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程序中的几个具体制度

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若干特殊的具体制度, 考虑到篇幅,仅介绍以下四种制度。

(一)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

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确立这一制度的主要理由是,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它所作出的行政行为是法律赋予的权力,是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因此,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政,没有随意处分的权力。但是,这一观念已经受到了挑战。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已经意识到,对于行政裁决行为、行政合同行为、行政机关具有酌处权的行为等,得允许调解。同时,行政诉讼法第67条第3款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一般认为,行政赔偿诉讼的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处分自己的请求赔偿的权利;被告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一定的自由裁量余地,因此允许进行调解。

(二)撤诉制度

行政诉讼法第51条规定,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 由法院裁定。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撤诉包括以下三种情形:一是自愿申请撤诉。自愿申请撤诉主要包括两种情形:原告主动申请撤诉和被告改变行政行为之后申请撤诉。二是视为申请撤诉。又称为推定申请撤诉,是指原告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时,法院即可视为原告自愿撤回起诉,以法院裁定准许而终结诉讼的制度。三是按撤诉处理。原告或者上诉人未按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的,按自动撤诉处理。由于中国行政诉讼没有和解制度,撤诉制度已经成为实现当事人和解的重要途径。

(三)诉讼不停止执行制度

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这一制度确立的理由主要是,行政行为具有的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旦作出,就假设符合法律规定,是合法的行政行为, 对于行政机关本身和行政相对人具有约束力,必须遵照执行。这一观念也正在遭受各方的质疑,要求确立诉讼停止执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法院的观点认为,诉讼不停止执行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是应当在坚持诉讼不停止执行的基础上予以适当改进。诉讼不停止执行制度也存在一些例外,即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原告申请停止执行,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四)先予执行制度

先予执行制度是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因原告的生活、生产等的特殊需要, 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预先裁定给付一定财物或者立即停止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诉讼制度。一般而言,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主要集中在金钱给付和行为给付两个类型。金钱给付包括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社会保险金等;行为给付包括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需要立即制止某项行为等等。

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若干特殊的具体制度, 考虑到篇幅,仅介绍以下四种制度。

(一)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

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确立这一制度的主要理由是,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它所作出的行政行为是法律赋予的权力,是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因此,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政,没有随意处分的权力。但是,这一观念已经受到了挑战。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已经意识到,对于行政裁决行为、行政合同行为、行政机关具有酌处权的行为等,得允许调解。同时,行政诉讼法第67条第3款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一般认为,行政赔偿诉讼的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处分自己的请求赔偿的权利;被告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一定的自由裁量余地,因此允许进行调解。

(二)撤诉制度

行政诉讼法第51条规定,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 由法院裁定。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撤诉包括以下三种情形:一是自愿申请撤诉。自愿申请撤诉主要包括两种情形:原告主动申请撤诉和被告改变行政行为之后申请撤诉。二是视为申请撤诉。又称为推定申请撤诉,是指原告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时,法院即可视为原告自愿撤回起诉,以法院裁定准许而终结诉讼的制度。三是按撤诉处理。原告或者上诉人未按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的,按自动撤诉处理。由于中国行政诉讼没有和解制度,撤诉制度已经成为实现当事人和解的重要途径。

(三)诉讼不停止执行制度

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这一制度确立的理由主要是,行政行为具有的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旦作出,就假设符合法律规定,是合法的行政行为, 对于行政机关本身和行政相对人具有约束力,必须遵照执行。这一观念也正在遭受各方的质疑,要求确立诉讼停止执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法院的观点认为,诉讼不停止执行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是应当在坚持诉讼不停止执行的基础上予以适当改进。诉讼不停止执行制度也存在一些例外,即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原告申请停止执行,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四)先予执行制度

先予执行制度是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因原告的生活、生产等的特殊需要, 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预先裁定给付一定财物或者立即停止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诉讼制度。一般而言,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主要集中在金钱给付和行为给付两个类型。金钱给付包括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社会保险金等;行为给付包括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需要立即制止某项行为等等。


相关文章

  • 论西方国家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及启示
  • 摘要近年来,"行政裁量基准"成为我国行政法上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讨论稿)也涉及了行政裁量基准制度.但是毕竟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在我国还是个新生儿,许多问题尚未研 ...查看


  • 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具体问题研究
  • 摘 要 行政听证制度已成为现代行政程序法中的核心制度之一,满足给予当事人以了解权.陈述权.申辩权等古老的自然公正法则的基本要求.该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正,保证依法行政.本文对我国各地现行地方行政复议听证制度进行比 ...查看


  • 抽象行政行为听证程序之适用
  • 作者:肖蓓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06期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2)02-0188-05 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依职权制定的,针对非特定主体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可以反 复适 ...查看


  •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知识讲座
  • (市政府法制办 李强) 引  言:行政复议的基本概念.行政复议与信访.行政诉讼的关系 一.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起源时期 第二阶段:基本形成时期 第三阶段:统一时期 第四阶段:统一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时期 二.行政复议制 ...查看


  • 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 作者: 邓海兵  引  言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是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证据制度,包括证据的有效收集.正确判断,充分适用和有序运行.举证时限制度,是诉讼法领域的重要成果,有着不可替代的制度价值.但该制度不论是在立法还是理论研究方面 ...查看


  • 我国行政裁决制度的新探析
  • 我国行政裁决制度的新探析 作者:董晓文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04期 摘 要 行政裁决愈来愈多的被应用到国家行政管理中,为了构建科学完善的行政裁决体系,本文从行政裁决定义.特点开始分析,总结了行政裁决的问题,探讨完善构 ...查看


  • 对我国听证制度适用范围的若干思考
  • 对我国听证制度适用范围的若干思考 [内容摘要]:中国的听证制度来源于西方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由于我国社会转型.依法治国和加入WTO的要求,引入了听证制度:听证程序的采用标准不同从而使各个国家对其适用范围有不同的规定,通过比较,我国应采取行为 ...查看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小抄)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 J: 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行政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答: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自身的特殊性,它应能反应出行政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法律的本质特性. 主要表现在: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规范制定的 ...查看


  • WTO与我国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扩展
  • 作者:戚建刚 法学杂志 2003年02期 一.增设行政程序统一原则 对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类型,我国已有学者作过不少理论分析.主要观点有三种: 一是认为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的类型是依法行政原则.民主原则.公正原则.基 本人权原则和效率原 ...查看


  • 行政诉讼法讲座
  • 行政诉讼法讲座 第一讲 行政诉讼法(上) 一.行政诉讼概述 1.司法权的制度能力:被动性,专业性,判断性,中立性,程序性. 2.行政诉讼的概念.制度价值与特征 (1).概念:人民法院对行政争议所做的依法裁判的过程. (2).制度价值:理性促 ...查看


热门内容