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梦想都会开花

  【名师风采】

  林其雨,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福建省中青年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福州市首批骨干教师,福州市鼓楼区第二届名教师,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多次在省市区级教学比赛中获奖,曾执教省市区各级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20余节,开设省市级专题讲座20多场。

  时光流逝,已然不惑,27载教学时光悄然逝去。步子匆匆,思绪纷纷,如昨的往事却依晰……

  特“长”班,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以师范优秀毕业生身份,被分配到福州郊区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成了一个乡村“孩子王”。

  记得那年8月末的一天上午,我到学校报到,校长就交给我一个任务――教“特长班”六年(4)班语文,兼当班主任。先是惊愕,再是惊吓,接下来便是惊叹!特“长”班,竟是特“惨”班!上一届没毕业的“回炉生”,再加上本年段挑出的学习、表现的双差生组成的新班级,难怪同事们戏称为特“长”班。一切只能在无奈和茫然中开始……

  开学的头一个月,天天忙于备课,改作业,管理班级,家访,辅导差生……早出晚归,连周末也不休息,一个字――“累”,三个字――“累趴了”。毕业后留在城里的同学,有导师带着,有业务骨干教着,有时还能跟着师傅到教育强省江浙一带去考察学习,业务上得快。而在这偏远的乡村小学,我只能靠自己边教边学,边学边教,难得有人能给我做些指点。教室外的茉莉花开得极为灿烂,我的梦想会开花吗?

  忙碌终于换来了回报。我所教的第一届毕业班终于毕业了。令我欣慰的是,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大家的看法,不但全部毕业,毕业考成绩还名列全学区第二名,还有两位学生争气地考入重点初中,成为当时全区教学典型。之后我带的班级班风好、成绩佳,我成了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教师,在区市开始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教学骨干,还多次被评为区市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既然选择了,我便无怨无悔。属于我的远方有梦,还有追梦的脚步声。

  是那点灯人,照亮我梦想的远方

  有人帮你点亮一盏灯,照亮你梦想的路,是一种幸运。

  第一位为我点灯的人,是徐少亭老师。那年,分配到学校还没三个月,学校就决定让我参加区里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在时任教导主任徐少亭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初出茅庐的我,在那次全区最高级别青年教师大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创造了当时郊区教坛的几个“最”:教龄最短的参赛者,获奖名次最高的男教师,任教年级最高的参赛选手。

  第二位为我点灯的人,是我的导师郊区教师进修校的语文教研员吴秀锟老师。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参赛获奖后不久,他来听我的课,我用尽了能想到的各种表演手段,调动课堂气氛。听完课,他把我的课评得几乎一无是处,这给当时获奖后正有些飘飘然的我,当头浇了盆冷水。他说,教学要实在,要为学生着想,不能搞噱头。我如梦方醒,原来课堂是这样一个地方。

  1998年,我被学校推荐参加福州市跨世纪骨干教师培训,原福州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方公琼老师成为我的导师,她是我省首批特级教师。当时方老师退休多年,年岁已大,身体并不好,但是她和我们备课的那股认真、热情与真诚,令人感动。

  我遇到了三位好导师,是他们把我引领上了语文教学专业成长之路,让我看到了语文教学最美的风景。

  远方有梦,但别错过来时路上的风景,更要记住帮我们创造风景的人,为我们的梦想点亮灯火的人。

  与你为伴,梦想不再寂寞

  行走在阅读与教学之间,我渐渐地明白,一个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读书的态度。

  书橱里已放了两三千册的书,爱人劝我别再买了,没地方放了。但是,每到一个新地方,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我都喜欢钻书店。我常带上书单,书单上的书都是在网上、榕城街头买不到的,有时真的会出现奇迹,奇迹竟会出现在那个不起眼的小书店里。如获至宝,更坚定了我的淘书热情。

  爱买书,更爱看书。人物传记、历史哲学、文学名著……我都爱看。我喜欢在夜里看书,尤其是冬天的夜里,或倚靠床头,或躲在被窝里夜读,窗外夜深人静,偶尔还有冷风拂窗,没有白天的繁扰,不再想白天的琐事,静静地读,默默地品。阅读,开拓了我的眼界,提升了我的语文修养,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与书为伴的日子,梦想不再寂寞!

  课堂,梦想生根的地方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课堂也是梦想生根的地方。

  听课,是研究课堂的开始。听常态课、公开课、教研课、课题研讨课,听了近千节的课,记下一本又一本听课笔记,写了上百篇的听课随感。我把对课堂教学研究的点点滴滴写下来,形成文字投稿,已有50多篇论文发表在多家CN刊物上,撰写的30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分获国家、省、市、区级一等奖。

  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课堂。我先后参与了国家级、省市级20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做课题研究,我总会把它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把课题变小、变实,以便于研究,并让自己在研究中有所收获,积小收获为大收获。

  作课,磨炼了自己,成长了自己。从乡村小学的课堂出发,我上过新秀比武课、片断展示课、教研课、课题研讨课、示范课、课改汇报课,从校级到区级,从区级到省市级,大大小小的课上了不下三四十节,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受省市教研部门之邀,我常把自己的作课、研课的体会与大家分享,近年来,所作的20多场讲座,也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永远都是开始。开始过后,我听到了梦想开花的声音,也听到了寻梦的跫然脚步声。

  【名师风采】

  林其雨,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福建省中青年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福州市首批骨干教师,福州市鼓楼区第二届名教师,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多次在省市区级教学比赛中获奖,曾执教省市区各级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20余节,开设省市级专题讲座20多场。

  时光流逝,已然不惑,27载教学时光悄然逝去。步子匆匆,思绪纷纷,如昨的往事却依晰……

  特“长”班,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以师范优秀毕业生身份,被分配到福州郊区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成了一个乡村“孩子王”。

  记得那年8月末的一天上午,我到学校报到,校长就交给我一个任务――教“特长班”六年(4)班语文,兼当班主任。先是惊愕,再是惊吓,接下来便是惊叹!特“长”班,竟是特“惨”班!上一届没毕业的“回炉生”,再加上本年段挑出的学习、表现的双差生组成的新班级,难怪同事们戏称为特“长”班。一切只能在无奈和茫然中开始……

  开学的头一个月,天天忙于备课,改作业,管理班级,家访,辅导差生……早出晚归,连周末也不休息,一个字――“累”,三个字――“累趴了”。毕业后留在城里的同学,有导师带着,有业务骨干教着,有时还能跟着师傅到教育强省江浙一带去考察学习,业务上得快。而在这偏远的乡村小学,我只能靠自己边教边学,边学边教,难得有人能给我做些指点。教室外的茉莉花开得极为灿烂,我的梦想会开花吗?

  忙碌终于换来了回报。我所教的第一届毕业班终于毕业了。令我欣慰的是,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大家的看法,不但全部毕业,毕业考成绩还名列全学区第二名,还有两位学生争气地考入重点初中,成为当时全区教学典型。之后我带的班级班风好、成绩佳,我成了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教师,在区市开始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教学骨干,还多次被评为区市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既然选择了,我便无怨无悔。属于我的远方有梦,还有追梦的脚步声。

  是那点灯人,照亮我梦想的远方

  有人帮你点亮一盏灯,照亮你梦想的路,是一种幸运。

  第一位为我点灯的人,是徐少亭老师。那年,分配到学校还没三个月,学校就决定让我参加区里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在时任教导主任徐少亭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初出茅庐的我,在那次全区最高级别青年教师大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创造了当时郊区教坛的几个“最”:教龄最短的参赛者,获奖名次最高的男教师,任教年级最高的参赛选手。

  第二位为我点灯的人,是我的导师郊区教师进修校的语文教研员吴秀锟老师。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参赛获奖后不久,他来听我的课,我用尽了能想到的各种表演手段,调动课堂气氛。听完课,他把我的课评得几乎一无是处,这给当时获奖后正有些飘飘然的我,当头浇了盆冷水。他说,教学要实在,要为学生着想,不能搞噱头。我如梦方醒,原来课堂是这样一个地方。

  1998年,我被学校推荐参加福州市跨世纪骨干教师培训,原福州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方公琼老师成为我的导师,她是我省首批特级教师。当时方老师退休多年,年岁已大,身体并不好,但是她和我们备课的那股认真、热情与真诚,令人感动。

  我遇到了三位好导师,是他们把我引领上了语文教学专业成长之路,让我看到了语文教学最美的风景。

  远方有梦,但别错过来时路上的风景,更要记住帮我们创造风景的人,为我们的梦想点亮灯火的人。

  与你为伴,梦想不再寂寞

  行走在阅读与教学之间,我渐渐地明白,一个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读书的态度。

  书橱里已放了两三千册的书,爱人劝我别再买了,没地方放了。但是,每到一个新地方,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我都喜欢钻书店。我常带上书单,书单上的书都是在网上、榕城街头买不到的,有时真的会出现奇迹,奇迹竟会出现在那个不起眼的小书店里。如获至宝,更坚定了我的淘书热情。

  爱买书,更爱看书。人物传记、历史哲学、文学名著……我都爱看。我喜欢在夜里看书,尤其是冬天的夜里,或倚靠床头,或躲在被窝里夜读,窗外夜深人静,偶尔还有冷风拂窗,没有白天的繁扰,不再想白天的琐事,静静地读,默默地品。阅读,开拓了我的眼界,提升了我的语文修养,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与书为伴的日子,梦想不再寂寞!

  课堂,梦想生根的地方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课堂也是梦想生根的地方。

  听课,是研究课堂的开始。听常态课、公开课、教研课、课题研讨课,听了近千节的课,记下一本又一本听课笔记,写了上百篇的听课随感。我把对课堂教学研究的点点滴滴写下来,形成文字投稿,已有50多篇论文发表在多家CN刊物上,撰写的30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分获国家、省、市、区级一等奖。

  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课堂。我先后参与了国家级、省市级20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做课题研究,我总会把它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把课题变小、变实,以便于研究,并让自己在研究中有所收获,积小收获为大收获。

  作课,磨炼了自己,成长了自己。从乡村小学的课堂出发,我上过新秀比武课、片断展示课、教研课、课题研讨课、示范课、课改汇报课,从校级到区级,从区级到省市级,大大小小的课上了不下三四十节,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受省市教研部门之邀,我常把自己的作课、研课的体会与大家分享,近年来,所作的20多场讲座,也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永远都是开始。开始过后,我听到了梦想开花的声音,也听到了寻梦的跫然脚步声。


相关文章

  • 坚定信念 让梦想开花
  • 坚定信念 放飞梦想 北杨寨中心校七(1)班 杨招弟 如果梦想是一枚种子,请你播种它,无论风吹雨打,冰雪交加,请你给它希望,让它开花 ! --题记 草儿能在石缝中 生长,是因为拥有一个坚定的梦想:植物能开出绚烂的花朵,是因为它拥有一个美好的梦 ...查看


  • 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
  • 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 仅此献给那些奋斗在高三的学子们! 那天,即6月25日,是预期梦想开花的日子.我静静地等待着,内心却波涛汹涌.因为我渴望听梦想开花时清脆动听的迸裂声,也害怕见到梦想错过开花期,依旧保持原样.结果,梦想真的跟我开了一个很大 ...查看


  •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阅卷分析及优秀作文
  • 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53分)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曾埋藏着一颗梦想的种子,在播种下它的时候,满怀是激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是,光阴荏苒,若干年后,又有多少人能够永葆心中的那份追求和活力,让自己的梦想之种开出了绚烂鲜妍的生命之花呢?大概会有很 ...查看


  • 中国梦演讲稿:中国梦·梦想开花
  • 阳光下,梦想正开花 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梦想,在星辉斑斓里.于桨声灯影里稳稳前行.梦想之花常常千般多姿.万般绚烂,而生命之河,因承载了千万般梦的重量,勤劳和奉献,艰苦和顽强才一如鲜血流进伟大的灵魂.涤荡成呼吸的脉搏.作为 ...查看


  • 让梦想开花作文
  • 篇一:让梦想开花 除夕夜,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晚餐,便坐在温暖的被窝里,收看中央电视台龙年春节联欢晚会. 今年春晚的节目都非常好,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杂技<空山竹语>.在翠绿色背景的衬托下,杂技演员李振宇如同攀爬竹子般爬上了六米高 ...查看


  • 追求,让梦想开花
  • 追求,让梦想开花 梦想是一个矛盾集合体,简单而又困难.说它简单,是因为人人皆可拥有,不费一丝一毫,想想即可:说他困难,又缘于梦想的拥有不等于实现.梦想犹如烟花,绽放的那刻繁华绚丽,而从点燃到升腾到天空却需要跨越天地之间这段不近的距离.梦想的 ...查看


  • 九月梦想开花时
  • 九月梦想开花时 段郢中心学校: 闫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听众: 大家好,我今天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九月梦想开花时>. 甩开八月的酷热,即将迎来九月的清凉.结束了美丽的假期,我们又要开始追逐梦想的脚步 ...查看


  • 让梦想开花
  • 让梦想开花 拥有梦想的种子, 用拼搏与奋斗蓄力,用汗水浇灌,在大地和阳光的呵护下成长. 梦想让大地宽阔无边,梦想让小草坚韧不拔,梦想让中国--沉睡雄狮奋起. 种子: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向上的种子,那里藏着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大地:在种子刚 ...查看


  • [我的中国梦作文]看,梦想正在开花
  • 时光穿梭,带走的是那些就要变成空白的记忆;小溪流水,流过的是那些涓涓细流的美丽;微风细雨,吹去的是那些人生途中不可闪躲的回避. 是啊,光阴荏苒,怎能从头再来?不想面对的现实最终还是要面对,不愿走过的路程,即使有万般无奈,但最终还是要走的. ...查看


  •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九年级五班 马林 一天,我在阳台上的花盆里种下了几粒小草种子.这些小小的种子,蕴含着我美好的梦想,在我一天天热切的期盼与等待中,它们终于在一星期后的早上发出了嫩绿的新芽.那天早上我高兴极了,连忙拉起父亲的手来到窗前,兴奋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