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创新项目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本文以应用型高校创新项目为启发点,分析了创新能力对大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生涯所起的作用,并对当今大学生背景和现实情况进行了论述,重点阐述了创新项目对大学生的引导性,对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项目 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有一个特殊的历史生活背景,使得他们在个人创新素质能力的培养上受到诸多限制。应用型高校科技创新项目的目的在于多角度的塑造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团队合作、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科技创新项目的普及对当今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可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1.创新能力对大学生起到的作用

  1.1对学习能力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学生善于生搬硬套,习惯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善于用固定的思维框架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但很少能够跳出这个框架分析一个问题的成因,这是创新能力缺乏最明显的一个表现。但在这些学生当中也不难发现一些佼佼者,他们的学习方式体现在他们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不是单纯得到答案,而是对问题有自己的理解与研究,因此他们总是和一般人花相同的时间,甚至更少时间,却在学习效果和问题的理解程度上明显提高了一个层次。这就是源于他们懂得在学习上创新,而不是单纯生搬硬套,使得他们在对一个问题的掌握程度上升一个层次。大学生在学习中只要方法合理,在成长中展现自身优点,大胆将想法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种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好方法。

  1.2对职业生涯的作用

  2015年两会结束,创新依旧是一个广泛性话题,众多委员说“大学生创业贵在创新”,当今大学生有选择自主创业,也有选择找工作的,不管是走哪一条路,创新是核心,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路上的强大引擎。对当今国家需要创新,企业需要创新,个体需要创新,这就需要受教育程度的较高的大学生,勇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带动万众创新,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与血液是关键因素。

  2.当今大学生的特点

  2.1历史和家庭背景

  纵观中国历史上各个阶段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要比历史任何时期都优越许多,当他们出生时,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手机、电脑等的功能日新月异,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对这些技术的依耐性不断提高,这对出生在90年代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这使得当今大学生形成极强的依耐性心理。

  当今大学生本应天真年少,对周围事物好奇心十足,而迎接他们的是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形成之初就受到压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学科的学习或者是各种才艺的学习。也正是这样一种家庭环境,对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造成很大阻碍,这也导致现在很多学生对书本上的东西很了解,却不能举一反三。

  2.2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情况

  2.2.1当今大学生有很多在陌生人面前往往不能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就如在面试的时候那些平时能言善辩有主见的学生,忽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说话前后不解,吞吞吐吐。这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给陌生人的感觉往往是缺乏自信心,行为拘谨,过于在意自己的形象。

  2.2.2当代大学生对新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接受力,但缺乏对新事物深入探究的能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一些有意义的新事物不能做出较好判断,往往只是知道这是一个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却不知道为什么新,新在什么地方,哪些理论和技术对自己是有帮助,而实际上他们不是不想懂得那些新的理论和技术,而是缺乏对新事物的观察能力,对新事物覆盖的知识面和整体性没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与观察能力,以至于对新事物的了解一般都停留在表面,给人的感觉是显得很肤浅,没有自己深刻的见解,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一点也对当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创新项目对大学生的引导性

  3.1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项目是一项科研性质的研究,需要学生从选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形成一套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实践证明的研究成果。创新项目的选题广泛,这符合当今大学生思维发散、好奇心强,爱好广泛的个性。不过成为一个优秀的创新项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选定项目后,必须对项目做大致了解,包括在项目初期、中期、后期,需要的理论知识,实验器材,实验如何进行,数据处理,总结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都要做一个大致了解,特别是在实验阶段,很多时候因为是创新项目,市面上没有现成的器材,只有通过对实验的了解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设计一套适合自己项目的仪器,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成型的仪器必须能够得出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还要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对项目的一些关键指标进行有价值的分析,最终得出理想结果。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学生自己思考完成,所以创新项目不仅是一项单纯的研究型课题,它是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方面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可以多角度地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可塑造性和重要性。

  3.2理论与实践

  对于创新项目来说,理论是弓,实践是箭,只有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够让项目达到理想的高度。在项目选定题目后,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需要哪些数据,得出哪些结论,有哪些实际的作用等都需要理论知识提供有力支撑,这样才能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沉着应对突发问题,对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有助于控制项目的进度。项目实验阶段,确切地说项目实验阶段就是一个模拟实际情况然后解决问题过程,这就是考验项目成员动手能力的一个过程,对于擅长逻辑推理的中国学生来说,项目的实践阶段将会对学生实践能力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创新项目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从实践中得出一些新的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成果。

  3.3团队力量

  创新项目以团队形式才能够参与,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特别是像当今大学生这样以90后为主的群体,他们很多时候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或者分享,然而创新项目需要的是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够获得成功,所以在项目进行中,各个项目成员处于怎样的位置,应该完成哪些事情,在意见不统一时怎样协调,都需要团队成员有充分的沟通交流,统一思想,朝一个方向前进,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面对21世纪强大的社会竞争,只有懂得团队协作,利用团队智慧和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4.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今年两会上的热词,在创业创新中,大学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而创业的本质就是创新,创业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而且考量着一个人的领导力、沟通力、判断力及专业特长,总的来说就是考量一个人的能力,如何提升自我能力,需要意识到自身存在哪些问题,有目的性地解决与完善。创新项目是提高个人能力的平台,一个风向标,但综合素质的完善还需要自己不断努力与追求。

  参考文献:

  [1]斯卡辛斯基,吉布森.陈劲,译.从核心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袁岳.我们,90后[M].浙江大学出版社.

  [3]司恩鲁.发掘个性中的潜能[J].时文选粹,2007:16-18.

  [4]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基金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基于微课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2015011)

  摘 要: 本文以应用型高校创新项目为启发点,分析了创新能力对大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生涯所起的作用,并对当今大学生背景和现实情况进行了论述,重点阐述了创新项目对大学生的引导性,对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项目 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有一个特殊的历史生活背景,使得他们在个人创新素质能力的培养上受到诸多限制。应用型高校科技创新项目的目的在于多角度的塑造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团队合作、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科技创新项目的普及对当今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可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1.创新能力对大学生起到的作用

  1.1对学习能力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学生善于生搬硬套,习惯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善于用固定的思维框架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但很少能够跳出这个框架分析一个问题的成因,这是创新能力缺乏最明显的一个表现。但在这些学生当中也不难发现一些佼佼者,他们的学习方式体现在他们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不是单纯得到答案,而是对问题有自己的理解与研究,因此他们总是和一般人花相同的时间,甚至更少时间,却在学习效果和问题的理解程度上明显提高了一个层次。这就是源于他们懂得在学习上创新,而不是单纯生搬硬套,使得他们在对一个问题的掌握程度上升一个层次。大学生在学习中只要方法合理,在成长中展现自身优点,大胆将想法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种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好方法。

  1.2对职业生涯的作用

  2015年两会结束,创新依旧是一个广泛性话题,众多委员说“大学生创业贵在创新”,当今大学生有选择自主创业,也有选择找工作的,不管是走哪一条路,创新是核心,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路上的强大引擎。对当今国家需要创新,企业需要创新,个体需要创新,这就需要受教育程度的较高的大学生,勇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带动万众创新,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与血液是关键因素。

  2.当今大学生的特点

  2.1历史和家庭背景

  纵观中国历史上各个阶段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要比历史任何时期都优越许多,当他们出生时,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手机、电脑等的功能日新月异,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对这些技术的依耐性不断提高,这对出生在90年代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这使得当今大学生形成极强的依耐性心理。

  当今大学生本应天真年少,对周围事物好奇心十足,而迎接他们的是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形成之初就受到压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学科的学习或者是各种才艺的学习。也正是这样一种家庭环境,对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造成很大阻碍,这也导致现在很多学生对书本上的东西很了解,却不能举一反三。

  2.2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情况

  2.2.1当今大学生有很多在陌生人面前往往不能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就如在面试的时候那些平时能言善辩有主见的学生,忽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说话前后不解,吞吞吐吐。这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给陌生人的感觉往往是缺乏自信心,行为拘谨,过于在意自己的形象。

  2.2.2当代大学生对新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接受力,但缺乏对新事物深入探究的能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一些有意义的新事物不能做出较好判断,往往只是知道这是一个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却不知道为什么新,新在什么地方,哪些理论和技术对自己是有帮助,而实际上他们不是不想懂得那些新的理论和技术,而是缺乏对新事物的观察能力,对新事物覆盖的知识面和整体性没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与观察能力,以至于对新事物的了解一般都停留在表面,给人的感觉是显得很肤浅,没有自己深刻的见解,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一点也对当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创新项目对大学生的引导性

  3.1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项目是一项科研性质的研究,需要学生从选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形成一套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实践证明的研究成果。创新项目的选题广泛,这符合当今大学生思维发散、好奇心强,爱好广泛的个性。不过成为一个优秀的创新项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选定项目后,必须对项目做大致了解,包括在项目初期、中期、后期,需要的理论知识,实验器材,实验如何进行,数据处理,总结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都要做一个大致了解,特别是在实验阶段,很多时候因为是创新项目,市面上没有现成的器材,只有通过对实验的了解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设计一套适合自己项目的仪器,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成型的仪器必须能够得出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还要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对项目的一些关键指标进行有价值的分析,最终得出理想结果。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学生自己思考完成,所以创新项目不仅是一项单纯的研究型课题,它是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方面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可以多角度地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可塑造性和重要性。

  3.2理论与实践

  对于创新项目来说,理论是弓,实践是箭,只有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够让项目达到理想的高度。在项目选定题目后,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需要哪些数据,得出哪些结论,有哪些实际的作用等都需要理论知识提供有力支撑,这样才能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沉着应对突发问题,对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有助于控制项目的进度。项目实验阶段,确切地说项目实验阶段就是一个模拟实际情况然后解决问题过程,这就是考验项目成员动手能力的一个过程,对于擅长逻辑推理的中国学生来说,项目的实践阶段将会对学生实践能力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创新项目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从实践中得出一些新的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成果。

  3.3团队力量

  创新项目以团队形式才能够参与,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特别是像当今大学生这样以90后为主的群体,他们很多时候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或者分享,然而创新项目需要的是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够获得成功,所以在项目进行中,各个项目成员处于怎样的位置,应该完成哪些事情,在意见不统一时怎样协调,都需要团队成员有充分的沟通交流,统一思想,朝一个方向前进,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面对21世纪强大的社会竞争,只有懂得团队协作,利用团队智慧和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4.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今年两会上的热词,在创业创新中,大学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而创业的本质就是创新,创业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而且考量着一个人的领导力、沟通力、判断力及专业特长,总的来说就是考量一个人的能力,如何提升自我能力,需要意识到自身存在哪些问题,有目的性地解决与完善。创新项目是提高个人能力的平台,一个风向标,但综合素质的完善还需要自己不断努力与追求。

  参考文献:

  [1]斯卡辛斯基,吉布森.陈劲,译.从核心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袁岳.我们,90后[M].浙江大学出版社.

  [3]司恩鲁.发掘个性中的潜能[J].时文选粹,2007:16-18.

  [4]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基金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基于微课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2015011)


相关文章

  •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 [提要]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目的就是培养创新型.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鉴于此,本文在了解现状和洞察 ...查看


  • _大学英语教学指南_要点解读_王守仁
  • 外语界2016年第3期(总第174期)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 王守仁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本文在阐述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了提要:受教育部委托, 学英语教学指南>研制过程和基 ...查看


  • 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 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摘要: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意义进行阐述,对大学生科研现状作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素 ...查看


  • 玄武区职称论文发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现状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玄武区职称论文发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现状论文选题题目 玄武区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大学生创新创业 ...查看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
  • 中国高教研究 20082013年第112042期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 施永川 摘 * 要: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整整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将这段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探索期.拓 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进行全面盘点和概括,总结经验教 ...查看


  • 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 摘 要: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活动.高校开展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的 ...查看


  • 大学科技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26卷第4期2011年7月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6No.4 JOURNALOFCHANGSHA UNIVERSITYOFSCIENCE &TECHNOLOGY(SOCIALSCIENCE)J ul.2011 ...查看


  • 浅谈校外实践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 摘 要: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要求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强,但是这些在学校的培养中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大学生到企业中去进行校外实践,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校外实践对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