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多种手法拘定三魂六魄_浅析_林黛玉进贾府_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_庞金殿

DOI :10. 15967/j . cn ki . cn14-1316/g4. 2001. 04. 006

第19卷 第4期

2001年8月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 ol . 19 No . 4Aug . 2001  Journal o f Yuncheng College

善用多种手法 拘定三魂六魄

———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

庞金殿

(德州学院中文系, 山东德州253023)

  摘 要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各具特

色。写黛玉出场, 主要从正面进行心理描写、言行描写及从侧面进行外貌描写, 揭示其性情; 写凤姐出场, 主

要是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法, 正面描写其言行举止, 并通过黛玉眼中所见, 抓住其服饰、容貌特征, 展现

其性格; 写宝玉出场, 主要运用了“推来拉去之法”和侧面描写、正文反作、对比描写等手法, 活现其形象。

关键词 黛玉进府; 出场描写; 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 G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008(2001) 04-0019-03

  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对人物形象的

塑造是至关重要的, 也颇为读者所关注。高中语文

教材所选小说《林黛玉进贾府》, 即《红楼梦》第三回

的主要内容“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是《红楼梦》中第地揭示出这一人物因特殊环境、特殊身世遭遇所形成的谨慎、细心、多虑、自尊等典型性格。在此后对黛玉的言行及心理描写中, 这些性格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例如写黛玉拜见邢夫人时婉言辞绝邢一次、也是最重要最集中的一次主要人物出场描写。夫人苦留她吃饭, 说:“舅母爱惜赐饭, 原不应辞, 只作者围绕“黛玉进府”这一中心事件, 以林黛玉进贾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 恐领了赐去不恭, 异日再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 或详或略、或实或虚地先后领, 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段话既表明了自己描写了林黛玉、贾母、邢、王二夫人、李纨、贾氏三姐对舅母的尊敬与感激, 又表明了自己深明大礼。来妹、王熙凤、贾赦、贾政、贾宝玉、袭人等众多的人物。到王夫人房中, 王夫人往东面让她坐, 黛玉料定那是尤其是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几个主要人物的

出场描写, 作者匠心独运, 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拘定人物的三魂六魄, 使他们一出场亮相就展现出

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

在“黛玉进府”一节中, 林黛玉是最早出场的一贾政的座位而不肯去坐。又如稍后所写黛玉初见宝玉“吃了一惊”, 心有所想而不说出, 等等。这些描写都表现了黛玉“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惟恐别人挑出自己半点不是。对林黛玉的外貌, 则主要是采用侧面描写手法, 通过小说中人物之口或眼睛来点出, 并个主要人物。小说中对她的出场描写, 主要是从其同时表现其性格特征。如写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笑性情和外貌两方面着笔的, 运用的手法富有变化。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对林黛玉的性情, 多是采用正面的心理描写和言行

描写予以揭示。黛玉年幼丧母, 在扬州“上无亲母教王熙凤的夸赞之语固然有讨好贾母之意, 却也从侧面说明黛玉确实貌美非凡。小说中有两处借人物的养, 下无姊妹兄弟扶持”, 不得已到金陵投奔其外祖眼睛来写黛玉的外貌:一是众人初见黛玉时, 见她母家寄居生活。当她弃舟登岸, 一见到前来接她的“年貌虽小, 却举止言谈不俗, 身体面庞多怯懦不胜, 贾府的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 已是不凡”, 心中便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便知有不足之症”。二是想起母亲生前所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的话, 今

至其家, 寄人篱下, 要“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不肯轻宝玉初见黛玉时, “细看形容, 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娇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 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作者通过作者对林黛玉一出场所进行的这段心理描写, 深刻众人和宝玉的眼睛观察, 既描写了黛玉娇美、病弱、收稿日期 2001-03-15

作者简介 庞金殿(1955-) , 男, 山东陵县人, 副教授, 文学学士, 发表明清小说研究论文多篇。

多情的体态, 又表现出黛玉多愁善感、爱流泪的性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描写和刻划最主要情, 为后文描写黛玉形象作了必要的铺垫。的人物形象, 他们的爱情悲剧是这部小说故事情节

“黛玉进府”中对王熙凤的出场描写极为精彩。的主线。因此, 宝玉的出场和宝、黛初会便成为读者作者通过描写她的言行举止和肖像, 十分生动地刻

画了这一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写王熙凤出场, 作

者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贾母正与黛

玉说话,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 说:`我来

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 ' ”这突如其来的笑语, 使黛玉

颇感吃惊纳闷。因为她已细心观察到人们在贾母面

前“个个皆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 来人如此大笑大

嚷, 实在有些“放诞无礼”。然而, 这正是作者写此人

物的一个妙笔。其妙之一, 它形象地反映了王熙凤

深得贾母宠爱、在贾府有特殊地位及其有恃无恐的

心态。其妙之二, 王熙凤是个“机关算尽”的聪明人

物, 总是善于利用各种时机讨取贾母的欢心。贾母

因而笑着向黛玉戏谑地介绍:“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

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南省俗谓作`辣子' , 你只叫他

`凤辣子' 就是了。”贾母的话流露出对王熙凤的欢心

宠爱, 也说明了王熙凤具有刁钻泼辣的性格。作者

对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描写, 曾被脂砚

斋评为神来之笔:“第一笔, 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

拘定了, 后文焉得不活跃纸上? 此等文字非仙助非

神助, 从何而得此机括耶? ”[1]见到黛玉时, 作者描

写的王熙凤的言行举止则更加深刻地表现了这一典

型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王熙凤深知黛玉是贾母

最疼爱的外孙女, 因而便在贾母面前极力夸赞黛玉

的貌美:“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

了! ”其目的是为了逢迎贾母, 讨其欢心, 当提及黛玉

母亲去世时, 王熙凤心想贾母定会为女儿的去世而

悲伤(她并不知贾母刚为此哭过) , 于是便抢先转笑

为哭,“用帕拭泪”。而当听到贾母笑着责怪她提此

事时, 她又“忙转悲为喜”, 连称自己“该打, 该打! ”倾

刻之间, 三变其脸, 真如同演戏一般。前人就此点

评:“这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间作深贬。谁能说小说

稗官没有史臣臧否之法? ”[2]在《红楼梦》中, 王熙凤

初次登场亮相, 作者就将其虚伪、圆滑、机变逢迎的

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将其在贾府得宠之状和原因

揭示得昭然清楚, 这足见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之神急切关注的内容。而“黛玉进府”对这些内容的安排和描写, 令读者颇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前人评论说曹雪芹运用了“推来拉去之法”。读者阅读时, 就“好比一个小姑娘想要捉一只蝴蝶, 走进花园却不见一蝶, 等了好久, 好不容易看见一只蝴蝶飞来, 巴望它落在花上以便捉住, 那蝶儿却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地飞舞, 就是不落在花儿上。忍住性子等到蝶儿落在花上, 慌忙去捉, 不料蝴蝶又高飞而去。折腾好久才捉住。因为费尽了力气, 便分外高兴, 心[2]满意足”。这段评论既恰当又形象。《红楼梦》写到第三回才见黛玉出场, 进了贾府。读者心想就要见到宝玉出场了, 不料却从贾母写起。然后实写了邢王二夫人、李纨、王熙凤二妯娌、迎春等三姊妹及虚写了贾赦贾政二兄弟, 又写了王夫人同黛玉谈论宝玉, 却迟迟不见宝玉出场。这就如同要捉蝴蝶的小姑娘“走进花园却不见一蝶”, 亦如见那蝶儿“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地飞舞, 就是不落在花儿上”。读者忍性等到宝玉出场了, 通过黛玉眼睛折射出宝玉英俊倜傥的形貌, 自然又急待看宝黛初会。不料又写贾母命宝玉去见王夫人, “宝玉即转身去了”。这又如同“蝶儿落在花上, 慌忙去捉, 不料蝴蝶又高飞而去”。就这样几次推来拉去, 才展开宝、黛初会的细致描写, 使读者如同那小姑娘捉住了蝴蝶一样“分外高兴”,“心花怒放”。在对宝玉出场和宝黛初会的具体描写中, 作者则运用了侧面勾勒、肖像描写、正文反作、用词总括及对比描写等多种手法, 刻画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和封建统治阶级叛逆者的典型形象。宝玉未出场时, 王夫人同黛玉的一段谈话就是对宝玉形象的侧面勾勒。贾府内外很多人都对宝玉持贬斥态度, 连王夫人都说宝玉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 一时有天无日, 一时又疯疯傻傻”; 黛玉也曾听母亲生前说过宝玉“顽劣异常, 极恶读书, 最喜在内帏厮混”。这些贬斥从侧面说明宝玉的言行违背了封建正统观念和世俗常情。宝玉出场后, 作者则通过黛玉的眼中所见、心中惊叹, 细腻妙高超。王熙凤出场后, 作者还通过黛玉的眼中所地描写了宝玉的穿着打扮和相貌风姿, 展现了一位见, 抓住她的服饰和容貌特征, 对其肖像作了生动的英俊多情、风流倜傥、超凡脱俗的年轻公子形象。接描绘, 并在肖像描写中显露出此人的一些性格特点。下来, 作者托以后人的两首《西江月》词, 对宝玉的言如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服饰, 暗示行和思想性格进行总括说明。从表面上看, 这两首出她的贪婪; 着力描绘她“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词是用世俗观念来批判宝玉, 实际上寓褒于贬, 作者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

唇未启笑先闻”的容貌, 透露出她的泼辣狠毒、刁钻

狡黠。

用正文反作之法来赞颂宝玉。世俗认为宝玉“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 这正说明宝玉违背封建观念, 厌弃追求功名利禄; “行为偏

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这正说明宝玉不受封建

束缚, 蔑视世俗观念, 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 “富贵不

知乐业”、“于家于国无望”、“古今不肖无双”, 这正说

明宝玉违背了封建统治者的要求和期望, 在背叛封

建礼教和道德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这正话反说

的两首词, 恰当地概括和赞颂了贾宝玉这个封建地

主阶级叛逆者的典型形象。在两首词之后, 作者重

笔浓墨描写了宝、黛初会, 并用对比手法描写了宝黛

初会时二人似曾相识、息息相通的心灵感应和不同

表现。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大惊”, 因“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心有所想却口不敢说。而宝玉看罢黛玉

却是一“笑”, 直言不讳说出“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红楼梦》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之一突出地表现在成功塑造出一大批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其中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在“黛玉进府”一节中, 薛宝钗尚未出场。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多样的描写手法、绝妙的艺术之笔, 将先后出场亮相的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的“三魂六魄”拘定, 将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描写得活灵活现,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此绝妙的人物出场描写, 在我国及世界古典文学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看着面善”。这既照应了第一回所写神瑛侍者和绛参考文献:

重评石头记批语[A ]. 黄霖, 韩同文. 中国历代小珠仙草的神话故事, 也表现了宝、黛二人不同的性格[1]脂砚斋.

说论著选(上) [C ].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 特点。这段对比描写极为精彩。脂砚斋曾评点说:

新译红楼梦回评[A ]. 黄霖, 韩同文. 中国因代小“黛玉见宝玉写一`惊' 字, 宝玉见黛玉写一`笑' 字, [2]哈斯宝.

说论著选(上) [C ].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 一存于中, 一发于外, 可见文子下笔必推敲的准稳, 【责任编辑 马重阳】方才用字。”[1]

The Use of Different Devices in Depicting the Major

Characters ' Appearing on the Scene in “Lin Daiyu ' s Entry of Jiafu ”

PA NG Jin -dia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 Dezhou College , Dezhou 253023, China )

A 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w ays of description of the major chracters , Lin Dai -y u , Wang Xi -feng and Jia Bao -yu appearing on the scene . The description Lin Dai -y u is characterized by depicting her psychology , behaviour , and appearance to reveal her character . And the description of Wang Xi -feng is characterized by depicting her clo thing and appearance before her appearing on the scene . But Jia Bao -yu is depicted by using contrast and indirect ways .

Key words  Lin Dai -yu ' s entry of Jiafu ; description of appearing on the scene ; nature of characters

DOI :10. 15967/j . cn ki . cn14-1316/g4. 2001. 04. 006

第19卷 第4期

2001年8月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 ol . 19 No . 4Aug . 2001  Journal o f Yuncheng College

善用多种手法 拘定三魂六魄

———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

庞金殿

(德州学院中文系, 山东德州253023)

  摘 要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各具特

色。写黛玉出场, 主要从正面进行心理描写、言行描写及从侧面进行外貌描写, 揭示其性情; 写凤姐出场, 主

要是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法, 正面描写其言行举止, 并通过黛玉眼中所见, 抓住其服饰、容貌特征, 展现

其性格; 写宝玉出场, 主要运用了“推来拉去之法”和侧面描写、正文反作、对比描写等手法, 活现其形象。

关键词 黛玉进府; 出场描写; 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 G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008(2001) 04-0019-03

  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对人物形象的

塑造是至关重要的, 也颇为读者所关注。高中语文

教材所选小说《林黛玉进贾府》, 即《红楼梦》第三回

的主要内容“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是《红楼梦》中第地揭示出这一人物因特殊环境、特殊身世遭遇所形成的谨慎、细心、多虑、自尊等典型性格。在此后对黛玉的言行及心理描写中, 这些性格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例如写黛玉拜见邢夫人时婉言辞绝邢一次、也是最重要最集中的一次主要人物出场描写。夫人苦留她吃饭, 说:“舅母爱惜赐饭, 原不应辞, 只作者围绕“黛玉进府”这一中心事件, 以林黛玉进贾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 恐领了赐去不恭, 异日再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 或详或略、或实或虚地先后领, 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段话既表明了自己描写了林黛玉、贾母、邢、王二夫人、李纨、贾氏三姐对舅母的尊敬与感激, 又表明了自己深明大礼。来妹、王熙凤、贾赦、贾政、贾宝玉、袭人等众多的人物。到王夫人房中, 王夫人往东面让她坐, 黛玉料定那是尤其是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几个主要人物的

出场描写, 作者匠心独运, 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拘定人物的三魂六魄, 使他们一出场亮相就展现出

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

在“黛玉进府”一节中, 林黛玉是最早出场的一贾政的座位而不肯去坐。又如稍后所写黛玉初见宝玉“吃了一惊”, 心有所想而不说出, 等等。这些描写都表现了黛玉“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惟恐别人挑出自己半点不是。对林黛玉的外貌, 则主要是采用侧面描写手法, 通过小说中人物之口或眼睛来点出, 并个主要人物。小说中对她的出场描写, 主要是从其同时表现其性格特征。如写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笑性情和外貌两方面着笔的, 运用的手法富有变化。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对林黛玉的性情, 多是采用正面的心理描写和言行

描写予以揭示。黛玉年幼丧母, 在扬州“上无亲母教王熙凤的夸赞之语固然有讨好贾母之意, 却也从侧面说明黛玉确实貌美非凡。小说中有两处借人物的养, 下无姊妹兄弟扶持”, 不得已到金陵投奔其外祖眼睛来写黛玉的外貌:一是众人初见黛玉时, 见她母家寄居生活。当她弃舟登岸, 一见到前来接她的“年貌虽小, 却举止言谈不俗, 身体面庞多怯懦不胜, 贾府的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 已是不凡”, 心中便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便知有不足之症”。二是想起母亲生前所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的话, 今

至其家, 寄人篱下, 要“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不肯轻宝玉初见黛玉时, “细看形容, 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娇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 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作者通过作者对林黛玉一出场所进行的这段心理描写, 深刻众人和宝玉的眼睛观察, 既描写了黛玉娇美、病弱、收稿日期 2001-03-15

作者简介 庞金殿(1955-) , 男, 山东陵县人, 副教授, 文学学士, 发表明清小说研究论文多篇。

多情的体态, 又表现出黛玉多愁善感、爱流泪的性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描写和刻划最主要情, 为后文描写黛玉形象作了必要的铺垫。的人物形象, 他们的爱情悲剧是这部小说故事情节

“黛玉进府”中对王熙凤的出场描写极为精彩。的主线。因此, 宝玉的出场和宝、黛初会便成为读者作者通过描写她的言行举止和肖像, 十分生动地刻

画了这一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写王熙凤出场, 作

者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贾母正与黛

玉说话,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 说:`我来

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 ' ”这突如其来的笑语, 使黛玉

颇感吃惊纳闷。因为她已细心观察到人们在贾母面

前“个个皆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 来人如此大笑大

嚷, 实在有些“放诞无礼”。然而, 这正是作者写此人

物的一个妙笔。其妙之一, 它形象地反映了王熙凤

深得贾母宠爱、在贾府有特殊地位及其有恃无恐的

心态。其妙之二, 王熙凤是个“机关算尽”的聪明人

物, 总是善于利用各种时机讨取贾母的欢心。贾母

因而笑着向黛玉戏谑地介绍:“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

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南省俗谓作`辣子' , 你只叫他

`凤辣子' 就是了。”贾母的话流露出对王熙凤的欢心

宠爱, 也说明了王熙凤具有刁钻泼辣的性格。作者

对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描写, 曾被脂砚

斋评为神来之笔:“第一笔, 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

拘定了, 后文焉得不活跃纸上? 此等文字非仙助非

神助, 从何而得此机括耶? ”[1]见到黛玉时, 作者描

写的王熙凤的言行举止则更加深刻地表现了这一典

型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王熙凤深知黛玉是贾母

最疼爱的外孙女, 因而便在贾母面前极力夸赞黛玉

的貌美:“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

了! ”其目的是为了逢迎贾母, 讨其欢心, 当提及黛玉

母亲去世时, 王熙凤心想贾母定会为女儿的去世而

悲伤(她并不知贾母刚为此哭过) , 于是便抢先转笑

为哭,“用帕拭泪”。而当听到贾母笑着责怪她提此

事时, 她又“忙转悲为喜”, 连称自己“该打, 该打! ”倾

刻之间, 三变其脸, 真如同演戏一般。前人就此点

评:“这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间作深贬。谁能说小说

稗官没有史臣臧否之法? ”[2]在《红楼梦》中, 王熙凤

初次登场亮相, 作者就将其虚伪、圆滑、机变逢迎的

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将其在贾府得宠之状和原因

揭示得昭然清楚, 这足见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之神急切关注的内容。而“黛玉进府”对这些内容的安排和描写, 令读者颇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前人评论说曹雪芹运用了“推来拉去之法”。读者阅读时, 就“好比一个小姑娘想要捉一只蝴蝶, 走进花园却不见一蝶, 等了好久, 好不容易看见一只蝴蝶飞来, 巴望它落在花上以便捉住, 那蝶儿却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地飞舞, 就是不落在花儿上。忍住性子等到蝶儿落在花上, 慌忙去捉, 不料蝴蝶又高飞而去。折腾好久才捉住。因为费尽了力气, 便分外高兴, 心[2]满意足”。这段评论既恰当又形象。《红楼梦》写到第三回才见黛玉出场, 进了贾府。读者心想就要见到宝玉出场了, 不料却从贾母写起。然后实写了邢王二夫人、李纨、王熙凤二妯娌、迎春等三姊妹及虚写了贾赦贾政二兄弟, 又写了王夫人同黛玉谈论宝玉, 却迟迟不见宝玉出场。这就如同要捉蝴蝶的小姑娘“走进花园却不见一蝶”, 亦如见那蝶儿“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地飞舞, 就是不落在花儿上”。读者忍性等到宝玉出场了, 通过黛玉眼睛折射出宝玉英俊倜傥的形貌, 自然又急待看宝黛初会。不料又写贾母命宝玉去见王夫人, “宝玉即转身去了”。这又如同“蝶儿落在花上, 慌忙去捉, 不料蝴蝶又高飞而去”。就这样几次推来拉去, 才展开宝、黛初会的细致描写, 使读者如同那小姑娘捉住了蝴蝶一样“分外高兴”,“心花怒放”。在对宝玉出场和宝黛初会的具体描写中, 作者则运用了侧面勾勒、肖像描写、正文反作、用词总括及对比描写等多种手法, 刻画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和封建统治阶级叛逆者的典型形象。宝玉未出场时, 王夫人同黛玉的一段谈话就是对宝玉形象的侧面勾勒。贾府内外很多人都对宝玉持贬斥态度, 连王夫人都说宝玉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 一时有天无日, 一时又疯疯傻傻”; 黛玉也曾听母亲生前说过宝玉“顽劣异常, 极恶读书, 最喜在内帏厮混”。这些贬斥从侧面说明宝玉的言行违背了封建正统观念和世俗常情。宝玉出场后, 作者则通过黛玉的眼中所见、心中惊叹, 细腻妙高超。王熙凤出场后, 作者还通过黛玉的眼中所地描写了宝玉的穿着打扮和相貌风姿, 展现了一位见, 抓住她的服饰和容貌特征, 对其肖像作了生动的英俊多情、风流倜傥、超凡脱俗的年轻公子形象。接描绘, 并在肖像描写中显露出此人的一些性格特点。下来, 作者托以后人的两首《西江月》词, 对宝玉的言如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服饰, 暗示行和思想性格进行总括说明。从表面上看, 这两首出她的贪婪; 着力描绘她“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词是用世俗观念来批判宝玉, 实际上寓褒于贬, 作者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

唇未启笑先闻”的容貌, 透露出她的泼辣狠毒、刁钻

狡黠。

用正文反作之法来赞颂宝玉。世俗认为宝玉“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 这正说明宝玉违背封建观念, 厌弃追求功名利禄; “行为偏

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这正说明宝玉不受封建

束缚, 蔑视世俗观念, 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 “富贵不

知乐业”、“于家于国无望”、“古今不肖无双”, 这正说

明宝玉违背了封建统治者的要求和期望, 在背叛封

建礼教和道德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这正话反说

的两首词, 恰当地概括和赞颂了贾宝玉这个封建地

主阶级叛逆者的典型形象。在两首词之后, 作者重

笔浓墨描写了宝、黛初会, 并用对比手法描写了宝黛

初会时二人似曾相识、息息相通的心灵感应和不同

表现。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大惊”, 因“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心有所想却口不敢说。而宝玉看罢黛玉

却是一“笑”, 直言不讳说出“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红楼梦》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之一突出地表现在成功塑造出一大批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其中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在“黛玉进府”一节中, 薛宝钗尚未出场。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多样的描写手法、绝妙的艺术之笔, 将先后出场亮相的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的“三魂六魄”拘定, 将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描写得活灵活现,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此绝妙的人物出场描写, 在我国及世界古典文学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看着面善”。这既照应了第一回所写神瑛侍者和绛参考文献:

重评石头记批语[A ]. 黄霖, 韩同文. 中国历代小珠仙草的神话故事, 也表现了宝、黛二人不同的性格[1]脂砚斋.

说论著选(上) [C ].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 特点。这段对比描写极为精彩。脂砚斋曾评点说:

新译红楼梦回评[A ]. 黄霖, 韩同文. 中国因代小“黛玉见宝玉写一`惊' 字, 宝玉见黛玉写一`笑' 字, [2]哈斯宝.

说论著选(上) [C ].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 一存于中, 一发于外, 可见文子下笔必推敲的准稳, 【责任编辑 马重阳】方才用字。”[1]

The Use of Different Devices in Depicting the Major

Characters ' Appearing on the Scene in “Lin Daiyu ' s Entry of Jiafu ”

PA NG Jin -dia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 Dezhou College , Dezhou 253023, China )

A 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w ays of description of the major chracters , Lin Dai -y u , Wang Xi -feng and Jia Bao -yu appearing on the scene . The description Lin Dai -y u is characterized by depicting her psychology , behaviour , and appearance to reveal her character . And the description of Wang Xi -feng is characterized by depicting her clo thing and appearance before her appearing on the scene . But Jia Bao -yu is depicted by using contrast and indirect ways .

Key words  Lin Dai -yu ' s entry of Jiafu ; description of appearing on the scene ; nature of characters


相关文章

  •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设计
  • Ppt呈现具体内容 一. 阅读全文,理清思路 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迅速浏览文章,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同学回答,教师适当点拨.评析. 明确: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故事的开端,林 ...查看


  • 微格教学教案(14分钟)
  • 微格教学教案 设计者: 唐艺文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科目: 语文 课题: <林黛玉进贾府> 第二课时 主要的教学技能: 综合技能 教学目标: 1. 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 ...查看


  •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
  •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 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 3. 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 ...查看


  • [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形象的刻画艺术
  • 摘 要: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黛玉的眼睛展现贾府的繁华,刻画了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三个主要人物.本文对<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刻画的特点作了分析. 关键词: <林黛玉进贾府> 人物形象刻画 特点 ...查看


  •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一
  •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一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一小韩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一 小韩 [目的意图]: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作用在 ...查看


  •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及众人"哭"与"笑"探微
  • 摘 要:<林黛玉进贾府>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第四板块的重要篇目.文章借助林黛玉的一双俊眼,描写了黛玉初进贾府之际看到众多人物的"哭"与"笑",展现了贾府的典型环境.在这一情境中,重要人物 ...查看


  • 详略得体虚实并用--[林黛玉进贾府]尽得其妙的人物描写
  • 徉珞得俸虚宾弄用 --<林黛玉进贾府>尽得其妙的人物描写 口高玉斌 <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的出场各不相同,各得其人.李纨,只留黛玉和三春在场.这时安排宝玉出妙.先看人物的出场描写.贾母是"迎"出来 ...查看


  • 匠心独具各尽其妙
  • 匠心独具 各尽其妙 作者:李丽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第02期 <林黛玉进贾府>各色人物的出场,虚实结合,动静相间,似贬实褒,细细味之,让人不得不赞一句:妙笔天成! 一.主次分明,实虚结合--贾母与 ...查看


  • 初中语文老师谈学生如何鉴赏小说
  • 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在四大样式中,小说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文体.可是如何阅读鉴赏小说,大多数学生还很茫然.不少学生阅读小说只是看个故事情节,老师布置写鉴赏文章,却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如何让学生掌握阅读鉴赏小说的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