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注税考试税代讲议

二、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

(一)生产企业一般出口的会计核算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原理:

“免”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

“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出口企业全部原材料均从国内购进,“免抵退”办法(五步法):

第一步剔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退税率)

第二步抵税: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内销的销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第一步计算的数额)-上期留抵税额(小于0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算尺度: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第四步比:确定应退税额(第二步与第三步相比,谁小按谁退)

【注意】第二步大于第三步的情况下,第二步-第三步=下期留抵税额。

第五步确定免抵税额:第三步-第四步=免抵税额。

【例题1· 简答题】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

退税率为13%。2013年3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货已入库。上期期末留抵税额3万元。当月内销货物销售额100万元,销项税额17万元。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要求:计算应退税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及解析】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100×17%-(34-8)-3=-12(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2万元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26万元,故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2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26-12=14(万元)

会计分录:

1.采购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银行存款 234

2.销售货物(内销)

借:银行存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3.销售货物(外销)

①实现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200

②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一般贸易出口 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

③收到主管税务机关《通知单》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1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值税) 1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6

④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2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12

【例题2·简答题】沿用【例题1】框架,如果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50万元,其他条件均不变。

【答案及解析】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17%-13%)=2(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100×17%-(34-2)-3=-18(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50×13%=6.5(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8万元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6.5万元,故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免抵退税额6.5万元。

会计分录:

1.采购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银行存款 234

2.销售货物(内销)

借:银行存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3.销售货物(外销)

①实现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5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50

②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一般贸易出口 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

③收到主管税务机关《通知单》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6.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5

④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6.5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6.5

【例题3·简答题】沿用【例题1】框架,如果当月内销货物销售额500万元,销项税额85万元,其他条件均不变。

【答案及解析】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500×17%-(34-8)-3=56(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为26万元,应纳税额为56万元,不涉及退税。

会计分录:

1.采购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银行存款 234

2.销售货物(内销)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3.销售货物(外销)

①实现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200

②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一般贸易出口 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

③收到主管税务机关《通知单》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值税) 2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6

④期末将应交增值税56万元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56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6

⑤次月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6

贷:银行存款 56

【总结】

1.外购生产用材料并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内销货物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自营出口销售货物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4.收到外销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差额: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5.计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外销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计算运保佣费用的冲减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外销【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7.按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进行会计处理: ①申报的应退税额>0,且免抵税额>0时: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申报的应退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值税)【当期免抵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②申报的应退税额>0,且免抵税额=0时: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申报的应退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③申报的应退税额=0,且免抵税额>0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

(一)生产企业一般出口的会计核算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原理:

“免”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

“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出口企业全部原材料均从国内购进,“免抵退”办法(五步法):

第一步剔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退税率)

第二步抵税: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内销的销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第一步计算的数额)-上期留抵税额(小于0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算尺度: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第四步比:确定应退税额(第二步与第三步相比,谁小按谁退)

【注意】第二步大于第三步的情况下,第二步-第三步=下期留抵税额。

第五步确定免抵税额:第三步-第四步=免抵税额。

【例题1· 简答题】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

退税率为13%。2013年3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货已入库。上期期末留抵税额3万元。当月内销货物销售额100万元,销项税额17万元。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要求:计算应退税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及解析】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100×17%-(34-8)-3=-12(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2万元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26万元,故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2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26-12=14(万元)

会计分录:

1.采购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银行存款 234

2.销售货物(内销)

借:银行存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3.销售货物(外销)

①实现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200

②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一般贸易出口 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

③收到主管税务机关《通知单》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1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值税) 1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6

④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2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12

【例题2·简答题】沿用【例题1】框架,如果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50万元,其他条件均不变。

【答案及解析】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17%-13%)=2(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100×17%-(34-2)-3=-18(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50×13%=6.5(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8万元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6.5万元,故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免抵退税额6.5万元。

会计分录:

1.采购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银行存款 234

2.销售货物(内销)

借:银行存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3.销售货物(外销)

①实现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5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50

②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一般贸易出口 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

③收到主管税务机关《通知单》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6.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5

④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6.5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6.5

【例题3·简答题】沿用【例题1】框架,如果当月内销货物销售额500万元,销项税额85万元,其他条件均不变。

【答案及解析】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500×17%-(34-8)-3=56(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为26万元,应纳税额为56万元,不涉及退税。

会计分录:

1.采购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银行存款 234

2.销售货物(内销)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3.销售货物(外销)

①实现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200

②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一般贸易出口 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

③收到主管税务机关《通知单》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值税) 2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6

④期末将应交增值税56万元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56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6

⑤次月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6

贷:银行存款 56

【总结】

1.外购生产用材料并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内销货物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自营出口销售货物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4.收到外销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差额: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5.计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外销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计算运保佣费用的冲减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外销【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7.按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进行会计处理: ①申报的应退税额>0,且免抵税额>0时: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申报的应退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值税)【当期免抵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②申报的应退税额>0,且免抵税额=0时: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申报的应退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③申报的应退税额=0,且免抵税额>0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相关文章

  • 注册税务师行业立法最新消息
  • 注册税务师行业立法最新消息:注税行业迫切需要行业立法 注税行业迫切需要行业立法 --涉税服务市场竞争无序,亟待通过立法加强行政监管. 由于缺乏专门法律约束,涉税服务市场无序竞争现象日趋严重.除注册.律师.参与涉税服务外,还出现了所谓的注册管 ...查看


  • [注税]考试对消费税征税环节的特殊规定
  • <注税>考试对消费税征税环节的特殊规定 一.关于金银首饰征收消费税的若干规定 (一)纳税义务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金银首饰零售业务的单位和个人,为金银首饰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委托加工(除另有规定外).委托代销金银首饰的,受 ...查看


  • 2011年注税考试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内容总结
  • 2011-3-11 13:16:00   文章来源:财考网 打印 | 复制链接 | 本文Pdf下载 |  本文Word下载 温馨提示:2011年注册税务师考试即将到来,财考网为各位考生精心准备了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取得良好的 ...查看


  • 2011年注税考试复习资料转让房地产增值额的确定(二)
  • 2011-5-9 15:02:00   文章来源:财考网 打印 | 复制链接 | 本文Pdf下载 | 本文Word下载 小编提示: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是指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在内的全部价款及有关的经济利益,不允许从中减 ...查看


  • 2011年注税考试复习资料纳税期限和申报
  • 2011-4-27 15:18:00   文章来源:财考网 打印 | 复制链接 | 本文Pdf下载 | 本文Word下载 小编提示: 纳税地点1.一般:企业登记注册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2.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 ...查看


  • 2011注税考试 营业税法规的修订
  • 2011-2-16 12:09:00   文章来源:财考网 打印 | 复制链接 | 本文Pdf下载 |  本文Word下载 2008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营业税暂行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1.删除了转贷业 ...查看


  • 2011年注税考试 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 2011年04月07日 15时34分  财考网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对投资者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纳税人 个人独资企业以投资者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 ...查看


  • 2014年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各科目难度分析及报考建议
  • 2014年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各科目难度分析及报考建议 资产评估是服务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高端专业服务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评估需求越来越广泛,资产评估职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目前,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我国现在属于稀缺型人才,资产评估师前景大好 ...查看


  • 2011年注税考试 土地增值税历年真题
  •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根据土地增值税相关规定,下列行为中,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的是(). A.某人将自己一套闲置的住房出售 B.某人将个人的房产无偿赠与自己的子女 C.某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建造的商品房作价入股进行对外投资 D.某企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