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2A母差保护整定原则

BP-2A 母线差动保护装置整定原则

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深圳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BP-2A 母

线差动保护装置内设有两套完全独立的微机系统,分别定义为差动元件和闭锁元件。差动元件包括:母线比率差动,差动的启动元件,失灵保护出口逻辑,母线充电保护,复合电压闭锁,CT 断线闭锁及告警,PT 断线告警等。闭锁元件主要由复合电压闭锁元件构成。因此,BP-2A 母线差动保护定值也分差动元件定值和闭锁元件定值两部分,而差动元件定值又分为保护定值整定和CT 变比设置整定。

1、CT 变比的设置

BP-2A 母差保护具有辅助电流互感器(变比为400/1〈5A 制〉,或变比为

80/1〈1A 制〉),经辅助CT 变流后对不同的CT 变比由软件自动进行变比调整,从而实现同一变比运行。母线上联结的各单元变比输入CPU 后,程序以其中的最大变比为基准进行电流折算,使求差流时各CT 变比一致,不需任何人工干预。

2、差动(总差与分差)元件的整定

2.1比率值Kr 整定

BP-2A 微机母线差动保护(总差与分差)采用了独创的复式比率差动原

理,其复式比率系数Kr 可以在0.5~4范围内整定,级差0.5。

复式比率系数Kr 的定值整定应综合考虑区外故障时故障支路的CT 饱和引起的

传变误差 δ(%)及区内故障时流出母线的电流占总故障电流的比例Ext(%)。

2.1.1考虑区外故障时故障支路的CT 饱和引起的传变误差 δ(%) 若考虑区外故障时故障支路的CT 饱和引起的传变误差为δ,而其余支路

的CT 误差忽略不计,则Id=︱1-δ-1

︱=δ, Ir=︱1-δ︱+︱1︱= 2-δ,因此Id/(Ir-Id)= δ/(2-2δ) 。根据复式比率差动继电器的动作判据可知,要保证区外故障时差动

不误动,必须满足Id/(Ir-Id)< Kr,即δ/(2-2δ) <Kr 。

2.1.2 考虑区内故障时流出母线的电流占总故障电流的比例Ext(%)

若考虑区内故障时流出母线的电流占总故障电流的比例为Ext ,令Id=1,则Ir=1+2Ext ,根据复式比率差动继电器的动作判据可知,要保证区内故障时差

动动作,必须满足Id/(Ir-Id)≥Kr ,即

1/(1+2Ext-1) ≥Kr ,即1/(2Ext)≥Kr 。

从而可得如下Kr 与δ、Ext 之间的关系表:

该表含义是,Kr 与Ext 成反比,即

Kr 选值越大在区内故障时允许流出母线的电流占总故障电流的份额越小;Kr 选值越大在区外故障时允许故障支路的最大CT 误差越大。

当Kr 整定为2时,在区外故障时允许故障支路的最大CT 误差为80%而母差不会误动,在区内故障时允许20%以下的总故障电流流出母线而母差不会拒动。其余类推。

制造厂建议总差和分差其Kr 整定为2。

2.2 起动元件:

2.2.1相电流突变量 △I φ 的整定

a. 应躲过连接母线上最大负荷元件其CT 断线时的电流值,可靠系数取

1.5,以防止CT 断线时起动。

b. 保证母线最小方式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灵敏度≥3。

制造厂建议整定值为0.5In ~1In 。

2.2.2 相电压突变 △U φ的整定,保证母线故障时应有足够的灵敏度,灵敏度≥4.0。

制造厂建议整定值为10~20伏。

2.2.3 无复式比率的差动电流(分相差电流)Id 的整定

保证母线最小方式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尽可能躲过母线出线最大负荷电流,灵敏度≥3。

制造厂建议整定值为0.4In ~0.6In 。

故障起动元件由以上三个判据经“或”逻辑构成,起动元件动作后,装置进行母线差动元件的测量与判别。

2.3 差动复合电压定值的整定(软件实现)

2.3.1 低电压定值 YJ (相电压) 按母线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5,并应在母线最低运行电压下不动作,而在故障切除后能可靠返回。若返回系数Kb=0.95,可靠系数Kk=1.2。

一般取65%~70%Ue。

2.3.2 负序电压定值FYJ 按母线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4,并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负序分量,可靠系数Kk ≥4。

一般取6V 相电压。

2.3.3 零序电压定值3U0 按母线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4,并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零序分量,可靠系数Kk ≥4。

一般取6V ~10V 。

2.4 CT断线闭锁及告警的整定

其测量值为软件变换成同变比(即最大变比)的三次值。应躲过正常情况下差动最大不平衡电流。当CT 回路断线时延时7秒报警,并闭锁母差。CT 断线判据反映于电流回路的三次值,相电流整定值为CT 的二次值。CT 断线由以下两个判据按“或”逻辑构成:

2.4.1 Id>Ij 且母线复合电压不动作(Id为无复式比率的差动电流即分相差电流, Ij应躲过CT 不平衡电流。)

2.4.2 连接母线上任一元件,其I φmax >0.04In~0.06In,且I φm in<

0.02In~0.03In (I φmax 为该元件的最大相电流二次值,I φm in为该元件的最小相电流二次值,In 为CT 二次额定电流)

制造厂建议一般取I φmax 为0.04 In,I φmin 为 0.02In。

2.5 母差保护动作自保持时间

母差保护动作自保持时间双母线接线制造厂已固定一般取1300mS ;一个半开关接线制造厂已固定一般取80mS 。以保证母线上所有断路器可靠跳闸。

2.6 PT断线及告警:

借助于母线复式比率差动元件的,由软件实现的复合电压闭锁元件作为判别PT 断线的功能。一旦动作延时发信。

制造厂已固定延时7秒。

3、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整定

3.1 线路(主变)等断路器失灵保护

失灵保护与母差保护共用出口。本装置接收来自各元件断路器失灵起动装置的断路器失灵起动接点。若失灵起动元件连接的母线的复合电压动作,则经第一延时跳开母联,经第二延时跳开该母线上的所有元件。

3.1.1 电流判别元件:线路(主变)、旁路断路器失灵保护其电流判别元件在线路(主变)、旁路保护屏上,定值在线路(主变)、旁路保护定值单中给出。

其整定原则是躲过最长线路的充电电容电流,保证在线路末端故障,灵敏度>1.5。

一般一次值取480~600A 。

3.1.2 时间元件:

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1(短延时) 即断路器失灵启动后以较短时限动作于跳开母联或分段断路器。该时间定值应在保证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选择性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应大于断路器动作时间和保护返回时间之和,再考虑一定的时间裕度。

双母线接线方式下,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1可整定为0.25~0.3秒动作于跳开母联或分段断路器。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方式下,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1可整定为0.13~0.15秒动作于跳本断路器三相。

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2 (长延时) 即断路器失灵启动后以较长时限动作于跳开与拒动断路器连接在同一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该时间定值应在保证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有选择性的先跳母联(或分段)前提下尽量缩短,应大于母联(或分段)断路器动作时间和保护返回时间之和,再考虑一定的时间裕度。

双母线接线方式下,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2可整定为0. 5~0.6秒动作于跳开与拒动断路器连接在同一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方式下,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2可整定为0.2~0.25秒动作于跳开与拒动断路器相关联的所有断路器,包括经远方跳闸通道断开对侧的线路断路器。

3.2 母联断路器失灵(母联死区)保护

本装置动作于母联跳闸后,若母线总差仍动作,母联电流依然动作,且母线复合电压动作,则保护经延时动作于复合电压动作的母线段,并将该母线段上的相连元件切除。

3.2.1 电流元件:即母联失灵定值Ik ,取母联断路器A 、B 、C 相相电流或门构成,应保证母线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要考虑母差动作跳开故障所在母线上元件后系统变化对流经母联断路器的故障电流的影响),灵敏度≥1.5,并尽可能躲过正常运行时流过母联的负荷电流。

一般可整定480~600A 。

3.2.2 时间元件:该时间元件定值不需整定, 制造厂已固定为220±20ms ,跳开电压不正常的母线上的所有元件。

3.3 失灵复合电压定值整定(软件实现)

3.3.1 低电压定值Ua (相电压) 按连接母线的最长线路末端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3~1.5,并应在母线最低运行电压下不动作,而在切除故障后能可靠返回。若返回系数Kb=0.95,可靠系数Kk=1.2。

一般取70%~75%Ue。

3.3.2负序电压定值U2 按连接母线的最长线路末端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3~1.5,并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负序分量,可靠系数Kk ≥4。

一般取6V 相电压。

3.3.3 零序电压定值3U0 按连接母线的最长线路末端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3~1.5,并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零序分量,可靠系数Kk ≥4。

一般取6V ~10V 。

失灵复合电压元件一般情况下,其灵敏度应大于或等于差动元件复合电压定值的整定值。

4、母联充电保护的整定

由LP54接通投入,当按下母联开关的充电合闸按钮后瞬时投入(延时返回)。若充电时母联电流动作,则经过可整定的瞬动或延时后将母联跳开。充电保护投入期间,母线差动保护自动退出。

4.1 电流元件:过流定值 Iφch ,取母联断路器A 、B 、C 相相电流或门构成,应躲过流过母联断路器的负荷电流,并保证在被保护元件末端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灵敏度≥1.5。

一般可整定为600~840A 。

4.2 时间元件T φ可根据实际运行需要整定。若用母联断路器由一条母线向另一条空母线充电时,一般可整定为0秒。母联充电保护动作后跳母联断路器。充电保护投入期间,经 Tφ+250ms后,瞬时自动投入母线差动保护。

5、母联过流保护的整定

当线路断路器的保护检修时(或有其它应用需要时),可以由其作为应急保护投入。正常时该保护不投。由压板LP52接通母联过流保护,若母联相电流过流或零序过流动作,则经瞬时或延时将母联跳开。

5.1 母联相电流过流定值I φLK 取母联断路器A 相相电流。按线路末端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3~1.5,并必须躲过流过母联的负荷电流(注意该负荷电流应当是在母联过流保护启用时的系统运行方式下流过母联的负荷电流)。

一般可整定600~840A 。

5.2 母联零序过流定值3Io LK 取母联断路器3Io 电流。按线路末端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3~1.5。

一般取600~720A 。

5.3 时间元件T0可 根据实际运行需要整定。

一般可整定为0~0.6秒。

6、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定值整定(硬件)

复合电压闭锁元件由机电型继电器的接点构成,作为母差装置出口跳闸回路的总闭锁,以防止误碰等引起的母差误动作。该元件由低电压元件Ua ,负序电压元件U2,零序电压元件3Uo 构成。其整定原则同2.3及3.3。取其最灵敏的电压整定值。

7、整定值范围

电流量定值整定范围为0~99.99A ,级差0.01A 。

电压量定值整定范围为0~99.9V , 级差0.1V 。 时间量定值整定范围为0~99.99S ,级差0.01S 。

比率值Kr (即复式比率系数Kr )整定范围为0.5~4,级差0.5。

BP —2A 型微机母线差动保护精工电流及精工电压数值表

11 - 11 -

BP —2A 型微机母线差动保护定值整定项目

序号 代码 保护定值整定 相应整定原则 建议值

1 电流量整定

1.1 Id 差动门坎 2.2.3 0.4~0.6In 1.2 ΔI φ 1.3 Iφmax 、I φmin CT1.4 Iφch 1.5 Lk 1.6 IφLk 1.7 3I0 Lk 2 2.1 2.1.1 YJ 2.1.2 FYJ 2.1.3 3U0 相电流突变量 2.2.1 0.5断线闭锁 2.4 I充电过流保护 4.1 600母联失灵保护 3.2.1 480母联过流保护 5.1 600母联零序过流 5.2 600电压量整定 差动复合电压 2.3 低电压整定 2.3.1 65%负序电压整定 2.3.2 6V零序电压整定 2.3.3 6V- 12 -

12 ~1 In φmax 取0.04In

I φmin 取0.02In

~840A ~600A ~840A ~720A ~75%Ue 相电压 ~10V

序号 代码 保护定值整定 相应整定原则 建议值

2.2 失灵复合电压 3.3

2.2.1 Ua 低电压整定 3.3.1 70%~75%Ue

2.2.2 U2 负序电压整定 3.3.2 6V相电压

2.2.3 3U0

2.3 ΔU φ

3

3.1 Td1

3.2 Td2

3.3 Tφ

3.4 T0

4 Kr

5 CT

6

Ua

U2

3U0

零序电压整定 3.3.3 6V相电压突变量 2.2.2 10V时间元件整定 失灵出口延时1 3.1.2 0.25失灵出口延时2 3.1.2 0.5充电出口延时 4.2 母联过流延时 5.3 0比率值整定 2.1 2 变比整定 1 出口回路电压总闭锁低电压元件 2.3 3.3 零序电压元件 - 13 -

13 ~10V ~20V ~0.3秒 ~0.6秒 ~0.6秒 负序电压元件

BP-2A 母线差动保护装置整定原则

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深圳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BP-2A 母

线差动保护装置内设有两套完全独立的微机系统,分别定义为差动元件和闭锁元件。差动元件包括:母线比率差动,差动的启动元件,失灵保护出口逻辑,母线充电保护,复合电压闭锁,CT 断线闭锁及告警,PT 断线告警等。闭锁元件主要由复合电压闭锁元件构成。因此,BP-2A 母线差动保护定值也分差动元件定值和闭锁元件定值两部分,而差动元件定值又分为保护定值整定和CT 变比设置整定。

1、CT 变比的设置

BP-2A 母差保护具有辅助电流互感器(变比为400/1〈5A 制〉,或变比为

80/1〈1A 制〉),经辅助CT 变流后对不同的CT 变比由软件自动进行变比调整,从而实现同一变比运行。母线上联结的各单元变比输入CPU 后,程序以其中的最大变比为基准进行电流折算,使求差流时各CT 变比一致,不需任何人工干预。

2、差动(总差与分差)元件的整定

2.1比率值Kr 整定

BP-2A 微机母线差动保护(总差与分差)采用了独创的复式比率差动原

理,其复式比率系数Kr 可以在0.5~4范围内整定,级差0.5。

复式比率系数Kr 的定值整定应综合考虑区外故障时故障支路的CT 饱和引起的

传变误差 δ(%)及区内故障时流出母线的电流占总故障电流的比例Ext(%)。

2.1.1考虑区外故障时故障支路的CT 饱和引起的传变误差 δ(%) 若考虑区外故障时故障支路的CT 饱和引起的传变误差为δ,而其余支路

的CT 误差忽略不计,则Id=︱1-δ-1

︱=δ, Ir=︱1-δ︱+︱1︱= 2-δ,因此Id/(Ir-Id)= δ/(2-2δ) 。根据复式比率差动继电器的动作判据可知,要保证区外故障时差动

不误动,必须满足Id/(Ir-Id)< Kr,即δ/(2-2δ) <Kr 。

2.1.2 考虑区内故障时流出母线的电流占总故障电流的比例Ext(%)

若考虑区内故障时流出母线的电流占总故障电流的比例为Ext ,令Id=1,则Ir=1+2Ext ,根据复式比率差动继电器的动作判据可知,要保证区内故障时差

动动作,必须满足Id/(Ir-Id)≥Kr ,即

1/(1+2Ext-1) ≥Kr ,即1/(2Ext)≥Kr 。

从而可得如下Kr 与δ、Ext 之间的关系表:

该表含义是,Kr 与Ext 成反比,即

Kr 选值越大在区内故障时允许流出母线的电流占总故障电流的份额越小;Kr 选值越大在区外故障时允许故障支路的最大CT 误差越大。

当Kr 整定为2时,在区外故障时允许故障支路的最大CT 误差为80%而母差不会误动,在区内故障时允许20%以下的总故障电流流出母线而母差不会拒动。其余类推。

制造厂建议总差和分差其Kr 整定为2。

2.2 起动元件:

2.2.1相电流突变量 △I φ 的整定

a. 应躲过连接母线上最大负荷元件其CT 断线时的电流值,可靠系数取

1.5,以防止CT 断线时起动。

b. 保证母线最小方式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灵敏度≥3。

制造厂建议整定值为0.5In ~1In 。

2.2.2 相电压突变 △U φ的整定,保证母线故障时应有足够的灵敏度,灵敏度≥4.0。

制造厂建议整定值为10~20伏。

2.2.3 无复式比率的差动电流(分相差电流)Id 的整定

保证母线最小方式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尽可能躲过母线出线最大负荷电流,灵敏度≥3。

制造厂建议整定值为0.4In ~0.6In 。

故障起动元件由以上三个判据经“或”逻辑构成,起动元件动作后,装置进行母线差动元件的测量与判别。

2.3 差动复合电压定值的整定(软件实现)

2.3.1 低电压定值 YJ (相电压) 按母线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5,并应在母线最低运行电压下不动作,而在故障切除后能可靠返回。若返回系数Kb=0.95,可靠系数Kk=1.2。

一般取65%~70%Ue。

2.3.2 负序电压定值FYJ 按母线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4,并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负序分量,可靠系数Kk ≥4。

一般取6V 相电压。

2.3.3 零序电压定值3U0 按母线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4,并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零序分量,可靠系数Kk ≥4。

一般取6V ~10V 。

2.4 CT断线闭锁及告警的整定

其测量值为软件变换成同变比(即最大变比)的三次值。应躲过正常情况下差动最大不平衡电流。当CT 回路断线时延时7秒报警,并闭锁母差。CT 断线判据反映于电流回路的三次值,相电流整定值为CT 的二次值。CT 断线由以下两个判据按“或”逻辑构成:

2.4.1 Id>Ij 且母线复合电压不动作(Id为无复式比率的差动电流即分相差电流, Ij应躲过CT 不平衡电流。)

2.4.2 连接母线上任一元件,其I φmax >0.04In~0.06In,且I φm in<

0.02In~0.03In (I φmax 为该元件的最大相电流二次值,I φm in为该元件的最小相电流二次值,In 为CT 二次额定电流)

制造厂建议一般取I φmax 为0.04 In,I φmin 为 0.02In。

2.5 母差保护动作自保持时间

母差保护动作自保持时间双母线接线制造厂已固定一般取1300mS ;一个半开关接线制造厂已固定一般取80mS 。以保证母线上所有断路器可靠跳闸。

2.6 PT断线及告警:

借助于母线复式比率差动元件的,由软件实现的复合电压闭锁元件作为判别PT 断线的功能。一旦动作延时发信。

制造厂已固定延时7秒。

3、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整定

3.1 线路(主变)等断路器失灵保护

失灵保护与母差保护共用出口。本装置接收来自各元件断路器失灵起动装置的断路器失灵起动接点。若失灵起动元件连接的母线的复合电压动作,则经第一延时跳开母联,经第二延时跳开该母线上的所有元件。

3.1.1 电流判别元件:线路(主变)、旁路断路器失灵保护其电流判别元件在线路(主变)、旁路保护屏上,定值在线路(主变)、旁路保护定值单中给出。

其整定原则是躲过最长线路的充电电容电流,保证在线路末端故障,灵敏度>1.5。

一般一次值取480~600A 。

3.1.2 时间元件:

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1(短延时) 即断路器失灵启动后以较短时限动作于跳开母联或分段断路器。该时间定值应在保证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选择性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应大于断路器动作时间和保护返回时间之和,再考虑一定的时间裕度。

双母线接线方式下,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1可整定为0.25~0.3秒动作于跳开母联或分段断路器。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方式下,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1可整定为0.13~0.15秒动作于跳本断路器三相。

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2 (长延时) 即断路器失灵启动后以较长时限动作于跳开与拒动断路器连接在同一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该时间定值应在保证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有选择性的先跳母联(或分段)前提下尽量缩短,应大于母联(或分段)断路器动作时间和保护返回时间之和,再考虑一定的时间裕度。

双母线接线方式下,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2可整定为0. 5~0.6秒动作于跳开与拒动断路器连接在同一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方式下,失灵出口延时定值Td2可整定为0.2~0.25秒动作于跳开与拒动断路器相关联的所有断路器,包括经远方跳闸通道断开对侧的线路断路器。

3.2 母联断路器失灵(母联死区)保护

本装置动作于母联跳闸后,若母线总差仍动作,母联电流依然动作,且母线复合电压动作,则保护经延时动作于复合电压动作的母线段,并将该母线段上的相连元件切除。

3.2.1 电流元件:即母联失灵定值Ik ,取母联断路器A 、B 、C 相相电流或门构成,应保证母线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要考虑母差动作跳开故障所在母线上元件后系统变化对流经母联断路器的故障电流的影响),灵敏度≥1.5,并尽可能躲过正常运行时流过母联的负荷电流。

一般可整定480~600A 。

3.2.2 时间元件:该时间元件定值不需整定, 制造厂已固定为220±20ms ,跳开电压不正常的母线上的所有元件。

3.3 失灵复合电压定值整定(软件实现)

3.3.1 低电压定值Ua (相电压) 按连接母线的最长线路末端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3~1.5,并应在母线最低运行电压下不动作,而在切除故障后能可靠返回。若返回系数Kb=0.95,可靠系数Kk=1.2。

一般取70%~75%Ue。

3.3.2负序电压定值U2 按连接母线的最长线路末端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3~1.5,并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负序分量,可靠系数Kk ≥4。

一般取6V 相电压。

3.3.3 零序电压定值3U0 按连接母线的最长线路末端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3~1.5,并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零序分量,可靠系数Kk ≥4。

一般取6V ~10V 。

失灵复合电压元件一般情况下,其灵敏度应大于或等于差动元件复合电压定值的整定值。

4、母联充电保护的整定

由LP54接通投入,当按下母联开关的充电合闸按钮后瞬时投入(延时返回)。若充电时母联电流动作,则经过可整定的瞬动或延时后将母联跳开。充电保护投入期间,母线差动保护自动退出。

4.1 电流元件:过流定值 Iφch ,取母联断路器A 、B 、C 相相电流或门构成,应躲过流过母联断路器的负荷电流,并保证在被保护元件末端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灵敏度≥1.5。

一般可整定为600~840A 。

4.2 时间元件T φ可根据实际运行需要整定。若用母联断路器由一条母线向另一条空母线充电时,一般可整定为0秒。母联充电保护动作后跳母联断路器。充电保护投入期间,经 Tφ+250ms后,瞬时自动投入母线差动保护。

5、母联过流保护的整定

当线路断路器的保护检修时(或有其它应用需要时),可以由其作为应急保护投入。正常时该保护不投。由压板LP52接通母联过流保护,若母联相电流过流或零序过流动作,则经瞬时或延时将母联跳开。

5.1 母联相电流过流定值I φLK 取母联断路器A 相相电流。按线路末端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3~1.5,并必须躲过流过母联的负荷电流(注意该负荷电流应当是在母联过流保护启用时的系统运行方式下流过母联的负荷电流)。

一般可整定600~840A 。

5.2 母联零序过流定值3Io LK 取母联断路器3Io 电流。按线路末端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3~1.5。

一般取600~720A 。

5.3 时间元件T0可 根据实际运行需要整定。

一般可整定为0~0.6秒。

6、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定值整定(硬件)

复合电压闭锁元件由机电型继电器的接点构成,作为母差装置出口跳闸回路的总闭锁,以防止误碰等引起的母差误动作。该元件由低电压元件Ua ,负序电压元件U2,零序电压元件3Uo 构成。其整定原则同2.3及3.3。取其最灵敏的电压整定值。

7、整定值范围

电流量定值整定范围为0~99.99A ,级差0.01A 。

电压量定值整定范围为0~99.9V , 级差0.1V 。 时间量定值整定范围为0~99.99S ,级差0.01S 。

比率值Kr (即复式比率系数Kr )整定范围为0.5~4,级差0.5。

BP —2A 型微机母线差动保护精工电流及精工电压数值表

11 - 11 -

BP —2A 型微机母线差动保护定值整定项目

序号 代码 保护定值整定 相应整定原则 建议值

1 电流量整定

1.1 Id 差动门坎 2.2.3 0.4~0.6In 1.2 ΔI φ 1.3 Iφmax 、I φmin CT1.4 Iφch 1.5 Lk 1.6 IφLk 1.7 3I0 Lk 2 2.1 2.1.1 YJ 2.1.2 FYJ 2.1.3 3U0 相电流突变量 2.2.1 0.5断线闭锁 2.4 I充电过流保护 4.1 600母联失灵保护 3.2.1 480母联过流保护 5.1 600母联零序过流 5.2 600电压量整定 差动复合电压 2.3 低电压整定 2.3.1 65%负序电压整定 2.3.2 6V零序电压整定 2.3.3 6V- 12 -

12 ~1 In φmax 取0.04In

I φmin 取0.02In

~840A ~600A ~840A ~720A ~75%Ue 相电压 ~10V

序号 代码 保护定值整定 相应整定原则 建议值

2.2 失灵复合电压 3.3

2.2.1 Ua 低电压整定 3.3.1 70%~75%Ue

2.2.2 U2 负序电压整定 3.3.2 6V相电压

2.2.3 3U0

2.3 ΔU φ

3

3.1 Td1

3.2 Td2

3.3 Tφ

3.4 T0

4 Kr

5 CT

6

Ua

U2

3U0

零序电压整定 3.3.3 6V相电压突变量 2.2.2 10V时间元件整定 失灵出口延时1 3.1.2 0.25失灵出口延时2 3.1.2 0.5充电出口延时 4.2 母联过流延时 5.3 0比率值整定 2.1 2 变比整定 1 出口回路电压总闭锁低电压元件 2.3 3.3 零序电压元件 - 13 -

13 ~10V ~20V ~0.3秒 ~0.6秒 ~0.6秒 负序电压元件


相关文章

  • 220kV母线保护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应用
  • 2012年第12期福建电脑 147 220kV 母线保护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应用 林方琳,张素君 (福建省莆田电业局福建莆田351100) 要]:本文以涵江变220kV 母线BP-2A 保护改造为例,介绍了涵江变母线保护改造 前后220kV ...查看


  • 高二数学必修二检测题
  • 高二数学必修二检测题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 得到的几何体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 2. 过圆锥的高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它们把圆锥 ...查看


  • 2016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 2016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实数2的值在( ) A .0和1之间 [答案]B [解析]∵1<2<4 12. 2.若代数式在A .x <3 [答案]C [解析]要使 1 ...查看


  • 有关幂等矩阵性质的探讨
  • 科技信息○高校讲台○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7年第29期 有关幂等矩阵性质的探讨 (广东药学院 田冬梅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实幂等矩阵在线形代数中有一些很重要的应用,本文对实幂等矩阵 ...查看


  • 高中数学竞赛题之平面几何
  • 第一讲 注意添加平行线证题 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平行线是初中平面几何最基本的, 也是非常重要的图形. 在证明某些平面几何问题时, 若能依据证题的需要, 添加恰当的平行线, 则能使证明顺畅.简洁. 添加平行线证题, 一 ...查看


  • 65数字.图形规律
  • 65数字.图形规律 1.(2015年安徽中考) 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21,22,23,25,28,213,„,若x .y .z 表示这列数中的连续三个数,猜想x .y .z 满足的关系式是 . [考查内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答案 ...查看


  • 9.1.3 电子跳蚤游戏盘 初一上期末测试
  • 解:按题意,CP0=CP1=6a,AP1=AP2=3a,BP2=BP3=5a, CP3=CP4=5a,AP4=AP5=4a,BP5=BP6=4a,CP6=CP0=6a,- 跳6次循环,2001÷6=333-3,BP2001=BP3=5a,∴ ...查看


  • 2015步步高高中数学理科文档第五章 5.1
  •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3. 共线向量定理 向量a (a ≠0) 与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b =λa . 1.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 ...查看


  • 犬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 犬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感染幼犬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的呕吐.出血性肠炎和白细胞显着减少以及心肌炎为主要特征, 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危害我国养犬业最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