部组织各部门员工阳光心态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有感触,这次培训使我思想系统化和深入化,提高了我的思想认知水平. 培训课程刚开始,由主持人易任带领 ...查看


  • [用最好的心态去工作]心得
  • <用最好的心态去工作>心得体会 读了张铁成的<用最好的心态去工作>收获极大,书中一共有十四章篇,写了不同心态去看待工作.我重点看了第九章用责任心态对待工作,书中写了忽略细节就是缺乏责任的心.尊重细节,才是成就伟业.书 ...查看


  • 军转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1
  • 调整心态加快转变积极适应地方建设需要----军转干部培训心得体会为期一个月的军转干部培训结束了,回顾这30天来培训生活,自己感慨万分.今年的培训课程设置丰富,有形式政策介绍.有法规理论培训.有心理心态调适.有业务基础知识.有为官做人之道等等 ...查看


  • 暑期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 我怀着追求知识.改变观念.提升能力的心情参加了这次培训,通过既丰富又系统地学习和认真做笔记.听讲座.自由讨论.使我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修炼.在修炼中提升. 一.学习"重庆发展形势与发展战略" "五个重庆&qu ...查看


  • 财务工作体会
  • 简单介绍一下财务工作的体会: 我认为,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 第一学会做人.做事先做人,做任何事情做人应该放在第一的位置,只有做好人之后,干任何事情都会有办法,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地总结自身的优缺点,要言而有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查看


  •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06财务管理 姓名: 刘洋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读书心得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读书心得 刚刚读过<心态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不仅学会了很多东西,也通过它得到了许多感悟.这本书主要讲 ...查看


  • 提升年心得体会
  • 关"2014服务质量提升年"大讨论 心得体会 近期,中石化云南石油分公司发起关于"2014年服务质量提升年"大讨论的活动,旨在 提升中石化员工服务质量提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我站组织全体员工大讨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