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神气存亡论

神气存亡论

张景岳

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善乎神之为义,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以脉言之,则脉贵有神。《脉法》曰∶脉中有力,即为有神。夫有力者,非强健之谓,谓中和之力也。大抵有力中不失和缓,柔软中不失有力,此方是脉中之神。若其不及,即微弱脱绝之无力也。

若其太过,即弦强真藏之有力也。二者均属无神,皆危兆也。

以形证言之,则目光精彩,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若此者,虽其脉有可疑,尚无足虑,以其形之神在也。若目暗睛迷,形羸色败,喘急异常,泄泻不止,或通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寻衣摸床,或无邪而言语失伦,或无病而虚空见鬼,或病胀满而补泻皆不可施,或病寒热而温凉皆不可用,或忽然暴病,即沉迷烦躁,昏不知人,或一时卒倒,即眼闭口开,手撒遗尿。若此者,虽其脉无凶候,必死无疑,以其形之神去也。

再以治法言之,凡药食入胃,所以能胜邪者,必赖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温吐汗下以逐其邪。若邪气胜,胃气竭者,汤药纵下,胃气不能施化,虽有神丹,其将奈之何哉。所以有用寒不寒,用热不热者,有发其汗而表不应,行其滞而里不应者,有虚不受补,实不可攻者,有药食不能下咽,或下咽即呕者。若此者,呼之不应,遣之不动,以脏气元神尽去,无可得而使也,是又在脉证之外亦死无疑者。

脉证之神,若尽乎此,然有脉重证轻而知其可生者,有脉轻证重而知其必死者,此取证不取脉也。有证重脉轻而必其可生者,有证轻脉重而谓其必死者,此取脉不取证也。

取舍疑似之间,自有一种玄妙。甚矣,神之难言也。能知神之缓急者,其即医之神者乎。

神气存亡论

张景岳

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善乎神之为义,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以脉言之,则脉贵有神。《脉法》曰∶脉中有力,即为有神。夫有力者,非强健之谓,谓中和之力也。大抵有力中不失和缓,柔软中不失有力,此方是脉中之神。若其不及,即微弱脱绝之无力也。

若其太过,即弦强真藏之有力也。二者均属无神,皆危兆也。

以形证言之,则目光精彩,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若此者,虽其脉有可疑,尚无足虑,以其形之神在也。若目暗睛迷,形羸色败,喘急异常,泄泻不止,或通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寻衣摸床,或无邪而言语失伦,或无病而虚空见鬼,或病胀满而补泻皆不可施,或病寒热而温凉皆不可用,或忽然暴病,即沉迷烦躁,昏不知人,或一时卒倒,即眼闭口开,手撒遗尿。若此者,虽其脉无凶候,必死无疑,以其形之神去也。

再以治法言之,凡药食入胃,所以能胜邪者,必赖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温吐汗下以逐其邪。若邪气胜,胃气竭者,汤药纵下,胃气不能施化,虽有神丹,其将奈之何哉。所以有用寒不寒,用热不热者,有发其汗而表不应,行其滞而里不应者,有虚不受补,实不可攻者,有药食不能下咽,或下咽即呕者。若此者,呼之不应,遣之不动,以脏气元神尽去,无可得而使也,是又在脉证之外亦死无疑者。

脉证之神,若尽乎此,然有脉重证轻而知其可生者,有脉轻证重而知其必死者,此取证不取脉也。有证重脉轻而必其可生者,有证轻脉重而谓其必死者,此取脉不取证也。

取舍疑似之间,自有一种玄妙。甚矣,神之难言也。能知神之缓急者,其即医之神者乎。


相关文章

  • 论中医气概念的内涵_王小平
  • 2015年03月第38卷第2期Mar.2015Vol.38No.2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anxi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专家论坛 论中医气概念的内涵 **王小平 (山东中医 ...查看


  • 成语,四字词语积累
  • 成语.四字词语积累 一.四字词语.成语积累.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缓缓驶过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 ...查看


  • 中医总结-总论+阴阳+脏腑+四诊
  • 名词解释 症(symptom ):症状,病人感觉到的异常现象 证(syndrome ):一组有内在联系反映疾病阶段性本质的症状或体征的集合 病(Disease ):中医病名相当于一个主要症状或体征 阴阳: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 ...查看


  • [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
  •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 ...查看


  • 不可不知的世界五千年神气现象
  •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1)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2)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3)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4)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5)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6)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7)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8)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9) 无奇不 ...查看


  • 小学六年级语文成语总复习-练习及答案
  • 小学语文总复习--成语篇(含答案) 班级: 姓名: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反. 例:一(来)二(去) 前( )后( ) 七( )八( ) 三( )两( ) 推( )出( ) 同( )共( ) 无足( )( ) 水( ) ...查看


  • 唐文治古诗文诵读法的理论与实践
  • 唐文治古诗文诵读法的理论与实践 摘 要:唐文治古诗文诵读法是我国近现代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读文法.在理论上,此读文法一方面传承了清代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说,另一方面它从古代音律之道和曾国藩的作文之道中推出读文的" ...查看


  •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教案设计5
  • 21.从现在开始 [教材分析] <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狮子大王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每个动物轮流当一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新首领.第一个上任的是神气的猫头鹰,他让大家白天 ...查看


  • 海上钢琴师的感悟
  • <海上钢琴师>的感悟 <海上钢琴师>是对人如何存在的哲理追寻.它用梦一般的音乐,诗一般的语言,雾一般的画面.组合而成.如翠柳后边的晚霞,完美而又凝重. 电影背景选择在人类工业时代的繁荣期,美国作为既英国之后又一个超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