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部 教 案

讲授题目: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授课对象:长学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及药学专业学生 课时数:1课时(50分钟)

教学要求

一、熟悉病毒的遗传物质及其特点。

二、熟悉病毒的性状变异,包括毒力变异、抗原变异、蚀班变异、宿主范围突变等,熟悉温度敏

教学内容 1. 病毒的遗传物质及变异

2. 病毒变异的

表达方式 1.ppt 课件

3. 播放录像

4. 板书

时间分配 1. 病毒的遗传物质及钟

2. 病毒变异的机制20分钟

3. 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等15分钟

2. 双语教学 变异15分

感性突变株(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 ts株)、机制 宿主适应范围突变株(host range mutant, hr株)、 抗药性突变株(drug-resistant mutant)的概念及其特点。

mutation ),熟悉突变株(mutant )或变异株(variant )、条件致死性突变(conditional lethal mutation )、缺损性干扰颗粒(DIP )的概念;掌握基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与基因重排(genetic reassortment)的概念。

四、了解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表型混合、互补作用、基因整合(genetic integration)以及干扰作用(interference)的概念。

五、了解病毒遗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及病毒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的概念。 重点掌握的概念和知识

3. 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等

三、病毒变异的机制:掌握基因突变(genetic

1. 掌握病毒的变异现象,毒力变异,抗原转换和漂移,条件致死性突变,DIP 等概念。 2. 掌握基因重组、基因重排、表型混合、互补作用、基因整合以及干扰作用的概念。 参考资料

1. 朱万孚,庄辉 医学微生物学, 第1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年. 2. 谷鸿喜和陈锦英. 医学微生物学, 第1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年. 3. 陆德源. 医学微生物学, 第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

4.Bauman R. Microbiology with diseases by taxonomy. 2nd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7.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部 教 案

讲授题目: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授课对象:长学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及药学专业学生 课时数:1课时(50分钟)

教学要求

一、熟悉病毒的遗传物质及其特点。

二、熟悉病毒的性状变异,包括毒力变异、抗原变异、蚀班变异、宿主范围突变等,熟悉温度敏

教学内容 1. 病毒的遗传物质及变异

2. 病毒变异的

表达方式 1.ppt 课件

3. 播放录像

4. 板书

时间分配 1. 病毒的遗传物质及钟

2. 病毒变异的机制20分钟

3. 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等15分钟

2. 双语教学 变异15分

感性突变株(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 ts株)、机制 宿主适应范围突变株(host range mutant, hr株)、 抗药性突变株(drug-resistant mutant)的概念及其特点。

mutation ),熟悉突变株(mutant )或变异株(variant )、条件致死性突变(conditional lethal mutation )、缺损性干扰颗粒(DIP )的概念;掌握基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与基因重排(genetic reassortment)的概念。

四、了解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表型混合、互补作用、基因整合(genetic integration)以及干扰作用(interference)的概念。

五、了解病毒遗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及病毒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的概念。 重点掌握的概念和知识

3. 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等

三、病毒变异的机制:掌握基因突变(genetic

1. 掌握病毒的变异现象,毒力变异,抗原转换和漂移,条件致死性突变,DIP 等概念。 2. 掌握基因重组、基因重排、表型混合、互补作用、基因整合以及干扰作用的概念。 参考资料

1. 朱万孚,庄辉 医学微生物学, 第1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年. 2. 谷鸿喜和陈锦英. 医学微生物学, 第1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年. 3. 陆德源. 医学微生物学, 第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

4.Bauman R. Microbiology with diseases by taxonomy. 2nd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7.


相关文章

  • 免疫调节习题
  •  22.艾滋病被称为"现代瘟疫",该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以下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病毒只有蛋白质没有核酸 B.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 C.艾滋病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D.艾滋病可通过 ...查看


  •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一.选择题: 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 ) 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 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 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 ...查看


  • H7N9病毒或演变为?攻击呼吸道传染疾病
  • H7N9病毒或演变为 攻击呼吸道传染疾病 (2013-04-08 13:30:44) 转载▼ 荷兰专家指出,H7N9这种新病毒有可能变种,从禽流感病毒演变成为攻击呼吸道的传染疾病.H7N9病毒含有两种H1N1突变病毒的遗传标志." ...查看


  • 第04章 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 第四章 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一.概述 二.病毒的变异现象 三.病毒的变异理论 四.病毒变异的研究方法 五.诱变因素及其诱变机理 主要参考文献 一. 概 述 遗传与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病毒遗传学作为微生物遗传 ...查看


  •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 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或现代生物理论认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生物产生的大部分变异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我们说生物的变异大多对生物有害,只有少数变异有利于生物.具有有利变异的生物在生存斗争中更 ...查看


  • 关于转基因
  • 关于转基因 转基因: 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克服了天然物种生殖隔离的屏障,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再转接到另外的生物细胞内.从而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新的生物功能和类型. 转基因技术: 将人工分离和 ...查看


  • 原核与真核
  • 细胞复习 生物 ②病毒与细胞的进化顺序 ③病毒的结构与增殖.其抗原特异性由 决定. 1.(2006高考第3题)下列所述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是 A .在缺乏生长素的无氮培养基中的圆褐固氮菌 B .在人体表皮擦伤部位的破伤风杆菌 ...查看


  • 病毒的由来
  • 人类拥有的病毒记录,或者病毒症状的记录,仅能追述到有记载的几千年前.而病毒的比较学研究,最多也只有80来年的历史.通过研究现存的病毒,人们希望能够了解病毒的起源和进化历程,预示病毒特别是人类病原病毒未来的变异和进化的方向,也即需要了解随着环 ...查看


  • 2016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 2016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涂选答案的字母.每小题4.5分,共8小题,共36) 1.(4.5分)(2016•达州)下列关于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