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我的语文课堂形式的创新

语文课堂形式之创新

宋大小学教师 宋俊美

我担任了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三十年来的实践,我深知,为了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最优化,必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和小班化教育理论,根据小班教育的特点。开学以来我也做了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课前要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教会孩子收集、查找资料和运用资料。学生在开展某项活动之前,自己查阅资料,进行自我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生学习每篇课文前,都要学生花时间自己查找资料,做好生字卡片。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有人认为,主动探索的学习只适合于高年级学生,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其实,这是一种保守的看法。低年级的学生,同样具有探索的兴趣和愿望,只不过要为他们设计适宜的活动方式,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尽管他们的知识少,但已经有各不相同的学习积累。另外,学生学习的渠道很多,如电脑、课外书、父母的帮助都有利于他们进行活动。于是,我针对孩子不同的生活经验,区别不同的课型,课前准备,课中引导,课后布置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方法。当学生尝到了甜头,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的时候,学生加工提炼材料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并将这些好的习惯保持着。每周一的阅读课上,要学生摘抄一点好词好句一周交流一次,认真的学生加以表扬,激励学生多看书。

2、多形式多途径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我还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途径和方式。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学生很喜欢。因此,如有的课文,让学生演一演;有的课文,让学生讲一讲;通过续说课文,让学生编一编;通过每周的日记,让学生写一写。总之,在教学相长活动中,注重根据教材实际,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增进了学生对文学的鉴赏力,使我们的孩子表达、交流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正确、合理使用语言文字,提高实践和运用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3、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能力, 朗读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学生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的提高,主要途径就是范文的内化。因此,我积极探索

读中悟、悟中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感悟、意会、借助收集材料,想象其情景,从而积累语言。首先,针对低年级小班学生处于阅读的起步阶段,我借助色彩明快的图画、头饰、动画、声像等手段,在愉悦的情景中去欣赏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我第一次读的目的是读准读通,第二次读的目的是读中感悟理解。第三次读则是熟能生巧,拓展思维。

4、展开联想,拓宽渠道,形成综合实践能力, 学中求广,滚动学习,举一反三,学一组带一串,学一篇读几篇是小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途径。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仿写,时而续编课文,时而表演课本剧,让学生展开联想,发挥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中,我先做了课件让学生观看不同的黄山奇石,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样子,自己再编一块奇石,学生有的编了“双狮抢球”、有的编了“龟兔赛跑”等等,学生们的思维得以尽情驰骋,学生通过再造想象,写作能力得以提高,听、说、语言组织能力得以发展,课内知识得到有效延伸。这样一来,学生既能活跃思维,又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很好地提高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5、教师要变换角色,以学生的身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耐心的倾听,全身心的投入。“平等对话”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孩子中去,蹲下身来,与孩子双眸对视,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理解、学会欣赏,成为孩子们的真心朋友。师生的共同实践活动,既是增进彼此感情的良好途径,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要树立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扩展学生实践的时空。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跳”出课堂,才会具有生命力。在上《秋天来了》这篇课文前,我带领学生到大千公园去观察,在课上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感受到的说一说,学完课文后,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练习:大自然中的秋天美丽无比,只要你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肯定会有不少的收获。因此老师让你们利用星期日与家人一起去郊外走走,喜欢画画的小朋友把你找到的秋天画下来,喜欢说的就说给爸爸妈妈听,喜欢写的人还可以用几句话连贯地写成周记。这样的作业对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特长,同时将知识寓于有趣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学得有趣扎实。这节课,学生从课前找秋天,课上说秋天、到课后画秋天,写秋天,其实就是一个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过程。

6、宽松的情感氛围,构建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小班化教学中,如在学习生字时,我总是说:“谁能来带读?”“谁能来教教小朋友,这个字怎么记?”遇到难题时,我总是说:“谁能帮老师想想怎么办?”每当这时,教室里总是小手林立。因小班人数少,在教学中我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当小老师的愿望。这样在老师及时随机的表扬中,小老师们的自信心更强了,学习积极性更高了,知识掌握也更牢固了。特别是那些学困生,他们也多想展示自己啊!让他们来领读,他们可乐了。

总之,加强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思考、交流,引导学生在语文不同的途径中获取知识。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班教学中都得到主动、健康的发展,让每位学生得到老师更充分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提供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堂形式之创新

宋大小学教师 宋俊美

我担任了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三十年来的实践,我深知,为了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最优化,必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和小班化教育理论,根据小班教育的特点。开学以来我也做了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课前要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教会孩子收集、查找资料和运用资料。学生在开展某项活动之前,自己查阅资料,进行自我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生学习每篇课文前,都要学生花时间自己查找资料,做好生字卡片。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有人认为,主动探索的学习只适合于高年级学生,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其实,这是一种保守的看法。低年级的学生,同样具有探索的兴趣和愿望,只不过要为他们设计适宜的活动方式,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尽管他们的知识少,但已经有各不相同的学习积累。另外,学生学习的渠道很多,如电脑、课外书、父母的帮助都有利于他们进行活动。于是,我针对孩子不同的生活经验,区别不同的课型,课前准备,课中引导,课后布置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方法。当学生尝到了甜头,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的时候,学生加工提炼材料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并将这些好的习惯保持着。每周一的阅读课上,要学生摘抄一点好词好句一周交流一次,认真的学生加以表扬,激励学生多看书。

2、多形式多途径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我还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途径和方式。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学生很喜欢。因此,如有的课文,让学生演一演;有的课文,让学生讲一讲;通过续说课文,让学生编一编;通过每周的日记,让学生写一写。总之,在教学相长活动中,注重根据教材实际,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增进了学生对文学的鉴赏力,使我们的孩子表达、交流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正确、合理使用语言文字,提高实践和运用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3、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能力, 朗读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学生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的提高,主要途径就是范文的内化。因此,我积极探索

读中悟、悟中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感悟、意会、借助收集材料,想象其情景,从而积累语言。首先,针对低年级小班学生处于阅读的起步阶段,我借助色彩明快的图画、头饰、动画、声像等手段,在愉悦的情景中去欣赏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我第一次读的目的是读准读通,第二次读的目的是读中感悟理解。第三次读则是熟能生巧,拓展思维。

4、展开联想,拓宽渠道,形成综合实践能力, 学中求广,滚动学习,举一反三,学一组带一串,学一篇读几篇是小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途径。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仿写,时而续编课文,时而表演课本剧,让学生展开联想,发挥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中,我先做了课件让学生观看不同的黄山奇石,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样子,自己再编一块奇石,学生有的编了“双狮抢球”、有的编了“龟兔赛跑”等等,学生们的思维得以尽情驰骋,学生通过再造想象,写作能力得以提高,听、说、语言组织能力得以发展,课内知识得到有效延伸。这样一来,学生既能活跃思维,又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很好地提高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5、教师要变换角色,以学生的身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耐心的倾听,全身心的投入。“平等对话”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孩子中去,蹲下身来,与孩子双眸对视,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理解、学会欣赏,成为孩子们的真心朋友。师生的共同实践活动,既是增进彼此感情的良好途径,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要树立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扩展学生实践的时空。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跳”出课堂,才会具有生命力。在上《秋天来了》这篇课文前,我带领学生到大千公园去观察,在课上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感受到的说一说,学完课文后,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练习:大自然中的秋天美丽无比,只要你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肯定会有不少的收获。因此老师让你们利用星期日与家人一起去郊外走走,喜欢画画的小朋友把你找到的秋天画下来,喜欢说的就说给爸爸妈妈听,喜欢写的人还可以用几句话连贯地写成周记。这样的作业对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特长,同时将知识寓于有趣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学得有趣扎实。这节课,学生从课前找秋天,课上说秋天、到课后画秋天,写秋天,其实就是一个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过程。

6、宽松的情感氛围,构建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小班化教学中,如在学习生字时,我总是说:“谁能来带读?”“谁能来教教小朋友,这个字怎么记?”遇到难题时,我总是说:“谁能帮老师想想怎么办?”每当这时,教室里总是小手林立。因小班人数少,在教学中我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当小老师的愿望。这样在老师及时随机的表扬中,小老师们的自信心更强了,学习积极性更高了,知识掌握也更牢固了。特别是那些学困生,他们也多想展示自己啊!让他们来领读,他们可乐了。

总之,加强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思考、交流,引导学生在语文不同的途径中获取知识。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班教学中都得到主动、健康的发展,让每位学生得到老师更充分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提供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关文章

  • 中小学幼儿园网络继续教育研修总结
  • 我的远程网络研修总结 个人 XXX 信息 姓名 XXX 市县 XXX 所在单位 XXx 任教学科 XXX 任教学段 请您对照下表中的研修要求,检查您是否按要求完成了所有培训内容!(不需填写) 学习类 (1)课程总学习时间不少于 1200 分 ...查看


  • 学年论文题目
  • 学年论文题目 转载自: 张玲 转载于:2010-12-08 15:14 | 分类:个人日记 阅读:(1) 评论:(0)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2.当代"女性诗歌&quo ...查看


  • 如何撰写小学语文教育科研论文
  • 如何撰写小学语文教育科研论文 2013年初,受西安市教科所小语教研员王晓纲老师委托,我对2012年秋参评的全市近200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进行评审. 交来的文章体裁多样,教师们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写有专题论文.教育(教学)日志.教育(教学) ...查看


  • 2011学年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 前进学校2011学年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把新课程改革倡导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有一种自下而上的教研机制来实施."校本培训"--一种有利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研方式应运而生,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让教师面对自身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 校本研修结题报告范文
  • [导读] 培养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和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正确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但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浙江杭州建德新安江第二初中(311600) 邵振云 [摘要]"课堂笔记"或"学习笔记& ...查看


  • 一.我的母亲(说课稿)
  • <我的母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老舍先生的名作<我的母亲>,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语文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第一篇写人记事散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探究写人记事类散 ...查看


  •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是学校的重要工作, 是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迅速提高我 校的语文成绩,抬升学校的综合地位,特此制定学校的语文教学计划.本计划以 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抓课堂教学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