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岩盖层评价的主要参数

泥岩盖层评价的主要参数

1 常规参数

1.1 面积

盖层的面积反映盖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和连续性,是决定油气聚集范围的重要因素,只有大面积连续分布于盖层下的储集层才有可能形成油气富集。

1.2 埋深

盖层埋藏太浅,静水压力太小,油气容易通过盖层渗滤、扩散;另外,埋藏浅的盖层容易遭受风化侵蚀及地表水淋滤,从而降低突破压力;埋藏太深,盖层会因脆性增加容易破碎而引起封闭性能降低。从前人研究结果看,总体上盖层封闭能力随盖层埋深增加而增强。

1.3 粘土矿物含量

泥岩的封盖性能取决于它的可塑性和膨胀性。粘土矿物的可塑性和膨胀性以蒙脱石最强,伊/蒙混层次之,其次为高岭石,再次为伊利石,以绿泥石最差。因此就其泥岩岩性而言,含蒙脱石的高的泥岩封盖性能好于高岭石为主的泥岩;含高岭石高的泥岩封盖性能好于伊利石为主的泥岩;而含伊利石高的泥岩封盖层性能又好于绿泥石为主的泥岩。

2泥岩盖层评价的测井评价参数

2.1厚度

泥岩厚度是盖层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泥岩厚度越大,其封盖能力必然得到提高。泥岩厚度大的优势:反映沉积环境稳定,泥岩均质性好;降低微孔隙及连通孔隙的连通性,增强封闭能力;泥岩内生成流体不易排出,形成异常高压;在断层部位易形成侧向封堵等。

2.2 含砂量

泥页岩盖层含砂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盖层的质量,泥页岩含砂量的增大,将导致地层可塑性降低,脆性增大,容易产生裂缝。这一效应对深层泥岩尤为突出,甚至产生储盖倒置的现象。

2.3 总孔隙度

测井计算的总孔隙度代表着地层流体可流动部分和被粘土矿物束缚部分占据的孔隙空间之和与岩石体积之比。泥岩盖层总孔隙度的大小反映泥岩的压实程

度,总孔隙度越小,压实程度越高,孔隙吼道半径越小,泥岩孔隙毛细管压力越大,渗透率越低,封闭性能越好。因此,泥页岩盖层总孔隙度是反映盖层质量的重要参数。泥页岩总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呈非线性函数变化。泥岩总孔隙度由大到小线性降低时,突破压力变化速率则由小到大急剧增加。

一般来说,泥岩总孔隙度只要降低到30%左右即可封闭油气藏。因此该孔隙度值可以作为泥岩盖层封闭油气的下临界值,只要泥岩总孔隙度低于此值,并且具有区域分布,都可以作为油气藏的封盖层。

泥页岩总孔隙度由中子、密度测井曲线计算获得。当取得泥岩总孔隙度后,再计算泥岩的突破压力。

2.4 有效孔隙度

在讨论泥岩总孔隙度同突破压力的关系时,是把盖层看做均一化的理想盖层为前提的。实际上,在较大范围内,泥岩的岩性、结构和构造并不是单一的,泥岩内部孔隙大小、孔隙结构经常不一样,在各种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下,经常产生次生孔隙和微裂缝,它在某一局部范围内或某一深度段可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微渗漏空间。这些次生孔隙微裂缝、微裂缝和各种形式的微渗漏空间,在测井参数上表现为有效孔隙度。用中子-密度交会计算的泥页岩盖层有效孔隙度的大小,反映泥页岩的次生孔隙、裂缝的发育程度,因此,它是评价盖层质量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有效孔隙度比总孔隙度对突破压力的制约作用强,即有效孔隙度比总孔隙度对盖层的封闭性能的影响大。时代新的盆地,泥岩盖层的封盖性能主要取决于总孔隙度的大小。泥岩突破压力随埋深增加(或随地层层系变老)而增大。对时代老的盆地来说,泥岩封盖性能主要取决于有效孔隙度的大小。

2.5 渗透率

泥页岩的渗透率是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和含砂量的函数。孔隙度、含砂量越高,渗透率越大;束缚水饱和度越大,渗透率越小。需要注意的是,当泥页岩存在裂缝时,渗透率将会失去均质地层的孔渗关系,使渗透率急剧增大,盖层失去封闭油气的能力。

3 微观孔隙结构参数

3.1盖层岩石孔隙管道的直径

根据H.H. 涅斯切罗夫公式来估算由一定粒级的均匀颗粒组成的孔隙管道直

径:

d =S A

-Φ-S A

式中:S A ——泥质颗粒表面,cm 2/g;

Ф——孔隙度,小数;

d——孔隙管道的平均直径,μm 。

一般说来,d 越小,盖层遮挡能力就越强。

3.2岩石孔隙流体能

非润湿性流体在孔隙中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岩石总孔隙流体能(E A )

E A =σ⋅A

式中:A 为岩石孔隙内总表面积,σ为界面张力。

当用岩石的比表面积(S A ,由吸附法测得)来表示E A 时,即得:

E r =σ⋅S A

E r 为岩石孔隙流体能(焦尔/g)。

因此可以计算各种盖层的孔隙流体能。能量大的盖层的封盖能力好,反之,则差。对生、储、盖组合中孔隙流体能的计算,也可以识别组合的好坏。

3.3突破压力和贯穿压力

突破压力P A :指油气开始突破盖层的毛细管压力(即岩样表面最大孔喉半径

r A 对应的毛细管压力 )。

贯穿压力P B :指实验中,油气从一端贯穿到另一端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因

此,贯穿才是油气通过盖层散失的起点(具体为岩样),其值一般应比突破压力大。

3.4盖层封堵的油气高度

通过盖层中毛细管压力(P C )的大小来确定:

p c =∆ρ⋅g ⋅h g

式中:Δρ—气水密度差,g/cm3;

g—重力加速度;

hg ——气水共存时的岩石气柱高度,cm 。

经过单位换算得:

h g =10⋅Pc ∆ρ

此时h g 的单位为m 。

它具有流体势能的含义。计算盖层和气源层的气柱高度h g 时通常取P g (盖层毛细管压力)=PA (气源层毛细管压力),而对于储集层取P g =PHO (储层毛细管

压力)高度差,即:

Δh 储-盖=h储-h 盖

Δh 生-储=h生-h 盖

当Δh 储-盖>0时,则饱和度在10%以上的天然气从储集层进入盖层向上运移;

反之则被盖层封住。

当Δh 生-储>0时天然气就可从生气层排出进入储集层而运移。

3.5突破时间

突破时间根据Purcell (1949年)公式计算,即:

4μ⋅L 2⋅α2

t A =⨯103 2∆P ⋅r A

式中:t A ——突破时间,s ;

rA ——发生突破时的孔隙半径,cm ;

μ——流体的粘度,Pa ·S ;

L——岩层的厚度,cm ;

α——弯曲的理论修正值(取α =π/2);

ΔP ——从半径为rA 的孔隙通道中排出流体时的压力差。

测出突破压力后,按照盖层的厚度就可以计算出天然气需要多长的时间才会从盖层的底部运移到盖层的顶部而逸散掉,或者用它来计算盖层的有效厚度。

3.6 排替压力

排替压力是影响盖层本身封闭油气能力的根本参数。排替压力越大盖层封闭天然气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相反排替压力越小盖层封闭油气能力越弱,越不利于天然气的聚集与保存。

泥岩盖层评价的主要参数

1 常规参数

1.1 面积

盖层的面积反映盖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和连续性,是决定油气聚集范围的重要因素,只有大面积连续分布于盖层下的储集层才有可能形成油气富集。

1.2 埋深

盖层埋藏太浅,静水压力太小,油气容易通过盖层渗滤、扩散;另外,埋藏浅的盖层容易遭受风化侵蚀及地表水淋滤,从而降低突破压力;埋藏太深,盖层会因脆性增加容易破碎而引起封闭性能降低。从前人研究结果看,总体上盖层封闭能力随盖层埋深增加而增强。

1.3 粘土矿物含量

泥岩的封盖性能取决于它的可塑性和膨胀性。粘土矿物的可塑性和膨胀性以蒙脱石最强,伊/蒙混层次之,其次为高岭石,再次为伊利石,以绿泥石最差。因此就其泥岩岩性而言,含蒙脱石的高的泥岩封盖性能好于高岭石为主的泥岩;含高岭石高的泥岩封盖性能好于伊利石为主的泥岩;而含伊利石高的泥岩封盖层性能又好于绿泥石为主的泥岩。

2泥岩盖层评价的测井评价参数

2.1厚度

泥岩厚度是盖层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泥岩厚度越大,其封盖能力必然得到提高。泥岩厚度大的优势:反映沉积环境稳定,泥岩均质性好;降低微孔隙及连通孔隙的连通性,增强封闭能力;泥岩内生成流体不易排出,形成异常高压;在断层部位易形成侧向封堵等。

2.2 含砂量

泥页岩盖层含砂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盖层的质量,泥页岩含砂量的增大,将导致地层可塑性降低,脆性增大,容易产生裂缝。这一效应对深层泥岩尤为突出,甚至产生储盖倒置的现象。

2.3 总孔隙度

测井计算的总孔隙度代表着地层流体可流动部分和被粘土矿物束缚部分占据的孔隙空间之和与岩石体积之比。泥岩盖层总孔隙度的大小反映泥岩的压实程

度,总孔隙度越小,压实程度越高,孔隙吼道半径越小,泥岩孔隙毛细管压力越大,渗透率越低,封闭性能越好。因此,泥页岩盖层总孔隙度是反映盖层质量的重要参数。泥页岩总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呈非线性函数变化。泥岩总孔隙度由大到小线性降低时,突破压力变化速率则由小到大急剧增加。

一般来说,泥岩总孔隙度只要降低到30%左右即可封闭油气藏。因此该孔隙度值可以作为泥岩盖层封闭油气的下临界值,只要泥岩总孔隙度低于此值,并且具有区域分布,都可以作为油气藏的封盖层。

泥页岩总孔隙度由中子、密度测井曲线计算获得。当取得泥岩总孔隙度后,再计算泥岩的突破压力。

2.4 有效孔隙度

在讨论泥岩总孔隙度同突破压力的关系时,是把盖层看做均一化的理想盖层为前提的。实际上,在较大范围内,泥岩的岩性、结构和构造并不是单一的,泥岩内部孔隙大小、孔隙结构经常不一样,在各种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下,经常产生次生孔隙和微裂缝,它在某一局部范围内或某一深度段可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微渗漏空间。这些次生孔隙微裂缝、微裂缝和各种形式的微渗漏空间,在测井参数上表现为有效孔隙度。用中子-密度交会计算的泥页岩盖层有效孔隙度的大小,反映泥页岩的次生孔隙、裂缝的发育程度,因此,它是评价盖层质量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有效孔隙度比总孔隙度对突破压力的制约作用强,即有效孔隙度比总孔隙度对盖层的封闭性能的影响大。时代新的盆地,泥岩盖层的封盖性能主要取决于总孔隙度的大小。泥岩突破压力随埋深增加(或随地层层系变老)而增大。对时代老的盆地来说,泥岩封盖性能主要取决于有效孔隙度的大小。

2.5 渗透率

泥页岩的渗透率是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和含砂量的函数。孔隙度、含砂量越高,渗透率越大;束缚水饱和度越大,渗透率越小。需要注意的是,当泥页岩存在裂缝时,渗透率将会失去均质地层的孔渗关系,使渗透率急剧增大,盖层失去封闭油气的能力。

3 微观孔隙结构参数

3.1盖层岩石孔隙管道的直径

根据H.H. 涅斯切罗夫公式来估算由一定粒级的均匀颗粒组成的孔隙管道直

径:

d =S A

-Φ-S A

式中:S A ——泥质颗粒表面,cm 2/g;

Ф——孔隙度,小数;

d——孔隙管道的平均直径,μm 。

一般说来,d 越小,盖层遮挡能力就越强。

3.2岩石孔隙流体能

非润湿性流体在孔隙中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岩石总孔隙流体能(E A )

E A =σ⋅A

式中:A 为岩石孔隙内总表面积,σ为界面张力。

当用岩石的比表面积(S A ,由吸附法测得)来表示E A 时,即得:

E r =σ⋅S A

E r 为岩石孔隙流体能(焦尔/g)。

因此可以计算各种盖层的孔隙流体能。能量大的盖层的封盖能力好,反之,则差。对生、储、盖组合中孔隙流体能的计算,也可以识别组合的好坏。

3.3突破压力和贯穿压力

突破压力P A :指油气开始突破盖层的毛细管压力(即岩样表面最大孔喉半径

r A 对应的毛细管压力 )。

贯穿压力P B :指实验中,油气从一端贯穿到另一端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因

此,贯穿才是油气通过盖层散失的起点(具体为岩样),其值一般应比突破压力大。

3.4盖层封堵的油气高度

通过盖层中毛细管压力(P C )的大小来确定:

p c =∆ρ⋅g ⋅h g

式中:Δρ—气水密度差,g/cm3;

g—重力加速度;

hg ——气水共存时的岩石气柱高度,cm 。

经过单位换算得:

h g =10⋅Pc ∆ρ

此时h g 的单位为m 。

它具有流体势能的含义。计算盖层和气源层的气柱高度h g 时通常取P g (盖层毛细管压力)=PA (气源层毛细管压力),而对于储集层取P g =PHO (储层毛细管

压力)高度差,即:

Δh 储-盖=h储-h 盖

Δh 生-储=h生-h 盖

当Δh 储-盖>0时,则饱和度在10%以上的天然气从储集层进入盖层向上运移;

反之则被盖层封住。

当Δh 生-储>0时天然气就可从生气层排出进入储集层而运移。

3.5突破时间

突破时间根据Purcell (1949年)公式计算,即:

4μ⋅L 2⋅α2

t A =⨯103 2∆P ⋅r A

式中:t A ——突破时间,s ;

rA ——发生突破时的孔隙半径,cm ;

μ——流体的粘度,Pa ·S ;

L——岩层的厚度,cm ;

α——弯曲的理论修正值(取α =π/2);

ΔP ——从半径为rA 的孔隙通道中排出流体时的压力差。

测出突破压力后,按照盖层的厚度就可以计算出天然气需要多长的时间才会从盖层的底部运移到盖层的顶部而逸散掉,或者用它来计算盖层的有效厚度。

3.6 排替压力

排替压力是影响盖层本身封闭油气能力的根本参数。排替压力越大盖层封闭天然气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相反排替压力越小盖层封闭油气能力越弱,越不利于天然气的聚集与保存。


相关文章

  • 岩石铸体薄片鉴定与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
  • 66 西部探矿工程 2009年第3期 石油与钻掘工程 岩石铸体薄片鉴定与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 赵 明, 郭志强, 卿 华, 张伶俐, 刘 伟 (辽河石油勘探局录井公司地质检测中心, 辽宁盘锦124010) 摘 要:岩石铸体薄片鉴定与显微图 ...查看


  • 污水处理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1 前 言 1.1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 荣县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由四川中联工程设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拟建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和零截流干管两部分.受荣县拓新实业公司委托,我院承担荣县污水处理工程的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工作系按国家现行岩 ...查看


  •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 一.自然电位测井: 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Rmf≈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Rmf>R ...查看


  • 袖阀管注浆方案
  • 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总承包02标金湖广场站袖阀管注浆施工方案 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 施工总承包02标土建08工区 金湖广场站袖阀管注浆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南宁轨道 ...查看


  •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上报
  • 目录 1编制依据 ......................................................... 2 2 编制范围 . .......................................... ...查看


  • 土木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
  • 论岩土工程勘察的"今天和明天" 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土木工程地质学的学习,其中,各色各样的单元让我们了解到了不一样的工程地质学,同时,岩土工程勘察亦是在工程地质的星海中一颗璀璨之星.因此我细心研究,查阅相关资料之后,对岩 ...查看


  • 测井课程设计
  •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 ...查看


  • 01初步设计说明
  • 南海区狮山镇虹岭路一汽大众人行天桥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南海区狮山镇虹岭路一汽大众人行天桥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南海经济开发区红沙高新产业聚集基地,紧邻佛山一环高速公路,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门口配套工程,该人行天 ...查看


  • 玉北地区深部地层扭力冲击器提速工艺
  • 网络出版时间:2013-11-01 16:19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072.TE.20131101.1619.032.html 第35卷 第5期2013年9 月石 油 钻 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