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80°E-140°E 20°N-50°N 。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包括中、日、韩、朝、蒙五国。 地形: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 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
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 人口稠密、黄色人种,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日本:
1、位置:130°E ——145°E ,30°N ——45°N ;太平洋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2、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最大平原为关东平原。板块交界,多火山地震。
3、水文:河流短小,水流急促。
4、气候:季风显著,海洋性强。
5、农业:渔业发达,有世界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农业单产高,小型机械化。稻米自给,其余进口。
6、工业:矿产贫乏,林木丰富,水力资源丰富。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出口工业产品,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工业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7、城市:东京:首都;横滨:第二大城市和海港;大阪:阪神工业区核心;名古屋:纺织工业发达;京都:日本古都和著名文化中心;北九州:重工业为主。
(上海市东昌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左图中A 、B 、C 三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特征一致的是_________地,简单概括其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成因。(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同纬度的A 地与D 地在气候特征方面最突出的差异?(3分)
。
(3)说出AB 所在国传统工业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该工业布局类型在中国的典型是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工业(部门)
答案 (1) B 特点:降水总量丰富,冬季降水多于夏季 成因:岛国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
丰富;冬季B 位于途经日本海海面的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夏季;对马暖流的影响
(2) A地比C 地气温年差较小、降水多(海洋性强)
(3) 日本传统工业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三湾一海”) 岛国海岸曲折多良港,矿产贫乏原材料、
能源需要大量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宝山 钢铁工业
(河北省唐山一中
09-10学年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1~3题。
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
原因是( D )
A .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B .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C .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D .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2.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B )
A .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 .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 .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3.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 A )
A .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
B .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
C .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
D .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 ,38.1°N )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
泄漏事故,按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的说法,当局将依据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辐射水平评估事态严重程度。读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是:A
A .常规能源较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 .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经济发达,能源利用率高
5.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D
A .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海陆分布 D.风向、洋流
(08全国卷Ⅱ9~11)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6~8题。
6. 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B )
A. 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7. 导致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B )
A. 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8. 导致P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N 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 )
A. 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读右图,回答
1-3题。
1.B 国与A 国之间的界河是:B
①黑龙江 ②图们江 ③鸭绿江 ④松花江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关于C 、D 两地的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C
A. 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都是季风气候 D.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3.东亚东部沿海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是: C
A .小麦、大豆和高粱 B.水稻、小麦和玉米
C .水稻、茶叶和蚕丝 D.茶叶、小麦和棉花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图6示意东亚部分地区,读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A )
①气温年较差 ②年降水量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
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C )
A .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 .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2011新课标卷】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6~7题。
6.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B )
A .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 .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 .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 .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
7.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C )
A .研发中心 B .一般零部件厂 C .核心零部件厂 D .整车厂
解析:该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察工业分类与工业区位。该题要结合题内题外知识解答。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第1题,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在地震之前,A 不正确。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成本降低,B 正确。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 不正确。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 不正确。第2题,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所以地震造成这些零部件厂停产,中国的整车生产自然被迫减产,C 正确。
【XZJ00020】. (09年上海地理第十二 题)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
山区年
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
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
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
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
归纳日本河流 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 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答案 (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位置:80°E-140°E 20°N-50°N 。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包括中、日、韩、朝、蒙五国。 地形: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 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
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 人口稠密、黄色人种,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日本:
1、位置:130°E ——145°E ,30°N ——45°N ;太平洋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2、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最大平原为关东平原。板块交界,多火山地震。
3、水文:河流短小,水流急促。
4、气候:季风显著,海洋性强。
5、农业:渔业发达,有世界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农业单产高,小型机械化。稻米自给,其余进口。
6、工业:矿产贫乏,林木丰富,水力资源丰富。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出口工业产品,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工业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7、城市:东京:首都;横滨:第二大城市和海港;大阪:阪神工业区核心;名古屋:纺织工业发达;京都:日本古都和著名文化中心;北九州:重工业为主。
(上海市东昌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左图中A 、B 、C 三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特征一致的是_________地,简单概括其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成因。(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同纬度的A 地与D 地在气候特征方面最突出的差异?(3分)
。
(3)说出AB 所在国传统工业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该工业布局类型在中国的典型是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工业(部门)
答案 (1) B 特点:降水总量丰富,冬季降水多于夏季 成因:岛国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
丰富;冬季B 位于途经日本海海面的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夏季;对马暖流的影响
(2) A地比C 地气温年差较小、降水多(海洋性强)
(3) 日本传统工业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三湾一海”) 岛国海岸曲折多良港,矿产贫乏原材料、
能源需要大量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宝山 钢铁工业
(河北省唐山一中
09-10学年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1~3题。
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
原因是( D )
A .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B .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C .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D .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2.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B )
A .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 .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 .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3.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 A )
A .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
B .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
C .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
D .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 ,38.1°N )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
泄漏事故,按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的说法,当局将依据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辐射水平评估事态严重程度。读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是:A
A .常规能源较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 .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经济发达,能源利用率高
5.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D
A .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海陆分布 D.风向、洋流
(08全国卷Ⅱ9~11)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6~8题。
6. 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B )
A. 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7. 导致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B )
A. 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8. 导致P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N 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 )
A. 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读右图,回答
1-3题。
1.B 国与A 国之间的界河是:B
①黑龙江 ②图们江 ③鸭绿江 ④松花江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关于C 、D 两地的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C
A. 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都是季风气候 D.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3.东亚东部沿海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是: C
A .小麦、大豆和高粱 B.水稻、小麦和玉米
C .水稻、茶叶和蚕丝 D.茶叶、小麦和棉花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图6示意东亚部分地区,读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A )
①气温年较差 ②年降水量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
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C )
A .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 .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2011新课标卷】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6~7题。
6.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B )
A .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 .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 .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 .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
7.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C )
A .研发中心 B .一般零部件厂 C .核心零部件厂 D .整车厂
解析:该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察工业分类与工业区位。该题要结合题内题外知识解答。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第1题,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在地震之前,A 不正确。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成本降低,B 正确。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 不正确。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 不正确。第2题,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所以地震造成这些零部件厂停产,中国的整车生产自然被迫减产,C 正确。
【XZJ00020】. (09年上海地理第十二 题)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
山区年
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
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
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
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
归纳日本河流 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 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答案 (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